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雪山野生红茶

找到约6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一泡而红,大雪山野生古树红茶

 

【藏品名称】大雪山野生古树红茶

【藏品品牌】磐鑫茶业

【藏品产地】临沧永德大雪山

【制作年限】2018年春

【藏品规格】每条12袋,每袋5克

 

临沧永德大雪山,位于临沧永德县东北部,澜沧江西岸。是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为一个较为封闭的低纬度高海拔原始林区。永德大雪山系怒江支系碧罗雪山的支脉,山脉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南北绵延24公里,东西长15.6公里,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永德大雪山主峰为大雪山,海拔3429米,主峰西北有小雪山,海拔3177米。

永德大雪山最高海拔3429米。是云南三大茶区之一临沧茶区的最高点。永德大雪山产茶区主要是在海拔1900至2600的古树茶自然群落。由于大雪山海拔高,所以其生态环境保持得比较好,茶树的生长环境优越。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也孕育出独特的野生古树红茶。

永德大雪山的野生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干河、药地盒、四十八道河等地的原始森林当中,直径最大的古茶树约70厘米。高海拔、严寒的气候环境,使得古茶树生长缓慢,但百余年的茶树精华,也浓缩于这些缓慢生长的古茶树中。

 

源自高海拔雪山的野生古树红茶,历经千百年时光沉淀,历经千百年寒风凛冽。阅尽沧桑而心不改,它的美不止看到的那么简单,更需要细细的去感受。让大雪山上的山野气息,让古树茶的红色狂想,在唇齿间回荡,在舌尖绽放。

古法纯手工制茶工艺

磐石般的品质坚持

就为了让源自临沧制高点的野生古树鲜叶

成为红茶中的巅峰之作

大雪山野生古树红茶,经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将从野生古茶树上采下的新鲜细嫩的茶叶摆放在通风透气的竹帘上散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萎凋,当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茶叶变成萎松时再纯手工揉捻,使茶汁揉出,茶叶成条。揉好的茶叶放在木制的盘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茶叶逐渐变红,激发他原始野性的香味。

《茶经》云:茶者,野者上,园者次

《茶经》七千字,谈茶品的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树生长的秉性,是茶树有四喜:喜温、喜湿、喜漫射光和酸性土。都是有一定标准的:温度一般在15-25°,酸碱度PH值一般是4.5-6.5之间,水分要求年降水量不得低于1500毫米,生长的坡度在30°以下。这些特性使得茶树的生长以一定海拔的山区为宜。野者上,园者次,可以说构成了茶圣陆羽对茶品优劣的总纲。

大雪山野生古树红茶,选用200年以上野生古树原料加工而成,条索紧秀乌润,壮硕饱满,质感明显。没有普通滇红茶的金色芽毫,但乌润的条索却散发出阵阵野性的味道。

杯边环绕着张扬的金圈

什么是金圈

高档红茶在冲泡之后汤色红艳,白色的茶杯与茶汤接触处会有一圈金黄色的光圈,这就是"金圈"。形成"金圈"的主要物质是茶黄素,对红茶的色、香、味以及品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金圈"越厚越亮,证明红茶品质越好。

大雪山的海拔和凛冽寒风,铸就了野生古树茶更多的内涵,张扬的金圈环绕杯边。无须隐藏,不要含蓄,这就是野性。

 

大雪山野生古树红茶,除了汤色金黄透亮、滋味醇厚饱满、香气较为沉稳,悠长、叶底红匀鲜亮等特点外,更透着一股放荡不羁的山野之气,经久耐泡,回干生津的持久。浓冽的茶汤入口,细腻却不乏活力,仿佛将人生巅峰的感受喝入身体。

野性的味道是什么?

野性的味道,就是成熟的味道

大雪山野生古树红茶

浑身上下都透出这种野性的魅力

都市的生活,需要像滇红茶那样的文雅和风度

但有时候

更需要这种野性的绽放

野性,就像人性的脊梁

是人类祖先存留下来的基因

是战胜一切困难

迈向巅峰的支柱

 

野性不是野蛮

野性的味道

就是成熟的味道

张扬而不放纵

奔放而不失内涵

茶叶的味道在舌尖

野性的味道在骨髓

勐库大雪山:茶树发源地,动植物天堂

种茶树、种咖啡、有雨林、有孔雀...很难想象在地处低纬度高温地区的临沧地区,却有着勐库大雪山、邦东大雪山、永德大雪山等诸多以“雪”为名的大山。

临沧的诸多大雪山,本没有排名之分,但在茶客的心中,勐库大雪山却有着特殊的地位,不仅是因为这里汇聚了众多普洱茶界的名山名寨,更因为在大山的深处,还生长着一片总面积达1.27万亩的史前野生古茶树。

临沧茶区第一篇,就让我们重新拜访这片郁郁苍苍的自然圣地——勐库大雪山。


勐库大雪山茶树群落

勐库大雪山,位于双江县勐库镇西部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交界处,与哀牢山、无量山仅一江之隔,系南北走向的邦马山主峰,而邦马山则是横断山脉怒山系向南延伸的余脉,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太平洋气流在此交汇,带来了暖湿的气候和丰沛的降水,让勐库大雪山成为了动植物的天堂。

自古以来,勐库大雪山都是人迹罕至的自然秘境,即便是经验老到的猎人,都不敢轻易涉足这片神秘莫测的山林,这不仅是因为这座山在当地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更是因为这里异常茂密的植被,尤其是半山腰间密集生长着的实心竹林(当地俗称“箭竹”),如壁垒般守护着这里,阻止人们进入,也让山上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始终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箭竹林突然开始成片开花,成片死去,勐库大雪山失去了最外围的天然屏障,人们也才得以一览勐库大雪山茶树群落的真实面目。(注:竹子开花死亡的原因目前尚未查明,学界有生长周期说、自由基理论、病理学说等假说,但没有任何一种学说能解释竹子开花的所有现象,这里就不展开聊了)

1997年3月20日,五家村村民张正云等人上到大雪山采药时,误入原始森林深处,偶然发现了隐藏在此的野生大茶树群落,并留下“最大那棵要3个人才能合围”的信息,同年8月,豆腐寨村村民唐于进等人亦在此地发现野生古茶树群,记录下最大的1棵基干围3.25米,胸围3.1米。

1997年9月,双江县政府两次组织相关部门,初步调查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认为其价值巨大;次年3月,由原临沧地区行署副专员陈勋儒老师带队,组织有关部门对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进行二次考察,初步统计出这里约有万余棵,树龄近干年的乔木类型野生古茶树,引来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2002年12月8日,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部门的植物学专家和茶叶专家共同考察鉴定,认为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是茶树的起源地之一。

勐库大雪山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海拔2200~3000米的大雪山中上部,面积约1.27万亩,其中1号古茶树的基围3.5米,2号古茶树的基围2.9米,据推测树龄均在2500年,是目前全球已知的,海拔最高、分散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是保留至今的茶种质基因库,也是世界茶科植物起源、演进变异、分化的重要原生群落示范地。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属于大理茶种(学名:Camellia taliensis),在进化上比普洱茶种更原始的同时,又具有茶树的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制成茶叶饮用研究,又由于其所处海拔高,兼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尤强的特点,亦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发现,不仅对进一步认证茶种原产于我国云南以及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变、分类和种质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也为国际古茶研究提供重要的实物样板,对我国在国际茶科植物研究和发展战略地位及其话语权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有观点甚至认为,这个原始古茶群落是目前发现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乔木类型野生古茶群落,可以成为“云南是茶树起源中心地带”“中国是茶树驯化和栽培发祥地”的有力证据,是至今尚存记录乔木茶树演变的活化石”,堪称“世界茶源”中的“世界茶源”。

而在野生古茶树群落中,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未经破坏的原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包含绿孔雀、白鹇、原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等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共有野生动物87种,兽类40种,鸟类47种,植物资源则多达62科,145属,288种。

高山密林的遮挡,自成一派的生态系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的野茶树,能够不被打扰地静默生长,将史前的茶韵带给我们,为了更好的保护这里,2009年双江县政府出台文件,规定除了科研需要外,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不允许任何形式的采摘行为。


郁郁苍苍的自然圣地

更让人震撼与动容的是,在这片被造物主青睐的土地上,勐库大雪山并不是个例,在北回归线附近,怒山、无量山、哀牢山,几条大山脉纵贯其中,澜沧江穿流而过,不仅形成了高山峡谷、长山大水的地貌,随着海拔的升高,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也呈现出相应的垂直分布特征。

比如永德大雪山,这里的垂直植被带更具多样性,自下而上,分别分布着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温凉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竹林、山顶苔藓矮林、亚高山草甸等地带,栖息着豚鹿、黑冠长臂猿、绿孔雀、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等珍稀特有动植物物种。

其中热带分布属分别占总属数的44.04%,温带分布属占48.19%,以中国-喜马拉雅及中国特有种占优势,在树种组成上优势种为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植物,让这里成为了世间罕见的原生动植物王国,国家也在此设立哀牢山、无量山、永德大雪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代保护着这里。

有趣的是,以北回归线为界,以南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里,多生长“勐库大叶种”(var.assamica),而在北回归线附近,以及更北分布的乔木类型大茶树,则多属“大理种”(Camellia taliensis),其中勐库种没有明显的主干,看起来就像把灌木茶树放大了一样,而“大理种”茶树的主干就非常明显,树冠茂密,形似大蘑菇。

除了森林中的野生茶树群落之外,人们也在勐库大雪山、无量山、哀牢山等山脉之间种植茶树,留下了不少人工栽培古茶园。勐库大雪山、永德大雪山一带的著名茶区如勐库、冰岛、小户赛、忙肺,向北有云县的香竹箐、白莺山,往景谷、镇沅一带有邦东、昔归、秧塔、干家寨,往南有困鹿山.....

这些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茶山民族,虽不知树种差异和茶叶内质化学成分,却在朴素理解与长期实践下,发现“勐库种”茶树嫩叶适合做晒青普洱茶,而“大理种”茶树的嫩叶则更适合做红茶,并由此拉开了这里的制茶史...

敬请期待下篇专题文章——双江制茶起源。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人文茶道春茶漂流纪红茶季·普洱站圆满完成


人文茶道:


籍由茶达成对生命本真的思考,

对文化和美学的传续,

对善的体悟和践行。

2019年4月,由人文茶道发起的【春茶漂流纪】红茶季红茶品鉴活动,从云南昆明出发,历经29个站点,从茶树发芽的春天借由人文茶道践行者手掌的温度,迎来秋高气爽、丰收的金秋时节,也来到了云南普洱。



连日的雨给我们准备出发前往茶山带来困扰,心有余悸一直在探讨是否继续前往还是更改茶会地点,茶经历了风吹雨打,吸取了天地精华,不就是为了这一瞬间的美吗?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到达困鹿山,天空一片晴朗,正如我们所愿,生活总是美好的,以微笑的方式,给着你出其不意的惊喜。



人文茶道-红茶漂流纪-普洱站

站长:董雪琴


活动亮点

在古普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园里举办,采用困鹿山山泉水泡茶。

遵循人文茶道十四鉴茶法的品鉴方式进行评鉴记录。

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品鉴(早晨与下午),6款红茶的品鉴(早晨:经典58,2019年红玉,2019年红玉,下午:海南野生红茶,上饶野生红茶,困鹿山晒红)

茶人的服装色彩与红茶呼应

用茶叶烹饪的午餐(茗食)

红茶冲泡方式:碗泡法、盖碗。


困鹿山隶属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凤阳乡宽宏村,从宁洱县城往西北方向行进三十多公里之后,在“困鹿山皇家古茶园”路牌的指引下,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盘旋而上。



茶园取水(困鹿山皇家古山泉水)


试水,试茶(6款红茶的调试)



早晨布场(碳火煮水)



经由外相,我们到达内核,到达茶汤最美的核心。没有茶席我们一样可以喝茶,有了茶席我们给茶更细致体贴的关照,其实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偶尔浮动的心性。仪式感有的时候会让我们更为尊重事物、尊重茶、从而尊重自己 

                                                                  ------【人文茶席】





空灵击响  茶友入场



用我们的方式,祭拜茶王树



茶人入席  冥想  品鉴



在困鹿山皇家古茶园举办了此次红茶漂流会,通过人文茶道十四鉴茶法中对冲泡地点、海拔、温度、湿度观察,以及体会水质、冲泡方法对茶汤的影响,体味茶道中的人文关怀。在茶王树的见证下,我们分别对六款红茶进行了品鉴。



上午:


第一品:凤庆经典58

第二品:2018临沧大雪山古树红茶 红玉

第三品:2019临沧大雪山古树红茶 红玉

下午:

第一品:海南野生红茶

第二品:上饶野生红茶

第三品:2019困鹿山晒红


在茶汤美学的范畴中,茶汤的美感包含了从味觉,视觉,嗅觉及心理的复合体验。



静雅女子端坐于困鹿山皇家贡茶园中,走近她,会自然收摄肆意的张狂,如入宁静的港湾,典雅的格调让人倍感舒服,除了定住奔忙的双足坐下品杯香茗,则再无他求。

对于茶师而言:三两知己,或于室间,或于田野,或于茶园,欣然围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品眠云清欢,言欢间,得人间雅趣。

总之,能够在富有灵气的皇家贡茶园中参加红茶漂流记茶会雅集,让我感受到一杯附有仪式感的茶汤是多么重要,它让人觉得生活是美的、好的!

感谢辛苦付出的茶师们!希望下次能够多多参加这样有仪式感的茶会!

    

                                             ---- 墨墨



茶会感悟: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去到了神秘迷人的皇家古茶园-困鹿山,清晨的困鹿山像被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美极了。坐在古茶园里面品鉴红茶,别有一番滋味。用这样的方式来品鉴一款喜欢的茶,人在茶园中,茶又在人心中。任茶色一点点淡下去,以过往的心看世间的过往。有的茶喝到嘴里,有的茶喝到肚里,有的茶喝到骨子里。清中思静寂,香中观变化。品茶,对嘴而言难,对心而言易。其实哪里是在静心品茶,分明是在反观自身。清幽如茶,转眼即逝,何况繁似华花。品茶,就是为了品一盏纯粹、一盏美好,一盏慈悲,我们就在茶的安静、茶的湿润里,从容不惊地老去。品茶,也是一种修行。
困鹿山与我,困鹿山与你,困鹿山与我们,心安在,大自在!

不虚此行!

后会有期!

感恩!
                                          

----许梦君



这次茶会是在困鹿山古茶山茶园里举办。古茶园给世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被雨水冲刷过的困鹿山路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空气凉爽宜人,不时散发着一种清新醉人的野花香。在这神秘的古茶园里,举办了红茶漂流记,茶树下绿草覆盖,野花遍开,行走于茶树下,不时会发现草丛中一阵“异动”,原来是村民放养出来觅食的小鸡。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绝美画面,和谐的生态环境!在茶会开始前,我们安顿身心,冥想,在呼吸过程中得到安注。在阳光的直射下,茶师并未受到影响,专注的泡茶,享受当下,享受茶汤带给我们的喜悦,在人与自然亲密接触下,茶师泡出来的红茶汤香韵十足,听鸟鸣叫,品茗,静心,好像诠释了这人间最美妙的事。在大山里布一简约茶席,泡一壶“困鹿山”红茶,宁神静气,读它的故事,像交了一个朋友,不同年份的困鹿山茶有不同的味道,就好像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个性一样,总有一味茶的味道能让人想起一个人,而岁月,就是能让普洱茶越陈越香。
  

                                        ----月璃



活动图集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期待下次的相聚,期盼未来的美好生活。

红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饶有趣味的一类,各地的品种工艺均有不同特点,为让大家更多地认识红茶的丰富性,特在人文茶道同学群组织本次红茶学习品鉴的公益活动。旨在:

增加对红茶冲泡的理解及表现手法;

锻炼春季茶席设计和茶会策划能力;

发掘自己身边的特色茶;

寻找不同区域茶叶的最佳表现方法;

展示自己的茶空间与好水、美人、美器、美物;

增加同学间的同心协作与凝聚力;


本次活动同时也是对以往人文茶道学习的复训。

找到约6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