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叶茶的种类

找到约10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普洱茶的种类有哪几个

  普洱茶产于云南,是以云南独有的大叶茶经过发酵后制作成散茶或者紧压茶。普洱茶独有的陈年老茶香气征服l许多人。普洱茶虽然属于黑茶的一种,但是其又分为很多种类。因成品的普洱茶外形的不同大致分为:散茶及紧压茶两种。

  普洱茶的种类有哪些

  一、散茶。指的是在制作后不仅过压制及造型等加工步骤的成品茶叶。传统工艺上的生茶以及现代工艺的熟茶都是属于散茶一类。现在市场上主要看到的散茶有普洱金芽及宫廷普洱等。

  二、紧压茶。进过造型及压制两个步骤后,紧压茶又分为饼茶,沱茶及砖茶和工艺茶。

  1、饼茶。将茶叶压制成饼形状,每块普洱茶饼的重量为三百五十七克左右,每七块饼茶弄成一包,所以不少人称它为七子饼茶。

  2、沱茶。把普洱茶茶叶压制成十厘米左右的碗臼形状,最小的有五克的迷你小沱茶。最大的为五百克。

  3、砖茶。弄成砖块一样的普洱茶,比较有利于方便运输与保存。

  4、工艺茶。就是按照自己创新制作成的心形或者宝塔形状的普洱茶。品质比较好的普洱茶经过压制后带有菱角,表面光滑无损。

  按照加工方法分类——生普、熟普

  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

  1、普洱生茶

  普洱生茶是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经过人工“发酵”、“渥堆”处理,但经过加工整理、修饰形状的各种云南茶叶(饼茶、砖茶、沱茶、龙珠)的统称。

  普洱生于海拔1200~1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也有分布。

  生茶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清雅纯正,回甘生津。

  经过若干年存放后,茶性逐渐驯服,陈香中蕴涵飘逸。

  生茶茶气浓郁,时间越长,内香及活力越盛,价值逐年增加。

  2、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熟茶的制作工艺是1973年左右发明的。

  茶汤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

  熟茶经珍藏之后,口感愈陈愈酽。

  熟普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

  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富含有益菌,在降脂、降压、减肥等方面效果突出,更兼茶性温暖柔和,能温暖身体,保护肠胃,且不影响睡眠。

  普洱茶的品种有圆饼形、龙珠茶、方砖茶、沱茶、老茶头、碎银子、金瓜贡茶、香菇紧茶、竹筒茶等,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又分为生茶、熟茶两种;依据茶树的不同,又分为乔木、小乔木、台地茶;根据年限的长短,又分为新茶、中期茶、老茶等。


福海讲堂 | 骄傲的云南大叶种茶

高山云雾,乔木繁盛。在庞大的植物系统中,茶树随着时间的变迁和不同气候的影响变化,成为了植物界一种神奇而又特别的存在。它具有自身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独具特色的品质特点。其中,云南地区因自身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和独特的地形特征,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更为优质和丰富的条件,也造就了云南茶树鲜叶独特的滋味风格。

对于云南丰富多样的茶树种类而言,云南大叶种茶的种类和滋味一直以来都是茶友们话题讨论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以福海茶厂近期上市的新品——早春大叶为例,一经上市就备受众多茶友的关注。有很多茶友在我们的茶友群里进行了关于大叶种茶树话题的讨论,那么今天的福海讲堂,我们就来和各位茶友一起分享一下关于不同品种的云南大叶种的鲜叶特点和口感滋味吧~


云南大叶种茶的基本特性


云南大叶种茶是在云南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衍出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茶树栽培品种,其品种分布、滋味特色与地理位置、水分、土壤成分、气候等因素息息相关。

云南大叶种茶树通常是乔木型或小乔木型,在茶园大规模的栽培管理下,通常将树高控制在90~110cm左右。其树形树干明显,有分支,树冠直立高大且根系发达;成熟鲜叶的叶形面积大于28cm²,颜色较深,叶片背面有茸毛,叶缘有锯齿,叶肉厚实。

 

优异的大叶种茶品种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是制作普洱茶的原料,丰富的茶树种类和优质的茶叶品种为制作高品质的普洱茶产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中,按照茶树的繁殖方式可将云南大叶种茶树分为有性系和无性系两大类。下面我们就来分别为看看两大种类中一些优异的云南大叶种茶树的特点。


【有性系——勐海大叶种】

勐海大叶种茶树又名佛海茶,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小乔木型植株,早生种。其生长势强、植株高大,最高可达7m以上;鲜叶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质柔软,叶肉厚;芽头肥壮,密披茸毛,持嫩性强;芽叶生育力强,产量高,易采摘。

 

勐海大叶种茶是常见的普洱茶制作原料来源,其内含物质丰富,冲泡时滋味厚重、浓烈;香气持久,确保了普洱茶后期的香气转化;品饮时层次丰富且经久耐泡。

【有性系——易武大叶茶】

易武大叶茶,也称易武绿芽茶。原产于西双版纳勐腊县,因其易武地区季节温差不大,故茶叶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效率低,叶绿素制造缓慢,因此可以为茶叶保留更多的鲜嫩滋味。易武大叶茶芽叶肥壮,叶片特大,颜色翠绿,茸毛较多;茶梗瘦长,产量中等。

 

以易武大叶为原料制成的普洱茶,其茶气强,冲泡时滋味浓烈甘滑,且耐泡度高,但要注意冲泡时不宜重闷,以免过分的将茶叶的苦涩味浸出。

【有性系——双江勐库大叶种】

勐库大叶种是有性群体优良茶树品种,1984年被审定为国家级良种,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镇康、永德等县。其茶树生长势强,分枝部位高;叶长椭圆形,叶色浓绿,叶肉厚而软;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育芽能力强,发芽早,易采摘。

 

其茶菁原料制成的茶品,茶气强,滋味浓烈甘甜。是适合做红茶、普洱茶以及绿茶的重要原料。

【有性系——凤庆大叶种】

又名凤庆长叶茶、凤庆种。原产地为云南省凤庆县,主要分布在滇西与滇南茶区。树姿开展,生长势强,分枝部位高。叶片呈椭圆形内折,叶面隆起,叶质柔软。芽叶绿色肥壮,多茸毛,育芽力强,新梢持嫩性强,易采摘。

 

凤庆种因其条索肥壮显毫,色泽油润,鲜爽度较高,常被看成是制作普洱茶的优质原料。其茶汤汤色红亮,香气高扬,滋味甘甜,叶底柔软,但茶气相对较弱。

【无性系——云抗14号、云抗10号】

云抗14号和云抗10号均属于乔木型茶树,其芽叶呈黄绿色,茸毛多,持嫩性强,生长快,全年采茶可达30次。其中云抗14号叶长椭圆形,叶面隆起,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质相对柔软;而云抗10号其茶树树姿开展,分枝密,叶片椭圆形,叶色黄绿,叶面隆起。均为国家级良种。

 

该种茶树其茶叶内茶多酚含量较高,水浸出物较多。云抗14号是制作滇红、滇绿、滇青的主要原料。而云抗10号也多用作普洱茶的制作原料。

【无性系——长叶白毫】

长叶白毫于1973~1985年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勐海县南糯山茶树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属于乔木型,树姿开展,生长势强,分枝密,具有较强的抗旱和抗病性。其叶片呈椭圆形,叶面平滑稍弯弓,叶肉稍厚,叶质较脆。芽色黄绿,茸毛多,闪银光,持嫩性强。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有较大面积栽培。

 

长叶白毫因优质的茶叶品质多被制成不同种类的茶品,其中制成制晒青茶,其外形条索紧结,冲泡时汤色黄亮,滋味醇和尚涩,叶底黄绿匀整。制普洱熟茶,则外形紧结带团块、红褐,汤色红亮,香气显陈香,叶底红褐,品质优异。


了解过云南大叶种不同种类的外形特征和滋味特点,可以让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更加深刻的品味到独属于大叶种的独特滋味口感。以福海茶厂新品——早春大叶来看,其原料精选自勐海普洱核心产区布朗2019年的早春大树晒青毛茶。勐海大叶种茶树,叶质柔软,芽头肥壮,持嫩性强。且茶树经过整个冬天的沉淀,积攒了丰富的内含物质和营养物质。加之以深井水蒸压,经过现代机械与传统石磨双重定型压制,在反复的调配和尝试后,找到苦茶与甜茶的黄金交叉点,将布朗早春鲜叶中的韵雅与刚烈完美融合,最终呈现给茶友一份早春好茶。

早春大叶,饼面光滑润泽,条索肥壮重实,松紧适中,香气清雅纯正,杯底清甜花蜜香,汤色金黄透亮。如果你想细细品味云南大叶种的独特滋味,感受那份独特的普洱茶味道,那么这款早春大叶就一定不能错过了。早春乔木新,伊始配佳茗。一杯一品间,感受早春普洱茶的山野之韵。

临茶风起 豪气满仓—— 一片树叶书写的传奇之“起源说”

1939年,湖南人冯绍裘在云南顺宁(凤庆)创制了第一杯滇红茶,从此,临沧“滇红”享誉世界;

1985年,浙江人汤仁良倾尽大半生心血创制的以临沧茶为原料的“蒸酶茶”在耿马投产,打破了此前业界公认云南大叶种茶不能做绿茶的桎梏,打造了临沧茶的另一座历史高地;

2021年,冰岛老寨茶叶当年采摘权的拍卖中,一棵树龄500多年的古树茶,拍出了166万的价格,诠释了“玉树金叶”的财富神话,从隐匿深山,到名满天下,冰岛、昔归,让临沧茶又一次在“普洱江湖”登峰造极,盛名远播。

这是临沧茶的今生,是厚积薄发终于惊艳世界的故事,而这一切的起源,就深藏在3200年前濮人种下的茶树里,盛放在临沧2.4万平方公里的山川河流、葳蕤河谷间。

临沧茶,尊天下

世界茶叶起源中心

一直在中国乃至世界茶业版图上

书写着临茶前世今生的传奇

起源之地

临沧,有一棵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茶树——3200年。

3200年前,生活在澜沧江畔的濮人种下了这棵茶树。古人说,山中岁月不计时长。3200年的时光,似乎就在春雨冬雪、云卷云舒中悄然而逝。这棵古老的茶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沧海桑田,用一轮又一轮的年轮,一千年又一千年不变的茶香,记录下生活在澜沧江畔的人们,世世代代与茶休戚与共的历史画卷。

3200年后,这棵位于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香竹箐的古茶树,基部干径达184厘米,已长成世界上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古茶树,通过考证,其年代可追溯至周武王时期,她被誉为“茶王之母”。因为她,茶业界盛传“临沧是茶叶起源地的中心地带”的理论得到最有力佐证。

临沧有古濮人的后裔布朗、德昂、佤族等23个世居少数民族。据记载,新石器时期,澜沧江流域以“忙怀型”新石器文化为代表的古濮人,在原始森林中,发现、采集、饮用了茶,那时称为野茶、本山茶、大山茶、大黑茶,进入农耕社会后,古濮人将野生茶逐步引为家种,古濮人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最古老的茶农。

距离香竹箐100多公里的东南方,漫湾电站附近的澜沧江边上,有一座记录云南大叶种茶栽培历史的知名山头——白莺山,在白莺山上万亩的区域内,保存了野生型、过渡型和人工栽培型的上百万株古茶树。这座处于“忙怀文化”核心区的云县白莺山古茶园,被誉为完整记录茶树从野生、半野生到栽培型驯化全过程的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国内外茶学专家认为,白莺山古茶园是目前已发现的可以看到茶树从野生到家种整个变化过程的地区,而且茶树种类最多样化,是茶树种质资源宝库,理应成为开展茶树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白莺山古茶树依村附寨,每日都守护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闻得见人间的袅袅炊烟。而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了,茶树记录了这里是古濮人活动的重要区域。白云苍狗,4000多年过去了,上百万棵古茶树,依然以勃勃的生机,见证、书写着人类茶树的栽培史和茶文化的历史。

万物有灵

千百年来

临沧人民都是茶的守护者

而茶

也在滋养和回馈着守护他的茶农

一代又一代

一世又一世

2015年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1年香竹箐3200年古茶树的鲜叶采摘价格拍出10公斤鲜叶采摘权1068万元的高价,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推介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动辄几千上万元的茶叶价格,不断缔造着各地茶农身价倍增的财富故事,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至理名言。

昔归、忙肺、梅子箐、帕拍……如今的临沧,前有著名茶山势不可挡,后有小众山头后来居上,一幅名茶山林立的壮丽画卷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

理想家园

1997年,一场罕见的大雪,厚厚的堆积在了整个勐库大雪山上。

待雪融化,半山腰至山顶竹林悉数被冻死,当地村民这才发现,原本密密匝匝的竹林深处,深藏着一大片葳蕤茂盛的野生古茶树。

这一大片古茶树林,有1.2万亩,树龄最大的在两千年以上。这个数据刷新了以往云南已知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的纪录。

至此,勐库古茶树群落进入人们的视野。

“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好茶叶必定产自于向阳山坡有树木荫蔽的生态环境之中。

江河纵横

群山叠翠

气候宜人

这是临沧地理区位

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的鲜明概述

临沧,位于云岭山脉和怒山山脉南端,澜沧江、怒江两水系之间,北回归线两侧。65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撞击挤压,成就了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特殊地形,无量山山脉、高黎贡山山脉东西拱卫呵护,印度洋北上的暖湿气流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南下冷空气交汇相持,让“两洋分水、太阳转身”这一独特地理区位的临沧,形成了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等多种立体气候类型。

著名的气候学家吕烔称誉临沧为“生物优生地带”,是茶树生长的“天堂”。临沧最低河谷海拔为450米,最高海拔为永德县大雪山3504米,以1000—2200米的山地居多,平均气温16.5℃—19.5℃之间,全年无霜期290天以上,年降雨在1100—1500毫升,四季如春;全年日照2000小时以上,光照充足且光质好,绿色植物氨基酸和儿茶素内含成分增大;土地为花岗岩、片麻岩发育的酸性黄壤、红壤和棕性森林土,pH值4.6—5.5之间,是大叶茶宜种和优质高产的一块热土。

临沧的地理、自然、生态“三大”核心因素,造就了临沧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卓越生态环境,构成了临沧茶叶品质的多样性,成就临沧成为茶树种质资源天然基因库和世界茶树地理起源中心和栽培起源中心。

成为茶树生长的

“理想家园”

村村寨寨采茶卖茶,家家户户种茶制茶,老老少少喝茶爱茶。对临沧而言,茶产业既是一个富民产业,也是一份情怀。临沧历届党委政府坚持发展茶产业、爱护茶产业,临沧的茶叶由解放前的10多万亩,发展到现在173.4万亩,其中,获得有机及转换认证的茶园28.8万亩、通过雨林认证的茶园5.79万亩、组织开展绿色认证茶园56.14万亩。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提出“在临沧建立世界第一流大茶园”构想,正在变成现实。

物竞天择

冰岛和昔归,像矗立在临沧的两个“茶坐标”,一个在高山,一个在河谷;一个温润香甜,一个豪气霸道。更像名震“普洱江湖”的倚天剑、屠龙刀,刀剑出鞘,引四面侧目、八方来朝。

冰岛村,地处大雪山半山腰,大雪山山顶终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原始森林密布,大叶种古茶树遍布其间。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双江勐勐土司派人选种200余粒在冰岛村种植,长成150余株,被誉为云南大叶品种英豪的国家级良种勐库大叶茶由此诞生。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双江傣族十一代土司罕木庄发的女儿嫁给顺宁土司,送冰岛茶籽数百斤,在顺宁繁殖变异后,形成了国家级良种凤庆长叶茶。据资料记载,仅1950年至1980年30年间,冰岛古茶园就外运茶籽300多万公斤,已被育成推广的许多国家级良种。勐库大叶茶在冰岛村诞生500多年来,通过直接、间接传播,已遍及云南省内外和国内外茶区,这也揭示了勐库是勐库大叶种的原生地,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茶的发祥地。如今,冰岛已是普洱茶中的NO.1,无论是价格和被追捧程度,都让业界其他茶叶望尘莫及,在茶叶之巅峰书写着无法被超越的“冰岛神话”。

昔归村,背靠大雪山,面朝澜沧江,形成了雾气大、湿度大、日照强度低、早晚温差大的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昔归茶分布在海拔750—900米的半山之间,品质却出奇的好,在业界号称“茶皇后”。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但低海拔昔归忙麓山茶园却颠覆了这一认知,创造了另一种可能,这又何尝不是临沧茶谱写的又一传奇。

临沧茶树资源丰富,有野生茶树群落80多万亩,百年以上栽培古茶园11多万亩;有茶组植物4个系8个种,栽培品种上千种;有世界上最粗壮、最古老,树龄3200多年的栽培古茶树锦绣茶尊;有海拔最高、种群密度最大、抗性最强的双江县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有完整记录茶树从野生、半野生到栽培型驯化全过程的云县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有云南大叶种茶发祥地双江冰岛古茶园;有蜚声海内外的普洱茶顶级古树名山——冰岛古茶山、昔归古茶山;有世界顶级古树红茶、古树白茶名山——凤庆锦秀古茶山、云县白莺山。

在澜沧江流域,在临沧市境内的高山河谷,漫山遍野的茶树自由生长。有关专家考证,这些生长在北回归线附近,海拔1600米以上的大叶种茶,是世界上质地最好的生态茶。正如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所言,“世界最好的茶叶在中国,中国最好的茶叶在云南,云南最好的茶叶在临沧。”

物竞天择

最美的春天

藏在茶里

最好的茶

产自临沧

查海霞  徐珊珊

来源:今日临沧,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