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单枞茶属于什么茶

找到约59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茶的80个密码,你解得开吗?

关于茶,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秘密”,茶,是一门学问,能从中学到什么,从中感悟到什么,都是尤为难得的。而这些前提,则是要你对茶有一些些了解,这些是前辈们的心血结晶,也更是他们对茶的感悟及理解。


如果这80个密码你能全部看完,足以说明你是爱茶爱到极点,也说明你对茶有了一些些了解


温馨提示:内容有点多,建议先泡个茶再慢慢看


1、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红茶和乌龙时我会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但冲泡绿茶特别是碧螺春和银针时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至于搪瓷、塑料茶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2、水质对泡茶有影响吗?


水的种类很多,性质是不同的,各种水因所含溶解物质的不同,对泡出茶汤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茶具有天然、纯正的特点,如果用水不当会给你带来很多喝茶的遗憾。


陆羽的《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激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这说明用泉水泡茶最好,泉水要慢慢流出,而且含钙和镁化合物最少的是最好的泉水。


江水泡茶一般是不理想的,井水又不如江水。至于雨水,一般比较纯。但下雨的时间不同,水质也不同,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茶叶审评》


3、水的温度和泡茶时间怎样才算最好呢?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如银针和毛尖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80℃为宜。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则用100℃沸水冲泡为宜。


——《中国茶经》


4、茶叶应该怎样存放?


茶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能保证茶叶长时间不变质。但最好的保存条件是在室温、避光、无异味的环境中保存。如果茶叶含水量较高或已受潮的,可以经80℃左右烘干或炒干摊凉后再贮藏。


茶叶数量较多的可以分0.25-0.5公斤一份用白纸包好,放入干燥的罐、坛中,底层可中间放些干燥剂,干燥剂的种类可依茶类和取材方便而定。贮存绿茶可用块状未潮解的石灰,红茶和花茶可以用干燥木炭,有条件的也可用变色硅胶。罐、坛口盖多层草纸并压紧,以防潮湿空气进入。如果茶叶数量不多,也可用纸包好后,再用两层聚乙烯食品袋包装密封好,放在饼干箱里盖紧箱盖。


为了避免茶叶吸收异味,切忌将茶叶与有严重异味的物质放在一起,诸如樟脑丸、香皂、香水、香烟等都不宜与茶叶混放。新买来的茶叶筒罐,筒内金属表面常有一层油脂,必须擦净晾干,再以少量废茶擦过,除去异味后才能装茶叶。


——《中国茶与健康》


5、冲茶时茶叶和水应放多少才算最好?


要泡好一杯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你的饮用习惯而定。袋泡茶每袋2克,用普通的杯冲泡,用量正好,不需要再斟酌茶叶的用量就能喝上一杯天然纯正的好茶。如果你用壶,则按壶的大小适当掌握。一般茶与水的比例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中国茶经》


6、用茶水服药到底好不好?


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在多数情况下,不主张用茶水服药,尤其是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等含铁剂和氢氧化铝等含铝剂的西药,遇到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结合而沉淀,会降低或失去药效。


此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亦称“咖啡硷”)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时,也不宜用茶水送服、避免药性冲突降低药效。服用制剂,如蛋白、淀粉时,也不宜饮茶,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结合,降低的活性。某些生物硷制剂以及阿托品、阿司匹林等药物,也不宜用茶水送服。服用痢特灵、甲基,少量饮茶可引起失眠,大量饮茶可使血压升高。


一般认为,服药后2小时内停止饮茶。然而,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兴奋剂、利尿剂、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类药物时,一般可用茶水送服。例如,服用维生素C后饮茶,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可以帮助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吸收和积累。而且茶叶本身具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等功能,服用这类药物时,茶水有增效作用。


——《用茶水服药到底好不好》


7、有时冲泡绿茶会出现白色沉淀,是茶叶有问题吗?


在冲泡绿茶时出现白色沉淀现象主要是水的问题,这证明你用的水是硬水,即水中含钙和镁的化合物质过多。这种白色沉淀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因为茶叶中有较高含量的草酸,可与水中的钙离子结合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以至产生沉淀,与茶叶的质量是无关的。


——《用硬水冲泡绿茶出现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8、红茶在冷却后表面会有浑浊,这是什么回事?


红茶在放冷后表面都会有浑浊,红茶的这种在冷却后产生的浑浊在学术上叫“冷后浑”,这种浑浊物主要是咖啡硷和茶黄素、茶红素结合复合物所至。茶汤正常的“冷后浑”现象,一般是茶叶品质好的表象,这可作为一种选择红茶的方法。


——《茶叶审评与检验》


9、苦丁茶是真正的茶吗?


真正的茶叶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上采摘的鲜叶加工而成的。而苦丁茶属于冬青科冬青属,所以苦丁茶严格来说是不属于茶叶的。苦丁茶是用苦丁冬青经茶叶的加工工序制成,据临床实验证明,苦丁茶有消炎镇疼,清凉解毒、降脂、降压、减肥的良效,被誉为保健茶,美容茶、降压茶和益寿茶。


10、我对茶不是很熟悉,你可以给一些意见我该喝什么茶最适合吗?


一般来说细嫩的名优茶叶比粗老的茶叶营养和药用成分高,绿茶比红茶高。对具体个人来讲,我根据各种茶的功效提供以下一些意见,你应可以找到哪种茶适合你:


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应喝红茶,在茶中加些糖或奶,既增加能量又补充营养,人参茶、高丽参茶和花参茶有滋补强体的功效,对身体虚弱的人很有帮助;青年人正处发育期,以喝绿茶为好;妇女经期前后以及更年期,可饮用花茶特别是茉莉花茶,它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希望减肥的人,可以多喝些乌龙茶、普洱茶;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者,可以选择绿茶作为劳动保护饮料。


——《中国食品报》


11、什么时候饮茶对身体最有益?


早上一杯茶可以帮助醒脑提神,工作间饮茶可消除疲劳,增强活力,提高思维判断能力,一边抽烟一边饮茶可减轻烟油和尼古丁的毒害,看电视时喝点茶,可以帮助恢复视力,并可解除微弱辐射的危害。如上种种,最适宜的饮茶时间是因人、因环境、因工作条件而有差异的,不一定在某个特定时间喝茶才有益的。以解渴为目的的饮茶,更有随意性,渴了就可喝。


——《中国茶与健康》


12、喝浓茶真的可以解酒吗?


“喝茶能解酒”,人人都这么说,但是否真的能解酒很多人都不能确定。其实喝浓茶确实能解酒。


人们在饮酒后主要靠人体肝脏中酒精水解的作用,将酒精水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这种水解需要维生素C作为催化剂。因此在酒席上或酒后喝几杯浓的绿茶和乌龙茶,一方面可以补充维生素C,另一方面茶叶中的咖啡硷具有利尿的作用,能使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酒醉后的人往往因为大脑神经呈现麻痹状态而产生头晕、头疼和身体机能不协调等现象,喝浓茶可刺激麻痹的大脑中枢神经,有效地促进代谢作用,因而发挥醒酒的作用。


在你喝酒过多时不妨喝一杯人参茶,人参茶采用品质上乘的中国人参配以上等绿茶,兼有人参与绿茶的功能,滋补强健、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醒酒的效果更佳。


——《中国茶经》


13、茶是热喝还是冷喝有益健康?


回答:很多人都喜欢饮热茶,经了解饮用80℃以上的浓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在食管烫伤部位沉淀下来,不断对食管壁上皮细胞进行刺激,促使其发生突变。突变细胞大量增殖后便可演变成肿瘤组织,使人患消化道癌症。


用开水泡过的茶最好冷却至70℃以下再饮用,也就是用手触摸陶瓷或玻璃茶杯时,已不再烫手时为最适宜。


——《茶叶生物化学》


14、喝茶为什么能提神?它有副作用吗?


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兴奋神经中枢,产生提神的功效,其兴奋程度取决于用量的多少。而且咖啡因还有消除疲劳,抵抗酒精、烟硷、吗啡等毒害作用。咖啡因起的副作用毕竟是暂时性的,咖啡因在人体血液中不积累,通常几小时之内就随人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中国食品科技网


15、我有时饮茶过多导致失眠,有解决的办法吗?


茶叶中的咖啡硷和黄烷醇类化合物能促进肾上腺体的活动,阻止血液中儿茶酚的降解。此外还有诱导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功效,而儿茶酚胺具有促进兴奋的功能,如果您是属于喝茶易失眠的人,那么请不要在晚间饮浓茶,以保证能做个好梦。


——《中国茶经》


16.喝茶真的会醉吗?


茶叶中含有复合多糖儿茶素类,其为降血糖的有效水溶性组分,当空腹饮茶时,因为人体血糖本来就低,再摄入复合多糖、儿茶素类物质,人的血糖就进一步降低,从而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即所谓的“茶醉”。如果您不愿放下您的茶壶,可以吃一些点心,就可消除“茶醉”。


17、在购买茶叶时怎样鉴别茶叶的优劣呢?


其实鉴别茶叶的优劣时首先必需注意以下一两方面:一是干燥度,二是新鲜度。


购买散装茶时,可以用两个手指捏茶条,如能研成粉末的,说明茶叶较干燥,其水分含量约在6%-7%,是合格的标准。如不能研成粉,只能研成细片状,说明茶叶已吸湿,干燥度不足,其含水量常在9%以上,不宜购买这种高含水量的茶叶。新茶有特有的新茶香,香气滋味都有新鲜感受。


茶叶是否新鲜,从外观色泽上就可以进行初步的鉴别,新绿茶色泽或深绿光润,红茶乌黑且有光泽。另外抓起一反茶干嗅之有茶香,无霉闷异味者为正常产品。选购小包装茶时应看清或问清包装日期,一般小包装茶超过一年以上者,极易吸湿变质。


另外,购买时要注意辨认包装的质量、完好程度和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


——《中国茶与健康》


18、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吸有异味,应怎样处理和预防呢?


茶叶有很强的吸附性,特别是其所含的烯类物质,因此在存放茶时最好不要把茶叶贮放于有异味的环境中,包装物料也不可有异味,同时茶叶的包装须密封,减少与外界环境接触。


——《中国茶经》


19、人每天喝多少茶为宜?


饮茶量的多少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要因人而异。一般,有饮茶习惯的健康成年人,每天饮6-10克,分2-3次冲泡为宜;从事体力活动且食量大的人每天饮茶20克左右;食油腻食物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量;年老血弱、脾胃寒者,孕妇及儿童适当减少茶量。


——《德信茶经》


20、饮浓茶好不好?


浓茶指泡茶时茶叶超量(通常一杯用3-4克)。饮浓茶对湿热症者、烟酒过多者、油腻肉食者有利,且对小便不利、口腔发炎、咽喉肿疼诸症有一定帮助,但其余人我建议还是不宜饮用浓茶。


——《德信茶经》


21、冷茶与隔夜茶能喝吗?


从营养和卫生角度看,我认为隔夜茶一般不宜饮用。至于冷茶,如无变质可饮用。但不能将饮过的一部分茶汤长时间放置后再饮用。目前市场上的罐装茶水属冷茶,如是经严格灭菌处理的可饮用。还有应注意的是年老血弱、脾胃虚寒者不能饮用冷茶和隔夜茶。


——《德信茶经》


22、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好?


这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不同的茶叶耐冲性是不同的。一般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三次为宜,三次之后茶香茶味已无。乌龙茶冲泡时因投茶叶量大,可达5-6次。


——《德信茶经》


23、为什么茶汤中会有苦味?不同的茶苦的程度为什么不同呢?


茶汤中的苦涩味主要是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咖啡硷引起的花青素。茶叶的苦味是由茶类、茶树品种、季节、制作工艺等综合决定的。如大叶种较小叶种茶树含多酚类高,夏茶较春茶花青素含量高,在制作工艺中多酚类、花青素转化较多的,其苦涩味较低或没有,而转化不足时就产生苦涩味。


——《茶叶生物化学》


24、饮经长时间泡的茶好不好呢?


经长时间浸泡的茶水,其中的化学成分与刚冲泡的茶水有较大区别。茶水中的多酚类、氨基酸发生氧化聚合,滋味变劣,类脂物质水解,和胡萝卜素氧化,产生酸馊味,维生素氧化,香气物质挥发,茶汤中重金属含量增多,并且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茶汤中的细菌含量增多。所以茶叶不宜长时间浸泡。


——《中国茶经》


25、在冲茶时表面常常会有泡沫,这些泡沫是什么?可以从泡沫的多少看出茶的质量好坏吗?


茶叶在冲泡时出现的泡沫主要是茶叶中含有茶皂素,茶皂素有很强的起泡能力。但其在茶叶中含量很低,对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不产生影响。因而无法从泡沫的多少看出茶叶质量的好坏。


——《茶的综合利用》


26、将茶叶添加到食品中食用,能得到饮茶的同种功效吗?


一般的饮茶食用的只是它的水溶性物质,而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仅占茶叶干重的40%左右,大部分不溶于水的物质主要是膳食纤维、蛋白质、脂类物质、果胶、淀粉、脂溶性维生素等,在食用时都没有被利用,如果直接食用茶叶对你的健康将更有利。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7、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呢?


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由于茶叶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它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正积极展开,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远远的走在前面。我只能简单地说一些情况:其中茶叶最重要的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动植物油脂、焙烤食品、水产品的、肉制品、调味剂和饮料等方面。


把茶叶作为食品成分改良剂添加到食品中也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如用茶叶作茶叶面包,因茶叶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成分,能增大面包的体积,增加面包的防腐变质能力,所以作出的茶叶面包不仅芳香可口,风味特殊,而且十分疏松,包存性好。


另外茶叶还被作为天然保健食品添加剂,如从茶叶中提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添加到其它食品中以制成抗癌、抗衰老保健食品。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8、泡完茶的茶渣还有其它别的用处吗?


一般人喝完茶都会把茶渣倒掉,其实茶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无机质以及不溶于水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等,这些物质都没有被利用。一些致力于茶叶研究的日本专家与医师、烹饪家一起建立了“茶菜肴研究会”,提倡人们不仅“喝茶”还要“吃茶”,简言之就是食用茶渣,即将茶渣用电烤炉微加热烘干后储藏待用,象普通蔬菜一样批烹制出各种菜肴。


通过“吃茶”可以摄入大约11-18%的膳食纤维,这在食用高脂肪或高胆固醇的膳食后尤为必要,对预防结肠癌,治疗糖尿病、便秘和减少胆固醇都有重要意义。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9、我想在家里自己制一些茶叶食品,你有一些好的建议吗?


其实日本现在已经很流行家庭自制茶叶食品,如近年在日本出现食用茶叶饭的时尚,在煮饭时用花茶的茶水代替清水,做出的米饭既有诱人的天然花香和茶叶芳香,又能养生保健祛病延年,尤其是夏秋两季用茶水煮饭食用可以祛风散热,防治痢疾。


用茶叶烧鱼可解腥,用茶叶煮牛肉速烂、增香;用茶叶制成的面条下锅不糊,且味道清爽鲜口;还有茶叶鸡汤,茶叶煮蛋,茶叶馒头等。用茶叶巧妙制食不仅可以增进食欲,有益健康,还可给生活增加一些情趣,确实值得提倡。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30、茶叶存放久了会对茶叶的质量产生影响吗?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而如果存放不当则茶叶化学成分变化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出现陈味;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下降。


——《中国茶经》


31、为什么不能用冷水泡茶呢?


茶著重在嗅其香、看其色、品其味,而香味的挥发是在热水冲泡过程中蒸汽蒸发时带出的芳香物质引起的;其色、味是水浸出物的多少来决定,由于茶叶中一些内含成分是属于热溶性,只有在热水冲泡时才能很快的体会茶叶的色、香、味。


32、茶叶到底有哪些类型呢?


茶叶在我国主要分为六大类,即红茶、绿茶、青茶(也叫乌龙)、黄茶、白茶、黑茶。市面上的茶叶都是这六大茶类中的种类。


——《德信茶经》


33、你喜欢在什么时候和环境中喝茶呢?


喝茶不仅有益健康,而且是一种享受,不应局限于时间和环境中。平时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常喝上一杯天然纯正的高丽参茶或花旗参茶,这对疲惫的身心很有帮助。我特别喜欢下班后和家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泡上一壶花茶,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味。和朋友一起闲聊的时候我会泡上一壶冻顶乌龙。


——《德信茶经》


34、茶叶到底是谁发现的?


说到茶叶的发现,就要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传说神农氏尝了72种毒草后毒气聚腹,不能自制。躺在一棵树下休息时,忽然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落入口中,清香甜醇,精神为之一振,他咀嚼树上嫩枝叶,毒气顿退。那些叶子就是我们今天的茶叶。


——《德信茶经》


35、我国茶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呢?


我国长期以来流传著一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饮茶在我国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茶叶的发展首先从神农时期到春秋前期,最初作为祭品;其次从春秋后期到西汉初期逐渐作为茶食;又次从西汉初期到西汉中期,发展到药用;再次从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最后从西晋到隋朝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遂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饮料。


——《制茶学》


36、茶叶除了喝还有其它的用处吗?


茶作为一种健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现在已经不局限于喝。吃茶在日本越来越风行,即所谓的“茶膳”。


除了食用以外,用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如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制造生活用品也出现了热潮。这些制品用途广泛,遍及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其中最大量的是家庭用品,如含有茶成分的背心、衬衫、浴衣、枕头、手巾、鞋垫,甚至还有带茶香的纸张。


——《日本对茶叶的深化利用》


37、花茶有什么特殊的功能吗?


花茶有多种它们的功能不能一概而论,花茶就有5个品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功能:


茉莉花茶:理气开郁,辟秽和中功效。饮之倍觉神清气爽,被誉为花茶之冠。


玫瑰花茶:香气浓郁清和,柔肝醒胃。是理气解忧之首选饮品,且玫瑰花寓意爱心,可作上佳礼品。


玉兰花茶:香气香浓持久,有和气、消痰、益肺等功效,辅以蜂蜜冲饮,风味尤佳。


桂花乌龙:具有醒脾开胃,清齿利咽的功效,而且桂花含有十余种香气成分,是别具风味的化香茶。


菊花茶: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等特点,是清除烦热的上佳解暑饮品。


——《百花治百病》


38、用纯净水泡茶好还是自来水好?


城市自来水一般经过消毒和过滤,比较清洁卫生,适合饮用。但有时用过量的氯化物来消毒会带有气味,而且水中的矿物质对茶叶品质是有影响的,如高价氧化铁含0.1ppm时,茶汤品质就不好,钙到4ppm时滋味发苦,镁在茶汤中达2ppm时茶汤变淡。


而纯净水中除了含二氧化碳外,基本不含其它溶解物,用来泡茶不影响茶的品味,有利于评茶。当然,泡茶用水最好还是用泉水。


——《茶叶审评与检验》


39、能提供一些泡茶的技巧吗?


好茶,好水,还需冲泡得法才能泡出一壶好茶。


冲泡绿茶用初沸的水,水温最好80℃左右,冲泡时先入少量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入水至离杯沿1-2厘米即可。


红茶用不著100℃的沸水泡约1分钟即可倒茶汤入茶杯中,并可任意调配,或奶或糖,柠檬汁,蜂蜜,甚至香槟洒。


乌龙茶要求水沸即可冲泡,第一次泡2分钟,随后泡的时间由短到长。


花茶宜用盖碗在85℃左右的沸水冲泡,时间3-5分钟,可冲泡2-3次。


——《德信茶经》


40、茶能真的能抗衰老吗?


现代医学科学认为,改善饮茶结构可延缓人体衰老。饮茶是改善饮食结构的一项内容,因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对自由基能强力清除,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作用,对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德信茶经》


41、茶真的可以防癌吗?


茶不但能抑制亚硝酸胺这种诱发胃癌的物质形成,同时对其它致癌物质也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另有研究证实,长期饮茶还能起到预防肝癌和肺癌的作用,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与致癌物结合,使其分解、降低致癌活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茶有多种,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品种。


——中国食品科技网


42、孕妇能喝含咖啡因的茶吗?


近年来,有人就茶叶中的咖啡因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的问题开展研究和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咖啡因能否取代硷基腺嘌呤和鸟嘌呤而参加DNA和RNA的形成,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而最近的实验表明孕妇饮茶可能会有助于健康,增加茶叶所含的有效成分。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硷含量很低,而且容易排出体外,一般只需要几小时。其次咖啡硷具有抗氧化作用,所以咖啡硷会引起后代的生理缺陷的忧虑是没必要的。不过当妇女一旦怀孕,其饮食习惯应该听从医生的安排。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43、我听说吸烟的人应多喝茶,这有道理吗?


喝茶的确能降低烟对人的毒害。香烟中的尼古丁被人吸入人体后会促进血管收缩,加速动脉硬化和使人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下降,因此吸烟者喝茶,尤其绿茶,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的维生素C。更重要的是茶叶中的茶多酚有抑制致癌物质的作用。所以从保护你健康的角度来出发,我提倡你应多喝茶,以减轻香烟的毒害作用。


44、饭后饮茶对身体有益吗?


不少人喜欢饭后泡一杯茶,一边聊一边饮用。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好的,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肠道膜难以吸收,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铁元素在进食后30-60分钟基本上吸收完毕,故最好饭后1小时才喝茶。


45、有机茶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它与其它茶有区别吗?


有机茶是一种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存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总的来说,有机茶是属真正纯天然、富营养、高质量的保健饮品。


而普通的茶叶只是按国标规定加工,要求没有有机茶严格,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而且有机茶的价格一般都会比同等的普通茶贵。


——《中国有机(天然)茶开发》


46、听说饮茶可以防止骨质疏松,是吗?


茶能防止骨质疏松这主要是镁的作用,成年人每天镁的摄入量应在300mg(据报道日本成年人的摄入量只为250mg)。含镁高的食品有花生、大豆等,而茶叶中的含量明显高于上述食品,在茶中绿茶效果更好。所以成年人多饮茶,可以摄入较多量的镁元素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中国茶叶》


47、听说中国茶叶的铅超标很厉害是吗?


茶叶铅含量超标在我国确实很普通。国家规定的指标是pb=2ppm,但国外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1ppm,日本为25ppm,还有一些国家尚未制订铅限量的标准。其实茶叶的铅在平时冲泡时,几乎不溶于茶汤中,有些国家并没有把茶叶中的铅作为必检项目。而且茶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铅含量,所以你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龙井、铁观音含铅超标污染源及控制途径研究》


48、绞股兰到底是什么茶?它有什么功能呢?


绞股蓝茶是一种保健茶,具有滋补安神,生津止渴,清热泪盈眶解毒等功能,对气虚体弱,咳嗽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肝炎等有治疗作用。绞股蓝茶一用优质炒青绿茶与已往加工干燥后的绞股蓝嫩叶按一定比例混合拼配而成的一种保健茶。


——《中国茶经》


49、正常人需要补硒吗?富硒茶对人体有什么功能?


经典的化学学科认为硒化合物有毒,而现今从国内外有关硒的学术研讨却证实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在人体内发挥著重要的生物功能,缺硒会导致人体某些功能的丧失及人体对外界适应能力的减弱;硒在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和心血管疾病,防止克山病和骨节病诸方面,从机理上已研究的比较清楚。


富硒茶是采用富硒地区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传统的抄青绿茶加工工艺加工形成的一种保健茶,利用生物体富硒生产富硒保健食品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生产途径。


——《富硒食品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50、茶叶中真的有大量的残留农药吗?


茶叶界权威人士陈宗懋博士经过对国内各单位对大量茶样和国外对我国出口茶叶(总计约1300个茶样)的分析结果进行研究调查,指出我国茶叶中虽然有少量农药残留,但总体残留水平不高。六六六超标率为0-1、75%,DDT超标率为2.50%-5.03%。你大可放心饮用。


——《茶叶中农药残留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51、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些?


茶叶中很多化学成分都具有保健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咖啡硷、茶多酚、氨基酸以及芳香类物质等。


——《茶叶生物化学》


52、市场上有脱糖茶叶,茶叶中的糖含量很高吗?茶叶中的糖对正在减肥的我有没有影响呢?


茶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30%左右,但大多数是水不溶性多糖类,能被沸水泡出来的糖类不过4-5%,故通常认为茶叶是低热量的饮料,因此可以说茶叶中的糖对正在减肥的你没有任何影响。


——《茶的综合利用》


53、什么病应忌茶?


由于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多酚,对患有如缺铁性贫血、胃痛、低血糖病、蛋白缺乏症、心动过速的心脏病的病人,在吃药后不宜饮茶。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质与金属离子结合产生沉淀,会降低药的效用。


54、我刚动完手术身体还很虚弱,但我又很爱喝茶,这会有影响吗?


喝茶对身体虚弱的人是没有影响的,但你既然刚做过手术我觉得你还是喝一些滋补强健,如人参茶、高丽参茶和花旗参茶等,这些茶是以上等的绿茶辅以东北人参、高丽参和正宗花旗参制成,有很好的滋补和强化身体各项机能,对虚弱的你有很好帮助。


55、什么叫保健茶?保健茶与普通茶有区别吗?


保健茶是保健食品中的一类,它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的人群使用,但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茶有苦丁茶、绞股蓝茶和富硒茶,都有助于人体机能的调节。而普通茶叶只是含有丰富的营养,难以调节人体的机能。


56、当你思考时,特别是晚上,喝茶会激发灵感,这可信吗?


喝茶比喝其它饮料容易产生灵感,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努力展开。


57、茶叶为什么会变质?


茶叶会劣变的原因有三:一是光照,由于光照使茶叶的温度升高,加速了茶叶的氧化过程。二是氧气,同样加速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三是水分含量的升高,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茶叶也就失去了原茶的风味。


58、为什么春茶这么贵?


茶树经过冬季的物质积累,为春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春季茶树芽叶细嫩内含物丰富,做出的茶品质也最好;夏季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导致夏茶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而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使秋茶叶色泛黄,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所以春茶价格一般都比较高。


——《中国茶经》


59、不同季节如何选用茶叶(对健康而言)?


一年四季节气候不同,饮茶种类也宜作相应的调整,我不赞成一成不变,搞“终身制”。


春季我喜欢饮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郁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使人神如同春天的草木充满朝气。


夏季我认为宜饮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疖感染等夏季常见疾患。


秋季我饮乌龙茶,乌龙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使人神清气爽。


冬季我习惯泡上一壶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使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但便秘者不宜。


60、茶叶是怎样制造的?


不同的生产工艺就制出不同的茶,我在这里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绿茶:鲜叶→杀青→揉念→干燥


黄茶:鲜叶→杀青→揉念→闷黄→干燥


黑茶:鲜叶→杀青→揉念→渥堆→干燥


白茶:鲜叶→萎调→干燥


清茶:鲜叶→萎调→作青→抄青→揉念→干燥


红茶:鲜叶→萎调→揉念→发酵→干燥


——《制茶学》


61、红茶与绿茶怎样区分?市面上的铁观音、水仙、龙井、冻顶乌龙等是属于哪种茶呢?


绿茶与红茶在生产上的区别主要是红茶经过发酵的工序而绿茶没有。在品质特点上,最大区别在于绿茶是清汤绿叶,红茶是红汤红叶,平时喝茶时只要小心留意,应该是比较容易分辨的。这在茶叶浸泡后应该是比较容易分辩的。市场上的铁观音、水仙、冻顶乌龙都属于青茶类(又叫乌龙),龙井、碧螺春、银针、毛尖等都属于绿茶类。


——《制茶学》


62、通常说的工夫茶就是工夫红茶吗?


简单的说工夫茶是一种泡法,而工夫红茶是一种茶。


工夫茶是特指乌龙茶独特的泡饮方式,其重视茶叶、器具、水、火技艺,技法细腻周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即科学又讲究美感。它的特点是茶多水少,泡饮次数多,泡时短,即泡即饮一般泡冲30秒-1分钟。现在,工夫茶可分闽式工夫茶,粤式工夫茶和台式工夫茶。


至于工夫红茶,它是我国独特的一个传统品种,因初制工序特别注意条索的紧节完整,精制时颇费工夫而得名,工夫红茶是采用显金毫的优质工夫红茶而制,滋味醇厚,更是红茶中的极品。


——《生活的艺术--习工夫茶》


63、怎样区别陈茶和新茶?


新茶与陈茶的鉴别主要是看它的色、香、味。


色泽:茶叶在存过程中,主要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绿茶由新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枯灰。红茶由新茶的乌润变成灰褐。


滋味:陈茶的滋味淡薄,同时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


上述区别是对较多的茶叶品种而言的。当贮存条件良好,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至于有的茶贮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中国茶经》


64、如何挑选茶叶?


识别茶叶的好坏可以从其外形、色泽、味道来评价,一般来说,绿茶干茶色泽为墨绿色或翠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是悦鼻的板栗香;乌龙茶外形一般是条形或颗粒状,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带有自然的花香,乌龙单枞茶类,就能很好地体会到这些特征。


红茶有碎茶和条形茶之分,红碎茶外形是匀度好,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条形红茶在外形上是紧结显毫,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这些特征都是好茶的体现。


65、花茶应怎样泡才最好呢?


花茶是以素茶为原料,再用各类香花窨制,使花香渗透入茶叶,形成带花香的茶叶。花茶的冲泡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高档花茶用玻璃杯冲泡,二是一般花茶用盖碗冲泡饮用,三是用大壶冲泡并倒入小杯品饮。花茶的冲泡水温要求高档花茶85℃,一般花茶的以100℃为宜。


——《福建茶叶》


66、银杏茶有什么保健功能?


银杏叶是中国特产珍贵植物,现代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慢性支气管等病。袋泡银杏叶茶,是用上等绿茶和银杏叶配制的保健茶,其汤色黄绿明亮,茶香纯正,味微苦回甘。该产品兼有绿茶和银杏叶的双重优点,经常饮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药采收鉴别应用全书》


67、科学的饮茶方法应是怎样的?


饮茶如吃饭一样,也要讲究科学,也要适量,一般成年健康的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饮茶要有合理的时间,适当的数量,茶水比例要适宜,冲泡次数应茶而异。茶类选择可应季节和习惯而定,一般认为红茶性热,绿茶性凉,因此夏天饮绿茶更能增加消暑作用,而冬天喝红茶具有和胃暖身的作用。


——《中国茶与健康》


68、很多包装茶都不能看茶叶,真的只能从价格上来判断茶叶的好坏吗?有其它的办法吗?


很多消费者在买包装茶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一般消费者都会买自己熟悉或有名的牌子,价格好的不一定是品质好。但买袋装茶时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过期产品千万不能买。


69、运动前后喝茶好吗?


每次运动前我都会喝上一杯绿茶或红茶,因为以往研究表明绿茶和红茶中含有一种叫黄酮类的抗氧化剂物质,它能抵制细胞和组积受损。并且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硷可使人精神振奋。运动后大量补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喝上几口天然纯正的乌龙,那解渴的效果更佳。


70、儿童饮茶好不好?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吗?


我认为3岁以下的儿童应忌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这对儿童的脑发育可能不利,但直到现在还没有研究表明喝茶会对儿童产生影响。3岁以上儿童宜饮淡茶,最好不要饮浓茶。


71、茶叶属于中药吗?它的药用效果如何?


茶叶属于中药,唐《本草拾遗》上就有说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安神明目,消食,醒酒,利尿,祛痰,抗癌,抗突变,降血压,降血脂等。所以你可以放心喝茶,因为还没有研究表明茶对人体有什么副作用。


——《中华本草》


72、如何区别真茶与假茶?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征上的差异。真茶与假茶的鉴别一般用看、闻、摸、尝的方法。


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有异味者为假茶,用火灼烧时气味更易辨别。


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观察,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乌绿,为真茶。如果闻香观色难以判断,那么可以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加水冲泡从展开的叶片上来辨别。


茶叶叶片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茶叶叶片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络系统。而其他植物叶片的侧脉,多呈羽状分布,直通叶片边缘。


——《中国茶经》


73、绿茶真的越绿越好吗?


不同品种等级的茶叶,颜色均不同,都以鲜活而富有光泽为佳,但绿茶并非越绿越好。像高级西湖龙井,呈嫩黄绿色;特级黄山毛峰呈象牙色等等,下次挑茶叶时应多加注意。


74、市场上很多茶都说是名茶,究竟怎样的茶才算名茶?


什么是名茶,目前说法不一,衡量某种茶是否名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名茶是外型秀丽,内质优异的茶叶,是茶叶中的珍品。


——《中国茶经》


75、喝茶前要不要洗茶?


“洗茶”一说较多应用于乌龙茶类,其目的有两方面:一是通过浸泡,把茶叶表面的一些物质,如茶灰末等冲洗掉;二是通过浸润泡助于降低茶叶的火功味,促进香气的透发。


76、是不是陈茶的质量一定就差?


其实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饮茶要新,喝酒要陈”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饮茶的生活总结,但并非陈茶就一定差。有的茶叶品种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反而显得更好。例如西湖龙井、旗枪、洞庭碧螺春等等,如果能在石灰缸中存放1-2个月,效果更佳。


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中国茶经》


77、茶叶的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茶叶保质期没有明确的规定,茶在原料和生产都严格控制水分含量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所以茶一般在常温下能保存1-2年。茶叶保存关键在于茶叶本身水分含量的高低与小包装茶所用的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能保持茶叶含水率7%以下,在12个月内茶叶品质不会过分陈化;水分在6%以下,用铁听全密封成“罐头食品”一样,3年内也不会过度陈化;水分含量大于9%的,难保在3个月内不变质。


——《茶叶审评指南》


78、夏天喝热茶还是喝冷饮更能降温?


一杯冷饮下肚,会顿觉凉快,但这只是一种短暂的效应。因为冷饮的解热机理是用低温来抵消热量,更何况一杯冷饮所能抵消的热量是有限的,喝完冷饮,冷刺激了人体的外周冷感受器中枢冷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因温度调节中枢感到冷的感觉,则反射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汗液分泌减少,导致短暂的凉爽后是闷热。


相反,喝热茶时虽热,但饮后片刻热随汗出,凉爽至极且维持时间长。因为夏日气温高,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体温时,体内的热量只能以出汗蒸发的形式来散热,当热茶进入人体后,热刺激了人体的温度感受器--中枢热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再经过一系列的神经反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毛孔迅速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分泌加强,汗液量增多,将人体深部的热带出体外,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故相比而言,喝热茶比喝冷饮更能降温。


79、红茶的红汤是怎样形成的?是否茶越红就代表越好?


红茶的汤色浓度决定因素是茶红素,茶红素的形成是儿茶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的催化下很快被氧化成邻,随后进行聚合形成联苯酚类中间产物,这又会还原形成双黄烷醇类,氧化形成茶黄素,茶黄素又转化为茶红素。茶红素是茶汤红色的主体,茶黄素是红茶茶汤亮度、香味的鲜爽度和浓烈度的重要因素。


看红茶的质量不单只看它的红,还要有亮度才算好的红茶。泡杯红茶,你因它的红艳明亮而惊讶,若想滋味浓强中而又带鲜爽,加上糖及奶或柠檬时,风味尤佳。


——《茶叶生物化学》


80、散装茶与包装茶孰优?


一般人认为散装茶能很清楚的看清茶的外形,于是就此判断茶的好坏,这只能说是一种偏见,其实散装茶在销售的过程中就在不断的变质,因为露放在空气中,一是吸潮、二是吸异气味,特别作为茶叶这种商品,本来就易吸水和异味,这样就导致茶叶无形之中会发生质变,使其丧失原茶风味。


而作为包装茶类,首先在避光、防潮上就做得很好,使得质量得到保证;其次是包装茶方便,大方美观,是送礼的佳品。

武夷岩茶的“三坑两涧”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众所周知,“三坑两涧”是武夷岩茶最核心的产区,因其独特的山场环境和气候土壤导致此区域出产的岩茶品质优异。那么,作为对武夷岩茶正岩核心产区高度概括的这个词“三坑两涧”最早究竟是谁提出来的呢?

01

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三坑两涧”最早见于记载是,张天福老师1989年主编的《福建乌龙茶》。其书中明确记载:“武夷正岩茶,产于武夷山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梧(悟)源涧等地(号称三坑二涧)”。

但是,“三坑两涧”作为武夷岩茶正岩的核心产区这个概念总结,显然不可能是这个时候提出的,而且还只是在这本书对岩茶分类的备注中给予补充说明。

还有一种说法是,“三坑两涧”是姚月明老师归纳出来的,只是没有在他的作品中记载。

其实我在《姚月明论文集》中的《武夷茶的悠久历史》一章中找到了姚老关于“三坑两涧”的记载:

“明代“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之势,已不复存在,而向山北的“三坑两涧”发展。(三坑: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两涧:流香、悟源。)据1941年统计,三大坑产量占总产量48%,两涧占18%,九曲溪畔占14%,其他占12%,洲茶仅占8%。”

对于姚月明老师的关于三坑两涧的这段记载,除了他的论文集,还曾经在两个地方姚老有过记述。一个就是1991年由武夷山市政协出版的《武夷文史资料第十辑》,还有一个就是1985年由陈椽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这些资料中最早的就是1985年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这本书,也就说姚老对于“三坑两涧”的记载是在1985年之前。

图1:《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记载“三坑二涧”

但是,这个时间依然很晚。

我们再往前寻找,发现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面都找不到关于“三坑两涧”的记载。直到1951年出版的《中国茶讯》期刊,在第6期林瑞勋的一篇《福建茶产概述》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

林瑞勋此文在介绍福建各种茶类中,介绍“闽北青茶”提到了“三坑二涧”。原文是:

“武夷岩茶久负盛名,产于崇安的武夷山,其茶有岩茶,洲茶之分,靠山为岩,沼(沿)溪为洲,洲次之,而尤以产于慧苑、倒水、牛栏、三坑,流香、悟源二涧的茶叶品质绝顶,故慧苑、竹窠、三仰、天井、天心、天游、兰谷、幔陀位于三坑二涧之中,有八大名岩之称。其茶由水仙、乌龙、奇种……”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里不仅提到了“三坑二涧”,还提出了“八大名岩”。

林瑞勋会不会是“三坑两涧”的首个提出者呢?

不是。因为我之前在看复旦农学院茶叶系的史料的时候就有关注过林瑞勋这个人,他是1950年由复旦茶叶专修科毕业分配到福州商检局负责茶叶的检验工作。可以想象,一个刚毕业被分配到福州工作岗位的学生一下子就提出“三坑两涧”这个武夷岩茶核心山场的高度概括的概念是不可能的。而且林瑞勋分配地是福州商检局,不是在崇安(武夷山)。

顺便说下,姚月明也是复旦农学院茶业专修科毕业(毕业的时候复旦的茶叶专修科已经院校调整到了安徽农业大学),姚老是1953年毕业,1951年才入的学,算起来林瑞勋是姚老的学长了。按时间推算,林瑞勋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姚老才刚刚上大学。

1951年,福建解放伊始,崇安的茶业生产还没有开始完全恢复。“三坑两涧”这种对武夷岩茶核心产区的总结和概括应该是在一个武夷茶产业高度繁荣的时间段,特别是对岩茶品质要求较高的时期才会对茶叶山场产地特别关注。

而我们知道,武夷岩茶在民国的早期曾经兴盛过很长一段时间,根据林馥泉先生的记载,当时的名枞在慧苑坑就有八百多种,可见当时岩茶之繁盛。

图2:林瑞勋1951年《福建茶产概述》

所以,我们只能从民国的一些资料当中再去寻找信息。

在1944年由廖存仁发表在《茶叶研究》期刊第4.5.6期中的《闽茶种类及其特征》,我们找到了对应。他在文章中介绍闽北青茶的一章节中特地描述了武夷岩茶的生长环境,其文如下:

“其茶有岩茶和洲茶之分,附山为岩,沿溪为洲,岩为佳,洲次之,第岩茶反不甚细,又有山南山北之分,山北为佳,山南又次之,而尤以产于慧苑,倒水,牛栏三坑,流香,悟源二涧者更为绝品,故慧苑、竹窠、三仰、天井、天心、天游、兰谷、幔陀位于三坑二涧之间,有八大名岩之称。其茶由水仙、乌龙、奇兰……”

我们再回过头去看林瑞勋1951年发表在《中国茶讯》中关于“三坑二涧”的这段描述,基本上是和廖存仁先生的这段文字一致的,就连廖文中“沿溪为洲”因为排版原因,错把“沿”误写成“沼”都错得一模一样。说明廖文是原版出处,值得我们认真去剖析的。

廖存仁是闽北浦城县人,当时受雇于中茶公司,在技术处担任茶师,民国三十年(1941年)被派至崇安(武夷山)调查武夷岩茶,并协助当时的茶叶研究所的试验研究工作,在1944年春南平到建瓯的出差途中遇难。所以这篇文章是他的一篇遗稿,在这点,《茶叶研究》当期的卷头语有详细说明。

廖存仁在崇安工作的这段时期里,对武夷茶叶的记载颇多,并在当时东南茶叶改良总厂的刊物《万川通讯》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的刊物《茶叶研究》中都有发表过不少文章。从文章的内容和专业度上,可以看出廖存仁对于武夷岩茶是比较了解的。

在1943年廖存仁还出版过《武夷岩茶》一份调查报告,这份报告被作为当时吴觉农先生领导的茶叶研究所出版的刊物的第三号丛刊。遗憾的是《武夷岩茶》一文并没有对“三坑二涧,八大名岩”有做记载,只提到了“附山为岩,沿溪为洲,岩为佳,洲次之”。说明对于“三坑二涧,八大名岩”的记载是廖存仁后期才补充的。

我们再分析下廖文,前半部分整体描述和董天工的《武夷山志》中对于武夷茶的记载口吻是一致的,基本是沿用董文。结合廖存仁先生的经历在武夷山时间并不是很长,他也并非茶农或贩茶茶商,当年他是受雇于中茶被委派到武夷山调查武夷岩茶,1943年出版的《武夷岩茶》一调查报告应该就是这次行程的研究成果,所以廖存仁对于“三坑二涧,八大名岩”的理解应该是调查所得,而并非其提出和概括。


图3:廖存仁1944年《闽茶种类及特征》

同时,我们再看同样在这个时期由林其瑞先生发表在1943年的《茶叶研究》期刊中的一篇文章。

文章名字叫《闽浙皖三省各种内销茶之制造及其特征》。这篇文章是吕增耕,林其瑞,尹在继三人合力完成,一人写一个地区,其中闽省之内销茶部分由林其瑞完成。在文章的青茶部分林其瑞提到了“三坑二涧”整体描述的口吻和廖存仁的版本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文如下:

“崇安武夷山所产茶叶,谓之武夷岩茶……成茶品质香味特佳,其产于三坑(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二涧(悟源涧、流香涧)者,更称绝品。武夷山之中心茶岩,大者如天心、慧苑、竹窠、兰谷、霞宾等所产之茶,称正岩茶;在武夷山范围以外如黄柏大安小浆等地所产者,曰半岩茶。正岩又有大岩和小岩之别。”

在这篇文字中,林其瑞不但写到了“三坑二涧”,还把武夷岩茶的正岩和半岩,大岩和小岩做了描述。当然还是不够详尽具体。考证林其瑞先生的经历,他是民国时期在福州茶训班毕业,这个时期在闽北茶区工作,他的这篇文章和廖存仁的文章一样都应该是属于调查所得。

图4:林其瑞1943年《茶叶研究》

那在更早的资料中,三坑二涧是否有过记载呢?

1941年5月当时的福建省政府统计处出版的《福建之茶》中也找到了记录,该书是属于调查统计丛书类,主编是唐永基,魏德端。其中在介绍青茶的一章中描述道:

“岩茶产于武夷山,武夷山周围几百二十余里,以环境优良,制茶品质特佳,尤以产于三坑、二涧、二祠者更为绝品。武夷之中心茶岩,大者如天心、慧苑、竹窠、兰谷、霞宾等称曰正岩,与其相对而称者曰偏岩,产茶品质较差,此外产于武夷半山以上者曰半岩,正岩又有大岩和小岩之别……。”

图5:1941《福建之茶》关于“三坑二涧”记载

在这里,“三坑”是哪三坑,“二涧”是哪二涧,作者并没有说明。还有其中提出的“二祠”,是之前其他人的文章中都没有提及的。那究竟是哪“二祠”呢?我们先来探讨下。

翻遍武夷山史料和“祠”相关的山场目前仅有两处,一个是“文公祠”,还有一个是“纯阳祠”。“文公祠”在林馥泉和张天福的报告统计中,“文公祠”(即五曲)都有列入。民国三十五年的所有者是朱缉齐,当时一年产茶量是850斤,应该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山场。而“纯阳祠”虽历史也有产茶记载,但是算不算“二祠”之一,这里不好下结论。况且,“文公祠”和“纯阳祠”都已经脱离我们熟悉三坑二涧的核心范围。

图6:民国时期岩厂产量图

同时,我们还发现这段话和林其瑞的那段文字惊人相似,按时间先后来看,林文应该是有研习《福建之茶》。当然,对于三坑二涧是哪个坑涧,相比较《福建之茶》的记载,林其瑞在文中三坑二涧特地括号加以说明,并删除了“二祠”,而且对于半岩的描述,内容上也稍加了文字加以补充,也就描写的更加完整。

对于《福建之茶》这本书,作者在序言部分写到“二十四年春由魏德端编成福州茶业概况,翌年唐永基更补充全省材料编为福建之茶”,也就是说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大概是在1936年左右。

那么关于“三坑二涧”的记载,我们综上所有能够找到的资料,这本材料是目前最早的。

当然,《福建之茶》只是一本调查丛书,其中内容作者在序言中有言“编者分赴各地,广收资料,足成此书”,说明该书对于“三坑二涧”也是调查所得,并非提出。

那么,还是那个问题,“三坑二涧”究竟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的呢?

在这个时期还有两份茶叶资料是我们绕不过去必须研究和讨论的。

首先一份是张天福先生1941年编写的《一年来的福建示范茶厂》。

《一年来的福建示范茶厂》是一份报告总结,1941年9月正式出版,厚厚的一册,书名由当时的省政府主席陈仪题写。该书是张天福先生对1939年到1940年一年多来在武夷山兴办的示范茶厂的一份完备的工作汇报和总结。

张天福先生办事能力强,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在此之前的《三年来的福安茶业的改良》的报告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张天福先生是一个做事情非常认真的人。

所以《一年来的福建示范茶厂》中非常完整的记录了武夷岩茶品种,产地,工艺。其中在《崇安之茶业》一章,记录了:

“正岩,亦称大岩茶,指武夷山三条坑(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范围内所产者,如竹窠、慧苑、天井、苑香、霞宾……”。

遗憾的是,由于我们手上参照的是复印资料,剩下原书文字已经漫漶不清晰。但这里所提出的正岩茶产地和林馥泉先生的是一致的(林文我们下面分析),即都是产自三大坑或者说三条坑(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

另外,在此章节中还写到“山中茶岩之最著者,有竹窠、天心、天井、慧苑、霞宾、幔陀、磊石、景云等八大岩。”

在这里也提到了“八大岩”,而之后的廖存仁先生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八大名岩”,说明“八大名岩”的说法在此之前就有而且还很普遍。可惜的是,经过几十年的流传,我们现在只听过三坑二涧,而不知有八大岩。

但是,《一年来的福建示范茶厂》中所提出的“八大岩”和廖文中的“八大名岩”对比下有三处是有出入的,这个我们在下文中再另外重点分析下。

有点要说明的是,这本书中提到武夷产茶区域,多处有提到,但是描述的版本有点纷乱,同时有不同说法。由此可见,这些资料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张天福很有可能在这份报告中是汇编了很多人的资料,或者本身这份报告就是出自多人之手。

另外还有一份最重要的资料就是1943年林馥泉先生的调查报告《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这份资料是所有研究武夷岩茶的发展历程的人绝对不可以绕过的一本资料,该书是在民国时期对武夷岩茶的研究集大成者和一部最完备的资料。

林馥泉先生在福建示范茶厂时任武夷制茶所主任,同事也是该厂技师(在该厂技术级别里面算比较高的职位,下面还有设有技术员和技术助理员),办公场所在桂林岩,所以他对武夷岩茶整体是非常了解的。

我们也有幸于林馥泉先生当年的整理,而让我们更够详细的清楚武夷岩茶在这个时期乃至于之前的整个栽培、制作、山场、历史和商贸往来。

林馥泉书中在武夷茶园分布情形一段中,很详细的提到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由于该段文字很重要,所以我们把原文全段摘录如下:

“武夷重要之产茶地多在山坑岩壑之间,产茶最盛而品质较佳者有三坑,号武夷产茶三大坑,即慧苑坑、牛栏坑及大坑口是也。所产之茶称为大岩茶。为品茶家所重视,慧苑坑所属岩厂自坑口计起有桂林岩、青云岩、岭脚岩,幔陀上下厂,霞宾上下厂,水濂洞内中外三厂,慧苑岩东西厂,竹窠岩、景云岩、三仰峰等,倒水坑之天井厂亦系此坑之支流。牛栏坑,坑宽而短,兰谷岩、宝国岩等属之。大坑口主要岩厂有神通岩、宝珠岩、天心岩之九龙窠等,其他岩厂垦辟茶园在此三坑亦属不少,惟茶厂厂址不在此三坑,故未列入。

此外岩厂分布于九曲溪者,计有庆云岩、御茶园、文公祠、天游、桃源洞、品石岩、鼓子岩、白云岩等。分布在三涧坑者有福龙岩、广灵岩、宝石东西二厂、玉华岩、佛国岩、碧石岩等上列溪坑所产称为中岩茶,除此而外沿黄柏溪及崇溪属武夷范围内,如会仙、蜂窠、双凤等厂茶园尚不少,利用山脚溪边砂洲种植之洲茶,惟素不被重视。

目前除三大坑而外大半荒芜。属于山岭或平坡土质稍逊或地域较偏远者几全荒弃。兹就三十年各岩产茶量为根据以估茶山分布情形如下:属三大坑者占48%,三涧坑占18%,九曲溪占14%,其他岩山占12%,洲茶占8%。以茶树品种而言,水仙、乌龙以及较名贵者均产于山凹岩心之间,其他多为普通之菜茶。”

林馥泉先生这段几百字的文字,把武夷岩茶的产区划分为大岩茶(三大坑)、中岩茶(三涧坑)、九曲溪沿岸、其他岩山、洲茶等五个部分,详细记录了这几个区域的范围和岩厂,并统计了这五个部分民国三十年(1941年)的产茶量。

图8:民国时期各岩产茶图(资料来源网络)

首先,他提到“产茶最盛而品质较佳者有三坑,号武夷产茶三大坑,即慧苑坑、牛栏坑及大坑口是也”。从这句的描述语气,一个“号”字及后面的“是也”,可以很显然看出,林馥泉先生这里是在复述前人的说法,所以才会有“号”“是也”,说明在此之前三大坑早已经是很有名了,才会“为品茶家所重视。”

从“三大坑”岩厂所覆盖的区域上看,是和廖存仁先生所说的“三坑二涧、八大名岩”的区域是基本重合的。当然“三大坑”的描述会更加粗放些。

第二,林馥泉先生这里提到了“三涧坑”。“三涧坑”之前从来没有看过资料有这样去提及,究竟是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之前我是一直没有弄明白,我甚至怀疑是否是因为原书和我们手上复印版资料的打字输入错误才误写成了这么一个拗口的名字。所以我特地找了该文的其他版本来核对,发现原书确认是“三涧坑”三字无疑。

那么“三涧坑”究竟指的是什么地方呢?根据林文的描述,“福龙岩、广灵岩、宝石东西二厂、玉华岩、佛国岩、碧石岩等上列溪坑”所画出来的三涧坑范畴,当我再对比地质学家黄进在其书《武夷山丹霞地貌》一书中的武夷景区图的时候,才有所恍然感悟。

我们可以推测,三涧坑就是:田厂涧、碧石涧、章堂涧、广陵坑所夹含的中间这个区域部分,所谓“三涧、坑”有可能就是田厂涧、碧石涧、章堂涧这三条大涧及广陵坑构成(区域中间还有“玉华涧、九井涧”等两条分支小涧,也有可能)。

又或者“涧坑”在他的描述用词中就是一个连词,而没有把“涧”和“坑”区分出来,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就如同我们今天说“坑涧”一样。如果是这样,那有可能“三涧坑”就是对田厂涧、碧石涧及广陵坑中间的这段区域的统称。


图7:资料来源:黄进《武夷山丹霞地貌》

林馥泉先生把这部分划分为中岩茶。而这个“中岩茶”在其他专家的笔触中应该就是所谓的正岩里面的“小岩”。(1945年朱龙文在《今年的崇安茶叶》一文,统计正岩茶区产量,把佛国岩、弥陀岩、三仰峰、刘官寨也算入其中,可见当时的正岩概念包括了林馥泉先生说的“大岩茶”和“中岩茶”。)后期我们争取写篇文章来论述民国时期“正岩”的范围变迁。

在林文中,这个广阔的茶山区域在1941年产茶才占了18%,可以看得出来在当时受到19世纪三十年代的战乱影响,茶山荒芜是比较严重的。

当然,单从岩茶产区划分来看,林馥泉先生对武夷岩茶产茶区这五个区域的划分也有不足的地方。尤其对正岩以外的产区划分很模糊。

02

现在,综合以上我们提到的所有关于三坑二涧的资料罗列,有几个问题我们这里要深入探讨下。

01

八大名岩究竟是哪八大岩?

在张天福先生的《一年来的福建示范茶厂》中,记录的“八大岩”分别是:“竹窠、天心、天井、慧苑、霞宾、幔陀、磊石、景云等八大岩”。

而在廖存仁先生的文章中记录的,“八大名岩”是“慧苑、竹窠、三仰、天井、天心、天游、兰谷、幔陀位于三坑二涧之间,有八大名岩之称。”

两文对比,发现有三岩是存在差入的,张文中说的是“磊石”、“景云”、“霞宾”三岩,廖文中说的是“三仰”、“天游”、“兰谷”三岩。但是既然这八大名岩按廖文所说是在三坑二涧之中的,那我认为张天福的版本更加准确,廖存仁记录的三仰、天游都已经脱离开了三坑二涧的范围。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八大名岩”或者“八大岩”只是当时一个笼统的说法,并没有很明确的版本,毕竟每个山户或者岩厂都夸自家山场最好,名枞众多。

非常遗憾的是,经过几十年的转述和变迁,我们今天绝大部分人都只知道“三坑两涧”而不知道岩茶在辉煌的时候曾经有“八大名岩”的说法了。

02

到底是“三坑两涧”还是“三坑二涧”?

首先,通过对比研究,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早期的资料都是说“三坑二涧”,而没有说“三坑两涧”,“二”和“两”虽然在字意上是完全一样的表达,但是在发音上却有不同。

这种细微改变我们通过追述发现最早源自,姚月明先生在1990年出版的《武夷文史资料第十辑》中的文章《武夷茶的悠久历史》中即写道“三坑两涧”,而在此之前的能看到的所有资料都是写“三坑二涧”。

但同样这篇姚月明的文章1989年发表在《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却写作“三坑二涧”,这里很显然是一种细微的笔误或者出版错误导致了这个流传了近百年的词语被改变。

至于《武夷岩茶姚月明选集》出版之后继续沿用的“三坑两涧”更加大了这个词的传播,而后人很少有知道“三坑二涧”这个原生词,都误作“三坑两涧”。

03

究竟是“倒水坑”还是“大坑口”?

关于“三坑两涧”的说法一直流转两个版本,一说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还有一说是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

这两个版本的区别就是究竟是包含“倒水坑”还是“大坑口”。

按照之后这个大坑口的版本之说,一种比较广泛的解释是倒水坑为慧苑坑的支流,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一个大的坑涧。这种说法的源头我认为是林馥泉先生在《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中的一句解释,原文是“慧苑坑所属岩厂自坑口计起有桂林岩、青云岩……,倒水坑之天井厂亦系此坑之支流。”

这个争议一直围绕着我们,我在翻阅1975年由安徽农业大学过来进修的卢福娣老师的笔记时候,当时卢老师在武夷山进修学习,笔记中就记录了“三大坑,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并在大坑口的后面特地加括号说明“倒水坑实际属于大坑口内的,实际产茶少,不算是坑”。

我们暂且不说这种记述是否正确,但是可以说明在1975年关于是倒水坑还是大坑口的争议就已经存在了,并延续至今。仿似成为了武夷岩茶关于山场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了。

可以确定的是,在我们目前找出的所有民国史料中,只要提到“三坑二涧”这四个字的文章,无论是廖存仁还是林其瑞的记述,无一例外的记录的是“倒水坑”,而没有提到过“大坑口”。

甚至在林心炯发1986年表在《茶叶科学技术》第1期的《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文章中,提到“三坑二涧”说的版本也还是“倒水坑”。

这种变化直到1985年,还是姚月明先生的那篇文章开始。

姚老在1985年由陈椽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在《武夷岩茶与武夷茶史》一章提到:

“对武夷茶产地之转移,从明代”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之势已不复存在,而向山北的“三坑二涧”发展(三坑即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二涧为流香、悟源两涧,据1941年统计三大坑产量占总产量占总产48%,二涧占18%,九曲溪畔占14%,其它山岩占12%,洲茶仅占8%)。”

姚老的这段文字后期在他的文章中多次被重复著述,这个在我们这篇文章开篇就有提到,比如1991年的《武夷文史资料第十辑》和2005年的《姚月明论文集》。

这段文字很显然引用的是1943年林馥泉先生在《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中的资料。

但是姚老在这里犯了一个引述上的错误,林馥泉文中说的是“三大坑”和“三涧坑”,而姚老的文章中则把“三涧坑”误以为是“二涧”(从对产茶量的引用上可以看出),并直接描述为“三坑二涧”。

图9:姚老1985年关于“三坑二涧”文章

其实林馥泉说“三涧坑”的范围是在福龙岩、佛国岩、碧石岩一带,是他所说的“中岩茶”,而非三坑两涧的范围;他描述的“三大坑”概念也非之前廖存仁和林其瑞他们描述的“三坑二涧”中的三坑,而姚老在这里却做了一个“改编整合”,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理解错误,以至于后期被以讹传讹。

当然,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大坑口”或者“倒水坑”都在三坑两涧范围,这两个山场从我们可以翻阅到的资料以来都是武夷岩茶正岩产区的核心山场。从民国开始,在“三大坑”的这个版本中,“大坑口”就一直是三大坑之一。

由此我们引申出下一个问题。

04

“三坑二涧”和“三大坑”究竟哪种说法来描述武夷岩茶正岩核心产区更合适?

综合以上资料,我们发现对于武夷岩茶最核心的大岩茶产区的概括,廖存仁和魏德端都概括为“三坑二涧”,而林馥泉还有张天福先生的报告中都概括为“三大坑”或者“三条坑”。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更准确。

首先,廖存仁和魏德端他们所说的“三坑二涧”和“八大名岩”并不是他们提出来的,他们只是做了记录。这些概括有可能在清末或者更早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来。很有可能是岩主、包头或者茶商对于岩茶核心产区的约定俗成的说法,流传至今。

这种名词是当时的生产经验总结,不一定有经过详细的科学论证其合理性。所以就不存在所谓的倒水坑划入慧苑坑的划分更科学,还是划分入牛栏坑更科学。

在历史资料上面,“倒水坑”就是独立在“三坑二涧”中占有一个位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尊重史料存在而不是去强调逻辑推理。

而林馥泉先生所提的“三大坑、三涧坑”在我们前文中已经分析了,从句意上看林馥泉先生也是引述前人的提法并对此作出范围诠释,他也不是“三大坑”的提出者。但“三条坑”或者“三大坑”这种提法更像是一种简单的描述,非经过慎重排列概括。这种描述相比较于“三坑二涧、八大名岩”来形容岩茶大岩核心产区会更加粗放些。

我们如今借助谷歌地图,可以很明确的看到,三坑两涧范围确实是三条非常完整,生态地貌很好的坑涧。所以“三大坑”这种说法也有其科学合理性。

另外,从林馥泉对三大坑各个岩厂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他提出的三大坑的区域和廖存仁、林奇瑞他们记述“三坑二涧”的区域是一致重合的。(顺便说下,我们今天大多数人对“三坑二涧”区域范围的理解非常狭窄,其实在民国的时候,“三坑二涧”的区域范围是很广的,从林馥泉先生记录这个范围内的岩厂我们即可以看出来。单慧苑坑除了我们现在理解的慧苑里外,对内还包括了竹窠、景云等区域,对外还包括了桂林岩,幔陀岩、水帘洞等广阔的区域。)

在林馥泉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茶叶教科书对武夷岩茶产区描述都沿用他“三大坑”的说法。

例如,陈椽1961年主编的《制茶学》和1961年福安农校主编的《茶叶制造学》。个人认为正是因为教科书的普及,导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只知道“三大坑”,而很少有人提及“三坑二涧”。到了后期1985年姚月明先生再次提及“三坑二涧”的时候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版本了,而且没有了“八大名岩”,这个过程中很多的原始信息被丢失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今天可以通过足够多的数据资料,把这些信息再次找回,串联,并去分析他们改变的路径。

所以是廖存仁先生提出的“三坑二涧、八大名岩”,还是林馥泉先生提出的“三大坑、三涧坑”更能准确的描述武夷大岩茶的核心产区或者那个说法更为正统呢?可以确定是的,自民国以来,这两个版本都有人提,所以也就没有所谓正统之说。

而在在此两个版本说法之外,还有没其他版本呢?有,但是都只是在其文章中简单提到,并非刻意论述,也非主流论断。例如:

1、1943年叶鸣高发表在《武夷通讯》第十一期文章《武夷菜茶名枞之分布》一文,对武夷岩茶核心产区记述

“武夷山产茶以北为上,著名产茶之区域在慧苑坑、倒水坑、牛栏坑及九龙窠诸地。名岩如慧苑岩、天心岩、天井岩、竹窠岩、兰谷岩之茶园,均在三坑之内。以三坑溪流贯川,云雾氤氲,岩石奇丽,迥非山外可及。其附近名岩如水濂洞、马头岩、天游岩、清源岩、庆云岩、佛国岩则较次。故名枞亦以三坑为贵。”

图10:1943年《武夷通讯》

2、1943年张步声发表在《武夷通讯》第八期文章《武夷山之级式茶园》:

“如名枞大红袍、铁罗汉等均匀于慧苑坑、牛栏坑、大坑,三条坑附近,两边悬崖峭壁,日照时间不多……所以出产茶叶品质特佳,所谓正岩就是。可是能够具备这种优良条件的环境究竟不多……”

我们把这些史料做了一份表格汇编:

03

最后,在引述了这么多资料后,我们再次回到此篇文章探讨的主题,“三坑二涧”究竟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我们发现,在1941年到1944年这段时间里,“三坑二涧”、“三大坑”这些词被茶叶专家们大量提及,而在此之前却再也找不到记录。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这个时期有大量的茶叶专家和著名茶师汇聚武夷山。先是1939年张天福在武夷山创办的福建示范茶厂,后是1942年吴觉农先生领导的隶属于当时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的茶叶研究所。

当时,两个机构的规模都是空前的,加上张天福和吴觉农先生的号召力,带来大批的茶叶专家,几乎都是当时在茶叶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诸如研究茶树栽培的,茶树品种和杂交的,虫害的,茶区土壤的和制茶的茶师。

所以关于武夷茶区的大量的调查研究报告在这个时期密集的出来,如武夷茶树品种、土壤调查、茶树杂交试验等等。但是这些茶叶专家来武夷山茶区的时间都不长,也很显然并不是“三坑二涧”的直接提出者。

第二,这段时期是武夷岩茶的生产恢复时期。而在此之前的十多年间武夷茶区由于战乱等因素,大部分的茶园荒芜,茶厂被废弃,沿海一带的茶商不敢上来从事茶叶贸易。

林馥泉在文章就写到“武夷茶业全盛时期已过去……野草杂木竞相争长,茶丛已无生长余地,……昔时武夷茶山面积当在一万市亩以上。”

这点在陈椽先生的《武夷茶三起三落》中也有记述“岩茶虽尚能维持三百担左右,但较之最盛时期输出五万余担,已不及十分之一。……茶园听其荒芜,大半是正岩茶,因原岩主远在南洋,或因资金缺乏,大多是荒芜了、减产了,能够维持原状的十不及一。”

所以,武夷岩茶的在这段时期和早期繁盛的时候有点断层。因为这种断层导致的后面这些茶叶专家关于武夷岩茶核心产区的记载就有点纷乱和说法不一,大多都是采访询问所得。这也是我们看同样是这个时期的对武夷岩茶山场的概括,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版本的原因所在。

而关于“三坑二涧”的提出一定是在此之前更早,在武夷岩茶更加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对岩茶品质要求较高的时期才会对茶叶山场产地特别关注,才会有诸如不见天、瓜子金、吊金龟等岩厂茶商推崇的各种“名枞”出现,而他们又分别分布在不同“名岩”。

聊到这里,在没有更多的史料情况下,我们提出三点关于“三坑二涧”可能出现的条件假设。

第一,“三坑二涧”的提出应该是在武夷岩茶工艺非常成熟的时期总结出来的

武夷岩茶的工艺,大概形成于明末清初这段时期,在清代康熙年间王草堂的《茶说》中,详细记载了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

而在武夷早年盛产绿茶的时候,对山场的要求远不及武夷岩茶高,好的茶园皆在九曲溪沿岸。明代徐勃《茶考》中载:“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

到了清代早期蓝陈略《武夷纪要》中提到“茶,诸山皆有,溪北为上,溪南次之。园洲为下。而溪北唯接笋峰、鼓子岩、金井坑者尤佳,以清明时初萌细芽为最。”很显然,在这里记录的是绿茶,所以他记录的山场佳者在九曲溪北边的接笋峰一带。

再到了雍正年间陆廷灿在《续茶经》所收录的随见录中记载“武夷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南北两山,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不可多得”。

从这里陆廷灿的记载,我们明显可以看武夷茶从绿茶到工夫茶(岩茶)的转变,而最佳山场也从九曲溪沿岸的“溪北”转移到了“北山”。并且,从“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不可多得”这句,我们看到武夷名枞早期的雏形,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专门对武夷菜茶进行单株命名了。

而到了1751年董天工在其《武夷山志》中,则明确“其品分岩茶、洲茶(附山为岩,沿溪为洲),岩为上品,洲次之。又分山北、山南,山北尤佳,山南又次之。岩山之外,名为外山,清、浊不同矣”。董天工在这里又进一步的区分出“山北佳,山南次”和外山茶。

图11:董天工《武夷山志.物产篇》

而后期的“三坑二涧”的提法显然是脱胎于“山南、山北”之别,并更加进一步的细致划分。

我们发现,随着武夷岩茶制茶工艺的进步,先人们对采制岩茶的山场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逐步靠近“三坑二涧”核心地带。

但是,这个时期,我们还没有找到明确的“三坑二涧”之说。真正对山场的划分更加细致,总结更加完善的时候,应该是武夷岩茶工艺进一步提高,对山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的时期。

如果工艺没有改进提高,做出来的成品岩茶品质一般,对山场的要求就远不可能那么细致,更没有必要去区分正岩、半岩,以及进一步延伸到更核心的大岩(三坑二涧)。

第二,“三坑二涧”的提出应该是在工夫茶泡法兴起之后总结的

武夷岩茶,因其独特的“岩韵”滋味,在所有茶类中独占鳌头,是乌龙茶中的一颗明珠。品饮岩茶,细斟慢饮,所谓“啜英咀华”,品啜之间,要求泡法精湛、活火沸水,器具讲究才能够品味出武夷岩茶中真滋味。

而从明末清初开始,对武夷茶的冲泡日趋讲究,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在潮汕和闽南地区日渐形成了诸如“工夫茶”等饮茶方式的高超手法和饮茶文化。

我们从大量的史料中,可以找出工夫茶泡法和武夷茶相结合、相得益彰的佐证。

根据1762年《龙溪县志》记载“近则远购武夷茶,以五月至,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以琯溪之蒲,盛必以长竹之筐。凡烹茗以水为本,火候佐之。穷乡僻壤多耽此者,茶之贵,岁数千”。

在乾隆时期,袁枚在《随园食单》记载“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1786年),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疴、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洫至三次,而其味犹未荆,尝尽天下名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

而到了1801俞蛟在《潮嘉风月记》写道:“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彝,极佳者,每斤需白镪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见焉。”

1832年《厦门志》载“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杯必曰若琛杯。茶叶重一两,价有贵至四、五番钱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饷客,客必辨其色香味而细啜之,否则相为嗤笑。名曰:‘工夫茶’。

1843年梁章钜《归田琐记》中云:“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静参谓茶名有四等,茶品亦有四等……”接着又写道:“至茶品之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则曰甘,清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

图12:梁章钜《归田琐记》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发展,用工夫茶泡法品饮武夷茶的一步步提高。到了梁章钜所在的道光年间,对武夷岩茶品饮滋味已经总结的非常丰富。“香、清、甘、活”四字来形容武夷岩茶口感而一直留存至今。

工夫茶泡法与武夷岩茶之间,正是因为武夷岩茶品种众多,工艺精湛,其所带有的独特“岩韵”等山场气息,把工夫茶的品饮艺术推到了更加精湛的高度。

而武夷岩茶也因为工夫茶的冲泡技术,才能把他“香、清、甘、活”的独特魅力所展示出来。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演绎的关系。

所以,工夫茶冲泡方法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武夷茶,但武夷岩茶的进一步工艺升华和山场要求的提高离不开工夫茶饮茶方式的出现。

第三,“三坑二涧”的提出应该是在武夷山中岩厂兴旺,商贸繁荣的时期总结的

武夷茶叶,在商贸的早期,主要通过江西铅山县河口等地汇聚,沿信江而西转入赣江,再翻阅梅岭到达广州,通过十三行商人出口。

我翻阅早年东印度公司与我们的茶叶贸易史料,发现武夷茶在清代前期出口品类很杂,有Bohea(武夷茶)、Congou(工夫茶)、Pekoe(白毫茶)(1724年出口记录)。从现代考证来看,这里面有红茶有乌龙茶(岩茶)。

这个时期的茶叶外贸出口,茶叶虽有按等级标榜,但是并没有严格划分,所以对茶山产地当然就没有严苛要求。甚至还有好多外地茶冒充武夷,如清初阮旻锡在《安溪茶歌》中写道“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

到了嘉庆年间,在嘉庆版《崇安县志》中载“星村茶市,五方杂处,物价昂贵,习尚奢淫,奴隶皆纨绔,执事江西汀州人为多,漳泉亦间有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武夷茶市商贸兴盛,汀州、漳州、泉州的商贩云集武夷。这个时候商贸发达,但是并没有太多外地茶商在武夷买山设厂的记载。对武夷岩茶还只是停留在收购商贸层面,所以谈不上对核心产茶山场的要求。

而到了1842年,五口通商口岸开放之后,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成为合法的通商口岸,而不仅只是当时的广州(其实早年其他口岸亦有小批量走私)。福建沿海的福州、厦门成了重要的茶叶贸易港。“茶叶日盛,洋行采办,辏集福州”。

大量沿海地带茶商纷纷在武夷,欧宁一带买山设置厂。“崇安为产茶之区,又为聚茶之所,商贾辏辐”。

1851年蒋衡在《云寮山人文钞》中记载“……茶厂既多,除阳崇不计,瓯宁一邑不下千厂,每厂大者百余人,小亦数十人”

另根据郭柏苍1886年《闽产录异》记载,“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业,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

“自开海禁以来,闽茶之利,较从前不啻倍蓰。盖自上游运省,由海贩往各处,一水可通,节省运费税银不少,是以商利愈厚”

在《福建之茶》(1941年)中也提到:“厦门五口通商后,茶输出日渐增多,输出以南洋为主要。……泉州之茶商,均往武夷采办”。

图13:武夷茶叶生产销售组织图

在当时,武夷山茶庄商号云集。出名的茶庄商号有厦门的杨文圃,漳州林奇苑,泉州张泉苑,惠安施集泉等茶号纷纷在武夷买山设厂,或者和拥有茶园的僧道建立长期贸易关系,订购买卖合同。

施集泉置办刘官寨,张泉苑购置青云、磊珠两个岩茶,后面还扩充了碧石、竹窠岩、慢云岩、弥陀岩等四个岩厂(1920),杨文圃在武夷山经营六个岩厂:桂林岩、玉林岩、碧林岩、桃花岩、宝兴岩、庆云岩。漳州林奇苑在武夷山购置幔陀峰、霞宾岩、宝国岩等岩厂,积极开荒种茶。每在春茶前大多亲自到武夷山“督制”岩茶。

图14:武夷山略图(各岩厂)

这些茶商,大多在厦漳泉设有茶栈(专营批发)、茶店,闽南沿海城镇,成了武夷岩茶外销茶的集散地,并同时销往南洋各地。

根据倪郑重先生记载,光林奇苑在全盛时期,每年从武夷山运装的武夷岩茶就近三千箱(一千担,合计十万斤),在厦门,漳州,云霄等三处的营业额每年就达到了三十万元。其创立的商品茶有“三印水仙”、“铁罗汉”、“名色种”。

图15:民国时期林奇苑茶庄销售的茶品

在这个时期,武夷名岩和名枞众多,山户、茶商、僧庙皆巧立名目推销。根据1918年蒋希召的《武夷山游记》中,武夷名岩和名枞就已经很详细了:

“奇种则皆百年以上老树,至此则另立名目价值奇昂,如大红袍其最尚品也,每年所收货天心不能满一斤,天游亦十数两耳,武夷各岩所产之茶,各有其特殊之品。天心岩之大红袍、金锁匙,天游岩之大红袍、人参果、吊金龟、下水龟、白毛猴、柳条,马头岩之白牡丹、石菊、铁罗汉、苦瓜霜,慧苑岩之品石、金鸡伴凤凰、狮舌,磊石岩之乌珠、壁石,止止庵之白鸡冠,蟠龙岩之玉桂、一枝香,皆极名贵。此外有金观音、半天摇、不知春、夜来香、拉天吊等等”

至于到了1943年林馥泉先生的记载,名枞就更多了,光慧苑坑就有名枞八百多种。

在这种背景下,衍生出了对名品、名枞,名岩的需求和定义,茶商们巧立名目,各表其岩厂名枞,并相互攀比,按优计价。自然催生出他们对武夷岩茶“三坑二涧”“八大名岩”等优秀产区的划分和总结。

最后,这里要说的是,我们前面找到的“三坑二涧”最早提到的资料是1941年的《福建之茶》,但这肯定不是最早的。

而基于以上的资料,我们大体可以初步判断,“三坑二涧”的说法很有可能就是在清代五口通商口岸开放之后,甚至更早至乾嘉时期。

当然如果更准确的时间,还需要更多的史料和更加深入的研究,毕竟在历史事实面前推论只是推论本身。

本文:图文自茶书院,

来源:神州茶韵,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的80个密码,你解得开吗?

关于茶,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秘密”,茶,是一门学问,能从中学到什么,从中感悟到什么,都是尤为难得的。而这些前提,则是要你对茶有一些些了解,这些是前辈们的心血结晶,也更是他们对茶的感悟及理解。

如果这80个密码你能全部看完,足以说明你是爱茶爱到极点,也说明你对茶有了一些些了解

温馨提示:内容有点多,建议先泡个茶再慢慢看

1、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红茶和乌龙时我会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但冲泡绿茶特别是碧螺春和银针时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至于搪瓷、塑料茶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2、水质对泡茶有影响吗?

水的种类很多,性质是不同的,各种水因所含溶解物质的不同,对泡出茶汤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茶具有天然、纯正的特点,如果用水不当会给你带来很多喝茶的遗憾。

陆羽的《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激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这说明用泉水泡茶最好,泉水要慢慢流出,而且含钙和镁化合物最少的是最好的泉水。


江水泡茶一般是不理想的,井水又不如江水。至于雨水,一般比较纯。但下雨的时间不同,水质也不同,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茶叶审评》


3、水的温度和泡茶时间怎样才算最好呢?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如银针和毛尖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80℃为宜。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则用100℃沸水冲泡为宜。


——《中国茶经》


4、茶叶应该怎样存放?


茶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能保证茶叶长时间不变质。但最好的保存条件是在室温、避光、无异味的环境中保存。如果茶叶含水量较高或已受潮的,可以经80℃左右烘干或炒干摊凉后再贮藏。


茶叶数量较多的可以分0.25-0.5公斤一份用白纸包好,放入干燥的罐、坛中,底层可中间放些干燥剂,干燥剂的种类可依茶类和取材方便而定。贮存绿茶可用块状未潮解的石灰,红茶和花茶可以用干燥木炭,有条件的也可用变色硅胶。罐、坛口盖多层草纸并压紧,以防潮湿空气进入。如果茶叶数量不多,也可用纸包好后,再用两层聚乙烯食品袋包装密封好,放在饼干箱里盖紧箱盖。


为了避免茶叶吸收异味,切忌将茶叶与有严重异味的物质放在一起,诸如樟脑丸、香皂、香水、香烟等都不宜与茶叶混放。新买来的茶叶筒罐,筒内金属表面常有一层油脂,必须擦净晾干,再以少量废茶擦过,除去异味后才能装茶叶。


——《中国茶与健康》

5、冲茶时茶叶和水应放多少才算最好?


要泡好一杯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你的饮用习惯而定。袋泡茶每袋2克,用普通的杯冲泡,用量正好,不需要再斟酌茶叶的用量就能喝上一杯天然纯正的好茶。如果你用壶,则按壶的大小适当掌握。一般茶与水的比例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中国茶经》


6、用茶水服药到底好不好?


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在多数情况下,不主张用茶水服药,尤其是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等含铁剂和氢氧化铝等含铝剂的西药,遇到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结合而沉淀,会降低或失去药效。


此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亦称“咖啡硷”)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时,也不宜用茶水送服、避免药性冲突降低药效。服用制剂,如蛋白、淀粉时,也不宜饮茶,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结合,降低的活性。某些生物硷制剂以及阿托品、阿司匹林等药物,也不宜用茶水送服。服用痢特灵、甲基,少量饮茶可引起失眠,大量饮茶可使血压升高。


一般认为,服药后2小时内停止饮茶。然而,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兴奋剂、利尿剂、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类药物时,一般可用茶水送服。例如,服用维生素C后饮茶,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可以帮助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吸收和积累。而且茶叶本身具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等功能,服用这类药物时,茶水有增效作用。


——《用茶水服药到底好不好》


7、有时冲泡绿茶会出现白色沉淀,是茶叶有问题吗?


在冲泡绿茶时出现白色沉淀现象主要是水的问题,这证明你用的水是硬水,即水中含钙和镁的化合物质过多。这种白色沉淀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因为茶叶中有较高含量的草酸,可与水中的钙离子结合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以至产生沉淀,与茶叶的质量是无关的。


——《用硬水冲泡绿茶出现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8、红茶在冷却后表面会有浑浊,这是什么回事?


红茶在放冷后表面都会有浑浊,红茶的这种在冷却后产生的浑浊在学术上叫“冷后浑”,这种浑浊物主要是咖啡硷和茶黄素、茶红素结合复合物所至。茶汤正常的“冷后浑”现象,一般是茶叶品质好的表象,这可作为一种选择红茶的方法。


——《茶叶审评与检验》


9、苦丁茶是真正的茶吗?


真正的茶叶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上采摘的鲜叶加工而成的。而苦丁茶属于冬青科冬青属,所以苦丁茶严格来说是不属于茶叶的。苦丁茶是用苦丁冬青经茶叶的加工工序制成,据临床实验证明,苦丁茶有消炎镇疼,清凉解毒、降脂、降压、减肥的良效,被誉为保健茶,美容茶、降压茶和益寿茶。




10、我对茶不是很熟悉,你可以给一些意见我该喝什么茶最适合吗?


一般来说细嫩的名优茶叶比粗老的茶叶营养和药用成分高,绿茶比红茶高。对具体个人来讲,我根据各种茶的功效提供以下一些意见,你应可以找到哪种茶适合你:


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应喝红茶,在茶中加些糖或奶,既增加能量又补充营养,人参茶、高丽参茶和花参茶有滋补强体的功效,对身体虚弱的人很有帮助;青年人正处发育期,以喝绿茶为好;妇女经期前后以及更年期,可饮用花茶特别是茉莉花茶,它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希望减肥的人,可以多喝些乌龙茶、普洱茶;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者,可以选择绿茶作为劳动保护饮料。


——《中国食品报》


11、什么时候饮茶对身体最有益?


早上一杯茶可以帮助醒脑提神,工作间饮茶可消除疲劳,增强活力,提高思维判断能力,一边抽烟一边饮茶可减轻烟油和尼古丁的毒害,看电视时喝点茶,可以帮助恢复视力,并可解除微弱辐射的危害。如上种种,最适宜的饮茶时间是因人、因环境、因工作条件而有差异的,不一定在某个特定时间喝茶才有益的。以解渴为目的的饮茶,更有随意性,渴了就可喝。


——《中国茶与健康》


12、喝浓茶真的可以解酒吗?


“喝茶能解酒”,人人都这么说,但是否真的能解酒很多人都不能确定。其实喝浓茶确实能解酒。


人们在饮酒后主要靠人体肝脏中酒精水解的作用,将酒精水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这种水解需要维生素C作为催化剂。因此在酒席上或酒后喝几杯浓的绿茶和乌龙茶,一方面可以补充维生素C,另一方面茶叶中的咖啡硷具有利尿的作用,能使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酒醉后的人往往因为大脑神经呈现麻痹状态而产生头晕、头疼和身体机能不协调等现象,喝浓茶可刺激麻痹的大脑中枢神经,有效地促进代谢作用,因而发挥醒酒的作用。


在你喝酒过多时不妨喝一杯人参茶,人参茶采用品质上乘的中国人参配以上等绿茶,兼有人参与绿茶的功能,滋补强健、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醒酒的效果更佳。


——《中国茶经》


13、茶是热喝还是冷喝有益健康?


回答:很多人都喜欢饮热茶,经了解饮用80℃以上的浓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在食管烫伤部位沉淀下来,不断对食管壁上皮细胞进行刺激,促使其发生突变。突变细胞大量增殖后便可演变成肿瘤组织,使人患消化道癌症。


用开水泡过的茶最好冷却至70℃以下再饮用,也就是用手触摸陶瓷或玻璃茶杯时,已不再烫手时为最适宜。


——《茶叶生物化学》


14、喝茶为什么能提神?它有副作用吗?


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兴奋神经中枢,产生提神的功效,其兴奋程度取决于用量的多少。而且咖啡因还有消除疲劳,抵抗酒精、烟硷、吗啡等毒害作用。咖啡因起的副作用毕竟是暂时性的,咖啡因在人体血液中不积累,通常几小时之内就随人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中国食品科技网


15、我有时饮茶过多导致失眠,有解决的办法吗?


茶叶中的咖啡硷和黄烷醇类化合物能促进肾上腺体的活动,阻止血液中儿茶酚的降解。此外还有诱导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功效,而儿茶酚胺具有促进兴奋的功能,如果您是属于喝茶易失眠的人,那么请不要在晚间饮浓茶,以保证能做个好梦。


——《中国茶经》


16.喝茶真的会醉吗?


茶叶中含有复合多糖儿茶素类,其为降血糖的有效水溶性组分,当空腹饮茶时,因为人体血糖本来就低,再摄入复合多糖、儿茶素类物质,人的血糖就进一步降低,从而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即所谓的“茶醉”。如果您不愿放下您的茶壶,可以吃一些点心,就可消除“茶醉”。


17、在购买茶叶时怎样鉴别茶叶的优劣呢?


其实鉴别茶叶的优劣时首先必需注意以下一两方面:一是干燥度,二是新鲜度。


购买散装茶时,可以用两个手指捏茶条,如能研成粉末的,说明茶叶较干燥,其水分含量约在6%-7%,是合格的标准。如不能研成粉,只能研成细片状,说明茶叶已吸湿,干燥度不足,其含水量常在9%以上,不宜购买这种高含水量的茶叶。新茶有特有的新茶香,香气滋味都有新鲜感受。


茶叶是否新鲜,从外观色泽上就可以进行初步的鉴别,新绿茶色泽或深绿光润,红茶乌黑且有光泽。另外抓起一反茶干嗅之有茶香,无霉闷异味者为正常产品。选购小包装茶时应看清或问清包装日期,一般小包装茶超过一年以上者,极易吸湿变质。


另外,购买时要注意辨认包装的质量、完好程度和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


——《中国茶与健康》


18、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吸有异味,应怎样处理和预防呢?


茶叶有很强的吸附性,特别是其所含的烯类物质,因此在存放茶时最好不要把茶叶贮放于有异味的环境中,包装物料也不可有异味,同时茶叶的包装须密封,减少与外界环境接触。


——《中国茶经》


19、人每天喝多少茶为宜?


饮茶量的多少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要因人而异。一般,有饮茶习惯的健康成年人,每天饮6-10克,分2-3次冲泡为宜;从事体力活动且食量大的人每天饮茶20克左右;食油腻食物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量;年老血弱、脾胃寒者,孕妇及儿童适当减少茶量。


——《德信茶经》


20、饮浓茶好不好?


浓茶指泡茶时茶叶超量(通常一杯用3-4克)。饮浓茶对湿热症者、烟酒过多者、油腻肉食者有利,且对小便不利、口腔发炎、咽喉肿疼诸症有一定帮助,但其余人我建议还是不宜饮用浓茶。


——《德信茶经》


21、冷茶与隔夜茶能喝吗?


从营养和卫生角度看,我认为隔夜茶一般不宜饮用。至于冷茶,如无变质可饮用。但不能将饮过的一部分茶汤长时间放置后再饮用。目前市场上的罐装茶水属冷茶,如是经严格灭菌处理的可饮用。还有应注意的是年老血弱、脾胃虚寒者不能饮用冷茶和隔夜茶。


——《德信茶经》


22、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好?


这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不同的茶叶耐冲性是不同的。一般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三次为宜,三次之后茶香茶味已无。乌龙茶冲泡时因投茶叶量大,可达5-6次。


——《德信茶经》




23、为什么茶汤中会有苦味?不同的茶苦的程度为什么不同呢?


茶汤中的苦涩味主要是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咖啡硷引起的花青素。茶叶的苦味是由茶类、茶树品种、季节、制作工艺等综合决定的。如大叶种较小叶种茶树含多酚类高,夏茶较春茶花青素含量高,在制作工艺中多酚类、花青素转化较多的,其苦涩味较低或没有,而转化不足时就产生苦涩味。


——《茶叶生物化学》


24、饮经长时间泡的茶好不好呢?


经长时间浸泡的茶水,其中的化学成分与刚冲泡的茶水有较大区别。茶水中的多酚类、氨基酸发生氧化聚合,滋味变劣,类脂物质水解,和胡萝卜素氧化,产生酸馊味,维生素氧化,香气物质挥发,茶汤中重金属含量增多,并且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茶汤中的细菌含量增多。所以茶叶不宜长时间浸泡。


——《中国茶经》


25、在冲茶时表面常常会有泡沫,这些泡沫是什么?可以从泡沫的多少看出茶的质量好坏吗?


茶叶在冲泡时出现的泡沫主要是茶叶中含有茶皂素,茶皂素有很强的起泡能力。但其在茶叶中含量很低,对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不产生影响。因而无法从泡沫的多少看出茶叶质量的好坏。


——《茶的综合利用》


26、将茶叶添加到食品中食用,能得到饮茶的同种功效吗?


一般的饮茶食用的只是它的水溶性物质,而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仅占茶叶干重的40%左右,大部分不溶于水的物质主要是膳食纤维、蛋白质、脂类物质、果胶、淀粉、脂溶性维生素等,在食用时都没有被利用,如果直接食用茶叶对你的健康将更有利。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7、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呢?


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由于茶叶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它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正积极展开,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远远的走在前面。我只能简单地说一些情况:其中茶叶最重要的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动植物油脂、焙烤食品、水产品的、肉制品、调味剂和饮料等方面。


把茶叶作为食品成分改良剂添加到食品中也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如用茶叶作茶叶面包,因茶叶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成分,能增大面包的体积,增加面包的防腐变质能力,所以作出的茶叶面包不仅芳香可口,风味特殊,而且十分疏松,包存性好。


另外茶叶还被作为天然保健食品添加剂,如从茶叶中提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添加到其它食品中以制成抗癌、抗衰老保健食品。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8、泡完茶的茶渣还有其它别的用处吗?


一般人喝完茶都会把茶渣倒掉,其实茶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无机质以及不溶于水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等,这些物质都没有被利用。一些致力于茶叶研究的日本专家与医师、烹饪家一起建立了“茶菜肴研究会”,提倡人们不仅“喝茶”还要“吃茶”,简言之就是食用茶渣,即将茶渣用电烤炉微加热烘干后储藏待用,象普通蔬菜一样批烹制出各种菜肴。


通过“吃茶”可以摄入大约11-18%的膳食纤维,这在食用高脂肪或高胆固醇的膳食后尤为必要,对预防结肠癌,治疗糖尿病、便秘和减少胆固醇都有重要意义。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9、我想在家里自己制一些茶叶食品,你有一些好的建议吗?


其实日本现在已经很流行家庭自制茶叶食品,如近年在日本出现食用茶叶饭的时尚,在煮饭时用花茶的茶水代替清水,做出的米饭既有诱人的天然花香和茶叶芳香,又能养生保健祛病延年,尤其是夏秋两季用茶水煮饭食用可以祛风散热,防治痢疾。


用茶叶烧鱼可解腥,用茶叶煮牛肉速烂、增香;用茶叶制成的面条下锅不糊,且味道清爽鲜口;还有茶叶鸡汤,茶叶煮蛋,茶叶馒头等。用茶叶巧妙制食不仅可以增进食欲,有益健康,还可给生活增加一些情趣,确实值得提倡。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30、茶叶存放久了会对茶叶的质量产生影响吗?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而如果存放不当则茶叶化学成分变化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出现陈味;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下降。


——《中国茶经》


31、为什么不能用冷水泡茶呢?


茶著重在嗅其香、看其色、品其味,而香味的挥发是在热水冲泡过程中蒸汽蒸发时带出的芳香物质引起的;其色、味是水浸出物的多少来决定,由于茶叶中一些内含成分是属于热溶性,只有在热水冲泡时才能很快的体会茶叶的色、香、味。


32、茶叶到底有哪些类型呢?


茶叶在我国主要分为六大类,即红茶、绿茶、青茶(也叫乌龙)、黄茶、白茶、黑茶。市面上的茶叶都是这六大茶类中的种类。


——《德信茶经》


33、你喜欢在什么时候和环境中喝茶呢?


喝茶不仅有益健康,而且是一种享受,不应局限于时间和环境中。平时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常喝上一杯天然纯正的高丽参茶或花旗参茶,这对疲惫的身心很有帮助。我特别喜欢下班后和家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泡上一壶花茶,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味。和朋友一起闲聊的时候我会泡上一壶冻顶乌龙。


——《德信茶经》


34、茶叶到底是谁发现的?


说到茶叶的发现,就要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传说神农氏尝了72种毒草后毒气聚腹,不能自制。躺在一棵树下休息时,忽然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落入口中,清香甜醇,精神为之一振,他咀嚼树上嫩枝叶,毒气顿退。那些叶子就是我们今天的茶叶。


——《德信茶经》


35、我国茶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呢?


我国长期以来流传著一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饮茶在我国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茶叶的发展首先从神农时期到春秋前期,最初作为祭品;其次从春秋后期到西汉初期逐渐作为茶食;又次从西汉初期到西汉中期,发展到药用;再次从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最后从西晋到隋朝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遂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饮料。


——《制茶学》


36、茶叶除了喝还有其它的用处吗?


茶作为一种健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现在已经不局限于喝。吃茶在日本越来越风行,即所谓的“茶膳”。


除了食用以外,用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如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制造生活用品也出现了热潮。这些制品用途广泛,遍及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其中最大量的是家庭用品,如含有茶成分的背心、衬衫、浴衣、枕头、手巾、鞋垫,甚至还有带茶香的纸张。


——《日本对茶叶的深化利用》


37、花茶有什么特殊的功能吗?


花茶有多种它们的功能不能一概而论,花茶就有5个品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功能:


茉莉花茶:理气开郁,辟秽和中功效。饮之倍觉神清气爽,被誉为花茶之冠。


玫瑰花茶:香气浓郁清和,柔肝醒胃。是理气解忧之首选饮品,且玫瑰花寓意爱心,可作上佳礼品。


玉兰花茶:香气香浓持久,有和气、消痰、益肺等功效,辅以蜂蜜冲饮,风味尤佳。


桂花乌龙:具有醒脾开胃,清齿利咽的功效,而且桂花含有十余种香气成分,是别具风味的化香茶。


菊花茶: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等特点,是清除烦热的上佳解暑饮品。


——《百花治百病》


38、用纯净水泡茶好还是自来水好?


城市自来水一般经过消毒和过滤,比较清洁卫生,适合饮用。但有时用过量的氯化物来消毒会带有气味,而且水中的矿物质对茶叶品质是有影响的,如高价氧化铁含0.1ppm时,茶汤品质就不好,钙到4ppm时滋味发苦,镁在茶汤中达2ppm时茶汤变淡。


而纯净水中除了含二氧化碳外,基本不含其它溶解物,用来泡茶不影响茶的品味,有利于评茶。当然,泡茶用水最好还是用泉水。


——《茶叶审评与检验》


39、能提供一些泡茶的技巧吗?


好茶,好水,还需冲泡得法才能泡出一壶好茶。


冲泡绿茶用初沸的水,水温最好80℃左右,冲泡时先入少量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入水至离杯沿1-2厘米即可。


红茶用不著100℃的沸水泡约1分钟即可倒茶汤入茶杯中,并可任意调配,或奶或糖,柠檬汁,蜂蜜,甚至香槟洒。


乌龙茶要求水沸即可冲泡,第一次泡2分钟,随后泡的时间由短到长。


花茶宜用盖碗在85℃左右的沸水冲泡,时间3-5分钟,可冲泡2-3次。


——《德信茶经》




40、茶能真的能抗衰老吗?


现代医学科学认为,改善饮茶结构可延缓人体衰老。饮茶是改善饮食结构的一项内容,因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对自由基能强力清除,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作用,对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德信茶经》


41、茶真的可以防癌吗?


茶不但能抑制亚硝酸胺这种诱发胃癌的物质形成,同时对其它致癌物质也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另有研究证实,长期饮茶还能起到预防肝癌和肺癌的作用,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与致癌物结合,使其分解、降低致癌活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茶有多种,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品种。


——中国食品科技网


42、孕妇能喝含咖啡因的茶吗?


近年来,有人就茶叶中的咖啡因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的问题开展研究和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咖啡因能否取代硷基腺嘌呤和鸟嘌呤而参加DNA和RNA的形成,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而最近的实验表明孕妇饮茶可能会有助于健康,增加茶叶所含的有效成分。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硷含量很低,而且容易排出体外,一般只需要几小时。其次咖啡硷具有抗氧化作用,所以咖啡硷会引起后代的生理缺陷的忧虑是没必要的。不过当妇女一旦怀孕,其饮食习惯应该听从医生的安排。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43、我听说吸烟的人应多喝茶,这有道理吗?


喝茶的确能降低烟对人的毒害。香烟中的尼古丁被人吸入人体后会促进血管收缩,加速动脉硬化和使人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下降,因此吸烟者喝茶,尤其绿茶,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的维生素C。更重要的是茶叶中的茶多酚有抑制致癌物质的作用。所以从保护你健康的角度来出发,我提倡你应多喝茶,以减轻香烟的毒害作用。


44、饭后饮茶对身体有益吗?


不少人喜欢饭后泡一杯茶,一边聊一边饮用。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好的,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肠道膜难以吸收,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铁元素在进食后30-60分钟基本上吸收完毕,故最好饭后1小时才喝茶。


45、有机茶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它与其它茶有区别吗?


有机茶是一种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存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总的来说,有机茶是属真正纯天然、富营养、高质量的保健饮品。


而普通的茶叶只是按国标规定加工,要求没有有机茶严格,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而且有机茶的价格一般都会比同等的普通茶贵。


——《中国有机(天然)茶开发》


46、听说饮茶可以防止骨质疏松,是吗?


茶能防止骨质疏松这主要是镁的作用,成年人每天镁的摄入量应在300mg(据报道日本成年人的摄入量只为250mg)。含镁高的食品有花生、大豆等,而茶叶中的含量明显高于上述食品,在茶中绿茶效果更好。所以成年人多饮茶,可以摄入较多量的镁元素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中国茶叶》


47、听说中国茶叶的铅超标很厉害是吗?


茶叶铅含量超标在我国确实很普通。国家规定的指标是pb=2ppm,但国外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1ppm,日本为25ppm,还有一些国家尚未制订铅限量的标准。其实茶叶的铅在平时冲泡时,几乎不溶于茶汤中,有些国家并没有把茶叶中的铅作为必检项目。而且茶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铅含量,所以你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龙井、铁观音含铅超标污染源及控制途径研究》


48、绞股兰到底是什么茶?它有什么功能呢?


绞股蓝茶是一种保健茶,具有滋补安神,生津止渴,清热泪盈眶解毒等功能,对气虚体弱,咳嗽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肝炎等有治疗作用。绞股蓝茶一用优质炒青绿茶与已往加工干燥后的绞股蓝嫩叶按一定比例混合拼配而成的一种保健茶。


——《中国茶经》


49、正常人需要补硒吗?富硒茶对人体有什么功能?


经典的化学学科认为硒化合物有毒,而现今从国内外有关硒的学术研讨却证实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在人体内发挥著重要的生物功能,缺硒会导致人体某些功能的丧失及人体对外界适应能力的减弱;硒在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和心血管疾病,防止克山病和骨节病诸方面,从机理上已研究的比较清楚。


富硒茶是采用富硒地区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传统的抄青绿茶加工工艺加工形成的一种保健茶,利用生物体富硒生产富硒保健食品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生产途径。


——《富硒食品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50、茶叶中真的有大量的残留农药吗?


茶叶界权威人士陈宗懋博士经过对国内各单位对大量茶样和国外对我国出口茶叶(总计约1300个茶样)的分析结果进行研究调查,指出我国茶叶中虽然有少量农药残留,但总体残留水平不高。六六六超标率为0-1、75%,DDT超标率为2.50%-5.03%。你大可放心饮用。


——《茶叶中农药残留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51、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些?


茶叶中很多化学成分都具有保健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咖啡硷、茶多酚、氨基酸以及芳香类物质等。


——《茶叶生物化学》


52、市场上有脱糖茶叶,茶叶中的糖含量很高吗?茶叶中的糖对正在减肥的我有没有影响呢?


茶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30%左右,但大多数是水不溶性多糖类,能被沸水泡出来的糖类不过4-5%,故通常认为茶叶是低热量的饮料,因此可以说茶叶中的糖对正在减肥的你没有任何影响。


——《茶的综合利用》


53、什么病应忌茶?


由于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多酚,对患有如缺铁性贫血、胃痛、低血糖病、蛋白缺乏症、心动过速的心脏病的病人,在吃药后不宜饮茶。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质与金属离子结合产生沉淀,会降低药的效用。


54、我刚动完手术身体还很虚弱,但我又很爱喝茶,这会有影响吗?


喝茶对身体虚弱的人是没有影响的,但你既然刚做过手术我觉得你还是喝一些滋补强健,如人参茶、高丽参茶和花旗参茶等,这些茶是以上等的绿茶辅以东北人参、高丽参和正宗花旗参制成,有很好的滋补和强化身体各项机能,对虚弱的你有很好帮助。


55、什么叫保健茶?保健茶与普通茶有区别吗?


保健茶是保健食品中的一类,它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的人群使用,但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茶有苦丁茶、绞股蓝茶和富硒茶,都有助于人体机能的调节。而普通茶叶只是含有丰富的营养,难以调节人体的机能。


56、当你思考时,特别是晚上,喝茶会激发灵感,这可信吗?


喝茶比喝其它饮料容易产生灵感,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努力展开。


57、茶叶为什么会变质?


茶叶会劣变的原因有三:一是光照,由于光照使茶叶的温度升高,加速了茶叶的氧化过程。二是氧气,同样加速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三是水分含量的升高,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茶叶也就失去了原茶的风味。


58、为什么春茶这么贵?


茶树经过冬季的物质积累,为春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春季茶树芽叶细嫩内含物丰富,做出的茶品质也最好;夏季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导致夏茶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而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使秋茶叶色泛黄,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所以春茶价格一般都比较高。


——《中国茶经》


59、不同季节如何选用茶叶(对健康而言)?


一年四季节气候不同,饮茶种类也宜作相应的调整,我不赞成一成不变,搞“终身制”。


春季我喜欢饮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郁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使人神如同春天的草木充满朝气。


夏季我认为宜饮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疖感染等夏季常见疾患。


秋季我饮乌龙茶,乌龙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使人神清气爽。


冬季我习惯泡上一壶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使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但便秘者不宜。


60、茶叶是怎样制造的?


不同的生产工艺就制出不同的茶,我在这里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绿茶:鲜叶→杀青→揉念→干燥


黄茶:鲜叶→杀青→揉念→闷黄→干燥


黑茶:鲜叶→杀青→揉念→渥堆→干燥


白茶:鲜叶→萎调→干燥


清茶:鲜叶→萎调→作青→抄青→揉念→干燥


红茶:鲜叶→萎调→揉念→发酵→干燥


——《制茶学》




61、红茶与绿茶怎样区分?市面上的铁观音、水仙、龙井、冻顶乌龙等是属于哪种茶呢?


绿茶与红茶在生产上的区别主要是红茶经过发酵的工序而绿茶没有。在品质特点上,最大区别在于绿茶是清汤绿叶,红茶是红汤红叶,平时喝茶时只要小心留意,应该是比较容易分辨的。这在茶叶浸泡后应该是比较容易分辩的。市场上的铁观音、水仙、冻顶乌龙都属于青茶类(又叫乌龙),龙井、碧螺春、银针、毛尖等都属于绿茶类。


——《制茶学》


62、通常说的工夫茶就是工夫红茶吗?


简单的说工夫茶是一种泡法,而工夫红茶是一种茶。


工夫茶是特指乌龙茶独特的泡饮方式,其重视茶叶、器具、水、火技艺,技法细腻周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即科学又讲究美感。它的特点是茶多水少,泡饮次数多,泡时短,即泡即饮一般泡冲30秒-1分钟。现在,工夫茶可分闽式工夫茶,粤式工夫茶和台式工夫茶。


至于工夫红茶,它是我国独特的一个传统品种,因初制工序特别注意条索的紧节完整,精制时颇费工夫而得名,工夫红茶是采用显金毫的优质工夫红茶而制,滋味醇厚,更是红茶中的极品。


——《生活的艺术--习工夫茶》


63、怎样区别陈茶和新茶?


新茶与陈茶的鉴别主要是看它的色、香、味。


色泽:茶叶在存过程中,主要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绿茶由新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枯灰。红茶由新茶的乌润变成灰褐。


滋味:陈茶的滋味淡薄,同时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


上述区别是对较多的茶叶品种而言的。当贮存条件良好,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至于有的茶贮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中国茶经》


64、如何挑选茶叶?


识别茶叶的好坏可以从其外形、色泽、味道来评价,一般来说,绿茶干茶色泽为墨绿色或翠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是悦鼻的板栗香;乌龙茶外形一般是条形或颗粒状,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带有自然的花香,乌龙单枞茶类,就能很好地体会到这些特征。


红茶有碎茶和条形茶之分,红碎茶外形是匀度好,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条形红茶在外形上是紧结显毫,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这些特征都是好茶的体现。


65、花茶应怎样泡才最好呢?


花茶是以素茶为原料,再用各类香花窨制,使花香渗透入茶叶,形成带花香的茶叶。花茶的冲泡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高档花茶用玻璃杯冲泡,二是一般花茶用盖碗冲泡饮用,三是用大壶冲泡并倒入小杯品饮。花茶的冲泡水温要求高档花茶85℃,一般花茶的以100℃为宜。


——《福建茶叶》


66、银杏茶有什么保健功能?


银杏叶是中国特产珍贵植物,现代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慢性支气管等病。袋泡银杏叶茶,是用上等绿茶和银杏叶配制的保健茶,其汤色黄绿明亮,茶香纯正,味微苦回甘。该产品兼有绿茶和银杏叶的双重优点,经常饮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药采收鉴别应用全书》


67、科学的饮茶方法应是怎样的?


饮茶如吃饭一样,也要讲究科学,也要适量,一般成年健康的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饮茶要有合理的时间,适当的数量,茶水比例要适宜,冲泡次数应茶而异。茶类选择可应季节和习惯而定,一般认为红茶性热,绿茶性凉,因此夏天饮绿茶更能增加消暑作用,而冬天喝红茶具有和胃暖身的作用。


——《中国茶与健康》


68、很多包装茶都不能看茶叶,真的只能从价格上来判断茶叶的好坏吗?有其它的办法吗?


很多消费者在买包装茶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一般消费者都会买自己熟悉或有名的牌子,价格好的不一定是品质好。但买袋装茶时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过期产品千万不能买。


69、运动前后喝茶好吗?


每次运动前我都会喝上一杯绿茶或红茶,因为以往研究表明绿茶和红茶中含有一种叫黄酮类的抗氧化剂物质,它能抵制细胞和组积受损。并且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硷可使人精神振奋。运动后大量补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喝上几口天然纯正的乌龙,那解渴的效果更佳。


70、儿童饮茶好不好?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吗?


我认为3岁以下的儿童应忌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这对儿童的脑发育可能不利,但直到现在还没有研究表明喝茶会对儿童产生影响。3岁以上儿童宜饮淡茶,最好不要饮浓茶。


71、茶叶属于中药吗?它的药用效果如何?


茶叶属于中药,唐《本草拾遗》上就有说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安神明目,消食,醒酒,利尿,祛痰,抗癌,抗突变,降血压,降血脂等。所以你可以放心喝茶,因为还没有研究表明茶对人体有什么副作用。


——《中华本草》




72、如何区别真茶与假茶?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征上的差异。真茶与假茶的鉴别一般用看、闻、摸、尝的方法。


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有异味者为假茶,用火灼烧时气味更易辨别。


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观察,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乌绿,为真茶。如果闻香观色难以判断,那么可以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加水冲泡从展开的叶片上来辨别。


茶叶叶片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茶叶叶片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络系统。而其他植物叶片的侧脉,多呈羽状分布,直通叶片边缘。


——《中国茶经》


73、绿茶真的越绿越好吗?


不同品种等级的茶叶,颜色均不同,都以鲜活而富有光泽为佳,但绿茶并非越绿越好。像高级西湖龙井,呈嫩黄绿色;特级黄山毛峰呈象牙色等等,下次挑茶叶时应多加注意。


74、市场上很多茶都说是名茶,究竟怎样的茶才算名茶?


什么是名茶,目前说法不一,衡量某种茶是否名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名茶是外型秀丽,内质优异的茶叶,是茶叶中的珍品。


——《中国茶经》




75、喝茶前要不要洗茶?


“洗茶”一说较多应用于乌龙茶类,其目的有两方面:一是通过浸泡,把茶叶表面的一些物质,如茶灰末等冲洗掉;二是通过浸润泡助于降低茶叶的火功味,促进香气的透发。


76、是不是陈茶的质量一定就差?


其实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饮茶要新,喝酒要陈”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饮茶的生活总结,但并非陈茶就一定差。有的茶叶品种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反而显得更好。例如西湖龙井、旗枪、洞庭碧螺春等等,如果能在石灰缸中存放1-2个月,效果更佳。


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中国茶经》


77、茶叶的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茶叶保质期没有明确的规定,茶在原料和生产都严格控制水分含量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所以茶一般在常温下能保存1-2年。茶叶保存关键在于茶叶本身水分含量的高低与小包装茶所用的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能保持茶叶含水率7%以下,在12个月内茶叶品质不会过分陈化;水分在6%以下,用铁听全密封成“罐头食品”一样,3年内也不会过度陈化;水分含量大于9%的,难保在3个月内不变质。


——《茶叶审评指南》


78、夏天喝热茶还是喝冷饮更能降温?


一杯冷饮下肚,会顿觉凉快,但这只是一种短暂的效应。因为冷饮的解热机理是用低温来抵消热量,更何况一杯冷饮所能抵消的热量是有限的,喝完冷饮,冷刺激了人体的外周冷感受器中枢冷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因温度调节中枢感到冷的感觉,则反射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汗液分泌减少,导致短暂的凉爽后是闷热。


相反,喝热茶时虽热,但饮后片刻热随汗出,凉爽至极且维持时间长。因为夏日气温高,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体温时,体内的热量只能以出汗蒸发的形式来散热,当热茶进入人体后,热刺激了人体的温度感受器--中枢热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再经过一系列的神经反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毛孔迅速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分泌加强,汗液量增多,将人体深部的热带出体外,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故相比而言,喝热茶比喝冷饮更能降温。


79、红茶的红汤是怎样形成的?是否茶越红就代表越好?


红茶的汤色浓度决定因素是茶红素,茶红素的形成是儿茶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的催化下很快被氧化成邻,随后进行聚合形成联苯酚类中间产物,这又会还原形成双黄烷醇类,氧化形成茶黄素,茶黄素又转化为茶红素。茶红素是茶汤红色的主体,茶黄素是红茶茶汤亮度、香味的鲜爽度和浓烈度的重要因素。


看红茶的质量不单只看它的红,还要有亮度才算好的红茶。泡杯红茶,你因它的红艳明亮而惊讶,若想滋味浓强中而又带鲜爽,加上糖及奶或柠檬时,风味尤佳。


——《茶叶生物化学》


80、散装茶与包装茶孰优?


一般人认为散装茶能很清楚的看清茶的外形,于是就此判断茶的好坏,这只能说是一种偏见,其实散装茶在销售的过程中就在不断的变质,因为露放在空气中,一是吸潮、二是吸异气味,特别作为茶叶这种商品,本来就易吸水和异味,这样就导致茶叶无形之中会发生质变,使其丧失原茶风味。


而作为包装茶类,首先在避光、防潮上就做得很好,使得质量得到保证;其次是包装茶方便,大方美观,是送礼的佳品。

找到约5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