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出土茶具

找到约26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展出 555件藏品讲述茶传奇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传说早在神农氏时代,中国人已经开始认识并利用茶。9月1日,“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开幕,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555件代表性藏品从茶出中国、茶道尚和、茶路万里和茶韵绵长四部分,讲述一片东方树叶沟通中华上下数千年,连通世界东西南北的传奇。

司马家族墓地出土三彩煎茶用具和坐俑模型。

这场茶宴上,处处都是看点。成人巴掌大的“土坷垃”,是6000年前人工在浙江种植的茶树根。茶槽子、碢轴、茶罗子等10件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刚好凑齐唐代宫廷饮茶最基本的工具。《春宴图卷》“直播”着宋代文人饮茶宴乐瞬间。还有乾隆的“千尺雪茶室”,英国、德国瓷厂烧制的珐琅彩描金茶具,盛放在玻璃瓶里的哥德堡号沉船茶样……展现茶史之厚重,茶道之精深,古今茶事之丰富。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策展人王光尧自豪地说:“全世界关于‘茶’的发音都源自中国——一种类似闽南话读茶字(读作Tey,英文tea的发音借鉴于此),一种类似汉语发音(读作chá)。所以展览结束语用了一句闽南方言‘喫茶去’,意思是吃茶去。我们希望和观众共品人间有味。”

新石器时代人工种植茶树根。

观展 亮点

一叶望千年

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当代的展品,将6000余年茶历史浓缩到2800余平方米展厅内,观众可以一步经年,与一批“最”字辈的文物照面。

年纪最长的——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的古茶树根遗存。它们将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时间上推至距今6000年前后。山东邹城邾国故城战国墓出土的茶碗与茶叶遗存是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饮茶实物证据。至于这碗茶是药用还是食用,还不得而知。

还有些文物是首展。比如2022年在山西长治屈家庄唐墓出土的成套茶具组合,是反映唐代茶事的最新考古发现之一。

一叶聚名士

茶宴上,群星荟萃。茶仙陆羽在午门展厅一头一尾,实现了一次跨越千年的相遇:

入口附近,一件青釉执壶人像旁陈列着明万历十六年竹素园刻本《茶经》。“这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有学者认为这件瓷塑与陆羽有关。”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馆员单莹莹抬手指隔壁展柜,“《新唐书·陆羽传》中提到‘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音杨)突间,祀为茶神’。这组河南省巩义市司马家族墓地出土三彩煎茶用具中,坐俑模型正是端坐在煎茶风炉旁,应为陆羽像。”出口旁,一处臆想中的乾隆茶室内,摆放一件泥塑彩绘茶仙人像。“它原陈设于承德避暑山庄千尺雪。由乾隆写的《竹炉山房》诗,可知此像就是陆羽。”

清代《西园雅集图轴》中,苏轼、米芾等16位名士出现。《弘历是一是二图像屏》和《雍正耕织图像册》中,两位皇帝露脸。还有一些名士的私有物展出,比如“出土自河南省洛阳市白居易宅院遗址的白釉盏托和渣斗等,可能是这位大诗人使用的茶具”。

一叶见世界

陆羽写“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喝茶上升到精神层面。王光尧说,中国茶道追求天人合一、人文和自然的和合。“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形象解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片树叶到杯中香茗,饮茶将天地山川之物化为生活日用。“展厅里,文徵明绘《惠山茶会图卷》、仇英绘《竹园品古图页》、弘历绘《竹炉山房图轴》、唐寅绘《事茗图卷》……通过古人的笔墨,我们可以一睹当年的生活。”

这种意境,达成共识。从贵州侗族敬神烧茶的用具,到金代的点茶茶具组合;从民间的黑陶茶壶,到乾隆御用的扎卜扎雅木刻诗句碗;从茶马古道上的马鞍,到清代的茶叶销售执照“茶引”……茶在潜移默化间增进了历史上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展板上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出土的备茶图壁画、黄釉渣斗和盏托,展柜里是故宫藏辽代同款茶具。这些辽人的饮茶习俗与宋人基本相同。”单莹莹说,考古学家徐苹芳论及《茶事图像》的价值时说,“我们甚至可以说茶文化在各民族之间的普及、交流和发展,由此带动的融合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之一”。

王光尧补充举例:“从饮茶的角度看《是一是二图》,构图是学习宋人画法,乾隆着汉装,喝茶的杯子是宋代定窑,装茶的壶是明代青花,周边陈设的器物有新石器的玉璧、商代的青铜觚、受西洋家具影响的圆桌,传达了乾隆典守中华传统文化、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象,是茶文化与中华文明关系的缩影。”

一捧茗茶,更是飘香环宇。德国麦森瓷厂烧制的珐琅彩描金人物图壶上都是中国人物造型。英国沃克斯豪尔瓷厂烧制的茶叶罐猛一看像青花瓷,其实是贴印工艺。“跟茶相关的外来文物也开始引入,比如明末清初来自琉球王国的茶器;一件美国造哑光釉罐,曾陈设在养心殿内”。王光尧说:“这是一种平等的文化互动,是茶传播史的客观呈现。”

清乾隆千尺雪茶室场景。

明的。考古发现,战国时期,人们拿一个碗喝茶,没有托;不晚于南北朝有了茶盏、盏托的组合;到唐朝,茶盏和盏托的组合已见于文献和图像。新疆出土这幅画反映出唐代饮茶已风行西域地区。

品茗于“天下第二泉”

文徵明绘《惠山茶会图卷》以二泉亭为中心,描绘了其和友人一起品茗的场景,反映了明代流行的文人茶会风尚。专家说,惠山泉有天下第二泉的美誉。

至于第一泉的说法,则一直没定论。各有各的理由。比如乾隆就觉得北京玉泉山的水为天下之最。

中西合璧的提梁壶

展厅里展出了两件几乎一模一样的铜胎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每一件都集金属、珐琅和金星玻璃等多种材质、工艺于一体,造型、装饰仿自西洋茶壶式样,装饰图案则保留中国传统绘画趣味,是一件中西合璧的铜胎画珐琅精品。这两件壶均没有使用痕迹,应为纯摆设。

观展 提示

■展览时间:持续至11月30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

■门票:

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免费参观,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实名预约。

包括宋代《茶录》在内的一批宋元书画作品将在10月上旬提前退场。替换展品也值得期待。比如《茶录》将替换为乾隆临《茶录》。策展人说:“两件作品说明,茶无论在宋代还是在清代,都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文化血脉里了。”

另外,故宫官方网站会推出线上展览,方便更多观众参观。

(原标题:一叶茶 出中国连世界)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刘冕 邓伟 摄 张存 制图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唐帝国|从宫廷茶具,看大唐匠心之美

 

前言

preface

大唐

DATANG

618年—907年

世界之顛

The world

这里有强大的凝聚力

有文化的传统

有博大的胸怀  有包容的气度

这里有山川的睿智  有大海的气魄

这里有有趣的灵魂

节选《东涧西藏》 DK.Lee

 

 

 

大唐

DATANG

 

奢华

extravagant

 

宫廷茶具

Court Tea

 

eat

Tea

 

 

唐代宫廷茶具

DATANG  Court Tea

 

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塔地宫后室出土

这批茶器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  最完善  最精致的茶具文物

《物账碑》载

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

同时

鎏金飞鸿纹银则  长柄勺  茶罗子上还刻有“五哥”两字  “五哥”是宫中对僖宗小时的称呼

从实物中来看

《物账碑》中的“七事”应为:

茶碾子  茶碢[tuó]轴  茶罗子  鎏金飞鸿纹银器中标出的茶器。

另外

还有玻璃器皿的茶碗  茶盏子两枚

《物账碑》载明为茶器。

从这组奢华的御用茶具可以看出,唐人极为重视吃茶,环节工序也是极为繁琐的。

 

第一个步骤:准备工作——烘干茶饼

茶笼

唐代饮茶用的“茶叶”,要经过加工,压制成茶饼,平时用纸或蒻[ruò]叶之类包存,放在茶笼里,挂在高处,通风防潮。饮用时,随手取出,如果茶饼已受潮,还需要将茶笼放在炭火上稍作烘烤,使茶饼干燥,便于碾碎。

法门寺博物馆藏

金银丝结条笼子

 

通高15.0厘米

全重335克

有盖,直口,深腹,平底,四足。盖为穹顶,笼有提梁,盖与提梁间有链相连。整个笼子用极细的金银丝编织而成。

 

 

这件茶具以金银丝编制而成。

中国饮茶法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

粥茶法  末茶法  散茶法

三个阶段

 

唐以后 

粥茶法渐为世人不取

这时贵用

 末茶法

茶笋  茶芽  春间采下  蒸炙捣揉  和以香料  压成茶饼 

茶饼平时要悬挂高处,凉爽通风,保持干燥。取用时还要焙烤,将放置茶饼的笼子置于炭火上方,焙去茶叶中的水汽,以保持其色、香、味,然后再将焙烤后的茶饼碾碎成末进行煎煮。

 

 

 

 

 

法门寺所出的鎏金银笼子

唐鎏金飞鸿毬路纹银笼子

 

法门寺所出的鎏金银笼子

 

制作精美。笼底焊有四足,笼子体积不大,据估计这样大小的笼能盛放四五两小串茶饼。

 

 

第二个步骤:烧水

风炉

唐代煎茶,首先要用炉煮水。民间风炉通常由铜、铁,甚至揉泥制作而成。但作为宫廷御用茶具,无论是材料与制作,还是工艺与装饰,都非常讲究,显然是民间风炉所无法比拟的。

法门寺所出的唐壶门高圈足银风炉

唐壶门高圈足银风炉

通高为56.0厘米

盖高31.3厘米

口径17.7厘米

炉身高25.2厘米

全重3920克

 

通体素净,钣金成型,由盖和身组成。炉盖的顶部有三层银片做成仰莲瓣,并承托锥顶状莲蕾。盖面为半球形,上部镂空,还有两层莲瓣。盖沿有渐收的三层棱台。炉身系敛口,深腹,筒状,平底,圈足,其口沿亦有三层渐收的棱台。腹部上小下大,有稳定感。腹壁分内外两层;内层与炉底铆接;外层亦作圈足。腹的下部有六个壶门,以利通风发火。炉底与炉壁铆接,下焊十字铜片,以承托木炭,供燃烧生火。炉身两侧,各装一个提耳,以便移动。出土时,盖面贴有封签,墨书:“大银熏炉,臣杨复恭” 字样。表明这件高圈足座银风炉,是由杨复恭奉献的。

 


 

 

火筋

 

唐系链银火筋

 

筋,又称箸、筷子。古人对茶具的认识,不同于今人。古人认为凡与烹茶饮茶有关的器具,都称为茶具。

 

 

 

 

 

 

这样,煎茶烧水时生火加炭用的火筋,自然也就归纳到茶具中去了。古代特别是唐宋期间的一些茶道著作中,凡提到茶具时,都提到了火筋。民间用的火筋,常用铁或熟铜制成;而作为宫廷或达官贵人家用的火筋,常用金银制作而成。

 

第三个步骤:碾茶

茶槽子  碾子

取出的茶饼,需要碾成细末。地宫所出的茶槽子和碾子,便是用来碾碎茶饼的。

 

 

 

 

 

 

唐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

 

 

唐鎏金团花银碢轴

皇室饮茶作为一种高雅文化活动,用茶量小,轻推慢拉。“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因而碢轴显得小巧别致。后来的宋徽宗认为:“凡碾之制,槽俗而峻,轮俗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叶聚;轮锐而薄,则远边中而槽不戛。”他没有想到唐人已制作出他认为最理想的碾茶器。

 

第四个步骤:筛茶

茶罗子

茶饼在茶槽中碾碎成末,尚需过罗筛选,罗筛是点茶程序上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唐代的点茶,茶末放于碗内,先要调膏,以茶瓶煮汤,再注汤入碗中,经过拌搅,碗中之茶便能产生粘懈适度的胶体状态,如果茶末很粗,或粗细不匀,拌搅时就得不到较佳效果。因此,茶罗子成为点茶的关键茶具。

唐鎏金仙人驾鹤纹壸(kǔn)门座茶罗子

通高9.5厘米

罗身长13.4厘米

宽8.4厘米

屉长12.7厘米

宽7.5厘米

高2.0厘米

座长14.9厘米

宽8.9厘米

高2.0厘米

全重1472克

通体呈长方形,由盖、罗、屉、罗架、器座组成,均系钣金成型,纹饰涂金。盖顶錾两体首尾相对的飞天,并衬以流云。盖刹四周各饰一和合云。罗架两侧饰执幡驾鹤仙人,另两侧为相对飞翔的仙鹤,四周饰莲瓣纹。罗和屉均为匣状,中夹罗网,屉面饰流云纹,有拉手。罗架下有台形座器,设镂空壶门。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件茶罗子,是我们能见到的古代第一件茶罗实物,十分难得。茶罗分罗框和罗屉,同置于方盒内,上层的罗框上尚残存一些用丝线织成的纱罗,网眼极细密,下层罗屉,接住筛下的茶末,可以拍出盒外。筛好的茶末,为保持茶叶的香味要用盒密存。

 

唐鎏金银龟盒

 

 

 

 

通高130毫米

长280毫米

宽150毫米

 

龟状,昂首,曲尾,四足内缩,以背甲作盖,内焊椭圆形子口架,尾与龟腹焊接,各部位纹饰与龟体相近,形象逼真。

 

此龟腹部用于供贮放碾碎的茶细末。取茶时,既可揭盖(甲)舀取,也可以龟口中倒出,十分方便。

 

 

 

 

第五个步骤:调茶

 

为烹茶时投放茶末之量具。

《茶经》云:“则者,量也,准也,度也。”


唐鎏金飞鸿纹银则

 

 

通长19.2

纵径4.5

横径2.6厘米

下段近匙面处宽 0.7 厘米

上段顶端宽 1.3 厘米,

匙面呈椭圆形,微凹。匙柄长,前窄后宽,呈三角形。  均錾花鎏金,上段为流云飞鸿,下段为联珠菱形图案,并间以十字花。

 

 

 

调达子

唐鎏金伎乐纹银调达子

 

 

 

通高24.7厘米

直径13.2厘米

腹深11.2厘米

圈足径12.6厘米

全重为883.5克

 

鎏金人物画银坛,为钣金成型,纹饰鎏金。坛子系直口,深腹,平底,高圈足,有盖。 盖钮呈宝珠形。盖面隆起,分成四瓣,每瓣冲出一只飞狮,并施以錾刻,衬以缠枝蔓草。盖与腹以子母口扣合,腹壁分为四个壶门,分别錾有四个典故人物画,其画面为: 仙人对奕(棋)、伯牙俸琴、箫史吹箫、金蛇吐珠,将绘画技巧与金银钣錾工艺融为一体。

 

古代饮茶犹如吃茶一般。调达子就是供调茶、饮茶时使用的。先将茶末放入其内,加上盐、姜、葱等佐料。然后,用沸水在调达子内将茶等调成糊状;再加沸水调成茶汤供人饮用。

 

 

 

 

 

 

 

盐台

唐摩羯纹蕾钮三足架银盐台

 

 

 

 

通体高25.0厘米

 

三足盐台由盖、台盘和三足架组成。盖上有中空的莲蕾提手一个,有铰链,可开合为上下两半,并与盖相焊。中空的提手,通常是放胡椒粉用的。与之相连的盖心,饰有团花一周,还饰以摩羯四尾,盖沿为卷荷形,其下是一个与之相配的台盘,用于存放食盐。三足架与台盘焊接,整体形似平展的莲蓬莲叶。支架以银管盘曲而成,中部斜出四枝,枝头为两花蕾、两摩羯。支架上錾有铭文,曰: “咸通九年文思院准造涂金银盐台一枚。”表明该三足盐台制造年份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 是文思院为皇上专门制造的;它作为盛盐的盐台是确定无疑的。陆羽《茶经·五之煮》中说: “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而钟其一味乎?” 其意是说,煎茶待水初沸时,须放适量盐调味。当然,也提出不应使太咸,否则岂不成了喜欢喝盐水一种味道了吗? 茶汤中用盐等佐料调味,在唐以前用得较多。所以,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曾提到茶具“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贮盐花也。”这与上述提及的三足盐台,其用途同出一辙,亦为煎茶器具之一。不过陆羽还提及与“鹾簋”配套的有“揭”。它用竹制成,是取盐的用具。这在出土的唐三足盐台中未曾见到。唐时已有人提出反对在茶汤中用盐调味,唐薛能就认为“盐损添常诫”( 参见《蜀州郑使君寄鸟嘴茶因以赠答八韵》),说盐有损茶味,不宜加得多。所以,唐以后,很少再见到在茶汤中加盐调味的了。

 

 

 

 

唐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

 

第六个步骤:点茶

唐鎏金蔓草纹长柄银匙

搅拂的技术高,能产生蓬勃焕发的白色泡沫,称做汤花。长柄银匙为烹茶时拍击汤面之工具。不过唐代的茶盏一般为瓷质,色以白釉和青釉为主。

 

通长35.9

勺长4.3

勺宽2.7厘米

 

锻打成型,纹饰鎏金。勺面呈卵圆形,微凹,勺柄偏长,上宽下窄,柄上部套箍7毫米宽的银片。柄面自上而下錾饰三段卷草纹,其间以凸起的莲蕾作栏界。柄背光素,中部竖錾“重二两”三字,并有“五哥”划文一处。

 

鎏金十字折枝花小银碟

 

 

碟缘为五曲菱形,浅腹,平底。腹壁以凹棱分作五瓣,每瓣内錾刻饰一朵十字形折枝花,碟心饰一朵阔叶团花,口沿錾刻一周简化的莲瓣纹,此银碟或是盛装茶点之用。

 

从这套茶具可见,唐代宫廷茶事兴盛,形成了一种尚繁缛、群体,重等级、礼仪,表现了高度艺术化的茶文化活动和唐宫廷茶道。

法门寺出土的大唐系列宫廷茶器,不但为后人提供了唐代大兴饮茶之风的佐证,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复原大唐宫廷茶道的依据。

法门寺地宫珍藏的茶器,并不止“七事”,还有盐台、笼子、茶碗、茶托等器,其中部分茶器,亦为唐懿宗御用之物。上述茶器,质地之贵,做工之精,造型之美,价值之高,堪称茶器中的国宝。它是大唐茶文化兴盛的综合体现,更是大唐宫廷茶道兴隆的集中表现。

 

茶碗

Tea bowl

 

南青  北白

北  邢窑白瓷  

南  越窑青瓷

与越人  皆能造瓷器  圆似月魂坠  轻如云魄起 

《茶瓯诗》皮日休

请茶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的“茶圣”陆羽

《茶经》

邢瓷类银  越瓷类玉  邢不如越  一也 

若邢瓷类雪  则越瓷类冰  邢不如越  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绿  邢不如越  三也 

再请

法门寺博物馆藏

 

 

 

 

山西长治3座唐代纪年墓出土成套茶具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对外公布长治市潞州区屈家庄唐代墓地考古成果,共发掘清理出5座唐代和25座明清墓葬,其中3座唐代墓有确切纪年。

据了解,2022年4月至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长治市古建筑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此古墓葬进行发掘。其中,M1、M20、M21唐代墓葬出土了墓志,均有确切纪年,分别为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咸通九年(公元868年),这三座唐墓均为土洞墓葬,形制相似,共出土器物48件/套。

M1在墓室近底部的墓壁四周共有16个拱形壁龛,壁龛内均有未经烧制的泥俑。这批泥俑表面的彩绘虽已基本脱落,仅剩其下的白灰痕迹,但不论是天王、瑞兽、还是人物形象都惟妙惟肖。

M20墓室东北部出土了白瓷执壶、白瓷碗、白瓷茶瓯、铁勺、铁制茶碾、绿瓷渣斗等成套茶具,瓷器组合完整,再现了古人品茶的“仪式感”。M21除出土墓志外,还有一些破碎的陶罐。

根据此次考古项目负责人介绍,长治市潞州区屈家庄唐代墓地考古工作,为研究本地区和同时期古代丧葬文化和社会文化提供了新的例证和研究材料。

来源:央视新W客户端、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6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