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艺图片

找到约81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关于茶艺丨做一名茶艺师“跌份儿”吗?

新时代下的茶艺师何去何从



  戎新宇


戎茗轩私塾茶学讲堂创始人

福建省评茶师协会副秘书长

国家一级评茶师



近期茶行业中对于茶艺与茶艺师的讨论正在不断发酵,业内专家、大咖等纷纷发文各抒己见。对于大家的观点,无论怎么讲我都是赞同的。因为敢于发声的态度,期盼向好的心情,以及犀利改革的观点,都是值得称赞的。中国茶人心系中国茶艺,本无对错可言!


一个人,当卸掉了头衔、名誉、身份、地位的铠甲后皆是平等的,专家、大师等虚名不必过多考量,即便认知浅薄、文化不够,难不成还不让人说话了不成?所以,借由此事我倒是非常鼓励心系国茶的有识之士们,不妨都大胆给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关注这一事件的人群也都应客观的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本质。目的只有一个,本着为了茶界的共同利益出发,让茶行业未来可以更好的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发文一定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说没有那是假话,观点本无绝对的中立或两极。所以,在落笔之前我需要先给自己找一个位置。熟悉的茶友都知道,我的定位十年如一日未曾改变,一直自诩是一位茶世界的守门人。既然是个“看大门”的,那必然是个站门外的人。此前已有许多老师、前辈们以业内专业的视角做出了深度的剖析,我就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来谈一谈,我个人及同我一样的爱好者或消费者们,是如何看待茶艺及茶艺师的吧。


茶艺师绝不是Sales

 

如果牙医不应该靠推销牙膏来创造价值,那么茶艺师应该靠销售茶叶来体现价值吗?

 

去理发店剪头发时,若你买了产品或办了消费卡,那些不知道姓什么的Tony或Andy愿意自降服务价值,为你提供优惠或免费的服务,这是美容美发行业部分发型师惯用的销售套路。作为茶艺师,你愿意被消费者贴上同样的标签嘛?

 

当使用打车软件叫到一辆专车,请问到达目的地时你为什么要付钱给司机?他有卖给你具体什么产品吗?你最终是消费了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抛出这些问题是为了纠正大家一个传统的观念,服务本身是有价值的,它绝不是产品的附加值!茶艺师也绝不是Sales。茶艺师若想在可预见的未来,靠自身专业技能不依托产品销售而“独立生存”,摆正职业认知、提升服务技能才是关键。不然本应双手创造价值的职业却沦为了靠套路卖货行档,说的好听点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会泡茶的销售而已。这样的恶性循环发展下去,茶文化也不过是卖茶叶时身上披着的一件外衣。


我承认文化可以创造价值,但不应该成为卖货时穿上、下班时就丢一旁的“工作服”。为什么经常会遇到茶客比茶艺师还懂茶的场景?许多茶艺师常会被客人牵着鼻子走,谈到茶两句话就被怼得哑口无言。


(图片来源:网络)


现如今,中国饮茶的消费人群正在向高学历、高净值和年轻化发展。而行业中茶艺师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与市场的消费期望出现严重断层,这样才会导致近期大家热议的“怪相横生”,所谓怪相就是脱离了茶艺师应有的职业面貌,要么不假思索地揪住文化就张冠李戴;要么一拥而上、硬贴潮流、装傻卖萌。例如:一说到年轻化,就刷抖音搞出个什么“杂技泡茶法”哗众取宠。更有一些连“杂技”都不愿苦练的人,就只有穿上古装玩儿穿越,或者换上泳装来博眼球。再如,一部分人把茶文化粗浅的理解为只是抄经、插花、焚香、抚琴等等。诚然,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从茶艺师职业技能的角度看,都只是专业领域外的个人爱好罢了。


不是所有的茶艺师都应该或者必须会插花、抚琴,也不是所有茶空间都应该有木桌与竹林,我们不能将个人的爱好与理想强加于消费者头上。否则他们一定会问:“你的理想为什么要我来买单”?


(图片来源:网络)


说回服务。现如今许多茶企或茶馆在招聘茶艺师岗位时,对销售能力有着严苛的绩效考核,甚至对服务能力的评估最终还是以产品销量来进行核算。到头来搞得茶艺师分不清楚到底是该把茶泡好还是该把茶卖好。也许你会问:“那不然呢?茶艺师不卖茶,难到白花钱养着嘛?”这就是该职业在业内就界定不清的问题所在。陪酒的都在卖酒,泡茶的就应该卖茶吗?各位老板!茶艺师不是售货员,茶艺师不是通过泡茶服务来换取产品销售而获利的,这样的逻辑不叫附加值。代驾、闪送这样的新生服务业都可以通过服务本身创造价值,茶艺师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泡茶在卖茶的路上“舍近求远”呢?一个有趣的问题浮上水面,给人泡茶应不应该收费?虽然,我好像是在为茶艺师说好话,可很多身为茶艺师的人恐怕看到这里也一定会觉得我是疯了!


这并不奇怪,人类本身就是非常虚伪的动物。我们嘴上说着生命无价,实际上确实在消费时间。来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一位年薪百万的企业高管,按每月22天,每天8小时工作计算,每小时的价值是473.48元。如果他一天所创造的价值高于3787.88元,那么产生的剩余价值就是利润。考虑到中国各地平均工资的差异,一位普通茶馆的茶艺师月薪按5000元计算,每月工作22天的话,她的每小时值多少钱呢?28元!如果按30天计算每小时仅20元。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们不妨在消费者中做一个市场调查:如果一位训练有素、形象与气质俱佳的茶艺师,在环境优雅的茶馆为你提供专业冲泡及讲解服务,每小时仅收费20元,你是否愿意支付劳务费给她?有欧洲餐馆消费经历的人都会知道,这样服务的性价比可以说是超值的!因为随便一个点菜、传菜的服务员所收取的小费都远远高于这个价位。中国的一线城市部分路段一个小时的停车费都不止20元。

 

假设消费者能够承担并且愿意支付茶艺师的服务酬劳,那么在真实的场景中为什么这样的消费行为不成立?在消费者眼中茶艺师是如何被定义的?


茶艺师不是服务员


消费者眼中的茶艺师是侍茶者,以茶奉客是茶艺师的日常工作。在红酒行业有与之对应的职业被称为侍酒师。茶艺师首先是要会泡茶,能够看茶泡茶,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求具备向客人清晰、准确地介绍茶文化、茶历史以及科学饮茶、健康饮茶等相应常识的能力。所以,之前的职业改革将茶艺师归类为服务行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未尝不可。


很多人对此有抵触情绪或强烈反对,主要原因是认为这样定义把茶艺师”放低“了,听上去那么高雅的一个职业怎么就变成给人“端茶倒水”的服务员了呢?对此,我想说的是“端茶倒水”怎么了?以茶奉客是茶艺师这个职业的第一属性。服务员又怎么了?只有在那些陈旧观念的中国人眼中服务员才是社会的“底层工种”!


(图片来源:网络)


近到日本、新加坡、马兰西亚,远到欧美等国,无论是在奢侈品店或者高档餐馆、酒吧,满头银发、西装笔挺的服务生比比皆是。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从未觉得为人服务低人一等,他们为自己的“一把年纪”感到无比自信,因为他们拥有的经验可以为顾客提供专业的服务和宾至如归的消费体验,同时也以此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


如今的中国同样是注重人权的国家,我们不能再以陈旧的观念去看待服务行业。我们去饭店吃饭随口喊一句:“服务员”时,你难不成还真把他们当“小二”吗?茶艺师是服务行业从业者,他们以茶奉客,提供专业的服务、尊贵的消费体验,同样是受人尊重的。如果切换消费场景,你在法国某家米其林三星的餐厅用餐,一位金发碧眼身着白衬衫、黑马甲,带着领结的侍酒师用字正腔圆的英式英语在向你介绍一款82年拉菲的酒庄、产区、品种、风味等,而此刻你眼角的余光发现他的皮鞋擦的比你还亮,他的腕表戴的比你还贵时,你是否会另眼相看呢?


(图片来源:网络)


茶艺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是受人尊敬的侍茶者,为人服务并不可耻!若想受人尊敬,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其次,更加不能怕被看低而过分抬高自己。不要为着虚荣整天自我陶醉在神仙般的自拍里,好一副不美则死的样子!为什么最近总觉得茶叶卖不出去?请不要搞错,客户才是上帝,而你在客户面前整天一副上帝般的姿态,难道还要让上帝来供养你吗?互相尊重,平等对话,服务才会变得更有价值。

 

茶艺师作为侍茶者,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本身可以创造价值,由于行业不规范导致茶艺服务的价值严重被低估。服务本身是有价值的,而这种价值目前并未被市场认可,甚至不被行业认同。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工业4.0的发展、AI技术的升级,都是为了减少用人成本。趋势告诉我们在未来凡是需要手工制作的行业都会涨价,如果这个职业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技能要求,会更加稀缺珍贵。


从国家近些年持续推动的“匠人计划”与“非遗传人”等政策中就可见一斑。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茶艺师,未来的茶艺师可以被AI取代吗?人力泡茶模式最终会因工业批量生产的泡茶机的普及而消亡吗?相信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我的结论是不会!茶艺的属性决定了它的不可替代性。


1、文化属性。

2、商业属性。

3、社交属性。


按摩师并没有因为按摩椅被发明而消亡,咖啡师也没有因为咖啡机的发明而失业。


让我们再来看两个行业。


1、育婴师:即便AI再聪明,你也总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全权托付给一个无法传递爱的机器。


2、发型师:一个人的脑袋一个样,即便是发型总监亲自主理,每个人在剪完头发后依然还会存在诸多不满。难道你敢放心把脑袋塞进一个大罐子,根据脸型算法完成机械剪发吗?


茶艺师同样不可替代,我们常说看天泡茶、看人泡茶、看茶泡茶,一年四季又分为二十四个不同的节气,饮茶者在季节变化或时节交替时应该饮用怎样的茶,又以何种手法冲泡?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因饮食习惯不同而口味偏好不同,各喜浓淡。


通过席间简短的交流如何快速把脉用户喜好?特别是当客人被问起“想喝什么茶?”回答:“随便”的时候。若是江浙口音的客人,其总体饮食结构偏于清淡,推荐柔和淡雅的白茶就不失为一个保险的策略。若是潇湘川的客人,推荐红茶亦或岩茶是能够被接受的。咸辣的浓重口味使得这一地区的客户,特别是有吸烟习惯的男性,更愿意在味觉上追求一定程度的刺激感。若是广东或港台等地的茶客,不用问,十有八九是爱喝普洱。虽然以上的分析不绝对,但还是有“茶叶围着餐桌转”的基本逻辑可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不可替代就是看茶泡茶了,中国名茶千余种之多,又以品种、产地、工艺、季节各不相同。同样的品种,相同的产地和季节,又以不同制茶师的个人的理解及手法的差异而千差万别。这些形色各异的茶叶从源头到终端,呈现在消费者前的最后一步就是茶艺师。如何根据茶叶的特征将茶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是对茶艺师技能的终极考验。我常讲茶艺师的双手就如同魔术师一样,要懂得并且能够扬长避短。把茶泡得好喝是对茶艺师最基本的要求。这话说说容易,真正做到看茶泡茶、扬长避短又谈何容易。


在国家对于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评的培训上,我一直认为不够完整。虽然评茶师是品评茶叶质量,与茶艺师分工不同。但我个人始终认为学习评茶的实践专业,是泡好一杯中国茶的前提条件。如果说泡茶学的是“扬长避短”,那么评茶学的就是识别眼前的这泡茶“哪长哪短”。若连茶叶品质优劣都无法辨识,又何谈运用泡茶技术发挥茶性最优一面呢?


(图片来源:网络)


评茶是学习泡茶的前提,加工是学习评茶的基础,品种与栽培又是学习加工的前段。茶学理论与实践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目前的培训机构却是把每个环节切开“分段出售”。如果按照上述逻辑,茶艺师将会是茶学知识体系链中理论与实践掌握最为完备的一个群体,也就是最优秀茶人群体的代表,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为什么人们会普遍认为茶艺师除了会泡茶什么都不会?为什么中国的茶艺师是一个被人看低的“吃青春饭”的职业?为什么茶艺师会被少数言辞过激的人认为只是“花瓶”?其原因是上述提及的职业综合素养缺乏。这也就是为什么茶艺师的服务不能够体现价值的根源所在!职业身份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服务所产生的价值自然不被市场认同。为什么律师和心理咨询师提供的服务都可以按小时计费?因为提到这两个职业,人们首先会意识到他们是专业的!专业人士应该靠技术吃饭。茶艺师的现状大体是,本应专业的人由于不够专业而在靠贩售产品苟活。


茶艺师不是文化大使


文化茶也好,茶文化也罢。不能因为国家鼓励和提倡文化,各行各业都在大力发展文化,我们就在没搞清楚什么是文化的前提下,随便给茶戴上各种文化的帽子。作为活跃在一线直面消费者的茶艺从业人员,因各种商业目的长期以扭曲的方式表达着所谓的“茶文化”。长此以往“茶文化”迟早有一天也是要被“玩坏的”。


文化可以为产品背书,同样可以为服务增值。我们不能因为在服务无法产生价值时,就在产品上过度添加文化的砝码。目前,茶行业在产品端过度消费文化的根疾,就在于服务端的价值疲软。祖先五千年来就留下来这两个字,我们怎能忍心如此挥霍。


(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优秀茶艺师代表确实肩负着茶文化普及的重任,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恭敬之心,每一步前行都如履薄冰,生怕素养不到而有辱了文化的旗帜。以我拙见,茶艺师凭专业技能做好本职服务,不提文化也不会自降身价,过度滥用、牵强附会反而显得“自卖自夸”。

 

文化可大可小,是爹妈给的、是祖宗传的、是华夏民族共有的财富,我中华儿女理应慎用之。

中国首个长壶茶艺龙行十八式非遗传承人——徐伟

徐伟,1987 年出生于名山区城东乡官田村。15 岁开始学习茶技表演。经过专业的培训后,他前往成都某茶馆表演茶技,从此开启了茶技表演人生,他是蒙顶山派茶技表演者。他也是长壶茶艺龙行十八式非遗传承人。

长壶

    茶技

      

从蒙顶山到成都,从成都到北京,从北京再到国外,他将茶技表演,从蒙顶山带到了全国各地,也将蒙顶山茶文化带到欧洲,因为茶技,他找到了谋生的技能;因为茶技,他收获了爱情;因为茶技,他找到了事业的方向……

携一盏长壶闯天下

从2003年学习蒙顶山龙行十八式茶艺表演至今代表四川随政府以及个人受邀参加德国,奥地利,迪拜,新加坡等等20多个国家的茶文化推广活动,国内活动上千场,每次活动都会积极推广传播家乡蒙顶山茶文化,传授教学蒙顶山茶艺表演近百人。


      徐伟师从中华蒙顶山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仙勤先生,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长壶茶艺龙行十八式的深入,认识了茶界中资深的老前辈,因为家在四川雅安蒙顶山,所以为传播家乡茶文化时刻没有懈怠。

图片来源|中新网 王磊

徐伟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成都登台表演时,双腿都在打颤。“表演结束后,看着台下的观众都为我鼓掌,我觉得自己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如今,徐伟已经到德国、意大利、波兰、捷克、新加坡等国家进行了20余次表演。他告诉记者,外国友人对中国茶文化都充满了好奇心,每次表演都能收获不错的效果。徐伟每次去海外表演前都提前准备好茶叶,让外国观众不仅能够看到茶技表演,也能品尝中国茶饮的浓郁醇香。

图片来源|中新网 王磊

“龙行十八式”的推广之路走得不容易,但徐伟相信,坚持肯定能够带来意外的收获。他表示,自己到目前为止已经教导过近60余名学生,未来还会继续努力,让中国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

2011年五月至七月徐伟受邀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军优秀剧目展演在<百态茶馆>中为主演

徐伟在德国演绎龙行十八式

徐伟在泰国演绎龙行十八式茶艺,传统艺术不分国界

徐伟在塞浦路斯用长嘴铜壶冲泡蒙顶山茶敬献给两国贵宾品尝

2018年1月20日,龙行十八式非遗传承人徐伟受邀参加俄罗斯中国春节活动,此次俄罗斯之行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同时促进中俄艺术家们之间文化交流。

茶叶的故乡——四川雅安,这是徐伟在对自己的家乡是茶叶的故乡而感到自豪。也希望徐伟能以他自己座右铭“不忘初心,方为始终”继续坚持他对茶艺的诠释。

(本图文来源:网络,最终版权归徐伟本人所有,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高级茶艺师暨第二届中华茶艺师范讲师研习班最新招生简章

主办单位:

天津市范增平茶艺文化发展中心

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

壹、宗旨

为顺应社会变动与茶艺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期许中华茶艺能扮演和谐社会要求与自我发展目标实践的角色,强化茶艺教育理论与实务之结合,使得茶艺在教育学理之探究与实务之发展上更为完整,以培育出优秀茶艺教育实务及专业人才。

贰、教学目标

一、培育钟爱茶艺,追求真善美的优秀茶艺教师。

二、教学课程以培育优秀茶艺教育人才,茶艺教师、茶艺文化从业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

()培育从事茶艺之专业人员。

()培养从事课程与教材研发与设计、茶艺事业管理之专业人才。

()办理茶业人员之专业在职进修教育。

()培育茶艺教育阶段之高级专业研究人才。

三、培育茶艺师之核心能力与基本素养。

透过多元化课程规划与活动安排,让学员具备下列的核心能力与基本素养:

()坚实的茶艺教育专业知识与正确理念。

()扎实的茶艺教育实务能力。

()独立思考及创新实践之能力。

()具备教育伦理与社会责任的理解。

()有效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之能力。

()国际宏观的视野与参与的能力。

()健康的生活习性与良好的品德。

()丰厚的人文素养与平衡生活能力。

()自我成长与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叁、培训班特色

一、师资阵容坚强,教师具有丰富之教学、研究、推广服务与教育实务经验。

二、课程内容多元,可提供不同背景学生多样之教育专业训练。

三、学术研究风气优良,定期举办各种学术演讲、研讨会、论文发表等,交换研究心得与新知。

四、具有国际多元学习氛围。研习班有侨外生及境外生修读,营造国际化氛围,促使学生具国际观及多元文化之交流学习。

五、理论与实务兼顾并重,研习结业取得国际中华茶艺讲师资格证书。

肆、发展目标

一、持续推动卓越师资培育政策,以培育优良茶艺教师為主要目标。

二、追求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之目标。

三、增聘优良师资,加强茶艺教师教学及研究。

四、强化与各地方茶艺教育机构及各高校茶学专业之伙伴关係,并协助规划各地方茶艺教师与专业人员之发展。

五、强化研究活动,以符合因应世界学术潮流之趋势。

伍、课程安排

一、修习教学专业理论与国际实务课程,培育具有教学专业知能及专业精神之优秀茶艺教师,并藉由广博的教育专业课程以发展学员从事茶艺教育行政、茶艺教育及学术研究工作之能力。

二、因应国内茶艺教育的发展,积极提升茶艺教学与研究之质量、增强茶艺师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竞争力、扩大在茶艺教育学术研究的影响力。

三、本班课程主要著重茶艺课程、茶艺教学与理论两大领域。

【招生对象】

各类职业院校茶艺教师、茶艺馆和茶业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士、茶艺培训机构教学人员、对茶艺有兴趣的人员。

【研习时间】

2015718日—722天津上课

上课时间:

上午08301200

下午13301730

茶叶品鉴时间: 19:0021:00

上课地点:天津市河东区一商茶城 D区二楼众缘晟茶庄

2015723日—726日云南西双版纳体验馆实习

培训课程设置

课次

培训时间

授课老师

718日上午

开班仪式、茶人的风范与职业道德、茶艺形成与发展

主讲范老师

718日下午

茶文化基本知识与发展史、茶文化课程设置与教法

主讲范老师

助教王梦石

718日晚上

如何泡好一壶茶、名茶品鉴、职业资格考试鉴定介绍

主讲范老师

助教姜

719日上午

茶叶学知识、台湾十大名茶审评

主讲范老师

助教赵子刚

5

719日下午

中国十大名茶审评、茶叶审评课程设置与教法

主讲范老师

助教赵子刚

6

719日晚上

名茶品鉴、茶席设计理念和技师论文指导

主讲范老师

助教王梦石

7

720日上午

中华茶艺行茶法三段十八步实操:乌龙茶茶泡法

主讲范老师

助教张

8

720日下午

茶艺教育学、茶艺教材教法、茶艺课程设置与教法

主讲范老师

助教张

9

720日晚上

名茶品鉴、茶艺与相关艺术的应用、香道知识

主讲范老师

助教张

10

721日上午

紫砂壶鉴赏、茶具解读与品茗用水

主讲范老师

助教赵子刚

11

721日下午

中华茶艺行茶法三段十八步实操:绿茶、花茶、红茶泡法

主讲范老师

助教董丽珠

12

721日晚上

名茶品鉴、茶席设计及布置辅导、技师论文辅导

主讲范老师

全体助教

13

722日上午

讲师试讲及考试

主考范老师

14

722日下午

茶艺师、评茶员职业技能考试

主考姜琦老师

15

722日晚上

拜师仪式和结课联谊餐会

全体师生

16

723日至26

云南西双版纳茶文化体验活动

自愿参加

【培训师资】

主讲范增平教授 : 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兼职教授

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和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

江西宜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客座教授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理事

助教:

张娜(高级茶艺技师、高级评茶技师)

赵子刚(高级评茶技师)

董丽珠(高级茶艺技师)

姜琦(西南农大毕业高级茶艺技师、高级考评员)

王梦石(高级茶艺技师)

云南西双版纳体验指导:

池萍(中心副理事长、天津满园香茗茶业公司总经理)

梁华(中心云南西双版纳体验馆馆长)

 

 

 

 

【培训鉴定费用】

研习费:3000

考证费:

国际中华茶艺讲师证书:800

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600

茶艺技师、评茶师:900

高级茶艺技师、高级评茶师:1200

在津食宿费用自理。

赴云南西双版纳茶文化体验馆製茶体验及茶区考察自愿参加,交通费自理,食宿免费(由天津市满园香茗茶业赞助提供)。

 

 

 

 

 

(图片为天津茶艺中心云南西双版纳茶文化体验馆)

 

 

【报名条件】

1报考国际中华茶艺讲师必须是范老师同门弟子或准同门弟子(可在培训结课后拜师)。

2报考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需具有中级以上茶艺师、评茶员证书;

3报考茶艺技师、评茶师需具有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证书并具有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4报考高级茶艺技师、高级评茶师需具有茶艺技师、评茶师证书并具有十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并取得一定业绩,有当地茶行业部门推荐;

5报考高级茶艺师、茶艺技师需提前准备茶席设计作品、设计理念文稿、演示解说词;

6报考茶艺技师、评茶师、高级茶艺技师、高级评茶师需准备相关论文(不少于5000字)

 

 

 

 

【其它事项】

报名须缴资料:两寸彩色证件照5张;学历证书、身份证、现有资格证书复印件、工作证明。

请於710日前完成报名缴费,额满为止。

 

报名交费地址:

1 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23D区二楼26号众缘晟茶庄

2 天津市和平区升安大街34号德暄阁茶苑

 

收款登记负责人:刘滨宁(18622310787

张娜13920997590

姜琦15320061823

支付账号:中国农业银行 622848 0028 3062 22879

支付宝账号:360649591@qq.com

微信支付账号:liuyc1988

(请附加留言说明报名人姓名)

咨询负责人电话:王梦石:13032237426

赵子刚:13802181655

 

范增平老师亲自督办,并率助教及义工团全程协助,发挥同门弟子群策群力的精神,为中华茶艺文化的发展,无我无私奉献,期盼同门大家相互鼓励,同心同德。

一条龙研习,同时考多证。

国际讲师证,世界传文化。

找到约80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