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艺的发展

找到约6,387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中国茶艺的现状与未来辩论稿

 

茶乃艺,自古而然。

 

中国茶艺源远流长,自成一脉。于唐起源,于宋发扬,于明改革,于清盛极,于民国时期传承,于今天混乱不堪,一地鸡毛。

 

茶艺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为一种国粹文化,根本基于饮茶活动过程,内容涉及筛茶、择水、识器、烹技、艺术、文化、选境等等一系列内容。发展至今,一切完备,面面俱到,应有尽有,正如水到渠成。

 

 

中国古人讲吃茶有道,这个道,即是道法自然的道,主要是生活之道,而非其它。因为古人提倡生活至善,尤其宋代士大夫文人奋力回归日常,投入生活世界,真正将喝茶视为生活要诀,用之阐释清纯、幽雅、质朴的生活气质。在中国的饮茶观念中,茶艺,无法以偏向艺术的观点来解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倒以“日常生活之术”解释最为适合。

 

所谓日常生活之术,简而言之,即是活法。陆羽《茶经》以降,饮茶之风随之盛行开来,喝茶从最初的僧侣为集中思想之用,扩大为回味生活、品味生活。

 

宋人尤其智慧,他们对茶的理念正如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与唐时迥然相异,这意味着茶艺忠于生活,行于日常,保持着以生活审美为核心的文化特性,是一种审美由外界向内心转变的契机。

 

 

简而言之,茶艺就是,茶带给生活的乐趣,以及生活反馈给茶的滋味。

 

在文明被过度消费的今日,“茶艺”二字,很大程度上只在少数真正懂茶、懂生活的人的世界里存活下来。它早已经失去其浸润生活的本质,被商业利益剥削至不见其茶,只见其艺。

 

茶艺的商业化,直接催生了诸多附庸物种与群体。“茶艺师”的横空现世,就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茶艺发展最大的看点。

 

浮夸的“茶艺”表演主义趁虚而入,令人对“茶艺”这个词汇多生疑虑。究竟是茶的艺术、制茶的艺术、喝茶的艺术,还是泡茶的艺术,公婆各执其见,但都非本来面目。茶艺沦为商业炒作、运作的对象,成为那些投机者的谋取利益手段。

 

 

按照业界给茶艺师的定义,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通俗地说,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所谓泡茶、饮茶的技艺,就已经明摆着将泡茶、饮茶的重心置于技艺,特别是艺。

 

泡茶需技,这一点毋庸置疑,需艺,这点则有待斟酌;而饮茶需技,简明的说就是喝茶需要技巧,这无疑就是天大的笑话,直接点出茶艺师存在的目的是教人怎样喝茶,这与教人怎样吃饭何异?喝茶需艺,这就更加奇葩,喝水吃茶还需搞得有艺术感,将自然而然的需要与享受变得做作且赋予压力,简直与古人生活世界中的茶艺本质大相径庭。

 

然而,现代商业的构架和发展恰恰需要这类“特立独行”的思想,很多情况下,奇葩和新颖早已成为利益群体视野中的对等词汇。茶艺的发展显然也难逃这股商业之风的横扫。

 

海纳百川,作为中国之道,“茶艺表演”的诞生,原本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传统茶艺从日常生活走向适度的舞台表演,也算一种进步,一种融入中国审美元素的创新,它对传播文化文明与国粹,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茶艺文化自有其独特作用。

 

 

不过,商业化对文化的过度开发、侵略甚至践踏,让那些乌合之众找到了以茶之名投机炒作的机会。一群“装逼茶艺师”横行于人们视野之中,故作玄虚,搔首弄姿,种种乱象,不堪入目,甚至影响了公众对茶艺文化的映象。

 

在我看来,茶艺本质上不需要惺惺作态。自古以来,茶艺不过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方式(艺术),仅此而已。

 

所谓的茶艺表演者,他们应完全称为“演员”,他们表演的目的和本质只在于表演,不在于喝,更别无他物。换句话说,“茶艺师”这一称谓,应该属于那些精通制茶工艺的制茶人。

 

对于当下的“茶艺培训”,在我不久前撰写的《茶艺培训乱象与茶艺师的装逼》一文提出了严辞批评。茶艺培训,培训什么?

 

如果是培训品茶?品茶是否可以标准化?可以教授,是否可以超越人的味觉、体感个性而同一?

 

如果是培训泡茶,泡茶的确需要学习,积累经验,然而一旦与培训挂勾,自然就多了一份路人皆知的商业属性。考试过级,统一培训,这与泡茶之法因人而异的古训相悖。古人泡茶,能大明茶理,澈知茶语,他们曾受何人培训?完全不知所踪。

 

如果是培训制茶工艺、制茶法门,这一点绝对必要。但如若是要培训制茶,那茶艺考试的地点应该在偏远的茶山境内,而非衣着古装、道貌岸然地藏于都市一隅。

 

茶艺师这一职业,不得不说,其存在是存在者的自娱自乐,与喝茶并无关联。茶艺,应提倡喝茶的本质,而非一味为商业误导,走向不实之渊,成为儿戏。

 

 

我从来反对培训,更不赞同茶艺培训。手艺之类的东西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心诚。

 

我听闻有年轻学生科班出身,自称茶文化硕士,从事茶艺教育培训,批评“2018中国茶艺现状与未来”论坛的专家、学者言不成章,毫无深度。

 

他认为:“平民百姓喝茶大多是生活饮茶,不是茶艺。”这种言论从本质上就是对诸神、自我和生活的不诚实,毫无人文关怀,客观说,实在是偏颇而无知。作为茶文化未来的继承者与希望,无论是从茶文化教育的角度,还是学生自我修养的角度来看,茶文化的教育和对茶文化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已误入歧途。

 

 

茶艺,当以百姓为先,以日常生活为上。以茶之艺区分平民与显贵者,其生性与资质以平庸二字概论刚好,甚至不配谈茶。茶的精神与艺术在于人作为饮者对茶的认知,在于其本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饮茶者,应一视同仁,不分高下。

 

当然,另一方面,从他的言谈中,我们也可以探到一些虚实,得出一些真相。在当下龙蛇混杂的茶界,同样存在着诸多枯坐暖舍,凭空杜撰,空谈茶文化的专家、学者。他们大多善于观察世道、抓住机会,趁虚而入,自以为著作等身,以道貌岸然的形象出场,站在台面上发表着不实之谈,大可用欺世盗名来形容。因为他们的特权地位,他们的话语权掩盖了真话,让虚假浮夸横行茶界,领导茶界走向歧途,这一点为害最盛。

 

我一直认为,喝茶就是喝茶,就像生活一样简单而明确,从来不需赋予太多玄乎其玄的内涵,也不需贯以那些神圣光鲜的精神。关于茶艺的一切,内容应当占主导地位,形式只是锦上添花。对茶艺最大的敬和爱,莫过于忠实于茶本身,莫过于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

因此,我以为,中国茶艺的现状与未来,从目前的实际来看,不容乐观。

 

身为茶人,我们任重而道远。我想,当下不成文,未来不可期,且行且珍重。

茶艺的现状与未来(一):茶艺究竟是什么?

近10年来,茶艺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茶艺师这个行业逐渐走入了大众视野,各类茶艺大赛层出不穷。

 

然而,盛世之下,激流暗涌。一派欣欣向荣之景掩盖了标准的缺失、理念的混乱,茶叶圈内外都隐隐感到茶艺需要发展、需要变革,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场变革竟然是以这种方式降临。

 

2018年9月,2022年杭州亚运会宣传片《潮湧》正式发布。

 

当人们认为,这不过是又一次向国际展现中国文化的机会时,变数却突如其来。

 

(注释:宣传片中的茶艺师用茶夹拨茶

 

尚且不论片中的茶艺师用茶夹拨茶这一低级错误,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位茶艺师甚至把茶夹拿反了

 

杭州素来被认作是中国茶都,有深厚的茶文化积淀,但杭州亚运会的宣传片却为世人奉献了一场不及格的茶艺表演,不禁令人咋舌。

 

该宣传片作为杭州市政府主导的项目,验收人员不是内行情有可原,但值得深究的是,茶艺师何以连“茶道六君子”的基本使用方法都不明了?

 

因此,此次事件已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政府公关危机,它折射出了近年来茶艺发展的乱象。

 

此宣传片一经发布便受到了茶艺界人士与广大爱茶者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关于当代茶艺的大讨论,在这个系列中,小编就为大家整合各家观点,从当代茶艺发展的各个方面展开分析。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茶艺这一概念的含义。

 

一个词用的多了,就容易混淆了它的本来面貌。“茶艺”一词在当下已无人不知,但需要说明的是,“茶艺”的现代含义,只能追溯到1940年。

 

唐代时期,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这是目前可考的“茶”与“艺”最早同时出现的资料。但“艺”在此处指的并非是艺术,而是农艺,指种植技术。

与此相似的还有明代《茶谱》与清代《番禺县志》。

明代,钱椿年编、顾元庆删校的《茶谱》道“艺茶欲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釆,阳崖阴林,紫者为上,绿者次之。”清同治十年,李福泰、史澄编《番禺县志》曰:"有河南茶,珠江南岸三十三村,多艺茶。有家园茶,蓼涌南村市头等处,亦多艺茶。"可以发现,明清时期,“茶”与“艺”共同出现时,“艺”指的也是种植技术。

 

比较不同的是宋代释义。陶谷《茗荈录·乳妖》载:吴僧文了善烹茶,高保勉“延置紫云庵,日试其艺”。陈师道撰《茶经·序》,有“茶之为艺”说。此处的艺为烹茶、饮茶意。可以说,这开启了后世称品饮程式为“茶艺”的先例。

 

可以发现,传统中国不同时期对艺之于茶的释义各不相同。据余悦研究员等人考证,直到1940年,胡浩川先生为《中外茶业艺文志》作序时使用了"茶艺"一词,用以指代包括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品评在内的各种茶之艺,才为当代“茶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茶叶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又有了飞速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学、茶树生态学、制茶学、茶叶市场学、茶叶经营管理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机械等一系列成熟、完善的茶学分支学。因此,茶艺的定义也从当初的广泛定义逐渐明确到“饮茶之艺”,即将茶艺限定在品饮及品饮的准备——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范围内。

 

茶叶学科教材《中国茶艺学》指出,“中国茶艺是在茶道精神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生活艺术。”该书作者林治认为,茶艺的本质是通过优雅忘我地泡好一杯茶,符合礼仪地敬奉一杯茶,使大家身心愉悦地享受一杯茶,茶艺应当在深入了解茶性的基础上,古法创新,新法承古,融汇东西方文化,引进时尚元素和相关的艺术,创编出多姿多彩,有实用价值,能受到当代各个阶层不同群体欢迎的喝茶方法。

 

在11月13日于上晓起村召开的“中国茶艺:现状与未来“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认为,茶艺是一门以泡好茶、让消费者享受到好茶的生活艺术。值得指出的是,茶艺被认为是一门艺术而非表演艺术。尽管茶艺过程中仍存在表演的成分,但茶艺作为一种生活艺术不仅强调过程之美,同时还强调结果之美,即所泡之茶是否得到认可。

 

而当代茶艺的部分从业者却本末倒置,脱离了茶艺作为一门生活艺术的本质。

“茶艺”本应当是基于茶又高于茶的程式与技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茶艺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们在本质上保证了茶汤的浓淡均匀、又与茶馆环境相融合。



当茶艺脱离了茶,便只剩下漂亮的躯壳和生搬硬套的古人服装,而不再关注于茶艺技术的练习与钻研,而泡出的茶也无法征服消费者。于是我们看到各类茶小品、茶剧、茶电影等冒充茶艺,甚至将茶冷落到了“绿叶”的位置用以衬托表演茶艺之人。




生活


 这种畸形的发展形态,让茶艺与现实生活完全脱离,将茶艺塑造成地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碍了当代茶产品的年轻化推广与茶文化的发展,甚至使得茶艺本身被边缘化。

 

而之所以部分从业者走上这样一条歧路,与茶艺学习的艰苦不无关系。茶艺的“结果美”需要落实到泡好一壶茶。这个看似简单的原则却必须是在了解茶性的基础上反复苦练基本功才能做到。泡茶的基本功最强调投茶量、冲泡水温、出汤时间三个变数,不同的品茶者有不用的口味,甚至天气不同、心情不同对饮茶口味都有影响,而掌握这样的变数没有多年的积累不可习得。在这个急着套利的时代,显然更多人不愿意沉下心来钻研,花哨的表演于是占了上风。

 

应该说,这场关于茶艺的大讨论来得十分及时,让茶艺在低头拉车的过程中抬起头来看路。而对于茶艺内涵的梳理和阐释,更是重要地正本清源,让茶艺重新回归到茶,回归到生活,也只有这样的茶艺,才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执行总编/周继红

文/方俊

编辑/黄楼绣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版权属于古往今来国茶生活平台

转载及合作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童启庆:我所亲历的杭州茶艺的发展

杭州茶艺的发展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说起。那时随着改革开放,国内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日渐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杭州茶艺就在此时伴随着茶业、旅游经济发展逐步兴起。

微茫中初现端倪

当时,我在浙江农业大学(现为浙江大学)茶学系栽培教研组工作,学校常有一些接待外宾的任务。作为茶都,来了杭州肯定是要请他们喝茶的,这就要求我们接待的工作人员对泡茶技艺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国外虽然也有茶,但是种类没有国内丰富。给外宾们喝不同的茶就要做相应的介绍,比如绿茶要怎么冲泡,红茶要怎么冲泡,乌龙茶要怎么冲泡,这对我们接待人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需求开始让我接触茶艺。

童启庆

后来,著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来我们学校做教学改革的报告,提出通过文旅结合来提振消费进而促进发展。我由此想到,单单只泡一杯茶,不宣传茶文化、不介绍茶历史,不推广茶与健康的关系,是很难实现茶消费的扩大和提升的。应该让人们重新认识茶,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解渴的饮品,更是深厚鲜明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振兴茶业。

还有我的恩师庄晚芳先生,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他的思维是与时俱进的,提出要重新开茶馆,这也是以消费来促生产的一个路径。庄先生当时已经不在学校承担教学任务了,我们难得见他一回。每次遇见,他就不断地强调去开茶馆。但我们都从事教学工作,开茶馆显然是不现实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教人如何喝茶、品茶,帮助茶馆做茶文化的宣传工作。

庄晚芳

草台班子唱“大戏”

1989年5月,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组团第一次来大陆访问。以往类似的访问团体都是由庄晚芳先生提议、省茶叶公司出资兴建的“茶人之家”接待的。而这次访问计划做两场交流活动,其中一场安排在我们学校,地点就在华家池校区的报告厅。

活动前期,我们考虑到,既然是交流,那肯定要做茶艺展示的。作为茶学系的副主任,筹备茶艺展示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肩上。展示班底是临时凑的:办公室的1个男孩子,实验室的2个女实验员,加上我,一共4个人的“草台班子”就这样搭起来了。我们还进行了分工,男同志负责做解说,女同志负责泡茶。但因受条件的限制,什么道具都没有,实验室的搪瓷盘被临时“征用”来代替茶盘,搪瓷盘上清一色地放上玻璃杯。为了让客人品尝到系里新研究出的各类品种茶,我们通过留牌子的方式来加以区分,例如客人选了1号茶就留下一个红牌子,选了2号茶就留下一个绿牌子,选了3号茶就留下一个黄牌子,最后统计杯数。泡茶分茶,程序虽然比较复杂,但我们希望给客人以宾至如归的感受。会后,陆羽茶艺中心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一场活动是交流中最好的。这一次的交流给予我们很大的触动,组建茶艺展示团队的想法由此萌生。

可能是因为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的交流活动让我们小有些知名度吧,当时各地开展类似茶艺,或涉及茶周边产品的活动也会来邀请我们,比如宜兴的陶瓷节、上海黄浦区的茶文化节等。通过一次次的活动实践,我们慢慢积累了经验,购置了服装和茶具,就这样“客来敬茶”茶礼表演团慢慢地组建了起来为什么叫“茶礼”呢?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有客来敬茶之礼,所以我们就用人们最通俗易懂的“茶礼”二字来概括这类具有特定意义的沏泡和品饮活动。如果叫“茶道”,当时许多人比较难理解;如果叫“茶艺”,又很难让人联系到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如今,在几十年的从事茶艺教学、茶艺研究、茶艺交流和茶艺评比等实践之后,回过头来看,其实这3种称谓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雅俗之别,亦无高下之分,可以任凭喜好称呼,不必统一,我们要注重的还是通过泡饮的技艺来宣传“茶德”,通过茶为媒介来承载、传达思想。

删繁就简三秋树

对于沏泡程序的设计,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一个完整成熟的想法。刚开始设计茶艺程式的时候,人多、杯子多、花样也多。等到在实践中摸索之后,才渐渐领会陆羽《茶经》中以“俭”为德的核心思想。因而我常常过一段时间就否定我自己以前的东西。有些人不理解,认为童老师“花样”可真多,一时一个想法,但我十分清楚,自己是在沏泡的反复实践中不断地进步。

茶艺程式不复杂:一个人、一套茶具、六大茶礼、九种泡法全部可以解决。眼花缭乱、花里胡哨的动作套路是要不得的。但上手后,茶艺却又是复杂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如何科学地泡茶,怎样沏泡最符合茶性,是我们最应思考的。以西湖龙井为例,都是两段式冲泡法,新茶和陈茶的沏泡略有不同。新茶需用少量开水浸润,让客人闻到新茶的真香之后,再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泡。“凤凰三点头”从文化寓意的角度出发,意为向客人三鞠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翻滚,以达到均匀茶汤的目的,否则客人喝的第一口茶就是白开水。人们常说“头开”(第一泡)不好,“二开”(第二泡)最佳,就是没有均匀茶汤的缘故。其他品种的茶也有“一泡”洗茶的做法,但用于泡西湖龙井新茶是万万不能的,因为绿茶中富含氨基酸,氨基酸特别容易冲泡出来,如果将“头开”茶水倒了岂不可惜?但是隔了两年的陈茶又如何呢?叶子发黄,一股陈气已经出来,所以需通过很快的温润泡,将第一开倒掉,让第二泡的真香真味散发出来。这样既可以把表面氧化的部分去掉,又可以让已经失去新茶香的龙井冲泡出绿茶香来。其实,茶艺是非常灵活的,我们做自然科学的,就是要根据茶性来泡茶,不懂科学的人设计出来的茶艺动作好看、夸张,但泡出的茶不一定好喝。

茶艺宣传“进阶”之路

20世纪90年代,我们浙江省茶叶学会要搞一个早春探梅茶会的茶事活动,起因是当时学会的会员多以自然科学领域为主,也有一些茶企的技术、销售人员,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契机推动茶文化的传播。那时我刚从日本回国,参加了省里一个留学生会,正好认识一个交通学校的老师,他是中国文化研究会的秘书长,于是就想到通过他邀请中国文化研究会的人前来参加。起初我的想法很简单,觉得我们的茶事活动光在茶叶学会的小圈子里搞是没有影响力的,只有邀请更多领域的人来参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跨界、破圈。那次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效果,不仅中国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等很多人前来参加,还直接促成了一场国际茶文化的交流。原来,那时中国文化研究会正愁找不到接下来一场国际交流的主题,而茶事活动给了他们新的灵感,何不举办一场国际茶文化的交流呢?因为他们对茶文化没有研究,于是就请我们前去帮忙,后来活动还获得了中国茶叶学会的支持。最终这场活动的研讨、论文集整理由中国茶叶学会组织;评比、茶艺展示、会务等由我们浙江省茶叶学会负责。也是在这场国际交流活动上,我们和众多境外代表共同提议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就这样,茶文化的宣传之路变得宽广无限,茶艺的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

全体参与的“无我茶会”

新成立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以学术研讨为主,而国际无我茶会重在技艺的交流。这两个活动一个逢双数年做,一个逢单数年做,相互交叉,促进了交流。

那么什么是无我茶会呢?无我茶会是一种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饮茶的全体参与式茶会,大家自备茶具,席地而坐围成一圈泡茶。一般约定每人泡茶4杯,向左边奉茶给3位茶友,剩下1杯留给自己,这样每人都有4杯茶可喝,喝完约定的泡数,收拾茶具,结束茶会。参加无我茶会的人要预先集中学习,在没有开水可烧的野外或者公园里,用自带的热水泡茶。没有高温水,没有温润泡就很难沏泡,泡茶的四要素就要改变,因而更考验技巧。

当时无我茶会在国内没有人做过,我曾因参加过一些境外的交流,有一定的经验,于是国内的培训也由我们首先来做。我们先在浙江茶叶学会会员单位里搞试点培训,在茶博馆、茶叶公司、学校做培训,队伍就慢慢带起来了。无我茶会要求一壶四杯作为自备的茶具。当时好的茶具十分难找。基本上每周我都要到陶瓷品市场上去“淘宝”。后来各个茶馆的培训慢慢成熟起来了。就可以到景德镇去定制了。记得第一次在杭州搞国际无我茶会的时候还没有人气,全靠我培训的几个茶馆帮忙出场地、承担费用,这也是对我长时间来义务免费培训的一种回馈和支持吧。现在,无我茶会已在多地举办,且被大家所熟知。深受各地茶人们的喜爱。

大众媒介与茶艺普及

1991年,我们和浙江音像出版社联系,打算制作《中国茶的品饮》录像带。因为内容比较小众,起初出版社不太愿意做,我们答应无报酬录制,且成本控制在1万元以下,最终完成了录制。通过录像片,茶艺得以快速推广,什么凤凰三点头、两端冲泡法就是那个时候被全国所熟知的。

1992年,由上海敦煌国际文化艺术公司拍摄的《中华茶文化》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文化长廊》栏目播出,我在其中担任了串联整个节目的专家主持。整个节目每周日下午播出,因为反响不错,后来还专门制成了录像带,叫《说茶》。后来,中央四套《老年课堂》栏目又邀请我录制了《老年饮茶养生》节目。当时身边的人还开玩笑说,怎么老是在中央台看到童老师您呢?

1996年,应浙江摄影出版社约稿,我又出了一本《习茶》的书。后来,我又陆续出了《影像中国茶道》《生活茶艺》等一系列书。这些录像、节目、图书的影响比较大,也促进了茶文化的普及和茶艺的推广。

如火如茶的茶艺培训

最早搞的茶艺培训,是非职业的先于职业的,而且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那时国内没有职业的培训,也没有茶艺师制度。从1995年开始,连续3年,我和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会的会长释龙云一起在韩国办培训班。2004年开始,连续4年由中国茶叶学会牵头组织,我又受邀到日本去讲课。在国内还没有办培训班的时候,我们先办起了国际班。日、韩学生希望学习更丰富的中国茶文化,而我们也想把现代中国的茶文化、杭州的茶文化推广到国际上去,这就不谋而合了。

1999年,茶艺职业技能5级培训开始;2003年,浙江华韵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做茶艺职业培训,浙江树人大学则创办了浙江应用茶文化专业,2020年还成立了国际茶文化学院,这是正规的学历教育;2006年,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江林学院开设了茶文化学院;2014年,我的学生、浙大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创办了浙大“童一家”茶艺培训,我们还创新了师资的培训,分6大茶类来教,一期教一个茶类,不仅讲怎么泡,更重要的是从自然科学讲起,包括怎么加工、审评,生化成分,怎么冲泡方方面面。我们希望做老师的知识面更广,教出的茶艺师才能更理解茶,更懂茶。

童启庆 口述 ;洪烨丹 撰稿;来源杭州文史。

来源:茶贵人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302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