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有真假之分嘛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道听途说系列(五)】挑贵的!白茶买贵就是买好

消费观不同很正常

但买茶看价不看质

就是人傻钱多了

买白茶还是要看这些!

综合考量不吃亏

    文 | 小白


01



茶友们结婚的时候会在意什么东西?


是门当户对、相互喜欢、价值观还是世界观?


小白虽然是个单身狗,但结合身边人的经验倒是发现消费观一致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就比如说小白身边一对新婚的小两口吧。


恋爱的时候还好,金钱方面都是各管各的。


但等到结婚之后,很多方面的生活开支难免会重复,摩擦也渐渐的显露出来。


其中一个人认为“便宜没好货”,所以在买东西的时候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买最好的。


就算是一个纸巾盒,也要买有质感的,价格在一两百之间。


另外一个呢,则注重实用性,一个纸巾盒而已只要能装纸巾就好了嘛。


甚至,不要纸巾盒也可以嘛,抽纸原来不就是一包一包的么?


两个人就纸巾盒的事情吵了起来......果然,结婚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啊。


谁对谁错小白不予评价,毕竟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是不同的,咱们可很难站在一个绝对客观的角度。


不过就消费观这个问题,小白倒是能够在购买白茶的角度好好地给茶友们提两个建议。




02

 


第一个:过度的包装绝对是不予提倡的。


毕竟这真的是一种非常浪费地球资源的事情。


礼盒包装可以有,毕竟大部分人在送礼物或者是收礼物的时候都希望东西是精致一些。


这样跟能够体现出送礼人的用心程度,收到礼物的人同样也会更好的接收到被珍视的心意。


但是过度包装真的没有必要。


记得前两年,中秋节月饼的包装真的是非常夸张,被新闻曝光之后似乎有所收敛了。


小白也收到过非常好看的月饼,一大盒里面就四块月饼,边上还有个餐具盒占了两个月饼大小的位置。


当时拆盒的时候还“哇哦~”了一声,后来......发现味道也不咋地,还不如八块钱一个的蛋黄莲蓉。


茶叶的包装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盒的茶叶根本就没有多少,用几个小罐子零散的装在一起,拿起来沉甸甸的全部都是包装的重量。


白茶是能够长期存放的茶类,且长期存放的时候最好数量多一些,团队齐心协力,陈化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那收到夸张礼盒包装的人在收到白茶之后要怎么办?


要不然尽快将白茶喝掉,这样就放弃了将茶陈化为老白茶的机会。


要不就是找个塑料袋、铝袋和牛皮纸箱,将所有的茶拆开包装,然后放在一起。


过度包装不但显得多此一举,而且拆下来的包装显得非常鸡肋。


扔吧,这么好看的盒子也可惜了。


留下来说不定以后有用呢,结果一般就是占地又积灰。


茶友们在挑选白茶的时候,看看包装是否具有实用性就好。


羊毛出在羊身上,过度看中包装容易陷入“买椟还珠”的陷阱。




03



第二个,买茶喝茶,最重要的还是看品质。


既然是喝茶,那就一定要注重白茶内质的丰厚。


若是茶叶内质淡薄的茶叶,不但要在冲泡的时候用低温的水去迁就它。


关键是冲泡了几次之后就没什么滋味了,不得不换一冲新的。


从性价比上考虑的话,也并不划算。


在选择白茶的时候有几个注意点可以参考。


白毫的多少。


别看白毫就那么一丁点的物质,里面可是对茶汤滋味影响极大的氨基酸。


虽然白毫的质量小,但胜在数量多呀。


特别像是白毫银针这样笋状结构的白茶,白毫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并不会一次将内质全部析出,在沸水的作用下仍然是一泡泡渐渐析出的。



茶友们尽可以放心,绝对不至于第一次冲泡的时候特别好喝,到了二三泡的时候就大不如前。


不过,即使是白毫也有优劣之分的。


就像是昨个儿冲泡的外地银针,才冲第四泡而已,上面的白毫就看不见踪影了。


这质量也太令人担忧了吧,当年的外省银针,这么快就秃了。



内质的丰厚,还可以用耐泡度辅助验证。


若是在两款白茶当中纠结的话,可以将两种茶叶对冲。


同样大小的盖碗、冲泡比例、出水时间、水温,然后比较哪一款白茶更加耐泡。




04



第三个,新白茶会比老白茶便宜,看懂一款新白茶的潜力很重要。


好的老白茶是从新白茶转化而来的,所以看懂新白茶是否有陈化价值是很重要的。


是否有陈化价值,同样需要鉴别白茶的内质丰厚与否。


从生长环境对白茶的品质影响来说的话,高山产区的白茶品质要更优于平地白茶。


这是温光水气土对植物内质的共同影响。



好的产区,没有好的工艺也是不够的。


有的制茶人手艺不够到家,于是在萎凋的时候没有掌握住白茶茶青与阳光,风力的平衡点。


光照太强,茶青暴晒,于是茶青变红。


光照不够,则白毫发暗。



除了萎凋,白茶制作当中的另外一道工序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那就是烘干,烘干决定了白茶在之后的存储中是否能够耐得住考验。


工艺不到家,急于求成的制茶人总是很难将白茶烘干到含水量标准线内。


这样的白茶在存放三个月左右就有可能返青,冲泡之后水味就会浮现出来了。


有的白茶则可能存放时间会更久一些,却也是极易被存坏的,开箱检查几次就在存坏的边缘游移,这样存茶未免也太胆战心惊了吧。




05



第四个,买老白茶一定要全方面谨慎入手。


虽然说自存老白茶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也有一部分的茶友并没有这样的耐心。


也不愿耗费精力去存茶,那么在茶商那儿直接购买老白茶就成了最常见的选择。


熟悉老白茶的茶友们一定也知道,做旧白茶在白茶界是非常猖狂的存在。


做旧茶,是购买老白茶路上尤其凶猛的拦路虎。


学习鉴别做旧茶的手段,是茶友们在喝白茶路上不得不学习的功课。


小白前段时间说的查看茶饼上黄色叶片的方法,已经让制造做旧茶的那帮人破解了。


趁机夸奖一下自己吧,这就是茶友们要一直关注“白茶家族”的原因啦。



做旧的那群人也在盯着我们呢,小白教茶友破解套路的方法,他们便根据方法来改良做旧的手段。


这年头,连造假的人都这么努力,小白和茶友又有什么偷懒的理由呢?(这句话也太无奈了。)


做旧白茶的具体的手段,还有小白鉴别的方法会在明天的文章当中详细解说滴,记得来看哦!


由于老白茶的价格高,且有做旧茶扰乱市场,所以在购买的时候风险会更大一些。


除了鉴别老白茶的真假之外,与购买新白茶的手段一样,也需要考察老白茶的内质是否丰厚。


质优的老白茶,香气虽然可能不是高扬的,但是沉厚的香气丝毫不会单薄。


沉沉的包裹在茶叶的周围,并不会过度扩散,内敛的香气是老白茶修炼多年的茶生智慧。


香气,也是白茶内质的一部分,团结在一起更有利于白茶的转化。


优质老白茶的汤水就更加醇厚,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内质就变得淡、浅、空。


经过时间沉淀的老白茶,会因为内质的转化丰富,内质聚集的更加丰厚。


这也就是新白茶不能够煮,而老白茶可以煮的理由。




06



在购买白茶的时候不能只看价钱,价格高的就一定是好的吗?


价格低的就一定是不好的吗?(低的离谱的除外)


买茶,从来就不是看价钱,而是看品质。


包装好的茶叶贵,但品质就一定高?


老白茶价格高,就一定是品质好的?说不定是买到了做旧茶。


茶的好坏并不能够单一的用价格来定义,而是要多方面的综合考量。

喝茶,喝的是茶!不是包装!

喝茶,喝的是茶,还是包装。

喝的是茶?可看着遍地冰岛的包装,又很较劲。

喝的是包装?99一饼的冰岛,只要适合自己,照样回购。

-01-谁真收茶,谁假收茶,圈里人知道

上周,一位茶友找到老杨聊茶,问:你的茶叶多吗?

老杨一听,实话实说:品质好的古树茶,非常少,大部分在山上就卖了。一般的茶,倒是挺多的。


茶友一听,发来一张图片,说:你帮我看看我这饼2013年冰岛是不是真的?

老杨一看,包装上印着“冰岛”两个大字。但光看条索,看不出品质。

于是,只能说:道行不够,看不出真假。

一开始,老杨怀疑这茶是不是真冰岛。毕竟,家家冰岛,市场哪有那么多真冰岛。

因为入门时间短,就把图发给一直在山上做原料的朋友张老板看一下,问他有没有听说过这家,是否收过料。

张老板说:这家的确收过茶的,13年,我帮他们做过正气塘和南迫,那时候价格便宜,都是上百公斤的拿。没分古树还是小树,都是混在一起采的,当时还是我带着他们去压饼的。

老杨纳闷着,有那么巧的事?

张老板淡定地说:每个茶区,真正做山头原料的人,就那么几个。以前的原料,都是从那么几个人手里流出去的。

谁真包茶园,谁只拍照。谁真收茶,谁假收茶。谁收10公斤卖1吨。这个圈子,其实都知道。但是,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做好自己就行。


-02-我的茶那么好,你不回收?

看来,茶友的冰岛的确是靠谱的。

就老老实实地回答他:2013年,这家企业收过冰岛,这茶靠谱。

茶友一听,话锋一转,说:真正的冰岛老寨,你回收去卖。我有15公斤,刚好6提,我按照一饼5000的价格给你,你可以卖1万5一饼。

翻3倍卖?这种事自己还真干不出来。平时卖茶,原料加一点利润就卖了。

只能老老实实地说:价格高了,卖不出去。

茶友却很坚决地说:更贵的冰岛老寨,你都能卖出去,为啥我的就不行?

老杨只能尴尬地说:有的茶客想要十多年前的冰岛老寨,钧翔号的冰岛老寨,茶客是认的。毕竟,2010年到2015年,钧翔号承包了冰岛老寨核心区80%的古茶树。

钧翔号离开冰岛老寨后,2016年,午一冰岛进入冰岛老寨。午一的冰岛茶,身边的客户也是认的。

茶友却有些激动:我的为啥就卖不出去?

老杨只能说:我相信,可是,客户不相信。小微企业做名山,离开茶树,根本解释不清。

茶友却坚决表示:我这是真正的冰岛老寨,便宜给你,可以回收点去卖的。

老杨突然想到个坏主意:要不,我拿大拉菲跟您换。


茶友委婉地回道:这东西欣赏不来,我只喜欢喝茶。

只能再退一步,就说了句:您能不能便宜点,价格合适的话,我收点。

茶客说:我20年买进来,就是5000一饼,我是按原价给你的,一分没赚,要不是供着两套房,急用钱,这个茶真舍不得卖。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刚好家里给的零花钱刚到账,就当一次冤大头吧!

就坦诚地跟茶友说:您也知道的,我卖的茶便宜,赚不到什么钱。每个月都靠家里给几万块钱续命,还是个月光。您给我发两饼嘛!我只能尽力帮一下您。

收到茶的时候,茶友多送了一饼,还说:等我翻身,茶叶全部用你的。

听着倒是蛮欣慰的。只是,看着一大仓库卖不完的茶叶,心里无味杂陈。

-03-喝的是茶,还是喝包装

茶叶市场,几乎每个卖茶的,都有一种偏见:

别人的茶都假,就自己的真。别人的茶都有瑕疵,要么品质不行,要么价格太贵,就自己的茶有良心。

这种心理,既因为自己的儿子最亲。也因为,茶叶一旦离开了古茶树,很难分辨出真假。既然分不出来,人人都可以造假。遍地名山,家家古树。造假还不用承担责任。

这就有了一种错觉:如果不是特别熟的人或茶企,如果不是自己看着做的名山茶,不敢相信真假。

这就是茶行业的山头信任危机。


山头信任危机,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

茶山上,有人根据采摘切口有没有马蹄来判断是不是古树。其实,所谓马蹄,只要朝着鲜叶的根部采,倾斜一点,小树茶也能采出马蹄。

根据“马蹄”来判断古树,是要吃亏的。

目前,茶叶市场,有一小部分茶客,能根据茶的气韵和整体表现,喝出大致的树龄,喝出是不是古树。

这样的茶客,只是一小部分。做茶的茶商,也只能用土办法,古树的鲜叶采下来,写个纸条放在鲜叶里标记好。

往后的每一步,摊晾、炒茶、晒青、入库,挑拣黄叶,压饼,全程标记。

一旦茶叶制出来,怎么证明是真的?

此为天问。中国茶叶,每一类茶,都是有品类没有品牌。

西湖龙井有名,家家都有西湖龙井,就算店里没有,只要你想要西湖龙井,店家一定能给你变出来。

白茶火了,家家都有老白茶。这样的现状之下,需要问一问自己:喝的是茶,还是茶的包装。

写在最后:

名山,真真假假。

一开始,对包装很较劲,不是冰岛,干嘛要印冰岛。

渐渐地,看到山头信任危机无法改变的现实,也就觉得:重要的是茶,而不是包装绵纸上,印了什么字。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需求

几十块一饼的冰岛,几万块一饼的冰岛。不同的消费群体,有不同的需求。

喝几万一饼真冰岛的人,看着几十块一饼的冰岛,会觉得低端,扰乱了市场。因为,玩家不是几十块一饼冰岛的受众,很难理解便宜茶的价值。

然而,换个角度看,这几十块一饼的冰岛,在一些工薪朋友的茶杯里,也能喝得津津有味,也能享受茶的味道。茶也许不是真正的冰岛,但享受茶的感觉,却是真的。

就市场而言,愿意花几万块买一饼冰岛的人,才是极少数。作为玩家,寻味冰岛,于群山之巅,亲品冰岛老寨翘楚风味。也应如茶一般,包容茶间万千风景。


喝茶,可以讲究,也可以将就

茶,是一杯消遣生活,娱乐人生的饮料。

日常喝茶,对包装不必太较真,较真,喝茶会很累。包装只是一个名字。

喝茶,喝的是茶,不是包装。重要的是品质,管它叫什么,价格和品质适合自己,就可以入手。

有的普洱茶玩家,自己跑到冰岛老寨,选一棵树。鲜叶盯采,全程守制,自己打包带走。做出来真正的冰岛老寨,却因为假冰岛太多。真茶也被怀疑是假的。

喝茶的时候,难免说两句:100多块一饼的冰岛,也配叫冰岛。

玩家,对茶的品质要求严苛,有人觉得包装也不能含糊,有人却连冰岛两个字都懒得印上。

玩茶玩到一定程度,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

纵然冰岛改作水鸟,依然不改其品质。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整个茶叶市场,就你套路最深

在茶圈里面永远不缺话题,有的茶,喝的让人身心舒畅,有的茶,让人喝的哭笑不得。那么,在过去一年里,哪一次喝茶让你印象深刻呢?

 

“不是班章”,那到底是不是班章?

真假老班章

小陈是一个裱画匠,也是一位特别有敬畏之心的古树普洱茶爱好者,凡是圈内追捧的山头和区域,他都抱着一种朝圣之心态去靠近,去学习。某日,客人M给了他一泡班章古树茶,他抱着分享的心情拿着这泡茶去茶城找李老板切磋,这位李老板专卖班章。话说李老板连茶都没喝,看了一眼干茶就说这茶是假班章,喝不成,随即从自己的茶柜里摸出一饼价值过万的老班章,撬了一泡送给小陈。

小陈回到裱画工作室后,便小心翼翼地把李老板给的这泡班章古树茶放到了茶罐里珍藏起来,打算择吉日再泡。

过了半月,茶城李老板来找小陈装裱《心经》,小陈心想店里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好茶招待李老板,遂取出了自己珍藏半月的老班章,一言不发、小心冲泡。李老板喝了两杯,皱了皱眉,便推开了杯子说,这茶可以倒了,以他多年的喝茶经验,这绝对是加工不合格,还施了大量化肥的台地茶。

小陈想笑,却笑不出来。

方茶与圆茶

年末了,饭局连连,做古董生意的刘总今天也组了个局,局中有书法老师,茶老板和公务员。晚餐吃的正宗湖南菜。

吃完饭,茶老板邀请大家去会所喝茶,他说今天都是贵客,先泡一个百年古树发酵而成的老熟茶给大家解解腻,这茶一泡要卖1180,一般人喝不上。

喝了三泡,公务员小声地说,这茶是不是有点干,怎么感觉没他在办公室里喝的润。

这话一出,有点尴尬。沉默了30秒之后,茶老板自信地说,应该是你身体的问题,喝过这个茶的人没有不喜欢的。

接着又尴尬了30秒。

当大家快要转入下一话题的时候,带着白手套的刘总边搓手串边徐徐地说,这会所的茶都是好茶,现在我们喝的是砖茶,是方的,不够圆,所以不够润,下一泡换个圆形的茶饼,肯定就润了。

你这个茶我打负分

某日,入行半年的小白带来一款古树红茶,让茶学专业的同事品鉴一下。

“我同学送给我的,野生古树红茶,帮我打个分吧!”

冲泡好了,同事端起茶杯小啜一口。

“真的要打分吗?我给负分”

小白惊呆了,连呼“为什么啊!”

“这个是大理种,不能做成红茶,这就是零分了,在加上工艺不正确,那不是负分了吗?”同事笑着说道。

“我家里还有一大包!”无言以对的小白叹气道,看来以后拿茶来打分要慎重了。

 

国家级茶叶审评师

一次去喝茶,某大师旁边坐着一位小粉丝,大师高深的喝着茶,小粉丝不断向我们介绍着大师。

“大师是国家级茶叶审评师哦,全国第一批的审评师。”

“哇,大师好厉害”

“我一直想请大师收我为徒,但是大师一直拒绝,说我悟性不够。”

“哇,悟性是什么东西哦”

等回到昆明随口问了一句某茶学系学生:“有国家级的审评师吗?”

答曰:“最高级只有特级审评师”

“你知道某某大师吗?”

答曰:“咦,之前不是就在隔壁开茶店嘛,搬哪去了啊?”

 

回忆中的味道可能是在欺骗你

小L的记忆中有一款茶特别好喝,那个时候他刚开始学喝茶,是喜欢的茶艺师给他泡的,姑娘很美,茶喝的很美,聊天聊的很美。

之后小L在圈子混久了,和别人说起这款茶,总是赞不绝口。别人说我的茶有花香,他说最浓郁的花香是那一泡,别说花香,什么果香蜜香陈香都有;别人说我的茶茶气十足,他说都比上那一泡茶,茶气足的他想脱衣服。

后来大家都知道他喜欢这款茶,特地送来给他,他却从来没有泡过,因为他知道,回忆中的味道可能是假的。

 

“姑娘,买茶不?”

茶博会上,两人闲逛至一福鼎白茶展位,面积不大,白色清新。一男茶艺师正在泡茶,邀约坐下。旧茶入新水,端至两人面前,温茶略甜,一人笑曰:“刚好不烫口。”

一杯入肚,茶艺师口若悬河般介绍手边白茶:“这是5年的白茶,180一饼,可要?”

二人婉拒。

“只要180元,正宗白茶。”

二人再次婉拒。

“若觉得不错,买的多还可优惠。”

再次婉拒。

“‘三年药,七年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无奈,二人放下茶杯,拂手而去,耳边仍听见茶艺师在呼喊……

想要卖茶无可厚非,不过在茶博会这样的天下大舞台上非卖不可的气势谁敢招架?

又一日,正巧茶博会结束,一人偶遇某品牌掌柜,问“展会行情如何,是否赚得盆满钵满?”

“非也非也,几乎分文未赚,然人多,各路人士一起畅饮,很是热闹。”掌柜答曰。

其如是,众亦然。

如何在茶博会上表现出色、赚足眼球?这里面有一千种方法,但只顾博取眼前利益、一个劲叫卖绝对不是好方法。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