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系列代号

找到约40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佤山映象经典茶砖系列

  原文标题:天猫推荐|经典茶砖系列


  本次推荐的是旗舰店中“元老”级别的产品系列——经典茶砖系列。砖茶,因其便于早期马帮运输,是普洱茶还作为边销茶时期重要的品类,也是最早流行于普洱茶市场的品类之一,更是谭梅老师接触最早,投入学习研发最多的,佤山映象的招牌产品品类。
  以所用原料的等级做为区分,经典茶砖系列包含熟普三款:T601,T801,T901;生普两款:T501,T301,并衍生出以500g为规格的对应产品T5601及T5301,1000g规格的T1601、T1301,特制的99金砖及99银砖等等,是谭梅老师在2013年佤山映象电商部成立以前,为网上销售专门调制的产品系列。时至今日,其中许多产品早已售罄,口碑却在一直流传,许多茶友依然会不时问起,表达着他们的惋惜与期待,并对着客服赞不绝口,仿佛能看到他们回味时咂舌的样子。
  系列品名的由来

  以T601为例,“T”有电商特制的意思,“6”代表原料以6级熟普为主,“0”为备用编号,“1”原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昆明茶厂茶叶代号,后来谭梅老师将其用为佤山映象砖茶的代号,用来命名后期的产品。
  四位数的第一位代表特殊规格,如T5601,5代表T601的500g规格,T1601代表T601的1000g规格。也就是说,T601,T5601,T1601是采用完全相同的原料,后期口感差异,完全源于不同规格的陈化后而带来的差异。小规格与空气接触条件好,利于陈化,品饮方便。大规格方便储存搬运,利于长时间存放。

  与传统唛号的区别

  改制以前,国营茶厂时期,各大茶厂接受统一管理调配,产品命名风格比较统一,研发、上市时间+原料等级+茶厂代号。如7581,表示1975年上市,以8级料为主,1代表老昆明茶厂。因为此命名方式深受老一辈茶友的接受与拥护,改制后,没有了限制,许多新老茶厂也自己给自己编号,模仿原来的命名方式,表达了厂家的致敬与期许,当然各自编号也会出现“重名”的情况,可网络搜索“唛号”查阅相关资料。在此就不做赘述了。

  那么T801与7581都是用8级料的普洱,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拼配方案不同。除了鲜叶决定的品质外,所谓制茶,就是对个加工中环节的把控,拼配就是普洱茶制作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感兴趣的茶友可以去搜索查阅“茶叶拼配”相关资料。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天猫旗舰店至今仍在售卖的T801茶砖与T601茶砖。
  如上所述,T801和T601属于佤山映象经典茶砖系列,臻选澜沧江流域优质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它们共有着沧源地区普洱茶醇甜的地域风格。原料级别不同带来最直接的就是口感和后期陈化效果的差异。
  T801选用8级料制成,茶菁原料粗壮,成熟度高的原料,纤维素、天然果胶等多糖物质含量高。因分子结构较大,透气性好,陈化速度更快,醇和舒适的口感也成为T801后期最为明显的特点之一;T601选用6级料制成,茶菁原料多为青壮叶,茶菁内芳香物质和氨基酸含量高,结构较为紧实,芳香物质转化后,形成明显的陈香,是T601后期最为明显的特点之一。
  2013年压制的T801茶砖,经过多年干仓存放及自然转化;入口柔和,舌尖略有厚重感,随后汤感醇和、顺滑。相较于T601来说茶汤更易给口腔带来舒适感,茶性更平和,耐泡度高,口感顺滑,更能体现普洱“醇”的特质。

  同样是2013年压制的T601茶砖,茶气浓郁饱满,口感糯滑醇和,回甘韵味持续,与T801相比,茶汤更为浓厚,陈香更加馥郁,内质协调性均衡,综合性高,更能提现普洱“陈”的特质。

  不同等级的普洱茶茶菁,其本质还是茶菁的内含物质含量比例不同,在香气、滋味、汤色等几项因子上,表现出的都是不一样的特色,关键是看茶友的口感喜好趋向于哪种等级的品质特征,从而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那款茶。

细数大益7542的四大家族,,唛号茶最终会走向何方

当市场越分越细,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的时候,只有那些品质出众、具有鲜明的特征、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能够成为消费者心中极为特殊存在的商品才能够发展壮大并流传下去。

可是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系列问题:7542是一款个性化很强的商品吗?如果不是,它又是如何成为许多茶客心中那无法替代的存在呢?到底是什么使得7542经久不衰,以至于能流传到今天并不断的发展壮大呢?

数据来源:大益行情网

7542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那个时代的中国正处于红色文化最为兴盛的阶段,其所对应的时代特征就是消除个性化,体现出集体智慧。

茶叶作为重要的创汇商品对于一个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是多么的重要。又要消除个性化,又要使产品能够被追溯,那个时代的人就想出来这样一个办法,用一个四位数字来作为茶叶的代号,内部人员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茶叶的来龙去脉,外部人员所看的仅仅是一个数字以及数字所代表的茶叶。这个数字就是唛号,就拿7542来说,75代表配方产生的年份,4代表所用茶青级别,2则代表勐海茶厂。市场经济到来前,绝大部分普洱茶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图片来源:大益茶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普洱茶市场,很难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当年的唛号茶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现在恐怕连半成都不到。唛号茶整体在没落是不争的事实,7542只不过少数留下来的唛号茶成员中最为特殊的一款。确切的说,今天的7542已经不是一款唛号茶了,而是一款名为“7542”的现代普洱茶。只不过其传承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又有88青、97水蓝印这些传奇茶来做靠山,不断往前发展的代表性普洱茶。

在这个市场当中,时不时就会有人提出复刻最初7542的意见。在我看来,还好没有复刻,经典容易复刻却难以超越,传承经典才是正事!

就现在市场内流行的7542相关产品来看,其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系列

勐海茶厂改制前的7542以及相关产品为一个系列;

改制后的常规7542为一个系列;

2013年前后大益集团所推出的新版7542是一个系列;

2020年以7542PLUS为代表,今年所推出的7542顶天屹立又是一个系列。

改制前的7542既有88青、97水蓝印这样的传奇茶,又有一些订制茶以及B货混迹其中,好茶虽说不少,但要入手也得防备着买到烂茶;

改制后的常规7542,整体品质大致相当,但业内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批次越靠前越值钱,至于说品质么,一位老茶客告诉我其实都差不多;

至于2013年前后大益集团所推出的新版7542,当年没能热起来,也就没了后续,至于大益集团会不会重拾旧梦,只有大益的掌门人清楚了,目前这一系列的7542属于蛰伏状态,有闲钱可以考虑,不到5000元一件的价格,单看价格也算是有潜力的大益生茶;

图片来源:大益茶

对于这两年所诞生的7542新贵,属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新作。品质没的说,短期价格也很喜人,只不过大益茶的升值属于马拉松,这也仅仅是开了个好头,后续怎么样有待观察。

四个系列的7542分别代表着7542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以及前进路上的种种可能。当老的7542成为历史,也宣告的唛号茶不再耀眼,当奢侈品7542成为市场的宠儿,则代表着人们对经典产品有了更高的期待。这也让我不禁联想到许多年前异常火爆的《武林外传》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好茶才是最重要的存在。

责编:婉君

审核:张馥宣

来源:大益行情网编辑部

武夷茶品种及代号(目前收集较全)

武夷山奇苑茶业 欢迎关注

主要关于武夷山茶的文章、知识;制茶、评茶经验交流,还有一些知识文章分享。         

武夷山秀甲东南,武夷岩茶更是以独特的“岩骨花香”之韵名誉中外。为适应茶叶市场发展需求,武夷山先后引进一些制优率高、品质特征突出的新品种。这些品种多数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为方便记录与记忆诸多品种,于是延伸出了茶叶“代号”。在高深莫测的武夷岩茶圈,熟知这些茶叶代号可能会让你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哦!

  黄观音(105)

  又名茗科2号,该品种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旦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新品种。

  该品种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芽叶黄绿带微紫色。少茸毛。叶片呈椭圆或长椭圆形,叶尖顿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尚厚脆。

  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旬。茶叶品质由以香气突出,香气清爽芬芳,具有黄旦的“透天香”特征。

  金观音(204) 

  又名金桂,原产于白岩莲花峰。

  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无性系。芽叶黄绿色或紫绿色。有茸毛。叶色绿,叶片呈卵圆形,叶尖圆尖或钝尖,叶齿密浅锐,叶质较厚脆。

  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5月上旬。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浓郁幽香似桂花香,滋味醇厚甜爽。

  金牡丹(220)  

  该品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而成。

  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芽叶紫绿色。茸毛少。叶色绿,叶片呈椭圆形,叶尖钝尖,叶齿较锐浅密,叶质较厚脆。

  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旬。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爽。

  春兰(301)  

  该品种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该所品种园铁观音天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新品种。

  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芽叶黄绿色。茸毛少。叶色绿,叶片呈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齿锐、密、较深,叶质较厚脆。

  适制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旬 。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清幽细长 ,兰花香显 ,滋味醇厚有甘韵 。

  九龙袍(303)  

  又名紫红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大红袍(副株)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

  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无性系。芽叶紫红色。茸毛少。叶色深绿,叶片呈椭圆形,叶尖钝尖,叶齿钝浅较密,叶质较厚脆。

  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下旬。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高强幽长,滋味浓厚甘爽。

  丹桂(304)  

  该品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肉桂的天然杂交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

  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芽叶黄绿色。茸毛少。叶色深绿或绿,叶片呈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齿钝浅、较密,叶质较厚软。

  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旬。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馥郁高长,滋味醇厚甘鲜。

  黄玫瑰(506)  

  该品种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黄观音与黄旦的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

  该品种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芽叶黄绿色。茸毛少。叶色绿,叶片呈长椭圆或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齿较锐深密,叶质较厚脆。

  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旬。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馥郁幽扬,具有“透天香”特征。

  

大红袍

始于清代,有桂花香,以传说故事命名茶中状元、武夷岩茶五大系类之一;本地种,原产于九龙窠。

 

 

肉桂

始于清代,有桂皮香,以茶香型命名当家品种、武夷岩茶五大系类之一、香不过肉桂;本地种,原产于慧苑坑,另一说法是马枕峰,省级品种。

 

 

水仙

始于清代,有兰花香,以故事传说命名当家品种、武夷岩茶五大系列之一,醇不过水仙;引入种,原产于建阳水吉小湖镇大湖村祝仙洞,国家级品种。

 

 

 

白鸡冠

始于明代,有蜜香,以故事传说命名,四大名丛之一、奇香异色;本地种,原产于慧苑火焰峰下外鬼洞,现隐屏峰蝙蝠洞和武夷宫白蛇洞亦有。

 

半天妖

始于清代,有蜜香,以故事传说命名,四大名之一,又名半天腰、半天鹅;本地种,原产于三花峰第三峰绝对崖上。

 

铁罗汉

始于宋代,有沉香,以故事传说命名,四大名之一,武夷山最早的名丛;本地种,原产于慧苑岩之内鬼洞(峰窠坑),另一说为竹窠岩

 

水金龟

始于清代,有“腊梅花”香,以故事传说命名,四大名之一;本地种,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峰之半崖上

 

 

瑞香

黄金桂天然杂交后代,编号305,有甜花香,以茶树品种命名

 

 

金牡丹

铁观音(母本)与黄旦(父本)的杂交后代,编号220,有兰花香,以茶树品种命名,引进种,省级品种

 

紫红袍

编号303,又名九龙袍;大红袍自然杂交后代之一,以茶树品种命名叶芽红紫

 

 

小红袍

培育于现代,编号66,品质形似大红袍

 

 

瓜子金

编号201,以茶树叶片形态命名,叶小形似瓜子;有熟瓜子味,本地种,原产于北斗峰,天游峰亦有同名之树

 

悦茗香

编号101,培育于现代,国家级良种,从赤叶观音有性后代中单株选育,以茶树品种命名

 

百瑞香

编号306,已有百年栽培历史;以成茶香型命名,滋味中夹带粽叶香,香气以甜香为主;本地种,原产于慧苑岩

 

 

金锁匙

编号3,已有近百年栽培史,有花香,本地种,原产于武夷宫山前村(弥陀岩等处亦有)

 

老君眉

编号118,始于清代,《红楼梦》中提及的武夷茶,以茶树叶片命名。形长如眉,有粽叶香

 

金凤凰

编号120,培育于现代,以茶树品种命名

 

 

白牡丹

近百年栽培史,有兰花香,以故事传说命名,本地种,原产于马头岩水洞口,兰谷岩有分布

 

百岁香

始于宋代,有花粉香,以成品香型命名,岩壁上刻有“百岁香”三字;本地种,原产于慧苑岩

 

向天梅

以成品香型命名,有梅果甜香,现九龙窠内茶树系1961年种植;本地种,原产于北斗峰

 

北斗

60年代衰老茶树上剪穗扦插、成活;北斗峰的称北斗一号,九龙窠的称北斗二号。本地种

 

 

金桂

百年栽培史,有桂花香、奶油香;本地种,原产于白岩莲花峰

 

石乳

最古老的传统名种之一;以香型命名,有乳香、花果香、青苔味;本地种,原产于慧苑岩、大坑口一代的名产区

 

不知春

始于清代,学名“武夷雀舌”;武夷岩茶香气最佳的品种之一;有茅草干香、栗子香;本地种,原产于天游峰一带

 

矮脚乌龙

百年栽培历史,有蜜桃香,引入种。原产于建瓯

 

 

金柳条

始于宋代,有奶油香,以茶树叶形命名

 

武夷奇种

带有武夷山本地香气;又名菜茶,武夷岩茶;最早的品种之一;武夷山当地原野生茶的混生种

 

梅占

始于清代,有梅子味,以故事传说命名,国家级良种,引进种,原产于安溪三洋村

 

佛手

始于清代,以茶树形态命名,有雪梨味;叶片大,软枝,酷似仙人手掌

 

 

奇兰

以茶树品种命名,引进种,上世纪90年代从闽南平和引进,有兰花香

 

金钱

始于清代,以茶树叶形命名,叶圆、小巧,形似铜钱

 

黄旦

始于清代咸丰,原产于安溪罗岩村,以故事传说命名,萌芽早、透天香

 

毛蟹

始于清末,国家级良种,原产于安溪福美村,以茶树品种命名,有茉莉香

 

奇茗

培育于现代科研品种

 

 

八仙

培育于现代,从诏安县寨坪村,群体单株选育,国家级良种,以茶树生长地命名,有花粉香

 

素心兰

始于清代,原产于天游岩,九龙窠亦有齐名之树;有兰花香

 

黄奇

从黄旦与白奇兰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以茶树品种命名国家级良种

 

玉麒麟

原产于外九龙窠本地种,中生种

 

 

奇曲

培育于现代,以茶树形态命名,嫩茎与枝干呈“S”型;自然变异

 

 

胭脂柳

原产于北斗峰,本地种,特晚生种

 

正太阳

原产于外鬼洞,本地种,中生种

 

紫罗兰

原产于九龙窠,本地种,特晚生种

 

醉墨

原产于九龙窠,本地种,特晚生种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