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交易诈骗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南方茶叶商会关于谨慎交易、防范诈骗倡议书

  近日,全国高发冒充领导干部通过微信实施诈骗案件。南方茶叶商会从警方了解到,茶叶市场近期已发生多起冒充中介、领导、平台员工、熟人等虚假身份信息进行交易诈骗案件,已有多人受害,给商户带来了严重损失。警方提醒广大茶商提高防范诈骗意识,谨慎交易,预防和减少这类案件继续发生,南方茶叶商会倡议如下:

  来源于:茶商资讯

福建武夷山:茶乡交易红火 “茶区警长”帮忙

春茶飘香,武夷山上采摘正忙。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天心村位于武夷山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核心位置,是武夷岩茶的主要产地,拥有茶园总面积约1.46万亩,茶叶年产量约90余万斤,拥有规模以上茶企300余家。

近年来,武夷山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建立“警长+茶园长”生态警务模式,“生态警务室”进驻武夷街道天心村,与村里的茶农建立联勤联防机制,开展治安巡防、安全知识宣传,为茶企发展注入公安“新动能”。

3月19日,武夷山市公安局赤石派出所天心村“生态警务室”民警向茶农了解茶叶生产情况。章荣凯摄

3月19日一大早,武夷山市公安局赤石派出所天心村“生态警务室”民警李聪颖就来到天心村的牛栏坑生态茶园。一场春雨过后,茶园生机盎然,一排排翠绿的茶树和油菜竞相生长,游客三五成群沿着观光漫游道游览拍照。

“老陈,今年茶叶长得这么好,收成应该不错,挣钱的同时也千万注意防骗,陌生电话让你们转钱都不要信!”遇到正在清理茶园杂草的茶农老陈,李聪颖停下脚步与他攀谈起来。

作为“茶区警长”,李聪颖是这一带茶农的老熟人,他的脚步踏遍了辖区茶山茶园的各个角落,巡逻防护、生态保护、打击犯罪……这些都是他的日常工作重点。

随着春茶采摘季节的来临,茶农们忙碌的身影出现在茶园。李聪颖加大了巡逻力度,每天早上都准时来到辖区茶园“报到”,与茶农们面对面谈收成、拉家常、话安全,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将茶叶交易涉及的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民警讲得详细,茶农也听得认真。

“老张,您这灭火器马上就过期了,记得及时更换。”李聪颖在茶企开展安全检查,赶忙提醒茶企业主。在采茶季,天心村“生态警务室”的民警辅警不定期进园入企,开展安全巡查排查,检查茶农茶企各项收茶制茶设备,及时排除隐患;指导茶企茶农规范内部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每年春茶采摘的时节,茶山上有来采茶的、有来收茶的、有来观光的,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引发交通安全问题。今年采茶季来临之前,天心村“生态警务室”组织民警辅警联合保安力量、义警队等组成巡逻队,加强对茶园茶企周边交通疏导,并发放《致茶农、采茶工人的一封信》,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今年以来,天心村“生态警务室”还会同武夷山市公安局经侦部门,破获侵犯茶企知识产权案件2起,捣毁制假窝点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有效维护了茶企的合法权益。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袁灏 杨德宝 章荣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金融茶”“理财茶”?赌局陷阱!

近期“金融茶”“理财茶”事件频发,个别茶企打着销售高端茶叶的名义,承诺一定期限后以本金加利息的方式予以回购,以骗取非法利润。这类“金融茶”“理财茶”的业务模式脱离商品交易实质,由正常销售行为包装成为一种追求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产品,实际涉嫌诈骗或非法集资等行为。投资者需谨记,炒茶并非投资博弈,而是高风险“赌局陷阱”。

茶叶交易的炒作风气

在传统经营利润日益微薄的情况下,茶商通过炒作的方式抬高茶叶价格,高价的“金融茶”往往是资金堆砌和控制发行量的结果,通过锁仓和对敲等手段,不法茶商便能够轻松将茶叶商品转变为金融产品从而获利。新进茶商是“金融茶”市场的主要潜在参与者。与2007年和2014年的炒茶高峰不同,2021年炒茶高峰出现了量在价先的迹象。茶商数量的急剧下降导致增量资金无法持续,进而导致近期来“金融茶”“理财茶”的“爆雷”事件层出不穷。

茶叶回购隐藏诈骗和非法集资风险

部分新设茶叶厂商模仿大厂商发展路径,通过集中宣传造势、招揽加盟商,“另起炉灶”打造新“高端”品牌。为了快速变现,新品牌通过对加盟商的兜底回购条款刺激押款压货数量。原本随行就市的茶叶波动,变成了一种“固定+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而新品牌茶叶就是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茶叶市场上这种以“注水资产”为基础,通过承诺收益的行为存在高度的诈骗和非法集资风险。

涉案典型案例

茶叶公司A

01

茶叶公司A销售高价茶叶产品XX,A公司负责人口头宣传称该批茶叶升值潜力大,可以短期内翻几倍,同时通过公司微信号等途径发布文章,宣称“2023最热焦点品牌”“30%的市场增长比”“10000+周流通数字”,一个多月时间吸引数百投资人加盟经销商。A公司负责人与经销商聊天时,多次声称“我们自己操盘,你只要配合,保证能赚大钱”“相信我们,这款产品持仓全部都会拉起来,目标价是20万一件”。

然而,等A公司大量出货后,该产品市场价格一落千丈,众多经销商这才意识到这原来是一场“骗局”。若合同规定了实物交付,即完成双方约定的,投资人将难以追讨投机资金。

茶叶公司B

02

茶叶公司B销售高价茶叶产品YY,承诺30天后会以高价回购,回报率高达10%。投资人认为有利可图,入场购买获得盈利后投入更多资金。运作一段时间后,已吸引到数百位投资人,此时,茶叶公司B突然停止回购,众多投资人投资资金难以追回。因不存在实物交付,单纯的买空卖空,实质是非法集资行为。

茶叶公司C

03

茶叶公司C开发“炒茶”微信小程序和手机应用软件,消费者注册后在平台通过买卖茶叶的差价获得收益。该平台未经有关部门许可,成交信息采集来源不明,涉嫌提供“炒茶”平台,为“金融茶”炒作推波助澜,可能促成茶商联合做局,操纵吸纳投资者乃至茶叶收藏买家资金,损害其它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风险提示:远离“金融茶”骗局

当下盛行于茶市的“金融茶”骗局基本属于传统上所说的“滴水滚珠局”,是一种新型的“庞氏骗局”。“滴水滚珠局”的逻辑是寻找稀缺性资源,或不容易批量生产类型的产品,经过加工赋予其新的特性,然后鼓吹市场前景以及其稀缺性,拉升产品价值,通过造势、捂盘限量投入市场,拉长战线,拉升价值感,分阶段进行品相叠加,最后高位抛盘,提现走人,制造或寻找下一个风口锚点。所有“金融茶”骗局都是以高回报为诱饵,承诺的回报率甚至超过20%,但这种承诺都不会写进合同,只是通过聊天等方式进行宣传。由于茶叶交易多以口头商定、微信交付的形式为主,对茶商的信任也源自多年积累的口碑和声誉,一些出面做局的人大都有各种各样的头衔加持。他们像炒股一样,通过“枪手”拉高打低反复收割,甚至茶叶根本没动,只是对单交易。这种以理财为名义的炒茶方式,即使有合同等外衣,实际也可能构成诈骗。

荔湾区发改局(荔湾区处非办)、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及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提醒,公众品鉴、收藏茶叶时,应聚焦茶文化和茶本身的价值,拒绝“金融茶”投机活动,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切记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要警惕打着“保本”“高收益”旗号的任何形式的理财产品。一旦发现涉嫌市场诈骗、非法集资的行为,广大群众应该及时收集和保留广告宣传资料、录音录像、合同协议、转账凭证等涉嫌非法集资的线索,积极向荔湾区发改局(荔湾区处非办)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举报一经核实将依法依规予以奖励。

【来源 荔湾区发改局(荔湾区处非办)】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