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长盛川黑茶

找到约86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长盛川黑茶产品

少数民族大学生长盛川茶艺传习基地正式成立!

3月20日,“少数民族大学生长盛川茶艺传习基地揭牌仪式”在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顺利进行。宜昌市民宗委办公室主任覃金山、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党总支书记鲁春立、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副院长曹大明、湖北长盛川茶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长盛川第二十代传承人何功威、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文化中心副主任,湖北三峡职院教授刘伟华共同揭牌,并在茶艺传习基地开启“茶艺传习第一课”。

“少数民族大学生长盛川茶艺传习基地”正式落户三峡大学民族学院,传习基地的成立,标志着三峡大学与长盛川茶业的合作与发展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一直以来国家倡导非遗进校园,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体系发展。长盛川作为湖北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坚持践行“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坚持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方向。基地将为少数民族的学生们提供茶文化交流的平台。以茶为媒介,将这片象征文化传承、民族团结的叶子根植到每一个角落。

万里茶道研究院、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万里茶道协作体常务副主席,万里茶道研究院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联部三局原局长,中国驻也门前大使刘登林、一带一路中国茶文明之旅活动总策划负责人胡明方、三峡大学党委书记李建林分别发来贺信,其中,刘登林先生在贺信中表示:衷心希望通过师生和茶人们的共同努力,让茶成为中华各族人民融合的媒介和桥梁,为“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实现文化強国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曹院长表示:长盛川是一个充满民族情怀的“老字号品牌”,早在2014年长盛川就在民族学院设立了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积极帮扶少数民族大学生。此次基地揭牌,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落实落地,也是前期情谊的延续。长盛川大力培养非遗人才,让非遗进校园,是为了不断传承保护,推进传承体系发展。各民族同学以茶为媒交流交往交融,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湖北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文化中心主任彭红卫表示:中华茶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茶为媒,不仅要传习茶艺更要学习待客之道,中华茶不仅是媒介也是民族情感的纽带,希望通过长盛川基地这个桥梁来传承中华茶道。

随后,在长盛川茶业营销总监助理、国家一级茶艺高级技师汪艳丽老师的带领下,来自彝族、壮族、土家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纳西族的学生们进行了“茶艺传习第一课”,学习了长盛川黑茶、绿茶的冲泡技艺以及茶礼仪相关知识。

通过传习基地的建设和运营,长盛川茶产品在制作、品赏、价值、文化等方面等到更为直观的展现,同时长盛川茶文化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搭建茶文化传习和交流的平台,让各民族大学生参与到中国茶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来,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是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强盛不息的支撑。文化建设是我们国家屹立不倒的根本,是支撑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因为这是我们最为深厚的软实力,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2021国际茶日 · 长盛川在北京、武汉、杭州、太原…等你

2021国际茶日
2019年,经中国提议倡导,联合国大会第74届会议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今年“国际茶日”将延续2020年首个系列活动所倡扬和引导的发展方向,呈现万里茶道在国际化、年轻态、茶旅融合和申遗四个工作领域的阶段性成果,以期更好地促进茶产业的国内外交流,并为沿线城市赋能。
长盛川湖北青砖茶作为湖北老字号、非遗黑茶代表受邀参加并自主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共同营造“国际茶日”的浓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全球茶文化交融互鉴和茶产业持续发展。
超多精彩活动,一起看看吧!
活动回顾
5月14日-17日,第23届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圆满举行。国内名茶齐聚武汉,湖北好茶飘香江城,组成鄂茶史上最强参展阵容。17日上午,长盛川青砖茶获评本届博览会“我喜爱的十大湖北好茶”荣誉称号。
5月12日-18日,第五届鄂湘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武汉湖北美术馆举办。长盛川湖北青砖茶作为湖北“一红一绿一黑”中的非遗黑茶代表现身联展现场,长盛川“虎座鸟架大茶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展来宾络绎不绝,小茶童纷纷前来体验非遗好茶。
童眼看“非遗”
活动预告
5月21日,2021“国际茶日”万里茶道系列活动将在湖北大学展开,活动主题为“茶,让我们在一起”,旨在让茶文化走进校园,号召全世界青年关注茶文化,体验茶生活。长盛川茶业将积极协助此次活动举办,为高校学子准备醇香的长盛川青砖茶及沉浸式的茶艺表演互动。
5月21日-2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将在杭州举办。本届茶博会以“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为主题,届时将有222家茶企组团参展,展位数达512个,规模为历届之最。长盛川茶业将作为优质茶产区宜昌的优秀茶企代表出席(展位:C3馆湖北展区E区)。23号下午13:00-14:00,将举办长盛川专场推介会,诚邀所有来宾到场品鉴(地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1A前厅)。
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5月21日-23日,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将在山西太原举办。据统计,目前共有15名外国政要和部级官员、19家驻华使领馆、8家国际组织、13家外国投促机构、70家世界500强以及行业领军企业、17家央企、73家中外商协会和科研院所与会,人数还在增长中。长盛川茶业受邀与会,共襄投资贸易盛会,共享中部崛起机遇。
5月22日-24日,第七届北京国际优质农产品展示交易会将在北京举办。本届农交会主题为“促进产销合作,赋能品牌增值”,将紧跟我国当前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立足于农产品生产企业与大型批发商、代理商、经销商及采购商的合作和贸易。长盛川茶业将作为湖北优质农产品企业代表参会。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国际茶日」作为一个专属于茶的节日,跨越国界、跨越民族、跨越语言。据悉,2021“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将有来自肯尼亚、摩洛哥、荷兰、俄罗斯、智利、越南、斯里兰卡等20国驻华大使,以及联合国驻华协调员、联合国粮农三机构代表等外宾参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盛川湖北青砖茶

▲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上榜,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是宜昌市首个且唯一的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

▲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由湖北制茶世家何氏家族于公元1368年创立,传承至今已历经20代,匠人精神使得制作的核心工艺得以完整保留,延续了湖北青砖茶传统制作技艺的血脉。

▲三位传承人在茶园

长盛川百年变迁缩影

●明朝洪武元年(1368-1400)

该技艺始于何氏先祖何德海。明朝洪武年间,何德海从江西迁至湖北,以种茶、制茶、贩茶为业,为创立“长盛川”奠定了坚实基础。

约1400年左右始制“帽盒茶”,是为青砖茶雏形。●明末至清300年间(1600-1911)

何氏开展茶叶边贸、外贸,年产砖茶近万箱,产品远销西北地区和欧洲诸国。●晚清至民国初年(1860-1915)

长盛川引入蒸汽压机等机械生产,产品多次在国外获奖,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茶庄之一。●抗战时期(1937-1945)

小规模生产及销售持续进行。●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

“长盛川”品牌并入国营茶厂。●20世纪90年代(1996年后)

“长盛川”迁入优质茶源地宜昌扩建园区并逐渐发扬光大。……

▲长盛川青砖茶制作过程

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

长盛川青砖茶经过初制、发酵、拼配、成型、烘干、包装等77道工艺。最独到之处在于:一是120吨茶料官堆陈化、开沟通风,保证发酵过程茶叶不“发花”;二是最早在茶砖压制川字标识,使其成为防伪标志和文化符号;三是其茶砖为紧压茶中密度最紧。成品茶色泽青褐、汤呈琥珀、滋味香浓,具有化滞去腻、消脂控糖等功效。

▲长盛川青砖茶制作过程

非遗技艺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长盛川青砖茶自明清以来就是西北各族人民生活的必备饮品,被誉为“生命之饮”,是民族团结的载体和纽带,以青砖茶为基础衍生出的“蒙古奶茶”,被誉为“世界上最好喝的奶茶”;青砖茶同时也是与俄罗斯和欧洲各国交流的媒介,至今仍承担经济文化交流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使命。

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是宜昌市首个且唯一的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现已发展成为面向海内外的特色农业产业和宜昌的特色城市名片。该项目倡导生态绿色的生产方式,追求自然和谐的理念,并引入生物制药的理念提升传统茶产业发展质效,为推动当下社会的多元性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的对话资源。此外,还积极助力山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出口创汇,带动了农业种植、加工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在解决地方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找到约8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