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道艺术摆放图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煎茶道和点茶道之后,出现了新的泡茶道

中国泡茶道简史

 

丁以寿

  中国泡茶道蕴酿于宋元至明朝前期,形成明中期。兴盛于明朝后期,衰于清朝及民国,复兴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泡茶道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对朝鲜茶礼和日本煎茶道影响很大。

泡茶道的酝酿

  泡茶道是中华茶道的又一代表形式,自明朝中期形成以来流行至今。  

  泡茶有两个来源,一是源于唐代“痷茶”,二是源于宋代点茶。  

  唐代陆羽《茶经·六之饮》记:“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纳茶于瓶或缶中,以沸水(汤)淹泡(沃),有如后来的泡茶。陆羽倡导煎茶,故对这种“痷茶”持反对态度。“痷茶”是指病态的、夹生的茶,具贬义。用瓶、缶泡茶时斟茶总是不便,于是改用有柄有流的壶来泡茶,斟茶也方便,从而形成壶泡法。中唐的“痷茶”实是壶泡法的萌芽。  

  在点茶法中,略去调膏、击拂,便形成了末茶的冲泡,进一步将末茶改为散叶茶,就形成了“撮泡”。从南宋画家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和《斗茶图》、元画家赵孟頫《斗茶图》来看,其中人物都是左手持盏,右手拿汤瓶,直接在盏中注汤泡茶。并且画中风炉上出现提梁、侧把、短流的煮水壶,此壶显然不是作为点茶用的汤瓶,因此推测撮泡约萌芽于南宋。

赵孟頫《斗茶图》  

  文征明(1470~1559),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四人合称“吴中四才子”,画史上又将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画。《惠山茶会图》描绘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时节,文征明同书画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潘和甫及朱朗七人游览无锡惠山,在惠山山麓的“竹炉山房” 以茶会友、饮茶赋诗。此画记录了他们在山间聚会畅叙友情的情景。松树下茶桌上摆放多件茶具,桌边方形竹炉上置壶烹泉,一童子在取火。尤可注意的是,炉上水壶流短,不似汤瓶的长流,因而应非点茶,而是泡茶。  

  如果说《惠山茶会图》还不是很明确表现泡茶,那么《品茶图》则是确切地表现泡茶的。画中茅屋正室,内置矮桌,桌上只有一壶二杯,主客对坐,相谈甚欢。侧室有泥炉砂壶,童子专心候火煮水。画上自题七绝:“ 碧山深处绝尘埃,面面轩窗对水开。谷雨乍过茶事好,鼎汤初沸有朋来。”末识:“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陆子傅对访,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话也。”可知该画作于嘉靖辛卯(1531年),屋中品茶叙谈者当是文征明、陆子傅二人。此画表现的显然是在壶中泡茶,继而斟入盏中品饮。

文征明《品茶图》局部)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书画家,为“吴门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事茗图》画面是青山环抱,林木苍翠,溪流潺潺,参天古树下,有茅屋数间。茅屋之中一人正聚精会神伏案读书,书案右侧摆着一壶一盏等茶具,墙边是满架诗书。边屋之中一童子正在煽风煮水。画卷上人物神态生动,环境优雅,表现出幽人雅士品茗雅集的清幽之境,是当时文人学士山居闲适生活的真实写照。此画内容表现的也是在壶中泡茶,继而斟入盏中品饮。

唐寅 《事茗图》(局部)

  从文征明、唐寅在正德、嘉靖年间所作茶画可以判断,到明朝中期,散叶茶的直接冲泡茶法渐渐取代了碾磨成粉末的点茶法。所以说,从南宋,历元,直至到明中叶,是泡茶道的酝酿时期。

二 泡茶道的形成

  (一)田艺蘅煮泉品水  

  田艺蘅,字子艺,自号隐翁。在田艺蘅之前,论水的书,有唐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宋叶清臣的《述煮茶泉品》等,但其实均是短文,不足以称书。《煮泉小品》撰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不仅述及源泉、石流、清寒、甘香、灵水、弄泉、江水、井水等,详论天下之水,还记录了当时茶叶生产和烹煎方法,是关于烹茶用水的一部经典之作。书中记:“有水有茶,不可无火。”“人但知汤候,而不知火候。”“汤嫩则味不出,过沸则水老而茶乏。惟有花而无衣,乃得点瀹之候耳。”“煮茶得宜,而饮非其人,犹汲乳泉灌嵩莸,罪莫大焉。饮之者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皆是经验之谈。  

  明朝前期,延续宋元以来的点茶法,到了中后期,泡茶法兴起。“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枪旗舒畅,清翠鲜明,方为可爱。”(《煮泉小品·宜茶》)在茶瓯中冲泡芽茶,这是关于明朝撮泡法的最早文献记载,表明杯盏撮泡法在明朝嘉靖年间已经开始流行。  

  (二)张源《茶录》奠定泡茶道的基础  

  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包山(即洞庭西山,在今江苏震泽县)人。所著《茶录》,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贮水、茶具、茶道等二十三则,每则都是张源自己的亲自体验和心得,发前人之未发。  

  从张源《茶录》的记载来看,泡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泡茶道茶艺的主要器具有茶炉、汤壶(茶铫)、茶壶、茶盏(杯)等。  

  2.选水  

  关于品泉择水,张源有精辟之论:“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阖窥其体”(《茶录·品泉》)茶与水的关系的概括。且比较了山顶、山下、石中、砂中、土中泉水的特点,“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黄石为佳,泻出青石无用。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茶录·品泉》)。负阴的流泉胜于静止向阳的泉水。且泉水以无味、无香为真,“真源无味,真水无香”(《茶录·品泉》)。张源还认为“雪水虽清,性感重阴,寒人脾胃,不宜多积”(《茶录·井水不宜茶》)。“贮水瓮,须置阴庭中,覆以纱帛,使承星露之气,则英灵不散,神气常存。假令压以木石,封以纸箬,曝以日下,则外耗其神,内闭其气,水神敝矣。饮茶,惟贵茶鲜水灵,茶失其鲜,水失其灵,则与沟渠水何异?”(《茶录·贮水》)张源阐述贮水方法,尤其强调茶鲜水灵。

  3.取火  

  “烹茶要旨,火候为先。炉火通红,茶瓢始上。扇起要轻疾,待有声稍稍重疾,斯文武之候也。过于文则水性柔,柔则水为茶降;过于武则火性烈,烈则茶为水制。皆不足于中和,非茶家要旨也。”(《茶录·火候》)  

  4.候汤  

  “汤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三大辨是:“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每大辨认又各有五小辨。形辨则“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声辨“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气辨“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为萌汤,直至气直冲贯,方为纯熟。”(《茶录·汤辨》)又称:“今时制茶,不假罗磨,全具元体,此汤须纯熟,元神始发。故曰汤须五沸,茶奏三奇。”(《茶录·汤用老嫩》)唐宋煎茶、点茶用的是末茶、粉茶,故汤用嫩不用老,明人用散叶茶在瓯壶瀹泡,故水用老不用嫩。  

  5.习茶  

  张源《茶录》的茶艺是壶泡法,壶泡法的主要程序有:浴壶、投茶、注汤、涤盏、酾茶、品茶。  

  “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荡冷气,倾出,然后投茶。”泡茶之前先温壶。温壶之后投茶,投茶量视壶的容量大小斟酌而行,不可偏多或偏少而失中正。“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投茶量大了则泡出的茶“味苦香沉”,投茶量小了则泡出来的茶“色清气寡。”茶壶连续泡过两次之后要用冷水荡涤,使其凉洁,然后继续泡茶,“不则减茶香矣。罐热则茶神不健,壶清则水性常灵。”分骊不宜早,早了茶的色、香、味还未蕴育好,饮用时不宜迟,迟则茶的香气挥发。“骊不宜早,饮不宜迟。早则茶神未发,迟则妙馥先消。”(《茶录·泡法》)  

  “投茶有序,毋失其宜。”投茶有上投、中投、下投三法。“先汤后茶,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后汤后茶,曰上投。”(《茶录·投茶》)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投法。春秋季中投,夏季上投,冬季下投。  

  “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茶录·饮茶》)  

  张源认为茶有真香、真色、真味,因此不能在水中加碱,茶中加料如香、花,盏中加果,“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一经点染,使失其真。如水中加碱,茶中着料,碗中着果,皆失真也。”(《茶录·点染失真》)  

  “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茶录·茶道》)当然,张源的“茶道”是广义的“茶之道”,涵盖茶的采制、贮藏、泡饮之道。  

  张源《茶录》,第一次对壶泡茶艺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是泡茶道的经典之作,标志着泡茶道的正式形成。  

  万国鼎《茶书总目提要》考订张源《茶录》“成于万历中,大约在1595年前后”。顾大典《茶录》序说他:“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上溯三十年,为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结合田艺蘅《煮泉小品》、陈师《茶考》,可以判断泡茶道的形成约在嘉靖至万历前期这一段时期内。对对泡茶道得形成有贡献的,还有吴宽、沈周、僧大机等人。

三 泡茶道的兴盛  

  (一)许次纾《茶疏》集泡茶道大成  

  许次纾(1549-1604),字然明,号南华,钱塘人,著《茶疏》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全书约四千七百字,有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宜节等三十六则。  

  《茶疏》的最大特色在于烹试、品饮的茶道方面。关于“择水”,“清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关于“煮水器”,“金乃水母,锡备柔刚,味不咸涩,作铫最良。”认为金属作煮水器较宜,尤其是锡。又说:“茶兹于水,水籍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茶、水、器、火四者相辅相成,缺一则茶不成。  

  关于“火候”,“火必以坚木炭为上,然木性未尽,尚有余烟,烟气入汤,汤必无用。故先烧令红,去其烟焰,兼取性力猛炽,水乃易沸。既红之后,乃授水器,仍急扇之,愈速愈妙,毋令停手。停过之后,宁弃而再煮。”关于“汤候”,“水一入铫,便须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认为泡茶以水有微涛为恰好,大涛鼎沸至无声为过时的老汤不堪用。  

  茶具必先清洁,“汤铫瓯注,最宜燥洁。每日晨兴,必以沸汤荡涤,……”茶壶宜小不宜大,“茶注宜小,不宜甚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大约半升,是为适可。独自斟酌,愈小愈佳。”茶瓯:“纯白为佳,兼贵为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茶壶质地,“首银次锡,”“其次内外有油瓷壶亦可”。  

  关于“烹点”,“先握茶手中,侍汤既入壶,随手投茶汤,以盖复定。三呼吸时,次满倾盂内,重投壶内,用以动荡香韵,兼色不沉滞。更三呼吸倾,以定其浮薄。然后泻以供客。则乳嫩清滑,馥郁鼻端。病可令起,疲可令爽,吟坛发其逸思,谈席涤其玄衿。”关于“饮茶”,“一壶之茶,只斟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一壶茶只能斟两次。关于客人,“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点汤。”  

  许次疏还写了“茶所”、“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出游”、“权宜”、“宜缀”、“良友”等品茶的环境、条件等多方面,集明代泡茶道之大成。  

  (二)罗廪水火相战听松涛  

  罗廪(1537-1620)字高君,浙江慈溪人,著《茶解》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首为总论,以下分原、品、艺、采、制、藏、烹、水、禁、器等。自谓:“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然蕴有妙理,非深知笃好不能得其当。……乃周游产茶之地,采其法制,参互考订,深有所会。遂于中隐山阳,栽植培灌,兹且十年。春夏之交,手为摘制。聊足供斋头烹啜,论其品格,当雁行虎丘。……余尝谓茶酒二事,至今日可称精妙,前无古人,此亦可与深知者道耳。”(《茶解·总论》)  

  关于品茶,“茶须色、香、味三美具备。色以白为上,青绿次之,黄为下;香如兰为上,如蚕豆花次之;味以甘为上,苦涩斯下矣。”“茶色贵白,白而味觉甘鲜,香气扑鼻,乃为精品。”“茶须徐啜,若一吸而尽,连进数杯,全不辩味,何异佣作。”茶要慢饮细品,其与屠隆所言“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同理。  

  关于烹茶汤候:“李南金谓当用背二涉三之际为合量,此真鉴赏家言。而罗大经惧汤过老,欲于松涛涧水后,移瓶去火,少待沸止而瀹之,不知汤既老矣,虽去火何救耶?此语亦未中窍。”言之有理。  

  又谓:“山堂夜坐,手烹香茗,至水火相战,俨听松涛,倾泻入瓯,云光缥缈,一段幽趣,故难与俗人言。”

  (三)徐勃无茶语言无味  

  徐勃(1570-1645),字惟起,,号兴公,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喜藏书、刻书,以红雨楼为藏书室名,积书达五万三千卷。万历中与曹学佺主盟闽中词坛,被称“兴公诗派”。  

  徐勃曾协助福州知府喻政编《茶书》,又撰《蔡端明别记》、《茗谭》、《武夷茶考》,精于茶艺,为闽中茶人领袖。曾撰《武夷采茶词》六首和《闽道人寄武夷茶》、《试武夷茶》诗等,与谢肇制、周千秋等茶诗酬和(见《雨后集徐兴公汗竹斋烹武夷太姥支提鼓山清源诸茗》)。  

  “品茶最是清事,若无好香在炉,遂乏—段幽趣;焚香雅有逸韵,若无名茶浮碗,终少一番胜缘。是故茶、香两相为用,缺一不可。飨清福者,能有几人?  

  王佛大常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余谓—日不饮茶,不独形神不亲,且语言亦觉无味矣。  

  幽竹山窗,鸟啼花落,独坐展书。新茶初熟,鼻观生香,睡魔顿却,此乐正索解人不得也。  

  饮茶,须择清癯韵士为侣,始与茶理相契,若腯汉肥伧,满身垢气,大损香味,不可与作缘。  

  茶事极清,烹点必假姣童、季女之手,故自有致。若付虬髯苍头,景色便自作恶。纵有名产,顿减声价。”(《茗谭》)  

  (四)黄龙德茶饮四时  

  黄龙德,字骧溟,号大城山樵。著《茶说》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前。分产、造、色、香、味、汤、具、侣、饮、藏十章。黄龙德自述仿北宋黄儒《品茶要录》体例,但实际上乃是自创,内容切实,时有创见。  

  “茶灶疏烟,松涛盈耳,独烹独啜,故自有一种乐趣。又不若与高人论道,词客聊诗,黄冠谈玄,缁衣讲禅,知己论心,散人说鬼之为愈也。对此佳宾,躬为茗事,七碗下咽而两腋清风顿起矣。较之独啜,更觉神怡。”(《茶说·八之侣》)  

  “饮不以时为废兴,亦不以候为可否,无往而不得其应。若明窗净几,花喷柳舒,饮于春也。凉亭水阁,松风萝月,饮于夏也。金风玉露,蕉畔桐阴,饮于秋也。暖阁红垆,梅开雪积,饮于冬也。僧房道院,饮何清也,山林泉石,饮何幽也。焚香鼓琴,饮何雅也。试水斗茗,饮何雄也。梦回卷把,饮何美也。古鼎金瓯,饮之富贵者也。瓷瓶窑盏,饮之清高者也。较之呼卢浮白之饮,更胜一筹。即有瓮中百斛金陵春,当不易吾炉头七碗松萝茗。若夏兴冬废,醒弃醉索,此不知茗事者不可与言饮也。”(《茶说·九之饮》)  

  (五)陈继儒茶试小壶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白石山樵等,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与同郡董其昌齐名。二十九焚弃儒生衣冠,退隐小昆山南。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书。工诗善文,兼长绘画。颇藏异书,喜钞校旧籍。著作丰富,有《陈眉公全集》、《白石樵真稿》、《晚香堂白石山房稿》等多种,并辑《宝颜堂秘笈》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泡茶道的风行,离不开紫砂壶的兴起,两者相互促进。早期紫砂壶,容量较大。陈继儒基于文人雅致的品茗趣味,倡导使用小壶泡茶,使之更具审美意韵。他与紫砂艺人多有交往,他的茶道理论对包括时大彬在内的一大批紫砂艺人的创作产生过影响。  

  时大彬最初仿供春,喜欢做大壶。后来与陈继儒交往并受其影响,根据文人的品味把砂壶缩小,使之更加符合品茗的趣味。“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陈眉公与琅琊太原诸公品茶、试茶之论,乃作小壶。几案有一具,生人闲远之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遂于陶人标大雅之遗,擅空群之目矣。”(吴骞《阳羡名陶录》)时大彬为紫砂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千载良陶让一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陈继儒造就了时大彬。  

  陈继儒的小壶茶观点也得到同时代茶人的赞同。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的《岕茶笺》也说:“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是品茗的最佳茶具。  

  “自古名山留以待羁人迁客,而茶以资高士,盖造物有深意。……(岕)既得圣人之清,又得圣人之时,第蒸、采、烹、洗,悉与古法不同。而喃喃者犹持陆鸿渐之《经》、蔡君谟之《录》而祖之,以为茶道在是,当不会令庆叔失笑。庆叔隐居长兴,所至载茶具,邀余于素鸥黄叶间,共相欣赏,……”(《白石樵真稿·书岕茶别论后》)陈继儒生活的晚明时期,泡茶道流行,不但煎茶道早已绝迹,点茶道也已衰亡。所以陈继儒批评了那些仍坚持认为茶道唯在陆羽《茶经》、蔡襄《茶录》的迂腐观念。他与茶友周庆叔每于素鸥黄叶间品茗论道,共相欣赏。  

  陈继儒喜对茶史也有研究,曾为夏树芳《茶董》作序,后又自著《茶董补》,是为补夏树芳《茶董》之不足,又别著《茶话》一书。  

  (六)张宗子茶癖水淫  

  张岱(1597~约1689),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官宦世家,却不曾作官,性好山水。他的生平可从其《自为墓志铭》中知其梗概:“……少为纨裤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师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张岱著述丰富,然流传至今的,唯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環文集》及《石匮书后集》几种。其中《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为张岱的代表作品,书中蕴含其对故国之思,文字清新率真、描绘生动,是明末小品文的佳作。  

  明代,品茶已成时尚,各地茶馆林立,成为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张岱在《露兄》一文中写到,崇祯年间,绍兴城内有家茶店用水用茶特别讲究,“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进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有天合之者。”张岱特别喜欢这家茶馆,于是就给它取了个“露兄”的店名,典出宋代米芾的“茶甘露有兄”。 

  张岱是鉴茶辨水的能手,《闵老子茶》记载他拜访老茶人闵汶水品茶鉴水的经过,过程十分有趣(略)。禊泉乃绍兴名泉之一,曾一度被掩没,后因张岱的发现才又重显威名,名噪一时。“甲寅夏,过斑竹庵,取水啜之,磷磷有圭角,异之,走看其色,如秋月霜空,噀天为白,又如轻岚出岫,缭松迷石,淡淡欲散,余仓卒见井口有字画,用帚刷之,禊泉字出,书法大似右军,益异之。试茶,茶香发,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气方尽。辨禊泉者,无他法,取水入口,第挢舌舐腭,过颊即空,若无水可咽者,是为禊泉。”(《陶庵梦忆·禊泉》)张岱无意间发现禊泉,更以其专精的品水经验,指出辨识禊泉的诀窍。  

  张岱还请徽州歙人专事松萝茶的师傅来绍兴传授经验,改进家乡的“日铸茶”,名之为“兰雪茶”。“……募歙人入日铸。杓法、搯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一如松萝。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择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真如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雪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陶庵梦忆·兰雪茶》)兰雪茶兰雪一经出现后,立即得到人们的好评,在社会上风行一时。  

  张岱不仅嗜茶,而且识茶,从制茶到品茶,无一不精。积多年的经验,张岱曾撰有《茶史》一书,手稿交于闵老子“细细论定”,并计划刊印。其目的是“使世知茶理之微如此,人毋得浪言茗战也。”但不久战祸四起,清兵入关后随即南下,张岱逃难避乱,在匆促中稿本散失,只存序文,后辑于《琅環文集》中,这是中国茶史上一大损失。  

  除前述诸入之外,对泡茶道的兴盛和发展有贡献的,还有陆树声、徐渭、屠隆、高濂、张谦德、熊明遇、夏树芳、周履靖、文震亨、李日华、周高起、屠本畯、闻龙、冯可宾、张大复、袁宏道、李渔等人。

四 泡茶道的衰退  

  清代,满族入主中原,与元蒙一样,对汉人始终存有戒备心里,大兴文字狱,士人为避祸,纷纷转向实证、考据,流行明代的陆王心学、性灵文学、茶道艺术由盛转衰。经过改朝换代的剧烈变动,茶道也渐呈衰势。当然,说泡茶道入清后开始衰退,但并非消亡,而且在局部地区还有所发展。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工夫茶道就形成、兴盛于清代。  

  工夫茶主要流行于广东、福建和台湾地区,是用小壶冲泡青茶(乌龙茶),属泡茶道的一种,主要程序有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等。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谴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袁枚《随园食单·茶酒单·武夷茶》)袁枚(1716-1797),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生当康乾盛世,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县知县,因父丧辞官归里,在江宁城西小仓山筑随园,又号随园老人,著述颇丰。袁枚是杭州人,平时习惯饮江浙名茶阳羡、龙井,初时不习惯武夷岩茶。乾隆丙午(1786年),袁枚上武夷山,僧道献以武夷岩茶,小壶,小杯,嗅香、试味,徐徐咀嚼。始觉龙井虽清,不如岩茶醇厚;阳羡虽佳,不若岩茶韵致。这是最早的关于武夷岩茶的泡饮方法及品质特点,虽无工夫茶之名,却有工夫茶之实。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俞蛟,字清源,又字六爱,号梦厂居士,乾嘉时人。《梦厂杂著》于嘉庆六年(1801年)四月成书于广东齐昌官舍之凝香室,俞文所记器具有白泥炉、宜兴砂壶、瓷盘、瓷杯、瓦铛、棕垫、纸扇、竹夹等,其泡饮程序则为治器、候汤、纳茶、冲点、淋壶、斟茶、品茶等。工夫茶得名在清朝中叶的乾嘉年间。  

  “工夫茶,闽中最盛。茶产武彝诸山,采其茶,窨制如法。……壶皆宜兴砂质,龚春时大彬,不一式。每茶一壶,需炉铫三。候汤,初沸蟹眼,再沸鱼眼,至联珠沸则熟矣。水生汤嫩,过熟汤老,恰到好处颇不易,故谓天上一轮好月,人间中火候,一瓯好茶,亦关缘法,不可幸致也。第一铫水熟,注空壶中,荡之泼去;第二铫水已熟。预用器置茗叶,分两若干,立下壶中。注水,覆以盖,置壶铜盘内;第三铫水又熟,从壶顶灌之周四面;则茶香发矣。瓯如黄酒卮,客至每人一瓯,含其涓滴,咀嚼而玩味之。若一鼓而牛饮,即以为不知味,肃客出矣。”(寄泉《蝶阶外史·工夫茶》)茶用武夷茶,器有炉、铫、宜兴砂壶、铜盘、茶瓯等,其泡饮程序有治器、候汤、涤壶、纳茶、冲点、淋壶、斟茶、品茶等。《蝶阶外史》的作者寄泉,号外史,清代咸丰时人。  

  “潮郡尤嗜茶,其茶叶有大焙、小焙、小种、名种、奇种、乌龙诸名包,大抵色香味三者兼备。以鼎臣制宜兴壶,大若胡桃,满贮茶叶,用坚炭煎汤,乍沸泡如蟹眼时,瀹于壶内,乃取若琛所制茶杯,高寸余,约三四器匀斟之。每杯得茶少许,再瀹再斟数杯,茶满而香味出矣。其名曰工夫茶,甚有酷嗜破产者。”(张心泰《粤游小识》)潮州人酷嗜工夫茶,宜兴小砂壶,若琛小杯,候汤、纳茶、冲注、匀斟,茶的品类较多,已不限于武夷岩茶。张心泰,晚清时人。  

  连横在其《雅堂先生文集》“茗谈”中记:“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连横,宇雅堂,台湾人,生当清末民国时期,撰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考释》等书。台湾与漳州、泉州、潮州同尚工夫茶,茶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非此不能待客。

  进入民国,战乱频仍,茶道低迷。新中国成立后,受极左路线影响,包括茶道在内做的传统文化受到批判。中国茶道在二十世纪跌入低谷。

五 泡茶道的复兴  

  中国茶道的复兴却是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复苏,进入新世纪的新发展阶段。

   (一)当代茶道理论研究和实践  

  台湾是现代中国茶道的最早复兴之地。吴振铎、林资尧、蔡荣章、林瑞萱、范增平、吴智和、张宏庸、周渝等是台湾较早致力茶道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人。  

  林资尧(1941—2004),字易山,曾任台湾中华民国茶艺协会秘书长,后转任天仁茶艺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长期致力于国际茶文化交流和茶道教学,尤爱茶礼,促进茶礼生活化、社会化。尊礼古圣先贤,曾有祭孔、祭神农、祭屈原、祭陆羽等茶礼;体现大自然的运作、时节的更替,创作四序茶会;后来又创五方佛献供茶礼、金色莲花茶礼、郊社茶礼,为中国茶礼的建设开拓有功。  

  蔡荣章自1980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现代茶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其夫人林瑞萱主持坐忘谷茶道室,夫妇俩志趣相投。蔡荣章著有《现代茶艺》(台湾中视文化出版社1984)、《茶道教室》(台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茶道基础篇》(台湾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3)、《说茶之陆羽茶道》(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茶道入门三篇》(中华书局2006)等,林瑞萱著有《心经讲义——茶道精神领域之探求》(台湾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1989)等,夫妇合著有《现代茶思想集》(台湾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2000)等。蔡荣章、林瑞萱夫妇为中国当代茶道的理论和实践做出重要贡献。  

  范增平出版了《台湾茶文化论》(台北碧山岩出版社1992)、《茶艺学》(修订版,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2)、《台湾茶艺观》(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3)等,吴智和出版了《中国茶艺论丛》(台湾大立出版社1985)、《中国茶艺》(台湾正中书局1989)等。张宏庸出版了《茶艺》(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台湾传统茶艺文化》(台湾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等。  

  澳门的罗庆江在《“中国茶道”浅谈》(《农业考古》2001,4)中对中国茶道概念的阐述以及对茶席设计都有一定的探索性。  

  大陆方面,在茶艺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上有突出表现的则有吴觉农、庄晚芳、张天福、童启庆、陈文华、余悦、林治、丁文、袁勤迹等。

  庄晚芳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杂志上发表的《茶文化浅议》一文中明确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他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张天福深入研究中外茶道、茶礼,于1996年提出以“俭、清、和、静”为内涵的中国茶礼。他认为:茶尚俭、勤俭朴素;茶贵清,清正廉明;茶导和,和衷共济;茶致静,宁静致远。  

  童启庆出版了《习茶》(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生活茶艺》(金盾出版社2000)、《影像中国茶道》(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为现代茶艺、茶道提供了范式。  

  陈文华不仅在《长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中国茶文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等著作中,对茶艺、茶道概念和特征、精神作了精要的阐释,而且还发表了《茶艺·茶道·茶文化》(《农业考古》1999,4)、《论中国茶道的形成历史及其主要特征与儒、释、道的关系》(《农业考古》2002,2)、《论中国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农业考古》2005,4)等论文,进一步对茶艺、茶道进行理论阐释。  

  余悦在《中国茶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中对茶艺、茶道概念、茶道与儒道释的关系等作了精要的阐释,他在《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精神》《农业考古》2006,5)、《中国茶艺的美学品格》(《农业考古》2006,2)、《中国古代的品茗空间与当代复原》(《农业考古》2006,5)等论文中进一步阐释了茶艺美学、茶道精神。  

  林治的《中国茶艺》(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中国茶道》(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中华茶艺集锦》(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茶道养生》(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对各类茶的冲泡技艺、茶艺六要素美的赏析、茶艺美学基础、茶道精神、茶道养生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丁文在《茶乘》(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中对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袁勤迹通过实践来诠释现代茶艺,她的《龙井问茶》、《九曲红梅》、《人淡如菊》等茶席设计及表演已成为经典。  

  (二)当代茶会的创立  

  1. 四序茶会  

  四序茶会是原天仁茶艺文化基金会秘书长林资尧所制定,透过茶会,表现一种大自然圆融的律动。说它是一种群体修行,也不为过。

  在会场内,悬挂“四季山水图”和“名壶名器名山在,佳茗佳人佳器生”的茶联,烘衬出茶会的主题。茶席的布置为正四方形,而茶桌和正中央的花香案则铺以青、赤、白、黑、黄等五色桌巾,象征着四序迁流,五行变易。在悠扬的古琴曲声中,司香和司茶引导来宾入席,大家在正四方形条席人坐。司香行香礼,以香礼敬天地及宾客,然后茶会开始。4位司茶则依秋、冬、春、夏的时序,手捧代表秋冬春夏四季的插花款款入场,先行花礼,之后入座。东面茶席是代表春季的青色,南面茶席是代表夏季的赤色桌,西面茶席是白色的秋季,北面茶席是黑色的冬季。24把座椅象征24个节气。在悠扬琴声中,司茶优雅地烫杯、取茶、冲水,然后均匀斟进小茶盅,分敬给客人。沏茶四巡,司茶按顺时针次序转动,象征四季更叠。司茶依序奉上第一道茶、第二道茶、第三道茶以及第四道茶。客人闻香后,品茗回味。宾客品味茶汤,也品味着大自然的芳香。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转。当《梅花三弄》奏完之时,司茶起身,依序收回茶杯和茶托,并细致地清洗茶具。再度起身时,司茶行花礼。接着,与司香列队恭送宾客离席。人们在这样一个宁静、舒适的场所,通过茶艺、茶道、茶礼的熏陶,完全将自己融人大自然的韵律、秩序和生机之中,既品出了茶的真趣味,又彻底得到了放松。  

  2. 无我茶会  

  无我茶会是由台北陆羽茶艺中心总监蔡荣章所创立的一种茶会形式,人人自备茶具、茶叶围成一圈泡茶、奉茶、品茶。如果规定每人泡茶四杯,那就把三杯奉给左边三位茶侣,最后一杯留给自己。如此奉完规定的泡数,聆听一段音乐演奏后(也可省略),收拾茶具结束茶会。

蔡荣章先生  

  参加无我茶会,每人携带的茶具可根据茶类而定,尽量要小巧简便。基本要求是每人需带冲泡器具,四只杯子、奉茶盘、茶巾、手表或计时器、热水瓶、茶叶(以每冲泡四杯茶所需的量分成小包或直接放在冲泡器中)、坐垫等。  

  到了无我茶会会场后,首先是报到抽签,依号码找到位置。号码为顺序排列,座位形式多用封闭式,即首尾相连成规则或不规则的环形或方形、长方形等等。数十人乃至数百人的大茶会往往是在露天举行,均无桌椅。每人找到位置后,将自带坐垫前沿中心盖掉座位号码牌,在座垫前铺放一块泡茶巾(常用包壶巾代替),上置冲泡器,泡茶巾前方是奉茶盘,内置四只茶杯,热水瓶放在泡茶巾左侧,提袋放在坐垫左侧,脱下的鞋子放在坐垫左后方。当茶具等安放完毕,根据公告中的时间安排,茶会的第一阶段是茶具观摩与联谊,这时,可在会场内走动,亦可互相拍照留念。  

  到了约定时间,各人开始泡茶,泡好后分茶于四只杯中,将留给自己饮用的一杯放在自己泡茶巾上的最右边,然后端奉茶盘奉茶给左侧三位茶侣,奉茶人将茶放在左边第一位受茶人的最左边,左边第二位受茶人的左边第二位,左边第三位受茶人左边第三位。如果您要奉茶的人也去奉茶了,只要将茶放在他(她)座位的泡茶巾上就好。如您在座位上,有人来奉茶,应行礼接受。待四杯茶奉齐,就可以自行品饮。饮后即开始冲第二道,奉第二道茶时,用奉茶盘托冲泡器具或茶盅依次给左侧三位茶侣斟茶。饮后冲泡第三道,奉茶同第二道。进行完约定的冲泡次数后,如安排演讲或音乐欣赏等活动,就要安坐原位,专心聆听,结束后方可端奉茶盘去收回自己的杯子,将茶具收拾停当,清理好自己座位的场地(所有废物全由自己收拾干干净净并倒入果壳箱中),与大家道别散会,或继续其他活动。  

  无我茶会有七大精神。第一,无尊卑之分。茶会不设贵宾席,参加茶会者的座位由抽签决定,在中心地还在边缘地,在干燥平坦处还是潮湿低洼处,不能挑选。自己将奉茶给谁喝,自己可喝到谁奉的茶,事先并不知道。因此,不论职业职务、性别年龄、肤色国籍,人人平等;第二,无求报偿之心。参加茶会的每个人泡的茶都是奉给左边的茶侣,而自己所品之茶却来自右边茶侣,人人都为他人服务,而不求对方报偿;第三,无好恶之心。每人品尝四杯不同的茶,由于茶类和沏泡技艺的差别,品味是不一样的,但每位与会者都要以客观心情来欣赏每一杯茶,从中感受到别人的长处,不能只喝自己喜欢的茶,而厌恶别的茶;第四,无地域流派之分。不分彼此,天下一家,以茶修德,以茶会友,奉行一碗茶中的和平友好;第五,求精进之心。自己每泡一道茶,自己都品一杯,每杯泡得如何,与他人泡的相比有何差别,要时时检讨,使自己的茶艺日益精深;第六,遵守公告约定。茶会进行时并无司仪或指挥,大家都按事先公告进行,养成自觉遵守约定的美德;第七,培养集体的默契。茶会进行时,均不说话,大家用心于泡茶、奉茶、品茶,时时自觉调整,约束自己,配合他人,使整个茶会快慢节拍一致。并专心欣赏音乐或聆听演讲,即使千百人的茶会亦能保持会场宁静、安详的气氛。

  在“无我茶会”中,无尊卑之分,无地域流派之分,无报偿之心,无好恶之心,求精进之心,大家以公共约定的时间和秩序为准则,因而它的包容性强,修身养性效果佳。“无我”与“无己”“无私”“忘我”相似,是一种哲学境界。  

  综上所述,泡茶道蕴酿于元代至明代前期,正式形成宇明代中期,鼎盛于明代后期,衰于清、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新走上复兴之路。

  本文原为丁以寿主编《中华茶道》第八章“茶道历史”之“第三节中国泡茶道简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本文经丁以寿授权发布。

 

作者介绍

  丁以寿,1963年1月生,安徽省无为县人。1986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叶专业,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茶业系教授,茶文化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所长,安徽省茶业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茶文化系列教材》、《中国名优茶系列丛书》、《图说中国茶文化》编委,《茶业通报》常务副主编。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饮茶,是一种文化的表现,而茶文化,则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来展现。这种表现茶文化题材的艺术,就叫做茶事艺文,其价值在于包含有丰富的信息量,如人文信息、历史信息以及独特的审美信息。

图|《撵茶图》中对茶具的细致描绘

茶事艺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古人历来就很重视绘画同茶之间的关系,将茶文化与绘画结合,从而形成描绘茶事活动的绘画艺术,即茶事绘画。尤其在宋朝时期,专就以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就有很多,比如宋徽宗的《文会图》、刘松年的《斗茶图》和《茗园赌市图》等,无不成为后世艺术家临摹的对象,也是我们了解茶事文化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文就从茶事绘画的发展出发,解读为何茶事绘画在宋朝大放异彩,宋朝全民饮茶风尚又有哪些表现,以及我对茶饮文化理解的一些思考。

图|《文会图》中,宋徽宗在宴饮文士大臣

历代流传下来的茶事绘画,除了记载当时的茶叶、茶具和茶饮风俗的历史演变之外,还能向我们反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幅关于敬茶仕女帛画中,我们可以知道茶在汉代就已经是宫廷的饮品了。而且,根据史料,汉代只有上层贵族阶级才能用茶,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习俗才开始在魏晋名士中普及,进而开始成为绘画题材。可见,此时的茶是贵族文化的象征。

经过隋唐时期的发展,茶事绘画作品也越来越多,有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周昉的《调琴啜茗图》、《烹茶仕女图》等作品。但在这些作品中,画中主角还是工笔人物画,画家着重刻画的是人物形态和面目表情。虽然隋唐时期有关于煮茶、奉茶的描绘,但这些只起到点缀画面的作用。

图|北宋 佚名《仿周昉调琴啜茗图》

这种情况在进入宋朝以后,才发生转变,茶开始成为画里的主体内容。而且宋朝专就以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就有很多,成为后世艺术家临摹的对象。那茶事绘画为何在可以在宋朝大放异彩?

一、宋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艺术氛围浓厚,共同推动了茶事绘画的发展

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朝代,其政治格局基本承唐制,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由于宋代采取的政治策略和经济政策的宽松,市民经济快速发展,茶饮普及全国。

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一直都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在唐代,茶圣陆羽对茶文化的大力提倡,佛教在中国的逐渐兴盛,科举制度的深入推行和税酒制度的颁布,使得饮茶风气开始兴盛,但那个时期的茶文化,仍然只同社会上层人物有关。

图|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而到了宋朝,茶彻底成为了国饮,是全民饮茶的时代。重文抑武的政策文,提高了文人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壮大了这一群体,作为茶事绘画创作的主体,宋朝给文人墨客提供了更多施展才情的机会。同时,这也是市民、商贾小贩们最好的时代,经济政策的宽松环境给从商的市民阶层,更大的空间去发展经济。

此时,人人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百姓基本的日常物质生活已经富足,可以有多余的钱去进行茶的消费。所以茶就开始成为人们闲暇时的玩赏之物,整个社会掀起了饮茶之风,人们提倡收藏茶叶,玩赏茶具,讲究饮茶礼仪,甚至将茶饮艺术化对待。

在这种环境下,由于饮茶风气的盛行,宋朝开始出现大量的茶肆、茶坊,就如同今天我们身边的咖啡馆、奶茶店一样常见。茶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渗透到上至皇家庭院,下至街头百姓的各个社会阶层,丰富了画家们进行茶事绘画创作的题材。比如,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茶坊到处可见,人们一边喝茶一边交谈的场景也出现很多。

图|《清明上河图》中,人们在茶坊里喝茶交谈

二、全民饮茶风尚的绘画:帝王点茶,文士品茗,民众斗茶

在宋朝,人人爱饮茶,上至王侯将相,下到普通老百姓。而且,饮茶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趣味追求。在市民阶层,饮茶是一种风俗习惯,士大夫阶层则将饮茶上升为品茶的高度, 帝王则把品茶升华到艺术的层面,达到了精致豪华的极致。

1、“居庙堂之高”的宫廷茶事绘画

宋朝历代皇帝都有饮茶的癖好,对茶极为重视,同时也深谙茶文化。宋仁宗在位期间,注重茶经济的发展,提倡茶道,对于科举、茶税等事都是亲力亲为。北苑茶之所以能成为宫廷御茶,在之后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独占鳌头,离不开他的极力推崇。除此之外,他还下令将蔡襄的著作《茶录》刊印成册、雕刻在石碑上,以供后人观看和流传。

图|电视剧《清平乐》中仁宗谈到茶税

还有一个帝王对茶道也极为喜爱,他就是宋徽宗。作为一个玩艺术的皇帝,或许在政事上没有作为,但在茶道艺术上,绝对玩得很溜。他甚至为此写了一本《大观茶论》,这是一本总结从茶叶生产制作、冲点方式到品饮艺术全过程的著作,比蔡襄撰写的《茶录》还要更为详细。可见他那时对茶叶的采制、品饮就已经十分讲究了。

他在书中写道:“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宋徽宗对茶的喜爱,把茶推崇到了一个非常尊贵高雅的地位。而且在宫廷内,他经常举办茶会,邀请群臣共谈时政,进行饮茶交流。为了记录当时与臣子进行茶宴的场景,徽宗创作了《文会图》。

图|宋徽宗创作的《文会图》

看这幅画,画面以全景的方式,描绘了宋徽宗在一处庭院中宴饮文士大臣的场面。画中的庭院用栏杆进行围护,种着枝叶繁茂的树木。画中人物形态各异,有站立,有坐姿,有交耳相谈,也有侧身聆听。

徽宗在描绘画面三处人物时,特意将备茶场面和点茶流程表现出来,除了说明茶事活动,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生活中扮演着的重要角色,还表明茶文化已成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茶饮场面的细致描绘,表明了徽宗对朴素精俭生活的倡导,对群臣文士具有积极影响。

图|《文会图》中的备茶场面

2、“处江湖之远”的文人雅集茶事绘画

大宋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朝代,经过文人的推崇以及艺术化处理,茶便成为了一种精神饮品,与文人的精神层面产生联系,开始进入人们的精神领域。此后,茶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精神存在。比如,大文豪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写道,“从来佳茗似佳人”。此处的“佳茗”是优质的好茶,苏轼将好茶比作佳人,可见茶在他心中的地位,与他而言,茶是美好的事物。

而且,很多我们所熟知的大宋文人,如晏殊、欧阳修、范仲淹等人都嗜茶成癖。他们对于茶的推广,虽然不像帝王那般直接,但是在他们的诗画中,足以见到对于茶的热爱。比如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全诗将斗茶过程描写得极为精彩。正是这些名人大家对茶道不知疲倦地追求,提高了茶文化的水准和内涵,造就了辉煌的大宋茶文化。

图|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后半段

文人画家如刘松年,他创作的《撵茶图》描绘了宋代文人雅集品茶、观画作书的场面,细致地描画了人物的面目神情、衣着以及点茶所用的器皿。茶事过程中所用的茶磨、茶箩、茶盒以及点茶时所用茶盏、茶托、茶匙等器具,摆放的整齐有序。绿植点缀于画面一角,使构图显得十分闲雅。真实地再现了文人雅士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生动场景。

另外,宋代文人在创作茶事绘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在画卷中题字咏诗的方式,呈现在画中。所以,茶诗词丰富了茶事绘画的文化内涵,提升了茶事绘画的艺术高度。

图|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3、描绘民间街头巷尾的茶事绘画

如果说帝王和文人是茶作为精神生活消费品的的主要推动者,那么市民阶层则是物质性饮茶的最大消费人群。《东京孟华录》记载,都城和经济繁荣的州市在街头巷尾有很多茶肆、茶坊,并且还出现了挑着茶担的商贩,这类商贩的出现,可以满足民间百姓解渴消暑的需求。而且,民间还兴起了一种斗茶活动,民众通过斗茶来比较谁的茶质量更好些,他们对这种活动乐此不疲。

还是前面提到的文人画家刘松年,首先讲他的《斗茶图》。画面中的场景为,四名茶贩卸下茶担,在一棵大松树下相互斗茶。同样,画家也细致地描绘了茶贩们的茶担,分层的茶担上,有序地摆放着茶炉、汤壶、茶盏、茶罐等茶具,从图中可以看出民间兴盛发展的茶风茶俗。

图|南宋刘松年《斗茶图》

刘松年还有一幅《茗园赌市图》中,也是对市井阶层的描绘。画中是茶贩们在斗茶竞卖的场景。画面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内容是正在斗茶的茶贩们,姿态各异。另一部分则是观看斗茶的人群,在斗茶茶贩的左方有一老者,画面的右半部分的另一名茶贩,以及画面的最右边的一名妇人都在回头看着茶贩们斗茶,显然这斗茶活动极为吸引人。

刘松年的《斗茶图》和《茗园赌市图》,都是描绘的市井阶层饮茶的生活场景。两幅作品中,画家对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茶贩的衣着、茶担、斗茶品茶等器具都进行了细致地描绘,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描绘了精彩的斗茶场反映了真实的民间斗茶风俗和市井阶层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民间的茶饮方式没有帝王和文人那般复杂,所以两幅画中饮茶的方式也较为简单。

图|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

三、以茶会友,在享受茶道的同时,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今年春节,我比以往在家待着的时间增加很多,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泡杯茶跟父母一起聊天。往年,过年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吃完年夜饭大家就各干各的,再不怎么交流了,我们的关系有点淡。但今年有了捧茶的习惯,总是会不自觉地问一句”要加水吗“,”茶好喝吗“,原来我与他们也不是真的没话可聊。起码如今,同他们一起喝茶看电视有了默契。

在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通讯工具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联系变得频繁而便捷,但不可避免地减少了人们情感上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淡了。但是,随着茶饮文化的逐渐兴起,我们可以通过对宋朝茶事绘画的了解,借鉴古人用品茶的方式,凝聚人际之间的情感。

中国茶学泰斗庄晚芳在1989年提出,中国茶人的精神为”廉、美、和、敬“,对此,他在《中国茶德》一文中的解释为”廉检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这与古代儒释道哲学思想中“客来敬茶”、“以茶养廉”、茶禅一味”、“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宋朝茶事会画中,人们随时随地地”以茶会友“,你可以向文人那般雅致,叫上三五好友,选择一处好景致的场地,摆上茶具,慢慢地品。也可以像大众那样通俗,在路上偶然遇上了,就停下来”斗茶“。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它都为当下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形式。即以茶为媒,以茶会友,让美的享受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客来敬茶,让饮茶的礼仪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友爱,让茶会平和的气氛提高社会交往的品质。

总结:

茶为国饮,绘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宋朝画家通过艺术手法,将茶文化与绘画充分融合与渗透,形成茶事绘画。茶文化丰富了绘画的题材内容,提高了绘画艺术的文化内涵。而后世的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感受到宋朝茶事绘画的艺术底蕴和文化内涵,成为我们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生活中获得启发和感悟的来源。

(图文来源头条号叶么么Art)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星光熠熠、大咖云集,2020中国茶人新春茶会完美收官

  2020年1月18日晚,备受茶界瞩目,星光熠熠、大咖云集的“2020中国茶人新春茶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近200位来自全国各大茶产区的代表以及泰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的协会和资深茶人欢聚一堂,还有10万+全球茶友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了同步观看,来自五湖四海的茶人朋友们共同创造了一台真正属于茶人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会”。

  临近农历新年,为庆祝联合国通过由我国主导的确立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的决议,增强茶行业从业者的职业荣誉感, “2020中国茶人新春茶会”是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中国茶叶博物馆三大茶界龙头首次联合主办。

  由茶道新生活、茶源地理发起并承办,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青鸟种子、四川宜宾市人民政府、四川雅安市人民政府、云南临沧市人民政府、云南勐海县人民政府、湖南安化县人民政府、安徽祁门县人民政府、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协和南洋茶文化研究院等国内50多个茶及相关行业协会、政府、高校、茶行业研究机构、茶企协办,并得到了来自各地茶友们的大力支持。

  历史性的茶会,意义非凡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先生在茶会上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而过去的2019年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全国茶人仍然努力拼搏,取得成就:一是由中国牵头提出将每年的5月21号定为“国际茶日”获得联合国大会的审议通过;二是茶学界的刘仲华教授成为继陈宗懋院士的第二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鼓舞人心;三是陈宗懋院士主持完成的成果“茶叶中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管控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样的例子还有更多,不一而足。“所以这些都是值得庆祝的。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戴学林先生则称这场晚会为“美丽的夜晚”,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能够把土做成精美的瓷器,能够把蚕茧做成精美的丝绸,也能够把叶子做成全世界都共饮的茶叶精品,所以“国际茶日”是促进世界茶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大家如何借这股东风将中国茶带向世界,此次新春茶会则是一次新的尝试。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先生指出:“今天晚上中国茶界有一个共同关注的热点,就是此时此刻我们的‘中国茶人新春茶会’。”吴晓力先生把这个夜晚定义为“茶文化传承当中的一个新的发展,是茶人心目当中一个新的归宿。”这是提供给中国茶人共同发展事业、探讨文化的一个新磁场,作为此次茶会的主办单位之一,中国茶叶博物馆希望能够助力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少海先生表示,“2020中国茶人新春茶会”在广州举办,无疑将为广东延续千年的茶香增添新韵,也是对广东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如何传承和发扬好中国茶文化的莫大鼓励和鞭策;希望“中国茶人新春茶会”能够以广州为起点,成为能够在全国各地轮回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茶界盛会,成为中国传播茶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作为本次活动发起人和承办人,茶道新生活创始人吴垠女士表示: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能够给人们带去喜悦、幸福、健康和和平的重要载体。作为茶人这个群体,更应该要给自己欢乐,给自己喝彩,给自己幸福,享受这杯茶带来的喜乐和职业荣誉感,并体悟茶的精神、传播茶的精神,给更多人带去健康、喜悦与和平。

  除了主办和承办机构的领导人之外:

  茶文化学者、浙江农林大学茶学院名誉院长、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女士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封槐松先生

  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民俗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余悦先生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咨询委员金坚范先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云南省政府原副省长陈勋儒先生

  云南摄影家协会主席,云南省大理市原市委书记、云南省审计厅厅长刘明先生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培训与交流部部长缪克俭先生、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先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刘栩先生

  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张黎明女士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茶产业联盟理事长操君喜先生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曹潘荣先生

  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理事长纪洪涛先生

  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书谦先生

  云南省临沧市农业农村局调研员李文雄先生

  潮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詹自力先生

  安化县茶办主任肖伟群先生

  宜宾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亚先生

  潮州市农业局副局长翁鹏程先生

  勐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国忠先生

  福鼎茶办副主任杨应杰先生

  宜宾市委农工委专职副主任黄旭强先生

  宜宾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俊先生

  宜宾市农业农村局茶产业科副科长周家莉女士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主任陈名港先生

  华巨臣集团总裁、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云南普洱茶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文标先生

  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广韬先生

  着名茶人、台湾紫藤庐创始人周渝先生

  香港协和茶行老东家黄锦枝先生

  南洋印记茶文化协会主席赵美玲女士

  马来西亚国际茶文化协会理事长萧慧娟女士

  泰国功夫茶传承人、泰国tea dee 品牌创始人张志强先生

  源碧丽源茶业总经理郇晓薇女士

  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少海先生

  等众多茶界大咖均出席了本次的新春茶会。

  “同一片土地,同一杯茶”

  当中国茶人新春茶会举办的消息公布之后,茶友们对这场茶会将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演绎茶和茶文化充满了期待,虽然主办方有公布出表演的嘉宾阵容,但是给茶友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实在太大了。

  而问题的答案终于在茶会现场揭晓。

  亮点一
  音乐的盛宴让杯中茶更富想象力

  “2020中国茶人新春茶会”的发起和承办方——茶道新生活是一个一直在土地上行走的团队。

  6年多来,团队坚持深入中国各个茶产区,用脚丈量土地,用人文视觉“看见”土地上的山水人器物,呈现以茶为载体、交织着天地人的生命状态,书写《茶源地理》系列丛书。

  2018年,茶道新生活首创并相继举办了两场原创小剧场茶会,以“回归土地,看见茶”为主题,将剧场表演与茶会结合,通过艺术表演对土地和茶的演绎,以及饱含情感的文字朗读,和细品来自源产地的一杯好茶,让茶友被现场气氛感染感动,能够更加深刻地去体会茶和生长茶的产区的那片土地。

  “2020中国茶人新春茶会”由茶道新生活创始人吴垠女士担纲总策划和艺术总监,图乐剧场主理人、上海戏剧学院舞台设计出身的刘海健担纲舞美。

  整个茶会被分成上下两个半场共同演绎“同一片土地,同一杯茶”。上半场以“看见生生之美”为主题,以“天、地、人、和”四个篇章,一起进行时空和感官探索——回归生长我们的土地,看见茶,看见生命。

  前台湾优人神鼓的灵魂鼓者李子建带来的大鼓和颂钵的表演,从云开的震撼到地安的回归平静以及贯穿整场即兴配乐;

(图为李子健老师的表演)

  全国、省级播音奖及配音奖得主、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副会长周军,广东着名配音演员邱阳贯穿全场饱满而又深情的朗诵;

(图为周军、邱阳老师的表演)

  深圳非遗博物馆馆长陶一带来的仿佛在远古的吟诵,让“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生死感恩之情倾泄而下;

(图为陶一老师的表演)  

  “南派世界音乐”代表叶宏钢用尺八这种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饱满苍凉又空灵恬静的声音反复在探寻这个世界;

(图为叶宏钢老师的表演)

  广州现代舞团舞者张妍用舞蹈《流》演绎着大地母亲生命的舒张,再加上鼓点时缓时急的节奏,这一部分就似流动的水、流动是空气一样舒缓流畅;

(图为张妍老师的表演)

  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竖琴首席陈潼忻一首带着疗愈宛如天籁《夜莺》拨动着在座每个茶友的心;

(图为陈潼忻老师的表演)   

  CCTV青歌赛原生态唱法金奖获得者非遗“海菜腔”李怀秀、李怀福姐弟用声音将《畅》表现到了极致;

(图为李怀秀、李怀福老师的表演)  

  李日坤等用古琴和阅读共同勾勒出来一幅“修心明理安顿佳,左琴右书一杯茶”的画面。

(图为李日坤老师的表演)

  在众位艺术家的演绎之下,整场表演构成了一件走心的艺术作品——在呼唤着每一位大地之子回归对这片土地的关注和热爱。

  亮点二
  在团圆的日子喝幸福茶

  这次茶会,茶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清欢”、“天谷幽兰”、“金澜香”、“大红袍”、“昊天厚土”等茶品一一奉上给来宾,浓烈淡雅的滋味皆有,喝着茶的日子总是幸福的。

  1月18日为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恰逢南方的“小年”,让这场茶会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

  下半场的节目一“团圆日子,幸福茶”为主题:情景剧“团圆茶”呈现的是在新春时节,一家人围炉而坐,品佳茗,话家常,陪伴、团圆,品一杯幸福家庭茶,感受并传递家庭的情感和温暖;

(图为情景剧“团圆茶”表演)

  来自山的孩子南派民谣音乐通才叶宏钢和来自海的孩子玩具船长主唱李弈瀚用中西多种不同的乐器吹奏应和,呈现山与海,阴与阳,既是碰撞,也是交融。

(图为叶宏钢、李弈瀚老师的表演)

  华语金曲奖年度最佳民谣艺人、民谣诗人蒋明与空山乐队带来了《沉香亭》、《吃茶去》《从前慢》三首原创民谣歌曲用歌声给我们讲述了光阴与人生有关的故事;

(图为蒋明老师与空山乐队的表演) 

  有“上海歌姬”、“丝路百灵”之称的着名歌手林宝,用圆润典雅的歌声带来了一首沪语《四季歌》和《共舞》,唱出了茶人的风情万种,现场氛围热烈。

(图为林宝老师的表演)

  击鼓传花抽奖环节,欢乐满场。在这样的氛围下,台湾紫藤庐创始人周渝老师说:“在这里,茶一口喝下去会展开无限空间。我们看到茶的气,看到自然空间,打开心灵,同时也感受到别人的快乐和沧桑,将快乐分享,为沧桑予以安慰,整个空间就是无限芬芳,无限芳华。”

  亮点三
  让天下茶人一家亲,同一片土地同一杯茶。

  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少海先生在致辞时表示:此次活动的发起方和承办方——《茶道新生活》杂志社团队,虽然是茶行业内的一支年轻团队,但在吴垠女士的带领下,一直坚持在茶源土地上行走,保持真实客观的态度,坚守原创和独立出版原则,传播中国茶源地理、讲中国茶故事,向世界报道中国茶文化。他们的这种坚持,令人尊敬。

  这场茶会特别设置了一个《连接》的环节,茶道新生活创始人、《茶源地理》系列丛书主编吴垠女士配合着一张张来自土地的图片记录讲述着这个团队与土地的连接,并邀请现场的嘉宾和产区代表将来自各个地方不同颜色的土壤倒入同一个大罐子之中,寓意“同一片土地,同一杯茶,关爱母亲,茶界同心”。

  与此同时,台下的茶友们也都收到了12种土壤组成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它们来自安溪、临沧、潮州、建阳、建瓯、福鼎、安化、武夷山、雅安、勐海、祁门、易武这12个茶道新生活和茶源地理团队走过的茶产区。

  这12种土壤装在一起,每一片土的颜色都不同,也让大家非常直观地去理解为什么茶能够有这样不同的地域、品种、工艺。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先生对此感触颇深,他当场表示,希望这些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土壤,也能跟当地的茶一样,成为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展品。

  此外,茶道新生活、茶源地理为碧丽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芒摆有机庄园颁发“《茶源地理》No.001示范基地”证书。吴垠女士表示,在所走过的产区当中,这片土地令她的印象最为深刻——这是中国第一个按国际可持续农业标准建设的有机庄园,并成为中国首家通过国际雨林联盟认证(RA)的茶园,所以这样干净的土地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保护。同时茶道新生活创始人吴垠女士也希望未来能够成立一个“关爱土地”的基金会,让更多纯净的大地受到人们的珍惜和爱护。

  “土地,是生命的根,这次活动,是带有启发和创造的。我们希望她的共鸣能让更多茶人连接在一起,并打开更多的生命空间。”吴垠表示。

  亮点四
  无处不在的茶

  这场茶会更多的用心体现在细节上。一进门就有以“回归土地”为主题的微型摄影展,邹忠伟、黄健、刘明、吴光明、叶景灿、屈楷棠、陈桂源等摄影师的作品把大地和大地上的生物最动人的一刻定格在画面中,包括靓丽的茶园,绵延的山和风光还有动人的人物。

  来宾到会场前,需要“上交”一泡自己的茶作为大家交换的礼物,再领一张写上自己名字的茶票作为入场券。进场时,来宾可以亲手写下的新年祝福挂上桂花树,希望来年的愿望都实现。

  会馆内被叶下珠包围着,副舞台上铺设着草通向主舞台,尽头还有一棵在枝头轻飘着花絮像伫立在风中的白树,宾客的桌子上摆放着潮汕红泥炉和还有砂铫,还有潮州手拉壶用的红泥,再呈上飘香的茶,让每桌一开始就进入到茶的氛围中。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先生表示:“感谢茶道新生活为本次茶会做出精心用心的设计和准备。”

  中国茶叶博物馆吴晓力馆长也注意到这些细节,赞许地说:“这是开了个好头,包括场景的布置是动了脑筋的,有很多美的地方。”

  整场茶会,在现场所有茶人和工作人员的大团圆合影当中圆满落幕。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先生表示:“作为主办单位,我们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在这件事上投入情感和创意。”他对此次茶会的形式予以赞许,认为是一种有创意的传递茶文化的表达方式,也体现茶人的一种新的需求,茶人能够相聚。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茶的精神和春节这个特定习俗节日,情感上是契合想通的,借用“春晚”这样熟悉的概念,让大众的走进茶共享的时代,这个切入点非常好,拉开了茶界活动新形式、新篇章。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女士也表示:“中国茶人春节晚会是“国际茶日”这样一股东风,让这么多中国茶人相聚。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这杯茶,要把这个瑰宝好好地献给世界。”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咨询委员金坚范先生则在会前已经期待这场晚会,他引用庄子的话来形容现在的茶产业状况:“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希望中国茶产业能够通过更多创新的形式,让茶受到更多关注,让茶的研究开发走向专业化,受惠更多人。

  宜宾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俊先生表示:“今天这个晚会真的办的很成功,天下茶人是一家,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天下的茶人聚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中国茶、幸福茶。”

  虽然“中国茶人新春茶会”为首次举办,但作为首场属于中国茶人的新春庆典晚会,它是一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高规格茶会。

  作为这场茶会的发起人,茶道新生活创始人吴垠女士表示:“团圆,就是和。相连的土地,就是和。感恩一切的发生,持续改善,不忘初心。”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咨询委员金坚范先生、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民俗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余悦先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云南省政府原副省长陈勋儒先生、台湾着名茶人周渝先生、陈书谦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在茶会结束时都表示,希望“中国茶人新春茶会”的活动能够持续办下去。


  茶届大咖相聚青鸟

  在晚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大家依然沉浸在晚会的精彩之中,相约青鸟,继续欢聚。

茶届众多大咖也纷纷表达了对此次中国茶人新春茶会的观后感

  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书谦先生:这个新春茶会真正有根的感觉,回归土地、自然,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的感觉,非常好。包括文字、表现形式,我觉得都做得很到位,经历了40多年高速的经济发展以后,我们有些东西已经感到有些迷茫,包括对下一代的教育,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都需要回归,回到我们的根本上来。希望能一年一年地把它传承下去,继续弘扬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

  台湾紫藤庐创始人周渝先生:我觉得这个节目做的好,来自于他把人的精神空间扩大了,这个精神空间正好表现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点,深远的传承,或者看到我们是社会人,人有我们的精神世界,讲得更前一点,有我们的生命世界,因为现在世界性发展比较物质化和科学化。好像人的主体,人与人怎么交流,后面有什么重要文化因素好像在丧失。这个节目,把传统文化,诗经、古老哲学融合一体,演唱团队表演很精彩,文字很有文化、有水准。而且配图,风景,看到都会怀念起人情温暖。节目介绍传统,不仅高深,还有民间人情,这是很丰富的传统。这个我非常欣赏和感动。这个活动要给它很大的喝彩,让年轻人重新认识发展精神世界,逐渐把我们的哲学、美学生命意义的要求,一年一年做下去。

  中国民俗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余悦先生:这几年致力于以小剧场茶会形式来推动茶文化的传播,把其他艺术,和茶结合起来,这种探索对茶文化界非常有意义,茶要走出茶区。昨晚的茶会,把小剧场茶会这种形式和春节这种茶会有机结合,我体会深,其中天地人和四个篇章体现出茶的韵味和精神,而且感到其中三个方面的:一是生态,回归土地看见茶。二是生活,过年的时候,大家都说看节目看演出,我只说喝中国茶过幸福年,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另外更深的是生命,它的意义有自我的、他人的、社会的、物质的多个层面的,我们生命的意义和这杯茶也是紧密连接,所以生态、生活、生命跟整个晚会也是紧密连接起来。这个茶会作为“国际茶日”还没正式开始,之前的一场有一定规模,并且会通过二次传播产生海外影响力的活动,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马来西亚国际茶文化协会理事长萧慧娟女士:我们在《茶源地理》看到很多关于当地的资讯,在参加完昨天的春晚,更加立体地看见土地,看见茶。作为茶人,我们更清楚自己为了立场跟坚持在那里,同一片土地,同一杯茶。

  香港协和茶行老东家黄锦枝先生:这次活动做得很好,我深深感觉到在做这个茶文化宣传方面是很用心的,谢谢业界的人士。

  香港协和茶行少东家黄集斌先生:因为对茶的追求,让我们相聚在一起。茶人有自己的晚会,也代表着茶行业进入一个新的高度。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的发展空间还很多,可以多方面地创造。特别赞赏晚会茶作为艺术媒介,让传统艺术和茶结合的表演形式。特别是茶人春会有很多小众艺术家参与在里面,和茶的个性化调性很符合。另外日本有茶道表演,中国应该有什么茶道表现形式?这是我们茶会值得探讨的问题。

  泰国功夫茶传承人、泰国tea dee 品牌创始人张志强先生:感谢主办方和承办方办了这么好的一个活动,让我们海内外全球的茶人都能在这里共聚,昨天晚上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情就是收到了你们的茶人礼物,很用心地收集了各地方的土壤,把它融为一体,颜色各不同,看起来很漂亮,显得很协调,就像我们不分彼此,下次有机会我也把我们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土壤带来。

  茶道新生活工作人员陈瑞雪女士:非常开心,我们团队能够承办这个活动。在筹备的过程中,我们团队都非常用心,所有的布场,从舞台到桌面茶席的呈现,和桌面上泥块成型,伴手礼的制作,所有的物料都是通过我们的双手完成,都费了很多功夫;落羽杉的叶子,山茶花,桂花树,叶下珠等植物是我们从植物园带到现场。我们希望更好地呈现自然给大家,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有这么一个时刻能让大家相聚。但由于场地有限,不能让很多人到场,希望来年用更多的努力,让大家更好地团聚在一起。


  首届新春茶会组织机构

  主办: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博物馆

  承办:茶道新生活、茶源地理

  协办(排名不分先后):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青鸟种子、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中国小产区认定委员会、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茶艺国际传播中心、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省品牌研究会、福建省茶叶学会、内蒙古茶行业协会、武夷山市茶叶同业公会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浙江大学茶叶发展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茶学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内蒙古万里茶道研究院

  华夏北欧协会、云南省摄影家协会、香港茶道协会、南洋印记茶文化协会、广州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

  四川宜宾市人民政府、四川雅安市人民政府、云南临沧市人民政府、福建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湖南安化县人民政府、云南勐海县人民政府、四川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潮州市农业农村局、福鼎市茶叶领导发展办公室、祁门县茶业局

  深圳市华巨臣展览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商旅服务有限公司、碧丽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图南生活美学酒店、太一窑、协和南洋茶文化研究院、马来西亚紫藤集团有限公司

  鸣谢

  鸿润来、讲武堂、上海日匀茶食、广州天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源兴炳记、潮州市陈韵堂茶艺有限公司、广东中科琪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安市三竹茶业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茶道新生活、茶源地理、《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普洱》《茶道》《茶博览》《赢周刊·中国茶商》、茗边头条、湖南电视台茶频道、《中华茶韵》、【亚太茶业】全媒体、《中国茶叶用品》、《茶情报》、兴茶传媒、说茶传媒机构、陕茶网、《徽茶》、华夏徽茶网、《中国茶叶》、《Tea茶》、《茶艺普洱壶艺》、茶悦全媒体、天下茶友网、中华茶友集结号、中华名茶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语部、《是茶文化》新媒体

  组委会名誉主任

  陈宗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仲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国富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组委会文化顾问

  王旭烽  茶文化学者,茅盾文学奖得主、浙江农林大学茶学院名誉院长

  余  悦  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民俗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主任

  王开岭  央视《看见》主编,着名作家

  王冲霄  央视《茶一片树叶》《本色中国》总导演

  姚国坤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茶文化着名学者

  陈香白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兼学术委员、广东省非遗“潮州工夫茶”传承人

  金坚范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咨询委员

  组委会主任

  江用文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

  孙忠焕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吴晓力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

  组委会副主任

  陈勋儒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云南省政府原副省长

  封槐松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阮建云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

  陈永昊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与宣传部部长

  陈   栋   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一级巡视员

  王岳飞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

  曹藩荣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

  操君喜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茶产业联盟理事长

  张黎明  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陈书谦  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组委会执行主任

  吴垠 茶道新生活创始人、《茶源地理》主编

  组委会执行副主任

  戴学林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办公室主任

  纪洪涛  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茶叶学会理事长

  杨文标 深圳华巨臣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文品 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

  刘国英 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