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按制作工艺分类

找到约356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茶叶,这一片神奇的树叶,看似普通的绿叶能愈发美丽多彩,与茶叶的制作工艺息息相关。基本需要经过采青、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过程,才成为成品茶。根据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茶叶,接下来”小茶控“就一一剖析这六大茶类的工艺和分类!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一.【绿茶】

制程:采青 → 杀青 → 揉捻 → 干燥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叶,即没有经过氧化,是中国生产最多的茶类。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四类。「杀青」是制造绿茶的关键工序,利用高温处理鲜叶,阻隔茶叶氧化及去掉青草气,保留茶叶的绿润色泽,滋味鲜醇爽口。

比较有名的绿茶有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蒙顶甘露、黄山毛峰。

分类:

炒青绿茶:碧螺春、西湖龙井、雨花茶、信阳毛尖、甘露、眉茶、珠茶、细嫩炒青、松针等

烘青绿茶:普通烘青、细嫩烘青等

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等

蒸青绿茶:玉露、煎茶等

功效︰提神醒脑、生津止渴、清热解毒

绿茶,性寒。由于未经发酵,茶叶重量约30%为儿茶素,鲜叶中的茶多酚有85%以上都得以保留,维生素等其它营养成分损失得也少。儿茶素当中的EGCG,有多份研究指出,可抗衰老、保持心血管健康。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摘采后的茶菁通过杀菁,酶的活性消失,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未经酶促氧化反应,故称之不发酵茶。杀菁后再进行揉捻,将茶汁附着在茶叶上后进行干燥。

最佳水温:80~90度C

冲泡时间:约2~3分

关键建议:不宜放置过久,会破坏绿茶多酚,冲泡后需立即饮用

二.【黄茶】

制程:采青 →杀青 → 闷黄 → 揉捻 → 干燥

黄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相似,只是多了一道「闷黄」的步骤,把杀青后的茶叶趁热堆积,湿热作用下茶叶逐渐变黄。黄茶的氧化程度较绿茶高,滋味变得醇和甘平。

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大茶是比较有名的黄茶。

分类:

黄芽茶:包括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牙

黄小茶:包括温州黄汤、雅安黄茶、北港毛尖、泉城绿、沩山毛尖等

黄大茶:包括广东大叶青、霍山黄大茶等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食化滞、消除疲劳、健脾和胃

口感较甜,气味香腻,入脾经,通胃经,故黄茶能调理脾胃,帮助消化,能促进脂肪代谢,且大部分体质都适合饮用。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黄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最佳水温:85~90度C

冲泡时间:约2~3分

关键建议:水温不宜过高

三.【白茶】

制程:采青 → 室内/室外萎凋 → 干燥

白茶的工艺是最接近自然,把采摘的鲜叶置于微弱阳光下,或置于通风良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挥发水分。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以便将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看似简单的制作过程,却考验着制茶师的经验和技巧。

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PS:安吉白茶是绿茶

分类:

白芽茶:主要指银针等(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白叶茶:主要指白牡丹、贡眉等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润肺降噪

《本草纲目》中说:「白茶性寒凉,功同犀角。」所以白茶有降火去燥的功效。茶中含有的茶多糖对糖尿病有一定的功效,白茶富含的黄酮类天然物质还可以保护肝脏。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白茶“三年宝、七年药”!白茶经过长时间存放,茶叶内质缓慢地发生着变化,其多酚类物质不断氧化,转化为更高含量的黄酮、茶氨酸等成分,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所以“老白茶”是不可多得的臻品!

最佳水温:75~80度C

冲泡时间:约2~3分

关键建议:适合煮着喝(针对老白茶),让茶叶内含物质尽量释出

四:【青茶(乌龙茶)】

制程:采青 →萎凋 → 做青 → 杀青→ 揉捻 → 干燥

青茶属半发酵茶叶,即乌龙茶,最重要的工艺是「做青」,把茶叶放在茶筛上进行摇晃,让其互相碰撞并擦破叶缘部分细胞组织,内部水分能渗透到外,加强氧化过程,达到绿叶红镶边的状态,散发诱人的香气。

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比较有名的乌龙茶是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凤凰单丛、台湾冻顶乌龙、阿里山高山茶。

分类: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半天腰、奇兰、八仙等,还有些建瓯建阳等地产的茶,如矮脚乌龙等

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这里的水仙和奇兰主要是指主地的不同,同一种茶地在不同的产地产的茶)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东方美人、包种、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青心乌龙茶,金萱茶等)

功效︰提神醒脑、有助消化

既有绿茶的鲜香浓郁,又有红茶的甜醇,茶性不寒不热,对三高病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有一定的帮助,也适合绝大多数人饮用。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

最佳水温:80~90度C

冲泡时间:约2~5分

关键建议:茶叶量可放较多,可到茶壶一半

五.【红茶】

制程:采青 → 萎凋 → 揉捻 → 发酵 → 干燥

红茶是全发酵茶叶,集慢煮精华于一身,强调发酵过程,把揉捻好的茶胚放置在控温控湿的环境下,加速茶叶发酵过程,像慢煮牛肉一样,低温长时间烹调,提炼食材的滋味。因而,红茶汤色红亮鲜明,滋味醇和甘浓。

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金骏眉比较有名。

分类:

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熏小种

工夫红茶:闽红(金骏眉等)、川红(金甘露、红甘露等)、祁红、滇红

红碎茶:碎茶、(国外喜碎茶)叶茶、片茶、末茶

功效︰温阳活血、暖胃止泻、散寒除湿

红茶性温,入心经,口感微苦,气味焦香,可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睡前饮用一杯红茶可以养心安神,对于治疗心悸和失眠有一定的疗效。由于性温,上火虚热者不适合饮用。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红茶的发酵是“内源性酶促发酵”通过自身茶叶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经由一系列的化学作用,形成了高聚茶多酚,其泡出来的茶汤色偏红,名为红茶。

最佳水温:90~100度C

冲泡时间:约3~5分

关键建议:茶叶量可放较多,可到茶壶一半

六.【黑茶】

制程:采青 → 杀青 → 揉捻 → 渥堆 → 干燥

黑茶是人为式加工发酵的茶叶,与红茶相比,堆积发酵的时间最长可达三天。黑茶着重「渥堆发酵」,把湿的茶胚堆放在竹笪上,适时翻堆散热、洒水保持湿度。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物质的分子变小,饮用后人体能快速吸收,故而黑茶拥有出色的药用功效。

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

分类: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

湖北老黑茶:蒲圻老青茶等四川边茶: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等(四川藏茶,主销西藏)

滇桂黑茶:普洱、六堡茶等

陕西黑茶:泾渭茯茶等

功效︰驱寒养胃、消滞去腻、驱风暖身黑茶口感咸涩,气味陈香,入肾经,其富含茶多糖类化合物甚为丰富,有助预防糖尿病、降血脂、血压等。由于其性温醇,大多数人都适饮。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黑茶则是是“利用外来微生物发酵”,经由杀青、揉捻、渥堆、干燥一系列的流程来制造而成,其发酵时间需要很长,从而其叶片的颜色变成黑褐色,这也是黑茶得名的由来。

最佳水温:90~100度C

冲泡时间:约2~3分

关键建议:先洗茶、再冲泡

PS:普洱的生和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茶类(茶类的分别是根据制作工艺的差异而分门别类的),生普是半发酵,所以属于青茶,而熟普是后发酵,属于黑茶。 ​​​

PS:

早上喝红茶:吃过早餐再饮用会比较好,因为红茶含较多的咖啡因,空腹喝会导致心慌、尿频等不良反应。时间久了,还会影响人体吸收维生素B群。

下午喝青茶或绿茶:人体在中午时分肝火旺盛,下午3点左右喝一杯青茶或绿茶,可以清肝胆热,化解肝脏毒素。

晚餐后喝黑茶:很多人晚上不敢喝茶,因为怕太兴奋睡不着觉,影响睡眠品质。其实,用完晚餐后1∼2个小时,可以喝一杯黑茶促进消化,更可提升人体修补和恢复免疫系统的功能。

这类人士不宜饮茶或过量的茶孕妇或授乳期妇女不应摄取多于200毫克咖啡因,即约四杯绿茶或两杯红茶,因咖啡因有机会传给胎儿或婴儿。12岁以下儿童,每日也不应摄取超过每公斤体重 x 2.5毫克的咖啡因,如吸收过量,会增加焦虑情况。除此亦要留意喝茶的分量,有些人会对咖啡因较敏感,过量摄取有机会出现失眠、烦躁焦虑、心跳加速、头痛等症状。

——————————————————————

古树茶品牌“小茶控”,想将百年古树的茶滋味献给最懂品尝的您

快来品尝树梢上的甘甜!古树茶品牌”小茶控“上线6款产品

普洱生茶和熟茶之间的那些事儿

生茶和熟茶的关系,大抵就是豆腐和豆腐乳的关系;大白菜和酸菜的关系;大豆和豆瓣酱的关系……

至于是生茶好喝还是熟茶好喝呢?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保持健康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毕竟喝茶就是为了取悦你自己和你爱的人…

----------------

一、普洱茶按制作工艺分类

云南普洱茶工艺包括了自然发酵工艺和人工渥堆后发酵工艺两种

1. 普洱生茶制作工艺

鲜叶 → 摊晾 → 杀青 → 揉捻 →  晒干 →  称重→  压制→ 晾干 → 包装

① 鲜叶采摘

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夹住新梢的芽尖或一二片嫩叶,小心采下来,一般4斤鲜叶制一斤干茶。

② 摊晾:

酯型儿茶素转换为非酯型儿茶素,降低苦涩味

低沸点化合物挥发,氧化生成部分香气物质

鲜叶内蛋白质水解,产生更多的游离氨基酸,增加鲜爽度

部分大分子脂溶性糖水解为可溶性糖。

③ 杀青

大叶种茶含水量高,杀青时需要闷抖结合,让叶片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的活性,但不能杀得太过,保留一定的活性酶,以便后期转化。

④ 揉捻

破坏细胞组织,让茶汁及果胶等内含物质快速渗出。依据老嫩程度,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掌握揉捻时间和力度,形成良好外形,整理条索。

⑤ 晒青

揉捻好的茶叶在日光下晒干,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和有机质。晒青毛茶具有较大的表面细胞空隙,利于发酵时散发热量。晾晒时间不能过短、过长

晒干后的散茶成为普洱晒青毛茶,前5个过程称为普洱茶的原料初制,普洱的生茶和熟茶就在这里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我们先看生茶的历程:

⑥ 称重

按照普洱紧压茶的规格和形状称取相应毛茶分量。标准饼茶的重量是357克,7饼扎为一筒,正好5公斤,所以称之为“七子饼”。

⑦ 压制

根据成品的要求把晒青的茶叶称足重量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传统以石磨压制,现标准工厂有专门的机器用以压制成形

⑧ 晾干

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根据不同的原料等级和制作工艺一般普洱茶要求含水量在13%以下。

⑨ 包装

用食品白棉纸包装茶饼,饼茶每七饼用笋壳扎为一筒。

到这里,普洱生茶就算完成制作了,接下来的后发酵就要交给时间,让茶在漫漫的时光中随着你一起改变,一起从生涩变得醇和。我想能陪着你一起老,或许就是普洱生茶的魅力…

2. 普洱熟茶制作工艺

熟茶是在生茶毛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一般经过渥堆、拼配、成型、干燥、仓储等工艺

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加快普洱茶的内含物转化,得到醇厚温润的口感,从口粮茶的角度来看,普洱熟茶当下的温和更具有普世价值…

① 渥堆

和我们日常见到的发酵面包、米酒原理一致,把原料封存在一个空间里,给予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让有益菌快速发酵。渥堆的目的是促使茶叶快速发酵,实际上是一系列氧化、聚合、降解等化学反应。渥堆是对湿度、温度、时间等条件的把控,要让发酵一气呵成。如果发酵不足,普洱茶容易酸化劣变;发酵过度,又容易碳化,汤味淡薄。当然渥堆只是普洱茶发酵的一个阶段,并非全过程。

② 拼配:依据茶区、种类、级别、季节、年限等进行拼配,原则是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经拼配后,可协调各种内含物质的比例关系,让口感呈现最佳状态。

③ 成型:和生茶的压制工艺一样,压制成饼茶、沱茶、砖茶。

④ 干燥:将定型后的茶进一步干燥,使含水量达到一定范围,以利于后期转化。

⑤ 仓储:进入仓库,让普洱茶继续后期氧化。


二、普洱熟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正式出现熟茶应该从1973年始,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

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喝到了50年代的熟茶,那他一定是个骗子或者被骗子忽悠了…

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熟茶是传统工艺与黑茶工艺的结合,借鉴了六堡茶、安化黑茶的技术。通过洒水、渥堆等人工催熟,空气与酶发生氧化作用,茶色素快速转化,茶黄素转化为茶红素,再转化为茶褐素,颜色越深,说明转化越深,熟度越高。与茯砖、六堡茶相比,普洱熟茶的汤色最深

熟茶并不是就此停止了转化,在存放过程中,它同样会发生后期陈化。随着时间的推演,茶饼体积变大,重量变轻

三、普洱生茶在时间上的后发酵

普洱生茶汤色随着时间的变化示意:

(由于汤色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及微生物种类密切相关,以上划分仅供参考)

后发酵过程变化复杂,其多酚类大致可分三部分:

① 未被氧化的多酚类物质(残留儿茶素)

② 水溶性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

③ 非水溶性的转化物

在普洱茶的后发酵中,茶黄素和茶红素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从而使茶汤收敛性和苦涩味明显降低,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从而形成了普洱茶滋味醇厚,汤色红褐;

茶黄素是汤色“亮”的重要成分,茶红素是汤色红的主要成分,茶褐素是汤色“暗”的主要原因;

普洱茶的香气是普洱茶的原料品种、加工工艺和云南的独特生态气候所致。普洱茶水浸出物质含量是随着年代的增加的

四、普洱生熟茶品饮特色

1. 普洱生茶:

① 干茶颜色与香气:干茶由青绿至墨绿色为主,有些部分转黄红色。通常新制茶饼味道不明显,若经高温则有烘干香甜味。

 口感:新的生茶口感强烈,刺激性较高。苦、涩等呈味物质在口腔、身体引起的回甘、喉韵、茶气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让广大生茶爱好者欲罢不能;经历时间的生茶就像收敛锋芒的宝剑,绵柔之中暗藏千斤之力,岁月的力量轻柔却令人震撼,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真的无法言传…

③ 汤色:以黄绿、青绿色为主。

④ 叶底:新制茶品以绿色、黄绿色为主。活性高,较揉韧有弹性。

2. 普洱熟茶:

① 干茶颜色与香气:干茶黑或红褐色,有些芽茶则暗金黄色。有浓浓的渥堆味,发酵较轻者有类似龙眼味,发酵较重者有闷湿草席味。

② 口感:熟茶的醇和在于汤的滑、厚、醇、甜、柔。好喝的熟茶就像妈妈在炭炉上慢火煲出浓腻的汤,喝起来没有水的硬度,而是连绵柔软的汤质,厚度就体现在这里,绵滑的汤滑进身体,暖暖的,甜甜的,生活的美好感,不就是如此吗?

 汤色:发酵度较轻者多为深红色,发酵重者以黑色为主。

 叶底:洒水渥堆,而发酵度较轻者叶底红棕色,但不柔韧。重发酵者叶底深褐色或黑色居多,较硬而易碎。


六、普洱茶功效

1. 普洱生茶:

生茶具有提神醒脑、降血压血脂、抑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不过生茶的活性成份较多,内含物质丰富较为刺激,肠胃较弱者,需要适量饮用。

2. 普洱熟茶:

熟茶具有消食消脂,美容养颜,温养脾胃等功效。选择熟茶对胃有暖胃和保护作用,同时熟茶不会对胃有刺激作用。十分适合日常饮用。(失眠的人晚上不建议喝哦

普洱生茶和熟茶之间的关系

  生茶和熟茶的关系,大抵就是豆腐和豆腐乳的关系;大白菜和酸菜的关系;大豆和豆瓣酱的关系……至于是生茶好喝还是熟茶好喝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保持健康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毕竟喝茶就是为了取悦你自己和你爱的人…

  一、普洱茶按制作工艺分类

  云南普洱茶工艺包括了自然发酵工艺和人工渥堆后发酵工艺两种

  1.普洱生茶制作工艺

  鲜叶→摊晾→杀青→揉捻→晒干→称重→压制→晾干→包装

  ①鲜叶采摘

  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夹住新梢的芽尖或一二片嫩叶,小心用力掐下来,一般4斤鲜叶制一斤干茶。

  ②摊晾:

  酯型儿茶素转换为非酯型儿茶素,降低苦涩味;

  低沸点化合物挥发,氧化生成部分香气物质;

  鲜叶内蛋白质水解,产生更多的游离氨基酸,增加鲜爽度;

  部分大分子脂溶性糖水解为可溶性糖。

  ③杀青

  大叶种茶含水量高,杀青时需要闷抖结合,让叶片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的活性,但不能杀得太过,保留一定的活性酶,以便后期转化。

  ④揉捻

  破坏细胞组织,让茶汁及果胶等内含物质快速渗出。依据老嫩程度,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掌握揉捻时间和力度,形成良好外形,整理条索。

  ⑤晒青

  揉捻好的茶叶在日光下晒干,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和有机质。晒青毛茶具有较大的表面细胞空隙,利于发酵时散发热量。晾晒时间不能过短、过长。

  晒干后的散茶成为普洱晒青毛茶,前5个过程称为普洱茶的原料初制,普洱的生茶和熟茶就在这里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我们先看生茶的历程:

  ⑥称重

  按照普洱紧压茶的规格和形状称取相应毛茶分量。标准饼茶的重量是357克,7饼扎为一筒,正好5公斤,所以称之为“七子饼”。

  ⑦压制

  根据成品的要求把晒青的茶叶称足重量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传统以石磨压制,现标准工厂有专门的机器用以压制成形

  ⑧晾干

  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根据不同的原料等级和制作工艺一般普洱茶要求含水量在13%以下。

  ⑨包装

  用食品白棉纸包装茶饼,饼茶每七饼用笋壳扎为一筒。

  到这里,普洱生茶就算完成制作了,接下来的后发酵就要交给时间,让茶在漫漫的时光中随着你一起改变,一起从生涩变得醇和。我想能陪着你一起老,或许就是普洱生茶的魅力…

  2.普洱熟茶制作工艺

  熟茶是在生茶毛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一般经过渥堆、拼配、成型、干燥、仓储等工艺

  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加快普洱茶的内含物转化,得到醇厚温润的口感,从口粮茶的角度来看,普洱熟茶当下的温和更具有普世价值…

  ①渥堆:和我们日常见到的发酵面包、米酒原理一致,把原料封存在一个空间里,给予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让有益菌快速发酵。渥堆的目的是促使茶叶快速发酵,实际上是一系列氧化、聚合、降解等化学反应。渥堆是对湿度、温度、时间等条件的把控,要让发酵一气呵成。如果发酵不足,普洱茶容易酸化劣变;发酵过度,又容易碳化,汤味淡薄。当然渥堆只是普洱茶发酵的一个阶段,并非全过程。

  ②拼配:依据茶区、种类、级别、季节、年限等进行拼配,原则是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经拼配后,可协调各种内含物质的比例关系,让口感呈现最佳状态。

  ③成型:和生茶的压制工艺一样,压制成饼茶、沱茶、砖茶。

  ④干燥:将定型后的茶进一步干燥,使含水量达到一定范围,以利于后期转化。

  ⑤仓储:进入仓库,让普洱茶继续后期氧化。

  二、普洱熟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正式出现熟茶应该从1973年始,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

  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喝到了50年代的熟茶,那他一定是个骗子或者被骗子忽悠了…

  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熟茶是传统工艺与黑茶工艺的结合,借鉴了六堡茶、安化黑茶的技术。通过洒水、渥堆等人工催熟,空气与酶发生氧化作用,茶色素快速转化,茶黄素转化为差红素,再转化为茶褐素,颜色越深,说明转化越深,熟度越高。与茯砖、六堡茶相比,普洱熟茶的汤色最深

  熟茶并不是就此停止了转化,在存放过程中,它同样会发生后期陈化。随着时间的推演,茶饼体积变大,重量变轻

  三、普洱生茶在时间上的后发酵

  后发酵过程变化复杂,其多酚类大致可分三部分:

  ①未被氧化的多酚类物质(残留儿茶素)

  ②水溶性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

  ③非水溶性的转化物

  在普洱茶的后发酵中,茶黄素和茶红素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从而使茶汤收敛性和苦涩味明显降低,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从而形成了普洱茶滋味醇厚,汤色红褐;

  茶黄素是汤色“亮”的重要成分,茶红素是汤色红的主要成分,茶褐素是汤色“暗”的主要原因;

  普洱茶的香气是普洱茶的原料品种、加工工艺和云南的独特生态气候所致。普洱茶水浸出物质含量是随着年代的增加的

  四、普洱生熟茶品饮特色

  1.普洱生茶:

  ①茶菁颜色与香气:茶菁由青绿至墨绿色为主,有些部分转黄红色。通常新制茶饼味道不明显,若经高温则有烘干香甜味。

  ②口感:新的生茶口感强烈,刺激性较高。苦、涩等呈味物质在口腔、身体引起的回甘、喉韵、茶气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让广大生茶爱好者欲罢不能;经历时间的生茶就像收敛锋芒的宝剑,绵柔之中暗藏千斤之力,岁月的力量轻柔却令人震撼,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真的无法言传…

  ③汤色:以黄绿、青绿色为主。

  ④叶底:新制茶品以绿色、黄绿色为主。活性高,较揉韧有弹性。

  2.普洱熟茶:

  ①茶菁颜色与香气:茶菁黑或红褐色,有些芽茶则暗金黄色。有浓浓的渥堆味,发酵较轻者有类似龙眼味,发酵较重者有闷湿草席味。

  ②口感:熟茶的醇和在于汤的滑、厚、醇、甜、柔。好喝的熟茶就像妈妈在炭炉上慢火煲出浓腻的汤,喝起来没有水的硬度,而是连绵柔软的汤质,厚度就体现在这里,绵滑的汤滑进身体,暖暖的,甜甜的,生活的美好感,不就是如此吗?

  ③汤色:发酵度较轻者多为深红色,发酵重者以黑色为主。

  ④叶底:洒水渥堆,而发酵度较轻者叶底红棕色,但不柔韧。重发酵者叶底深褐色或黑色居多,较硬而易碎。

  五、普洱茶功效

  1.普洱生茶:

  生茶具有提神醒脑、降血压血脂、抑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不过生茶的活性成份较多,内含物质丰富较为刺激,肠胃较弱者,需要适量饮用。

  2.普洱熟茶:

  熟茶具有消食消脂,美容养颜,温养脾胃等功效。选择熟茶对胃有暖胃和保护作用,同时熟茶不会对胃有刺激作用。十分适合日常饮用。(来源:茶人王心,图片来源:茶友网)


找到约349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