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碧螺春怎么采摘的

找到约134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最贵18000元/斤!深度剖析天价洞庭碧螺春茶背后的密码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再加上其采摘标准高、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洞庭碧螺春茶可以说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相信知道她的茶友不在少数吧。



最近,从苏州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叶节暨太湖文化旅游节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2019年的第一批碧螺春即将上市了!


【上市时间】


预计在3月20日,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将少量开采上市,随后一周左右洞庭山碧螺春将批量上市茶农最忙碌的时候也要来了。



【品质】


今年入春以来,洞庭东西山碧螺春产区雨水充分,二、三月份平均气温比去年偏高1度左右,为春茶生长奠定了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条件。


因而,今年的洞庭山碧螺春茶,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质量因子将全部优质上佳,一点都不辜负众多茶友对她的期望呢~



【产量】


预计今年特级洞庭山碧螺春产量15吨左右,比去年增15%左右,一级洞庭山碧螺春产量30吨左右,比去年增20%左右。


如果四月份天气适宜,预计洞庭山碧螺春总产量将达到130吨左右,比去年增20%以上。



【价格】


预计今年品牌企业特级一等洞庭山碧螺春产地销售价格每500克4500元以上


另外,今年一些洞庭山碧螺春规模龙头企业,将选择深山坞独特茶园小环境下的优质高香群体小叶种嫩芽,经制茶大师精湛技艺制作少量极品洞庭山碧螺春茶投放市场,一些特色珍品售价将达每500克12000-18000元


3月15日,每克黄金市价为365元,按这个价格计算500克黄金达到18.25万元。相较之下,还没上市的极品洞庭碧螺春茶可以说是“贵如金了。



有小伙伴可能会好奇不就是茶吗?这碧螺春怎么这么贵!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她“珍贵


1、不是所有的碧螺春都叫“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是一种炒青绿茶,所有按照碧螺春工艺制作的绿茶,都可以叫“碧螺春”。


但从产地上来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的洞庭碧螺春原产地:只限于苏州市吴中区的东山镇(洞庭东山)和金庭镇(洞庭西山)两个行政区域内的茶产区


也就是说,只有苏州东西山出品的碧螺春才是“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原产区示意图)


东西山产的碧螺春,在外包装上都会贴有一个综合防伪标识。



不要小看这个综合防伪标识,它是洞庭山碧螺春所独有的,只有原产地即东西山出品的碧螺春茶叶,才有资格贴此标识。


四川、湖南等地的碧螺春,甚至是东山的近邻、上世纪80年代从东山引种的旺山碧螺春,虽然血统也够纯正,炒制方法也学自东山,但名字也只可以叫“碧螺春,不能称“洞庭山碧螺春,更不能张贴这个综合防伪标识。


2、明前和雨前的洞庭碧螺春采摘周期极短


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


最早开采的茶叶也称为头采。头采的茶芽很小,产量很低,价格也最贵,有的茶商在农户家里收购也要一斤3000元左右。有时采摘时期相差三天左右,价格就相差一千以上。



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采摘时间满打满算也就20多天。


在这20多天里,苏州东西山的茶农每天早晨就上山采摘茶叶,采完了拣剔,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严苛筛选,紧张的制作,纯手工的揉捻,精雕细琢…… 只有每个环节紧紧相扣才能制作出这样的优质好茶。

     

3、洞庭碧螺春出茶率低


在市场中,我们也常常听到:一斤好绿茶需要采摘3-5万个芽头,那一斤好的碧螺春又包含了这么多芽头呢?



众所周知,碧螺春的茶芽非常细嫩,炒制一斤好的碧螺春需要使用6.8~7.4万颗芽头,如果是特别名贵的碧螺春,有时候还能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也相当于1克碧螺春至少需要136颗芽头!


按照一次采摘一个芽头,一泡4~5克的碧螺春需要双手在枝头上采摘544-680次,一斤茶需要采摘68000次。


现在你知道碧螺春的鲜嫩口感从何而来了吧?



细嫩的茶芽与农人略显粗糙的双手,看似相距千里,在此刻,却仿佛天造地设。



4、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碧螺春由于其采摘、挑拣、炒制的方式都是采用人工的传统方式,保证了芽叶的形状和成茶的质量,但同时也决定了正宗碧螺春的成本居高不下。


在这里小编,为您独家揭秘下原产地一斤正宗碧螺春的成本:


①茶树养护成本:茶树养护成本主要是指施肥,打农药,以及修剪的人工等,差不多折算下来50~100元/斤。            


 

②采摘人工:120元/天


一个人一天采摘的碧螺春茶叶平均下来最多8两左右,也就是说,一斤的碧螺春人工成本在150元/斤。今年这个价格恐怕又涨了~


③师傅炒制成本:25元/锅


本地碧螺春茶都是纯手工炒制的,炒茶师傅炒一锅差不多25元工人费,一斤差不多3锅,那就是75元/斤成本。



综合折算下来,一斤碧螺春的裸价成本至少在325元/斤左右。


所以一般低于300元/斤的碧螺春都不能算是正宗的原产地碧螺春。



知道了这些,你还觉得她贵吗?


是贵,但也珍贵!


不过也正是这份珍贵,导致市场上80%的洞庭碧螺春是其他外地碧螺春冒充的,让许多爱茶的朋友傻傻分不清(当然并不是其他碧螺春不好,但冠以“洞庭碧螺春”之名,价格也就更加美丽了


时尚 | 旅游 | 休闲 | 健康 

分享你关心的生活话题

随时随地提供新鲜、全面的茶叶资讯

挺过大旱,碧螺春迎来又一春

今天,新华日报聚焦吴中洞庭山碧螺春

跟着发发一起来看看吧

3月16日,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茶山航拍。席时超摄

国家级非遗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严介龙在炒制茶叶。王从安摄


3月16日,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茶园内,茶农在采茶。席时超摄

春分时节,苏州迎来连续降雨。太湖之滨,洞庭东山莫厘峰云雾缭绕,山上的茶园内,碧螺春新芽初展、青翠欲滴。“只要天一放晴,今年明前茶最佳采摘期就到了!”3月22日上午,看着漫山长势喜人的茶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严介龙难抑激动。

去年夏天,包括严介龙在内,一群和碧螺春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茶人、茶农一直忧心忡忡——作为洞庭山碧螺春核心产区,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金庭(西山)两镇入夏后遭遇60年不遇的罕见高温大旱,且持续两个月之久,茶树生长颇受影响。

作为苏州的一张“名片”

碧螺春跻身中国十大名茶之列

在春茶销售市场占据非常重要地位

最近正式迎来春茶开采

大旱之后的碧螺春长势到底如何?

产量和品质怎么保障?

连日来

记者走进太湖洞庭东山、西山一探究竟

补救措施到位,新茶产量不降反增

洞庭山碧螺春

3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西山天王坞,只见盛放的桃花、梨花点缀在碧绿茶山之间,呈现出一派别致的春景。去年8月,这一带旱情尤为突出,坞内水库一度干涸,山上茶树缺水严重。而当天记者看到,水库库容已恢复正常,不时有施工人员进出坞内,紧张推进引水上山工程的管道铺设。

在天王坞茶果专业合作社的群体小叶种保护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沈四宝正在茶园里忙碌。去年,他家种在高处的新茶树受影响较大,旱死200多棵。记者在西山多地走访发现,沈四宝家的情况不是个例,由于山顶土质较薄,且缺乏高大果树遮挡,海拔70米以上种植的茶树普遍受损严重。沈四宝介绍,本地群体小叶种茶树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目前虽然个头比去年小一些,一旦天气晴起来、温度上升,爆芽情况应该不差。

“这部分茶园占比不大,据统计,造成的损失约占总量的5%—10%,总体可控。”金庭镇农林服务站站长沈强介绍。为了保障茶农利益,补救高温干旱给茶树造成的损伤,金庭镇去年以来加紧推进引水上山工程建设,并抓住茶树秋冬生长育肥关键期,深入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免费向全镇茶农发放有机肥,追肥为茶树存活和稳定品质提供了有效支撑。

在东山镇

由于前几年就启动了引水上山工程,旱情影响相对较小。记者在该镇莫厘村宋家湾的茶山上看到,密集的枇杷、杨梅、柑橘等果树下,茶树发育良好、冒芽均匀。“茶果复合种植系统已经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种种植模式不仅保证了碧螺春茶独特的花果香,也对茶树形成重要的遮挡保护。”东山镇党委委员张炜说。

吴中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青介绍,为了对冲旱情带来的产量下降,区里指导茶农按照水土保持标准,科学开垦新茶园。去年,全区茶园面积近3.9万亩,碧螺春茶总产量达到116.35吨。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吴中茶园面积已超过4.2万亩。东山、西山一部分新开垦的茶园内,3年以上茶树已进入采摘期,有力补充了总体产量。

连日来苏州持续降雨,气温一直处于低位,有利于茶芽渐次萌发。综合各类因素预测,今年碧螺春整体产量有望增加10%左右。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近日抽样测评结果也显示,影响碧螺春茶叶香气、滋味的茶多酚、氨基酸等诸多有效物质指标没有降低,甚至胜于往年。

采茶用工充足,精挑细选保障品质


洞庭山碧螺春

“好茶长得出来,还要确保采得下来、挑得出来。”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秘书长叶国平介绍,碧螺春茶极为细嫩,炒制1斤特级干茶,需要7万多个芽头,为全国名优绿茶中所用鲜叶最多的。而一个熟练的采茶工,一天最多采摘芽头2斤左右。前两年受疫情影响,外地采茶工流动较少,东山西山茶企、茶户普遍面临“用工荒”,碧螺春产量品质受到影响。

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是东山镇的产茶大户,拥有500多亩茶园,每年还与周边350个茶户签订协议,定向收购青叶、统一加工。合作社负责人宋甫林记得,去年春分前后,气温陡然升高,茶园内芽头一下子全部冒出,由于缺乏人手,根本来不及采收,最后造成一部分浪费。“今年我们提早联系,从省外请了60名采茶工和30名炒茶工,人手充足。”

在西山

沈四宝的合作社也顺利招到70多名采茶工、炒茶工。天王坞茶山深处,采茶阿姨们背着茶篓穿梭在茶树、果树之间,熟练地将嫩芽采摘下来。今年,来自盱眙的张运玲和老乡们再次到苏州采茶,最多的一天她采了两斤半芽尖,赚了400元。

“人招来了,但工费也上涨了。”叶国平坦言,今年采茶工费用平均每天300元左右,不同茶企、茶户标准略有不同,但一般都会包工人吃住和来回车费。根据走访统计,整个春茶季,西山保守估计有7000名外来采茶工人到岗,东山也要迎来4000名工人,加上本地超过2万户茶农,完全能够满足全区茶园采收需要。

“去年是‘茶等人’,今年是‘人等茶’,单芽一出就被采摘下来,无论是合作社还是茶农,挑拣都更加精细,原料品质和品相都有提升。”宋甫林更加笃定地说,在目前的用工条件下,即使后期出现气温陡然升高的情况,基本也可以保证“颗粒归仓”。

制作有了标准,确保好茶卖出好价

从一片叶子到一杯茶,碧螺春要经过哪些蜕变?3月22日下午,在位于碧螺村的工作室里,严介龙向记者展示了碧螺春传统炒制工艺。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一套流程即便熟练操作下来也超过40分钟。

“碧螺春茶很娇嫩,必须当天采摘、当天炒制,青叶的含水量不同,摊晾、杀青的环节都有细微差别,把握不好就会影响香气和口感。”严介龙介绍,早在2011年,“碧螺春制作技艺”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把这些细微差别科学量化,他去年领衔制定《洞庭山碧螺春炒制传承制作技艺传承指南》,由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作为碧螺春手工炒制的首部地方标准,让茶企、茶农有了更为科学、标准的炒制依据。

“好生态、好原料和好的炒制工艺,是确保洞庭山碧螺春茶好品质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刘仲华看来,尽管碧螺春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万亩,但和龙井、黄山毛峰等全国其他名优绿茶相比,其总体产量较小,一直供不应求。“对洞庭山碧螺春等呈现‘小而美’的绿茶产业来说,要不断将产品推向‘金字塔’塔尖,让好茶卖出好价钱。”

记者走访了解到,今年茶农自产自销的碧螺春价格平均每斤1200—1800元,级别区分不明显。在三万昌、东山茶厂、御封等多家品牌茶企和老字号,不同等级、品质、品牌的产品,价格层次分明。严格按照标准制作的特一级新茶,售价普遍在每斤3500元以上,通常为单芽或一芽一叶。部分茶企推出的头采精选茶和大师定制茶,普遍达到每斤8000元以上甚至超过2万元。总体上,碧螺春今年价格比往年略有上升。

随着清明临近和文旅业复苏,这几天,来到东山、西山的江浙沪周边游客明显多了起来,茶企茶农做了充分准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做好销售。“花果香气十足,喝到口中滋味醇厚、回甘生津。”3月22日下午,在东山镇一家大型茶企门店品尝今年新茶后,来自上海的品牌茶叶销售企业负责人、高级茶艺师张新年告诉记者,无论什么时候,原产地碧螺春都很难“抢”。

产多少都不够卖,进一步证明了洞庭山碧螺春作为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去年,洞庭山碧螺春以50.99亿元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六。中国茶业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庆认为,正是这种品牌价值,让碧螺春面对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不可控风险,有了更强的抵御能力。旱后“重生”,原产地吴中区也拿出碧螺春茶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锚定“生态绿茶第一品牌”,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全区茶园总面积超5万亩、产业产值超10亿元,真正让“一片叶子”香飘更远。

吴中农发出品

来源:新华日报、吴中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春茶采摘实用手册 | 春茶特刊

继上周po出的全国各地早春茶开采时间(点击查看文章)之后,“说茶”带来第二弹春茶实用手册。


随着各地早春茶的陆续采摘,2019年第一批的绿茶、黄茶相继上市,在此期间,乌牛早和纳早一号是占尽了风头。


“乌牛早”属于绿茶类,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早”字。3月上旬即可采制,采制期在一个月内。不过,今年的春茶普遍来得早。才2月初,浙江缙云东渡镇的乌牛早春茶就已开采了,比去年提早了23天。乌牛早勇夺“浙江第一早”,而“纳早一号夺得的是“全球同维度第一早”比乌牛早还早了15天左右。



这些特早发芽的茶树,最终成全了人们对新年第一批春茶的期待。鲜嫩的芽叶,幽雅清高的香气,甘鲜醇和的滋味,此时正在阅读的你是不是也嘴馋,想喝杯今年的新茶了呢?


别急!  尝新茶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嫩芽们是怎么离开茶树,成为你的第一杯春茶。


1

开采时间不同,茶农如何确定呢?


确定春茶采摘的时间受到维度、海拔、气候、品种、种植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有的早有的迟。

 

一般来说绿茶采摘要在晴天进行,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具体是在日出后半小时后,避免鲜叶水分含量过高,不利萎凋与杀青。一般早上十至十二点之间完成采摘工作。


2

春茶到底要怎么采?


都说春茶精贵,因绿茶细嫩,需要采用掐采或提手采,最忌用指甲刻摘,以免断部水份榨出,内部组织受损而酦酵,损及色味。


3

采摘的春茶又有什么差异呢?


如下表所示,绿茶的采摘方式根据等级的高低,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和一芽四叶。



4

听说采完茶叶还要抢时效?


绿茶采完后用竹篓装运,保持青叶的新鲜。鲜叶离树后,失水加快,呼吸作用加强,使叶内糖分分解,释放出大量热量,竹篓透气性强,可有效防止鲜叶发热变红。


5

一棵茶树可采几次的春茶呢?


春茶推行分批多次早采、嫩采,可不断促使使腋芽和潜伏芽有节奏地萌发,增加芽叶数,提高产量。一般春茶前期天天采或隔天采,中后期隔几天采一次。茶叶的采摘不仅关系到茶叶品级、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茶树的生长发育和经济寿命的长短,所以,在茶叶制作的过程中,茶叶采摘是尤为重要的环节。



眼看3月份马上就到了,绿茶即将进入大规模的采摘阶段,一起来看看中国的名茶都是如何“任君采撷”的吧!


西湖龙井

01

西湖龙井中有几个有名的品类“狮峰龙井”、“梅坞龙井”、“云栖龙井”、“虎跑龙井”等。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



采摘时间:一般是3月下旬-立夏之间。

采摘标准:龙井采摘等级一芽一叶初展最佳


碧螺春

02


碧螺春因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区,故又称“洞庭碧螺春”。其条索纤细,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白隐翠,冲泡之时,恰似白云翻浪,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清绿,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的赞誉。


采摘时间:每年春分前后开采,以春分至清明这段时间采摘的品质最好。

采摘标准: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


君山银针

03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采摘时间:仅限“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

采摘标准:春茶的首轮嫩芽


太平猴魁

04


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着“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誉。是一种茶中上品。



采摘时间:谷雨前后开采,采到立夏便停采。每个晴天的早上。

采摘要求: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才回家后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形成“二叶抱一芽”的外形,作为制猴魁的原料。


竹叶青茶

05


“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竹叶青是峨眉高山绿茶,外形扁平挺直似竹叶,色泽嫩绿油润。产自峨眉600-1500米高山。



采摘时间:清明之前

采摘要求:采摘独芽,形如黄瓜籽,大小匀净


信阳毛尖

06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



采茶时间:清明时期至谷雨前后采春茶

采摘标准: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的比例点85%以上


六安瓜片

07


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一般绿茶不同。它是中国绿茶中唯一去芽去梗的茶。时间上,一般要等到“开面”才能采摘。

 


采摘时间:谷雨前后采摘

采摘标准:一芽三叶或四叶


安吉白茶

08


安吉白茶属绿茶类,按绿茶加工原理制而成,外形形似凤羽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叶白脉翠。



采摘时间:每年三月中旬到四月初

采摘标准:采摘一芽带一片或二片真叶

 

庐山云雾

09


高山蕴云雾,云雾蕴好茶,庐山云雾茶。

 


采摘时间:4月底或5月初开采

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初展

撰文 / 宋建辉

编辑 / 宋建辉

责编 / 萧 萧

找到约13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