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碧螺春好

找到约2,154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到底是东山碧螺春好,还是西山碧螺春好?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摄影:徕家人

西山碧螺春头采·茶徕·10年相伴

到底是东山碧螺春好,还是西山碧螺春好?

历史:

早在《苏州府志》就有记载:“茶出吴县西山,以谷雨前为贵。

地理因素:

西山的历史要比东山悠久得多,只不过当时地理原因,西山作为一座岛屿,没有陆地连接,出入陆地只能渡船到东山,然后再去城里。

所以淳朴的西山人民销售茶叶都是直接贩给了东山的商贩,然后外地的人们认识和购买碧螺春就以东山为主。

等到太湖大桥造起来,加上吴中政府的大力推广,促进了西山岛的旅游业,也加大了西山的土特产外销,才慢慢的让众人知道了西山其实也有茶,东山有的任何东西,西山都有。

摄影:徕家人

西山碧螺春头采·茶徕·10年相伴

是什么成就了东山,地理位置第一位。

西山的碧螺春也比东山出的早,很多东山商贩都会到西山岛去收购,然后贩到东山,对着游客说:“这是阿尼东山产。

每年卖土特产都会有出现这种情况:

到底是东山得杨梅好,还是西山的杨梅好?

到底是东山的枇杷好,还是西山的枇杷好?

到底是东山的碧螺春好,还是西山的碧螺春好?

当地人是这样答复的:

同种规格的东西买回去对比下不就知道了嘛!东山人民很清楚,西山人民也很清楚,没有必要像华山论剑一样大战几百回合决雌雄。洞庭湖畔从未偏袒任何一方的子民,并不是东山的水质好,只能说东山比西山被发现得早,就好比成名早吧。如果《姑苏晚报真的说东山的贵,西山的便宜,请来西山吧,现在的西山地理优势远超东山,且价格便宜啊,没有二道贩子啊,而且相信淳朴的西山人们并不会亏待你们,给你们的产品也一定是保质保量的。


辨别洞庭碧螺春好茶的秘籍

01碧螺春

碧螺春,在众多的中国传统名茶中,以鲜嫩著称,是最为“娇贵”的一款绿茶。冲泡时,为了避免茶叶被高温“烫伤”,要先注水,而后再将茶叶投入。

不同于龙井因产地得名,碧螺春的茶名是其色、形、意的直接写照,碧螺春纤细卷曲成螺、色泽翠碧诱人、白毫密被。

02正宗产地

苏州太湖洞庭山出产的碧螺春最为正宗,又叫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采用茶果间作的种植方式,茶树和枇杷、杨梅、板栗、柑橘等果树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

同时,高大的果树能为茶树遮阳挡霜,陶冶着洞庭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03碧螺春的采摘季节

碧螺春的采摘特点是摘得早。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上乘。

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鲜叶为原料。

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再叫它碧螺春了,而叫炒青。炒青不是次等,口味相比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

04碧螺春的外形特点

碧螺春的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带毫,用九个字形象的比喻为“满身毛、蜜蜂腿、铜丝条”。


05碧螺春的“一嫩三鲜”

“一嫩三鲜”是指碧螺春的芽叶细嫩、色鲜艳、香鲜浓、味鲜醇。

一嫩,是指碧螺春的芽叶特别细嫩。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摘6.8-7.4万棵芽头。

色鲜艳,是指碧螺春不但色泽银绿隐翠,而且茶汤碧绿清澈、鲜艳耀人,叶底嫩绿亮丽。

香鲜浓,是指碧螺春清淡的茶香中透露着浓郁的花香,使人陶醉。

味香醇,是指碧螺春的鲜爽茶味之中还有一种甜蜜的果味,回味无穷。

06碧螺春的果香

碧螺春采用茶果间作的种植方式,茶树与枇杷、杨梅、板栗、柑橘等果树间种,茶吸果香。

加之太湖周边气候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孕育了碧螺春的良好品质,使碧螺春独具天然的果香味。

07为什么碧螺春的茶汤会有点浑浊

碧螺春冲泡后的茶汤会有“毫浑”,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碧螺春白毫多,所以冲泡以后,茶汤表面会有毫毛浮起,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一点浑浊,但不影响茶汤的品质和口感。

08碧螺春白毫越多越好

碧螺春白毫的多少与采摘时间有关。白毫越多,说明采摘的时候茶叶越嫩。碧螺春采摘的特点是摘的早、采的嫩、拣的净(仅拣嫩芽,一公斤就需要2-4小时)。

碧螺春的白毫越多,芽叶越嫩,茶叶的品质越好。

茶毫,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也叫茶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茶叶嫩度一个重要指标。

来源:神州茶韵,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耐泡的茶就是好茶了吗?

有些朋友喝茶,喜欢用是否耐泡来衡量茶叶品质的好坏。

好茶确实都耐泡,没毛病。但转念一想,粗枝大叶的苦丁茶一定比精工细制的洞庭碧螺春耐泡吧,可是能说苦丁茶比碧螺春好么?肯定是不能的。

那么,好茶与耐泡,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清这两者的关系呢?

直接说结论的话,就是:好茶一定耐泡,但耐泡不一定是好茶

所谓耐泡,通常是指茶经过多次冲泡之后,我们还能够从茶汤中感受到它的香气韵味。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其中的变量很多。

1、茶树的品种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基因很重要。

理论上讲,乔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

因此,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乔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常常比较耐泡的原因。

2、叶片的老嫩及整碎程度

一般情况下,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的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

这是因为粗老的原料,其内含物质比较丰富,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也是为什么细嫩的绿茶耐泡度一般,而粗老的茶叶耐泡度更高的原因。

另外,茶叶完整程度与茶叶的耐泡度成正比,完整程度越高,耐泡度也越高。

一些较细碎的茶(如红碎茶),由于结构被破坏,茶叶中的成分很容易浸出,耐泡度就更差一些。

3、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

一般认为,茶树的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

但严谨地说,应该是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

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至少不够严谨。

4、制作中的揉捻

毛茶制作中,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茶叶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

5、冲泡方法

这点非常重要,常常有这种事发生:同样的茶,不同人、不同时候冲泡,耐泡度就是不一样。

三个变量

第一,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

第二,出汤速度越慢茶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

第三,水温的高低也能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水温越高茶叶耐泡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理解完上面的这些条件,回头再看最初像绕口令一样的结论:好茶一定耐泡,但耐泡的不一定是好茶,是不是就更清晰了?

END

找到约2,11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