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北京马连道茶叶城

找到约4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我国重要茶叶集散地你知道几个?

  我国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茶行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茶叶集散地、茶叶市场,那么我国茶叶集散地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呢?今天中外茶商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几个我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广东芳村—普洱茶集散地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位于广州老城区,又与佛山接壤,在悠久的茶叶贸易史上,发展成为中国最大量的茶叶及茶相关产业的配套专业市场区。这就是全球最大的茶叶茶具集散地——芳村茶城。

  这里周边集中了数十个大型茶叶批发市场,如启秀茶叶城、南方茶叶市场、三一茶叶城、锦桂茶叶批发市场、广东芳村茶业城、山村茶叶批发市场、芳村国际茶叶市场、万商茶都、广易茶博园、迎海国际茶都、大笨象茶叶城、嘉茗茶城、万象茶叶商贸园、承鸿茶世界等专业茶叶市场。这个全球范围最大的茶叶茶具集散地,茶业界统称为芳村茶城。

  芳村茶城不但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所在地,也是中国普洱茶浪潮最初兴起的地方,普洱茶交易高峰时,这里的普洱茶年交易额高达750亿元(含二次交易)。行内广泛流传一句话:即使云南不再生产普洱茶,芳村茶城收藏的普洱茶,可以供给全国茶民消费十年。

  不仅仅是普洱茶,芳村茶城可以说一直引领着全国茶业的消费风潮。2007年普洱茶高峰过后,紧接着大红袍消费风潮、安化黑茶消费风潮、福鼎白茶风潮......,一波接着一波,无一不是从芳村茶城兴起,然后波及全国。可以说,芳村茶城一直引领着中国茶叶消费的潮流。同时,芳村茶城也是全国茶叶生产的风向标。

  陕 西—正在崛起的茶叶集散地

  陕西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产地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千余年的茶马互市中,形成以西安、汉中、安康为茶马古道起点的边茶集散地,产于安康和汉中的陕青茶由此输出。

  在陕西的对外贸易历史中,“茶三万担易边马三万匹……”标注着汉中茶叶曾经的盛极一时。

  近年来,陕西茶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正在努力恢复其世界茶叶集散地、加工地的中心地位。

  安 徽—茶叶出口大省

  安徽出产茶叶众多,是我国产茶大省,在中国十大名茶中,安徽占据四席,分别是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和太平猴魁。另外区域内还有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汀溪兰香等大大小小数十个茶叶品种。

  同时安徽也是我国重要的茶叶出口省份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安徽省出口6.0万吨,出口量位居第二。

  山东济南—南茶北销的枢纽

  济南虽然不是茶叶主产区,但济南在我国茶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济南茶叶市场是连接南北方茶叶的枢纽,素有“南茶北销的枢纽”、“中国茶业届晴雨表”、“江北第一茶市”……之称。

  目前,济南大小茶城达到了10余家,汇聚全国各个茶叶品类,茶叶交易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马连道—华北茶叶集散地

  提起北京马连道茶叶街,可谓家喻户晓。它从一条建有囤积货品仓库的窄街,慢慢发展成一条成气候的茶叶街。在这条长1500多米的“京城茶叶第一街”,集中了十余个大型茶城和3000多家茶铺,汇集了来自福建、安徽、浙江、云南、贵州等主要茶区的名优茶叶。这条街茶叶年销售额占全国茶叶销售总量的1/10,如今已是北方最大的茶叶市场,也是华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安溪人

  在茶行业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十个卖茶人,八个出自福建,八个福建茶商,六个出自安溪”,据说,目前安溪县在全国各地的茶商超过10万人,开设的茶庄、茶店、茶馆达3万多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安溪茶农“洗脚上田”,走出安溪大山,肩挑背扛前往大城市推广自家茶叶。那时候,安溪茶商很少,人们对安溪铁观音了解也不多,茶农们只能一背着茶具一边卖茶,一边教顾客品茶。安溪茶农们背着茶具,走街串巷,每天在各个县城、乡镇推广自家茶叶。成为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安溪人,经过无数安溪人的努力奋斗,如今在各个大小茶叶市场随处可见安溪人的身影。

  关于茶叶集散地你还知道哪些?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注:文来源中外茶商,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英德红茶 香约北京

8月25日,英德红茶“12221”全国巡演产销对接推介活动(北京站)在北京马连道茶业城举办,清远茶企代表直接面向市场和营销客户开展产业、品牌推介,现场还达成一系列产销合作协议,多方将携手助力将英德红茶真正带入首都经济圈中,让世界爱上英德红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监事长申卫伟受邀出席活动并致辞。

申卫伟副监事长在致辞中表示:英德是著名的“中国红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越,产业基础良好,当地选育的特色茶树品种“英红九号”以及创制的“英德红茶”更是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在清远和英德两级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英德茶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英德茶产业积极应对复杂市场形势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英德红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日益攀升,成为首批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的地理标志产品,以及主流消费市场中的经典热点“茶品”。今年4月,英德红茶金毛毫更是被选为中法两国元首在广州松园的茶叙用茶,成为这场重磅外交活动的重要见证。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罗一心介绍,英德红茶是广东茶叶中的佼佼者,其主产区英红镇因红茶产业被列入《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百亿产业,红茶之乡

有着“中国红茶之乡”美誉的英德,产茶历史悠久。英德红茶制作工艺精湛、声名远扬,有“东方金美人”的美誉。凭借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纯熟精湛的加工技艺,英德红茶以其极佳的“浓、醇、甜、香”品质,获评“世界高香红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列入首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保护清单,广受赞誉,驰名中外。

2022年,清远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将英德红茶打造成为百亿农业产业,出台《英德红茶创百亿产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在红茶品质上下功夫,弘扬茶文化、唱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以“小茶叶”撬动“大产业”,打造因茶而荣、因茶而名、因茶而富的魅力清远。在推介会上,清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锦丹介绍,2016年英德红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推介新闻发布会活动,成为了英德红茶品牌营销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英德红茶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产业规模更大了,茶叶品质更好了,品牌更响了。2023年英德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7.69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预计达到1.65万吨,综合产值达到7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1%、44.6%、57.1%。英德全市共有涉茶企业659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具有SC认证资质茶企118家,带动从业人员15万人。

今年4月7日,中法两国元首在广州松园茶叙,临水而坐,观景品茗,纵论古今。英德红茶作为传承中国茶文化的符号与传递美好的载体,见证了中法两国的友谊,更引起了多方热议,让英德红茶备受关注,频频“出圈”。

品牌创新,拓宽市场

目前,英德茶产业正努力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发挥生态、科技、品牌等优势,向新的发展阶段大步迈进,除制定《“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战略规划》外,还全方位推进英德红茶“下地铁、进高铁、上央视、游珠江”,举办“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国际茶日”“中国·英德红茶头采季”等全国重要茶事活动。英德红茶将此次进京推介的地点选在了马连道,也正是践行了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一次尝试。“12221”,是广东农业品牌建设神奇的“密码”,即建设“1”个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养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

“将市场挺在生产前面,生产与市场两手抓,有效提升英德红茶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清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英德红茶“12221”市场体系建设以来,通过“英德红茶万里行”“英德红茶全国巡演产销对接活动”等方式,带着英德茶企走出去,拓宽品牌广度、厚植品牌深度,广泛开拓产销市场、营销渠道,努力带动更多茶企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模式走出去,加强与外省同行的沟通对接,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经营理念,推动产业的品牌化、数字化、科技化。

在推介会上,英德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茶业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同时本次参与推介的清远茶企上线北京茶业交易中心平台,依托北京茶业交易中心产业运营优势,通过整合全国优势产地销地资源,共同打造以英德红茶产业为主导的清远茶业产业集合体。清远5家茶企分别与采购商签订产销合作,签约金额达1.52亿元。

文化厚植,融合发展

“品˙世界高香红茶,游˙中国红茶之乡,茶香英德欢迎您来!”英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范志斌在此次活动上做主题推介时介绍,英德积极探索“茶产业+旅游+研学”经济模式,以英德红茶基地开发茶文旅精品旅游路线,创建英德农(茶)文旅基地群,全域打造英德红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这在广东是唯一一个。

一直以来,英德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扎实产业基础不断传承与创新发展茶文化,创造了英德红茶品牌推广主题曲《东方金美人》等文化精品,创作了以英德茶产业为背景题材的廉洁文化微电影《传承》。英德红茶和擂茶粥制作技艺分别入选广东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德红旗茶厂分别入选国家第五批、广东省首批工业遗产名录。申报“英德红茶种植生产技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英德红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英德茶文化。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福鼎白茶人 --张郑库

“又是一年芳草绿”

---记“炼句”茶人张郑库

茶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尧帝,兴于大唐,盛于宋朝,传承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正因为有这么悠久的历史,茶与茶人,从来都不缺故事。

张郑库生长在茶乡,对茶叶种植、采摘、加工耳濡目染,也因此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年青时向一代制茶名师王奕森学习精湛的福鼎传统白茶技艺。而恩师王奕森早年更是拜师于对制茶和茶史研究颇有建树的一代茶界名师庄任。就这样张郑库先生继承了两代茶界名师的福鼎传统白茶技艺。

正如张郑库常说的,白茶制作工序看似简单,实则要求制作者犹如书法家一样需要具备深厚的功底才能做出好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千锤百炼,“破卷炼得一锦句,一担桑叶一缕丝”,制茶犹如“炼句”。

2000年张郑库在北京马连道茶叶城率先推出了土生土长的福鼎白茶,获得成功,此后便回转福鼎老家,开启了白茶的创业之旅。2002年他为了推动白茶事业的发展,率先向福鼎政府建议发展福鼎白茶,向茶商茶企力推白茶,同时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以“白茶”命名的注册公司。2012年福鼎市茶业协会授予张郑库“新世纪福鼎白茶第一发起人”荣誉称号。

又是一年芳草绿,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春风送来了一季的美丽。

每逢春日,也是茶人最忙碌的时刻。这不,张郑库一大早就上山采摘头春茶。茶树经过一冬春的休养,营养充足,内含物丰富,茶叶的香气、滋味好,而且冬春气温低,病虫害较少,茶叶品质较高,深得人们喜爱。他已经记不清,30多个春天,有多少日子是在茶园里渡过的。

踏踏实实做好茶,用良心做茶,一直是“炼句”茶人张郑库的心声。

来源:华茶号,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