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人推介,陈亨进

人生如茶,回甘绵长——记天健茶业董事长陈亨进

“我在茶行业里打拼了38年,把人生最精彩的岁月,都融入在一片片经手过的茶叶里。我与白茶形影相随,难舍难分了。”陈亨进娓娓道来。

接父业学制白茶

1981年,还在上学的陈亨进,因在福鼎县茶业系统工作了一辈子的父亲到龄退休,按政策接替补员,被分配到父亲工作的地方——国营福鼎县茶业公司店下茶业站,开启了以茶为业的人生之路。

父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从事茶业,1952年担任国营福鼎茶厂审评员,也参与茶叶生产全过程,是制茶评茶的技术能手。对制作福鼎白茶、红茶、绿茶、花茶的体会感悟都有独到之处。曾与骆少君教授共事多年,相互探讨和实践制茶技艺。

父亲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悉数传授给儿子,叮嘱他要认真做好工作,要学会多看多思,多问多练。几年之后,已是审评员并担任国营福鼎县茶业公司巽城茶叶初制厂厂长的陈亨进赴杭州拜师—向骆少君老师请教白茶制作技艺。

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工作中,陈亨进心无旁骛,不论什么活都能抢着干。努力学习从茶青的鲜嫩、叶张厚薄、芽头肥瘦等方面区别茶叶质量的优劣,从茶叶干湿度、柔软度、日晒时长、叶脉走水等辨识萎凋的火候。从木炭的用量与炭火旺度把握烘干与提香的水准。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成功之后,终于对加工白茶的技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这10年,他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企业厂长。

1991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迅猛推开,国营茶企改制解散,陈亨进下岗了。上千名茶企员工一下子成失业人员,人心浮动,许多人不知所措,情绪低落。陈亨进感同身受,在迷惑中,他决心自己开办茶厂。

他与林有希等几位伙伴,在点头镇观洋租厂加工福鼎白茶,专门供应给福建省、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三年下来,受出口市场的限制,经营效益不佳,企业停产。那几年镇、村集体茶厂整体倒闭,大量集体茶园荒废失管,茶行业进入有史以来的低谷,茶人也经历人生的低谷,境况惨淡。

开茶庄力推白茶

在茶行业处于困难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广大茶人面临生存压力。很多人选择改行,也有很多人选择坚持,陈亨进属于后者。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生活离不开茶,经济困难,消费量减少,这是很自然的事,茶毕竟不能充饥,但茶不会在生活中绝迹,“茶为国饮”,周总理的话,言尤在耳。陈亨进坚信茶产业一定会有新的春天。

1996年,陈亨进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分析,偕同妻子,北上京城再创业——开茶庄卖茶。他选择在京城马连道承租店面,注册北京广外春叶茶叶公司,经营各类茶叶,客户需求什么茶,他就经销什么茶。经销各类茶叶中,他难忘家乡的茶。用福鼎大白茶原料加工的绿茶、红茶、花茶口感都不错,尤其自己能制作的福鼎白茶,从内心喜欢,但在北方,人们习惯重口味,对白茶的清淡不适应。当时福鼎白茶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出口历史悠久,在国内知名度却不高,京城尤其是北方,认知度很低。

陈亨进思考着,怎样才能让客人接受白茶。他整理出一套讲解白茶特点的“介绍词”:“茶叶六大类,白茶最珍贵”、“不炒不揉阳光味”、“新茶草香味,陈茶枣粽药味”、“新茶淡如水,毫香蜜韵好回味”、“陈茶要煮水,香气醒酒醉”……这些顺口溜,诙谐却直观。客人品尝一遍体会一遍,慢慢就感觉到白茶与众不同。

2000年开始,茶行业出现复苏迹象。在京城经营茶庄的陈亨进,对此有切身的感受。茶庄的销售量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红火了。陈亨进从中看出积极的市场信号,认定茶叶很快将迎来发展的良机。

“靠一个茶庄不行,推广福鼎白茶,必须团结在京城的全体福鼎白茶商。”在陈亨进的发动下,2001年,联合在北京的绿雪芽、品品香等10家茶企,在北京马连道创办京鼎隆茶叶批发市场,集中推销福鼎白茶,在京城茶业界产生积极的效果。

2006年,在京鼎两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陈亨进积极参加与筹建福鼎市北京商会,会员中经营茶庄的就有2 00多家,初步统计分布在北京城区的福鼎籍茶商有20 00多人,这是一个巨大的茶叶经销渠道与资源。在商会选举中,陈亨进连续两届被选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他一边经营自己茶庄,一边负责商会的日常业务,忙得不亦乐乎。

他为自己能借助北京消费市场的舞台,为福鼎白茶的发展而贡献一份力量感到欣慰。他说:“人生在世,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

建基地提升品质

2004年,正在京城发展顺风顺水的陈亨进,预测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机会,他与妻子商量后,将茶庄的生意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回福鼎与伙伴合作建基地及茶叶加工厂,成立福鼎市天健茶业有限公司,发挥技术优势,专注打造高品质的福鼎白茶。他在桐城莲花岗一座山高林密的独立山峰上,兴建500多亩的有机茶场。在贯岭镇松洋建有1600多亩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并率先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与周边1200多户茶农签订合作协议。公司统一为农户免费提供低毒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农户接受公司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用药用肥时间和数量,农户生产茶叶由公司按同期高于市场价15%价格收购,按面积定产,对假冒者取消合作,并赔偿公司的损失,这做法一直延续至今。

为不断提高茶叶品质,陈亨进与公司班子反复不断研究探讨管理办法,采取品质为先,股份激励的方法,把收益与责任相挂钩,贯彻到茶场管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

“茶叶只是一片树叶,只有让消费者接受才有价值。”这是他始终坚持的经营理念。

自2004年开始,他一直经销出口福鼎白茶业务。公司生产的福鼎白茶,分别达到欧洲和北美等国家农残标准。通过上海、福建、湖北、湖南等出口商出口的白茶产品,每年都在200吨以上。2017年获中粮集团中国茶叶福建公司“优秀供应商”称号。

2012年,法国香奈儿公司采购天健公司天苗牌白毫银针,研发生产“香奈儿10号”,投放欧美市场,广受欢迎,香奈儿与天健达成长期合作的关系。依托出口业务,强化对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公司也从中取得应有的利润回报。

谋未来强化品牌

“茶叶也是食品,其生存与发展的命根子,在于品质。”这是陈亨进从事茶叶商贸与生产的体会,为强化茶叶质量与品牌的建设,他不断请教,先是向茶叶知名专家骆少君教授请教白茶生产的技术精髓,又聘请福建农林大学孙威江教授担任公司技术顾问,定期为公司管理层传授茶叶管理与营销业务知识,讲授白茶发展的前沿知识。公司管理层的12位人员都是技术骨干,其中有半数是国营茶厂转过来的白茶技艺能手。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天健茶业的产品参加过许多评比,荣获许多“金奖”“银奖”。但他一点也不敢松懈,每一位客户的售后跟踪反馈意见,他都认真听取和回复。“品质是品牌的前提,诚信是企业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啊!”陈亨进认真地对员工提出要求。

陈亨进回想天健公司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很幸运,搭上市委政府大力扶持茶产业的快车。”陈亨进说:“但也有缺失,我们只专注企业产品的品质,对品牌的宣传和打造重视不够,这是我们企业发展短板,必须加紧补上。”

他对今后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就是要采取线上线下共同推进的办法,还要坚持多条腿走路,让企业发展更稳健。

他说“希望自己能拥有一间茶社,能经常和喜爱福鼎白茶的茶友客商谈茶论道。”想起自己走过的从事茶业之路,他认为人生应该如茶,“清亮透明,芳香四溢,回甘绵长。”

来源:华茶号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