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北京马连道

找到约673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北京马连道:从全国第二大茶叶市场,到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

皇城根儿下的胡同里,一光膀子的大爷坐在树荫下,左手拿着大蒲扇,右手端一搪瓷缸,里面泡着刚从马连道买回来的茉莉花茶,时不时闷上一大口,再“啐”地一声,把不小心喝嘴里的茶渣吐出来....

在走访北京马连道茶市的那几天,我时不时会构想起这样一幅颇有年代感的画面,实际上今日的京城已很难再有这样的风景,茶叶交易量已做到全国第二的马连道,也早已不是花茶的天下,而是各种茶类百花齐放的大观园。

走在这里的街道上,各大茶类一应俱全,大益、中茶、陈升号、勐库戎氏等普洱茶招牌时不时映入眼帘,各色茶馆、茶道、茶具店也散落各处,环境宽敞,气氛静逸,丝毫和之前走访过的各地茶城没什么区别。

只是,街边标识上的中英文对照似乎多了些,在茶城偶遇外国人的频率高了些,而这些细节,恰恰揭示了马连道当今的转型现状——从全国交易规模第二大茶叶批发市场,到首都的茶文化客厅,中国的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


老北京与茉莉花茶

要说老北京人爱喝什么茶,那一定非茉莉花茶莫属,在那个茶叶还属于稀罕物件的年代,茉莉花茶也是那种平常都舍不得喝,只有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舍得往杯子里放一点的好东西,

而偏爱茉莉花茶的原因,则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就爱这股花香气的,有人说是当年的北京城几乎就只有这一种茶,没得挑没得选,有人说是因为这茶量大管饱,便宜实惠的。

在众多说法中,有一种说法的认可度比较高,那就是过去还没有南水北调和水库供水时,主要靠打井吃水,而北京地下水的水质非常硬,每次煮出来的白开水都能沉淀出一层厚厚的水垢,这种水很不适合用来冲泡名优绿茶,只有用香气浓郁的茉莉花茶,才能盖住茶汤的盐碱味。

而不管是什么原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茉莉花茶是北京人喝茶时绝对的消费主力,甚至一度占到了北京的茶类消费量的9成以上。直到今天,花茶类虽仍牢牢占据北京茶叶销量的冠军,但其当年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如今北京早已成为各大茶类,品牌茶企的必争之地,自然不会缺了各色茶类供应,其中最耀眼的那颗明珠,莫过于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

马连道茶叶市场位于北京西三环,其发展历程与芳村茶市较为相似,起初都是一片不起眼的城郊土路,因为道路两旁每年春夏都会开满马莲花,因而得名“马连道”,在建国至90年代以前,这里没有茶叶,只有一个广安火车货运站,和一片由简易房屋和泥泞道路构成的棚户区。

1984年6月,为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国务院批准了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及改革流通体制意见的报告》,文件规定“除边销茶继续实行派购,内销茶和出口茶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意味着国家逐渐放开了茶叶生产的自主经营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8年中茶司北京分公司茶叶加工厂更名为北京茶叶总公司(以下简称京茶司),肩负其市场经济下茶叶销售的重任,此时北京还少有南方产的茶类,于是一些闽商便来到京茶司推销茶叶,有些卖不出去的品种也不好再千里迢迢地带回去,就在附近支个路边摊就地便宜兜售,马连道茶叶市场就是这样慢慢发展起来的。


北京马连道茶市的成型

1997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地的茶叶自营出口权终于彻底放开了,各类民营茶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茶产业快速发展,作为茶叶消费的重要指标之一,专业茶城数量也开始剧增,而已经聚拢起人气的马连道,自然成了茶城落址的理想之地。

从1998年到2000年,北京第一家茶叶专业批发市场“京马茶城”、以江浙茶类为主的“京闽茶城”,当时北京规模最大的马连道茶城先后开业,在首都效应和规模效应下,马连道茶市的蛋糕越做越大,不仅京津冀辐射圈里的人都来这里买茶,全国各茶区的茶商也都往这里聚集。


在马连道走访市场时,陆离也听到了诸多以茶致富的故事,比如“有个给港台茶界提供茶具的南方商人来到马连道后,看到大家都在用玻璃罐头瓶或大搪瓷缸喝茶,一问才知道全国都没几家专业卖茶具的,于是便占据先机,专门搞茶具,后来发了大财”。

再比如“全国第一家做茶人服的”,“最早做茶叶电商的”,“专门做茶博馆文创事业的”,茶界知名品牌《品品香》、《满堂香》、《绿雪芽》等品牌,最早也是在马连道完成孵化后才逐渐走向全国的。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被誉为“京城茶叶第一街”、“中华茶业名牌街”的马连道茶叶市场,在300亩的占地范围内塞进了16座大小不一的茶城,三千多个茶店,共同创造出年均40亿的茶叶交易额,规模上位居全国第二,号称“南有芳村,北有马连道”。


那几年的马连道茶叶市场,就像茶类的一个练武台,率先登场的就是口感清香雅致,兰花韵味突出的铁观音,其一度将花茶的市场份额挤压至两成左右(2004年北京茶类销售中花茶占比降至62%,到2012年已降至24%),后来却因为新工艺而弄巧成拙,将在北茶叶市场拱手送人,而恢复了传统工艺的铁观音至今都尚未恢复元气。

那么,北京人是什么时候才认识普洱茶的呢?虽然普洱茶有着清朝贡茶的辉煌历史,但那是建立在其消脂解腻的功能性上,温饱不足的老百姓是无福消受的,而普洱茶真正进入北京大众视野,还要说普洱茶史以来最成功的那次营销活动——马帮进京。


马连道的茶之缘

2005年4月下旬,40余位身着民族服饰的马锅头、120多匹马组成了6支马队,从云南思茅市出发,途径蜀,陕等地区近百座县市,徒步跋涉4000多公里,穿越大半个中国,历时5个多月,最终与同行的市民一起浩浩荡荡进入京城。

到达北京后,策划方更是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拍卖会等近十场活动,在北京八大处公园和马连道茶缘茶城的展示区域,始终是人流不息,一夜之间,仿佛所有北京人都重新认识了普洱茶,马连道茶叶市场沿街的店铺旁也放上了普洱茶,这场成功的营销活动,也让名为“普洱茶都”的专业普洱茶城在马连道中心地段迅速落址。

然而,普洱茶都开业还没满一年,就遇到了2007年的普洱茶崩盘,在整个行业都遭受重创时,一座以销售普洱茶为主的茶城自然是无以为继,“普洱茶都”只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就黯然退出了马连道,直到后来名山古树风潮兴起后,普洱茶才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回归,如今也已在马连道站稳了脚跟。

不仅是茶类在马连道遇到过挫折,马连道茶叶市场也有隐忧与经营困难现象,比如几乎所有“一条街”式集中经营的茶城都会遇到的同质化竞争现象,随着市场增速的趋缓和茶商的不断入驻,供给大于需求使很多没有品牌的商家都打起了价格战,进一步加大了马连道茶市的运营压力。

而且,在电商、物流、移动支付这三板斧面前,传统的批发市场模式也显得力不从心,以前马连道茶市基本能覆盖整个华北地区,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家就可以下单购买茶叶,在本地的城市就有规模不小的茶城,这点对身在销区的马连道批发市场冲击尤为明显。

如果说以上还只是各地茶城都会面临的问题,那马连道还身负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转型。毕竟北京近些年来在积极开展城市重新定位,疏散非首都功能,这就意味这马连道如今引以为傲的“全国第二大茶叶交易市场”的身份和规模优势,可能也保不住了。


茶城内的生意稍显冷清

那么,生机在哪里呢?其实马连道所在的西城区政府早就预料到了这个问题,决定将如今仍处于传统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定位成首都其中一个以茶为核心的“文化客厅”,并逐渐发展成中国的国际茶文化和交流中心。

而马连道近些年来也确实在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早在2016年就已建成的全国第二大茶叶博物馆——北京茶叶博物馆(第一是杭州的中国茶博物馆),再比如像中印青年茶会、中国精品茶叶品鉴大赛、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等诸多世界性的茶文化活动。

在不远的未来,或许不会再有“北有马连道,南有芳村”的称呼,或许马连道里的茉莉花茶也会越来越少,甚至连批发市场的头衔都可能会丢掉,但这并不意味着马连道的逝去,而代表它已经完成了曾经的历史使命,祝愿马连道在国际茶文化中心的道路越走越好,成为中国茶的一大典范。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西藏茶叶正式入驻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

12月18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人民政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北京市茶业协会共同主办的“藏源山南‘勒仓茶’雪域圣茶北京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活动现场。

北京市茶业协会会长白文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副市长江嘎,安徽省黄山市市政府副秘书长周世余,安徽省援藏山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佘海舟,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建设指挥部产业促进处处长季海旭,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党委委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县委常务副书记曹文磊等领导以及来自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错那县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北京市茶业协会会员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等近百人出席了推介会。

北京市茶业协会会长白文祥致词。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发表视频致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茶业协会会长白文祥现场致词说,西藏自治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所产高原茶叶品质与众不同。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西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牵线下,北京市茶业协会于今年5月派出专家团队前往错那县考察了当地茶产业,回京后积极对接北京市、安徽省和西藏自治区各级单位,最终促成了本次活动和错那县茶叶进入北京市场,以实际成效践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援藏政策。

山南市副市长江嘎致词。

山南市副市长江嘎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错那县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说,错那县狠抓机遇,落实团结稳定的民族政策和和谐绿色的发展理念,结合地区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创新传统农业,打造茶叶品牌,助力错那县经济社会领域全面发展。对错那县勒布门巴民族乡和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政企同心、共同努力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同时对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在西藏沉下心、扎下根为西藏的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对北京市茶业协会为错那县的茶叶发展给予的支持表达了谢意。

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建设指挥部产业促进处处长季海旭对西藏错那县雪域圣茶进驻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表示热烈欢迎。她说: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街区之一,西城区政府高度关注马连道茶叶街区的业态转型。2020年以来,马连道建设指挥部联合行业协会、茶产区政府共同搭建完备的茶产业资源管理系统,立足向消费者提供安全、精准、便捷的全新消费场景。雪域圣茶的到来,将为马连道搭建起汉族、藏族、门巴族深厚交往的友谊桥梁,也为北京市民了解山南茶叶提供了方便。

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党委委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县委常务副书记曹文磊推介错那县雪域圣茶。

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党委委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县委常务副书记曹文磊现场推介了雪域圣茶。他说,错那县地处西藏自治区南大门,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区。在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帮扶下,引进安徽黄山优良茶树品种和专家指导团队,研制出“勒仓莲”牌雪域毛峰和雪域勒红。通过项目援藏,对当地老旧茶园进行改造升级,对茶叶加工厂房设备进行改善更新,从黄山引进数万株优质茶苗进行茶种改良,多次组织藏皖两地学习考察和培训指导,逐步提升当地茶园管理水平和制茶工艺。

北京展示中心揭牌。

在此次推介活动的同时,错那县雪域圣茶北京展示中心正式在北京马连道黄山茶城亮相,山南市副秘书长佘海舟、北京黄山茶城董事长王齐为展示中心共同揭牌。

北京茶叶博物馆收藏仪式。

2021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举行的茶叶评比中,错那县“雪域毛峰”喜获特别金奖、“雪域勒红”获金奖,现场举行了北京茶叶博物馆永久收藏获奖茶样仪式。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仪式。

北京市茶业协会副会长胡洪华与西藏勒门巴民族乡茶叶合作社理事长罗布次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活动现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级评茶师孙丹威对错那县“雪域毛峰”和“雪域勒红”进行了点评认为:“雪域毛峰”外形卷曲紧结,白毫显露,色泽绿润,香气浓郁,汤色清亮;“雪域红茶”外形紧致,色泽乌润,香气高涨,汤色红亮,回味甘醇。

“雪域勒红”茶艺表演。

来宾们还观看了“雪域毛峰”和“雪域勒红”茶艺表演。门巴族歌手边巴次仁为大家带来原生态的歌曲。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注意到,截至到2019年,西藏共有茶园面积3.19万亩,主要位于林芝市和山南市,茶叶开采面积近万亩。

(摄影:陈晓根)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河北省茶产业促进会与北京马连道建设指挥部合力拓展行业布局

     北京茶世界资讯:近日,在北京马连道工作站,河北省茶产业促进会会长石若刚与北京马连道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张东等负责同志,就两地产业发展、互融互惠、共同拓展南北茶业合作共赢达成一致。

  会谈中,双方一致认为,茶叶标准与区域公众品牌茶的建设,有利于提升产业格局和视野,促进行业升级,京津冀一体化的行业布局,适合未来的发展方向,2019年双方合作拓展,落地务实将成为主题。

  北京马连道建设指挥部产业处周小明副处长、马连道工作站负责人、天恒公司董事长步艳梅、河北省茶产业促进会荣誉会长、唐山市茶文化学会会长王丽军、河北省茶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北戴河管理中心负责人王贺平参加会谈,并分别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编辑:晓林)

     来源:河北省茶产业促进会   北京茶世界


找到约66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