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白芽奇兰茶叶名称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茶业标准: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我国茶叶产区地域分布广泛、环境条件差异明显、茶树品种丰富,形成了大量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理标志茶叶产品,相应地促进了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的发展,但同时也逐步凸显出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本期通过梳理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从地域、茶类、标准级别、有效性、标准名称、茶园海拔、理化指标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现状

经统计,中国地理标志茶叶产品共有152个,可公开查询的有145个(表1),分布在我国17个省区,分别是贵州22个、湖北17个、安徽17个、四川15个、浙江14个、广东12个、福建12个、广西9个、湖南8个、江西8个、山东4个、江苏4个、云南3个、陕西3个、甘肃2个、河南1个、海南1个。其中有143个单茶类标准(表2),9个多茶类标准(表3),均为推荐性标准。

表1 部分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

表2 单茶类标准涉及茶类及数量

表3 9个涉及多茶类的地理标志产品

144个有效标准中,以“地理标志产品+茶叶产品名称”作为标准名称的有121个,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叶产品名称”作为标准名称的有1个,未冠以地理标志产品前缀,直接以“茶叶产品名称”为标准名称的有22个。144个有效标准中,共有101个标准对生产茶园海拔有明确要求(表4)。

表4 茶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中对茶园海拔的要求及标准的数量

144个有效标准中,除了常规的5项理化指标要求外,另外覆盖茶多酚含量要求的标准有41个,覆盖游离氨基酸总量要求的有43个,覆盖咖啡碱含量要求的有9个,覆盖儿茶素含量要求的有9个,覆盖茶黄素含量要求的有1个,覆盖花青素含量要求的有1个,覆盖锌、硒、锶等稀有元素或冠突散囊菌含量的有9个。《地理标志产品 龙神茶》(DB62/T 1995—2010)、《地理标志产品 沿溪山白毛尖》(DB4402/T 01—2020)、《地理标志产品 北川苔子茶》(DB5107/T 99—2022)几个标准中指标覆盖面较广,除了规定常规理化指标外,还设定了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等成分的含量要求。

表5 覆盖稀有元素或微生物含量的产品标准

存在的问题

1. 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1)有保护、无标准

获批地理标志茶叶产品中尚存在有保护、无标准的情况。目前瑶里嫩蕊、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元正牌)、峨眉山竹叶青茶、下关沱茶、羊岩勾青茶这5个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未查询到标准;《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紫云春茶》目前为立项阶段;《地理标志产品 黄果树毛峰》为征求意见阶段;开化龙顶茶、三杯香茶、白芽奇兰、建德苞茶、径山茶这5个产品在标准废止后,有相应的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而江山绿牡丹茶标准已废止但未查询到相关替代标准。

(2)标准级别不统一

部分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存在同一产品多个标准的情况,如既有省级地方标准,又有市级或县级地方标准。部分产品标准在同一时段存在两个不同主体发布的标准并行的情况。

(3)标准名称不规范

144个有效标准中,直接以“产品名称”命名,不体现“地理标志产品”字样的标准有22个。体现“地理标志产品”字样的标准中,有6个以“地理标志产品+XX茶生产技术规程”作为标准名称,其标准指向性更侧重于种植、生产、加工过程的技术指导,并不能作为终端产品的产品执行标准,不能直接面向消费者。

(4)标准体系不完整

144个有效标准中,标准内容的覆盖面不够统一。有的标准覆盖了种植、生产、加工、储运多个产业链环节,有的是分环节做系列标准,还有的只有单一环节的标准,使得部分标准的内容有缺失,造成标准体系不完整。

2. 产品标准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的质量技术要求不一致

部分标准与保护公告表述有出入,存在指标覆盖和量化要求不一致;部分标准量化指标差异度和理化品质特异性较小,因此不同地理标志产品的量化指标可比性或比较优势不强。

3. 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信息化管理内容基本处于空白

144个有效标准中,在加工、生产、包装、标签标志和储运等环节,基本没有明确提到新技术、新设备的内容;除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外,标准文本对产品标签标志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要求基本空白。

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应该建立健全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体系,出台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编写规范,挖掘地理标志茶叶产品的特色性指标,增加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内容,以推动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的持续完善。

本文节选自《中国茶叶》2024年第3期,P60-65,《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的现状、问题和建议》,作者:于猛,李颂。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3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前100位

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乡村特色产业的排头兵,是各地基于自然生态及历史人文特征而形成的最具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课题组,已分别于2019年、2021年和2022年开展了三度的“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评价”研究。2023年,在前序研究的基础上,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浙江芒种品牌管理集团、浙大城规院数字品牌研究所、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等组建联合课题组,对4471个地标品牌进行了品牌声誉评价,其中果品1097个、蔬菜715个、畜牧643个、粮油525个、水产407个、茶352个(含32个咖啡、莓茶等茶替代品)、中药材337个、加工食品212个、以及花卉/香料等其它特色农产品183个,并于2023年11月在第四届中国农业品牌百县大会和新华社中国名牌网上发布《2023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评价报告》。

正值新茶上市时节,特为大家送上“2023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前100位”。

2023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前100位


茶叶类排序省份品牌名称品牌声誉4471个地标中的排序
1云南普洱茶922.071
2浙江龙井茶904.673
3福建福鼎白茶904.594
4浙江西湖龙井890.639
5安徽黄山毛峰885.2012
6安徽祁门红茶884.6814
7福建武夷岩茶884.2615
8浙江安吉白茶883.0417
9福建正山小种882.9618
10福建安溪铁观音882.5119
11浙江径山茶882.2820
12安徽太平猴魁茶881.0421
13安徽六安瓜片879.2823
14广东凤凰单丛878.1225
15广东英德红茶877.2128
16四川蒙顶山茶876.1431
17山东日照绿茶874.9734
18河南信阳毛尖874.3235
19湖南安化黑茶873.4739
20浙江大佛龙井868.9748
21湖北恩施玉露868.2150
22湖南保靖黄金茶867.9051
23陕西汉中仙毫867.3053
24江苏洞庭山碧螺春865.6156
25安徽霍山黄芽865.3060
26江西浮梁茶864.7962
27湖北赤壁青砖茶863.6269
28福建坦洋工夫862.0376
29安徽舒城小兰花861.8377
30福建福州茉莉花茶859.9785
31湖北英山云雾茶859.0288
32湖北恩施硒茶858.9189
33贵州都匀毛尖茶858.3391
34山东崂山茶857.0598
35湖南古丈毛尖856.85101
36湖北利川红856.74103
37贵州湄潭翠芽856.52105
38重庆永川秀芽856.05107
39福建永春佛手855.89108
40安徽岳西翠兰855.21114
41福建政和白茶855.12115
42陕西紫阳富硒茶854.57118
43福建漳平水仙茶854.16121
44安徽桐城小花852.90132
45陕西安康富硒茶850.35148
46江西庐山云雾茶849.42151
47云南凤庆滇红茶849.34152
48广西梧州六堡茶848.90158
49湖南桑植白茶848.61160
50江苏南京雨花茶848.50162
51贵州遵义红848.42163
52河南信阳红848.41164
53福建武夷山大红袍848.30166
54四川雅安藏茶847.51171
55江苏金坛雀舌847.29172
56云南勐海茶846.78173
57浙江望海茶845.87186
58浙江越乡龙井845.32189
59四川天府龙芽842.65215
60浙江松阳香茶841.97221
61广西横县茉莉花茶841.89226
62浙江莫干黄芽841.74227
63山东泰山茶840.85242
64贵州凤冈锌硒茶840.77244
65四川宜宾早茶839.64257
66贵州石阡苔茶838.17271
67贵州正安白茶837.34286
68山东日照红茶837.26287
69四川蒲江雀舌837.11289
70浙江开化龙顶836.15296
71湖北伍家台贡茶835.28309
72四川纳溪特早茶834.71321
73陕西紫阳毛尖834.66323
74湖北五峰毛尖834.36329
75广西凌云白毫茶834.36330
76浙江普陀佛茶834.31331
77福建柘荣高山白茶833.82341
78浙江千岛湖茶833.68344
79湖南南岳云雾茶833.14353
80福建寿宁高山乌龙茶832.52370
81湖北襄阳高香茶832.38373
82湖北武当山茶832.26374
83湖南岳阳黄茶830.33397
84福建平和白芽奇兰830.16403
85江苏阳羡茶829.63406
86湖南汝城白毛茶829.50410
87湖南碣滩茶829.15416
88江西遂川狗牯脑茶828.06435
89浙江缙云黄茶827.46443
90陕西平利女娲茶827.28448
91湖北宜红工夫茶827.03451
92湖南石门银峰826.22466
93四川川红工夫825.80475
94西藏林芝茶叶825.05484
95陕西咸阳茯茶825.00485
96浙江鸠坑茶824.82486
97广东潮州单丛茶824.34496
98浙江平水日铸茶824.21500
99福建政和工夫824.09503
100浙江建德苞茶823.65511
备注:以上前100位品牌中,不包含咖啡、莓茶等茶替代品地理标志品牌。
(来源:芒种品牌智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叶100强榜单,看看什么茶排第一


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


序号 品牌名称

品牌价值

(亿元)

1
普洱茶 64.10 2 信阳毛尖  63.52  3
洞庭山碧螺春 42.06 4 福鼎白茶  38.26  5 大佛龙井  38.23  6 安吉白茶 37.76 7 福州茉莉花茶 31.75 8 蒙顶山茶  30.72  9 都匀毛尖  29.90  10 祁门红茶 28.59 11 坦洋工夫
28.03
12 武夷山大红袍
27.89 
13 安化黑茶
27.74
14 平和白芽奇兰
26.99
15 太平猴魁茶
26.44
16 越乡龙井 25.28
17 武当道茶
25.03 18 赤壁青砖茶
25.00 19 庐山云雾茶
 23.15 
20 横县茉莉花茶
23.07
21 松阳银猴
22.70
22 汉中仙毫
22.57
23 开化龙顶
22.44
24 湄潭翠芽
21.93
25 浮梁茶 21.36 26 滇红工夫茶
21.02
27 英德红茶
 20.78 
28 径山茶 20.21 29 六堡茶
20.17
30 正山小种
20.16
31 梵净山茶
19.86
32 狗牯脑茶
19.63
33 碣滩茶
18.96 34 永川秀芽 18.65
35 霍山黄芽
18.63
36 雅安藏茶
 18.45 
37 岳西翠兰 18.21
38 英山云雾茶
18.20
39 恩施玉露
18.07
40 武阳春雨  18.04  41 婺源绿茶
17.34 42 天山绿茶
 16.73  43 紫笋茶
16.60
44 凤冈锌硒茶 16.49 45 永春佛手茶
 16.20  46 千岛湖茶
16.12
47 岳阳黄茶 15.52
48 磐安云峰 15.46 49 恩施富硒茶 15.18 50 政和工夫  15.06  51 修水宁红茶
14.04
52 马边绿茶
13.42
53 金奖惠明茶
13.20
54 三杯香
12.89
55 七佛贡茶 12.15 56 南江大叶茶  12.03 
57 镇江金山翠芽
 12.01 
58 龙谷丽人茶
11.85
59 赤壁米砖茶
11.75
60 石门银峰
 11.55 
61 崂山茶
11.21
62 茅山长青
11.21
63 桃源大叶茶
10.98
64 万源富硒茶 10.70
65 米仓山茶
10.48
66 望海茶
10.48
67 沂蒙绿茶
10.22
68 仪征绿杨春茶
 10.02 
69 桐庐雪水云绿茶
 9.61 
70 犍为茉莉花茶
9.54
71 桃源野茶王  9.39 
72 政和白茶  9.36 
73 松溪绿茶
9.10
74 余姚瀑布仙茗
8.82
75 桂平西山茶
8.69
76 宜都宜红茶
8.45
77 仙都笋峰茶
8.29
78 筠连红茶
7.79
79 双井绿
7.52
80 天目湖白茶
7.19
81 天台山云雾茶
7.13
82 舒城小兰花
 7.05 
83 江山绿牡丹茶
6.05
84 霍山黄大茶
 5.20 
85 余庆苦丁茶 4.65
86 霄坑绿茶
4.64
87 五峰绿茶
3.88
88 平阳早香茶
3.75
89 平武绿茶
3.52
90 资溪白茶
 2.90 
91 保靖黄金茶 2.11 92
缙云黄茶
2.11
93 烟台绿茶
1.99
94 南川大树茶
 1.60 
95 三清山白茶
 1.07 
96 北川茶叶 0.97
97 南川金佛玉翠茶 0.92
98 烟台桑叶茶 0.81


均基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持有单位提供相关数据及其它公开可得信息,且运用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数据。


注:本评估所涉的品牌,只包括在中国内地注册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在收藏界,流行一句经典话语:“好藏品自己会说话”。那么,好的茶叶藏品,自己会说什么话呢?

 

  1.茶叶收藏的“绩优股”

 

  在我国六大茶类中,黑茶是公认的最具收藏价值的品类,堪称茶叶收藏中的“绩优股”。代表性品种有:云南普洱熟茶、湖南安化黑茶、广西大堡茶。

 

  黑茶在制作工艺上属后发酵,在微生物、有益菌的催化下,产生氧化酶与茶叶中的茶多酚持续发生氧化反应,黑茶是越陈越香气,时间越久,滋味越醇厚、甘爽,具有很高的品饮价值和收藏价值。


  一些年份较早、具有品类标志性意义的茶品,如上世纪40年代生产的黑茶砖、五六十年代生产的千两茶等等,已经具有文物价值,经济价值自然不可估量。而一般由上等老茶树为原料精制、茶龄两到三年、品相好的普洱,若收藏存储得当,每年平均上涨10%也是属于非常可观的价值增值。

 

  近年来,随着黑茶收藏热的兴起,一批游资及炒家纷纷介入,黑茶收藏市场暗流涌动。单就普洱茶来说,种类不下数十种,山头不同,用料不同,级别不同,价格也差距甚大,每公斤产地收购价从三四十元到几万元不等。因此入手黑茶还需十足理性。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普洱茶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有数据统计显示,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如今普洱茶的消费人群至少增加了10倍以上。

 

  不过,茶叶终究还是用来喝的,普洱茶的收藏也应该建立在这一根本属性上,只有真正的好茶才能藏得住品质,藏得住价值。


  2.茶叶收藏的“潜力股”

 

  近几年来逐渐升温的一个茶叶收藏品种是老白茶,堪称茶叶收藏中的“潜力股”。代表性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等。白茶的生产历史并不算久远,属轻发酵茶类,采用萎凋工艺制作而成,向来有”一年为茶,三年为药,七年为宝“的说法。


白茶的收藏价值源于三个原因。

 

  其一,在黑茶收藏炒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一部分市场嗅觉敏锐的藏家开始将白茶作为一个全新的投资渠道;

 

  其二,老白茶的收藏热刚刚兴起,历史数据属于空白,收藏价值没有天花板效应,容易受到藏家的青睐和炒家的暴炒;

 

  其三,老白茶本身具有药用价值的产品特性,非常适合于收藏。


  一般来说,白茶收藏三年后,价值便会有明显上涨,理想状况下,到了五年可实现价格翻番。但是过了五年及五年以上,老白茶还能不能继续涨,这个就不好说了。

 

  这主要源于白茶轻发酵的工艺特点,决定了它储藏时间不可能像黑茶那么久,意味着收藏变现的周期缩短,再加上目前市场上白茶的消费群体总量其实并不特别大,因此入手白茶收藏,还需谨慎。


  3.茶叶收藏的“冷门股”

 

  与黑茶、白茶的收藏风相比,陈年老铁、老岩茶的收藏则属于后起之秀,属于茶叶收藏中的”冷门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铁观音、岩茶以半发酵工艺制作,人们品饮习惯多追求“新、鲜、香”,一般当季或当年生产的茶叶,茶农都是以尽快脱销为第一要务。以往,年份高的陈茶基本属于茶农“自娱自乐”性质的收藏,作为平时应急药用。


  不过,随着老茶收藏风的刮起,老铁、老岩茶的收藏价值也是不可小觑,毕竟物以稀为贵。而且陈年老铁、老岩茶保存良好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饮品价值。中医理论上,老铁或老岩茶性温和,具有“疏肝理气”之功效。


  如今市面上真正的十五年以上的老铁、老岩茶数量非常稀少,当属珍品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老铁、老岩茶收藏有可能成为茶叶收藏市场上的“黑马”。因为,中国六大茶类中,乌龙茶的消费总量名列前茅,用户群体数量巨大,而且每年保持了增长。

找到约2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