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吉茶农

找到约87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浙江安吉 一片叶子书写东方传奇

2022年11月29日,包括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安吉白茶再一次受到大众关注。“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如今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年产量2100吨,2022年品牌价值达到48.45亿元。

“安吉白茶”区域公用品牌由研究院团队规划完成,团队为其创意了品牌口号“安吉白茶 纯粹好茶”,构建了完整的品牌战略体系。

今日,公众号分享农民日报文章《一片叶子书写东方传奇》,与诸君共同探索与感受安吉白茶的文脉历史、致富道路及国际风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022年11月29日,包括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安吉白茶从一棵茶树发展成一个产业,从几亩发展成20余万亩,不仅美了生态,还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此番入选“非遗”,让世界更多人看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力,对于精进中国茶技艺、传承中国茶文化、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期,我们走近安吉白茶,去感受中国茶在国际舞台上的迷人风采。

一片叶子书写东方传奇

外国茶商品鉴安吉白茶。 资料图

浙北小县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发源地,一直以生态文明为最靓底色。最近,该县提出了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的发展愿景,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奠定发展基调。一时间,“国际化”成了这座山野小城的热词。

寻觅安吉的“国际化元素”,可圈可点之处颇多。联合国人居奖首个获得县、首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最佳旅游乡村”;每两把中国出口的椅子中,就有一把产自安吉;2020年,尊重孩子自然天性的“安吉游戏”还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工业4.0时代最具推广价值的未来教育模式……

与此同时,走向世界的还有安吉白茶。继2021年安吉白茶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之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晚间,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传来消息,由安吉白茶制作技艺作为第一方阵参与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申遗,成为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43个项目。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片茶叶?又怎样书写它的传奇?

安吉白茶不姓“白”

“怎么不是白色?”

首次来中国的法国电视三台《梦境之地——茶马古道》节目主持人菲利普·谷格莱尔一头雾水。

因为名字带有“白”字,初识安吉白茶之人,都有着同样的误解。其实,安吉白茶不姓“白”,只是每年春季新生叶片都有一个可逆的白化过程,当气温在19℃至23℃时,叶片玉白,叶脉翠绿,状如凤羽。倘若温度超过这一区间,则自然复绿,加工为成茶后,形如兰蕙,色泽翠绿,又是绿茶。

宋徽宗《大观茶论》写道:“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在璞,无与伦比也。”

1982年,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腰被发现时,安吉白茶的母树仅为单株。直到2003年,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权威茶叶专家考证,认定安吉白茶就是《大观茶论》中所述的失传千年的“白茶”,茶界为之震动。

为抢救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当地科技人员通过扦插技术成功繁育,如今在安吉已种下超过20万亩白茶,年产量2100吨,一产产值32亿元,为全县29万农民人均增收1.1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0%,且加速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

潘元清是安吉白茶手工炒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他告诉记者,珍稀白茶采摘特别讲究,鲜叶要提手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不同时间、不同茶园,或者晴雨天采摘的鲜叶,需用不同时长予以加工,炒制时还需灵活运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手法,方能达到“表里昭澈,如玉在璞,无与伦比也”。

有果必有因,安吉白茶研究会会长叶海珍说,天目山和龙王山将安吉团拱成一个“畚箕状”的盆地,沿畚箕口扶摇而上的气流在爬坡过程中遇冷凝霜,使得境内无霜期短,冬季低温时间长,山区绝对低温一般在1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达84%,直射的蓝紫光较少,植物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由此形成和积累,从而形成植物独有的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的遗传特性。

一片叶子富八方

冬日的溪龙乡黄杜村依然是浓浓绿意,万顷生态茶园在暖阳的照射下溢彩流光,如诗如画。近观,只见株距之间宽窄有序,沿群山逶迤,似长龙卧波;远望,一条条茶带随着山势蜿蜒,一条有一条的风景,一带有一带的韵味。

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首次到安吉调研,专门来到依靠种植白茶致富而闻名的黄杜村考察,称赞“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如今的黄杜,不光卖茶,也卖风景:2021年,全村旅游接待超过30万人次,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变成“金山银山”。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2018年4月,黄杜村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并承诺包种包销,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

从此,黄杜村党员群众牢记嘱托,以饱满的热情做好“白叶1号”项目的选地、种茶、制茶、包销等工作,先后组织98批579人次,前往湖南古丈县、四川青川县以及贵州普安县、沿河县、雷山县。几年间,已累计为三省五县捐赠茶苗2240万株,种植面积6217亩,带动当地人均增收2000多元。

让曾经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不是终点,一片叶子的“共富曲”还在继续传唱。未来3年,安吉县将继续捐赠总计不低于3000万株的“白叶1号”茶苗,扩捐面积将达1万亩,让“致富苗”惠及更多群众。

得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申遗,安吉一片沸腾,同庆的还有来自三省五县安吉白茶苗受捐地的茶农代表们。2022年12月9日,他们与安吉茶农一起,在溪龙乡参加了申遗成功茶艺表演系列庆祝活动。同时,安吉茶农还邀请代表们进茶园,利用农闲时节手把手教导如何开沟、施肥、锄草、剪枝。2022年12月10日,五万茶农在县城生态广场围炉煮茶,举行“全民饮茶日”活动。

安吉白茶香飘世界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卢浮宫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令无数宾客流连忘返。据了解,安吉白茶在卢浮宫里也有一段浪漫的“邂逅”:“蒙娜丽莎”喜闻白茶香。从2010年11月起,凡到卢浮宫游览的贵宾都能品尝到安吉白茶。

当年10月,浙江组织全省优质农产品企业前往法国巴黎参加世界食品博览会,安吉一茶企应邀参加。借参展之机,茶企老板与卢浮宫取得了联系,送上安吉白茶样品品鉴后,卢浮宫负责人直夸安吉白茶清香无比,当即就邀约安吉白茶香飘艺术殿堂。

安吉白茶由此走上了出口之路,对于提升国际影响力大有裨益。2018年,安吉县溪龙乡溪龙仙子茶场张忠明、语茉茶场贾伟、雅思茶场薛勇等八位茶农前往波兰,参加在波兹南举行的“国际食品展”。

为充分展现白茶的超群品质,茶农们将白茶园和采制过程的视频搬到现场:只见万顷梯式茶园从山脚排到山顶,采茶女背着篾篓,穿行在群山云雾之间,钻进茶树丛,用纤纤手指去摘取那一片片青叶嫩尖。轻快的动作,娴熟的技法,玉指交舞,手舞成韵。

看完视频再品茶,刚冲泡的安吉白茶清香扑鼻。透过玻璃杯观察,叶子在水中缓慢舒展,恰似翡翠起舞,也如白玉卧底。来自各国的茶商们争相品尝,称赞的声音不绝于耳,安吉白茶让他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展会结束,茶农收获颇丰:27个国家的茶商签下销售合同,创造了安吉白茶批量出口新记录,销量随后年年递增。

语茉茶场负责人贾伟自豪地说,欧盟是世界上茶叶安全标准最高的地区之一,安吉白茶年年批量出口欧盟,足以说明品质过硬。安吉脉青叶白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万传根则认为,此行不只是卖茶,还结识了一批世界茶友,传播了中国茶文化,让世界爱上中国茶。

在安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斌看来,作为浙江省代表项目之一的安吉白茶制作技艺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他表示,接下来,安吉将坚持高质高效发展,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文章,统筹推进茶文化弘扬、茶产业发展、茶科技创新,以科技赋能、人才赋能、文化赋能、数字赋能安吉白茶产业高质量转型、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向世界讲好安吉白茶的精彩故事。

转载自 / 农民日报

作者 / 陈毛应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安吉与松阳,浙江两个茶叶大县在念什么“茶经”

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将在湖州举行。20年前,湖州安吉设立“生态日”;20年来,从县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在生态日的进阶路上,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步伐清晰可见。浙报集团湖州分社即日起推出首个全国生态日特别报道“拾绿记”,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勃发真理伟力,从湖州走向全国、影响世界的鲜活故事。

八月,骄阳同时炙烤着浙江一北一南两个茶叶大县,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

浙北安吉的茶山上,已很难见到人影,偶有茶农打开阀门给茶树浇水。而在浙南松阳,此时依旧是采茶旺季,茶农们凌晨上山,赶在日上三竿之前摘下鲜叶,送到市场直接出售。

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自有其历史渊源。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至今,只有短短20多年,萌芽之初就有政府的强力主导,靠着生态种植、品牌打造卖出了高价,茶农“一年只做一月茶”。

而松阳自三国时代以来就是产茶大县,优越的自然环境让茶树生长旺盛,千百年来,当地茶农早已形成了常年采茶、制茶的习惯,也靠着茶叶致了富。

只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语境下,这些年,松阳茶农越来越感觉到,脚下这片森林覆盖率超80%、空气优良率达99%的土地,能否淘出更多金子来?特别是2021年,松阳与安吉“山海协作”结对以来,两个茶叶大县紧密牵手,探索让青青茶山释放更大效益。


松阳茶山新兴镇供图

一年忙到头的茶青市场

松阳县新兴镇上安茶青市场,是浙西南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场。每年的2月到10月,当地茶农每天将当天采摘的鲜叶送往这里,卖到各地茶厂。一年中9个月人声鼎沸的场景,在全国也不多见。

8月4日上午10点多,新兴镇李山头村茶农毛伟聪用电动车载着一袋鲜叶匆匆赶来。“凌晨2点就上山了,两个人采到9点多,大概27斤吧。”她一边说着一边停好车。此时,早来的茶农们早已围着市场排成了三四圈。毛伟聪拎着茶叶,找了个空位放下,等客上门。她说:“夏天温度高,当天采的茶叶必须当天卖掉,否则就坏了。”

不一会就有采购商上前搭话。

“你这个茶叶太大了,卖不起价格。”

“我这个可是高山茶,你看看这品质。”

“11块钱一斤吧。27斤不到点,凑个整,300块好了。”

不到10分钟,毛伟聪的27斤鲜叶就成交了。她说,家里有10多亩茶园,一年中9个月都可以采茶,只要勤快点,一天三四百的收入不成问题。“辛苦是真的辛苦,人不能休息,地也得不到休息,就得多施肥。”

在松阳,像毛伟聪这样卖鲜叶的茶农有4万多户,主要种植龙井、白茶、乌牛早、黄金芽等绿茶品种,每亩茶园一年的纯收入平均在1万元左右。


刚从山上下来的农户在卖青叶。

“说起松阳,人们的第一印象都是好山好水好环境,而且茶文化也源远流长,有唐代贡茶‘卯山仙茶’,到了近代,松阳茶叶还拿过首届西湖博览会的一等奖。”松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锋坦言,然而相比安吉白茶,松阳茶产业的效益还有不小的差距。

两组数据印证了赵锋的话。松阳现有茶园15.32万亩,2022年茶叶产量1.86万吨,产值20.49亿元。安吉拥有茶园20.06万亩,2022年白茶产量2100吨,产值32亿元。也就是说,从均价看,安吉白茶是松阳茶叶的13.8倍;从亩均产值看,安吉白茶是松阳茶叶的1.19倍——看似差距不大,但安吉茶农每年只需忙碌一个月,而松阳茶农却几乎是全年无休。

那么,怎样才能让茶农轻轻松松多赚钱呢?

把绿色生态的牌子打出去

43岁的叶洪清是较早尝试改变的松阳茶人之一。2008年,在外做生意的他回乡创办绿茗峰茶厂,注册了商标,自己种茶、自己加工。

“卖干茶肯定比卖鲜叶利润高,茶厂的效益还算不错。”叶洪清说,但是由于松阳茶叶的整体知名度不高,自己的品牌也打不响,很难在高端茶叶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彼时的安吉白茶却已经声名鹊起,成为高端绿茶中的新贵。叶洪清不断听说有关安吉白茶的新鲜事:禁用农药、物理杀虫;在茶园套种油菜、紫云英,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控制茶园面积,禁止毁林种茶,保护生态环境……

“一开始就觉得新鲜,但眼看安吉白茶越卖越贵,渐渐看懂了:是‘绿色生态’四个字在给它涨身价。”看清了门道,叶洪清也开始大胆尝试。期间,恰好安吉选派了2名茶产业导师,定期到松阳进行茶园管护和品牌培育方面的指导。安吉白茶的“首席专家”、安吉县农业农村局茶叶站推广研究员赖建红就是其中之一。

“松阳茶叶最大的问题,一是采茶时间过长,茶园得不到休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二是品牌知名度不高。而品牌的弱势,恰恰是因为没有把绿色生态的牌子打出去。”赖建红一针见血点出问题。


松阳县在新兴镇谋划“生态有机茶谷“项目”新兴镇供图

只要保护好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

叶洪清找准了方向,请来专业机构对茶园进行土壤检测,制定了一整套生态修复方案,又专门赶到安吉的白茶园实地学习。这几年,他陆续改建了300多亩有机茶园,一垄垄碧绿的茶树间,加种了不少果树,旁边还有毛豆、紫云英等作物生长正旺。

“为了达到有机茶园的标准,我分批让茶园‘休息’3年,虽然短期内有些损失,但长期的回报已经显现。”叶洪清颇有些得意地说,今年他茶园里产出的春茶,最贵的一斤卖到了3000多元。

眼下,不少松阳茶人正慢慢转变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种茶模式,县里也出台了创建“中国有机茶乡”扶持办法,鼓励发展生态、有机茶。目前,全县已建成有机茶园面积4303.5亩,计划到2025年发展有机茶园1万亩。

南北携手,向茶园要更多效益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乡村旅游早已成为浙江的明星产业。利用茶园景观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农增收,安吉与松阳高度默契。


安吉县溪龙乡万亩茶园休憩平台溪龙乡供图

在安吉白茶主产区溪龙乡,沿着5公里长的茶园绿道蜿蜒向前,在万亩茶园休憩平台打卡,喝一杯本地白茶制作的奶茶,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

在松阳县新兴镇的大木山茶园景区,村民潘慧英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取名“茶田李下”。屋前8万余亩茶园随着山势起伏,游客可以漫步骑行,也可以体验采茶制茶乐趣。


松阳大木山茶园景区新兴镇供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随着“山海协作”结对,让茶园里孕育更多美丽故事,成为一南一北两个茶叶大县共同的美好愿景。

去年5月,溪龙乡和新兴镇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党建联建,开展跨区域合作。

在两地交流中,受溪龙乡茶旅融合新模式的启发,松阳县正在新兴镇打造“生态有机茶谷”。项目所在地有十多座千米以上高山,坐车穿行其间,眼前的茶山好似翻滚的绿色波浪,一直涌向天边,仿佛就要触碰到飘浮的白云,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准备打造有机茶示范基地,配套民宿、茶文化体验等文旅业态。”新兴镇党委副书记郑海燕摊开规划图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将让李山头、大岭根等行政村的村民受益。

除了联手“卖风景”,更令茶农们想不到的是,松阳和安吉还在一起探索卖碳汇。

茶树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为茶树生长所需物质,同时发挥固碳和释放氧气的作用。茶园土壤又具有吸碳固碳的作用。今年3月,李山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3278亩茶园过去两年累计产生的1416吨碳汇,以5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中能国华(重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谢西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一笔价值2万元的碳汇交易,碳汇交易量500吨。

巧合的是,“碳汇”这个新鲜词近年来也频繁出现在安吉乡亲们的生活里。不同的是,安吉是从漫山遍野的竹子入手,系统解决了竹林如何固碳、测碳、增碳、售碳等难题,竹林里的空气变成“真金白银”,还创新推出“竹林碳汇”系列信贷产品,为村集体绿色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两地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松阳县农业局副局长赵锋说,“安吉的探索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安吉县发改局党组副书记杨奎强也说:“松阳因地制宜做文章,茶园碳汇成功了,也为安吉打了样。”

保护生态,惠及民生。浙江一南一北两个茶叶大县,正携手走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阳关大道上。

来源:浙江日报 潮新w 记者 徐坊 通讯员 王骁,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安吉白茶让荒山变金山

  迎春白茶分外香,罩雾茶山境如仙。

  走在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靓丽的农家别墅,整洁的山间小路,翠绿的茶园苗圃,祥和的田间农民,仿佛置身一幅典型的江南农耕图。

  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来到安吉县余村考察。看到青山叠翠、流水潺潺、道路整洁,习近平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保护好青山绿水换来了安吉白茶的长足发展。

  前不久,“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结果公布,安吉白茶品牌价值为41.64亿元,成为连续11年跻身品牌价值十强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20多年来,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让人们看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幸福生活的新内涵。

  荒山变茶园

  保护生态才能发展

  1980年,安吉县在茶叶资源普查中发现,天荒坪镇大溪村的千米高山中有一株树龄150年左右的野生白茶树。该树被科研人员“请”下山,安吉白茶产业也按下了发展的“启动键”。

  而此时的余村,正在轰轰烈烈地搞开山炸矿,村民靠破坏环境走超常规发展的路子,虽然赚到了钱,但环境急剧恶化。安吉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寻求一条长远的发展路径。

安吉茶农采收茶叶

  1998年,安吉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关闭并复绿了200余处矿山。也是在这一年,安吉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安吉白茶开发领导小组,鼓励农民发展白茶产业。

  黄杜村是安吉白茶的核心产区,村书记盛阿伟告诉记者,黄杜村是个农业村,种过辣椒、栽过板栗,但都未能做成功。“我们村在安吉最早尝试种植白茶,从1997年开始,村民经历了从不相信白茶能致富,到赚钱了开始挖荒山种白茶。”

  白茶能让荒山变金山,如果将所有荒山都变成茶园,致富的脚步岂不是会迈得更快?

  安吉县农业局副局长韩树根表示,这种做法不可行,“经研究,茶树是浅根系植物,固土作用比较弱,如果山体坡度超过30°,长期的雨水冲刷和泥土流失可能会有发生泥石流的风险”。

  2012年,安吉县开始控制茶园的拓荒面积,不允许毁林种茶;2017年发布《禁止毁林毁竹种茶长效管理十六项举措》,决定在安吉县林区范围内禁止一切毁林毁竹种茶行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维护良好森林生态环境。

  “限制茶园面积,并没有限制安吉白茶的发展,相反茶农们明白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会在茶园种植一定比例的树木用来固土,好环境让白茶的品质更佳,产业反而发展得更好。这也让村民深刻体会到,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才可持续。”盛阿伟说。

  茶农变老板

  好生态养出好产业

  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走访安吉溪龙乡黄杜无公害白茶基地时,充分肯定了安吉白茶的富民产业,并留下了“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这句评价。

旧时余村的水泥厂

  秉持着绿色发展的理念,截至2019年,黄杜村白茶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3万亩,在安吉以外管理的茶园面积4万多亩,白茶产业的产值4亿多元。依靠白茶,村民的年收入从1997年的1000多元,增加到2019年的4.9万元。

  1994年还在外地打工的黄杜村村民李粉英,如今已是一家茶厂的老板娘。“1997年,白茶苗7毛钱一株,我们借了1000元,买了1050株。当年卖了种出来的茶苗赚了2400元,买了台彩电,白茶能致富让我有了信心。”李粉英说。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李粉英的茶厂目前可以炒茶约六七千斤,雇佣10名员工其中8位炒茶师傅,茶叶销售额达五六百万元,已经从茶农变身为老板。

  李粉英告诉记者:“茶叶需要好的环境,白茶是致富茶,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致富茶。因为大溪乡黄杜村的环境好,茶叶品质高,全国从安吉引种出去的白茶,种植面积达400万亩,但是我们本地的安吉白茶价格卖得更好。”

  截至2019年底,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产量、产值分别达到1830吨、26.92亿元。短短一个月的白茶季,就为安吉县农民人均增收7400元,占该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1%。

  茶山变金山

  新业态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总书记在安吉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这些茶人真的是深有体会。”盛阿伟说。

  茶园变景区、茶农变导游。在安吉,茶季卖茶叶,农闲做旅游、做民宿,安吉打出了一副生态好牌,白茶已经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安吉白茶龙头企业,浙江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卓超介绍,以白茶为原点,宋茗开始尝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从2012年开始,在安吉县递铺街道古城村,宋茗建设了1200亩生态茶园,打造以安吉白茶文化为主题,以千亩安吉白茶精品园为平台,由千亩安吉白茶精品园、茶康养度假酒店、茶文化影视基地、安吉白茶博物馆、茶叶品种资源库组成的中国安吉宋茗茶博园。还先后与电视剧《如意》《侠客行》等携手,实现茶文化与影视文化的结合,农旅结合模式成为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新样板。

  帐篷客酒店、高端民宿旅游等新业态的引进,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游客多了,茶叶的销量也随之增多。韩树根说,安吉全力推进系列产品开发、白茶文化挖掘、主题旅游发展,建成了中国白茶城、宋茗茶博园、溪龙白茶小镇等一批产销结合、茶旅结合项目,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安吉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并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安吉县副县长陈小龙说。

  缘起于浙江、践行于全国的“两山”理论,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浙江省织成了保护青山绿水的一张“生态安全网”,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作者:陈小明 蒋艳慧
找到约86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