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30多年的铁观音

找到约26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120万茶乡人民全力打造“第四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

  最近,安溪铁观音大师赛51人复赛名单出炉的消息,引起茶圈的广泛关注,这场由120多万茶乡人民全力打造的大师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从县领导到安溪铁观音大师再到广大茶农,他们团结一心,认真做茶,大声吆喝,全体为安溪铁观音代言!因为,安溪铁观音是他们的骄傲,好山好水培育出的好茶值得推荐给所有消费者!

  县长、副县长直播推介铁观音

  好茶也怕巷子深。安溪不缺好茶,但是再好的茶也需要有人吆喝。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安溪县的相关领导带头卖力吆喝起来!

  今年立夏前后,安溪县一边有效组织茶农不误农时采摘铁观音春茶茶青、引导茶企有序复工复产制作安溪铁观音春茶,一边积极拓展安溪铁观音的销售渠道、努力降低疫情对铁观音销售的影响。  

  4月24日,安溪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吴毓舟(5月18日当选为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化身直播“带货达人”, 通过拼多多线上直播专区,为广大网友倾情推介安溪铁观音,打出“茶乡珍品·好货不贵”的口号。

  活动开始短短两个小时就涌入近180万人次在线参与直播节,让现场直播商家感受到从流量到销量的快速变现,其中一个商家半天就卖出200单,当天销售额达到3万元。  

  △ 安溪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吴毓舟(5月18日当选为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化身主播

  5月12日,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肖印章化身主播,他在室外为网友展示安溪云岭茶庄园独特的茶园风貌,随后进入直播间又为网友介绍安溪铁观音的特点:香气幽雅馥郁、滋味醇厚甘爽、回甘生津、齿颊留香的“兰花香,观音韵”。紧随其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志明、县茶管委办常务副主任刘青洲,轮番走进直播间,分别从安溪铁观音质量安全监管、铁观音起源、品饮等方面,把安溪铁观音的文化知识讲得既通俗又清楚。

  2个小时的直播,共有包括4万多名大宗采购商在内的24万名网友在线围观抢购安溪铁观音。 

  △ 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肖印章现场推荐安溪铁观音

  大师眼中的安溪铁观音大师赛

  除了抓住线上直播的热潮,安溪县在线下也使足了劲,在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下,不仅举办了一场以“一杯献给世界的中国好茶”为主题的福建安溪铁观音开茶节(线上线下同时举办,以线上直播为主),而且正在有序推进“第四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各项工作。  

  △ 2020年福建安溪铁观音开茶节

  本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以“茶者匠心·国饮飘香”为主题,从今年4月1日开始,将持续至10月下旬,历时近7个月。届时,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将评出“安溪铁观音大师”2名,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100万元;“安溪铁观音名匠”8名,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5万元。

  目前,第四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乡镇选拔结果已经正式公布,共有51名选手成功跻身复赛环节,共同角逐30张决赛入场券。  

 

  △ 第四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乡镇选拔环节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往届大师眼中的安溪铁观音大师赛是怎么样的:

  刘金龙(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这是国内最全方位考验参赛者的一个比赛!”

  “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可以说是国内最全方位考验参赛者的一个比赛。”谈起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参赛经历,刘金龙感触很深,他说,作为一名茶农,有机会参与这种大型赛事 ,“这真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不仅仅考察你的现场制茶技术,还有演讲、理论、笔试等等,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得到了提升。”  

  △ 刘金龙(左)获得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称号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刘金龙对安溪铁观音的钻研可以说是痴迷的,为了检验和证明自己,早在2009年,刘金龙就开始参加安溪县里组织的铁观音制茶师比赛,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我就是想通过参加比赛来检验一下自己,2012年县里组织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评比,我得了第一名。”刘金龙坦言,2018年,他能够获得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大师”称号,是不断积累的结果,因为除了参加早前的两次比赛,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也有他的身影,当时的成绩是第三名,获得“名匠”称号。

  “安溪铁观音大师”、“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刘金龙十分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这些“金字招牌”也让他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不过,刘金龙强调,这些荣誉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自家的茶叶销售更好了,更多的还是一种责任,“我要对得起这些称号,会更加严谨、更加认真地去做茶”。  

  △ 刘金龙正在参赛

  在培养人才方面,刘金龙不遗余力,他的要求很严格,自己店里的女店员除了会泡茶,要学习烘焙茶叶、会挑茶梗,还要学习审评,也要学初制茶,这样她们跟茶友交流茶叶就更专业,自己茶厂里的男徒弟要学茶园管理以及初制茶等等,“我带的徒弟很多,80后90后都有,安溪本地的居多,也有外地的。”

  现在,刘金龙的工作重心是,坚持走生态茶园路线,成立安溪茶园生态研究会,让更多人共同研究茶园生态管理。

  刘协宗(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成为安溪铁观音大师,是对我30多年制茶生涯最好的检验!”

  “其实,我参加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奔着‘大师’这个荣誉去的。当然,我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梳理从茶园到茶杯的各个环节,对自己30多年的制茶技艺进行自我检视。”刘协宗认为,经历了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重重考验,对自身的心态、生活乃至制茶技艺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 刘协宗接受媒体采访

  因为爱茶,所以坚持。据了解,早在获得“安溪铁观音大师”的称号前的几十年间,刘协宗前前后后获得了400余枚奖牌,已是名副其实的茶王专业户。

  如今,身为安溪铁观音大师的刘协宗,怀揣一颗感恩的心,不忘帮助更多的人。这两年,刘协宗不断深耕茶园管理,严抓茶叶质量安全,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全新的茶叶示范基地、乡村振兴扶贫示范基地,借助茶旅融合的体验模式与农民讲师团的平台,携手更多爱茶人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模式去帮助贫困茶农脱贫致富。此外,刘协宗还成立了安溪铁观音传习所和安溪铁观音大师工作室,把自身所学毫无保留传授给徒弟,更好地提升年轻一代的制茶水平。

  与此同时,针对部分生活在外的安溪茶商,他充分利用自身力量,带动更多“铁粉”到安溪当地了解、体验安溪铁观音的制茶技艺,借助短视频和抖音等平台更好地向世界传播安溪铁观音的“好声音”。  

  △ 刘协宗向大家介绍安溪铁观音

  来源:说茶传媒

英国茶“立顿”打败了四千多年的中国茶?

英国茶“立顿”打败了四千多年的中国茶?其实我们都被骗了!

  就算立顿被母公司联合利华抛弃。

  茶圈依然有一种声音:立顿打败四千多年中国茶,七万家中国茶企比不过一个立顿。中国茶企,始终活在立顿30亿美元营销额的阴影中。

  透过现象看茶叶的本质,只想说:中国茶叶,应该自信!

  中国茶,不该有阴影

  茶叶源于中国,中国茶叶不仅产量世界第一,还有世界上最全的茶叶品种。

  长江中下游盛产名优绿茶、东南沿海有优质乌龙茶、长江中上游特色绿茶、西南红茶和特种茶等4大优势区域,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绿、红、青、黑、白、黄6大茶类的国家。

  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19年,我国18个产茶省有茶园4597.87万亩,可采摘3690.77万亩,干毛茶产量279.34万吨(几乎是第二名印度的两倍),干毛茶产值2396亿元。内销202.56万吨,内销总额2739.5亿元,大约400亿美元。  

  中国茶叶抗风险能力最强,2020年,哪怕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茶叶也能完全投产,产量基本没有下降。

  今年1-7月,中国茶叶出口量同比只减少2%,为20.55万吨,然而出口额却增加7.96%,达12.04亿美元。

  而其他国家的产业,惨不忍睹,比如世界第二茶叶大国印度。8月12日,新华社记者报道:由于洪水和疫情的影响,印度上半年茶叶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6.4%。上半年印度茶叶产量仅为34.826万吨。前5个月,印度茶叶出口与去年同比下跌26.6%。

  中国有世界上最全的茶种,最大产量,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强的抗风险能力。为何偏要用自己的短处去跟立顿做对比。  

  图源:央视中文国际微博截图

  - 02 -

  中国茶与立顿,奇葩比较

  很多人拿中国茶叶与立顿对比,主要是几个方面:

  1.生产环节,我国茶叶单产量仅为印度的36%。2017年,我国茶叶每公顷产茶830千克,印度每公顷产茶2190千克,印度茶叶单产比中国高。

  2.加工环节,我国有茶叶加工企业约6.6万家,精深加工茶企仅占6%,50%以上的出口茶是原料,出口价格偏低,一国出口不及立顿。

  3.销售和品牌建设,我国90%以上的茶企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我国茶叶没有大品牌,哪怕中粮旗下的中茶,2019年营收额为16.3亿元,而立顿茶一年卖了30亿美元。  

  乍看很有道理,其实,是用中国茶叶的短处去对比立顿的长处。

  首先,中国茶叶单产量?

  单产量的背后,是手工和机械化的问题。

  印度茶叶,继承于英国,以机械化加工为主。印度塔塔饮料公司的草本茶、水果茶、速溶茶等对茶叶老嫩并无严苛要求。

  而中国人喝茶,讲究嫩。以西湖龙井为例,5万个芽头才能炒一斤茶。普洱茶虽然讲究条索黑粗,但采茶的时候,依然是择嫩采摘。为满足国人的消费习惯,挑最嫩的采,单产肯定上不去。

  如果机械化采摘,单产量一定会增大,但国人不喜欢,茶业产出来却没有人喝,又有什么意义。

  土耳其茶叶单产量还是中国的4倍呢,但总产量却不到中国的零头!!!  

  其次,出口以原料为主,出口价低,一国茶叶出口不如立顿。

  这一点,核心是出口价低,其背后,是大宗茶与名优茶的区别。

  中国茶叶以手工生产为主不假,精加工企业也少,但是,中国茶有名优茶和大宗茶,名优茶国内消费,大宗茶以出口为主。

  2017年,我国大宗茶133.5万吨,产值479.8亿元;名优茶产量产量127.4万吨,比大宗茶少6.1万吨,产值却达1429.8亿元。也就是说:名优茶用更少的产量,创造了大宗茶3倍的产值。

  至于中国茶叶出口额不如立顿。

  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22.2亿美元,立顿年销售30亿美元。

  说也奇怪,为啥要拿中国茶叶出口量去跟立顿作对比?中国2396亿元的内销市场怎么就被忽略了!  

  最后,品牌建设。

  立顿是一个品牌,一个茶叶品牌能做到30亿美元销售额,这是立顿的强大之处,但中国茶叶也不必妄自菲薄。

  中国茶叶有云南普洱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等特色鲜明的区域名茶,但是,没有一个茶叶大品牌,再加上茶业集中度低,也因此饱受诟病。

  没有大茶企是事实,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大品牌,哪怕中茶或澜沧古茶上市,这种情况也不会改变。

  中国茶叶没有比肩立顿的大品牌,这是事实!但也不必妄自菲薄,从“中国七万家茶企不敌一个立顿”的历史背景中,我们找到一些秘密!  

  图源:央视财经微博截图

  - 03 -

  傲慢与偏见

  立顿,一度是中国茶企头上的魔咒!

  “中国7万家茶企不如一个不产茶的立顿”,这句话,让中国茶企想起立顿都会瑟瑟发抖。

  其实大可不必,“中国7万家茶企不如一个不产茶的立顿”的出处,是2008年底,一位新华社的记者说的。

  之所以说这句话,不仿看看当时中国的茶叶实力。

  2007年,我国茶叶总产量只有114万吨,居世界第一,当时毛茶平均单价26元/公斤,全国茶叶总产值298亿元。

  但同时期的立顿,全球销量已经接近30亿美元了!

  2008年,整个中国茶叶的产值,真的不如一个立顿。

  当时的中国茶叶,抬头仰望着立顿的巅峰时期,一个品牌的销量居然能和世界最大产茶国相比!当时,立顿让人屏息的强大,在中国茶叶的心里烙下了阴影,茶行业不大,一个传一个,一直传到了今天。

  只有生产力才是最真实的,2008年,中国7万家茶企创造298亿元的产值。

  2019年的中国茶叶产值几乎翻了10倍,茶企已突破百万家(2008年7万家)。

  2019年,我国279.34万吨的茶叶产量,甩出第二名印度几条街,2396亿的内销市场,足以让立顿看着都眼红,讽刺的是,国人并不喜欢袋泡茶,袋泡茶只占中国茶叶的5%!

  今天的中国茶叶产值近3000亿,不再是2008年,一国茶叶产值只有298亿元的尴尬时候。

  “七万家中国茶企不敌一个立顿”,是12年前的往事,在今天的中国茶行业,茶叶产值翻了10倍,立顿与中国茶,根本没有可比性。  

  - 04 -

  道不同,不相为谋

  很多人喜欢拿立顿举例子,告诫中国茶企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大品牌。

  比如1880年,汤姆斯 立顿如何发现商机,“从茶园到茶杯”的口号有多响亮,立顿如何在世界各地建立茶产业链,如何缩短中间环节,如何抱上联合利华的大腿,如何进入中国市场……  

  重点只有一句:立顿的机械化生产很成功。

  从中国茶叶出口,抢占世界市场的角度来说,这的确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

  但就中国内销现实来看,立顿与中国茶叶,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果中国茶叶走上机械化道路,为了模仿而模仿,为了品牌而品牌,这是邯郸学步,不识归路!

  如果真这样做出来,大多数国内消费者不一定买单。中国茶叶可能还没有造出大牌,就已经失掉国内茶客的心。  

  中国茶叶与立顿的本质区别:立顿喝的是饮料,中国茶喝的是茶文化。

  国人喝茶,喝的是茶的色香味

  喝过立顿茶的人都知道,立顿茶有一点茶的味道,比水稍微好喝一点,但也仅此而已。

  而中国茶叶,喝的是茶的高品质,香气、滋味、回甘。  

  茶叶品质,中国六大茶类各领风骚:

  绿茶中的西湖龙井滋味甘鲜醇和,香气优雅高清,汤色碧绿清莹,叶底细嫩成朵;红茶里的祁门工夫,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乌龙茶里铁观音的观音韵更是让人着迷。

  普洱茶的兰香、蜜香、汤香,滋味都让无数茶客把普洱茶视为喝茶的终点,味觉信仰绝不是吹出来的。

  这些都是中国茶叶的独特之处,如此色香味俱全的饮料,放眼世界,只有顶级葡萄酒与之一拼。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茶有独一无二的精神属性。  

  国人喝茶,喝的是茶文化

  茶叶,是国人的精神寄托。国人喝茶,喝的是人生如茶, 一盏茶叶沉浮间,尘世烦恼皆放下的精神境界;喝的是丹青难写,瓯鼎易烹的茶德。

  喝的是一水一茶一器交融时,修身养性的闲情雅致;喝的是纵然人情冷暖,人走茶冷,也能在有茶相伴的日子里,慰藉人生往事。

  世间饮料无数,唯独茶可以称之为“道”。

  中国茶叶与立顿,虽然都有茶的名字,其实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写在最后:

  2008年,新华社记者看着中国茶产业才有298亿元产值的现状,发出“七万家中国茶企不敌一个立顿”的感叹。从此,立顿成为中国茶企的噩梦。

  今天,我们用时代的眼光再看这句话,中国茶叶产值已经是立顿的10倍,我们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单挑出一家中国茶企,卖不过立顿的事实;立我们也承认,立顿是一个强大而成功的品牌。但我们不必妄自菲薄,更不该以点盖面,以立顿讽刺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好不好,中国茶客最有发言权:中国茶客喜欢就好,符合国内现实就好。  

  一片传承千年的茶叶,承载了一方人民的致富之路!

  一杯普普通通的淡茶,成为你我心灵的归宿!

  中国茶叶,为何不自信?

  来源:网茶会习茶社

访广德源茶业董事长陈植源:茶路跋涉,智者长歌

晴朗的冬日下午,我们与资深茶人——广德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植源(以下简称陈董)相约于佛山顺德。初次见面,就觉得他与众不同,50多岁精气神十足,聊起茶来更是意气风发,他与茶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事件,这几十年的风雨做茶路,他的每一步都迈得异常坚定,值得我们这些后辈敬畏。

一、始于1986,坚守如一

陈董在1986年,20多岁的他开始从事茶业,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目睹了现代中国茶业的起起伏伏,如今50多岁依然与茶为伴,茶已然成为他生活的伴侣。现在,回忆起早些年艰苦的岁月,他依然还能体会到当年岁月的沧桑,正是因为对茶的这份执着追求,才让他克服了每一次的挫折,坚强地走到了现在。80年代时,西双版纳还没有机场,到那里收茶必须从昆明转车过去,当时道路崎岖颠簸,每一次出行都是冒着风险的。那个时代,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商品都是统购统销,加盖统一的印章后方可外运。回忆条件艰苦的年代,许多茶人因看不到希望而离开,陈董却始终如一,这份“爱”的坚守,实属不易。

在云南产茶区,以前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地方,今天都成为了特别火热的名山头或名茶区,如:班章、冰岛、易武等。80年代,勐海地区改良茶种,砍掉了大量的古茶树,如今,存活下来的“优良”茶种都是当年生长于交通特别落后,人未能进入的地区的,也正是这一历史因素成就了今天的各个名山名寨。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艰辛,也只有像陈董这样坚持做茶30多年的资深茶人才能深切体会。

二、理念独到,精益求精

陈董对茶的极致追求,让笔者在陈董这里听闻了许多他做茶的经典案例。班章茶“火”起来以后,陈董为了进一步探知班章茶的属性,1800元/公斤的班章纯料,他一次性购买了50公斤,却用于发酵熟茶,当时就有人感慨:陈董可能疯了!(因为在2010年的时候,1800元/公斤属于高价,更何况是纯料班章发酵熟茶)最终50公斤班章纯料制作出了117个茶饼,陈董称它们为广德第一饼。后来他把这些班章纯料茶饼都陆续送给好友了,现仅剩几饼。在做这款茶的过程中,他对真正班章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640.webp (2)

(广德第一饼)

好的水质,泡出的茶味更香醇。陈董不仅对茶的选料追求极致,对泡茶的水也很有讲究。交流中,陈董给我们说了一个“选上等水泡好茶”的典故——李白让书童打江心水泡茶。书童以江边水企图蒙混过关,不料被发现。原来,江心水因流动含氧量高,水质比江边的更胜一筹。说完,陈董指了指泡茶的茶壶说,泡茶讲究一种茶叶一个壶,所以他茶桌上摆了不少茶壶,每换一种茶,则换一个壶。此外,选用上等的软水,这样才能使茶与水巧妙融合,泡出来的茶才好喝,为了寻找上等的水,他对比了很多矿泉水品牌的水质和口感,并到水厂调研,才最终决定用水。好的水,使烧水壶不会留下水垢,说着他给我们看了他已经使用了十年的烧水壶,壶内底部和四周都很干净。

640.webp (3)

2000年,陈董到福建安溪县收铁观音茶,行走至半山腰,看到一户茶农家的铁观音外形肥壮、圆洁,闻干茶也特香,直觉告诉他这是上等好茶。随即让茶农泡了一泡来喝,却感觉茶味一般,心想不应该呀!临走时带了两泡干茶,到了山上的收茶点,因为不甘心,便借别人的盖碗和山上的水,再次冲泡刚才带来的茶,泡出来一喝:果然,好茶,高香持久!于是,立刻就近借了一辆摩托车,骑行一个多小时山路,就为了买刚才那一袋铁观音,当时安溪县茶山道路还比较狭窄,车辆一般只能单行,摩托车出行还相对方便一些,堵车风险小,但是仅3米宽黄泥碎石路面的茶山村道,一旁是峡谷深渊,一旁是山壁,路面车辙深凹。陈董驱车直下,心里并不是担忧山路险峻带来的危险,而是担忧回去晚了,这袋茶被与其它茶混在一起而被埋没,在他的努力下,最终如愿以偿,也让他深切感知水质的重要性,这也是他后来讲究用水的缘由。

三、铁观音王,遍尝甘苦

2001年,陈董在广州以12万元的拍卖价,购得100克安溪“铁观音王”,创当时内地拍卖价之最高纪录,轰动省内外,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因此,当时他被人们称为顺德的“铁观音王”。

2003年,据《顺德报》记者对陈董收茶的报道:上山买茶难,找好茶更。千家万户种茶、制茶,尽管互相交流、学习,农业科技部门也不断培训,但制出的茶总有质量上的区别。从排着队的茶农拎来的茶叶中,用天平称出7克,编好号。先是看成色,然后捧起来干闻。接着用开水洗茶具、暖杯、暖茶、闻茶水香、看汤色、品茶味。品玩第二道茶,将茶叶翻搁在杯盖上,看成色,再闻茶叶味。拿不准的,再品第三道茶,然后确定收购价。按一天200多人来卖茶算,我们就要试200至300次茶,试多了全嘴苦涩难咽。

高价买茶,遍尝苦涩,皆是因为他爱茶。为了能喝上一杯好茶,为了让消费者买到一杯放心茶,他默默付出很多。当年,陈董与安溪“茶王”王坤福二人还在铁观音的故乡共同开发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按国际标准出品优质茶叶,服务消费者。

铁观音2

四、细心琢磨,不断学习

30多年的茶界生涯,铸就了陈董对茶的特殊感情,据其透露,目前他有五个存茶仓库,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是出于安全考虑。陈董带我们参观了其中一个仓库,里面老茶、新茶不计其数,这么多好茶承载了资深茶人爱茶的情怀。

此外,他还带我们去观看正在烘焙的铁观音茶,扑面而来的茶香瞬间环绕左右。陈董说,铁观音再次烘焙是为了去除杂味(手汗味、搬运中沾染的其它味道等),让茶香更纯。做茶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要细心琢磨,同时明确自己的定位,并坚持学习,不断进步。

640.webp (4)

五、坚持公益,回馈社会

走进陈董的办公室,各种证书、做公益获赠的牌匾摆放在书架上,引起了笔者的好奇,进一步追问得知,原来他曾从2006年开始连续当选为顺德区多届人大代表,并受邀为交警支队监督员等。90年代开始至今,一直坚持做公益,其中大多都是不留名的,陈董平和地说,自己是从苦日子中一步步走出来的,能够切身感受贫穷带来的各种不便,他也将会一直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回馈社会。就是这样一份高尚的情怀,让陈董今天在社会赢得了一致好评,他的茶也被更多人认可。

640.webp (5)

六、明眼识茶,免去损失

1986年,陈董在顺德开了第一家私人茶庄——广德源,是顺德最早以茶叶为主的公司之一。80年代,佛山人已经开始喝普洱和红茶,那时候国家标准没有现在这么全面,市场上也充斥着一些不适合品饮的茶,如:香港传过来的一些加了香精的荔枝红茶。这款茶利润较高,但长期饮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对此,陈董拒绝销售这一类茶,这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640.webp (6)

(陈董为我们讲解茶识)

多年做茶,练就了一双识茶的“火眼金睛”。因此,朋友也经常请陈董去鉴别茶的真假,一般情况下他看一眼就能区分茶的真伪。有一次朋友请陈董去鉴别一款老茶,通过包装他就认出是假货,他进一步解释道,包装的铁丝太硬,当年的铁丝都比较软,竹壳的组成方式不是当年的风格,包装的茶纸也不对,从这几个方面揭穿了假货的面目,让朋友免去较大经济损失。

七、注重品质,声誉良好

除了总店“广德源”茶庄,陈董还拥有广德茶艺馆,以及广州南方茶叶市场的广德茶行。他的公司成立以来,在行业内取得较好声誉,1999年,参加中华春季茶艺活动优良茶评鉴比赛,获得台湾冻顶乌龙翠玉茶组的头等奖。

640.webp (7)

2004年,在中国茶·广州(国际)采购年会暨第三届全国名优茶质量评比大赛中,其选送的茶马古道普洱茶饼荣获金奖。

2005年,在广州(国际)茶博览交易会暨第四届全国名优茶质评比大赛上,其班章熟饼勇夺茶王称号。

2006年,公司积极支持大良新桂体育事业,及各个社区公益慈善活动,向有需要帮助的家庭伸出援手。

结语:与陈董这个资深茶人交流的一下午,倍感时间流逝之快,是陈董对茶的讲解深深沉醉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晚辈,也是陈董的香醇好茶让我们享受了一次高品位的茶学之旅。最后,笔者想说:资深茶人的成功,得益于对每一件小事的极致追求,正因有他们的存在,中国茶业的发展壮大更具希望,更多的极品好茶将被创造和传播,让我们为这份匠心精神点赞。

佛山市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张国锋(左一)、副秘书长史翠兰(右二)、广德源茶业董事长佛山市茶叶流通协会监事长陈植源(中间)、【亚太茶业】全媒体主编钟晓丹(左二)

文稿:骁锐(写于2018年3月)

找到约26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