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茶之万亩古茶园

  景迈茶山是一片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万亩古茶园,地处云南省思茅市(原为思茅地区)澜沧县。

  景迈茶山距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城70余公里,东面与西双版纳的勐海县相连。这里方圆十几个村寨的布朗族和傣族世代以种茶为生,那令人称奇的古茶园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生机。

  茶山内古老茶树纵横交错的树干昭示着岁月的沧桑,生命的力量;茶树满身缠绕着湿湿的苔藓和各种寄生植物展示着茶园的古老与原始;大山与村落,古茶与房舍,森林与人似乎融合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走进古老的茶山,满目皆是身穿苔衣的古茶树。这里的茶树从不施肥,也不喷施农药,是罕见的天然绿色健康饮品原料。

  生活在这里的布朗族和傣族世世代代都依托着大山繁衍生息,对这片古老的家园有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从第一个祖先叭岩冷起至今一千多年始终不变。

  传说,布朗族的祖先叭哎冷带领族人迁徙到此,惊叹这物华天宝之地,并在此安营扎寨。后因叭岩冷性情刚强,英勇善战,遭谋害而死。叭岩冷死后仍然牵挂着他的族人,因此化作神仙降落在山头,留下遗嘱说:“我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难死掉;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也怕你们吃光用完;给你们留下茶树,让子孙后代取不完用不尽……”。

  传说归传说,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前来考证景迈茶山的历史根源,他们认为,这片古茶山的形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属布朗族的祖先所种植。据芒景缅寺木塔石碑记载,这里的茶树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96年,距今1200多年,后来经过几个朝代的连片开垦种植,至今已达一万多亩的规模。

  这里的古茶树一山连着一山,满山遍野的古茶林望不到尽头,在这些古茶树上还生长着一些只有在几百年树龄的古茶树上才会生长的“螃蟹脚”——一种寄生在茶树上的草本植物。而且这种“螃蟹脚”还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常饮可防血管硬化。

  历史上,景迈茶山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从马背上运出大山,一部分作为普洱茶的原料之一进入当时的普洱府,另一部分则从产地直接销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景迈茶山的茶叶在外地市场上十分畅销,据说是因为采茶时无意中采进了“螃蟹脚”,就知道是景迈茶山的茶。就这样“螃蟹脚”在历史上曾是当地茶外销的一种知名标志,名声大,销路广,其中还有一首赶马人传唱的歌谣,道出了景迈茶山当时茶叶贸易的兴旺和繁荣:

  “布谷叫来三月三,赶起骡马上茶山。

  精茶细茶上一驮,不让小马空回鞍。”

  走进偌大的古茶山,聆听着百鸟啼叫,呼吸着清清茶香,你能不感叹云南少数民族祖先惊人的创造吗?你能不惊叹这世界茶叶种植史上的奇迹吗?

  一位看过景迈茶山的专家曾赞叹说,这样大面积的古茶林,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古茶树自然博物馆。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