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味:“环境-人-物”的互动结果

从生长于山间的植物到杯盏中待人们品饮的茶汤,“茶”经历了漫长的自然生长周期与极为复杂的加工过程。

“茶之味”的“呈现”(present),是茶树所提供之物质材料(鲜叶)与人工技艺的相互作用。

福建武夷正岩茶山

(肖坤冰摄,2019年12月)

其中,土壤、阳光、朝向、温度、湿度、植株密度、雨水等自然环境因素是决定鲜叶质量的关键,而将“鲜叶”转化为“茶叶”则要靠人所持有的“技术”对“物”进行操纵和把握,茶叶的制作实际上是“环境-人-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茶青特点的准确定位与处理赖于人们对本土环境的感知,这是一种在地化的(localized)、具身化的(embodied)、手工艺人的“经验世界”,并且这种经验性知识也只能与处于同一社区空间中的群体共享。

“雨林古茶坊”接待茶室

(肖坤冰摄,2019年5月西双版纳勐宋乡“雨林古茶坊”)

因此,茶叶制作技艺一方面毫无疑问是属于储藏于茶工身体内的“个体知识”,以身体为技艺之储存载体,不能为外力所转移或剥夺;另一方面又是内嵌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被环境所吸纳的,通过建立于共同的物质环境之上的共同经验与感官触觉,只有当地人才能够领会。

品茶——就纯粹文化上的意义而言,是一种完全个性化和实时性的行为。

茶园里的嫩芽,一芽二叶的标准采摘。西双版纳“光芒山万亩矮化古茶园”

(肖坤冰摄,2018年冬)

人们对茶的感知(perception)存在于身体器官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中,不仅不同的主体对同一款茶会有不同的感受(sensation),即使同一主体在具体情景下对某一款茶的感官经验也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品茶实际上是一个指向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过程,人们在此过程中被鼓励表达各自差异性的感受。

茶山中的少数民族

(肖坤冰摄于西双版纳勐宋乡保塘古茶园,2019年5月)

对于品茶的主体而言,当人们在消费和品评茶的味道时,实际上已经包括了两个阶段的“感知”过程:

四川成都双流彭镇观音阁老茶馆

(肖坤冰摄,2019年9月)

第一阶段是吸收与接受了前人及周围的人对于茶香的特殊感官经验解释——这种“吸收”通过多次饮茶实践已经转化为一种储藏于身体中的嵌入知识(embeddedknowledge);第二阶段为运用这一套集体性的感官经验与语言逻辑表达个体在品茶时的独特身体感受。  

就茶这一客体而言,其“香味”的呈现也包括两个阶段:


第十二届武夷山“茶乡杯”茶王赛大众评审区,武夷山星村镇

(肖坤冰摄,2019年11月)

第一阶段是茶工们通过技术手段作用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物质,从而使一种自然属性的植物叶子转化成主体化(subjectification)之茶叶,这是茶味之初现(present),是“环境-人-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阶段的过程则更为复杂,包括物质环境、身体器官、话语、市场价值、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调适互动。

第十二届武夷山“茶乡杯”茶王赛后台专家评审区,武夷山星村镇

(肖坤冰摄,2019年11月)

品茶——不仅仅是茶香传达给人体感觉器官的客观化的生物刺激,同时还包括着能动者身体经验通过一套给定的文化图标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这是茶味的再现(represent),它是真实世界的反映(reflectionoftherealworld)。

来源:坤冰观茶,作者:肖坤冰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2015年第4期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