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类早茶,分清楚不踩坑

国人喝茶,追早的习惯由来以久。

只不过,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追早也不断追出新水平,追出新高度。现如今,从春节前的1月份开始,我们就可以开始听到各式早茶的音讯;到了2月和3月,则有不少茶开始先后批量上市了。这些茶是如此之早,以至于往往给人以错觉,认为明前茶都已经是太晚了。

笔者3月17号去茶区,有位从市场来的合作伙伴问道,“我们市场里在3月初就有人卖明前西湖龙井了,还有狮峰龙井,而且还不是一丁半点。他们的西湖龙井为什么那样早啊?”

各式各样的早茶,这还真是一个值得琢磨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简单聊一聊这个话题。

笔者将各式各样的早茶,按照其“早”的主要原因,分为气候早、品种早、产区早、茶类早、催生早、冒名早和综合早这七种类型,并略作阐述。

气候早

这是指因为气候原因形成的早茶。有些茶区,同期气温和积温高于其它茶区,使得其茶叶上市早于其它茶区。

比如广西柳州三江,今年2月3日就举办了早春茶开采活动。又如川西南茶区,也常常是2月初就开采,2月下旬就进入全面采摘期;川东北茶区则通常是2月下旬即开始采摘。

当然,以上是指常规气温情况下部分茶区出产茶叶的早,属于不同茶区之间的横向地理比较的早。

另外一种情形的气候早,则是指某一茶区在某一或某些年份出现与往年相比的特别暖和气温,而导致的早茶,这属于纵向时间比较的早。

品种早

这是指因为品种原因形成的早茶。发芽迟早是品种分类的第三个等级(前两个分别是树型和叶片大小)。根据发芽迟早,可分为早生种(春茶一芽三叶活动期积温<400℃)、中生种(春茶一芽三叶活动期积温400-500℃)和晚生种(春茶一芽三叶活动期积温>500℃)三种。(刘祖生 赵东,茶树品种的分类,参见陈宗懋 杨亚军主编的「中国茶经」,P350)

有些品种,与大部分茶叶品种相比,属于早生或特早生。比如,广为人知的 乌牛早

(嘉茗1号),就属于特早生品种。又如, 龙井43

,也是特早生品种,一芽一叶盛期通常在3月下旬; 中茶108

,也是特早生品种,一芽一叶盛期通常在3月中旬末。

请注意,前面提到的两个特早生品种的一芽一叶盛期时间。

产区早

这是指在同一产区范围内,因为立地条件如海拔、山形地势等不同而形成的早茶。这主要是在同一较大产区范围内,不同小微产区之间比较茶树发芽的迟早。

比如,在云南勐海布朗山,有些特定山场的茶树发芽较该区域其它山场的茶树发芽要来得早。在同一区域,相同茶树品种,低海拔茶区的茶树发芽比高海拔茶区茶树发芽更早,如勐海坝子的茶通常要比勐海高山的茶更早采摘。

茶类早

这是指因为茶类对品质标准界定不同而形成的早茶。比如,有些茶讲究采芽头,有些茶讲究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有些茶讲究采一芽二三叶,这就形成了不同茶类的早晚之别。

比如,洞庭碧螺春讲究单芽,自然就比较早。而太平猴魁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通常自谷雨开摘到立夏结束;六安瓜片的采摘标准以为一芽二三叶开采,从谷雨前后开始采摘至小满前结束。

又如,今年西湖龙井在3月12日正式开采,安吉白茶在3月22日正式开采,而武夷岩茶采摘时间则尚需等待到4月上旬之后。2021年3月12日,武夷山市茶业局发布春茶采摘时间参考表,因武夷茶品种繁多及种植地域、茶类等不同,采摘时间也不尽相同,大体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


茶类早还有一种情形,是指同一茶类不同等级的早晚——当然,这里的“茶类”不是指“六大茶类”中的茶类。以福建白茶为例,白毫银针比白牡丹要早。

催生早

这是指通过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施肥或生长素等手段而催生茶树发芽的早茶。

由于市场追早,所以自然也就有商家厂家农家为了追求利益,而采用各种手段催生茶树发芽。

下面包装图片,是我们在某著名茶类的茶园里发现的,请大家感觉一下:

您愿意花高价钱买这种东西催生的“头采”或早茶么?

冒名早

这是指以一种较早的茶叶但相对品质认知和售价较低的茶叶,假冒某一知名且品质和售价更高的茶类而形成的早茶。说白一点,这是指将它处茶叶鲜叶或干茶拉到热门产区以次充好牟利。这种做法背后,无非是利益驱使。

比如,因为四川茶通常二三月份就陆续批量上市,所以有茶商在此期间从四川收购茶叶,当作龙井茶销售,这早已是茶行业公开的秘密。西湖龙井上市季节,尤其是上市早期,尽管西湖龙井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已可说是全国众多茶类中做得领先的,但迄今为止也还是无法完全杜绝有人以各式龙井茶冒充西湖龙井。

有些名茶产区,被划分为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热门的村庄级微产区,同时形成了对应的价格差异。这种产区内从低往高的冒名,或者以产区早冒名时间早,就更非一般消费者所能分辨得了的。

综合早

这是指综合了气候早、品种早、产区早、茶类早、催生早和冒名早这六早中两早以上的早茶。

举个例子

种在西南某地的龙井43品种,被人用某种方法催芽,在二三月间加工成类似龙井茶形状,运到浙江或国内某市场,被当作龙井茶或西湖龙井茶的早茶,这就是一种综合了多种因素的早茶,可以称作是综合早。

以上是笔者总结的早茶的七大类型,不知道您喝过哪些款?

小结

1.早茶有其特点,但早茶未必就是最好,更不能简单直接将早茶与最好的茶划等号。

2.尽管喝茶追早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我们还是应该理性客观看待:可以适当体会和感受其特点,但也不应盲目或走极端;体验早,也不能抛开品质基础,唯早是从。尤其是,不要因为盲目追早而踩坑或花冤枉钱。

3.追早风潮,已成泥石流之势。利益驱动之下,各种方法都使上了,催生早和冒名早并不鲜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有赖监管,二是行业自律,三是理性消费。茶叶的小农经济模式下监管不易,高额利润之下自律也有难度,但仍然需要不断努力去做;但正因如此,理性消费的引导可能是一个相对更容易着力之处。

当年牛奶行业,因为市场对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有要求,而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检测氮含量来推导的,所以导致不法商家直接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富含氮,但这种氮并非蛋白质中的氮,于是尽管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在检测时氮含量很高,但实际上蛋白质含量可能仅仅一般甚至不合要求。这是典型的刻舟却无法求剑。

茶行业的催生早和冒名早与此有类似之处。在众多商家对于早茶价值的过分或盲目引导下,不少消费者简单认为早就是好,甚至是越早越好,所以仅仅关注早而轻视或忽略了产品品质本身,从而导致舍本逐末的盲目追早。

4.追早的风潮之下,“早”字的利益驱动之下,催生早和冒名早,时间越早此风越甚,辨识难度和管控难度也越大,踩坑的风险也越大。这反过来也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早。

5.好茶知时节,当季乃发生。好茶需要等待,好茶值得等待。

6.早不是目的,品质才是根本。对于那些炙手可热的名优茶而言,原产地真品质,才能让人真正体会到期价值和魅力。

7.品质把关是专业而系统的事情。很多年前笔者去云南茶山有些村寨,大树小树茶叶价格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但两筛子茶叶摆在你面前,是大树还是小树?或者是比例不等的大小混合?普通消费者根本判别不了,往往是以大树茶的茶山游客价,买了小树茶或者是大小混拼。而实际上,这种判别,对于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而言也是挑战,不仅仅需要现场抽样鉴评,还需要通过前置性的如基地合作和供应商选择等工作以建立品质管控系统来保障。

云南许多村寨的茶是这样,西湖龙井尤其是一些热门村庄级产区也是这样,其它许多热门茶叶产区亦是如此。再放大一点,阳澄湖大闸蟹和五常大米,是否也是如此?

问您一个问题,您去杭州狮峰山,就定能买到狮峰山的茶吗?就一定能买到狮峰山的好茶吗?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您!

8.仅仅是早茶?那您请随意。

附:3月19日,笔者看到一位朋友发的微信朋友圈信息:

今天上午沈*老师在杨梅岭村**帮山东一家企业收茶。

今天早上下起了大雨,雷声隆隆,街面成了溪流,走两步鞋都湿了。

很多村民拿着自己的茶过来排队,沈*老师在里面小屋子里审评看茶定价。前面拿进来的四个茶样,看茶外形沈*老师就淘汰了一个,开杯审评,这几个茶滋味香气都不好。沈*老师让村**进来商议,我们为了不打扰沈*老师工作,就告辞出来了。

西湖龙井源头市场的水很深,我很喜欢西湖龙井,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善泳者。

注:内容来源茶业管理评论,原创作者邓增永,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