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茶文化”时代,来了!

  

据2021年3月央视新闻报道:“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其中高铁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

透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简单的事实:

高铁,不断“缩短”着茶产地和茶市场的距离,并将进一步压缩“时空”,让茶叶两端的人越来越容易“见面”,越来越容易“沟通”,越来越容易“深入了解”,从前的种种传说或故事,也将因为时空的改变,而变得“朴素”起来,且越来越接近茶叶的“真相”。

简而言之,“高铁茶文化”来了!这是必然的趋势,谁也挡不住!

曾经是,距离越大,越容易让人产生幻觉和联想,但高铁让“距离感”降低,很多心理层面的影响,也将随着原产地的“走出去”,而越来越低。

比如,去云南之前,我曾对普洱有过很多幻想,去了之后,经当地茶人一解释,很多“幻想”马上就消失了。正如普洱首先是茶,必须能喝,入口要干净,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做茶干嘛?相应的茶文化,根基在哪?

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再如,高铁开通后,相对于云南,去贵州则方便很多,所以,贵州若能持续保障品质,做实品牌营销,抓住高铁时代,茶产业必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茶文化不可能与茶叶品牌营销分开——

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高铁带来的茶叶品牌营销之变,必然会带动茶文化的“五大转变”,尤其是2021年及以后,“高铁茶文化”的特征必然会越来越鲜明。

特征一,更务实。

我多次说过,最大的茶文化就是大家都喝茶,其它都是次要的。喝茶的人多起来,才有喜闻乐见的茶文化。“高铁茶文化”必将更务实,带动更多人喝茶、爱茶,甚至吸引更多人研究茶。

特征二,更多样。

茶,是“中介”,是“桥梁”,是“基石”,可以有很多创新,也可以链接很多元素,奶茶、抹茶、茶饼干、茶面膜等等,空间很大,关键是产品质量好,对消费者有益,相关工作做得扎实。

特征三,更简洁。

生活节奏快的,想慢下来;生活节奏慢的,想快起来。茶,似乎在“调和”人的节奏,但茶本身必须简洁,必须容易操作,必须容易复制,必须容易品饮。倘若搞得太复杂,必然曲高和寡。

特征四,更悠长。

茶,能够“牵引”出的元素,不仅更多,还会更长,甚至会成为“长长的一串”,越来越长,越来越远,远到“出乎意料”。当然,我们不要吃惊,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此,只要抓住并用好。

比如,茶,可以引出“茶小说”,“茶小说”会引出“茶电影”或“茶电视剧”等等,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我们要看到。我也在《茶商八部》之后,创作我的《茶叶三部曲》小说。

特征五,更深刻。

茶的背后是人心,人心的背后是人性,人性的背后是天道。茶文化不会包裹一切,也不可能包裹一切,时间越长,经历越多,对比越多,越能感受到这一点。

高铁的发展,为人们认识茶提供了便利,也为茶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大家自然会在交流过程中,更直接、更全面地理解茶,更深刻地认识茶文化。

总之,中国高铁在加速发展,传统文化复兴在即,“高铁茶文化”正在兴起,需要大家一起思考和推动,一起为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做点实事。

资料来源:世界茶业智库;作者:谢付亮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