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户人的贵州茶村吸引3000多人就业

  核桃坝村林茶相间,森林覆盖率达78%

  “我们核桃坝,城里人下乡打工,外地人安居乐业。”5月24日,记者在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采访时,听村支书罗贵林讲了一件“新鲜事”:859户3607人的核桃坝,常年吸引3000多外来人口就业,几乎与本村常住人口相当。

  这组数据,看似稀松平常,实则非比寻常。

  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800多万人外出就业。其中600多万人在省外,约占全省户籍人口的七分之一。像核桃坝这样的人口净流入的村,不多。

  “我们村以前可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核桃坝村名誉支书陈廷明说,改革开放前核桃坝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很多男儿往外‘嫁’,姑娘不愿嫁进村。”

  上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唤醒沉睡的土地,老支书何殿伦带领大家开始发展茶产业。到90年代中期,核桃坝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被誉为“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

  那时候,核桃坝人“上山采茶做农民,在家制茶变工人,进城卖茶当商人”。 

  清晨7点多,核桃坝村村民在茶园里采茶

  2000年前后,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一部分核桃坝人走出茶园,专事制茶、卖茶。人员分流造成采茶劳动力短缺,周边的群众闻讯到核桃坝打工。

  家住湄潭县城的李小琴,就是其中一员。每年3月到10月,她每天清早下乡,傍晚回城。

  陈廷明告诉记者,现在,常年在核桃坝打工的流动人口近2000人。

  离家近的可以早出晚归,离家远的则需要住在村里。

  近年来,湄潭县在核桃坝试点了三项改革:其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农民可以依法、自愿、有偿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退出;其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其三,“两权”抵押贷款,农民可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住房财产权向银行抵押贷款。

  这三项改革,为外来农民在核桃坝“落地生根”提供了土壤,也为核桃坝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外来农民田武,贵州德江县人,初到核桃坝时租房打工。时间长了,便举家迁来,建房定居。

  “外来人口子女就学,和本村学生一样享受学费减免、营养午餐等同等待遇。”核桃坝小学校长陈开胜说,全校学生233人,其中外来学生138人,占59.2%。

  “我们和本村人没什么不同,共同安居乐业。”田武说,只要努力,农业也有奔头;政策给力,他乡就是故乡。

  在核桃坝,外来常住人口有236户1325人。他们流转管理着1800多亩茶园,成为当地茶产业链上的重要力量。

  目前,核桃坝村茶园面积超过1.2万亩,茶叶企业62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4家。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000多元。  

  核桃坝村现有茶园超过1.2万亩,村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农旅互动,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

  短评 ——

  农村一样可以安居乐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重背景下,两场战役都要打赢、两个胜利都要必得。核桃坝的故事,非常具有启示意义。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改革开放以来,核桃坝村选准茶产业,40多年久久为功,成功甩掉了贫穷的帽子,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

  关键,是坚持不懈干、久久为功干。

  “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产业兴旺”是第一条。以前,有人说贵州“人无三分银”。核桃坝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扎扎实实发展产业,让乡村经济强起来,贵州农村一样可以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以前,很多人“逃离”乡村。现在,核桃坝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农旅互动,很多人慕名而来,羡慕地说:走,到湄潭当农民去。

  就业是民生之本。

  在我国,农村人进城打工,司空见惯;城里人下乡打工,是个新鲜事。

  核桃坝发展茶产业,不仅自己富起来了,还为大量外来人口创造了就业机会。以茶叶为纽带,村里人进城卖茶、城里人下乡打工,城乡互动自然而紧密。

  关键,是解放思想干、改革创新干。

  核桃坝还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让外来农民落地生根、安居乐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发展问题,而且还缓解了人口输出地的扶贫压力,为全省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核桃坝的经验,或许能为我们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提供一些借鉴。

  来源:贵州日报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