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春茶的含水量高,所以不易存放?




《1》


最近看到一个标题:如果说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白月光,那么长孙皇后就是李世民的朱砂痣。


真是很Zan!


无论从文学上的对仗工整,还是关键词的精确嵌套,以及文采上的融古合今,都是上乘之作。


很想隔空致敬一下这位作者,却发现查不到他/她的名讳。


遗憾。


说起李世民的这位长孙皇后,真的是旷古绝今的一位贤后。


是人不可貌相的典范。


长孙皇后从小就是金枝玉叶,出身显贵的北魏贵族长孙家族,父亲是将军,母亲娘家高氏也是高门大族,外祖父曾经担任扬州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部长级别。


她少年的人生最不完美的一点,是8岁时父亲早亡。但在母亲的教导下,在舅舅的护持下,在兄长的爱护下,长孙皇后仍在无忧无虑地长大了。


史书上没有关于她的相貌的描写,但村姑陈查过资料,长孙皇后13岁嫁给李世民,36岁身故,一共生了三子四女,七个孩子。


以史书上明明白白记载下的李世民的风流倜傥秉性,以及唐朝的重貌重颜值风气,如果长孙皇后长得不美,李世民是不会跟她生下这么多个孩子的。


SO,可以想见,以言情小说的标准,如此出身不凡、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长大、又长得容貌娟秀的女子,大多被娇养得放纵刁蛮,无知任性。


实在是不适合娶回家做老婆的人选之一。


然而,才长到13岁,还没及笈,小名观音婢的长孙皇后,却被当时同为鲜卑贵族的李家,定为老二媳妇。




《2》


李老二,李世民。


婚后,小小的长孙皇后,便开始了扶持夫君走上君王宝座,建立宏图大业的道路。


他在外面打仗,她在家里主持中馈;他被父亲压制,她陪着他卧薪尝胆;他策划了震铄古今的玄武门之变,她当天就去慰劳和安抚参与的将士;他当了皇帝,娶回来大堆美女,还纳了弟弟的妻子为妃(小杨妃)。


当然,在这之前,隋炀帝的大女儿大杨妃,已经端坐在秦王府的阁楼里了。


对这些来头或大或小,性格或骄或平的妃子们,长孙皇后极力安抚,温和谦逊,柔中有刚,把纷繁复杂的后宫风云,把女人间的明争暗斗,悄悄化解于无形。


旧唐书赞她:


“时太宗功业既高,隐太子猜忌滋甚。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从长孙皇后的事迹来看,出身高贵的女子,也并非全部都是娇纵任性的富家女,也有像她这样,贤德、情商高,与丈夫琴瑟合璧,死后还留下千古贤后的名声的优秀人才。


所以,若我们用对豪门千金的固有的标准来衡量,那有可能,就会对长孙皇后做出错误的判断。


有一些世俗固化的标准,其实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框条。


比如,有茶友来问,春白茶含水量高所以不易存放,是吗?


当然不是。




《3》


认为春白茶含水量高的茶友,最近是不是时常看天气预报?


确实,福鼎从去年冬天到今天春天,一直是雨水丰沛的。


好像《雪山飞狐》里那个“甘霖惠七省”汤沛,移驾来了闽东,把大雨都带来了。


看到这么多雨天,可爱的茶友们就认为,沐着大雨而生长起来的春白茶,含水量高。


加上村姑陈反复说过,含水量高的白茶不耐储存。


于是,茶友们就有了“春白茶含水量高所以不易存放”这一说。


当然,这种想法,这种推论,是比较主观的,是不科学的。


确实,比起秋茶季秋高气爽的天气来,春茶季的雨,果真像是白娘子为救夫而运来的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点点滴滴到黄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但是,这些雨水,并非如大家的想象那样,全部泡进了白茶的叶片里。


白茶的叶片不是海绵,不会淋到雨就开始吸水。


要知道,白茶树是有灵性的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是灵活的,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的,是有极限的。水分吸够了,它的细胞里就饱和了,必然不会再吸。


它又不是金鱼,傻吃傻撑,把自己撑个肚大股圆。


春茶季的白茶,如若雨天多,叶细胞里的水分就多,制成精茶后,茶汤里的润泽感就很强,汤水淳和度极高。


若再配上采茶时三五天的温暖阳光,激发出细胞中的芳香物质,那必然是一季香气绝佳,而汤水亦上佳的好白茶。




《4》


春白茶,尤其是雨水充沛的春茶季出来的白茶,细胞里的含水量,确实要略高于秋白茶。


这种细胞里的丰沛含水量,容易在冲泡后形成饱满莹润的汤感,却不会成为白茶里含量超标的那部分水分,成为令人厌恶的损茶元凶。


这得从白茶的加工工艺说起。


传统白茶的加工工艺,分为萎凋和烘干两道工序。


阳春三月天,白茶茶青自茶树上被采摘下来之后,要经历萎凋和烘干两道工序,才算制作完成,成为符合销售标准的精品茶。


萎凋和烘干,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让茶叶细胞中的水分顺着叶脉形成的通道,自然流失、蒸发、散失到空气中。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适中的阳光,适宜的温度,适当的风力,茶叶细胞中的水分散失得就会愈发的顺利,做成的精茶也就少有苦涩感。


白茶加工时,萎凋在前,烘干在后。


当仅仅使用萎凋,已经不足以让茶青叶当中的水分全部驱离的时候,烘干这场压轴戏就要上场了。


烘干是有标准要求的,要烘到一定程度,才算烘好。


白茶新国标规定,精品白茶中的含水量,不得超过8.5%,也就是说,烘干时,要让水分低于8.5%,才算烘干工序完成使命。


看到这里,大家必不用再担心春茶季雨水多而影响茶叶的含水量了吧——白茶中的含水量,是由烘干工序控制的,并不是由降水量控制的。


无论天上下了多少雨,只要加工的时候,遇上一位认真负责的制茶师,把茶叶的干度做到标准,甚至比标准还低,那么,这款白茶的含水量就非常达标,非常的nice。


这样的白茶,买回去放心存放便是。


只要家里的储存条件达标,温度湿度适当,这款茶就能一直陪伴着你。


陪你把风景都看透,陪你到天长地久。




《5》


说到存白茶,其实,家里有合适的储存条件,这是第一条硬件指标。


另外,购买适合储存的白茶,这是第二条硬件指标。


可大多数时候,列位看官通常只在意第一条,而忽略了第二条。


而其实,第二条才是我们长期存白茶的基础,是白茶能在正常情况下与我们结下长长久久缘分的基石。


是通向多年之后绽放浓郁花香枣香药香陈香的那只潘多拉魔盒的钥匙。


列位看官,唯有购买到生产加工制作时,含水量达标的白茶,才有辛苦储存的价值。


若一款白茶,它生产的时候,就偷工减料,只萎凋不烘干,或者随便烘烘,含水量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8.5%,那么,它就实在不具备收藏和储存的前提条件,也没有必要收藏这样的白茶。


要知道,这种含水量超标的白茶,经过经年累月的陈化之后,身体里过量的水分,会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吸收,并储存在体内,加速体内物质的发酵,长此以往,会生成杂味,霉味,巧克力味,烟味等怪味。


活生生从一款普通茶,存成坏茶。


就像一个原本就包藏祸心的人,把他派去守金库,天长日久,无人监管,骨子里的贪念被外因给激发出来,不监守自盗,才怪。




《6》


今年的春白茶,生在雨水充沛的季节。


汤水润泽,入口甘甜,是肯定的了。


正常情况下,陈化多年之后,汤水醇厚,也是必然的。


那香气是否会如去年一般高扬、明亮、欢快、悠长呢?


这就得看采茶时候的天气情况了。


2019年采茶的时间,大约在三月下旬。


去年秋茶季结束得晚,茶树们早早就睡下了,睡了一整个冬季,现在还在黑甜乡里美梦着。


再过十几二十天,就该采茶了。


让我们期待吧,期待春暖花开,期待春茶满山。


待得山花烂漫时,上山采茶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