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既适合泡,又适合煮的寿眉饼



拿到这块饼,是在仲秋。


当时正在筹备会员中心,得空上一次山,就收到了这块饼。


是2017年采的秋白露,与秋分节气之间的一场茶。放到2018年夏秋节气,才压成了饼。


福鼎的茶农说茶,形容的单位也与众不同,总会说“一场”,白露前的一场,白露后的一场,秋分的一场 ......


这个“一场”听起来,总会让人感觉带着极热闹极喧嚣的尘世气息,比如,一场电影,一场球赛,一场演唱会,一场演讲比赛.......


带着热热闹闹的红尘味,十分的令人欢喜。



是的,这块饼,喝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欢喜,还有温暖。


前几冲茶汤里,有浓郁的黑枣的香气,是小时候阴天或者下雨天,外婆炖了给妈妈补身子的黑枣黄芪乌鸡汤的味道,是一代又一代传统的福建女人传承下来的,一碗汤里承载的舐犊之情和孺慕之爱。


村姑陈这杯晶莹暖黄的茶汤里,喝到的,就是这股子留在回忆里的温暖和爱。


黑枣的香气不同于红枣,它还带有蜜饯果子的甜香,像永泰李干,像杏脯,像桃脯,像柿饼.......


这样的香气,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弥漫在空气里,氤氲在唇边舌间,于人,是极大的抚慰。


茶汤是润的,有光泽的,放在灯下,茶汤晶莹,仿佛能发光。


玉碗盛来琥珀光,我这白瓷杯里,盛着的茶汤,也是凝脂般,带着碎金子光的。


喝一口,便像是万千颗碎金子,落到了肚肠。


仿佛饮下了,夏夜里,天空中成千上万的璀璨星光。




秋岁引

2018白露后压饼

品鉴笔记


茶名:秋岁引


品名:秋寿眉(出生于2017年白露节气期间)


用具:白瓷盖碗,110毫升


用水:雀巢冰露


投茶量:5克



第一冲

浓郁的蜜饯香,在盖上扑面而来。


清新的粽叶香,成为尾调,在盖子上轻轻荡漾。


汤水柔和,绵软似缎,颜色仿佛清冷的月光一般,是月到中宵的那种素白,明月高悬,而孤傲清冷 。


汤中的香气,甜润可口,有极淡的花香和竹叶香。萌芽似的汤感,是茶饼沉睡未醒的状态。




第二冲


盖上的蜜饯香愈发浓了,像桃脯杏脯的香气,甜中带着蜜,果子的芬芳里带着微微发酵的气息。


花香也出来了,在盖子上若隐若现,带着甜蜜的香氛。


汤水开始稠了,倒在杯中,小汽泡久久不肯散去。轻轻晃动一下杯身,凝脂状的茶汤,像芒果布丁一般晃荡。


汤色呈现出了浅浅的赤金色,像夏夜里初升的那轮明月,熠熠生辉。


汤中的滋味,尚不丰富,许是才第二冲的缘故。但稠度已经是同辈茶里极佳的了。


这得益于它以散茶的形态陈化了一整年,之后才压的饼。


这一年的时光里,它尽力地陈化,孕育出了与别的茶不一样的丰沛内质。



第三冲


盖子上出现了好闻的果香,细细一辨,极似黑枣的香气。


黑枣香,是我们福建人用来炖补汤的,晒干后用木炭熏干的黑色的枣子,煮熟后的香气。


这股枣香,跟《初老》,《蝶恋花》,以及《枣红》、《红药》身上那蒸红枣的香气,又有所不同。


黑枣香气略甜,带着蜜饯果子的气息,而红枣大多烘干或晒干,香气更浓,更烈,更艳,更温暖。


当然,无论红枣皮,还是炖黑枣,都是极好闻的味道。


在这个阴冷的冬天,这温暖的香气令人食指大动,只想干掉这一杯,以祛除寒气。



第四冲


盖香上多出了甜美的花香,夹在黑枣那蜜饯般的枣香里,仿佛红玫瑰与白玫瑰双姝斗艳。


汤水清淳而甜润,饮一杯,如饮山泉般清冽透心。


汤中含着花香与果香,像是花果山水帘洞边的一条小溪,潺潺流动间,猴子们随手把采下来的野果和野花,扔在水里,花香与果香便溶入了溪水中,随着水流荡漾,花香的芬芳便与果香的甜美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独有的香氛。


是一种令人欲罢不能的香气,仿佛置身百花园,又仿佛置身西王母的蟠桃园,在呼吸吐纳间,满满的甜香蜜韵在周身浮动。



第五冲


盖香上花香盈然,异军突起,盖过了黑枣的香气,完美地诠释了这款秋白露茶生长季节特征。


汤色呈浅琥珀色,晶莹剔透,光泽度极佳,倒在杯中,轻轻晃动,汤中光华流转,波光粼粼,好似有无数碎金子洒在汤面上。


水中的蜜饯果子香更浓郁了,映着茶香,是独属于冬天的温暖馨甜气息。


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当然是,是最讲究节气与饮食的红楼梦。


冬日,天寒大雪,姑娘们都躲在房里不出来,探春和迎春在下棋,边上的小几上,摆着几碟子蜜饯果子并四色小点。


宝钗掀帘子进来,观了一回棋,又看了一回书法,聊几句,方去了。



第六冲


越往下泡,香气越深沉了,原来那些娇花软玉一般的香气,便如枝头的香花,在冬日来临前,在深秋的寒风里,悬在枝头抱香而死。


悠悠然一缕香魂,落入了茶汤,这汤里的气味,便多了,也沉郁了,是经过了尘事历练的女子,越发的淡定,豁达,有故事。


淡色越加的深了。是橙黄色,又似熟杏黄,或是柿子黄。代言着秋的意味和韵致。


汤中的滋味,也愈加丰富,层次错落有致,香气的类型也多起来,花香果香的间隙里,浮起了粽叶香与淡淡的草药香。


含一口茶汤在口,仿佛是冬日里,在饮一杯犹带三分春意俏的凉茶。


清新的触感,全在舌间喉边了。



煮       茶


冬天冷了,泡一会儿,汤便凉掉,太多的滋味泡不出来,只能煮了。


借助煮茶的砂铫,借助更持久一点的高温,让茶叶的内质,更加完整地释放到汤里。


也许,这便是冬日,大家喜欢煮茶的意趣所在。


所以,从第七冲起,这泡茶不再泡了,拿去煮。


洗净砂铫,开了电陶炉,把泡了六冲的秋寿眉饼,夹进去煮。


坐在窗边,看冷风拂窗,或阴雨绵绵,守着炉子,煮它三沸,再捧一巻书,看个目眩神驰。


这个超冷的元旦节,就这样华丽丽地过完了。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