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政协为茶产业发展发挥“穿针引线”作用

“我们临翔区有着最好的茶叶资源,却一直为别人打工;茶农们干着最辛苦的活计,却拿着最少的收入。”这是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孔继勇发自内心的感慨。


茶叶产业作为临翔区传统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之一,全区茶叶面积26.9万亩,可采摘面积达23万亩。“茶叶品牌效应不强、产业链不够完善”是临翔区茶产业面临的最大的短板和弱项,长期处于“长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近年来,临翔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职能,以“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为抓手,致力于茶产业发展“穿针引线”工作。

助力于打造茶叶品牌“针眼”

区政协围绕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文章,依托“院坝协商”、“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委员提案”等平台,助力探索打造“‘三茶统筹’示范基地、‘低碳生态茶园’示范项目、‘三茶统筹’公共服务示范窗口、‘临翔茶陶精品游’示范线路、示范性‘节庆会展’、‘临沧茶师’示范品牌”的“六个示范”。2024年,以“云享好茶·春采昔归”为主题,“临沧茶产业数字化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茶香溢路MountainWalk”“三茶统筹研讨会暨招商座谈会”“临翔茶山行”“全国26城同步品茗共饮线下活动”。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促推涉农部门开展“临翔昔归茶”、“马台岩茶”、“南美坡脚茶”、“临翔白茶”四个茶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登记工作。目前,临翔区认定区级绿色食品牌茶叶产业基地1.09万亩、绿色茶园认证2.7万亩、有机茶园认证7.4万亩,雨林联盟认证茶园1000亩,欧盟认证315.75亩。

着力于茶产业全产业链“主线”

为进一步加强茶产业组织体系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由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担任临翔茶叶全产业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统筹组建了13个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工作专班,全面统筹临翔茶叶全产业链建设各项工作,切实提高临翔茶叶生产水平和质量,提升临翔茶叶影响力和竞争力,着力打造云南一流茶产业品牌,初步建立了种植、加工、营销、科研及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传统加工工艺与现代加工工艺的有机结合,茶叶生产、加工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在省内外行业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也享有较好的声誉,在茶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工作的牵引下,助推临翔茶叶从“卖原料”到“卖产品”转变。2017年,临翔区被评为“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邦东乡“忙麓山古茶园”“和平茶园”分别被评为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魅力古茶园”“秀美茶园”。2018—2022年连续5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表彰为“中国茶业百强县”,荣获2022年“三茶统筹”先行县域称号。

来源:临翔区政协 康家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