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种茶人——云南特有民族:布朗族

8月中旬起,由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品发行的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丽云南》(第三季)更新上线。继2022年成功推出31集后,今年计划推出69集。该系列微视频以“世界遗产”“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云南特有民族”“云南美名”“云南美物”“云南旗舰物种”“云南非遗”“云史”“云山”“江河源”十个系列选题出发,串联起云南万物,为观众诠释一个意象万千的美丽云南。敬请关注!

云南特有民族:布朗族

云南西南部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两岸,有孕育生命的雨林、有奔流而下的大江大河,山环水抱的岸边是布朗族的故乡。

布朗山日出(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

历史源流

布朗族源自古老的“濮人”族群。先秦时期居住在滇西地区的濮人、汉代的哀牢人被认为是布朗族的先祖。据《华阳国志》记载,“哀牢”与濮人的关系密切,永昌(治所在今保山南部)一带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区。唐代分化为两支,一支为“望蛮”,一支为“朴子蛮”,“朴子蛮”便是布朗族的先民。

宋末,布朗族形成单一民族,元明清时期史书对布朗族称谓的记载已基本一致,都称为“蒲蛮”或“蒲人”,布朗族先民的分布已基本定型。

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称谓根据本民族意愿识别为布朗族。布朗族是跨境民族,在中国和东南亚多国均有分布,主要居住在山区和沿江河谷地带。国内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布朗山,临沧的双江、云县、镇康、永德、耿马,保山的施甸、昌宁,以及澜沧、墨江等市县,少量分布在南涧、景东、景谷、思茅、景洪、勐腊等市县。截至2021年,我国的布朗族人口数已达12万。

布朗族语属南亚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布朗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通用傣文。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族语和汉语,傣文和汉文已成为布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文化习俗

“靠山吃山”是山地民族生存的一大特点。布朗族居住在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布朗族形成了以采集、渔猎和刀耕火种为主的生产方式。康熙《楚雄府志》说:“蒲蛮,山居火种,妇人织火麻布为生。”

布朗族纺织技术

布朗族纺织技术高超,《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有梧桐木,其花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污,俗名曰桐华布。”西汉时,布朗族先民的纺织技术已远近闻名。“葛布”是云南双江布朗族妇女擅长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工艺品。将收回的野葛藤,刮去外皮,撕成细条,逐节接长,若干股长条编成经线后织成衣服、挎包、毛毯等。2009年,双江布朗族传统纺织技艺、双江大南直村布朗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布朗族纺织车

布朗族男女偏好黑色、青色,姑娘们更喜以艳丽色彩作为辅助色搭配,爱戴花或自己纺织的彩花,宛若浩瀚深空中的繁星,在沉稳的底色里,汇入热烈的、不可磨灭的生命力。

布朗族庆祝新年“桑康节”

布朗族的节日多且热闹。开门节、关门节、尝新节、桑康节大多与农业生产和本土信仰关系密切。

古老茶农

布朗族自古便是包容的民族,与汉、傣、哈尼等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明代。万历《云南通志》便记载了布朗族“男耕女织,渐习文字”的生活,“蒲人……事耕锄,……知汉语,通贸易”。自唐以来,与茶相伴的布朗族人借由茶马古道传播“茶”文化的同时也得到了重要的经济支持。

茶马古道为布朗族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交融

茶是自然馈赠勤劳善良的布朗族的珍品,在布朗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布朗山有悠久的种茶历史,自古就受到茶树厚爱的布朗人,长期的种茶实践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并积淀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茶山怀抱中的双江县忙乐村布朗族民居

布朗族的用茶方式可谓多种多样,除了饮用外,还保留了以茶入药、以茶入食的古老食俗。大多数布朗族妇女均会土法制茶,土法制茶主要有三种制法:散茶,将采来的鲜茶叶放在锅内炒或煮到变色后取出倒在竹席上揉,揉好后放在篾笆上晒干即成;竹筒茶,将嫩茶尖炒好后塞入竹筒中放在火塘边烤,待竹筒的皮烤焦后,便可砍破竹筒食用;酸茶,将摘来的鲜茶叶煮熟,放在暗处10多天,发酸后再装入竹筒埋入土中,经一月即可取出食用。

布朗族竹筒茶

以“茶”入菜的布朗族茶餐

在布朗族的日常生活中,歌舞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歌与舞常常形影相随,密不可分。2008年6月7日,布朗族民歌(布朗族弹唱)、布朗族蜂桶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能歌善舞的布朗族

一轮又一轮的春夏秋冬,古老茶农守护两江千百年。茫茫的茶山,穿梭的针线,布朗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云海升腾处,灿烂的布朗族文化代代相传,崭新的生活齿轮滚滚向前。

资料: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信息员:何燕

来源:云南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