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龙门乡:探索“一核三益”模式提升为民服务质效促茶产业发展

“茶在山中养、村因茶而兴、民由茶而富!”在连绵起伏的博南山脉,万亩茶园层层叠叠,阵阵茶香沁人心脾,满山茶农穿梭不停,这是坐落于永平县大坪坦村一派丰收繁忙的乡村画卷。近年来,村党总支紧紧抓住被列为“州级乡级振兴试点村”及国家AAA级景区创建的难得发展机遇,积极探索“一核三益”模式,以提升为民服务质效水平为目标,助力高山生态茶成为兴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

村党总支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采用支部搭桥、村企携手、互惠共赢的方式,组建了以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企业技术员、党员代表为主的“为民服务先锋队”,通过组团服务、点单培训、结对帮扶等,40余名人才志愿者队伍通过“1+1、1+N”的挂包模式与200余户茶农结成技术指导对子。去年以来,村党总支紧紧围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茶产业基础设施、茶旅产业融合转型等惠民利民大事,以“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为抓手,共解决民生实事11件,投入资金749万元。

聚焦群众利益夯基础

坚持以群众的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支部引领做大茶产业,解决好“种”的问题。种植初期,村“两委”坚持入院坝讲政策,跑山间教技术,通过十多年的科学发展,大坪坦村实现了没有一亩水田到万亩茶园的巨变,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不足500元增长到了近12000元。二是项目支持做好茶基地,解决好“管”的问题。缺水一直是困扰茶产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群众的期盼,乡村两级通过院坝协商的方式,多方努力,2021年争取到总投资202万元的茶园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项目和总投资128万元的光伏提水供电站建设项目,共覆盖茶园灌溉面积3700亩,占全村茶园面积的18.5%。三是招商带动做近茶市场,解决好“销”的问题。2007年,生态茶种植达到一定规模,为解决茶农鲜叶售卖路途遥远、受损贬值等“棘手”问题,先后引进3家企业到村投资建厂,让群众真正实现“茶叶离树即变现,茶农离山即市场”。

聚焦企业效益促发展

坚持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拓宽群众增收之路的关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政企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重点瞄准“三个下功夫”:一是在做优产品上下功夫。建成绿茶、红茶、黄茶、普洱茶等生产线7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100万元。成功开发了博南山、博南古道、大坪坦、龙大博恒等茶品牌,其中6个茶叶产品被国家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二是在盘活资源上下功夫。2018年起,连续5年在茶园举办“云南永平·博南山谷雨春茶节”,通过组织开展高山生态茶产业论坛、茶园山地自行车赛、春茶线上拍卖等活动,大力宣传和推介大坪坦村高山生态茶。三是在人才引进上下功夫。2017年,创建博南山茶业有限公司科技专家服务站,帮助企业成功开发出“博南红”等知名茶产品。自2018年起,州农科院每年指派1名茶文化研究专家定期到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成功培养国家二级评茶员1名,高级茶艺师4名。

聚焦社会公益提质效

始终坚持便民利民惠民,“三个重点围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一是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提升。2014年以来,在大坪坦村相继建成了集干部教育、党员培训、人才培训、高校实践、工会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基地;2018年以来,规划实施了总投资4000多万元的项目,全面改善村内基础设施条件。二是重点围绕茶旅融合发展。依托“离天空最近的茶园”等优势,通过培训、办节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茶产品销售,推动茶旅融合发展。目前,己承接各类干部教育、茶艺师等培训36期10000多人,党支部、工会等活动200多场次8000多人次,年接待游客达10000多人次,每年带动当地群众增收300多万元。三是重点围绕捐资助学育才。一个地方长远发展关键在人,核心在人才。自2017年起,大坪坦村每年资助新考录本科以上学生1000元/人,累计资助学生6人,发放助学金0.6万元。

永平县龙门乡党委

来源:大理先锋,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