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行业中的“三峡大坝”——东莞

  中国普洱茶网讯:东莞,一个神州大地上繁华的都市,在改革发展的潮流下,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性格。“海纳百川,厚德务实”正是东莞人的现实写真,每当朝阳升起,照影在东莞的每一个角落上,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东莞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名城,冠带着众所周知“世界工厂”称号,不断促进着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在工业名城世界工厂的背后,东莞还是一个历史古文化之乡,也有着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东莞人为这座城市值得骄傲的称号:“藏茶之都”。东莞是一个非产茶的地区,但是东莞头顶上却顶着一个巨大的光环,成为了非产茶地区中藏茶最多的城市之一,可以说东莞在茶行业的地位犹如中国茶界的三峡大坝,本身有着巨大的“蓄茶”量,可为下游源源不断的输送“电力”,为整个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东莞每年在茶业上的交易金额超过30亿,让东莞成为了广东省继广州外第二大的茶叶市场。东莞现有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市场有八九个之多,再算上一些零散的茶叶商家和茶楼艺馆就有8000多家,东莞民间藏茶大概有2、3万人,在这样的一些巨大的潜力市场的环境下,云南所产的普洱茶有三分之一就收藏在东莞,东莞现有的藏茶量三代的东莞人也喝不完。东莞也一直雄踞着茶叶销售的巅峰。正是因为东莞藏茶量之大,市场需求也比较大,也间接的促进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带动了整个茶行业的基层发展。
 
  每年,全国各大茶叶品牌活动发布会或者茶博会都会选址东莞,这一片藏地在茶业界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东莞茶业界经过了多年的积累沉淀后,已经逐渐的流入了终端市场,进入了消费时代。随着近年来的茶博会越来越多的选址在东莞举办,也大力的推动推广茶叶的普及,让更加多的消费者了解到茶叶的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茶文化,让茶叶越来越接近大众。对于东莞这样的一个实力雄厚的茶叶市场,许多资金雄厚的上海、北京、江浙等各地的投资者纷纷赶到东莞这样一个充满商机的市场。从侧面也反应出了茶叶在东莞已经达到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2003年到2006年期间,正值“藏茶之风”在东莞悄然走红,当时收藏茶叶大部分以普洱茶和黑茶为主。而如今,东莞民间普洱茶收藏的总量加起来,已经接近云南普洱茶两年的总产量,成为了全国普洱茶收藏量第一,所以坊间传言“沉积在东莞的茶叶量非常大,东莞人自己喝三代人都喝不完”。一些东莞茶友们认为茶叶在东莞囤积太多难以自我消化,所以要积极的推动茶叶走出东莞,才能带动茶叶的流动,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东莞犹如长江的三峡大坝一样,当上流已经蓄满江水,下流准备干涸的时候,就会开闸泄洪。东莞老茶闻名于世,离开东莞我们找不到老茶靓茶,茶叶市场的需求不断,爱茶品茶人士越来越多,茶友们钟爱老茶爱不惜手,而此时,东莞这座大坝就会“开闸”以填补茶叶市场需求,避免老茶被漫天要价。
 
  而东莞气候非常合适藏茶,储存方便,再加上东莞已经自我形成了一套良好的储存技术,在东莞储存的仓库多,存量大,从而形成了东莞藏茶“三峡大坝”局面,将全国大部分的茶叶集中收藏在东莞,再过经年将老茶挥发市场,分甘同味。近年来,北方举办的茶博会已经多次的出现了东莞茶商的身影,这表明东莞这个“三峡大坝”正以“藏茶之都”走向全国,塑造出一个东莞茶叶的品牌效应,同时也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东莞茶行业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自然离不开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的正确领导和共同努力,造就了今天东莞藏茶之都的荣誉,引领东莞茶行业继续高歌前进。经过了多年以来的积累和沉淀,东莞这座城市在面对多年以来茶叶市场上的风风雨雨,都以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黄河决于口而心不惊的高姿态耸峙在茶行业,东莞就犹如茶行业的一座三峡大坝,以一个王者的姿态,一直雄踞着茶行业的领导地位,也正是如此,东莞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茶行业都会带来极大的震撼。
 
  我们将拭目以待静观其变,看看东莞这座赫赫有名手握茶叶未来命脉的“三峡大坝”该如何继续充当茶叶市场的“喉咙”,该怎样利剑出鞘。
责编: Firday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