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紫强绿茶

找到约425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什么是紫芽茶,喝了有什么好处 ?

 

 

紫芽茶是按茶青原料幼嫩芽叶的颜色特点命名的茶。它是从幼嫩芽叶呈紫色的茶树上采取茶青进行加工以后形成的成品或半成品。中国栽培茶树里,芽叶呈紫色的不多。除栽培观赏性茶树外,有意识栽培紫色芽叶茶树的行为更为罕见。中国代表性品种主要有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紫鹃”、浙江省选育的“苔香紫”、福建“大红袍”、“红芽佛手”等。

 

紫芽茶中花青素含量较正常芽叶高很多,花青素是茶多酚的组成成分。其形成和积累与茶树生长发育状态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较强的光照不口高温能增加其含量,使茶树芽叶呈紫红色。紫色茶所含的脂型儿茶素较一般茶树高,所以制成的晒青毛茶,苦涩味较重,汤色褐绿,叶底(茶渣)靛蓝色。制成红茶,汤乌叶暗,品质较差。故传统栽培技术理念上比较排斥紫芽茶。

市场上出现了以紫芽茶为原料加工的产品。虽然味较苦涩,但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紫芽茶所含有的花青素,对人体生理健康很有好处。花青素为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从广义上看,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在美国,花青素主要用于保健品中,具有减肥、抗衰老、抗辐射的保健功能

 

 

紫芽茶的芽叶呈紫色是因其花青素含量较高所致,在绿芽茶中占0.01%,紫芽茶中可高达0.5%-1%,,为一般茶叶的50至100倍;而花青素是多元酚类化合物的一种,也是重要的植物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保健效果,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及清除自由基,降低人体内自由基的氧化伤害。

 

据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生化室分析,由紫娟茶树品种春茶一芽二叶所制蒸青样中茶多酚含量为35.52%,氨基酸3.49%,水浸出物44.58%夏季红碎茶中茶黄素含量为0.91%,茶红素6.99%,茶褐素5.86%,感官鉴定浓强度得分为34.7分,鲜爽度得分为37.6分。描述下来为香气扬,而口感稍淡而苦味明显。充分体现紫鹃为扦插茶园茶的特点。

 

1991年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咏月等人用家猫进行多次实验,结果表明紫娟绿茶具有一定辅助降低血压的功效,因此紫鹃茶名声大噪。众多茶园开始扦插培育种植紫鹃茶树。

 

 

功效

花青素属黄酮类衍生物,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花青素的营养及药理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方 忠祥等对花青素的抗氧化、抗突变及减轻肝机能障碍等生理功能进行了报道,发现花青素对癌症、心血管和神经性疾病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花青素对眼科、循环系统紊乱以及炎症也具有很好的疗效,并可以降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富含花青素的食品、饮料的开发研究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

 

降压疗效

1991年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咏月等人用体重2.5~3.5kg的家猫进行多次降压实验,结果表明,紫娟绿茶降压幅度为35.53%,优于云南大叶种绿茶(29.04%)。目前,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在开发出紫娟降压保健茶的基础上,正加大紫娟茶树品种的繁殖,并期望在减肥、降血糖等方面加以开发、利用。

 

紫娟与紫芽最大差别为叶型叶脉,紫娟为中小叶种,叶身薄而叶卖不明显,而紫芽为大叶种,叶身墨绿深厚,叶脉突显与栽培野生茶类似。另外,紫娟毛茶汤色为紫色,汤质薄带明显苦味;紫芽毛茶汤色金黄,汤质厚重、口感饱满、回韵足,茶质介于栽培野生茶与野放茶之间。

 

 

紫芽茶历史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杜牧当年见紫芽而歌咏,踏露摘下,“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一幅田园画卷。陆羽曾言“紫者上,绿者下”,来赞赏紫芽茶的品质。但当初的紫芽谁也没有喝过,如今的采制茶业里倒因为“芽紫者变异也,味苦劣,常弃之”。各地产茶制茶的制程文本中也有三不采的规定:“不采雨水叶,不采病虫叶,不采紫芽叶”的要义。

 

最早学术界关注紫芽变异是在武夷山,虽然都知道紫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不同植物中零散变异的现象,多见于夏茶,由于花青素含量极高,因此颜色呈现紫色,花青素口感苦涩,故一直认为不适合做茶。但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在武夷岩茶业内发现,岩茶紫芽变异体经过培育驯化可以产生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而改良后的紫芽口感也可以不那么苦涩,于是福建省茶科所就采用大红袍自然杂交的后代中选育而成了一种无性系新品种:紫芽岩茶。专业描述为:灌木型,中叶类,迟芽种。嫩梢暗黄绿,紫芽,叶柄基部紫红,节间短,茸毛少,叶质软,持嫩性强,芽梢密度高,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芽三叶期在4月中下旬,制乌龙茶品质优异,加工品质稳定。该品种育成是利用并改造珍稀茶树品种资源的成功范例,适宜在乌龙茶区推广种植。

 

 

1985年,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200多亩栽有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园中发现一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干茶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因该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烘青绿茶干茶和茶汤皆为紫色,特取名为“紫娟”。该变异品种经过研究和培育,诞生了现在的紫鹃茶树,传统紫芽是指大叶种古乔木因季节和产地而出现的变异芽体,一片茶林中出现紫芽的树很少,一株古树上紫芽者也不多。而紫鹃是扦插的茶园茶树,高产密植,茶园预选变异种扦插,增加光照和温度促使整片茶园植株从芽到叶、到茎都呈紫色。传统紫芽叶身墨绿深厚,叶脉突显与栽培野生茶类似;紫娟叶身薄而叶脉不明显。传统乔木紫芽汤色金黄、口感厚重、滋味饱满;紫鹃茶(滇绿)汤水薄、色褐绿、苦涩味较重,叶底靛蓝色。两者可能的共性是花青素含量高,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

 

1991年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咏月等人用体重2.5-3.5kg的家猫进行多次降压实验,结果表明,紫娟绿茶降压幅度为35.53%,优于云南大叶种绿茶(29.04%)。目前,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在开发出紫娟降压保健茶的基础上,正加大紫娟茶树品种的繁殖,并期望在减肥、降血糖等方面加以开发、利用。

 

紫娟,是改良品种,其香气扬,而口感稍淡而苦味明显。与原始种紫芽有一段差距,但有许多人误认是紫芽。茶科乃容易基因变异之植物,只要授粉种生幼苗,通常容易变异。在一般茶园,为了稳定质量与产量,通常使用阡插无性生殖,如果因授粉而产生变异,农民都将之拔除。在群体原始变异种之中,有一类芽头为紫色,通常是三级叶以内都是紫色,其后成叶恢复为深绿色,此即勐海地区当地农民称之为“紫芽”

 

编辑:茶泡泡33

 

一“紫”成名,云南特有茶树品种‘紫娟’

  

‘紫娟’(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Zijuan’)是原产云南的特异茶树新品种。起初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周鹏举于1954年在勐海县南糯山群体茶园中发现芽叶较紫的茶树,后王朝纪、王平根据周鹏举提供的线索,在一片由南糯山引种种植的群体茶园中,发现了一株紫茎、紫叶、紫芽的茶树,起初命名为‘紫尖’,后改为‘紫娟’。1985年经人工选育成为无性系品种,并于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保护,品种权号为20050031。扦插繁殖及移栽成活率高,适宜海拔800-2000米,阳光充足、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及pH值在4.5-5.5之间的环境中生长。

‘紫娟’的生物学特性

‘紫娟’属小乔木、大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展,分枝部位稍高,分枝密度中,骨干枝较粗壮,新梢芽叶生长呈紫芽、紫叶、紫茎,半木质化茎呈紫红色,木质化的茎呈褐绿色育芽力强,发芽密度中,芽叶较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叶片绿色、微紫,叶片呈上斜着生、柳叶形,叶尖叶片较硬,叶脉平均为9-11对,叶面平滑,叶缘平整,锯齿浅、钝、稀。花萼5片,浅紫色,无茸毛;5-6个花瓣,白泛绿,无茸毛;花瓣花柱3裂;雌雄蕊等高,基部连生;子房茸毛多。茶果球形或长椭圆形,果皮色泽微紫。

紫娟茶的加工及品质特征

目前,'紫娟'在云南己具有一定种植规模,并被引种到国内各主要茶区栽种。在产品方面,不断有人进行以紫鹃茶为原料加工成六大茶类的探索,且形成众多产品。但以开发成紫娟普洱茶的加工工艺最为成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形成了独特的紫鹃普洱系列产品。

紫娟绿茶(烘青及晒青):外形条索肥壮紧实,色泽乌紫黑紫、油润有光泽;淡雅清新、淡淡的熟栗香、淡淡的中药香、纯正清鲜;热汤为浅紫色、清澈明亮,温度降低颜色会会变粉浅;入口微苦涩转化快、清润顺滑、柔爽绵软、浓醇饱满、回甘持久悠长;叶底柔软色泽呈靛青色。

紫娟红茶:外形条索尚壮结、较挺直、微有毫、较乌,汤色较红尚亮,香气较浓郁有蜜香,滋味平和,叶底稍硬稍红。

紫娟白茶:茶条紧结,色泽银白,白毫披露,汤色杏黄明亮,毫香较明显,滋味鲜醇。

紫娟乌龙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黑油润,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回甘,汤色金黄色,叶底墨绿带红边。

主要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

紫娟茶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类成分以及黄酮类、儿茶素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其含有高含量的花青素,因此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显著的降血压效果,并逐渐成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新兴保健饮品。紫娟茶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具有以抗氧化功能为主以及抑菌、美白护肤、安全、无毒降压等生理功能。

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热衷研究紫娟茶的加工工艺,不同加工工艺也会使成品茶的化学成分产生差异。时鸿迪等用紫娟鲜叶为原料,利用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红茶、白茶及黑茶的加工工艺制作成5种茶,发现这5种茶中烘青绿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晒青绿茶次之;儿茶素的含量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而降低;在黑茶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在白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而咖啡碱在红茶中的含量最高。张正艳等测定4种加工工艺制成的紫娟茶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花青素、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儿茶素等化学成分含量在紫娟绿茶和普洱生茶中较高,紫娟红茶和普洱熟茶中较低。陈保等用4种不同的工艺加工而成的紫娟茶样进行此香气分析,共检出香气成分146种,晒青茶检出81种;烘青茶检出80种;红茶检出68种;熟茶检出69种,其中共有成分有30种。晒青茶的主要成分有:松蕈醇、2-乙基己醇、二氢芳樟醇、β-松油醇等;烘青茶的主要成分有:芳樟醇、2-乙基己醇、苯甲醇、松蕈醇等;红茶的主要成分有:芳樟醇、环氧芳樟醇、顺式氧化芳樟醇、苯甲醇等;熟茶的主要成分有:1,2,3-三甲氧基苯、环氧芳樟醇、顺式氧化芳樟醇、2-乙基己醇等。

参考文献:

[1]杨兴荣,包云秀,黄玫.云南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植物学特性和品质特征[J].茶叶,2009,35(01):17-18+54.

[2]王燕,杨晓萍,陈波伟,冯瑛.紫娟茶花青素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11):4253-4258.

[3]孙敬媛,陈德经,付静,徐晖.紫娟红茶与汉中红茶品质比较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6):65-71.

[4]张艳梅,杨毅坚,杨方慧,仝佳音,伍岗,何青元.特异茶树品种紫娟白茶新加工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167-169.

[5]李良清,王文震,徐秋生,刘安兴,郑文俊.紫娟武夷岩茶适制性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07):11-12.

[6]张维成.云南紫娟特种茶特征及栽培要点[J].中国茶叶,2013,35(01):25.

[7]李明超,刘莹,杨洋,安输,郭晓汐,徐天瑞,郝倩.紫娟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08):2293-2299.

[8]时鸿迪,王邦政,李乾,王康,范书臣,刘琳,王乐观,刘丹丹.不同加工工艺下‘紫娟’茶品质的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4):142-147.

[9]张正艳,刘倩葶,念波,郑城钦,蒋宾,马燕,王兴华,赵明.4类紫娟茶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比较[J].食品科技,2020,45(06):59-64.

[10]陈保,姜东华,罗发美,满红平,罗正刚,胡艳萍,杨柳霞.四种不同加工工艺紫娟茶香气成分的比较[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10):2480-2486.

原创:吕才有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世界绿茶发展中的“中国担当”——周国富在中国·绍兴嵊州“全球绿茶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演讲(重磅!全文!收藏)

国际绍兴(嵊州)绿茶大会为龙井茶炒制能手颁奖

3月22日,首届国际绍兴(嵊州)绿茶大会暨第20届越乡龙井茶文化节在浙江嵊州启幕。这是素以“一圆(珠茶)一扁(龙井茶)”闻名的茶乡嵊州,再一次实力“秀”出出口和名优茶两张茶业“王牌”,并以绿茶强市之姿谋全球绿茶发展的一次高调“出镜”。摩洛哥王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20多个茶叶生产国和主销国及国内茶界代表大咖纷纷与会。


“共商绿茶发展大计,这是嵊州茶人的担当,也是绿茶大省浙江和绿茶大国中国的担当,还是与人类健康和福祉紧密相关的大课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在“全球绿茶发展论坛”活动中发表重要演讲。他回顾了中国绿茶的发展历程,细数绿茶的历史价值、功能价值、资源禀赋和所面临的的重大机遇,以“做优绿茶,做强产业,走中国绿茶特色发展之路”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演讲全文N多干货,信息量十足,现全文放送给诸位茶友,一同思享国际(嵊州)绿茶盛会!



各位来宾、各位茶友:


       大家上午好!


       在春茶飘香的美好季节,沐浴着“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和“新中国七十华诞”喜庆的春风,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关注绿茶发展的朋友,相聚在中国茶乡——绍兴嵊州举办的“全球绿茶发展论坛”,共商绿茶发展大计,这是嵊州茶人的担当,也是绿茶大省浙江和绿茶大国中国的担当,还是与人类健康和福祉紧密相关的大课题。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对各位来宾、各位茶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讲两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中国绿茶发展的渊源和魅力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五千年的茶和茶文化发展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光辉灿烂,魅力无穷。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中国绿茶在凤凰涅槃中蝶变演化出一片万紫千红的茶春天、茶世界。



1.中国茶和茶文化发展史,是一部以绿茶为主脉,茶以文兴、文以茶扬的创新发展史,也是一部国运与茶运紧密相连的奋斗创业史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绵延元明清,衰弱于近代,振兴于当代,造福于人类,文明于世界。周代开始植茶,西汉《僮约》记载:“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丝绸之路”为人类文明进步树立起辉煌的丰碑。唐代已有80多个州产茶,唐代宗在浙江长兴顾渚山设立贡茶院,茶圣陆羽著《茶经》,开辟了中国乃至世界茶和茶文化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茶和茶文化进一步随着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传播到亚洲、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末茶点茶法传至日本形成抹茶道的特色流派。举国上下,无论是皇宫达贵、文人墨客、儒释道家、寻常百姓,茶和茶文化繁荣兴盛,“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是其真实的写照。


明清


元明至清前中期,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龙团凤饼”推广散茶后,炒青、烘青、蒸青、晒青到窨花等绿茶生产方式各行其道,沸水冲泡茶叶(撮泡法)成为主流饮茶方式,大大丰富着绿茶种类,龙井茶、碧螺春茶等一批名优茶成为贡茶新贵,还派生出黄茶、白茶、黑茶、青茶、红茶和花茶等茶品类,茶饮习俗进一步走向世俗化、简约化和功能化,极大地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消费,有力地推动着茶和茶文化的世界传播和对外贸易,在清代鼎盛时期,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占其总贸易额的80%以上。鸦片战争失败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战争不断,国运衰弱,茶经济和茶文化惨遭沉重打击,新中国建立初的1950年,中国大陆茶叶产量仅为6.52万吨 。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七十年中,中国茶和茶文化进入恢复性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成为快速发展的振兴复兴期。2017年,中国茶园面积达到450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261万吨,成为世界产茶大国;全国茶消费人群近5亿,年人均茶消费量增至1.2千克,已是世界茶消费大国;茶和茶文化日益成为经济产业、民生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和富民惠民产业,是国家的重要国计民生,中国茶和茶文化已经全面进入盛世兴茶、再创茶业强国的新时代。




2.中国绿茶的宝贵和多姿风韵美轮美奂,令人称羡。



绿茶是大自然恩赐于人类的宝贵礼物,具有自然、绿色、美丽、健康、文明的诸多特质。人类最早发现的、认知的、利用的、享受的就是绿茶,绿茶是茶之本、茶之源、茶之长,她在茶中的主导地位坚定不移。



中国绿茶的最大价值在于未发酵、纯天然、全营养、爽而美。

  茶株中富含700多种化合物,其中主要功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等保留率在85%以上,叶绿素保留着50%左右,茶氨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损失也少得多。

      绿茶对人的保健功效不仅被几千年的茶饮实践所验证,还随着当代科学的研究不断被发现和证明。如《神农本草》、《晏子春秋》、《本草拾遗》、《本草纲目》等古典医药书籍均有茶与健康的记载,药食同源、茶食、茶疗早已被人们运用。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绿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衰老、抗癌、抗辐射、防治心血管疾病、防治口腔疾病、预防阿尔兹海默症、防治眼疾、降脂减肥等功效。据国家官方网站统计,2004年至2014年,在茶保健食品中,以绿茶为原料的茶保健食品数量最多,为49.49%,绿茶在膳食中的利用独占鳌头。由于茶在人类健康中的价值,绿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人类六大健康饮品之首(绿茶、红葡萄酒、豆浆、酸奶、骨头汤、蘑菇汤),被美国《时代》杂志社评为全球十大健康食物(番茄、菠菜、坚果、椰花菜、燕麦、鲑鱼、大蒜、蓝莓、绿茶和红酒),美国医学基金会主席认为茶多酚是21世纪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效果的化合物,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茶是人类仅次于水的健康之饮等等。




中国绿茶的最大魅力在于文化功效。

  中国绿茶的最大魅力在于文化功效

     茶圣陆羽的《六羡歌》、诗僧皎然的《三饮诗》,茶诗大家卢仝的《七碗茶诗》、文学大家苏东坡的“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绝妙诗句等历代文人墨客所阐发的人生感悟和赞美,给茶赋予了“含蓄内敛”、“品茶品茗品人生”、“茶禅一味”、“雅俗共赏”、“茶可清心”等等富有哲理的人文内涵,彰显了绿茶的养心、修身、交友、和美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让茶人如痴如醉、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精神享受,获得身心愉悦的无穷乐趣。



  3.中国绿茶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绿茶大国。

1

  中国绿茶资源丰富。在中国江南、江北、西南、华南四大茶区,几乎都生长着适宜制作绿茶的茶树品种。从历史到当代都有大量的绿茶生产和消费,其中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都是绿茶主产区,长江以北的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虽然茶叶产量不大,但主产的也是绿茶,即便是福建生产的清香型铁观音和云南生产的普洱新生茶,也接近绿茶。适宜绿茶生产的中小叶种茶树,无论灌木、乔木,无论高山、丘陵还是平原,所采茶叶都适合做绿茶。2017年,全国4500多万亩茶园中,用于制作绿茶的面积高达61%(黑茶14%,乌龙茶13%,红茶10.7%,白茶1.0%,黄茶0.3%);中国茶叶产量261万吨,其中绿茶产量占61%;绿茶国内销售占据半壁江山,市场总额为52%。

2

  中国绿茶种类十分丰富,名优绿茶品牌群星灿烂。由于历史的积淀,科技的支撑,匠心的打造,名优绿茶品牌丰富多彩,如浙江龙井、江苏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庐山云雾、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崂山绿茶、蒙顶甘露、四川竹叶青、峨眉雪芽、都匀毛尖、白沙绿茶、西山绿茶等等,不胜枚举。同时,绿茶还异化派生出安吉白茶、中华黄茶、紫色茶等新奇特新种类,不断丰富着绿茶种类的大家园。


3

  中国绿茶种质资源丰富,制作工艺独具一帜,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在茶树育种、培育和推广上,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117个,其中适制绿茶的品种达到45个,占38.5%;绿红茶兼用的品种33个,占28.2%;还有一大批土生土长、特色各异的优质良种各放异彩。在茶树营养学研究上,以提高绿茶品质为目标的养分需求特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品质控制上,绿茶品质成分变化研究更加全面系统,绿茶质量标准更为科学和完善。在制作工艺上,匠心独具的传统工艺精益求精,各具风采,小而美的茶庄茶品亮点纷呈,人见人爱;绿茶加工技术不断提升,自动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线广泛使用,品牌标准打造更加可控;绿茶的衍生新产品研发开发成为创新创造热点,抹茶生产方兴未艾,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茶日化用品、茶化妆品、茶工艺品等层出不穷,六茶共舞、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已形成广泛共识。


4

  中国是世界绿茶大国,也是绿茶国际贸易大国绿茶是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主导茶类,2017年,世界绿茶总产量201.8万吨,中国绿茶产量为172.2万吨,占比达85.33%;全球绿茶贸易总量38.8万吨,中国为29.5万吨,占比为76.05%;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5.5万吨,其中绿茶出口占83%,占据茶叶出口的主导地位。虽然目前绿茶国际市场主要在日本、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东、非洲的穆斯林国家,出口贸易的茶大多是大众茶和原料茶等中低端茶类,但是随着人们对绿茶的保健功效的深入认知和倾心,以及一些世界茶人对中国名优高端绿茶品类的价值和内涵的挚爱和追捧,中国绿茶尤其是高端名优绿茶的消费需求将大大提升,中国茶以名优绿茶品为引领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开放的道路上将会走得愈来愈宽广,中国绿茶发展的潜力无限,前景灿烂。







二、做优绿茶,跨越绿茶,延伸拓展,用心打造强而美的绿茶特色产业



       

       当今中国,国运昌盛,茶业兴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健康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正处在盛世兴茶的历史机遇期。


中国绿茶的创新发展,要从全球视野望茶,从立足国内看茶,从目标导向观茶,从问题导向探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茶,充分发掘茶和茶文化的物质价值、文化价值和世界价值,全面深入推进绿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特色发展。


创新发展绿茶,要以市场为导向,正确把握健康、品质、安全、品牌、拓展、文化六个关节点。人人都夸颜色好,更求茶香满人间,致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做优绿茶,用诚信、匠心做优绿茶。


中国各大茶类,争奇斗艳,各领风骚。黑茶以“金花”取胜,黑茶汉饮拓展新市场。普洱茶以“生态”动人,老茶树价值千金。红茶以“普饮”悦人,企业做红茶成为时尚。青茶以“香”诱人,清雅浓郁遂成传袭。白茶以“老”得道,三年宝七年药。黄茶以“珍”引人,嫁入皇宫名天下;安吉白茶、中华黄茶、紫娟紫笋以“奇”为贵,颇受饮者欢迎。绿茶以“未发酵、纯天然、全营养、爽而美”著称,具有自然、绿色、美丽、健康的天生丽质,饮者众多,堪称茶中老大。   

      

做优绿茶,就求品质,讲标准,响品牌。品质是绿茶的生命线,标准是市场的通用语言,品牌是消费的通行证,诚信匠心是品牌品质的命门。坚持发展名优茶和大宗茶、原料茶“两条腿”走路,做优做好品质茶。要深入研究绿茶的内含特质成分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从茶树品种、土壤气候环境、茶园建设、栽培管理、制作工艺、包装冲泡等进行综合研究、全程管控,确保安全、营养、品味、健康的优质化,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要着力打造中国绿茶系列品牌,不仅要有一批地域知名品牌,也要有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文化品牌,更要有一批强而美、强而大的国家级、世界级的大品牌,讲好中国绿茶的故事,展现文化自信的软实力,增强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的主动权。


2.跨越绿茶,延伸拓展,丰富业态,做强大绿茶产业。


跨越绿茶、六茶共舞,做强大绿茶产业,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必然,美好生活的需要,目的在于立足于绿茶,又跨越茶叶,致力推进六茶共舞、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充分发挥绿茶资源优势,创新绿茶产业新业态,顺应时代多元需求,促进绿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发展。


理念为先,文化为魂,科技人才驱动,协同创新是六茶共舞、跨界拓展的强茶之道。发展绿茶产业,就叶子、做叶子、卖叶子是必要的,这是基础课、老家底,要使出看家本领、匠心打造,做好美丽事业,但是平面市场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不妨顺应市场、切换频道,上品富(业)态,走向新天地,做强绿茶大产业。重要的是绿茶产业要更多更好的上品富态,即开发饮品、食品、药品、保健品、日化用品、化妆品、纺织品等等,不断创新新业态、丰富多业态,做强绿茶大产业。


3.破解大国小农难题,走出一条县域强茶特色路径。


大国小农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家庭承包是我国本源性制度。当前,中国茶业发展中存在的大而不强、大而不彰以及茶叶内外贸易等诸多问题,根源大多于此。最近,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中指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为此,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去年对“浙江安吉、福建安溪、湖南安化”(简称“三安”)的县域特色发展茶路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将在今年5月中国国际(杭州)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论坛会进行“三安+X”的主题研讨。我们在调研中认为,要破解大国小农难题,实现县域中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必须深入推进以茶农利益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创新,以产品研发开发为中心的科技(人才)体系创新,以提升全产业链为目标的行业间的协同创新,以党政主导,企业主动培育壮大新型茶业经营主体的带动力和创新力为重点的政策服务体系创新,以增强茶产业内外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的营销文化创新等五大创新。




新中国建立七十周年,中国茶人顽强拼搏,使中国成为世界茶叶大国,但要建成茶业强国,任重道远。


中国茶人要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彰显科学思维:以战略思维统揽全局,以历史思维承前启后,以辩证思维弘文强茶,以创新思维引领发展,以底线思维掌握主动。


中国茶人要坚持文化为魂。富有文化的茶叶是中国人的自豪,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引领,文以茶扬、茶以文兴是兴茶之道。


中国茶人要团结共荣,团队团结、企业团结、茶人团结,团结一致做强强而美的绿茶事业。“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独行只能走快,众行才能走远”,牵起手来,才有同一个世界

找到约41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