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乌龙茶热不热

找到约2,019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喝茶,要讲茶道,还要讲体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宜的茶也不同,茶也分寒性与热性。

中医讲究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等“四性”,茶也有如此分类。

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

如适用于发热、口渴、烦躁等症象的西瓜;适用于咳嗽、胸痛、痰多等症象的梨等都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

温性或热性与凉性或寒性相反,凡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

如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流涕、头痛等症象的生姜、葱白、香菜;

适用于腹痛、呕吐、喜热饮等症象的干姜、红茶;

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症象的辣椒、酒等,都是属于温热性质的食物。

怎样区分寒性食物和热性食物呢?

① 从味道上来看,味甜、味辛的食品,由于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较多,所以性热,如大蒜、石榴等。而那些味苦、味酸的食品,大多偏寒,如苦瓜、苦菜、芋头、梅子、木瓜等。

② 从颜色来看,绿色植物与地面近距离接近,吸收地面湿气,故而性偏寒,如绿豆、绿色蔬菜等。颜色偏红的植物,如辣椒、胡椒、枣、石榴等,虽与地面接近生长,但果实能吸收较多的是阳光,故而性偏热。

③ 从生长环境来看,水生植物偏寒,如藕、海带、紫菜等。而一些长在陆地中的食物,如花生、土豆、山药、姜等,由于长期埋在土壤中,植物耐干,所含水分较少,故而性热。

④ 从生长的地理位置来看,背阴朝北的食物吸收的湿气重,很少见到阳光,故而性偏寒,比如蘑菇、木耳等。而一些生长在高空中的食物,或东南方向的食物,比如向日葵、栗子等,由于接受光热比较充足,故而性偏热。

⑤ 食物寒热还与生长季节有关。在冬天里生长的食物,由于寒气重,故而性偏寒,如大白菜、香菇、白萝卜、冬瓜等。在夏季生长的食物,接收的雨水较多,故而性寒,如西瓜、黄瓜、梨、柚子等。

喝茶,要讲茶道,还要讲体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宜的茶也不同,茶也分寒性与热性。

常见的茶叶主要分为:

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凉性的茶

绿茶和乌龙茶中的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比较低,属于凉性的茶。

 温性的茶

普洱茶属于温性的茶。

 热性的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刺激性小,热性。 黑茶类(茯砖、六堡茶等)为后发酵全发酵茶类,热性。

如何根据身体特征,

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呢?

如果有抽烟、喝酒习惯的人,又容易上火并且体形比较胖,属于燥热体质的人,建议喝凉性的茶;

如果是肠胃虚寒,平时吃点西瓜就觉得胃胀、腹胀的人,这样的体质比较虚弱,叫虚寒性体质,建议喝中性茶或者是温性茶;

如果是老年人,建议喝红茶或普洱茶;

处于亚健康的都市病患者,建议喝大红袍、红茶及普洱茶这些中性温性的茶,尤其在秋冬季节喝红茶、普洱茶很适合,在茶中加一点奶,做成奶茶效果也不错;

若血糖本身不高的人,还可以考虑在茶中加一点点糖,味道可能更好。

现代都市人的体质不能简单地以燥热、虚寒来划分,有的人从表现上看两种体质都有。

比如体形较胖,又容易上火,但是吃一点生冷的东西就拉肚子;还有的人体形偏瘦,明显脾胃虚弱,又十分热气。这都是因为现代都市人有不良的生活习惯。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都会表现出主要的症状,所以饮茶的时候,应以主要症状作为依据。

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茶也有自己的特性。

性情相近的人,总会有相互吸引的地方;性情相斥的人,相处时少不了摩擦和误解。

没有根据体质和茶性进行合理地搭配,不注意食物的寒热性,身体自然也会出现不适反应。

归结:常喝茶,喝对茶,更养人。

你身边有不知道喝什么茶的朋友吗?记得把这些知识告诉他们,冬季渐凉,一份贴心的小知识就是温暖。

“只此青绿” 云南乌龙茶

“只此青绿” 云南绿茶、乌龙茶

云南是世界茶源,尤其是大叶种茶树的原生地。很多人认识云南都是通过由大叶种制成的普洱茶开始,在云南,少数民族鲜活的种茶、制茶、吃茶的历史自成一派,源远流长。

然而,在普洱茶还未闻名之前,云南茶有相当漫长的时间是游离于中国茶范围之外的。

云南大叶种早已经被证实,除了普洱茶还适合制作绿茶、红茶、白茶,有着不俗的口感。由于大叶种茶树茶种和高原地貌的特殊性,尤其是古树茶,发芽总比小叶种树更晚一些,普洱茶只说“头春”,不讲究“明前”。在头春还没有采摘之际,又正值窗外春日风光无限好,到处青绿一片,正是品饮属于云南“只此青绿”的最好时节——绿茶、乌龙茶。

青·云南的高山乌龙茶

说起“云南乌龙茶”的兴起,台湾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些台湾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的群山中引进台湾、福建等地的优良品种,开辟优质的高山乌龙茶园,种植“思茅乌龙茶”。

这些茶人有着丰富的种植和加工乌龙茶经验,慢慢的“云南乌龙茶”也有了名气,成为云南茶继绿茶、红茶、普洱茶之后最有潜质的一个新品类。随后,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省内茶区种植,其中包括近些年声名鹊起的产自云南腾冲极边高山乌龙茶。相信去过云南腾冲高山乌龙茶景区的人,都会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分不清自己是处在公园还是茶园。

极边茶业的销售经理李雪梅从公司2005年成立至今已

经任职16年了,长期耳濡目染下,对于乌龙茶的历史、品种和工艺都有所了解。

“我们公司最早主营业务为山葵,常年与台湾商人有合作关系,偶然的机会,我们老板从台湾移植了乌龙茶在腾冲种植。”作为土生土长的腾冲人,李雪梅眼里的乌龙茶属于比较昂贵的茶叶,即便在原产地台湾也是如此。

“早些年,台湾人还比较贫困,乌龙茶一般人喝不起,作为难得的东西让老人喝,被称为老人茶。”台湾早在19世纪上半叶就种植乌龙茶了,茶种与制作工艺都是从福建传过来的。

后来,台湾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期,乌龙茶因创新运动而蓬勃兴起,出现了很多流行的比如高山茶、青心乌龙、生态茶等台湾茶概念。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半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台湾乌龙茶早年的工艺更偏向人工重度炭焙,但是这样做出来的茶虽然有一种炭香,却失去了茶叶天然的香味。

后来台湾乌龙工艺出现了坚持重度烘焙的传统派与尝试轻度烘焙的创新派。尝试轻度烘焙的创新派起名于高山茶,也叫高山茶派。

高山茶派认为,好喝的乌龙茶,一定要让人能够感受到在高山种出来的茶,那种本真的味道,我们极边乌龙也是走这个路线,引进台湾原种青心软枝乌龙品种,得益于腾冲高山多湿的气候环境,这才生产出高品质的乌龙茶。”李雪梅介绍说。在李雪梅的工作中,总是会有太多人来询问,云南怎么能种出乌龙茶?

云南乌龙茶好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我几乎每年都要回答上百次。虽然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腾冲怎么生产乌龙茶的?其实得益于腾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腾冲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丰富的水能资源,优质的火山灰土壤,充足的降雨量,适宜的气温等自然优势,为“极边乌龙茶”造就了几乎完美的生长条件。

极边茶业在五合乡明光镇乌龙坝清镜山的茶园紧邻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距中缅边境4公里,海拔达 2500米之高,森林覆盖率高达 80??上,平均海拔 2100米,每年都有降雪,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高原雪地茶园。

在李雪梅眼中,能够在云南做出一杯好喝的乌龙茶,得天独厚的环境是第一要素,腾冲高山高寒的环境并不适应喜热,不耐寒的普洱茶生存,这里的气候反而和台湾南投县冻顶和阿里山气候相似,非常适合乌龙茶树的生长。高山气候下的高海拔,高温差是腾冲乌龙茶高香的根本原因。

“在乌龙茶品中,青心乌龙是高海拔种植的首选品种。如今我们乌龙茶园面积3.1万亩,年生产力可达1200吨。”高产量又高品质的青心乌龙茶,吸引了众多快消品牌纷纷前来谈合作,极边乌龙茶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价格却不高。

在李雪梅看来这并不奇怪,毕竟一杯好茶的标准,其中也有让人喝得起这一重要因素。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老茶收藏需知:只有今天的好茶才是将来的老茶

过去说到老茶,直觉反应都是普洱茶,普洱茶风靡的这二十年时间里,不仅让自己成为中国茶界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也彻底改变了茶叶“以新为贵”的传统理念,老茶盛行已经从普洱茶、黑茶,蔓延到乌龙茶、红茶、白茶,甚至连绿茶、黄茶也开始出现老茶。


“老茶”这一概念因为它的诸多不确定性和无可参照标准,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非议不断”、“一生多舛”。

老茶的“优”与“忧”


老茶受追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首先,从老茶本身具备的品饮价值方面来说,老茶存放的年份、干茶的活性以及冲泡后的陈韵,带给品饮者与“新”茶完全 有别的感受,让其欣赏岁月沉淀的艺术。其次,老茶具备了收藏价值,为投资者开辟了一个新的盈利点。再者,老茶热,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茶、了解茶、品饮 茶,这无疑促进了茶叶消费的增长。


“茶,越放越有内容;老,才会有味道。”很多品饮者认为这就是老茶的魅力所在。可是,当无法科学地、准确地鉴定老茶的年份,没有标准去评审老茶的品 质,真假老茶在市场上鱼目混珠时,老茶多舛的命运就开始了。不管什么茶,只要和“老”字扯上关系,就直接等于“贵”,道理很简单,时间无价嘛。今天市场上 的老茶一般只和三个关键词有关:“年份”、“价格”和“传说”。关于“年份”绝大多数消费者只能从包装和口感方面来辨别,懂品鉴老茶的人少之又少,一些不 良厂家、商家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消费心理,故意将年代不长的新茶标注为陈茶,或者将新茶掺入老茶中,滥竽充数。更有甚者,采取了“湿仓造假”的作假方法,把 普洱生茶存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地窖,因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容易加速茶叶陈化。这种方法已经成功被复制到乌龙茶、白茶身上,人为地“加速陈化”的老 茶,都会丧失茶叶的本味,只剩下单薄的老味和酵味,品饮起来十分不悦。

对于茶客们来说,老茶的出现,也使得对茶叶年份和价格的关注度远高于茶叶品质本身,一味将难以琢磨的“陈韵”、“老味”等加诸于茶叶之上,而忽略了 茶叶本身的品质。甚至连原本“以新为贵”的绿茶、黄茶等要想“出名”,都非得扯上个“老”字,完全抛弃中国六大茶类各自的不同特色和魅力,简单地去追求同 一种品饮标准,时间的沉淀固然能让一款茶散发出不一样的风采,但每年清明前后,从嫩芽初萌到新茶开汤那并不漫长的过程,不也同样让人期待吗?


更可怕的是,随着老茶的“传说”越来越多,也被有意无意地标榜成了一种传统文化。翻阅中国茶的历史,并没有推崇喝老茶的先例,历朝历代的茶行卖茶看 重的都是“新茶上市”,老茶一般也只出现在以下两种境况中:卖不出而剩下的老茶,要掺到新茶中售卖;黑茶、普洱茶供边疆牧民、藏民喝来消食去油腻的,因路 途和时间关系而变老。今天全民藏茶、喝老茶现象是随着普洱茶热而兴起的,时尚一点的说法叫“后现代茶文化”,文化涵盖的不单只有历史,喝老茶也不一定非得 和文化扯上关系。

今天的好茶,才是将来的老茶


不论老茶是因商业炒作而昙花一现,还是因消费需求会天长日久,老茶的价值一定是建立在它是好茶的基础上。只有今天的好茶,才可能成就将来真正的老茶。


好生态。“没有好生态,就种不出好茶。” 好茶首先产自好产区,山清水秀,云深雾绕,远离污染;好茶的生长环境有一些生态标准,比如海拔、温度、空气等。相对的高海拔,才能提供最利茶生长的各种气 候条件。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蒸腾作用强,使茶叶代谢增强,产生更丰富的芳香物质。还在不断开荒僻壤,破坏环境,遍植茶树,一味追求面积大、产量高 为产业发展方向的产茶区的茶青只能沦为各类明星茶品的原料,试问价值几何?


好工艺。古云“采之时,造之精”,从茶叶原料的老嫩标准,采摘的时间,制茶师对茶叶所采用的最适宜茶性的加工方法,是茶叶能否成为一款好茶的关键。 林林总总的加工工艺,都是针对茶叶的苦、麻、涩、酸、辣等不良口感,运用“最恰当”工艺进行改良,在方便茶的储运之外最大程度地保持茶的天然香气、色泽、 条形,以及弥补茶的口味缺憾,也是在茶的口感、有效成分和未来的时间之间寻求新的配置平衡。以岩茶为例,若是制作过程中做青不透,火功不足,一两年后就返 青或变味了,这茶还能有陈放价值吗?


因此,不是所有茶都适合存放,有些茶就适合当下喝,有些茶就适合存放几年再喝。

好品质。适合存放成老茶的茶叶品质一定要过硬,否则若干年后在色、香、味、形四个方面的表现都极为逊色。一款原本就香气不显,茶味单薄,毫无回甘, 连续几道后香气滋味也是毫无起伏变化的茶叶,即使拿去妥善陈放五十年,茶味也还是这样,不会产生香扬水活、滋味醇厚、香气滋味富有层次感等品饮感受。


也不是所有品质好的茶都适合存成老茶,绿茶的品质特色就是氨基酸、维生素、芳香类等物质丰富,后期没有微生物参与转化,越陈,其活性物质越来越少。而红茶中含的活性物质已完全被氧化,微生物几无物质可转化,陈年亦无益。


好存放。老茶存放有着严格的温湿度标准与卫生条件,茶叶容易吸味,存放处若有异味,便会钻入茶叶中,被喝出杂味。若是温湿度控制不好,霉斑、馊味等 情况也会在老茶身上显现,看着都不敢下手泡。中国太大,南北温差,东西海拔差异都直接决定了茶叶存放的结果,与其花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在如何辨别老 茶,一次又一次地“交学费”上,不如从现在开始为十年、二十年后的自己存些可以放心的老茶。

好市场。老茶频遭炒作是消费者缺乏理性消费的表现,也是国人“逢涨必买”心理的体现。无论多贵的茶最终目的是“喝”的,许多条条框框的收藏理念其实 未必合理,甚至是商业炒作的噱头。如果市场释放出了一些需求信号,某些品种自然会热起来,却未必符合口感的标准。真正的老茶注定稀有且价格高昂,所以它只 能是少数人的消费品,普通消费者无需跟风炒作,行业的良性发展和理性的消费理念才能避免“老茶”成为商场上昙花一现的牺牲品。


老茶热,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


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市场的变换,我们的感知已经很难不被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所影响,保持自我丰富的感官知觉与理性思考判断是多么难得。老茶不一定是好的,好茶也不一定非要老。只有今天的好茶才能成为将来真正的老茶。

找到约1,99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