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绿色经济

找到约3,847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暨“百里普洱茶道”项目策划大赛发布会在京举行


3月25日,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暨“百里普洱茶道”项目策划大赛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全面拉开2019北京•普洱对外宣传周系列活动序幕。普洱市政府副市长胡剑荣出席发布会作发布。

据通报,自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普洱建设全国首个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普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殷切希望,以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总平台,在全国率先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唱好生态资源“核算、保护、转化”三部曲,打好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加快建设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基地”,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通过中期评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绿色产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更加响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绿色发展后劲更足,推动产业结构变“新”、模式变“绿”、质量变“优”,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座宝山”一起建,百姓富裕与生态优美“两个成果”一起收的绿色发展之路,取得了生态与生计兼顾、增绿与增收协调、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统一的“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效益。普洱市GEP核算价值5058.72亿元,是当年GDP的8.91倍;全市实现绿色GDP588.2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4%;绿色产业增加值246.1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2%;绿色产业信贷余额576.67亿元,占全市信贷余额的比重达84.3%。



据了解,“百里普洱茶道”项目是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建设生态宜居之城、健康养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把普洱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祖国西南边疆的绿色明珠”的新发展定位,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一项战略举措,项目充分发挥普洱生态优势,以茶文化为媒介,以体育运动康体养生为主脉,以“百里普洱茶道”串联现有、在建和规划建的山水、林田、河湖、景区景点、特色小镇,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集观光、休闲、养生、运动、探险为一体的深度融合发展综合性项目,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将“百里普洱茶道”建设成为普洱茶文化的体验之路、普洱茶历史的重现之路、普洱茶产业的振兴之路。为了甄选出一流的“百里普洱茶道”项目规划方案,普洱市决定于3月26日至6月26日期间举办“百里普洱茶道”项目策划大赛,报名截止时间4月26日,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6月1日,大赛共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200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50万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20万元,通过汇集各方力量,集中全民智慧,让全社会广泛参与到“百里普洱茶道”项目建设中来。



胡剑荣说,普洱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新发展定位,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全力推进绿色、通畅、文化、品牌、效率、幸福“六个普洱”建设,推动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从“试验”迈向“示范”,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扛起普洱的使命和担当,构筑面向祖国大西南和南亚、东南亚的生态安全屏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大国担当树立良好的生态国门形象。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 人民政协报、中国民族报、中国妇女报、中国贸易报、中国商报、中国产经、民族画报、财经时报、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北京青年报、旅游卫视、人民网、人民在线、央广网、光明网、国际在线、环球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农业网、中国网、千龙网、凤凰网、新浪网、爱国网、智库时代网、金融界、途牛旅游网、中国健康发展网、中华网、京燕网、网易、腾讯、搜狐、今日头条等40多家媒体和传媒公司参加发布会;普洱市委宣传部、普洱市发改委、普洱市绿色经济办、普洱市驻京联络处等单位有关领导参加发布会。

云南普洱全力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

普洱的绿色发展成绩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点赞和关注。绿色是普洱的最大特色,也是普洱的发展底色。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组织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构建绿色社会,在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上书写着绿色发展的靓丽答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普洱答卷:

绿色GDP占比达96.4%

普洱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总平台、总抓手,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高质量脱贫、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一产抓特色、二产抓升级、三产抓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建成1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思茅区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思茅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分别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培育6252个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双绑”利益联结(龙头企业绑合作社、绑贫困户),实现产业有效带动全覆盖。聘请28名院士作为政府顾问,建成院士工作站17个、专家工作站24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23个。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依托朱有勇院士团队开展林下有机三七种植试验,曾经闲置的林地1亩收入高达10万余元。目前,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520万亩,涉及农户25万户,从业人员48万人,人均收入达3050元。

成功举办五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在全国率先推行GDP与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第一家发布GEP核算成果。全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7340亿元,居全省第1位。获有机认证企业和证书数量位居全省第1位,其中有机茶认证企业数量、证书数量和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1位。201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成绩、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河(湖)长制考核成绩等均居全省第1位。在全国率先发布普洱茶十项标准,在全省率先成立普洱茶企业诚信联盟和品牌企业联盟,普洱茶品牌多次荣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首,普洱咖啡荣获“中国农业区域品牌10强”称号,墨江紫米、江城坚果上榜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产品分别荣获云南省十大名茶、名果、名药材称号。全市GDP保持年均两位数高速增长,绿色GDP占比达96.4%,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生计兼顾、增绿与增收协调、绿起来与富起来统一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绿色发展的普洱努力:

将绿色融入发展的每一个细节

世界生态经济学家、美国院士小约翰·柯布在考察普洱后,发出了“生态文明的未来在中国,绿色发展的示范在普洱”的赞叹。小约翰·柯布在普洱看到,绿色融入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是生态,是生产,是生活。

普洱加快发展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绿色经济为主流、绿色产业为主导、绿色企业为主力的绿色经济,建成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基地,绿色GDP占比达96.4%。坚持举办绿色发展论坛,设立绿色经济研究院,启动GEP自主套算,形成绿色检察、有机农业等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创建省级绿色学校59所、绿色社区13家、环境教育基地2个,市级绿色学校116所,市级绿色社区20家,城市公交实现绿色化改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出行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绿色消费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全力打造“养在普洱”新品牌,重点推进茶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康养运动旅游、北回归线文化旅游、“两山”生态旅游5大发展极,建成一批半山酒店、户外运动品牌和特色旅游小镇,大滇西旅游环线上最适宜的“健康养生之地”和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形成。引进融创、同景、九泽、华侨城等一批知名企业,建设集高端教育、康养、医养、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康养新区和标杆性项目。

普洱端午百草根节、普洱大三铁、山地马拉松等体旅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2019年,普洱市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称号,4个县(区)、9家单位、1个镇确定为全国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创建中国森林康养之家2户。初步形成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构建了多点支撑、多元发力的康养产业发展格局。如今,一个特色鲜明、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和谐宜居城市悄然矗立在人们面前。

原标题:《州市要闻 | 普洱全力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

来源:普洱市生态环境局,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普洱现场办公会强调:普洱要努力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6月10日至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普洱现场办公会。会议强调,普洱市要发挥优势,找准路径,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努力建设成为绿色经济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际生态旅游胜地。

  省委书记阮成发、省长王予波率队调研并讲话,省委副书记李小三、省政协主席李江出席。

  10日下午,阮成发、王予波一行深入普洱“城市大脑”、云南大唐汉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等,实地调研数字经济及“城市大脑”应用场景建设,以及生物医药产业、普洱茶产业发展等情况。

  11日上午,阮成发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普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调研组前期调研情况汇报。

  阮成发指出

  普洱民族文化灿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区位条件独特,但经济发展水平低。要立足普洱实际,放眼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分析研究,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寻找正确的发展路径,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阮成发强调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普洱要抓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战略机遇,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要聚焦茶叶、咖啡、肉牛、甘蔗、中药材、水果、蔬菜等重点产业,全域提高基地化水平,全面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全力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好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阮成发指出

  普洱在富民、强边、睦邻上有成效,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上有传统。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强边固防能力,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打造兴边富民示范区,让边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阮成发强调

  普洱生态好、气候好、空气好、资源好,具备发展高端康养旅游的优越条件。要提高认识、高位推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加强谋划规划、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手笔、高规格、强力推进,打造一批高端景区、田园综合体、高端酒店、高端旅游产品,努力成为国际生态旅游胜地。


  阮成发强调

  普洱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要全面提振干部精气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担当、大胆作为,改变一方面貌、造福一方人民。

  王予波强调

  普洱市要坚持生态立市,以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引领,守护好生态底线,解决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在绿色转型发展上探索好示范经验,让绿水青山遍布普洱。

  要坚持产业强市,擦亮“普洱茶”的金字招牌,打响“养在普洱”的健康品牌,推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让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要坚持协调发展,提升“美丽县城”品质,擦亮特色小镇颜值,涵养美丽乡村气质,让城镇乡村各美其美。

  要坚持思想引领,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边境安全稳定防线,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让民族团结进步行稳致远。

  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把“三严三实”作为政治要求、工作标准和作风纪律,在新征程上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撰文:杨猛、左超

  摄影:雷桐苏

  编辑:李美溶

找到约3,818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