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洪雅茶叶

找到约10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茶博会总结丨最红组团县,非洪雅莫属

  全国茶业首展——第九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于7月5日在成都圆满闭幕。眉山洪雅共组织雅雨露、正容、瓦陶公司等12家茶企和茶具生产企业参展。县农业农村局、县茶业协会、县茶产业人才服务队、茶业发展顾问、参展商等60余人全程参与会展。洪雅展馆累计人流量达到2.3万人次,共达成合作意向订单110笔,达成采购意向308万元。

  ▲眉山洪雅展区  

  ▲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曲木史哈到洪雅展区参观指导

  领导专家关注度高

  开幕式当天,省领导驻足洪雅馆,县领导陈天容详细介绍了洪雅茶产业发展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省农科院茶研所党委书记王云亲临洪雅馆指导。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波带队多次到洪雅馆指导,品鉴洪雅茶,助力洪雅茶企对外营销。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覃中显,省农科院茶研所教授、茶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春华等多次现场与企业交流,对洪雅高品质茶赞不绝口。眉山市政府副市长肖忠良、政协副主席熊英等市领导亲临洪雅展馆,与参展茶企沟通交流,指导茶企借力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大教授刘仲华和省农科院茶研所党委书记王云到洪雅馆指导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波一行到洪雅馆指导,品鉴洪雅茶

  斩获奖项含金量高

  本届茶博会,洪雅共斩获了3个奖项,一是洪雅县农业农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二是雅雨露、屏羌、聚友、蜀茶冷链、西庙山、童老幺6家企业产品获“金奖茶叶”;三是雅女茶书院院长、雅女茶艺协会会长王柳琳获“首届川茶金花”光荣称号。  

  茶叶茶文化结合度高

  本届茶博会,洪雅代表眉山市参展,参展主题“味在眉山,洪雅有机茶”,整个场馆搭建风格体现了大宋遗风、东坡文化、田锡气息,充分展示生态洪雅、康养圣地,绿色有机元素,并将茶叶、茶具、茶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康的时代主题。  

  ▲省农科院茶研所教授、茶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春华与企业交流

  文化演艺创新度高

  县农业农村局、县茶叶协会自编自导自演《雅茶飘香》、《东坡四雅》、《抗疫战歌》,《洪雅一杯茶》,《康养洪雅》、《田锡颂》等洪雅原创本地节目,把极具观赏性的川剧变脸、长嘴壶茶艺、康养洪雅·三饮茶会搬上茶博会大舞台,在洪雅馆、川茶发布会、主会场多次亮相演出,博得热烈掌声。  

  网红助力曝光度高

  在茶博会连续4天展销活动中,100名网红星主播驻场打卡、分组逛展、抖音直播。其中,在洪雅展馆拍摄宣传的网红有30余人,为扩大洪雅茶业影响力起到良好带动作用。茶博会期间,网红通过抖音等直播带货,为企业销售产品价值10万元以上。  

  合作意向订单量高

  经统计,会展期间,洪雅茶叶成交430公斤,成交额38万元;累计订单110笔,订单金额308万元。洪雅茗青源茶业有限公司与航天集团达成200万元意向大订单,洪雅川草丛茶业有限公司与中信集团达成10万元意向订单。  

  政企协作融入度高

  本届茶博会,聚焦“千亿茶产业·创新大发展”,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协会运作,有力推动了洪雅茶企拓展市场。洪雅碧雅仙茶业有限公司抢抓镜头聚焦点,参加茶叶品牌推荐,塑造了洪雅品牌好形象。茶博会期间,洪雅有7家企业申请加入了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其中2家成为理事单位,为茶企做大做强和洪雅茶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洪雅场馆人气暴棚,成为市民照相打卡、企业洽谈商务、客商品茗聚焦之地  

  为期四天的第九届四川茶博会结束了,美好的茶生活总是令人流连忘返,让我们共同期待金秋时节,再次相邀成都,相约10月29日-11月1日“2020成都国际茶博会”再见!

  来源:四川茶博会

洪雅县2023年茶业年会——名匠、茶艺共舞,茶叶产业焕新彩

12月18日,洪雅县2023年茶业年会成功举办。

大会中,洪雅县茶叶产业服务中心与洪雅县茶叶流通协会共同授予了彭建军、童云祥、谢贵祥、曹茂琳、龚瑶等5人“制茶名匠”荣誉证书,以及授予王柳琳、罗霞、严雪芹、吴梦雅、余晓怡等5人“最美茶艺师”荣誉证书。


彭建军,1973年出生,四川洪雅人,中共党员,洪雅茶叶规模化加工生产代表性茶人。现任眉山匠茗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雅县茶叶流通协会法人和副会长、洪雅县茂冠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次被评为洪雅县槽渔滩镇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彭建军在洪雅县九龙御峰茶厂基础上,成立了眉山匠茗茶叶有限公司。公司占地3500平方米,有年加工10万斤干茶产能的现代化茶叶加工设备;有海拔600米以上的生态茶叶合作基地6000余亩;在洪雅县城茶商圈有直销门市;拥有众多长期固定的茶叶批发销售渠道。彭建军主攻绿茶加工,通过多年的技术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优秀的绿茶加工工艺:蒸汽杀青→微波脱湿→热风理条→电热烘干。由他研制生产的扁形、卷曲形名优绿茶,苦涩味低、香气好、滋味醇,曾获“中国最佳生态茶园文化节”名优茶评比铜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欢迎。


童云祥,洪雅县川种雅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手工茶杰出代表人物。1988年开始学制手工茶,几十年的风雨人生,历练出了童云祥一双富有灵魂的手工茶匠心巧手。2017年童云祥成立了洪雅县童老幺茶叶专业合作社,免费教授邻里乡亲用心做好手工茶,他先后亲自培训手工茶农300余人,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2018年童云祥被评为洪雅县农民丰收带头人。2019年荣获国际茶博会手工制茶大赛“匠心奖”。2020年荣获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洪雅县优秀农村乡土人才、手工制茶一等奖。2021年2月,中央电视台“约会春天”采访洪雅非遗手工茶传承人童云祥;同年3月童云祥受到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接见,勉励他一定要守护并传承好古老制茶技艺。2021年童云祥手工制作的“童老幺”卷曲型绿茶,外形、内质俱佳,荣获国际茶博会金奖。2021年,童云祥荣获“洪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匠心奖”。2022年11月,童云祥荣获“第三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谢贵祥,1964年出生,四川洪雅人,手工茶代表人物,现任洪雅县老川茶工匠班班长。从1993年开始学做手工茶,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手工制茶经验。他始终坚持手工制茶,追求茶叶的本质与原味。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和实践,他已经成为了洪雅县手工制茶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做的茶叶品质优良,口感纯正,深受茶友的喜爱。在2023年获得的洪雅县首届春茶文旅化旅游节手工制茶比赛金奖。


曹茂琳,1998年出生,四川洪雅人,洪雅县川种雅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洪雅县茶叶电商平台销售代表性茶人,粉丝20万。曹茂琳出生在茶叶世家,从小随大伯曹福川到茶山种茶、采茶并手工制茶;2015年随师傅陈韵竹学习武夷红茶、安吉白茶手工制作技艺;2018年回乡创业随童云祥大师做手工卷型茶。曹茂琳用洪雅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老川茶1芽1叶为原料手工制作的红茶,得到茶界专家和全国各地消费者一致好评。2019年曹茂琳开始做电商平台;2020年修建手工茶坊并带徒授艺,每日发布制茶视频促进网络售茶,获取了全国各地粉丝支持认可,并借助平台流量为洪雅多家茶企做品牌宣传推广。后又组建专业制茶团队,通过网络让洪雅非遗项目——洪雅川种雅茶制作技艺走向全国。曹茂琳把竹工艺品与茶叶结合起来建立了“曹木匠:绿茶工艺品”和“云露高山绿茶”2个抖音账号,直播在线人数可达1万+,观看人数每场次可达10万+,两年来销售额突破500万元。此外,曹茂琳还参加了2022年东盟博览会和成都国际茶博会,现场展示手工制茶技艺并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推广洪雅茶叶,广西电视台、四川电视台进行了采访报道。


龚瑶,1992年出生,四川洪雅人,洪雅县川种雅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1997年因车祸导致失去右腿成了残疾人;后来在残联的帮助下成长为一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获过全国亚军和省冠军,随着年龄增长后退役。2020年龚瑶与茶结缘,正式跟着父亲学习传统手工制茶。她家承包茶山30亩,茶园不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每年自产几批春茶手工制作后销售。由于龚瑶的手工茶做工精致、品质生态,很受消费者欢迎。为了提升自己的茶叶综合素质,龚瑶经常跟洪雅茶叶老师们学习,很荣幸地拜洪雅手工茶非遗传承人文家元为师,自己也成了手工茶非遗传承人;龚瑶每周还定期义务为特教儿童传授茶艺。年轻的90后龚瑶励志感恩,故事感人,丰富了洪雅茶人的精神内涵,被评为第三届感动洪雅人物。


王柳琳,1987年出生,四川洪雅人,洪雅茶艺代表性茶人。2016年开始表演茶艺,参加洪雅县首届采茶节,2017年取得国家高级茶艺师。2018年举办洪雅县首届公益茶艺班,成立洪雅县雅女茶艺协会,带领团队代表眉山在四川省国际茶博会表演并获最美茶艺师奖;2018年至今在特殊学校进行茶艺义务支教。2019年取得国家二级茶艺技师、国家二级评茶技师资格证,获得四川省川茶金花称号,获四川省国际茶博会茶艺大赛金奖;受邀到江苏徐州市担任徐州市茶艺大赛评委。2020年获得洪雅县名匠称号,获得洪雅县乡土人才称号。2021年进入眉山青衣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同年参加乡土人才演讲比赛并获得金奖,参加四川省乡土人才演讲比赛获银奖。2022年发行洪雅茶原创歌曲《茶歌行》作词并演唱。王柳琳获奖作品:金奖茶艺《问道瓦屋茶艺表演》《康养洪雅茶艺表演》;央视采访《春雪凤鸣茶餐》;川台专访《茶歌行》;原创文学《洪雅茶三字经》《将进茶》;原创茶艺《东坡问茶·起舞弄轻影》《瓦屋春雪茶艺表演》《两山云雾茶艺表演》;原创茶饮品:冰肌、玉骨系列茶酒。



罗霞,1985年出生,四川洪雅人,茶艺师、茶道师,宋代点茶优秀传承人,四川省茶艺重点人才。她出生于茶叶世家,其曾祖父、祖父、父母都是种茶人,三岁多便开始跟随父母在茶地里学采茶,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和茶叶结下了深深的情缘。罗霞现任四川省雅雨露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经理、洪雅县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擅长茶叶技能培训、手工茶制作、现代茶艺表演、宋代点茶与茶汤画创作等;特别是在茶汤画创作上,其山水花鸟茶汤画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画面保持4个小时左右,可谓独树一帜、别具特色,在多次茶文化交流活动展演中获得高度评价,是国内最优秀的茶汤画技师之一。近年来,罗霞为洪雅县茶叶流通协会开展茶叶技术培训、筹建洪雅老川茶工匠班、老川茶资源普查以及茶叶新品研制等做了大量的工作。



严雪芹,1995年出生,四川洪雅人,四川省洪雅瓦屋春雪茶业有限公司茶艺师。作为一名精通茶艺的茶艺师,凭借对茶艺的热爱,不断丰富茶叶知识,注重茶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她致力于完美的茶艺展示,擅长将茶、水、器、境结合,希望能通过茶艺,让更多的人了解茶和茶艺。



吴梦雅,2004年出生,四川洪雅人,四川云中花岭茶业有限公司茶艺师。自幼对茶文化有就有着深厚的热爱,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丰富的茶叶知识,熟悉各种茶叶的特性及冲泡技巧。注重每一道泡茶工序的细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呈现最完美的茶艺。


余晓怡,2004年出生,四川洪雅人,四川云中花岭茶业有限公司茶艺师。她熟知各类茶叶的特性与冲泡技巧,专注于茶艺表演。她希望能通过茶艺,传承与推广深厚的茶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茶的魅力。

这些优秀的茶人,不仅是洪雅茶叶产业的骄傲,更是洪雅茶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他们凭借卓越的制茶技术和精湛的茶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洪雅茶叶,为洪雅茶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依靠他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探索茶叶产业的新领域和可能性,让洪雅茶叶产业在未来走得更远。

来源:洪雅县茶叶流通协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四川洪雅茶产业迎来美好“春天”

春分时节,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的高山茶园里春意正浓,空气中带着春雨的纯净,蛰伏蓄势一冬的春茶吐露着新绿。

3月21日,在复兴村高山茶园“瓦屋春雪”茶叶基地,第一批高山绿茶开始采摘。清晨的阳光倾洒而下,茶农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


茶农忙采摘。李代华摄

采一叶细抿,茶香留齿。当地老茶农介绍:“这里地处高山区,开采时间较坝区晚一些,但品质上乘。加工制作后,更是茶香馥郁。”

瓦屋山山高水长,为蜀地秘境仙乡、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这里林木葱郁,水汽氤氲,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是高山绿茶的优良产地。近年来,洪雅县围绕“洪雅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程,创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瓦屋春雪”,打响洪雅茶叶品牌,扩大洪雅茶叶销量。

“瓦屋春雪”茶叶香,茶香源自哪儿?据茶农们介绍,茶香来自洪雅茶文化的历史沉淀、茶品质的细心打造以及茶科技的精致赋能。

茶文化——一片绿叶追溯两千年

洪雅生态环境优越,特别适合种茶。洪雅地处北纬30度的四川盆地西南,隶属四川省眉山市,背靠峨眉山,坐拥瓦屋山,居于成都、乐山、雅安三地交界腹心地带,地貌呈“七山二水一分田”之势,森林覆盖率达72%以上,有大小河流330条,年均气温16.8℃,境内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国家I级标准,主要河流青衣江水质常年达Ⅱ类标准。海拔600米以上地域,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达96.7克/千克,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这片被誉为“绿海明珠”“天府花园”的蜀中乐土,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千里连绵绿海,四时云雾缭绕”的良好生态环境,孕育出万亩绿色有机茶园。

洪雅种茶历史悠久,在川茶的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秦、汉时期就有产茶、饮茶的风俗;到唐代,形成从洪雅经雅安、泸定、康定、西藏再到尼泊尔的“茶马古道”。有文字记载佐证的洪雅茶史,迄今也有2000多年。到乾隆、嘉庆年间,洪雅茶叶生产发展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细茶产量为蜀中之冠,并成为贡茶。

洪雅茶叶历经唐宋时期的繁华兴盛、明清时期的冠绝蜀中,而今成为洪雅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县茶园总面积超30万亩、居全省第二,年产干茶3.6万吨,产值42亿元,年综合产值60亿元,是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有“中国最佳生态茶园”之美誉。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洪雅茶叶作为重要的增收渠道,带动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茶品牌——打造全新品牌前路广

闻着淡淡茶香,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寻找的不仅仅是一段动人的茶史故事,还有传承茶史之脉、唤醒文化自信的启示录。

“洪雅的山水造就了洪雅茶叶良好的品质,一直备受客商们的喜爱。但过去,由于一直没有自己的品牌等原因,洪雅茶叶发展受限,存在有企业但无龙头引领、有加工技术但无知名品牌、有品质但无高附加值的问题。”洪雅瓦屋春雪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凯文坦言。


茶农忙采摘。李代华 摄

为了打破洪雅茶叶无品牌的现状,洪雅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团队综合研判洪雅县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茶叶特色等,经过近一年的研讨论证后,最终取意苏东坡诗句“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将“瓦屋春雪”确定为洪雅茶业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定位为“中国高山生态绿茶”。

好山好水之间,精制一杯好茶。刘仲华团队精心研发绿茶新品,为洪雅县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瓦屋春雪”发布了2个优质茶树新品种“天府5号”“天府6号”,实现了全县乃至全市茶树新品种的零突破。

抓实品种优化的同时,洪雅县还强化品牌建设。据该县茶叶产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剑介绍,目前该县已通过多项措施,对“瓦屋春雪”品牌进行倾力打造:

政策引导。鼓励业主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茶基地,保证“瓦屋春雪”的优质鲜叶原料供应;通过国企和民企强强联合,成立“瓦屋春雪”茶叶有限公司,统一对外营销“瓦屋春雪”。

制定标准。聘请刘仲华团队量身打造“瓦屋春雪”加工技术规程;组织县内专家学者,修订“瓦屋春雪”地方标准、指导企业对标生产,保证“瓦屋春雪”茶叶加工品质。

开展活动。县内,积极组织开展采茶节、制茶大赛等节会活动;县外,支持县内代表性茶业新型经营主体参加全省、全国各类茶博会等大型节会活动,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茶企影响力。

在市场方面,洪雅积极参加广西东盟博览会、四川国际茶博会、“天府粮仓”农副产品展、四川天府年货节等;线下旗舰店铺设、产品包装优化、精加工生产线投运,依托刘仲华团队订立的“瓦屋春雪”标准,从前端统一标准(原料标准、生产标准、加工标准)到后端产品包装统一。

茶科技——精致工艺赋能茶香浓

从鲜叶到干茶,茶叶被赋予了温度与个性。据介绍,“瓦屋春雪”制作过程糅合了八大传统工艺,释放独特茶香。制茶的过程,能感知茶的一切,摊青、杀青、揉捻、干燥、提豪、足火,独特的制茶章法,造就了“瓦屋春雪”独特的形态,沉淀了茶人们数年如一日的匠心。

此外,从政策上,强化了茶叶生产与加工的质量安全引导。在科学防控上,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全面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两大行动,分别与兰州交通大学天然药物开发研究所、省农科院植保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中药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几丁聚糖替代叶面肥、以虫治虫等试验示范,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2万亩,辐射茶园面积10万亩。在茶园管理上,依托专业公司开展社会化服务,使管理更专业、更科学、更有效,全方面保障茶产品的质量安全。

“我们对各个茶叶基地逐一排查后,只挑选空气、土壤、水环境均适合的高山生态茶叶基地进行有机茶基地培育。”洪雅县茶叶产业服务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罗学平称,通过服务中心指导、各镇监管、企业自检,全面保证申报有机认证的茶叶基地经得起检验。

目前,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全县茶叶在地面积达30万亩,其中绿色、有机茶认证面积2.03万亩,居全省第一位;茶叶新型经营主体近300家(包含企业21家),年茶叶加工量3.6万吨,年茶叶产值42亿元,年综合产值60亿元。

瓦屋山复兴村茶园。何泽琼 摄

截至目前,洪雅县一半以上茶园海拔高度在600米以上,主要分布在瓦屋山、玉屏山、总岗山、八面山4大茶区。传统与现代制茶工艺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洪雅茶叶色、香、味、形更加完美协调,品质更加稳定。

如今,在洪雅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1+2”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开展绿色工业攻坚,茶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日益复杂的当下,该县把握茶叶产业发展本质,抓住茶叶文化、产业、科技三大核心要件,以标准化、品牌化引领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资源向茶产业流动,赋予洪雅茶产业更美好的“春天”。

(赵祖乐、陈慧、李代华)

来源:金台资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