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寒露白茶

找到约10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寒露节,我们来聊聊寒露白茶!

《1》

 

寒露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寒露节之后,秋季正式结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意指寒露节后,夜里的气温更加低了,低到地面上的露水,都快要凝结成霜了。

 

可能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白露节,茶树们感受到的晨昏,还属于凉爽的阶段,而到了寒露节,在夜里已经可以感觉到寒冷了。

 

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月冷寄霜华,太姥山上的茶树们,经历着比白露节还寒冷的夜晚,身体里的养分,滋生得更加敦实,长成叶厚枝壮的体态,耐寒凌霜而立。

 

 

 

《2》

 

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鴈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说鸿雁的时候,想起那首名叫《鸿雁》的歌,悠扬的曲调里,广袤的草原背后,是悠长深重的故土之情。

 

鸿雁之秋,充满了离别和思乡。难怪老苏要写 “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 。

 

寒露节还是菊花的盛日。

 

在古代,人们秋季总会举办菊花会,赏各种奇花异菊,是贵族妇女们聚会八卦的主要场合。

 

当然菊花会还是真有人在认真赏花的,比如凌知府美丽的女儿凌霜华。

 

凌霜华就是在菊花会上,邂逅了丁典,从此为爱受尽苦楚,为了一笔价值连城的财富,死于父亲之手。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写到这里,终于明白为何金庸给凌霜华取名叫“凌霜华”,她爱菊花,喜欢种菊花,身上可不就浸染着菊花的这种傲霜凌寒的风华么?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唐*元稹

 

元稹是村姑陈最讨厌的渣男之一,然而,不得不承认,这首菊花诗,确实写得不错。

 

尤其是末一句,“此花开后更无花”,那种悲秋,寂寥,深沉而无法言说的哀伤之意,在这七个字里,给你重重一击,如山寺悠长的钟声,洪亮,悠长,绕梁不绝。

 

真正的怀念,是永失我爱的那种巨大的遗憾,失落和空虚,以及终于明白无法挽回之后的那种悲伤。

 

比如那款早已经售罄的2014寒露茶,至今生活在喝过它的人的味蕾的回忆里。

 

 

 

 

《3》

 

秋天的时候特别喜欢上太姥山。

 

说是去看茶园,其实只是单纯地想放空自己。

 

呆在那片安静的、远离世俗喧嚣的地方,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和单纯的制茶师打交道,心里特别地宁静。

 

想喝茶就去仓库里抓一把出来泡,不必担心开箱弄坏了好茶——反正到了晚上S师傅会重新查一遍仓库,把所有茶都安置妥当再去会周公。

 

水泉水是清甜的,茶是芬芳的,时光是静止的,阳光是温煦的。

 

这样呆一天,对心灵和精神的放松,比泡温泉做SPA十次还管用。

 

在那样干净的空气里,干净的环境里,觉得自己整个人,都纯净得像初生的婴儿,无欲无求,安之若素。

 

山上的茶园,春天是热闹的,四处可见采茶的中老年男女,在大声地说话,八卦着家长里短。一边聊天,一边手上却不停歇,不久手边就有一大筐茶青绿油油冒着香气。

 

夏天是安静的。没有车马喧,但却因为天气炎热,自然地带着一股子热烈的气息,茶园里也是虫鸣鸟叫,一片欢腾。

 

秋天的茶园是静谧的,像一副山水画。除了风就是茶树,连虫子的声音都小了少了。没有什么人在采茶,满山遍野静悄悄的。

 

像辛稼轩写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一派安静惬意的田园风光。

 

 

 

《4》

 

寒露节的茶叶,是秋茶里极为珍贵的一款。

 

它产量低,不比立秋和白露。

 

秋白茶的产量,是按季节在递减的。立秋大于白露,白露又大于寒露,如果老天爷赏饭吃,天气晴好茶树吐蕊,到霜降还能采茶,则寒露又大于霜降。

 

这种递减,是由于天气变冷,茶树发芽变缓所致。

 

浙大的王教授讲过一个理论:在一定条件下,越是天气寒冷,产出的茶叶越是品质好。

 

天气越冷,光照弱,茶树叶片中的胶质越厚,颜色越绿,内含物质也更加丰富、多元。

 

所谓的内质丰富,表现在茶树的各项指标比例恰当——茶氨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适中,咖啡碱含量少,多糖等物质含量较均衡。

 

而天气过热的地区,茶树的内含物质的比例,是比较不当的,茶氨酸含量低,茶多酚含量偏高,咖啡碱含量高,泡出来的茶汤容易苦涩,稠滑度也较差。

 

寒露冷于白露,白露又冷于立秋,故而,寒露茶的各项养分指标,在秋寿眉里是最高配的。

 

它的汤感,是秋寿眉里最清冽的,仿佛一杯浸透了薄荷的冰水,不,比这种感觉更淳滑,清爽。

 

 

 

《5》

 

白茶的最大特征,是它的工艺简单,茶叶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原叶中的大多数养分。

 

这种特征,决定了它的香气和滋味,是最贴近原叶本身的,最天然的,也是最受季节影响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白茶的基本属性,就是它的季节性。

 

季节,季节的气温高低和日照强弱,决定了白茶茶青原叶中的物质,哪种多,哪种少,哪种不多也不少。

 

春季,气温低,日照弱,茶叶中的茶氨酸含量高,多酚类含量适中,咖啡含量少,茶叶鲜爽度就极高,汤水清甜,柔软淳和,香气清越。

 

到了夏秋季节,气温高了,日照强了,茶叶中的茶氨酸含量就变成了适中,多酚类和咖啡也适中。三大类养分都中庸起来,受日照较强的影响,茶叶的香气就十分有阳光的味道,明媚风流,甜花香扑鼻而来。

 

到了深秋,就是白露、秋分、寒露这一段,太姥山上的温度降了下来,日照也弱了,茶叶中的了茶氨酸含量又高了,咖啡碱降下来,多酚会比春季要高一点,此时的茶汤,明显的兼具了春季茶和初秋茶的特点——既有清新的花香,鲜爽的汤感,又有甜美的花香和淳和的滋味。

 

于是,我们可以在寒露茶身上,喝出深秋太姥山的味道来。

 

那是枯黄的杂草、疯长的芦苇、努力生长的野花、毛绒绒的狗尾巴、蜿蜒的蕨类、清新的空气、明亮的阳光、辽阔的天空、碧绿的茶树、绿油油的茶树叶子、厚厚的蜡质层所共同构成的味道。

 

 它已经不是茶了,是一种意境、一种山场气息的综合。

 

是大自然最珍贵的味道。

 

 

 

 

《6》

 

我一直是喜欢秋天的。

 

因为秋天有辛弃疾笔下雄壮的战场: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也有李白对偶象的怀念: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还有王维住在大别墅里感受到的山间秋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当然更离不开苏东坡老倌的秋愁: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在古代,到了秋天,一派平林漠漠烟如织的景象,大家竞相开始怀念自己的朋友,亲人,以及感怀际遇。

 

所以那个被贬谪的江州司马,才会听了一首琵琶曲,再听了一遍琵琶女的身世之后,感伤自身而潸然泪下。

 

一个大男人听首曲子都会哭,在现代人看来,不可思议,而在情感奔放的大唐盛世,小小的诗人都可以在朝堂上挥斥方遒,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嘲笑完白乐天,我们还是来喝茶吧。

 

写诗就罢了,喝茶,怀秋,这还是可行的。

 

让我们用这一杯独属于寒露节气的太姥寒露茶,遥敬那些洇没于历史烟尘中的、写下璀璨篇章的诗人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老茶客为什么都爱喝传成寒露贡眉白茶?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在白茶中有各种带着节气名字的茶,寒露茶就是其中一者。寒露茶指的就是在寒露节气前后采摘的白茶。

寒露茶是福鼎白茶一年中最后的一次采青,采摘后,茶园便进入修整期,静待来年的开春。
寒露前后昼夜温差大,白天的阳光、温度、热气能让白茶中的叶绿体充分地光合作用,把大量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从而积累丰富的芳香物质和滋味物质。

到了夜里,突然凉下来的冷空气,能让白茶生成更多御寒的胶质,最后释放在汤水里,成为茶汤温润稠滑的源泉。
因为昼夜温差非常大,内含物质在不断地累积,茶叶叶片变得厚重;温度低,叶绿素更多,寒露茶颜色较白露或立秋茶更绿。
 
同时这个时候的天气属于秋高气爽,北风天,此时制作出的“寒露茶”兼具着春茶的水,同时又有秋茶的香,汤感最为清冽,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花果香也更加馥郁。

传成寒露贡眉精选2017年一级贡眉,寒露节气采摘,冲泡之后,茶汤清亮,甘韵怡人。

天气寒冷,不如煮上一壶寒露茶,馥郁清香,韵味悠长,暖心又暖胃。

原标题:老茶客为什么都爱喝寒露白茶?

“压轴”的白茶?香气浓郁、经久耐泡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在邂逅了诗意的白露之后,寒露,悄悄来了。

寒露这款茶,无需刻意雕琢美感,也不必强赋新词,它就在福鼎的万里茶山深处,在萍水相逢的茶客杯中,在时光和记忆的深处,悄然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在这儿,它属于所有爱它的茶人们,很高兴与你分享。

雾雨深丨寒露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我看到清晨,草尖上凝结的露珠,散发出寒气,串串滚落,沾湿了行人单薄的衣衫;在夕阳坠下的傍晚,一行鸿雁的羽翼划过长空,归心炽热而滚烫。寒露—即便不曾尝过它的味道,这名字也足矣让人心动。

那是一个深秋的时节,花叶凋落,寒露却悄然绽放,在福鼎的万里茶山里,开一场云淡风轻的际会。虎蛇山献出美酒,天竹寨舞起霓裳,采集一片片嫩绿的茶叶,化作茶客杯中的蜜韵,写下锦绣玲珑的诗章。

寒露时节,代表着福鼎一整个产茶年的落幕,作为一款“压轴”的白茶,【寒露】承载着雾雨深茶人的心血和岁月。它值得用温润的笔墨填充,也值得用珍贵的时光去留影。

关于【寒露】这款茶,来听一听专业人士是如何评测的:

这款茶干茶外形一芽两三叶,白毫丰富,叶片肥厚,芽叶连枝,脉络清晰,芝兰香气浓郁飘扬,茶汤毫味蜜味明显持久,经久耐泡。

雾雨深首发【寒露——寿眉】,独特仅有,由于寒露时节气候干燥,风力持久,对于白茶的走水非常有利,能更多地让茶的内含物质散发。另外在寒露时节,夜间的露水能够对茶鲜叶起到很好的滋润作用,让茶汤更加绵柔温润香甜。

喝下这杯寒露,我恍惚间似曾相识,也许是在某个天高云淡的深秋午后,又或许是在哪个烟霞山风流淌的溪谷,它悄悄钻出熙攘的泥土,舒展开蓬勃的身姿,与我,与福鼎逶迤的茶山,在某一刻相逢。

原来,我们真的见过。

白茶寻梦丨记雾雨深秋季寻茶之旅。

找到约10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