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八年的生普价格

找到约91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勐宋老寨生普2012年,历经一个转化周期的生普

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通常生普以5~7年为一个转化周期,每一个转化周期都会呈现不一样的风格。


以往茶香记上新的生普多以当年新茶、老茶、或是十来年的中期茶为主,像一个转化周期的茶并不多,陈钢老师琢磨这事也有一段时间了,这不,今天为茶友们推荐一款2012年的勐宋老寨生普

 


勐宋,西双版纳海拔最高的茶山

 

勐宋,地处云南勐海县,为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像我们熟悉的“滑竹梁子”“那卡”便是在此区。


勐宋是西双版纳海拔最高的茶山,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生态环境纯净。这里的古茶园面积广,茶园远离人烟,四周森林环绕形成天然屏障,终日云雾缭绕。

 


因勐宋海拔高,高山的气温偏低,茶芽发芽晚,鲜爽甘甜的氨基酸与香气馥郁、强烈、持久的芳香类物质得以充分的累积,故而这一产区的茶多有着香高持久的特点。

 


七年陈放,仓储干净

 

这款茶于2012年采摘制作,因当时的制作不如现在精细讲究,在原料上为混采的茶青,相应的也就更具价格优势。

 


存储,对于普洱茶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款制成之后一直存放在勐海地区,云南天高气爽、较为干燥,这种环境下生普的转化相应较慢,但香气也更为突出


到现在,随着时间的变迁,经过了一个周期的转化,也发生了一些「恰到好处」的转化。

 

香高甜醇, 宜品宜藏

 

干茶饼面条索匀整,黄褐相间。

 

取7g干茶,第一泡缓冲润茶。

 


继而沸水冲泡,香气随之散开,清香、花香,还有一丝山野的气息,闻着舒适。

 


汤色橙黄透亮,入口第一感觉,水中含香,滋味清爽而不失醇和。

 


汤水细腻清爽,稍有一丝清苦,继而化开。茶汤顺滑而过齿缝之间,一丝丝的山野韵缓缓滋生,浓郁的花果清香游离于口腔。

 


香气绵延不绝,层次感非常分明,杯底香如蜜

 

这款茶现饮适宜,茶友们不妨以此体验一个转化周期的生普,同样也适合用作收藏,未来可期。


冲泡方法茶器:紫砂壶(150ml)、盖碗皆可投茶量:7g左右冲泡水:纯净水、山泉水水温:100°C沸水储存:干燥保存冲泡:第一道定点缓冲以润茶,继而正常冲泡即可,八九泡之后相应延长坐杯时间 

你不了解的茶叶冷知识全搜罗 有趣涨知识且意想不到哦

啥?我喝的大红袍其实不是真正的大红袍?真正的大红袍比熊猫还稀少?且大红袍不是红茶?红茶名宿金骏眉05年才被开发出来?功夫茶其实真名叫做工夫茶?且工夫红茶和工夫茶根本不是一类……看了这些是不是感觉很新鲜?!有种原来日常喝的茶叶有着这么多美丽的错误,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冷知识,是的,茶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有些真的意想不到,这里“小茶控”就搜罗了尽可能多的有关茶叶的冷知识,不说最全但是很丰富哦(如果你还知道有关茶叶的其他冷知识,欢迎补充哦)!

【除了水,茶是世界上最广泛的饮品!】

咖啡,茶和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而其中,茶和茶制品饮料,是每天喝的人数最多的饮料。据统计,美国有1.58亿人喝茶。英国人民每天约喝掉1.65亿杯茶,换算成年的话就是每年喝掉620亿杯。

【每年人均喝掉茶叶最多的国家,竟然不是中国?】

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消费国是中国,但若平均到每人头上,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土耳其、爱尔兰和英国是人均茶消费最多的三个国家。但说到底,还是人口基数的问题。

【红茶的鼻祖是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毛茶是长毛的茶?】

毛茶,也称毛条,鲜叶经过初制后的产品称为毛茶,其品质特征已基本形成。毛茶是 茶树鲜叶初加工的粗制品。大小不一,形状粗糙。此外,外销红,绿茶的初级制品,也统称为毛茶。毛茶可供人们饮用,但是由于毛茶的产地、采制的季节、鲜叶老嫩、初制技术等的不同,品质差异很大。

【大红袍是红茶吗?】

大红袍不是红茶,而是乌龙茶。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凤凰单丛(只有凤凰单丛这一个叫法“枞”是错误的称呼,潮州市政府甚至于2004年8月专门下文进行规范,采用“丛”字为标准字,而明确以“枞”字为错别字。),凤凰水仙不是岩茶,属广东乌龙茶。

【酒会醉人!喝茶也会喝醉?】

不止喝酒会醉哦,喝茶也会醉,被称为“茶醉”~ 之所以会产生“醉'的现象,都是因为茶碱,茶碱进入人体中,会加速体内的血液循环,但若摄取过量会破坏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并抑制胃里面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可能导致利尿、心悸等症状,严重时会有失眠、头痛、恶心、站不稳的疑虑。

相关阅读:喝茶,我们到底在喝什么?我们喝到了什么?

【凤凰单丛鸭屎香跟鸭子没关系,和屎也没关系!】

鸭屎没香味。流传说法是种在叫鸭屎土的黄土壤里老茶农怕被偷从而起名鸭屎香。

【真正的大红袍其实是很难喝到的!】

因为就那几颗老树上的才能真正叫做大红袍(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岩壁之上,是武夷岩茶之王、乌龙茶中的极品,已有350余年历史,现仅存6株母树;)。目前定义为纯种大红袍的品种是奇丹,而真正接近大红袍的品种叫做北斗,史料可查大红袍母本无性扦插。优质的商品大红袍全是拼配茶,而且也有拼配上的优劣,茶基一般是水仙肉桂,好的拼配茶很贵的,很多获奖茶都是拼配的,拼配师的工资最贵的。

【东方美人其实是乌龙茶!】

“东方美人”茶,它可是“以假乱真”的高手。不能简单地从名字下手,而是从口感出发!它发酵重,口感、滋味与红茶匹配度颇高,却是实打实的乌龙茶。东方美人又称为白毫乌龙/五色茶,广义来说,只要是部分发酵的都属乌龙茶。

【安吉白茶是白茶吗?】

安吉白茶属绿茶类,是按绿茶加工原理并根据安吉白茶自身的品质特性制作而成,是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所以安吉白茶不属于白茶而属于绿茶。

【白毫银针是白茶,君山银针也是白茶吗?】

君山银针不是白茶、也不属绿茶。君山银针是黄茶,属于轻发酵茶,而绿茶是未发酵茶。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了一道闷堆工序,绿茶是不发酵的,而黄茶是属于发酵茶类。

【云南月光白是普洱茶吗?】

历史以来,云南月光白茶就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其工艺类似于白茶,有人说其品质特点类 似于普洱茶,因此有人说云南的月光白茶是一种创意型的白茶,也有人说月光白茶是普洱茶, 因此有月光白茶之说。其实中国的六大茶类是按照制作工艺来区分的,所以月光白是白茶!

相关阅读: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并不是所有毛尖茶都是绿茶!】

「毛尖茶」也容易让人乱入。毛尖茶是茶叶外形的统称,各地有很多类型的毛尖茶,比如信阳毛尖。喝茶的人常会误以为毛尖茶就是绿茶,其实不然,比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明明有一种浓浓绿茶味儿,却又是黄茶!

【六大茶类哪个产量最少?哪个产量最多?】

黄茶的产量在全国茶叶产量的占比不到0.5%..中国生产的茶叶约70%是绿茶~

【六大茶类,论数量谁是NO.1?】

六大茶类,每个品类都有丰富的茶品,究竟哪类茶才是NO.1?答案就是绿茶。《中国名茶志》中,共列出全国名优茶50种,其中绿茶34种,占68%,妥妥的C位。

【中国将茶分为六大类,那么日本呢?】

日本出版社「主妇の友社」的《茶图鉴》一书中,将茶分为六大种类:日本茶、红茶、中国茶、花草茶、健康茶、咖啡。六种茶主要先以冲泡茶叶的茶种类做一分类,并且以地图形式将该国内各县市出产的茶叶做一分类,解说之间的区别,依造此书两项类别:红茶与中国茶,分类做出整理。

还有一说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叶的不同,日本茶还可以分为八个种类,分别是玉露、抹茶、煎茶、番茶、茎茶、粉茶、焙茶、玄米茶。

【洞庭碧螺春的产地是湖南洞庭湖?】

碧螺春是传统名茶,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茶越新鲜越好吗?】新茶一般是指摘下不足一月的茶,可以品饮到其最新鲜的色香味。但因茶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类含量较多,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所以新茶宜少喝,可稍作品饮,放一段时间再喝。

【茶包的发明,原本是打算让你撕开倒出来泡?】

茶包的发明,是真的完全背离初衷。一位来自纽约的商人Thomas Shalivan开始将茶放进一个小丝袋里分发给他的客户,他本来是想让客户把茶叶倒出来泡着喝,但是他的客户们都理解错了。后来发现带着小袋更方便,茶包就诞生了。

【红茶是Black Tea 那么黑茶叫啥?】

Black Tea被红茶抢走了,黑茶叫什么?当年红茶出现时,欧洲人看红茶叶黑黑的模样(红茶、绿茶是比较早出口到欧洲的,当时的红茶品种外形颜色偏黑。外国人自然而然就因外形特点而称呼它为「Black tea」了),才叫它为“Black Tea”。如今,黑茶的英文是什么呢?——“Dark Tea”(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干茶和茶汤颜色都很暗,所以被称为「Dark tea」。)

【红茶汤色就是红的么?越红越好吗?】

看红茶的品质优劣,鉴定红茶的好坏不是看红茶颜色越红就一定越好的。看红茶的好坏质量的鉴定要看其外形,颜色及香气的。顶级红茶金骏眉就是金黄色。

【金骏眉是05年才开发出来!】

金骏眉是05年才被开发出来,开发者是现在骏德茶厂厂长梁骏德。然而开发的时候梁骏德是正山堂的一名制茶师,所以现在百度百科金骏眉里写的只有江元勋带领团队…

【红茶的“冷后浑”是怎么回事?】

红茶茶汤冷掉后常会变得浑浊。浑浊并不是一个玄妙现象。“冷后浑”现象,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等与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高温时,其呈游离状态,但随着温度降低,凝结在一起,茶汤就由清转浑了。红茶的“冷后浑”现象与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

【“工夫茶”不是“功夫茶”和“工夫红茶”也不是一回事!】

工夫茶是神奇的潮汕人民自宋代起对于冲泡茶叶和待客之道一种理解和文化传承。而“功夫茶”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美丽的错误习惯。对于“工夫茶”的误传和深度的误解产生的某种冲泡茶叶的艺术手段,给外行人感觉就是对于桌面上琳琅的茶具一顿小操作就叫功夫茶。演变至今无对无错,外行叫“功夫”传承用“工夫”。而工夫红茶则是指以福建的闽红三大工夫(坦洋、政和、白琳),安徽祁门工夫,云南的滇红工夫等为代表的红茶品种,意为制作精细精制颇费工夫而得名。

【六安瓜片不叫liù安瓜片!】

六安瓜片属绿茶类,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明始称“六安瓜片”。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六安作为一个地名,“六”应读作“陆”。所以六安瓜片的正确读音应该是:lù ān guā piàn。六安”之名源于汉武帝,公元前121年,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汉武帝取衡山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封刘庆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而来,历代沿用。这里的“六”也是地名,所以应读“lù”。

【六安瓜片和“瓜”没关系!】

六安瓜片由从六安茶中的“齐山云雾”演变而来,是绿茶特种茶类。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而不是是哪种瓜的片!PS:六安瓜片在茶界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无芽无梗全是叶,绿茶以嫩为好,但是六安瓜片是以壮闻名!

【“以茶代酒”,居然是个酒鬼说的话?】

《三国志》记载,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曾孙)专横残暴,终日沉迷酒色,经常摆酒设并定下酒宴规矩:“每人7升,不管会不会喝,7升酒必须见底”。群臣中有个人叫韦曜,酒量只有二升,其是孙皓父亲的老师,所以孙皓对韦曜还算照顾。韦曜喝不动了,就悄悄换上了茶,让他“以茶代酒”。

【茶树精油是从茶叶里面提取的吗?】

不是。茶树油是从茶树的叶子提取的精油,这种“茶树”与我们平时泡茶的茶叶没有半毛钱关系。这种“茶树”又叫做“窄叶茶树”,“snow-in-summer”(夏天的雪),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好茶叶和笑话段子一样,都是有梗的!】

新茶友一般觉得茶叶有梗必不好。绿茶确实茶梗很少,因绿茶讲究的是鲜嫩,嫩叶自然没有梗。但对于乌龙、普洱、黑茶而言,有梗再正常不过了,且这类好茶是应该有梗的,无论是压制还是口感,都需要茶梗的存在。国际标准对黑茶含梗量有明确规定,要求茯砖茶含梗量在15%到18%之间。

【世界上最贵的茶是多少钱?】

2019年5月27号,在东京中央拍卖香港的春季拍卖会上,百年号级茶1920年紫票福元昌号一筒,最终以26230000港币成交。重量为2236克,换算至人民币约为1041万元/公斤。

【黑茶中的“金花真身其实是真菌!】

茯砖茶中的“金花”其实是一种名为冠突散囊菌的真菌,只不过在显微镜下观看,似黄色的米兰,故而还有“金花菌”的别名。「金花菌」除了能改变茶叶的「发香」特点,还有独特的对人体有益的功效,很受茶友们的喜爱。

相关阅读:引发结石.导致骨质疏松和贫血……喝茶居然有这么多危害?

【“喫茶店”在日本,是咖啡店!】

日式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店,最早起源于一百多年前日本出现的第一家喫茶店“可否茶馆”。

【茶上面的白雾和开水上的白气是一样的吗?】

在泡一些好茶时,我们会发现上面会有一层薄薄的白雾。让人不禁觉得赏心悦目。这种白雾被人称之为“茶氲”或“汤氲”,浓度较之水蒸气高,故而与开水的水蒸气不同。

【普洱生茶和熟茶其实不是一个茶类!】

茶类的分别是根据制作工艺的差异而分门别类的,生普是半发酵茶,所以属于青茶,而熟普是后发酵,属于黑茶。

【一斤茶芽需要60000-80000个芽头!】  

一斤上好的芽茶有6万-8万个芽头,全部由采茶姑娘的双指一下下采出,这就是高大上的茶叶价格昂贵的原因(古树茶,就更贵了,因为百年千年古树是很稀少的,古树茶中的“猫耳朵”更是稀少,由于枝叶很小,一个熟练的采茶姑娘一天大概能采1-2两)。

【口粮茶是粮食茶?】

口粮茶,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常备的、随时都可以品饮的茶品。价格接近人民(我们不能把口粮茶等同于廉价茶,口粮茶应该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是老百姓最喜欢的茶。),茶的质量不懒惰,以满足大多数需求。这种茶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尤其是那些大量喝茶,需要一种适合自己的口粮茶。

看完之后,是不是很涨知识?看过之后可以给同事普及及纠错哦!

——————————————————————

古树茶品牌“小茶控”,想将百年古树的茶滋味献给最懂品尝的您

快来品尝树梢上的甘甜!古树茶品牌”小茶控“上线6款产品

生茶张:普洱名山头或将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制茶工艺水准

【生茶张,12年古树生普茶人,多年来坚持“少而精”的中高端古树生普,在普洱茶界有口皆碑】

近几年,一山一味的古树普洱茶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追随与推崇!众多茶友已将“能辨认出不同山头的滋味特性”,当作喝普洱茶时的一种乐趣和享受,“一山一味”让普洱茶有了更多可以玩味的内容。

但现在云南所有茶山几乎被翻了一个遍,开拓新山头已几乎无可能!那么,未来古树茶还会不会持续走热?古树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12年来专注古树生普的茶人张章老师(人称“生茶张”)。

以下是笔者对“生茶张”的专访实录(略经编辑)

笔者:您第一次接触普洱茶是什么时候,听闻你也不是学食品专业,当时怎么想到做茶的呢?

生茶张:我本是学药出身,毕业后去云南研究三七时,每天跟着领导喝茶,一来二去,迷恋上了古树生普独特的味道!由于地利的原因,本身也勤快乐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客户朋友也都知道我对普洱了解的多,经常有客户或者朋友来问我要普洱茶喝!偶尔也会和朋友斗斗茶!

我刚开始喝茶那会,市场还比较质朴,也没有觉得市场有多乱,越到后来,发现市面上的古树普洱要么贵,要么难喝!混料当纯料,乔木当古树的太多了,痛心疾首下,便开了个小副业,专门做古树生普。从2008年到现在,做古树生普已经12年的时间。

笔者:从2008年到现在,那您做普洱的时间也挺长了,一直做生普对吧?有没有想过以后涉及熟普领域?

生茶张:这个问题,之前也有不少人问过我,喝熟普的人很多,为什么我放着这么大一个市场不去做?这些年我只做生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自己对生普的热爱;另一个原因是觉得人精力有限,做多了不好把控品质!

做茶这些年,我见到普洱茶市场太多的乱象,古树台地混采,小树冒充古树的事情见太多了,而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担心做的多了,很难把控古树茶的品质!所以,我一直坚持只做中高端的古树生普,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好,对得起客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不仅是现在,以后这个规划应该也不会变。茶友们都习惯称我为“生茶张”也是这个原因,一来是因为我的名字叫“张章”,二来是因为我只专注生普,以至于很多人只知道“生茶张”,而不记得我的本名。

笔者:一山一味是普洱茶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您能给我们讲讲一山一味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茶张:“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虽然从大范围来看,普洱茶不同山头的地理位置分布差异并不大,但山头与山头的气温、土壤、光照以及水分湿度等都不一样;而且,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域,最适宜生长的茶树品种也不同。简而言之,是茶树品种,以及影响茶树生长的外部条件的不同,共同造就了普洱茶的“一山一味,一地一香”。

笔者:云南目前被开发的茶山大概有多少,未来发掘古树资源,开拓新山头的空间有多大?

生茶张:现在,古树茶市场的格局基本定型了,随着这几年古树茶走热,云南所有茶山几乎已经被翻了一遍,就连境外的缅甸、老挝越南也都被过了一遍。几乎所有的古树都被打上记号,未来再去发掘新的古树茶资源,开拓新山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笔者:既然开拓新山头希望不大,那您觉得未来古树茶市场发展空间如何?还会不会持续走热?

生茶张:物以稀为贵,而且古树茶营养物质丰富,口感独特,越陈越香,具有收藏投资价值,这几点决定了古树茶市场的未来发展,应该依然火热,但会脱离名山的概念!

笔者:您提到的脱离名山是什么意思,能不能详细跟我们分享一下?您觉得古树茶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生茶张:详细来说,前面提到的一山一味只是古树普洱茶的生态优势,未来古树茶市场的发展,应该主要在提升产品品质上面。而想要做出品质绝佳的普洱茶,除了原料,加工工艺至关重要!不管多好的原料,工艺不到位,就不是好茶!

在未来,名山头的影响或将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各家的制茶工艺水准、茶叶品质,以技术论成败,将话语权从茶山(原料环节)回归茶企(生产环节),茶叶原产地或将成为次要的话题。

笔者:您是怎么把控做茶的工艺过程的呢?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

生茶张:我对加工工艺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要求。大部分做茶靠经验,看青看天看变化,就是看鲜叶的情况,看天气的情况,看制作过程中鲜叶的变化来把控做茶,而我,更多的是依靠气味来把控。我对气味非常敏感,这是我的优势,简单而言,茶做到了什么程度,出了什么气味,火候到了没到,我会根据气味的变化,来形成我们自身的标准!不急功近利,严格把控,我更加遵循茶叶自身的成长变化。

举个例子,就拿摊晾工艺来说,主要是为了让刚采收好的鲜叶软化脱水便于杀青,并散去青草气味,整个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并伴有轻微化学变化。这个过程要恰到好处,但有一些茶会在这个工艺做文章!

有的茶新茶香气口感优于其他茶,而转化几年,反而表现力变弱没有其他茶好了,就是这个工艺出了问题,把摊晾做成了萎凋!这两个工艺没有太大区别,但萎凋是红茶的工艺,鲜叶晾晒厚度高一些,工艺的时间长一些,这实际是一个轻发酵过程,使得新茶的香气很高,偏花果香,水也更顺滑,苦涩度更低一点,当年的生茶相比其他茶更好喝;但放两年之后,因为前期轻发酵已经使得内含物质有了一定转化,使得后期爆发力不足,就会表现力变弱!这样的新茶,口感香气高,更容易卖的上高价格,有不少茶就属于这种情况!

普洱茶越陈越香,工艺和原料就好像无数个0前面的那个1,原料和制作工艺不好的茶,存放多少年也是徒劳。因此,在鲜叶原料保真的前提下,工艺过程的把控,对于提升普洱茶品质尤为重要!

笔者:上面您一直在强调原料和工艺的重要性,那在原料方面,您又是如何把控的呢?

生茶张:古树茶贵,一公斤古树纯料上万元,在利的驱使下,确实有很多小心思会被调出来,现在进名山寨,也未必得到好料。举个例子,为了防止假茶进村冒充,这两年每个知名村寨门口都设立了检查站,我们开车进村,门口就有人过来检查车子里面有没有外地的鲜叶。结果本村人开着摩托车拉着一个大麻袋突突地就进村了。若是不明所以,学费必交无疑!

我收茶,必定追踪到树!普洱茶的鲜叶采摘标准很严苛,每一片鲜叶采摘的时候我们都现场监工,保证高杆纯料,一芽两三叶。采摘后,为了保证鲜叶运输安全,也是在山上全程跟踪,免得错过某一个流程。这样做就是为了保证对原料的把控!

我记得有一次,在临沧永德茶山的时候,碰上下雨,茶山都是泥路,坑坑洼洼,七拐八弯,山路陡坡多,上山难,下山更难,可以说我们用生命在山头行走。但为了茶客一句好喝,这些都是值得的!

未来,古树、名山的概念或将逐渐淡化,我们该做的,应该是从行业未来出发,做一些真正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事,以便于长期利益的实现。

笔者:长远看,您认为古树茶市场长久发展的举措是什么?

生茶张:古树市场长久发展,要从源头抓起,保障古茶园的生态。目前古树茶贵,茶农过度采摘,无数茶商蜂拥上茶山,竭泽而渔式开发,加上古树核心区的旅游开发等,这些对于茶山来说,都是一种毁灭性的灾害。

每当看到被采摘得快要颓废的茶树,我的心里都会有一阵阵凉感,非常心痛!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对古茶树不加以保护的话,以后古茶树资源可能会消亡殆尽!当前古茶园生态环境亟需保护!

所以,对于茶树管理,我更多得是遵循原生态管理化,采摘也要保证茶树休养生息,为保护古茶树尽一份力!目前,在云南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都相继制定了地方性法规保护古茶树,社会上保护古茶树的意识也在增强。不过,古茶树保护是一项地域广、难度大的工作,仅仅停留在文件或者做表面文章是没有用的,关键是一定要落实到基层,从实事做起,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笔者:做了这么多年古树茶,您是如何看待“喝古树茶”的呢?

生茶张:古树茶确实好喝,但不必人人都喝古树茶。

古茶树经历了几百年,它体内沉淀的物质非常丰富,加上古茶树庞大的根系,扎根到地表深层吸收很多矿物质,使得古树茶的口感品质确实非常好,茶汤很有层次感。但古树产量不高,价格也偏高,茶作为一种饮品,也不必人人都追求古树茶,不必人人追求名山老寨!

每个人口味不一样,喜欢的自然不一样,平时可以多尝试多品味,找到适合自己的茶即可,遇到确实非常喜欢的也可以适量存一些。

原标题:生茶张专访|普洱名山头或将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制茶工艺水准

注:内容来源中国网食品,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