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贸易的商茶队


”  天  同  饮  |  “”  目  一  新



商人是中俄茶叶贸易的关键人物,前往恰克图进行茶叶贸易的商人多属于山西人,即所谓的“西帮茶商”,人们把陕西和山西的商人称为“西客”“晋商”。山西人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到了明清期间经商之风尤其盛行,清朝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意思就是说山西人常常出外经商,十几岁的时候就学习贸易,等赚到一些钱后,再回家娶媳妇。他们利用了本省及山西地理与蒙古草原连接的便利,以及自古以来的互市经验,山西商人抢占了商机,精明的山西茶商们深入江南产茶的省份收购茶叶,并在当地投资设厂,用木架平压机和铁质轮旋手摇压机加工制作砖茶,每年都雇佣农民采茶及加工砖茶,砖茶作坊则成为兴盛江南的手工业,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中国商人形成了初步的现代经商观念。



中俄恰克图通商后,张家口成为晋商从事进出贸易的重要枢纽,而且发展成为茶叶国际商路上对俄贸易的重要商埠。清代中叶,仅张家口专营茶叶贸易的晋商茶庄就有大升、大泉玉等几家,这些茶庄资本十分雄厚。

茶叶道路上不可忽视的一支商业大军——旅蒙商的力量在中俄茶叶贸易也不容小觑,这些旅蒙商人在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之前,要忍受整整10年的艰苦,端茶学算盘练书法,在学习待人接物的同时要学会侍弄骆驼的技术,并且懂得使用蒙古语和俄语进行交流,他们并不是一群普通的商人,旅蒙商人就是典型的“长着三条舌头”的商人,会汉语,会蒙语,也会俄语。



俄国商人从茶叶贸易中叶获取了巨大的好处,特别是在恰克图贸易的黄金时期,俄国商人获利颇丰。19世纪上半叶,俄商以700万元在恰克图购买的中国茶叶,可在下诺夫哥罗德集市上卖得1800万元,获利在一倍以上。巨额的利润更是使俄国各地的商人云集恰克图,彼此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不过往往是大批发商垄断市场。而山西商人的交易对手主要是俄国官商,俄国私商在1730年以后才开始担任对华贸易的主导角色,到了18世纪30年代,俄国私商对华的贸易量逐渐超过了政府商队,并且逐步取代政府商队的地位,私商结成商帮。这些商帮经营着茶皮贸易,实力雄厚。

回头看,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中俄茶叶贸易茶推动了我国内地的种茶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北方草原和俄国西伯利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