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茶宴吗

你知道什么是茶宴吗?

古代的茶宴是什么样子的?

茶宴

在古代,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魏晋时代,茶更是成为了廉洁自律的象征,以茶养廉成为了一种风尚。而在这些以茶养廉的活动中,古代茶宴则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古人认为,通过品味清茶,感受其清新淡雅的滋味,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官员们可以谈论国事、家事,共同探讨国家的发展大计。这种以茶养廉的方式有助于增进官员之间的感情,加强廉政建设。

茶宴,顾名思义是以品茶为主要目的的宴饮集会。这类品茶宴会在唐宋时期很是流行,也叫“茶会”、“汤社”、“茗社”。“茶宴”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山谦之的《吴兴记》一书,其中指到“每岁吴兴、毗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

到了唐代,茶宴已纪正式化。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在《与赵莒茶宴》中写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反映了唐代茶宴与会者代酒欢宴的感慨之情。

在当时的唐代,最为有名的就是湖州和常州交界处的顾渚山茶宴。也因此茶宴所用的湖州的紫笋茶和常州的阳羡茶均已被列为贡茶,每年早春采茶时节,两州太守都要在顾渚山举行隆重的茶宴,邀请名流专家共同品尝和审评贡茶,并可领略优美的环境和精美的茶具。这种茶宴历代不绝,到了宋代,随着茶叶产区的扩大和制茶方法的革新,茶宴之风更为盛行。

那么茶宴为什么在古代会那么受欢迎呢?你要知道古代的茶宴可不是只是坐着喝茶。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可比今天我们生活中要丰富多彩的多。

古代茶宴主要包括宫廷茶宴、文人茶宴和民间茶宴等。其中,宫廷茶宴最为豪华,场面壮观,参与者多为皇室成员和贵族。在宫廷茶宴上,茶叶、茶具都是珍贵的文物,品茗时的礼仪和程序也极为讲究。文人茶宴则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礼仪规范,参与者多为文人雅士,他们在茶宴上互相交流诗词歌赋,共同探讨茶道、禅宗等文化话题。民间茶宴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民间色彩,茶叶和茶具都比较朴实,参与者在品茗的同时还会进行一些民间娱乐活动,如念诗、舞蹈等。比如我们学过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

但无论那种茶宴,在古代,举行茶宴的人通常都会相约在公园、溪边竹下、松风夜月等地,进行烹泉煮茗、吟诗作对、闲谈纵论等风雅之事。这一点在“曲水流觞、松间明月、溪边石上、荡舟水上、竹林深处、兰亭雨荷、烟雨江南、山巅凌云、田园牧歌、终南雪上”这些词语中可以找到关联。

古代的茶宴是以焚香、挂画、瓶供、吟诗、咏文、抚琴、礼茶等艺术形式陶冶情操的小型聚会,内容和形式有点类似于如今的聚餐或者是开晚会。

而如今,随着现代人生活的改变,茶宴已经不再像过去古代那样,现在人们多把只喝茶汤和吃茶点的集会称为茶会,而把吃茶菜的宴会称为茶宴。

不过,不可否认的一点,无论是过去的茶宴,还是现如今的茶宴,好的茶一定是茶宴的必备之物。

来源: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