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尴尬

王父斤

中国茶人(种茶、卖茶和喝茶的爱茶人统称)一听到“几万家茶企抵不上一个立顿”这话就像被点燃的一颗炮竹,恨不能炸了“日不落帝国”似的。

作为“茶人”之一,我理解这种心情,当然也为这个论断上火。但是喝杯茶,冷静下来一想,兴许,这正是我们的中国茶面临的尴尬。问题明摆着的,但是解决问题的方子至今没有开出来,尽管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从未停止争论。

转眼又到了年关,网上发现了很多类似问题:逢年过节,给人送礼到底是茶好还是酒好?

甭管是茶还是酒,甚至现在流行起来的茶酒,国人最喜欢的两条“瘾”路,偏偏套路最深。想喝好茶,没有熟人关系,便宜不可能买到好货,价高你未必买得起;买得起的未必喝得起,送人未必不心疼。酒水也一样,陈年老酒只有在贴牌上有,你想喝?大概最有名的老酒里面,能给你勾兑一滴几十年的陈酿就算不错了。脚指头都能想明白,哪有那么多陈酿给你勾兑老酒?

我煞有介事地给人回答过这类问题——要送就送茶礼,最起码看上去有点意思。这里的“意思”最基本有两层:一是茶作为礼品,显得“有档次”、“有品位”、“有文化”;一是送茶就是送健康,这对稍微有点“文化底蕴”的“饮”君子来说,应该不难理解(送酒的情况另当别论,反正“好酒的不进茶坊,好茶的不去酒肆”,大概各有各的理由)。

然而,给人送茶礼真的是个“技术活”,智商税、财商税、情商税、商商税,等等,你一样都不能落下,等你把那些“税”都缴清了,兴许才能给人送个体面和健康。

那么问题来了,你缴得清么?

第一,为什么茶圈不透明?(买卖不透明,消费者更是稀里糊涂,难道是缺文化?)

有关这一点,我觉得是对神农氏最大的羞辱。《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我们在饮茶方面不缺历史和文化底蕴。这里特别提到的神农氏,据说有一个“水晶肚子”,也就是说,传言神农氏的肚子是透明的,所以TA在尝过百草之后,不幸中了毒,又在吃到“神奇的树叶”后解了毒。而这些神奇的变化过程都能透过神农的肚子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茶应该说是这世间最“透明的树叶”。

这里插点题外话:我把神农氏说成TA不是自己的发明,而是看过不少有关茶的书籍,有人支持神农是个男性,有人支持神农是个女性,两种推论其实各有道理,毕竟,无论男女,理论和事实上都可以有一个“透明的肚子”嘛!可是无论如何,我不支持把神农推论为“阴阳人”的说法!

在茶不幸沦为商品以后,它的“透明性”便消失了,正如以科学方法研究茶的功效的专家“规避”的那样,不再把神农透明的肚子作为有效宣传,所以茶作为商品的价格的透明度也就越来越模糊了。这一点,对做“熟人生意”的商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相信十有八九的茶商都在嘀咕,“几家欢喜几家愁”吧?对于消费者,或者说不喝茶但需要买茶送人礼物的顾客,这个不够或不透明之处,应该是最想骂娘的地方。

第二,为什么茶圈一直在做“熟人生意”?(喝茶都能喝出“套路”,到底是喝错了茶还是吃错了药?)

茶圈流行一种说法,如果你是个茶叶销售代表,那你拉到的客户,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你一辈子的客户。这一说法自然不是空穴来风,据说当年的西洋人在广州十三行买茶,也是走“熟人”路线。你反过来看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做茶生意的商人自带“套路基因”,从一开始就没正儿八经做“茶人”,而是只想做赚钱的商人。当最有中国文化底蕴的茶,以一种暴利商品的形象开始风行世界的时候,潜规则已经形成,做茶生意,目的就是赚钱,别的姑且放在一边。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茶叶生意真的赚钱!

“鸦片战争”能打响,英国人也绞尽脑汁想出了靠销售鸦片拿回因买茶叶而流入中国的真金白银,说明茶叶生意真的赚钱!但是,任何赚钱的买卖都有风险。甚至,在一定时候,它可能引起洗牌效应。一波又一波的茶商被洗掉之后,留下来的自然就能赚个盆满钵满。而留下来的毕竟只是少数,所以茶叶生意自然就成了“熟人生意”。这对小圈子里做生意的商人来说,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但对中国茶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万幸中最大的不幸。

第三,为什么中国茶业很快又要迎来一波“洗牌潮”?(卖茶的慌了手脚,喝茶的动了头脑,送礼的按紧腰包。)

圈地、拼资本、整合资源之后,中国茶急需响当当的世界品牌,要不然立顿要笑岔了气,星巴克也会笑掉了牙。再说,年轻消费群体已然不再买“情怀”的账,这就给新茶饮的崛起腾出了巨大空间。甭管大名鼎鼎的小罐茶是靠多少个大师精制而成,只要你一心就想把茶叶当作最赚钱的生意之一去做,年轻消费者绝对不会轻易买“情怀”的账。

中国茶界一向不重视研究年轻消费群体,自古好茶都送给了“老干部”,这一“积习”流传至今,以为年轻人从不喝茶。而普通老百姓往往会说,“粗茶淡饭”照样养人。问题就在这里,喝不到好茶,自然只能将就点“粗茶”。跟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家比,有“粗茶”总比压根儿就没有要强很多吧?“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很多茶商开始抱怨,认为堵死了他们的财路,送礼给“老干部”的频次少了,云云。但是,很少有人反思,为什么生意做到了这个份上,反倒要抱怨反腐倡廉的政策?立顿是不是都卖给了“老干部”?

生意遇到了瓶颈,消费者(喝茶的和送礼的)突然理性了很多,自然跟进入国内市场的茶饮品牌有关,但也跟中国茶界自身的不争气有很大关系。那么,下一轮的洗牌发生在什么时候?要我一个稀里糊涂喝茶的人说,不出五年,中国茶界一定要再次洗牌。这次洗牌主要会发生在茶叶外贸方面,国际市场一定会倒逼中国茶企,从有机到品牌,从茶园到茶杯,一定会比“八项规定”旋风刮得厉害得多。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第四,中国茶的尴尬到底什么时候过去?(甭想了,十年内过不去。中国茶的尴尬,其实也是中国的尴尬——喝你茶的人很多,说你好话的没几个。)

不信你看,已然靠茶叶赚了钱的商人,精明地发现洗牌旋风很快就要到来,所以不再过多染指茶叶生意,转而做起了其他“饮”君子的生意。或者,甚至还有人只管把搞到的钱装到自己腰包,再也不想拿出来投资给回报了TA们的茶叶。这些伎俩,同样是对中国茶致命的伤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人诚不我欺啊!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中国很多生意都可以也需要重做一遍,不唯独茶的生意。炒股的炒“糊涂”了一波,炒“明白”了一波;炒房的炒“糊涂”了一波,买房的最起码“明白”了一波;炒作茶的也应该介于“糊涂”和“明白”之间了。

我们把茶说成那么有文化的“载体”,甚至是传播中国文化最有力的载体,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茶却越来越陷入尴尬境地。这些都是谁的问题?我们不能纠结于某些“茶人”的过错,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中国茶没有可以对抗或跟立顿并肩世界的品牌,问题出在了哪里!

当然,有人说中国茶企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程度不够,而立顿一开始就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这个论断有点道理,但你仔细琢磨,说了跟没说一样。茶,作为中国最为古老而又传统的“商品”之一,为什么非要靠工业文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那么,我们到底是要坚守传统还是突破束缚,一把抱住工业文明?很多行业不都被现代化工业拥抱了吗?可是结果呢?茶为什么不能以传统“老字号”的形象出现在全球化背景之下,而非要靠现代化工业化才能走出品牌之路?

写到这里,我不想再深入讨论这些问题。我只希望,中国茶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它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影响甚至改变这个尴尬的世界格局。毕竟,茶的形象一直是“和平使者”。

想送茶礼的朋友请注意:茶作为礼物,我始终认为都是一种高大上拿得出手的礼物。我们现在也不缺国内品牌和价格透明的产品,但是你能不能买得起,一要看实力,二要量力而行。在国内品牌和价格这方面不难看出,中国茶的境地其实非常尴尬:要么没品牌,要么卖不出价;要么有个品牌,要么漫天要价。

茶圣陆羽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但是时代变了,人心也变了,所以窃以为,这个“精行俭德”不能再用来“规范”喝茶人,它同样可以用来“规范”种茶人、采茶人、卖茶人、买茶人、喝茶人、论茶人和所有爱茶人!

德行不俭,一味贪婪,一直遗憾,茶的尴尬囧境永远不会改变——这留给后人的看似是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树叶,同时也可能是一个无法扭转局面的大笑话。

我爱中国茶。但我深知,它的尴尬绝不止于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