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的栽培与加工制作特点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武夷岩茶的栽培与加工制作特点吧!
武夷岩茶的栽培与加工制作
  武夷岩茶的栽培特点
 
  武夷岩茶的栽培有许多特点。首先是茶园建设与众不同。茶园是茶叶生产的“第一车间”,对茶叶品质相当重要。武夷茶区属于丹霞地貌,在景区的正岩茶园大都是利用深谷、幽涧、岩隙、石凹和部分缓坡,倚山傍岩,垒石筑台,然后挑客土填充修建起来的,有岩凹式茶园,有大型盆景式茶园,有阶梯式水平茶园。这些茶园构成了武夷山景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即使是现代开垦的水平梯田式茶园,也是本着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实行山水园路综合治理的科学方式建成的。这些茶园的培肥原则是“以山养山”,通常采取“挖山”和“填山”相结合的办法来实现。把茶园深层的土翻上来,称之“挖山”,一般是在立夏后进行。通过深耕,使茶园底层的风化岩形成的土受到直接日晒雨淋,加速风化,为茶树提供更多的矿物质元素。“填山”是把枯枝落叶、杂草和客土填入挖开的沟垄中,以加厚茶园土层,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并增加腐殖质肥料。
武夷岩茶的栽培与加工制作
  在茶树生长过程中,武夷山茶农对病虫草害的防治以及合理施肥十分讲究,一般都要在专家的指导下,制订完善的农事活动计划和生态改善计划。近年来,武夷山茶农在实践中还创造出了表土回沟,隔行深翻改土,梯壁内侧横沟蓄水,环山缓坡路面种草,茶园地头设立积肥坑,合理配方施肥等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这样做不仅确保了武夷岩茶的感官品质优异,而且还顺利通过了国际上最严格的卫生检测,达到有机茶的出口标准。
 
  由于武夷山茶人十分重视“第一车间”的建设和茶树良种选育推广工作,为武夷岩茶的品质尊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步领先,步步主动”,所以在激烈的茶市场竞争中常盛不衰。
武夷岩茶的栽培与加工制作
  武夷岩茶的工艺特点
 
  “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以上这五句简单的歌谣,概括的却是一套及其复杂的工艺流程。
 
  萎凋(两晒两晾):采取先日光萎凋后阴处摊晾,控制萎凋失水程度,控制水分,使之恰到好处。这对提高岩茶品质十分重要,萎凋必须根据日光程度、鲜叶老嫩及不同品种,灵活把握。
 
  做青:是形成岩茶醇厚滋味、茶果香和“绿叶红镶边”的过程。做青史岩茶制作过程中一次重要的技术工序,关系到茶叶品质的优劣,因此要有高超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武夷岩茶特有的做青工艺,是通过摇青与晾青的交替进行,厚摊静放,动静结合,利用“走水”使青叶“退青”又“返青”(返阳)。在“走水”的过程中,青叶梗脉中的内含物向叶面分布,从而使叶面的儿茶素、氨基酸组成发生变化,同时也促进青叶内质的变化。因此在做青的过程中,要及时观察青叶状况和温、湿度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整个做青过程即是一个使鲜叶由弹性到柔软,从软青到硬青的技术过程。
 
  双炒双揉:是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特有的方法。复炒复揉可以改进第一次炒揉不匀、半红半青的花青状态,使外形条索紧结美观、形成武夷岩茶独特的“蜻蜓头”、“蛙皮头”、“三节色”。双揉双炒复炒的时间虽短,但对品质的提高至关重要、特别是对香气、滋味能产生有利的影响。初揉之后,在复炒中液汁外溢,与高温炒锅直接发生接触,使岩茶的内含物产生急剧变化,特别是糖的“焦糖化”过程及水化果胶的增加,使岩茶产生一种特别的韵味,这种韵味就是通过独特的双炒双揉工艺得以充分体现。
 
  炖火:即低温久烘,使提高岩茶香气、滋味重要而独特技术措施。通过低温久烘,以火调香,以火调味,使香气、滋味进一步提高,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色、提高耐泡程度的效果。炖火的过程,需7小时左右,每个时段的动态温度、火候的掌握,全凭焙茶师傅的手感和温度对感觉的冲击力来判定。在烘制中,观察茶的变化极为重要,岩茶在“吃足火”情况下,会在表面呈现特有的宝色,这是优质岩茶特征的体现。焙火的高超技术,为武夷岩茶所独有。
武夷岩茶的栽培与加工制作
  如此繁复的制作工艺,令人叹为观止,陈椽就曾说过:“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劳动人民称雄世界。
责编: chunwu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