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紫砂壶是否化工壶

找到约6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紫砂壶怎么选?紫砂壶的开壶和养壶

1、 当您点开这篇文章,我相信,您一定是一位很注重生活品味的朋友,而且喜欢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实用艺术品。


2、 紫砂壶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和精神功能也是独一无二的。紫砂壶造型形式丰富多变,或精美细巧,耐人寻味,或奔放大度,令人心旷神怡,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更增添了浓郁的书卷气,而紫砂壶的审美特征是文化因素。


3、 将书法、篆刻、绘画集于一体,表现在紫砂壶上是集中了中国文化精


4、 紫砂造型艺术将这许多中国文化的精髓统一在一起,构成了极其高雅的文化艺术气质。

老掌柜独白


大家好,我是掌柜,56岁,江苏宜兴人,做了大半辈子紫砂壶的老匠人。


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所以近几年已经不下作坊,现在主要做正品紫砂壶生意。我在宜兴签约了几个不错的紫砂壶手工师傅,矿料是本地矿山的正宗紫砂加工的。我不会上网,女儿女婿在上海给一些实体店供货,也帮我用微信在朋友圈卖卖。


我一直坚信,帮助壶友买到正宗的好紫砂壶,就是修身修心、积福积德。另外,我也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紫砂、爱上紫砂,无论您是否选择我们的紫砂壶,我都希望店里的紫砂知识,能帮助您选择和分辨真紫砂。


紫砂在古代,绝非普通的工艺原料,它承载着中国传统茶禅一味的文化,制作紫砂,不止是一门单纯的技能,更是一份福德,一份虔诚。诚实的说,我希望您选择我的紫砂作品,不单单是因为生意,更因为看不惯现在鱼龙混杂的紫砂市场。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很多低价的化工壶和模具壶,不但扰乱市场还危害消费者的健康,这简直是亵渎紫砂手工艺,亵渎老祖宗。


为什么宜兴的紫砂壶这么出名?并不只是工艺精湛,大师辈出,真正的原因还是宜兴产的紫砂质地优良,其含铁量高,烧制成器后,吸水率和排气率好,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因此,判断一把好壶,首先的标准就是看泥料是否正宗,是否为宜兴原矿紫砂。良心做壶,远离化工壶!


如何选壶?


紫砂壶品种繁多,那么如何挑选一把称心如意的好壶呢?方润建议您从“泥、形、工、款、功”5个方面精心挑选。


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壶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他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一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摸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十分重要


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各有爱,不能强求。紫砂壶的壶型数不胜数,我们不应人云亦云地认为哪种壶型好,哪种不好。就像艺术流派,没有好坏之分,而演这个流派的戏却可看出优劣。我认为古拙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为?因为紫砂壶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淡泊和平,超凡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代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纯手工制作的紫砂茶具,与机器制作的有很大区别。真的做工精细,整体美观,而且壶的表面摸上去有粗糙感。


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身价百倍。在商品社会尤其显得突出。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制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得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紫砂壶的功能美


一、容量适度


二、高矮得当


三、盖子严紧


四、出水流畅

按目前我国南方人(包括港台)的饮茶习惯一般二至五人会饮,宜采用容量三百五十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刚好四杯左右,手摸手提,只需一手之劳,所以称“一手壶”。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小,宜泡红茶;矮壶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失味,过矮则茶易从盖溢出,使风景大煞。 煞风景的还有壶嘴出水不畅,几粒很小的珠茶,到得壶中,均成大叶,易把出堵住,现时作壶已根据饮茶人习惯把壶嘴改称独,使流水明显比以前畅通。要求壶的盖严紧,能使冲壶水落于茶海而不致落入壶内,看来似乎与功能美关系不大实际是为讲究卫生,也不可不提。凡此种种,都属公用标准。


紫砂壶文化


紫砂壶艺之所以在宜兴起源、发展、成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独特优质、名冠天下的紫砂泥。紫砂产地很多,为什么宜兴的紫砂壶这么出名?并不只是工艺精湛,大师辈出,真正的原因还是宜兴产的紫砂质地优良,含铁量高,烧制成器后,吸水率和排气率好,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因此,判断是不是一把好壶,首先一条标准就是看泥料,是不是正宗宜兴原矿紫砂。


美丽的宜兴小城承载着制壶人的梦,即是生活,也是热爱。与其说是在做壶,不如说是传承一门手艺...


感谢大自然的馈赠,用她的千疮百孔创造了人间财富,中国因紫砂而自豪,宜兴因你而骄傲。


自己家的后院,老房子里都是买来的紫砂原矿经过挑选之后,都堆在这里露天风化,时间久了上面都长满了杂草。现在有很多商家为了节省时间和资源,泥料直接从练泥厂购买,但是厂里的泥料要么容易出现假货,要么就是风化或陈腐不够,还是自己采购和制作的心里踏实。


挑选泥料是每天必备的工作,好壶必用好料! 陈腐间很有讲究,得保证适当的温度,不随意开门进出。

坚持只卖真紫砂

保留紫砂的原始本色

大家都说紫砂的水很深,但是我是个直性子人,话不喜欢绕弯,祖上四代都是制壶世家,对紫砂有一定的情怀,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紫砂制品在烧制过程中各有各的特色,不可能做到每把壶完全相同。不管大家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肯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做的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一、坚持卖真紫砂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从学艺那天起,就谨遵父亲和祖辈的教诲,坚持卖真紫砂,绝不售假谋 取暴利,手艺人应该尤如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詈。


二、坚持卖好货


一把好的紫砂壶,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好材料,二是好工艺,而工艺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手艺 人的心态,“慢工出细活”,慢也是一种态度,为了追求工艺的完美,我们要付出了更多的时间成本,相信真正懂紫砂的人会欣赏这种态度。


三、坚持说真话


对于产品和价格的间题,我不太认可“好货不便宜”这句话,尤其是紫砂这个行业,很多紫砂壶 加上“高工”和“纯手工”的头衔之后价格翻倍,但是事实是很多朋友上当受骗。我不是什么大师,但我做了30年的壶,技术不比大师差。我做这个店铺的初衷就是要还原紫砂真实的价格。



坚持只卖真紫砂,坚决抑制化工壶,保留紫砂的原始本色!


做紫砂不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份福德,一份虔诚,不容亵渎!



泥料陈腐必须放在干燥、密闭的环境里; 家藏三年陈腐底槽清泥,可塑性强,做出的壶不容裂。


首先做好壶身,经过精修细改之后外表光滑如玉; 精修壶和壶把,别看小部件,实为画龙点睛之笔。


壶口的整齐程度直接影响壶的气密性,慎之又慎; 可以模仿我的壶,但模仿不了我的落款,专用章。


用紫砂壶喝茶的好处



鉴别真紫砂的几种方法


      一般真的紫砂壶颜色单调而不花哨。沉重而不鲜艳,鲜艳的色调往往是加入了氧化金属,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紫砂壶烧制过程中会有收缩现象,且不同泥料收缩率不同,所呈现的褶皱不同。


      将刚烧开的水倒进壶内并沿着壶身浇下,盖上壶盖。会看到水不是顺着往下流,而是被慢慢吸干。壶盖是慢慢湿润,而后又慢慢吸干。这是因为紫砂拥有双层气孔结构,透气性好的表现,可以作为判断依据之一。


宜兴紫砂泥土主要是由黏土、石英、云母等构成。这些矿物质使得紫砂壶触感细腻,但并不光滑(与瓷器和釉质的区别)。而触感光滑的紫砂壶要么是假泥,要么是在某道工序上出了问题,您都应当谨慎购买。


紫砂壶密度较大,用手掂量,有一种厚重感,越是劣质的壶其密度越小,越轻浮。想要从轻重上判断紫砂壶的优劣必须经常把玩优质的紫砂壶,掌握其轻重感。


紫砂壶的开壶和养壶


【开壶】 一把新出窑的紫砂壶是没有太多光泽的,黯淡无光的,也不能直接用来泡茶,所以新壶首先需要“开壶”,其目的就是除去壶内的杂质和火气。


一、热身,将刚买回来的紫砂茶壶内外冲洗一次,将表面尘埃除去,然后放进没有油溃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煮15分钟,这样茶壶的泥土味及火气都会去掉。


二、降火,将豆腐放进茶壶内,放一倍水煮5分钟。豆腐所含的石赍有降火的功效,而且可以将茶壶残余的物质分解。


三、滋润,将甘蔗切开后,放在煲内。没有甘蔗,可以放些糖,然后再煮5分钟。甘蔗的天然糖分,能够让茶壶得到前所未有的滋润。


四、重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茶叶,放入茶壶内煮5分钟。这样茶壶便不再是“了无生气”的死物,脱胎换骨后,吸收了茶叶精华,第一泡茶已经能够令茶人齿颊留香。


【养壶】 真正的好壶,仅仅是泥好,工好,款好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养”和“把玩”,使壶的内在构造发作变更,壶身更加细、润、柔,神情奕奕,温润如美玉。



专壶专用,一壶侍一茶


因紫砂的胎体结构比较特殊(双气孔结构、分子以鳞片方式排列),而能够吸附茶汤中茶浸出物(紫砂壶茶具的吸水率为 1.6%-7.05%),促使胎体发生变化,井能够散发所泡之茶的气味。爱壶善饮人士。获得紫砂壶经过“开壶”保养、去除紫砂壶土腥气之后,用几类茶试壶。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最后决定此壶泡哪种茶,尔后一直不变,做到“专壶专用,一壶侍一茶”。



常常拭擦


在泡茶的过程中,用棉质的带有所泡茶汤的湿茶巾对壶体进行擦拭,可有效促使茶壶变得干净整洁。经常获得茶汤的滋养,能够促使茶壶胎质发生变化。注意,在用茶巾擦拭之时,要谨慎为之,不可过度猛擦。对有些“工”有曲线 和“流涎”造型的壶,要注意及时擦拭流下部的茶汤。以免长期因保养不善造成壶整体“包浆”的缺陷。对壶的流、把转接处,壶盖的内口外沿、壶钮等转接处要细心擦拭,这些 “偏僻处”容易积垢,会影响茶壶的整体养护效果。


紫砂壶是否在炒作!

紫砂壶就是炒作的东西,还不如我用玻璃杯!”

“我就是一百多块买的壶,能用吗?”

“紫砂吹的神乎其神,各种天价,尽是炒作罢了!”

“一直想买一个,就怕贵还买到化工壶,看来还是用玻璃杯吧。”

……



其实不难理解,这些点归结下来,其实就是一个价格的问题,很多人觉得紫砂壶贵了。

一个好看的玻璃杯,一个漂亮的瓷碗,不过一二百块,凭什么紫砂贵?


动辄半手六七百,全手上千、上万?是不是炒作?

 

其实这种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紫砂壶泡茶,真的不一样。

紫砂的石英、云母和铁矿物质丰富,烧结后形成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不漏水,有存茶香留茶味,发茶性好的特点,不夺茶香,又无熟汤气


此外,紫砂壶在经过茶水长久的浸润后,表面会便黯雅光润,形成自然的包浆,这也就是喝茶养壶的乐趣。


紫砂壶自明代往后,不断有文人参与进来,紫砂壶不上秞水,有裸胎素雅之美,壶身宜书宜画,诗书画印皆与壶相容,有着独特的文化气质。


而这些,是与玻璃杯和瓷碗,有着本质区别的,这并不是炒作。


2. 成型工艺不同,价格要合理看待。

紫砂壶的成型工艺从明代延续,至今沿用,是拍打泥片围筑镶接成型,与陶器、瓷器的手拉、灌浆完全不同。


玻璃杯可以批量生产,瓷碗只需手拉然后上秞烧制,熟练的师父一天可以拉很多个胚,而一把紫砂壶的完成,没有个几天,是做不好的。


这也直接影响到紫砂壶的价格,即工价,作者对自己时间和工艺的定价。


在实用器的角度,以价格构成来分析,这也是与玻璃杯、瓷碗有本质区别的,是工艺上的区别。


3. 收藏级紫砂壶,都是炒作吗?

艺术品不一定都是实用品,但实用品宜艺术化,紫砂壶便是其中一例。


拍场上千万级别的紫砂壶,更多的是一个艺术性的体现了,这当然与作者的名气有关系,但这与器物本身的优秀是绝对分不开的,最终还是归结到器本身。



举个例子,顾景舟先生的五把石瓢壶,千万级别,算是炒作吗?


顾景舟做的壶,吴湖帆画的竹,谈尧坤的刀笔。



就一点,单是吴湖帆的精品画作,如今都是千万级别的,更不论这是三位大家合璧之作,要说炒作,那书画都是炒作了。


富春山居图也是炒作?丧乱帖也是炒作?


这是不对的。


这种收藏级别的壶,更多是达到艺术品的地位了,不单单只是喝茶的壶了,这就是所谓的实用品艺术化。

 

紫砂壶泡茶有其优势,作为实用器来讲,它确实要比玻璃杯、瓷碗贵,但并不是离谱,此非炒作。

 

也希望大家对于紫砂壶可以理性看待,感受紫砂泡茶之乐趣

紫砂壶的那些事

有人说:现在收藏界最弄不懂的是两样,一是紫砂,二是玉器。我想,玉器哪怕再差也是块美丽的石头,浙江的青田石就算打碎了,小块的还可以做东西卖钱,那紫砂壶呢?碎了就是碎了,本身就是一坨泥嘛,那么为什么有些紫砂壶的价格和玉石、青田石不相上下呢。

国家进入新历史时期三十多年来,茶文化的复苏与城乡茶馆的无处不在,紫砂壶这种原本只作为茶具的身份竟然急剧飙升。上世界八十年代前期,一把名家壶换一座小洋房的事煽动着收藏者们发家致富的愿望。这也大大地促进了原本凋零的紫砂工艺生产,扩大了从业者的队伍,带动了相应的许多“卫星”式行业。

紫砂壶的市场及收藏队伍遍布全国。但至今对于紫砂壶的识别还是很模糊的。从其发展来看,一开始是觉得好玩与实用,有了圆的要方的,有了光货要花货;二是看底章,讲名头。这给许多二道贩子及大批仿制者有可乘之机,造个名家的假印章太方便了;三是讲功能,壶的盖口、出水一一衡量比较起来;四是看泥料的真伪,因为一段时期风传宜兴丁蜀镇封矿了,许多人就像家中快断粮一样赶快去买,这使得不是由真正紫砂矿泥,而是由普通石粉加化工色剂的“化工泥”大肆猖獗使紫砂壶从“魔壶”转到“化工壶”。“化工壶”经高温烧制后,泡茶并不会产生毒性,它只是非紫砂矿泥做的茶具而已。还有一些人盲目崇尚名头不去审视壶的泥、技、神,于是市场上又出现了“代工壶”。一些人组织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请来“枪手”代做,自己出面接待,并在壶上盖自己的印章或者在壶底签刻名字,自己亲手做的不多。一些“枪手”也乐于从中学技术,创收入,跳槽或自立门户;五是讲究看职称,殊不知政出多门,要得到一个职称的渠道太多,有些连根本不会做壶的二道贩子也变成“大师”了。国家级的紫砂工艺大师徐秀棠说:“大师的作品就一定是大师级的吗?”言下之意是有些“大师”做不出好作品。确实,就算是名画家的作品也不乏泛泛之笔的应酬之作,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由于丁蜀镇黄龙山的紫砂矿源一度被滥采滥挖去烧制琉璃瓦等建材,造成极度浪费,政府是在2000年禁止过四年的任意开采。但是,宜兴一带的紫砂矿这些年来只开采了储量的十分之一。紫砂矿泥枯竭只是经营者的一种炒作手段。试想,一把壶才用几两泥?自己到山脚下挖几麻袋的石块送到炼泥厂粉碎加工一下又可制多少壶?问题是目前没有国营的采矿单位了。开一个矿,在三四百米地下挖出的石块还要分拣、粉碎、腐熟、炼制,要付很多人的工资成本。然而一斤砂泥又卖多少钱?有人拿了泥去烧成壶,一把只能卖数十元、几百元,有的竟能卖到成千上万元、十几万元、上百万元,这种附加值的提升让收藏者怦然心动,只希望淘到一把老壶、名壶。说到老壶,何时以前的才叫“老”?有的以深浅色论,有的以开采时间论。丁蜀陶瓷城有一家专卖“文革”前后大批运到海外又返回来的“老”紫砂壶,当年两三元一把,现在起码是千把元一把。也因为求“老”,又刺激起了一种专作外涂皮鞋油、打蜡、沤泡、烟熏等的伪饰行当,他们的许多方法在我的《鉴壶》一书中详细介绍过。只是,现在不少玩壶的人大多提高了识别水平,炼就了火眼金睛,伪饰的壶在市场上也少了许多。

顾景舟先生曾说壶要精气神三者统一。他不知道自他以后在紫砂壶制作上有那么多的技法令市场鱼龙混杂。这三个字前还要加上一个前提:泥。真正紫砂优质矿泥是一把茶壶的基础,合茶、发香、实用、把玩、养变全靠它。紫砂矿泥中有各种泥,颜色上的“五色土”,色与质不仅在地下深度上各不相同,烧制时温度不同也会让泥色产生不同变化。同一种泥温度低一点可能是土黄色,高一点就是深紫色。泥的个性不同,一般收缩率是10%,有的泥收缩23%左右。烧制前后不仅色差大小与烧成后大小不同,在实用冲泡中色相的变化程度(俗称养壶)和变化速度也不一样。优质的紫砂清水泥一周就变润,劣质紫砂一年也不动声色。因为泥的重要,眼下有的人就在调砂技法上做泥的文章。所谓“调砂”就是在矿泥中拼进不同粗细、不同色泽、程度多少的耐火砂或相关砂子。调砂的茶壶透气性好,但是有人在这方面取出许许多多调砂泥的新的名目,把本来简朴的紫砂茶壶弄得愈发复杂化了。

爱壶、赏壶、玩壶、藏壶的要理智一些,笔者建议如下:一、先确认壶式,你钟情的式样大小,先挑出来;二、看泥料;三、看做工,包括刻在壶表的装饰字画是否有共鸣;四、看实用要求,检查壶盖、流口、手感,装水后倒一下看是否禁水,这是最重要的。最后把名章、职称什么的当一种参考,更不要轻信什么证书之类,因为它们对壶的实用本身没什么内在关系。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只要你喜欢就好。因为收藏是个集而散,散而集的过程,最高境界是收藏心态。

(摘自2013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寇丹)


找到约6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