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紫砂和紫沙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预展 | 北京巨力 · 2018秋拍 · 涤壶澄心——精品紫砂专场







北京巨力·2018秋季拍卖会


涤壶澄心——精品紫砂专场



(预展)


1141 明末清初 冷金黄供春壶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此件供春选料上乘,砂色金黄,沉稳隽秀,世人谓之冷金黄,壶身斑驳嶙峋,瘿节遒劲有力,飘流和叉把前后呼应,相得益彰,一如传统制式,其包浆莹润,把玩于指掌之间,小巧可爱。


底中部圆形内凹刻楷书「供春」二字,单刀直人,执刀如笔字迹劲挺秀雅,典型明末清初欧体风范。





1142 明末清初 陈仲美紫砂盉壶

估价:RMB 500,000-800,000


此件作品则是选用宜兴紫砂为材,取材于传统的青铜「盉」的造型。此类青铜器形,在台北故宫所列的青铜展览会上,亦有所相似者。盉身似鬲,三足分裆。圆盖,上有圆形捉手,盖顶刻几何图案,束颈,颈一圈素身。腹部以裆为界,均贴饰饕餮兽面纹,每足均由雷纹构成一组饕餮纹。侧边有一筒形斜流,流端饰一周云雷纹。另一边有提把,提梁上端饰一憨态可掬的兽首。整器工艺精湛,雅致非常。


纵观此器,壶盖与身桶泥色和颗粒虽未接近,细酌却存差异,形韵和条张力也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盖款「燕庭」,其工艺为典型民国风格,但观其壶身,缦条饱满,张弛有度,饕餮纹饰逼真,形韵酷似青铜礼器,底款「仲美」双刀欤体,端庄有力,研其砂粒,具明末紫砂典型特征,故证前朝之器,燕庭配盖之。




1143 清嘉庆 「阿曼陀室」 曼生石瓢壶

估价:RMB 1,500,000-1,800,000


此壶壶形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壶身呈「金字塔」式,壶流、壶口、壶把三点形成水平直线,观赏端庄敦穆。


用上佳细腻紫泥制作,壶身有曼生铭文:「陶匏之用同一古,武夷九曲闻一鼓。曼生铭」。文句隽永,耐人玩味。把下「彭年」印记,壶底「阿曼陀室」四字篆书阳文印款。


从传世的紫砂壶看,道光时期经曼生手绘而首创这种石瓢壶式,这是文人与陶艺的妙合,蕴涵了人文意趣,「曼生壶」被誉为嘉道文人壶经典,「石瓢壶」为其中经典壶式。传世的「石瓢壶」,以彭年所制壶身较为低扁,壶流呈直管状,壶盖较大,盖沿薄而圆润,折把亦显得柔顺,选泥有紫泥与段泥两种,其作品的流存较少,曼生壶一直是紫砂收藏家梦寐以求的重要文人茗壶,存世量极少,得者宝之。




1144 明 时大彬汲泉壶

估价:RMB 2,000,000-2,800,000


大彬为人,敦雅古穆,壶亦如之,波澜安闲,令人起敬。 壶艺传至大彬,始蔚然大观。大彬对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和铭刻等,均研究深入,成就卓著。 善用各色陶土,或在陶土中掺杂砂缸土、碎瓦片,有“沙粗质古肌理匀”之赞语。 制壶极认真,稍不满意,就敲碎弃之,有时十不得一,都不满意,就一只不留。 制壶特点,是紫泥中带有白点,而壶盖一经合上,随手拈盖提起,壶身不坠。作品朴雅坚致,后人称为“时壶”。


汲泉、烹茶、体现古代文人雅士闲情逸致,描写此间情景诗篇也是屡见传载。[汲泉不用水中丞],此器铭文也正是[闲云野鹤山水间,松风竹庐明月照]的真实写照。


时大彬汲泉壶选紫泥为胎,黄砂若现,薄胎成器,型取苹果樽,炮嘴执耳,浑然一体,沉稳隽秀,平肩上圈纹短颈,泥片拼接一气呵成,毫无修琢,尤为特殊的是壶盖无钮,束腰圈盖独成一体,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内部修饰也是一刀所为,干净利索,功力非凡。壶身拼接处在壶右前侧也十分罕见,仅与无锡文管会三足如意大彬壶如出一辙,亦为大彬真品又一有力佐证。




1145 清早期 郑荆玉坦然壶

估价:RMB 1,800,000-2,000,000


此壶型制方正,四角垂方,角钝而匀,棱线隐而不没,线挺而直,方中寓圆,四方盖鼓,截盖压于壶口之上,紧密平整。圆方形钮挺而大气,四面昂藏。


耳形壶鋬四方形线条与壶体、壶流线条相呼应,转折迂回之间,舒畅自由。流鋬以四方切体,轮廓分明,整体造型比例协调,于稳健中见大气度。壶面黄砂色泽饱满圆润,均匀密布,若夜空繁星四垂,引人遐思。


壶艺刚正不迂,方圆融容,寓示君子进退有节,处世以方,藏锋不露芒。壶嘴壶把,前缩而后垂延,具迈奔之姿,动静可观。




1146 明 周季山天茶星菊钮石鼓壶

估价:RMB 3,500,000-4,000,000


此壶胎材质为紫砂天星泥。天星泥,细研究其颗粒组成,结合残器和标本,应为现在俗称「乌泥」中的一种属甲泥类夹生矿,根据窑温和窑烧的不同,呈现「鳝鱼黄」和「蟹壳青」等不同色泽,但由于乌泥含砂成分高,泥性较弱,粘合力差,很难塑形,成品率极低,非一般工手可以驾驭,故所见之传世之作和残器皆为一流精品。


此壶胎材质为紫砂天星泥。壶底钤「周」字篆书圆形小章,下钤「季山」两字篆书方章。此壶扁身,腹似石鼓。菊形钮,短直嘴,柱形把方圈式,以明接处理。大平底,内敛,口部有一圆钱,大口压盖,上有弦纹三条,富节奏感。


此壶全器形简妙,砂粒似天际繁星密布全壶,其趣无穷。因为难烧制所以过去传世的天星泥壶很少,目前可查证到的天星泥紫砂壶即为本品,周季山为晚明制壶高手,然季山壶传世作品极罕,此作可为传世之孤品。本品又名「菊钮巨轮壶」。而本品因形似石鼓,故将本品称为石鼓壶。

觀 |《無界叁式》高潮龍

链    接

摶 |《寿珍仿古》陈遨宇

器物非金玉 品洁自生华:茶叶罐的百年图景

过了腊八之后,年味儿逐渐浓厚了起来。这时候京城的茶叶店,也迎来了一年当中的旺季。不少老字号茶庄的门前,又排起了选购茶叶的长队。老百姓为什么在年根儿集中采买茶叶呢?一方面是留着招待来家里拜年的高亲贵友,另一方面则是准备把它当作过年串门儿时的伴手礼。

但送礼的茶,不仅要考虑质量,还牵扯到包装的问题。长久以来,我们有一种误解,仿佛包装太朴素的茶叶自己喝还行,要是送礼就差点意思了。为了迎合这样的消费心理,市面上的茶叶包装真可谓琳琅满目花样频出。就拿茶叶罐的材质来说,金属的很常见,硬木的不新鲜。有的为了凸显档次,还在茶叶罐外面包上真皮,更有甚者还要镶嵌上玉石。实话实说,这路茶叶罐的成本,都超过了茶叶本身,是名副其实的买椟还珠。咱老百姓喝茶,还是务实点好。

比起现在浮夸的礼品茶包装,百年前老茶庄的茶叶罐,就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噱头了,可以说是简单实用又不失美感。新春之际,笔者结合自身收藏的各式老茶罐,聊一聊当年茶叶包装的讲究与趣事。

清钱慧安《烹茶洗砚图》,一个小童正站在火炉边,拿着蒲扇,对着红泥小火炉扇风烹茶。炉子上架着一把东坡提梁壶,炉边还放有一个色彩古雅的茶叶罐。

自古好茶需珍存

一只小小的茶叶罐,其实担负的任务还挺重。既要包装茶叶,方便顾客馈赠亲友,也可宣传字号,帮助商家推广品牌。但归根到底,茶叶罐的第一要务还是保证茶叶的风味与口感。再好的茶一旦串味变质,那可就全报废了。因此关于茶叶罐的研究,也一定要从中国茶文化中对于好茶的保存思路说起。

我国古代由于茶树培管技术的限制,基本上只能在春季采摘制作佳茗。物以稀为贵,春季生产的新茶便成为了人们珍视的礼物。唐代诗歌中,便有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萧员外寄新蜀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等诸多咏诵新嫩春茶的名篇。

由于产能的低下,春茶古时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奢侈品。产茶的地区,多集中在中国的南方。饮茶的人群,却遍布全国各地。数量的稀少与运输的不便,使得古人对春茶格外惜爱。茶叶的保存,也就自然成为了爱茶人们自古关注与研讨的课题。

新嫩珍贵的春茶霉变,往往是因保存不善而受潮,从而导致含水量过高。为了防止茶叶变质,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其中的含水量。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该书中就已经详细记录了对于细嫩春茶的保存方法。换言之,中国古人早在一千三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茶叶的存储问题。

《茶经》“二之具”章节中,记载用于茶叶干燥的工具就有五种之多,包括“棨”、“朴”、“焙”、“贯”和“棚”。其中最为主要的工具是“焙”,《茶经》原文中这样记载: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焙上面再架上“棚”,用以搁置烘干茶饼。这便是文献中,关于储存茶叶方法的最早记载了。

焙茶

陶瓷茶罐讲究多

特别要指出的是,唐宋皆以蒸青绿茶饼为茶界主流。至于如今主流的散茶,是明代初年朱元璋提出“废团改散”后才开始盛行的。茶叶形态的变化,自然也会导致保存方式及用器的流变。自明代初年至今,各类散茶皆改以茶叶罐为主要存储容器。

说起明代人存茶,还有一段奇闻逸事。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时,在遂安县的一处古塔内发掘出一只大缸。考古工作者通过缸的形制和上面的题刻判断,这是一只明代的大缸。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密封的缸盖,只见一缸黑乎乎的木炭。起走木炭,再掀起一层薄薄的桃花纸,一股茶香扑鼻而来。满缸的绿茶历经四百年,不仅没有腐败变质,竟然还清香依旧。古人到底是用怎样具体的技巧和方式,才可以使得如此细嫩的春茶得以数百年不腐?今天已经不得而知。想必总是要耗费相当的财力与精力才可以办到吧?可能也正是因为不便于普及与推广,明代的神奇存茶方式也最终失传。

就像那口出土的大缸一样,明代茶叶罐的主流材质一直都是陶瓷。在诸多陶瓷茶叶罐中,宜兴紫砂又因透气性极佳而成为上品。明代文人徐渭《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一诗中,便有“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青箬旧封题谷雨,紫沙新罐买宜兴”的诗句。诗中的“紫沙新罐”,便是如今“紫砂茶罐”的旧称。

清代除去陶瓷茶叶罐之外,也开始逐步流行锡制的茶叶罐。但不管是陶罐、瓷罐还是锡罐,其造价都相当昂贵,而且使用和养护的方式也较为繁复。作为达官显贵的府邸用品,或是文人雅士的案头清供,当然不在话下。但若是茶叶店铺用来包装商品,显然成本就太高了。所以旧时只有极其高档的茶叶,茶庄才会用紫砂罐、青花罐或锡罐包装出售。

清雍正青花福寿纹茶叶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竹质茶罐更亲民

相较之下,竹质茶叶罐因价格低廉而得以更为广泛地应用。民国以来,竹质茶叶罐多是直接取材自竹节,利用其外表坚硬内心中空的特点来放茶。工匠将竹节内外打磨光滑,在外壁涂以红漆打底,接着手写茶庄字号、地址、电话以及宣传用语,再手绘仙鹤、博古等传统纹样。最后施以清漆保护图文不易磨损,再配上盖子便可装茶。

成熟的竹子外壁才厚实耐用,所以竹质茶叶罐一般体积较大。又因选材是自然生长的竹节,所以高矮粗细会有微小的差别。但以笔者收藏的数只民国“北京西鸿记茶庄”竹质茶叶罐来看,外壁花色图案虽有不同,高度都在24厘米上下,直径都在8厘米左右。同一字号的几只竹质茶叶罐,高矮粗细之间的差别皆在1厘米以内。竹质茶叶罐的规格大小可保持基本相同,也应是制作工匠在选材时的用心之处。

上世纪三十年代北京西鸿记茶庄竹质茶罐(作者自藏)

除去竹质茶叶罐,还有一种纸质茶叶罐。两者的规格大小几乎相同,只是选材从天然的竹节换成了人工的纸筒。由于纸的防潮性能不好,所以外面还要涂以厚漆。工匠在漆面上直接书写与绘画后,不再施以清漆保护。因此从质感和质量上,纸质茶叶罐都比不上竹质茶叶罐。这种纸质的茶叶罐,从民国一直沿用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笔者收藏有一只“北京市丰台区供销合作社”的纸质茶叶罐,与民国时期的纸质茶叶罐大小制式完全相同。笔者另收藏有一只北京“王府井百货商店”的大号纸质茶叶罐,可见纸质茶叶罐可不是小茶店的专利,像王府井百货商店这样的综合性商场也有使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王府井百货商店纸质茶罐(作者自藏)

不管是竹质或是纸质茶叶罐,虽然造价低廉但却不够坚固耐用。更为重要的是,存储细嫩茶叶的首要问题就是防潮,而竹与纸的防潮效果都不算理想,一旦周遭空气湿度过大还是有可能影响内中存放茶叶的品质。因此,民国时期竹质与纸质茶叶罐多在北方茶庄中小范围使用。新中国成立之后,竹质和纸质的茶叶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又因为竹与纸都不便于长期保存,以致如今留下的竹质或纸质茶叶罐也显得弥足珍贵。

铁皮茶罐应用广

民国的茶庄、茶店与茶栈中,盛放细嫩春茶最常使用的还是铁皮茶叶罐。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接触日益增多,一种叫做“马口铁”的舶来品材料开始出现,使得铁皮茶叶罐最终得以普及。

马口铁,正式名称为镀锡钢片,是一种表面镀有一层锡的铁皮。马口铁最早产于波希米亚(今捷克境内),该地自古就有先进的金属工艺。

17世纪,一些欧洲国家都曾希望建立自己的马口铁工业,但由于需要大笔资金,所以迟迟未得到发展。直到1811年,英国人布莱恩·唐金和约翰·霍尔开办马口铁罐头食品业之后,马口铁制造才大规模发展起来。因为是舶来品,所以民间也称其为洋铁(Tin Plate)。中国第一批洋铁是从清代中叶始自澳门进口的,“马口”二字,便来源于澳门的外文名称“MACAU”的译音。

由马口铁制成的铁皮茶叶罐,非常利于保护细嫩茶叶的品质与风味。首先,铁皮茶叶罐避光效果良好。上等的春茶中,维生素C的含量颇高,维生素C若受到光线照射,会与其他食品成分发生作用以致大量流失。其次,铁皮茶叶罐密封性绝佳。要知道,防止茶叶受潮和串味,是中国古代爱茶人最为头疼的问题。宋代的爱茶人,甚至因此发明了奢侈且怪异的存茶方式。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是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他的家乡是宋代著名的茶区,盛产一种名曰“双井茶”的名优茶。欧阳修《双井茶》一诗中“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的名句,就透露出了宋代那种特殊的存茶方式:头春满布白毛的嫩茶,不仅要放在精细的丝质囊袋中保存。同时为了防止其受潮和串味,还要用十斤普通茶拱卫在一两春芽外,作为挡箭牌,吸附外界环境中的潮气和异味。中国古人对于春茶的爱护与珍视,几乎到了极端的状态。

综合以上诸多优点,铁皮茶叶罐在晚清民国茶庄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笔者收藏的扬州景吉泰茶庄茶叶罐上,印有如下文字:“茶叶用纸包最易走味,本号有鉴于斯,特制五彩铁罐装储,可使历久不变。凡居家旅行送礼均极相宜。”

铁皮茶叶罐成为了民国茶庄盛放高档春茶的必选包装,例如笔者自藏老北京东安市场天盛茶庄的马口铁茶罐,历经近百年密封性仍然极佳,表面光洁如新,甚至还闪露着金属的光泽。您家里如果有那种老式铁皮茶叶罐,只要干净卫生没有长锈,其实完全还可以继续用来存茶。时至今日,马口铁也仍是茶叶罐的主流材质。

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东安市场天盛茶庄马口铁茶罐(作者自藏)

其实不难看出,不管是竹质、纸质还是马口铁,旧时的茶叶包装都是以简单实用为主,兼具美感和宣传性。相较而言,我们如今不少奢华的礼品茶包装,既不实惠也不环保,是到了该被市场淘汰的时候了。清代郑板桥在《李氏小园》一诗中,曾谈起自己选择茶器具的标准是“杯用宣德瓷,壶用宜兴砂,器物非金玉,品洁自生华”。这里的洁,一是讲干净清洁,二是讲品味高洁。

一件茶器具,是不是名家所做,有没有投资潜力,有没有升值空间,这都不是郑板桥这样真正的爱茶人应该关心的事情。其实过年给亲友选购茶礼时,对于茶叶包装不妨也采用板桥先生这两句诗为原则:器物非金玉,品洁自生华。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北京日报、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第10届四川茶博会逛展指南来了!七大展馆亮点抢先看!

春茶第一展来了

六十主产区千种名茶汇聚

茶器第一展来了

八大名窑万种美器登场

千年茶乡十年茶博

第10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

4月29日-5月2日

成都·世纪城

共赴一场茶与器的饕餮盛宴

七大展馆!名茶美器逛不停!

本届茶博会布展7万平米,从3号馆-9号馆分别设置全国名茶及产业融合馆、精制川茶馆、全国名茶馆、茶器艺术馆、国际文创馆等七大主题展馆,参展企业1200余家,展品包括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等六大茶类,以及紫砂、陶瓷、铜艺、银器、竹艺、木艺、根雕、茶服、香道、茶家具、茶空间设计等,展品总数10万种以上。

3号馆-全国名茶及产业融合馆

★全国名茶组团:福鼎白茶、白琳工夫红茶、新会陈皮、鹤山红茶、陇南绿茶、贵州绿茶、遵义红茶、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毕节高山茶、重庆巴味渝珍、永川秀芽、秀山毛尖、大足松茗茶、赤壁青砖茶、安康富硒茶、黄山毛峰、凤觜黄茶等。

★泡茶水品牌:蓝剑冰川时代、农夫山泉、峨眉山等。

★融合展示:水井坊、四川中烟、国际咖啡展、怀远藤编、道明竹编等。

★十强县品茗活动区:活动日程附后。

4、5号馆-精制川茶馆

川茶军团全景展示:包括雅安、宜宾、成都、乐山、泸州、广元、眉山、达州、绵阳、巴中、自贡等11个主产市和天府龙芽公共品牌组团。

★雅安市组团:组织了名山区、雨城区、荥经县数十家企业参展,重点展示推介“蒙顶山茶·甘露”和“雅安藏茶”。

★宜宾市组团:组织了翠屏区、珙县、叙州区、高县、筠连县、屏山县、兴文县、江安县等重点茶企参展,重点展示宜宾早茶、川红工夫。

★乐山市组团:组织了犍为县、夹江县、峨眉山市、沐川县、马边县等40多家企业参展,重点展示峨眉山茶、马边绿茶、犍为茉莉花茶等。

★成都市组团:组织了邛崃、蒲江、大邑、都江堰等市区县茶叶龙头企业参展,重点展示蒲江雀舌、邛崃黑茶、青城道茶等。

★广元市组团:组织了旺苍县、青川县等10多家代表茶企参展,重点展示广元黄茶、米仓山茶。

★达州市组团:组织了万源市、宣汉县、达川区、渠县、开江县、大竹县等近20家茶企参展,重点展示巴山雀舌、万源富硒茶、大竹白茶等。

★巴中市组团:组织了南江县、平昌县、通江县、巴州区等10多家企业参展,重点展示巴中云顶茶。

★自贡市组团:自贡和荣县组织了龙都香茗、巅峰仙芽、春兰、黄金叶、绿茗春、牟芽青、兴源茶厂、东郊茶厂等近10家企业参展,主要展示荣县川南特早茶、花茶、竹编等。

★眉山市组团:主要展示洪雅绿茶。

★绵阳市组团:组织了北川县、平武县等企业参展,主要展示平武绿茶、北川苔子茶。

★泸州市组团:组织了纳溪区、叙永县等企业参展,主要展示纳溪特早茶。

★“天府龙芽”公用品牌组团:省川茶品牌促进会组织了50家“天府龙芽”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参展,今年刚评选出的“四川十大名茶”也将在此展示。

★品牌企业形象展示:竹叶青、蜀茶、文君、跃华、尚好桑茶、义兴藏茶、友谊藏茶、姜氏古茶、三花茶、马边云雾茶、三溪香茗等。

★甘孜州展区:九龙天乡、雪域俄色等

★开幕式及品牌推广活动区:活动日程附后

6、7号馆-全国名茶馆

★普洱茶展区包括中茶、大益、书剑、陈升号、明泽藏香、澜沧古茶、味茗堂、勐傣、勐乐山、福元昌、滇南古韵、健身、元普号、勐香园、七彩朗韵、鹿岩、茶树王、双江颐合然、元鸿、云鑫源、巴达古树、龙辉行、普作号、老曼峨、冰岛山、融悦祥、云程鑫、腾仙岩、瑞丰元、高吉号、鸿业、若雅轩、玉坎甩茶庄、隆品茶业、龙城、诚铭、得福、勐香园、海尚延等。

★福鼎白茶展区包括福鼎市组团、太姥山镇组团、品品香、六妙、冠众山、白大师、畲依茗、鹿岩、林飞应、岩坪、聚缘轩、太姥云品、孝鈊、慕茗、仙园、奖丰、溪源、鼎荣兴、耿茶夫、锦源岭、圣槿堂、一品香等。

★新会陈皮、柑普茶展区包括柑伯、甘云号、添喜事、陈壹寳、益柑柠、朗义昌、艺雅堂、侨宝、老树柑、老皮、福正和、优皮匠等。

★黑茶展区包括安化黑茶:湘益茯茶、白沙溪、云天阁、清山月、渠之源、村长、御广源、评安福、耀湘源等。梧州六堡茶:三鹤、苍松、不倚贡州、顶茗等。雅安藏茶:雅州恒泰。

★武夷岩茶展区包括山尔堂、武夷星、寿氏岩、栖溪堂、岩雅轩、幸福岩、珍仙岩、问道、盘兰、欣睿岩、章航、沙帽岩、醉武夷、帝界等。

★凤凰单枞展区包括曲溪、天号岽、高韵、欣偲、周湖茶场、印象茗尊、远程、蓝氏等。

★云南滇红、福安红茶滇红世家、七彩茗珠等云南滇红茶;朗山香茗、闽香等福安红茶。

8号馆-茶器艺术馆

9号馆-国际文创馆

★八大名窑篇

景德镇陶瓷:三鼎、朋涛窑、亚飞心象、君勇陶瓷、王玉岭陶瓷、何秀陶瓷、文宇陶瓷、物隐集、聚祥盛、均睿堂、行止堂、九介堂、裕泽古彩、芷园、爵振珍等

宜兴紫砂:唐朝霞、紫涵轩、沈锡芬、壶道缘、杨瑶芬、俞群、刘根林、吴菊、吴利群、史小鹏、马可等百位紫砂匠人作品展

长沙铜官窑:泥人刘、曾德国、盛唐工艺、创伟陶艺坊、水墨陶城、哲浩陶瓷、楚风陶社、雅宜陶瓷、馨景陶瓷、广华鑫、富兴窑、铜官异超等

建水紫陶:滇南陶韵、金玉紫陶、铭焱陶坊、雪逢莱、璟卓紫陶、琪窑陶苑、古茗、陶石韵、陶石缘、若拙陶艺、思德堂等

德化白瓷:聚祥盛、还真、心浩堂、锦贵陶瓷、岩德窑等

龙泉青瓷:禾匠瓷坊、小瓷筑院、天下龙泉、善青青瓷、陶舍青瓷等

建阳建盏:隐玺堂、宋景建盏、春中阁、蓝湖鼎、欣贤坊、朱哥建盏、廖文兴建盏等

禹州钧瓷:郭义兴、游龙名家、宋钧瑰宝、小窑匠、运增窑、璟轩堂、董家钧窑等

钦州坭兴陶:一物堂、锦壶堂、柳玥陶子、名人陶艺、四大名陶、仁我斋等

★银铜铁艺篇

银器艺术品:细工坊银壶、妙手淞原银壶、道道一壶、隐盧银器、世福堂、光宝堂、藏川斋、一胜斋、鼎壶春、三江殿、寸彦伟、老寸银等

铜器艺术品:铜话、新铜时代、铜器时代等

铁壶:龙善堂铁壶、加藤松秀铁壶、台湾和寿堂等

★竹木茶空间篇

竹文化艺术品:善竹工坊、湘妃竹、安吉唐舍、择藤、令竹竹器、了竹竹生活、安吉丽娜等

木艺家居:拾木缘发热茶桌、木缘阁、朴木家居、传世红木、恩予木业、檀笑古今家具、五福红木、木艺堂等

茶空间艺术及设计:吴远中、柴田艺术、天琪创意、宽德纳、北川名阁、静和文化、禅修茶道等

★香道茶服篇

香道:沈香缘、古韵沉香、阁中香、凡悟香堂、端香居、汉唐工坊、禅悟香堂、桂兴沉香、沉香轩;

茶人服:生姜茶人服、觉德精色茶人服、来龙唐装等

其他:莺歌烧电陶炉、龙隐斋电陶炉、黄氏刀剑、九禾寿山石、燕顺锡器、御品堂端砚、无墨有画茶盘、彧红手作茶席、禅艺堂茶席、太行崖柏、唐卡、一品核雕、弘宝汝瓷、九道包瓷、陈氏定窑稻田窑、景泰蓝铜壶熏炉、一合相柴烧、朱亮毛笔、荣昌陶田家祥工作室、李亮字画、活火茶灯等

★国际名茶、工艺品篇

共有俄罗斯、法国、日本、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澳大利亚、越南、阿联酋、伊朗、蒙古、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共16个国家和地区百余家企业参展。

国际名茶有台湾的高山茶、印度大吉岭红茶、阿萨姆红茶、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尼泊尔的特级黄金芽、俄罗斯的瑞查德红茶;

国际工艺品有台湾的柴烧茶器、手工艺品、文玩古物,日本的柴烧、越南的红木、沉香,尼泊尔的唐卡、佛珠,阿富汗的青金石、手工地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手工木家具,斯里兰卡的天然宝石等。

精彩活动!茶事体验全接触!

★开幕式

★主题市自贡市“自然贡品·田园荣州·花茶之乡”会期系列活动

★峰会论坛行业交流精制川茶高质量发展论坛、“茶+”创新创意大赛暨“茶+科技消费”论坛、茶驼纷尚成都站·茶行业经营者交流会

★10年茶博·慕茗而来——十强县专场品茗活动荣县、翠屏区、高县、名山区、雨城区、万源市、峨眉山市、旺苍县等专场精彩亮相

★招商推介活动雅安蒙顶山茶招商推介会、成都茶业产销对接推介会、广元黄茶专场推介会、福鼎市福鼎白茶成都推介会、安康“富硒茶·陕茶一号”茶产品专场推介会、毕节高山生态茶推介会、大益茶新品发布会、达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山食荟专题推介会、尚好桑茶招商推介会

★茶文化体验孝行天下亲子茶会、菱角湾爱陪伴亲子茶会、观静茶院免费教你学泡茶、静和茶道茶歌舞演出、中华花艺插画展示、茶服走秀、香道展示

★评优授牌活动优秀组织奖、10年茶博金奖茶叶、四川十大名茶等。

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四川省政府驻重庆办事处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四川省市场营销协会、四川省供货商商会

★协办单位: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省商务发展事务中心、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叶学会、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四川省茶文化协会、亚洲博览集团

媒体支持

约香茗选美器观茶艺学泡茶

寻经销找代理求合作谋商机

4月29日-5月2日

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

第10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

就等你来!

文章来源于:四川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