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槠叶齐

找到约6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你的地区适合种什么茶?——茶树良种大全

  

   什么是茶树良种?


    茶树良种是指在适宜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和加工技术,能够生长出高产、优质茶叶产品的品种。简单来说,就是经过人工栽培、选育出的新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栽培的茶树品种有600多个。其中, 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茶树良种有76个,它们多数为新选育品种,少数为农家品种。现将国家级良种分别简述如下。


(1)祁门种

    祁门种,又名祁门槠叶种,原产安徽祁门县,现今各茶区均有栽培。所制红茶,条索紧细, 色泽乌润,回味隽永,有果香味,是制“祁红”的当家品种。所制绿茶,滋味鲜醇,香气高爽。适宜在长江南北红、绿茶区种植。


(2)黄山种

    黄山种,原产安徽省黄山市黄山一带,现山东省有较大面积种植。适制绿茶,所制黄山毛峰,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香气清鲜。有较强抗寒性,适宜在江北茶区栽培。


(3)安徽1号

    安徽1号在江苏、江西、河南等省有引种。制成红茶,香高味浓。制成绿茶,滋味醇厚,香气清高。适宜于长江南北红、绿茶兼制区推广。

(4)安徽3号

    安徽3号,为无性系殖系,属灌木,大叶,中生种。在江西、河南等省有引种。制功夫红茶,具有“祁红”风格。制绿茶,醇厚爽口,富含嫩香。适宜在长江南北红、绿兼制区推广种植。


(5)安徽7号

    安徽3号,为无性系殖系,属灌木,大叶,中生种。在江西、河南等省有引种。适合制绿茶,条索紧细,绿润显毫,有兰花香。且滋味鲜醇。可在长江南北绿茶产区推广引种。


(6)皖农95

    皖农95,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早生种。在湖南、浙江等省有引种。适合制红茶或绿茶,品质均优。适宜在江南红、绿茶兼制区推广引种。


(7)杨树林783

    杨树林783,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大叶,中生种。在福建、四川等省有引种。


(8)福鼎大白茶

    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原产福建省福鼎县柏柳乡。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均有引种。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早生种。制绿茶,品质优,有板栗香。若制成毛峰类名茶,品质更佳;制红茶,品质亦佳,有甜香;也可制白茶。适宜在长江以南绿茶或白茶产地推广种植。


(9)福鼎大毫茶

    福鼎大毫茶,原产福建省福鼎县汪家洋村。该品种在福建推广外,在江苏、浙江、江西、四川、湖北等省均有引种。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早生种。所制红茶、绿茶和白茶,品质俱优。适宜于在长江以南红茶、绿茶或白茶生产区推广种植。


(10)福安大白茶

    福安大白茶,又名高岭大白茶,原产于福建省福安县穆阳乡高岭村。主要分布于福建的闽东产茶区。现今,在广西、四川、湖南、浙江、贵州、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区均有种植。


(11)政和大白茶

    政和大白茶,简称政大,原产于福建省政和县铁山乡。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晚生种。在福建闽北种植较多。现今,在浙江、安徽、江西、江苏、湖南、四川、广东等省亦有引种。


(12)毛蟹

    毛蟹,又名茗花,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乡福美村。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在广东、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亦有引种。


(13)梅占

    梅占,又名大叶梅占,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卢田乡三洋村,主要分布在福建产茶区,在广东、江西、安徽、浙江、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区亦有引种。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适合制红茶、绿茶,也可制乌龙茶。适宜在长江以南产茶区推广种植。


(14)铁观音

    铁观音,又名红心观音、红样观音,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尧阳乡松岩村,主要分布在福建产茶区,广东省乌龙茶产区也有引种。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晚生种。适制乌龙茶,品质特优,滋味醇厚甘鲜,回甜悠长,香气高强,具有“观音韵味”。


(15)黄棪

    黄棪,又名黄金桂,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乡罗岩村,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乌龙茶产茶区。现今,在广东、江西、浙江等省也有引种。为小乔木,中叶,早生种。适制乌龙茶,香气特高,滋味回甘,有“透天香”之称。此外,也可制成绿茶或红茶。适宜在长江以南乌龙茶产区推广种植。


(16)福建水仙

    福建水仙,又名水吉水仙、武夷水仙。原产于福建省建阳县小湖乡大湖村。在福建茶区都有栽培。此外,广东的饶平、台湾的新竹和台北、浙江的龙泉等地亦有栽培。


(17)本山

    本山,有长叶本山和圆叶本山之分,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的西坪和尧阳一带,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中部和南部的乌龙茶产区。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晚生种。适合制乌龙茶。


(18)大叶乌龙

    大叶乌龙,又名大脚乌、大叶乌,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长坑和兰田一带,在福建茶区均有栽培,广东、江西等省亦有引种。


(19)福云6号

    福云6号, 无性繁殖系, 属小乔木,大叶,特早生种。在福建产茶区有大面积种植,浙江、安徽、广西、湖南、湖北、江苏、贵州、江西等省、区亦有较多种植。适合制红茶和绿茶:所制红茶,条索细,显毫,色泽乌润,汤色红亮。所制绿茶,有峰苗,汤色晶莹,香高味浓,是制毛峰类名茶的好原料。适宜在长江以南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20)福云7号

    福云7号,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中生种。由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目前,福建各茶区均有栽培,浙江,湖南,贵州、四川等省亦有引种。适合制红茶和绿茶;所制功夫红茶条索壮实,色泽吴润,汤色红艳,有“滇红”风格;所制烘青绿茶,条索壮实显毫,汤色黄绿明亮。适宜江南地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21)福云10号

    福云10号,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早生种。由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已在福建产茶区大面积种植,湖南、四川、浙江、贵州、云南等省也有引种。所制功夫红茶,色泽乌润显毫,滋味浓醇,汤色红亮;所制烘青绿茶,白毫显露,滋味甘醇,汤色绿中带黄,香气馥郁。适宜在中南和西南地区的红茶或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22)八仙茶

    八仙茶,原产福建省诏安县西潭乡八仙村。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早生种。在福建省茶区种植较广。适制乌龙茶,香气高锐,滋味浓郁,品质上乘。


(23)凤凰水仙

    凤凰水仙,又名饶平水仙、广东水仙,原产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现今,在湖南、浙江、江西等省亦有引种。为有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早生种。


(24)乐昌白毛茶

    乐昌白毛茶,原产广东省乐昌县,目前在广东的不少产茶县均有种植。适宜在长江以南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25)英红1号

    英红1号,为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大叶,早生种。除广东产茶区种植外,在福建、湖南等省亦有引种。适宜制红碎茶,色泽褐红,香气高锐,滋味浓爽,汤色红艳。但抗寒性不强,适宜在华南地区的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26)凌云白毛茶

    凌云白毛茶,又名凌乐白毛茶,原产广西省凌云、乐业、田林、百色等县、市。在广西分布较广,在滇东地区亦有引种。


(27)桂红3号

    桂红3号,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晚生种。除广西外,还在广东、福建等省有引种。适制红碎茶,滋味浓强,有特殊香气。适宜在华南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28)桂红4号

    桂红4号,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晚生种。除广西有种植外,广东、福建也有引种。用它所制的红碎茶,滋味浓强,有花香。亦可制乌龙茶。适宜在华南地区的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29)湄潭苔茶

    湄潭苔茶,又名苔子茶,原产贵州省湄潭县。除贵州有种植外,四川、重庆、安徽、浙江、湖南、陕西等省、市的产茶区亦有引种。为有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适制绿茶,滋味醇爽。适宜在贵州,以及江南茶区推广种植。


(30)黔湄419

    黔湄419,又名抗春迟,主要种植在贵州产茶区。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晚生种。适制红茶,汤色红艳,香气持久,滋味浓厚。适宜在西南地区的红茶产区种植推广。


(31)黔湄502

    黔湄502,又名南北红,主要种植在贵州产茶区,在四川茶区亦有少量种植。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中生种。所制红茶,香气持久,滋味鲜爽,汤色红浓;制成绿茶,芽毫显露滋味浓厚,香气清新。适宜在西南地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32)黔湄601

    黔湄601,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型,大叶,中生种。除贵州茶区种植外,在四川、广西等省、区亦有引种。所制红碎茶,外形显毫,滋味浓强,品质优良。适宜在西南地区的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33)黔湄701

    黔湄701,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中生种。除贵州产区种植外,广西、四川等省、区亦有引种。适制红碎茶,嫩香持久,浓强鲜爽。适宜在西南地区的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34)海南大叶种

    海南大叶种,原产海南省五指山一带。主要分布在海南茶区。为有性繁殖系,属乔木,大叶,早生种。适制红碎茶,滋味浓强,惟欠显毫。适宜在海南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35)信阳10号

    信阳10号,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除河南茶区种植外,湖南、湖北等省亦有少量种植。适制绿茶,尤适制毛尖类名绿茶,抗寒性强,适宜在长江以北,以及高海拔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36)宜昌大叶茶

宜昌大叶茶,原产湖北省宜昌市长江西陵峡两侧,是湖北省西部茶区的主要栽培品种。


(37)云台山种

    云台山种,又名云台山大叶种、安化种。原产湖南省安化县,已引种全国10多个产茶省、区。为有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适制工夫红茶和绿茶。抗寒性较强,适合在长江南北红、绿茶产茶区推广种植。


(38)槠叶齐

    槠叶齐,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除湖南茶区种植外,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引种。所制红茶,条紧色润,香气纯正持久;所制绿茶,隐毫显露,色泽翠润,香高味醇,是名绿茶“高桥银锋”的当家品种。适宜在江南茶区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39)槠叶齐12号

    槠叶齐12号,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除湖南茶区种植外,安徽、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亦有引种。所制红碎茶,品质上乘;所制绿茶,有板栗香。适宜在江北茶区和江南茶区的红、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40)高芽齐

    高芽齐,又名槠叶齐9,除湖南茶区种植外,河南、湖北、安徽等省的产茶区亦有引种。


(41)尖波黄13

    尖波黄13,为无性系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除湖南茶区种植外,湖北、河南、安徽等省的产茶区亦有引种。


(42)宜兴种

    宜兴种,原产江苏省宜兴市,主要分布苏南地区的产茶区。为有性繁殖系,属灌木,小叶,中生种。适制绿茶,品质较优。抗寒性强,适应性广,可在江北茶区和江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43)锡茶5号

    锡茶5号, 为无性繁殖系, 属灌木,大叶,中生种。除苏南茶区种植外,安徽、湖南等省已有少量栽培。所制绿茶,滋味醇爽,香气鲜纯,是名绿茶“无锡毫茶”的当家品种。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44)锡茶11号

    锡茶11号,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除苏南茶区种植外,安徽、湖南等省的产区亦有引种。所制红茶,色泽油润,滋味浓鲜;制成绿茶,香气鲜郁,条紧显毫。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45)宁州种

    宁州种,原产江西省修水县,主要分布在江西茶区。


(46)大面白

    大面白,原产江西省上饶县上沪乡洪水坑。除江西茶区种植外,安徽、湖南、浙江等省产茶区亦有栽培。


(47)上梅洲种

    上梅洲种,原产江西省婺源县梅林乡上梅洲村。除江西茶区有种植外,湖南、浙江等省亦有引种。


(48)宁州2号

    宁州2号,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主要分布在江西产茶区。


(49)紫阳种

    紫阳种,原产陕西省紫阳县,主要分布在陕南茶区。为有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适制绿茶,品质优良。也是名绿茶“紫阳毛尖”、“秦巴雾毫”的优质原料。适宜在江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50)早白尖

    早白尖,又名早白颠,原产四川省筠连县,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现在浙江、福建、湖南等省亦有引种。


(51)蜀永1号

    蜀永1号,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在广西、湖南、贵州等省、区产茶区,亦有少量引种。所制红碎茶,浓香持久,滋味甘鲜,汤色红艳,品质上乘。适宜在西南地区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52)蜀永2号

    蜀永2号,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中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在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区产茶区,亦有少量引种。适制红碎茶,具有香气浓而持久,滋味浓酽而爽,汤色红艳明亮等特点。适宜在西南地区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53)蜀永3号

    蜀永3号,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早生种。 除四川茶区种植外,贵州、广西等省、区产茶区也有少量引种。适制红碎茶,滋味强爽,品质优良。适宜在西南、华南地区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54)蜀永307

    蜀永307号,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中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贵州、广西等省、区产茶区,亦有少量引种。适制红茶和绿茶,外形、内质,均为优良。唯抗寒性较弱,适宜在西南地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55)蜀永401

    蜀永401号,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中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贵州、广西等省、区产茶区,也有少量引种。制作的绿茶,有嫩栗香;制作的红碎茶,品质亦优良。适宜在华南茶区的绿茶、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56)蜀永703

    蜀永703号,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早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贵州、广西等省、区产茶区,也有少量引种。适宜制红茶和绿茶。制作的红碎茶,滋味浓爽,品质优良;制作的绿茶,品质亦属上乘。适宜在华南茶区、西南茶区的绿茶、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57)蜀永808

    蜀永808,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晚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贵州、广西等省、区产茶区,也有少量引种。制作的红茶和绿茶,香气高锐,品质上乘。适宜在西南茶区、华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58)蜀永906

    蜀永906,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贵州、广西等省、区产茶区,也有少量引种。适合制作红茶和绿茶。制作的红茶和绿茶,品质上乘;制成的绿茶,滋味醇厚,品质亦佳。适宜在华南茶区、西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59)勐库大叶茶

    勐库大叶茶,原产云南省双江县勐库乡。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现今,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产茶区,也有大面积引种。为有性繁殖系,属乔木,大叶,早生种。


(60)凤庆大叶茶

    凤庆大叶茶,原产云南省凤庆县大寺、凤山等乡。主要分布在滇西茶区,现在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省、区已有大面积引种。


(61)勐海大叶茶

    勐海大叶茶,原产云南省勐海县格朗河乡南糯山。主要分布在滇南茶区,现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产茶区亦有引种。为有性繁殖系,属乔木,大叶,早生种。


(62)云抗10

    云抗10,为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大叶,早生种。已在云南茶区推广。所制红碎茶,香气持久,有兰花香,滋味浓鲜。制成的滇绿茶,白毫显露,滋味浓厚。抗寒性弱,适宜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红、绿茶产区推广种植,并注意防冻。


(63)云抗14

    云抗14号,为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大叶,中生种。已在云南茶区推广。适制红碎茶、绿茶和普洱茶,无论内质,还是外形,均属上乘之列。唯抗寒性弱,适宜在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并注意防冻。


(64)鸠坑种

    鸠坑种,原产浙江省淳安县鸠坑乡,主要分布在浙西茶区,现除浙江外,已在湖南、江苏、云南、安徽、甘肃、四川、湖北等省产茶区引种。为有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


(65)龙井43

    龙井43,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特早生种。已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14个产茶省、区种植。适制绿茶,制成的“西湖龙井”,外形扁平光直,色泽嫩绿,清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清绿。适宜在江北茶区、江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66)龙井长叶

    龙井长叶,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早生种。除浙江外,已在安徽、河南、江苏等产茶区种植。适制绿茶,香高味醇,品质优良,亦是制作“西湖龙井”的上乘原料。适宜江北茶区、江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67)寒绿

    寒绿,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早生种,是由格鲁吉亚8号后代中,经系统育种而成。适制绿茶,品质优良。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江北茶区种植,要注意苗期防冻。


(68)菊花春

    菊花春,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早生种。它由云南大叶种与平阳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经系统选育而成。已在浙江、江苏、安徽、四川、江西等省产茶区种植。适合制红茶和绿茶,品质均属上乘。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69)碧云

    碧云,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它由平阳群体种和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已在浙江、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产茶区种植。适制绿茶,尤适制毛峰类绿茶,具有条索紧细,色泽翠绿,香气高爽,滋味鲜醇的特点。适宜在江南茶区、江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70)迎霜

    迎霜,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早生种。它由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已在浙江、安徽、江苏、河南等近10个省、区的产茶区种植。适制红茶、绿茶,外形、内质,均属优良。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71)劲峰

    劲峰,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早生种。已在浙江、广西、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等近10个省、区的产茶区种植。所制炒青绿茶,条索肥壮紧实,绿润显毫,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是制毛峰类绿茶优质原料。制成工夫红茶,外形紧细,乌润有毫,香郁味甘。制成红碎茶,品质亦优良。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72)翠峰

    翠峰,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生,中叶。它由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经单株选育而成。已在浙江、安徽、湖北、江苏、江西、河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产茶区推广。所制绿茶,条索细紧,色泽绿润,白毫显露,香高味爽,是制名优绿茶毛峰的上等原料。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绿茶区推广种植。


(73)青峰

    青峰,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在浙江茶区有种植。所制绿茶,品质优良。适宜在长江以南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74)浙农12

    浙农12,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已在浙江、安徽、湖南、广西、陕西、贵州、江西、江苏等省、区的产茶区引种。所制红碎茶,香高味浓,叶底红亮,品质上乘。所制绿茶,外形绿翠多毫,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是制名优绿茶毛峰的优质原料。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75)浙农113

    浙农113,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已在浙江茶区推广。适制绿茶,条索纤细,白毫显明,色泽绿润,清香持久,滋味浓鲜,品质特优,也是制毛尖类名优绿茶的上等原料。适宜在长江南北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76)白毫早

    白毫早,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早生种。除海南外,已在湖北、安徽、河南等省引种推广。适制绿茶,尤其适制毛尖类高档绿茶。抗寒性强。可在长江南、北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关于科维乐


    科维乐通过多方探索实践,推出了“智能云茶追溯系统”,依托于微软云平台,从茶叶生产的上游、中游、下游和行业标准及规范入手,全面溯源,实现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追溯。同时,针对茶农、茶企、茶商、消费者和藏家,分类设计溯源线路,量身定做符合实际的追溯方式,为打造透明安全的云茶市场服务,助推“千亿云茶”产业朝着规范化、体系化发展。

茶树品种概念

品种

具有一定经济价值、遗传性状相对一致的栽培植物群体。

茶树品种按其来源、繁殖方式和适制茶类,分地方品种、群体品种、育成品种、引进品种、有性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以及红茶、绿茶、乌龙茶品种等;

按发芽迟早分特早生种、早生种、中生种和晚生种;

按审定部门分国家级品种和省级品种。

品种命名

对农家品种或选育品种赋予名称。

茶树品种名称尚无统一规定。命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按地名命名:如鸠坑种(产于浙江省淳安县鸠坑乡)、十里香(产于云南省昆明市金马乡十里铺)等;

按形象比喻命名:如奇曲(枝条弯曲成“S”形)、佛手(叶形如手掌)等;

按叶片大小命名:如勐库大叶茶、金瓜子等;

按发芽早晚命名:如吴山清明茶、不知春等;

按芽叶色泽命名:如尖波黄、安吉白茶等;

按芽叶茸毛命名:如福鼎大毫茶、凌云白毛茶等;

按茶味命名:如远安苦茶、江华甜茶等;

按生育特性命名:如迎霜(霜降前后芽叶仍生长)、槠叶齐(发芽整齐)等;

按选育编号命名:如英红1号、皖农95号等。

有性系品种

亦称“有性繁殖系品种”。世代用种子繁殖的品种。植株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繁殖简便,故多数农家品种均属此类。

由于有性后代已发生性状分离而导致茶树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多样性,对茶园管理和鲜叶采收不利,因此,除自然条件差的局部地区外,已不提倡用有性系品种繁殖。

需有性繁殖时要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植株纯度相对较高的茶园留种;选择优良植株混合采种;在苗圃进行单株择优汰劣。

群体品种

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能自行繁殖的一群同种个体。因经长期的自然选择,故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但个体间性状差异大,在同一群体内常包括着若干个不同的类型。

如龙井群体中,芽叶色泽有绿、黄绿和紫色;发芽期有早、中、晚;叶形有长叶、圆叶、普通和瓜子形。

群体品种中的一些优良单株是系统育种的主要原材料,如高产、优质、早生绿茶良种“龙井43号”就是从龙井群体种中选育而成的。

栽培品种

生产上栽种的品种。它可以是地方品种、育成品种或引进品种。

按繁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有性系品种采用种子繁殖;无性系品种采用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

育成品种

根据预定的育种目标,通过系统选种、杂交育种以及其他育种方法育成的新品种。它比地方品种具有更多的优良性状。

中国绝大多数育成品种系采用系统选种、无性繁殖的方法育成。

当家品种

栽培面积大。在一地区生产上作为主要栽培的品种。

如勐库大叶茶是云南茶区生产红碎茶的当家品种,福鼎大白茶是江南茶区生产绿茶的当家品种,铁观音、黄棪是闽南茶区生产乌龙茶的当家品种。

有些无性系当家品种,常作比较试验的对照种。

国家品种

由国家级品种审(鉴)定机构审(认、鉴)定的品种,可以在全国适宜生态区域推广。

自1984年至2012年,我国分五次审(认、鉴)定国家级茶树品种124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品种107个。

品比

茶树育种程序之一。将选出的品系或引进品种与对照品种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的试验,

主要观测物候期、品质、产量和抗性,需连续观测3年以上;同时记载生物学特性和其他农艺性状,测定主要生化成分等。

凡综合性状或某些性状超过对照的可参加区试。

区试

茶树育种程序之一。主要鉴定茶树品种的区域适应性,是鉴(审、认)定的和推广的主要依据。

在各类茶区中选择土壤、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茶类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设点,按统一实验设计同时进行,试验品种的物候期、品质、产量和抗性,重点是对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试验一般需要进行6年。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二级,

品种审(鉴、认)定

茶树育种的最后程序。品种审(鉴、认)定组织根据品种区试结果或生产试种表现、对照品种审定标准,对新育成或引进品种进行评审,从而确定其生产价值及推广范围。

茶树品种审(鉴、认)定主要分国家和省二级。国家级鉴定工作目前由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负责;省级由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委员会负责。

标准品种

为了明确同一性状的不同表达状态,在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指南中提供标准品种(example variety)。

这主要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以实例说明性状,二是提供每个品种适当的表达状态的描述依据,以建立国际统一的品种描述。

省级品种

经省(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人)定,在省(区)范围是以生态区域推广的品种。

地方品种

亦称“农家品种”、“传统品种”、“地区性品种”。在当地自然或栽培条件下,经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形成的品种,对当地自然或栽培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除一些无性系品种外,一般多为较混杂的群体,如发芽期、芽叶色泽和叶形均有多种变异,是系统育种的原始材料。

无性系品种

亦称“营养繁殖系”。源于同一植株的营养器官通过扦插、压条或组织培养等方式产生的一群相同个体,并世代采用这一繁殖方式。

由于繁殖过程没有雌雄配子结合,不发生基因重组,因此个体间具有同样的基因型,在相同条件下,表现型也一致。

政和大白茶、铁观音、槠叶齐等品种均属于无性系品种。

品系

起源于同一单株或同类植株,遗传性状相对一致,已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尚未进行区域试验或未经审定的作为育种材料的一群同类个体。

如从龙井群体中选出的6043单株,经性状鉴定、无性繁殖、品种比较试验之后,就称6043品系。

株系

育种过程中的前期材料。入选单株时,经初步观察鉴定、无性繁殖,具有一定数量的同类个体,在品种比较试验之前统称株系。

如从龙井群体中选出的龙井6043,前期即称6043株系。

单丛

亦称“名丛”。广东潮汕乌龙茶区和福建武夷茶区,将一些制作乌龙茶的品质优异、风格独特或具有特殊韵味的单株称为单丛。一般从有性群体中采用单株选择法育成,如凤凰单丛系从凤凰水仙中选出。

单丛有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并形成固有的商品茶品牌,售价显著高于群体种。

产于广东的著名单丛有凤凰单丛、岭头单丛等;福建以武夷山的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四大名丛最著名。

品种区别

对品种适栽区域进行的划分。根据茶树品种适应性和适制茶类划定种植地区。

中国茶区水平分布广阔。从北纬18°-36°,从东经94°-122°。垂直分布,从海拔几米到2600米,茶树生态环境十分复杂。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区划组根据各地的生态环境、产茶历史、品种分布、茶类结构等划分四大茶区:

①华南茶区。位于福建大樟溪、雁石溪,广东梅江、连江,广西浔江、红水河,云南南盘江宝山、盈江以南,包括广东、福建中南部、海南省、广西南部、云南南部。茶树品种主要是乔木型大叶类,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中小叶类兼有少量分布;主产茶类为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

②西南茶区。位于米仓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包括黔、川两省,滇中北部和藏东南部。茶树品种分布以小乔木、灌木型大中叶类为主,也有少量乔木型大叶类;主产茶类有红茶、绿茶、沱茶、边茶等。

③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大樟溪、石雁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浙、赣、湘三省、粤、桂北部,闽大部,以及鄂南、皖南和苏南。茶树品种主要为灌木型中小叶类,间或有小乔木大叶类;适宜生产茶类有红茶、绿茶、白茶、黑茶、乌龙茶等。

④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山东省沂河以东,包括陕、皖、苏、豫、甘、鲁部分地区。茶树品种主要为灌木型中小叶类,抗寒性较强。茶类以绿茶为主,皖北等地有少量黄大茶。

品种搭配

对具有不同特性或适制性的品种根据生产要求按照一定比例搭配种植。合理的茶树品种搭配可以调节茶叶采制“洪峰”,有利于改进茶叶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

如按发芽期早、中、晚搭配,一般红茶区以中生种为主(50%-60%),绿茶区以特早生、早生种为主(50%-60%);

如按制茶品质特点搭配,则将高香型品种与浓强型品种各占50%左右种植。如同时采摘加工,就可获得香高味浓的优质茶。

品种适制性

品种适宜加工茶类。

一般按照绿茶、红茶或乌龙茶等茶类采摘标准采摘鲜叶原料,加工成相应茶类,通过感官审评来判断该品种的适制性,如果基本达到或超过该一类茶对照品种的品质,则定为适制该茶。

良种

具有一项或多项优良经济性状的品种。这种性状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时效性。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茶树良种:

①品质明显优于现当家品种20%以上,或经统计分析增产显著、品质相当;

②开采期比现当家品种早5天以上,或抗逆性明显强于当家品种,产量、品质相当。

良种良法

优良茶树品种,需要有优良的栽培措施、加工方法与之配套,实现优质高产与高效。

文:中国茶叶大辞典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南茶树种质资源

今日导读

第一章·第一节 茶树种质资源

- 茶树种质资源分类 -

茶树属被子植物门(Embryophyto)、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茶组(section sinensis),茶组内所有的种和变种统称为茶树植物(表1-1)。

茶树按照植物形态学演化程度,分为原始型和进化型;按照性状分为野生型和栽培型。各种类型的茶树在形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都表现出连续、渐进的演化趋势(表1-2)

茶树的植物分类和品种分类两者有不同的范畴,茶树品种分类主要依据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自然生长的茶树,根据树型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3种。

乔木型或小乔木型茶树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冬季温暖的亚热带地区,树高达10~20m, 树姿直立,叶面平滑富光泽,叶尖延长,锯齿稀疏,适制红茶和普洱茶。灌木型茶 树由乔木型茶树北移演变而成,适应性广,分布于世界各产茶国,树高1~2m(一般均控制在80~90cm),树姿披张,借根颈枝复壮树冠,构成侧轴系统,再生能力强,叶面平滑或隆起,叶尖渐尖或钝尖,适制各种茶类,尤以适制绿茶、乌龙茶等。

根据物候期早晚可分为特早生、早生、中生和晚生等;根据叶片大小可分为特大叶种、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其中叶面积<20cm2 为小叶种,20cm2≤叶面 积<40cm2 为中叶种,40cm2≤叶面积<60cm2 为大叶种,叶面积≥60cm2 为特大叶种,叶面积=叶长×叶宽×0.7)。根据茶类适制性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适制品种等。

一个栽培品种通常用树型、叶片、物候期等综合描述,如“槠叶齐”为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 茶树种质资源特点 -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又是茶树的起源地,有着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

茶树种质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演化,不断适应变化多样的耕作制度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不断得以充实与发展,积累了由自然选择和人工选种所引起的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蕴藏着控制各种性状的基因,形成了各种优良的遗传性状及生物类型,具有满足人类不同育种目标所需要的多样化种质特点,与茶树栽培和茶叶品质直接相关的特点主要有生化成分多样性和叶片结构特征多样性。

陈亮对来自全国各地的596份茶树资源生化成分研究的结果表明,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丰富,常规生化成分的变幅比较大,不同原产地(省)之间差异显著。

茶多酚含量平均为28.4%(13.6%~47.8%),从北到南逐渐升高,以云南资源最高;儿茶素总量平均为144.6g/kg(81.9~262.7g/kg),以湖南资源最高;氨基酸总量平均为3.3%(1.1%~6.5%),南部地区资源的含量比北部和东部地区低得多;咖啡碱含量平均为4.2%(1.2%~5.9%),高咖啡碱资源以云南为最多,而属福建次之;水浸出物平均为44.7%(24.4%~57.0%),变化趋势与茶多酚一致;超常规成分资源以云南、湖南和福建最多。

(茶树种质资源-生化成分特色)

- 湖南茶树种质资源 -

湖南省地处东经108°50'~114°15'、北纬24°40'~35°05'。东为幕阜和罗霄山脉,西为武陵、雪峰山脉,南有五岭山脉,中部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北部为洞庭湖;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18℃,年降水量1200~ 1700mm,相对湿度多在80%左右;土壤肥沃,微酸性,自然肥力较高,适宜茶树生长,属我国茶树区划的江南茶区。

湖南境内分布着以城步峒茶、江华苦茶、汝城 白毛茶、安化云台山种和保靖黄金茶等5个群体为代表的茶树种质资源,茶树资源非常丰富。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湖南省茶学专家对城步峒茶、江华苦茶、汝城白毛茶、安化云台山种、保靖黄金茶等地方群体资源进行了生态环境观察及生化成分分析, 并对一些优良群体的单株进行了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研究,挖掘了40多个地方品种,审定(登记)茶树良种36个,其中国家级茶树良种12个、省级茶树良种24个 。直接通过本地野生茶树资源鉴定、评价选育而成的无性系品种共15个、地方群体品种5个,通过资源创新育成无性系品种16个。

保靖黄金茶1号、黄金茶2号、槠叶齐、碧香早、茗丰、湘红3号、白毫早、桃源大叶等品种成为湖南省主栽茶树良种。

湖南省打造了“安化黑茶”“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沅陵碣滩茶”“石门银峰”“岳阳黄茶”等公用品牌,获得21个中国驰名商标、102个湖南省著名商标,18 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列入《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湖南省成为全国茶叶优势区域规划中的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优势区域,是全国著名的“绿茶优势产业带”“黑茶产业中心”“中国黄茶之乡”,形成了绿茶、黑 茶、红茶、黄茶、花茶等多茶类发展的产业结构。

来源: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