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竹筒茶熟茶销售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月10日,茶业复兴二楼高朋满座,由茶业复兴和芒嘎拉联合举办的老曼峨古树熟茶大匠专场品鉴会正在举办


110日,茶业复兴二楼高朋满座,由茶业复兴和芒嘎拉联合举办的老曼峨古树熟茶大匠专场品鉴会正在举办。这也是复兴沙龙的第183期。



 朦: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沙龙现场,我是本场主持人陈朦。本场茶会的主题是:老曼峨古树熟茶“大匠”专场发布与品鉴。在开始喝这款熟茶之前,我们会先冲泡一款老曼峨的生茶,一山一味,感受完生茶的气韵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熟茶的芳香。

 

不知道在场的朋友有多少人去过老曼峨这个地方呢?不知道去过的朋友里面有多少去过老曼峨之后就喜欢上这里了呢?我18年去过老曼峨采风,并且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我当时住在小学旁边的一户茶农家里,那户人家的对面有一个初制所,刚好就是芒嘎拉,所以可以说与芒嘎拉非常有缘了。


 

在去之前,老曼峨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地名,但去过一次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我自认为还是去过不少茶山,但去过之后立马就喜欢上这个地方还是很少。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老曼峨这个地方。老曼峨拥有1380年的历史,是一个布朗族寨子,全民信佛教,布朗族是最早种茶的民族,在云南,哪里有布朗族人居住,哪里就有古茶树,老曼峨是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寨子。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老曼峨佛寺,我去的时候正好遇上赕佛,佛寺外有一块区域禁止女生进入,还好佛爷在外面给我泡了一杯茶。

 

布朗山水土滋养下的茶最典型的味道,莫过于与布朗人相伴千余年的茶树的味道。老曼峨以苦茶与甜茶闻名,村中有一棵茶王树和一棵茶后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茶王树归集体所有。拴着红布的这棵树是老曼峨的苦茶,村民们会在苦茶上做特殊标记,有的会放上石头有的会拴上红布。

 


介绍完老曼峨,下面有请海燕为大家介绍芒嘎拉以及我们正在喝的这款老曼峨生茶。

 

 燕:大家好,我是芒嘎拉茶厂的马海燕。下面由我带领大家认识芒嘎拉茶厂,一家只做古树纯料的企业。我们的创始人是班汉锋先生,祖籍云南,自幼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喜爱书法,喜爱音乐,每年在茶山都会给我们打鼓、唱歌,活跃气氛。班总钻研制茶工艺,做事严谨,注重细节,被誉为芒嘎拉茶厂第一杀手,这个杀手指的是杀青高手



很多茶友会问芒嘎拉是不是一个寨子的名称?又或者是不是地名?其实都不是,芒嘎拉乃傣语,在承载傣族文化历史的贝叶经中有记载,在傣族的《大吉祥经》中也有记载,是神奇美丽吉祥幸福的之意。把芒嘎拉加在自己名字面前就是加持自己,我的微信名是芒嘎拉海燕,就是吉祥幸福的海燕的意思,大家也可以在自己名字前加芒嘎拉,就是吉祥幸福的人了。芒嘎拉的企业宗旨是:遵循古法,一心制茶,即茶即心,致力于完美品质的创造。我们坚持做手工的小众高端茶品,迄今为止已经有15年。



我们的品牌创立于2004年,2004-2008年期间,创立芒嘎拉制茶技术,制定芒嘎拉制茶标准。2009年建立了第一个小型精制厂,2014年在勐海八公里,建立芒嘎拉茶叶精制厂,占地9000平方米,欢迎大家来厂里指导、学习。为了让芒嘎拉的品质更加稳定,我们又分别在布朗山乡、格朗和乡、勐混镇、勐宋乡等辖内知名山头建立了14个初制所,遵循古法工艺科学制茶。

 


这是我们品牌的构架图。我们有自己的古茶园和初制所,最大的优势是固定茶园,原料稳定,匠心工艺,年年延续。今年能喝到老曼峨生茶,明年也能喝到同等品质的生茶。古树纯料的标准是:一山一寨一款茶。我们目前不搞拼配,不混春茶秋茶,因此每一款茶都是棱角分明,不会出现同样口感的茶叶。可以做到香气饱满且持久、喉韵深,滋味醇厚、生津强烈、回甘持久、个性鲜明。

 


纯料古树茶的优越性在于,古树茶汲取了数百年的天地灵气,个性鲜明,滋味纯正,品质超群。所有使用茶树都是百年以上,更多产品是300-500年的树龄。虽然我们茶是新的,但树一定是老的。以古树纯料,古法制茶,还原其本真风骨,保证茶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做到更好。希望每一位茶友都能喝到完美品质的芒嘎拉古树茶。

 

目前我们所有茶叶,都是手工杀青,揉捻,采用传统石磨压制。做到了遵循古法工艺科学制茶的理念,建立标准化、专业化的全手工初制所,从鲜叶开始把控质量,用自己培养的制茶师傅做茶,真正做到品质稳定。我们的制茶师都是班总培育出来的,班总精通拉祜族、傣族、布朗族、僾伲族四门少数民族语言,可以和师傅们无障碍沟通。

 


这些是芒嘎拉近几年获得的各项荣誉。2018年我们的两款产品:春茶布朗山和春茶帕沙送去参加广州茶博会,两款都获得了金奖。深圳茶博会我们送选了春茶老曼峨和另一款云南七子古树熟茶饼,老曼峨获得金奖,七子饼熟茶获得银奖。通过不断努力,芒嘎拉也进入了中国品牌馆。

 

我们通过了49项农残检测,均未检出农残,还通过了38项质检标准,所有产品都可以放心喝。



2013年芒嘎拉在老曼峨建立第二代初制所,14年建立的建立老曼峨现代标准化、专业化全手工初制厂,使用面积达2000平方。


芒嘎拉在老曼峨有很多片茶园,先民种植了这些古树,这些茶树生长年份长,有好几百年树龄,古树与原始森林混生共长,采取最原生态的种植与管理方式。大家会觉得这个茶很苦,是因为老曼峨被誉为苦茶系中的老大,属于布朗山区,海拔1650米,常年高温湿润,是布朗山脉上最有个性的茶。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这个苦咽下去后立马就变甜,这种苦得很纯粹,苦得能化开,干净利落,不是死苦。只要喝一杯苦茶,之后就能感受到无边无际的甜。


老曼峨的毛茶芽多,显白毫,叶底鲜活柔软,有韧性。



老曼峨有一间最古老的佛寺,已有1380年历史。唯苦近佛,苦是参禅悟道的一种表现,老曼峨苦得纯粹,唯苦近佛,苦是参禅悟道的一种表现,老曼峨苦的很纯粹,是一种干净利落的苦,苦的令人舒服。味最酽,野性足,其茶气重,而且来的猛,来的快,像个劲道的按摩师,按摩你口腔的各个味蕾,让你的口腔感觉是立起来的,有立体感,而且按得恰到好处,所以让你很舒服。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应老曼峨的苦,老曼峨是一款会挑人的茶。老曼峨自古有苦茶甜茶之分,但老曼峨的甜茶也不过是比苦茶稍不那么苦而已。我们采过一株单株,没有那么苦,耐泡度很好。



为什么老曼峨会苦?一是跟树种有关系,二是跟生态环境、植被有关系,三是老曼峨的土壤里微量元素含量要多一些。


这款布朗山上最有个性的茶,能把苦尽甘来完美诠释,老曼峨是所有爱茶人绕不过的寨子。喝过临沧、易武、景迈,最终还是会来喝老曼峨。如果你爱茶,也一定要喝喝老曼峨。我的介绍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



主持人:感谢我们幸福吉祥的海燕。大家桌上有一张品鉴表,大家一定要写上名字,我们一会儿会进行抽奖。接下来请周重林老师讲讲老曼峨以及为什么广东人会喜欢老曼峨这样的苦甜茶园。

 


周重林:听了海燕的介绍很受感染。我在她的发言上做一些补充。苦茶是一个树种,最先在红河南部发现,只存在于个别地方。但老曼峨的茶不是最苦的,我们今年去了先锋寨,这个地方的茶也特别苦。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为了驯化苦味,使用了各种方法。其中一种源远流长的方法,也仅保留在老曼峨这个地方的,叫做茶礼



布朗族婚配要送的茶礼就是腌制竹筒茶,腌制会降低苦感,就像汉族做腌菜一样。很多人第一口吃会觉得味道很怪异。同样的还有苦笋变成酸笋。在汉语世界中,茶礼在明代就消失了,后来我们发现茶礼在老曼峨仍在流传。茶礼在过去专指婚聘之礼。老曼峨这个地方讲茶谈,很早以前就把茶树当作重要的礼物送人。

 

为什么要讲广东人喜欢苦甜茶?为什么广东人扎堆在布朗山,为什么大益要在布朗山建立万亩基地。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过卢国龄和邹炳良。回答很简单,当时大益茶场的主要顾客是广东人和香港人。广东和香港人喜欢这里的茶,其他地方种不出这样的味道来。1980年广东把云南大叶种移栽到了海南和广东英德,这种交流是双向的。广东喜欢凉茶,凉茶也分两种,苦茶和甜茶,唯一可以对标的滋味口感就是布朗山。



老曼峨苦茶树与甜茶树混种,混采带来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口感的协调。在没有严格区分的时候,这种协调全部依赖种植比例。我推测每一片茶园,都是因为选择树种的结果,随着老曼娥这个母体在布朗山的不断扩张,和帕沙甜茶的北迁,在老班章这个地方实验种植出了苦甜茶的最佳种植比例,这种比例造就的口感刚好迎合了某一部分老广的味觉追寻,于是这里便成为寻味者的角逐天堂。


人们喝茶是因为喜欢苦味,追求苦,周作人的书斋名就叫苦茶斋。广东人投资扎堆在勐海,做的都是布朗山茶,两者的价值模型,口感模型都是对标的。我们需要思考,能不能再复制一个广东模型出来,用那个地方的标准模型去适应市场。



现在是接受美学的时代,大众需要听得懂的话语,需要泡茶的人把抽象的滋味具象给大众看。在茶博会上有些茶企卖得好,有些却收效甚微,这都是有原因的。好的茶企建立了自己的销售话语体系。芒嘎拉形成了自己从茶山到制茶所到体验店完整的体系。三位一体解决了信任源的问题。


去年新旧交错时,我们在这里讨论了茶叶书写的问题,多年前茶叶专家都是江浙地区,但这几年茶的话语权逐渐从江浙转移到云南来,随着中坚力量的形成,构建云南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们会越来越有自信。只有行业发展越趋成熟时,才会有这样的场景产生。


简单的喝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我们今天喝茶的意义,发现人在其中的作用以及探索人和茶发生的关系。

 


张梅:在场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各位来宾参加「大匠」发布会,14年来芒嘎拉从一个小品牌发展为今天产供销一体的企业,离不开各位的认可和支持,未来我们定会坚持做高品质的古树纯料。欢迎大家来芒嘎拉各门店做客,祝愿大家心想事成。


 

海燕: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这款重量级古树熟茶,「大匠」。何谓「大匠」:


原料精选,匠心独具

科学研制,匠工所依

严控工艺,匠人精神

完美诠释,谓之匠也


这款茶原料储备花了3年时间,2015-2017,共储备了晒青毛茶4.1吨。201712月下堆,18211日发酵结束,这并不意味着就能起堆。这款茶为什么能这么醇厚,汤色透亮,滋味有棱有角,是因为我们用了一个月时间养堆。我们用的是第二代发酵工艺,但做到了汤净、味醇,具备了生茶的特点,苦得实在利落,还能回甘生津,层峦叠嶂,峰回路转之后遇见无边无际的甜,喝完之后整个人会很通透。



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际损耗:4100公斤,出堆只有3362公斤,分筛之后散茶2870公斤,茶头492公斤。上市时间是20191月,限量4200片,七片一筒,四筒一件,每一件茶里面都付有大匠质检报告。


可以看到,大匠干茶外形:条索肥硕壮实,显毫,松紧适度,饼形周正,不做撒底盖面,表里如一。口感特点:茶汤厚实,具备老曼峨生茶特点,有苦底,喉韵深,回甘生津强烈。一会请大家安静地品鉴7泡,并填写品鉴记录表,请大家全程止语,谢谢配合。

 


 朦:大家喝的怎么样,有没有被这款茶的滋味惊艳到?下面请云南大学专门研究微生物,酒的发酵和熟茶的发酵都有涉及的张理珉教授为我们讲讲熟茶发酵的知识。

 

张理珉老师:听了介绍,第一次认识这家企业。传统的晒青制作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去年省政府发布《关于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其中第四条讲到了对初制所和初制工艺的规范。过去为了迎合消费者,加入了很多其他茶类的工艺,例如红茶萎凋,让茶带有花香或者蜜香。但我深深感到传统古法工艺应该要坚持。好的原料,传统工艺的保持,才是好的生茶得以继续的关键。



熟茶用二代工艺做得这么好,确实不容易。生茶靠原料,熟茶靠技术。发酵技术不过关,产品品质会有很大影响。熟茶发酵中原料占40%,技术占60%。熟茶发酵是微生物占主导的固态发酵过程,在不同发酵时间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会发生转变,一开始霉菌占主导,后期是酵母菌占主导。一说到微生物,很多人觉得很虚无缥缈。但其实微生物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我们时时刻刻和微生物接触,微生物和生活息息相关。


熟茶发酵中,微生物种类来源四个方面,一毛茶本身,二是发酵环境,三是潮水用的水带来,四是翻堆时人带进去的。这其中有些微生物起作用,有些不起作用。如何控制和把控发酵技术至关重要,让有正方向作用的微生物发挥作用。



云南晒青茶中多酚含量高,抑菌效果明显,前期细菌和酵母菌生长均受到抑制。但黑曲霉适应性强,很快能适应发酵环境。


转化和降解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氧化,第二个是转化,第三个是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蛋白质,多糖,果胶质从大分子向小分子的降解。这些营养成分更适合酵母菌和细菌的生长,中后期霉菌被酵母菌代替,长势就不如前20天,菌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显著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堆温的控制非常重要,堆子的中心温度可以达到六十七十度,高温情况下对不耐高温的细菌有杀菌作用,这也是普洱茶熟茶发酵进程中只以少数几种菌类为主导,没有杂菌生长的原因。



从发酵工程角度说,普洱茶发酵属于微生物固态发酵,翻堆过程是耗氧和厌氧交替进行,每5-7天需要翻堆,这是为了满足微生物生长和转化要求。长时间不翻堆,茶会发酸,因为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一直处于厌氧条件,会积累越来越多有机酸,这时候就需要在耗氧的情况下来分解。

 

随着发酵进程,可利用的物质越来越少,茶堆上水分含量减少。如果水分过重会带来细菌的疯狂生长的危害。有的熟茶为什么不好喝,闻着有霉味、堆味和腥味。实际上,这个腥气就是水分和温度控制不合适带来了后期杂菌的生长,影响茶叶品质。发酵过程中前期水分含量高,中后期应该减少,这些调控都是围绕不同时期、不同种类微生物生长代谢需求而改变的。

 


发酵技术就是通过温度、水分、翻堆、ph值、空气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所以熟茶的发酵技术非常难。原料的问题、微生物来源问题、发酵控制问题都需要发酵师傅的灵活处理,不能一味地以固定的工艺来发酵茶,发酵也讲究看茶做茶。表面上看是敷衍的话,但真正体会之后才发现是非常复杂的一句话,都是为了让优势菌种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们预期结果。

 

第二代发酵技术是自然发酵,对于发酵师傅技术的考量要求比第三代更高,这款茶陈香已经显露,香甜滋味,没有堆味杂味,杯香香甜感十足。入口有微苦,和原料有关系,更多感受到了甜和润。发酵程度的控制也做得很好。

 


近几年随着发酵技术的提高,各企业开始重视发酵程度的控制。2010年以前熟茶常常发酵过度,汤色黑褐,叶底有碳化。发酵太过汤色虽浓,像酱油,但滋味淡薄。我主张发酵七成熟,讲究生津回甘,是有科学道理的,七成发酵也给后期转化留下了空间。

 

好的生茶好找,好的熟茶却难得。是因为一款好熟茶的出现既需要好的原料,更需要好的发酵技术。

 

 朦:微生物确实无处不在,感谢张老师为我们介绍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神奇力量。下面请各位嘉宾发言。

 

中华传统文化使者赵慧成先生:刚刚我在赏花、品茗、听曲中完成了喝了七杯茶,芒嘎拉真的是在很用心的做茶。我想到了卢仝的七碗茶诗。今天是腊月初一,我们在这里品茗,我把我的感受概括为七句话:润喉止咳、解闷除烦、消食降火、清热解毒、减肥防癌、醒脑增智、延年益寿、希望大家多喝茶喝好茶。



经销商代表刘平先生:很荣幸作为经销商代表发言,感谢给我一个交流的平台,从13年开始我和芒嘎拉结缘有5年时间,我见证了品牌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销售工作由当初的松散结构逐渐转化为符合市场规律和符合自身需要的模式。目前为止营销体系的完善,产品的技术、宣传的提高,我们已经具备了和名牌竞争的实力。除了具有独特品牌文化,还因为对其产品和定位恰当,并且相当高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在各位的支持和努力下,我相信会留下芒嘎拉茶叶浓墨重彩的一笔。



普洱茶交易市场李建标先生:很高兴受邀参加品鉴,同行之间常常会想做高端熟茶,但想和做是两回事,做是很难的过程。很荣幸在大家共同的见证下,很开心看到芒嘎拉走在行业前段。通过这款茶能感受到真诚和工艺的完善,在用匠人精神做茶,芒嘎拉对熟茶工艺的把握非常到位。



云南省博物馆曹老师:各位好,有幸参加品茶活动非常开心。我只有3年茶龄,2015年因为云博举办的八省《茶马古道展》而认识了弘益的老师们参加学习,后来又认识了张梅女士。我认为喝茶要认准人品,才会去买茶、存茶。今天这款茶汤色红浓明亮,蜜香和甜香陈香浓郁,一款好茶不仅要品热杯香还要闻冷杯香,大匠的杯底挂香很强。口感醇和滑爽,体感很明显。这是我第三年喝芒嘎拉的茶,今年买了几十公斤。



普洱茶制茶工艺在2008年入选非遗传承名录。我今年参加了茶山游学,亲自跟着班姥爷一起体会了整个制茶过程,知道小小的茶汤里面包含了很多人的辛勤付出。芒嘎拉茶有三个优点,一是原料优质;二是制作工艺,他们的茶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第三,茶价很美丽。我认可班总,认可张梅女士,我会继续在他们家存茶。好茶芒嘎拉,你值得拥有。



 朦:如果说张老师是发酵理论很丰富,是学院派,那班总则是发酵实战经验丰富的实践派了。我一直关注芒嘎拉,知道他们不仅用老曼峨发酵,还用老班章发酵,并且都是班总亲自发酵,他有了十几年的发酵经验,敢用这么贵的原料发酵熟茶一定是有十足的底气。


班汉锋:大家好,今天和大家相聚一堂,品饮新品,心里很舒畅。欢迎张教授和大家的光临,谢谢周老师的准备。刚刚介绍了大匠的基本情况,也品鉴了大匠的庐山真面目。听了张教授的发言我受益匪浅。



我想跟大家分享发酵的初心,首先是原料的精选,普洱熟茶的发酵过程是以晒青毛茶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氧化聚合缩合等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熟茶特有的香气和滋味。内含物质越丰富,滋味越醇厚。所以原料的丰富程度很重要,不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发酵环境,普洱茶发酵离不开发酵环境中的微生物,芒嘎拉发酵车间经过多年使用,有稳定的微生物群落。


三、匠心发酵,芒嘎拉有自己的技术发酵团队,我作为技术核心骨干,每次下堆潮水都要亲自把关和参与,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至于怎么发酵?大家以为我有武功秘籍,其实没有。我的发酵技术有曾云荣先生的教导,卢云先生的言传身教,他们的经验是我的财富。发酵数量需要足够的数量,如果堆子太小,不保温不保水;如果温度不够,也无法发酵好。原来每发酵一次需要四五吨茶,现在可以减少到一吨。



发酵潮水率大约是百分之三十,要靠看茶做茶,有经验的发酵师会留一点余地。潮水过多,会发现泡开后的叶底像泥一样。一般做堆,堆高应该在80公分左右,到三翻四翻时可以控制在55-62度之间,在不烧堆的前提下,升温可以起到灭菌作用,香气好,反应速率高;低温发酵速率低,出堆后堆味较重。



大匠我认为发酵度在7成左右,终止发酵后,需要进行养堆,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细节,能促使茶红素加深,堆味减轻,香气更正。这是芒嘎拉发酵的特点。总之,选用好的原料,把控好潮水量、温度点、翻堆时间点、终止发酵时间点,就能发酵出好的熟茶来。



芒嘎拉茶厂地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八公里曼峦回村,欢迎来访!


文章由茶业复兴编辑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

未经嘉宾审校

解释权归嘉宾所有

2019年正皓茶 傣家竹筒茶 评测: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当春天来临时,最先知道的当属茶与属茶人了。当别的花茶树木还没从冬天的休眠中舒醒过来时,茶树便已经慢慢的长出嫩芽来;当大地还是一片残冬的萧瑟时,茶人已经在杯中享受春天的绿色和清香。

有人认为,早春茶应该属全芽茶的为最好了。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全芽茶,它的发育还没有完全,味道鲜爽不足、而且还会有一点的苦涩,看起来很不错品起来味道就不怎么好了,养目不养舌。春茶应该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这样的才是最好的,这是因为氨基酸、维生素多集中在一二叶,而氨基酸是形成茶叶鲜爽度的主要成分,也是形成茶叶香气的重要物质。

就绿茶来说,喜欢喝茶的认识应该都有听过“春茶贵如金”的这种说法。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积聚了一个冬天吸取的阳光雨露和天地精华,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时刻生长开来,茶芽营养成分丰富,比如构成茶叶鲜爽度的主要物质———氨基酸,含量达到3左右,而且茶多酚和氨基酸比例适中,维生素类的含量也是全年中最高的。因此,春茶的颜色看起来翠绿明亮、外形看起来十分的美观、茶叶的香气十分的馥郁、品饮起来滋味鲜爽,春茶的茶叶品质是夏茶和秋茶无法与之相比的。

茶叶采摘共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采茶口味不同。春季以绿茶口感最佳。因茶树经一冬的休养,加上春季雾露的滋润,所产茶制成的成品,口感甘甜爽口,香气浓郁。

春茶分别有早春、明前、雨前,即春天第一批拆摘茶,清明前采摘,谷雨前采摘。由于明前,雨前茶采茶期短,产量有限,拆摘时节最佳又难控制,所以也比较珍贵,尤其是明前茶。

茶叶制造要选夹心叶,好的绿茶要确保手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一芽一叶初展是指在清明前茶树生长状况,茶青非常嫩,此标准已可进行采摘。一般来说,一芽一叶也称旗枪,一芽两叶也称雀舌。(为什么我们在百度上搜索“雀舌”,得到的却是贵州雀舌呢?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叫贵州雀舌为湄潭翠芽、都匀毛尖。严格地说,贵州的湄潭翠芽大多是单芽的,并非像雀舌的一芽一叶初展的标准,只是后期采摘的湄潭翠芽也有一芽一叶的,所以也被默认为“贵州雀舌”。贵州的另一种绿茶都匀毛尖,泡开后是一芽一叶,也有人称其为雀舌;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雀舌不是一个茶的品种,只是一种绿茶的形态。但凡绿茶,只要形如雀舌,均可称为雀舌。比如江苏的金坛雀舌,浙江的余杭雀舌,安徽的黟山雀舌、金地雀舌,四川的巴山雀舌,福建的天山雀舌等等,都是如此。而武夷雀舌,却并不是绿茶,而是岩茶的一种。所以在这里单独列出。)就是清明节以前一般是4月5号以前的茶树优质芽叶嫩度好,又分为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半开展,一芽一叶。用这种原料制作出来的干茶,条索紧细显毫,滋味甘爽回甘

夏茶顾名思义为夏天所采之茶,在小满至小暑即6月初至7月上旬采摘制作的茶。夏茶俗称“雨水茶”。由于夏天气候炎热,温度较高且日光强烈,加之雨量充沛,致使茶树新梢迅速生长,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因此制作的茶味苦而涩。

秋茶为7月中旬以后采摘加工制作的。7月下旬已入初秋,由于秋末雨水甚少,叶片随之枯老,加之历经春夏采摘,茶叶里的营养成分已显贫乏。在云南的滇西南有一种叫“谷花茶”的秋茶颇有韵味。那时节,秋天的田野里谷花飘香,或许是茶叶里吸纳了谷花的清香,故此,冲泡的茶汤里飘荡着一丝丝淡淡的谷花香。此茶堪称茶中一绝,甚是难求。

冬茶,对于长江南北茶区的茶农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品种,对于众多的茶客也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冬茶分为秋芽冬采和冬芽冬采,冬芽冬采品质为上。冬茶也叫冬片,20个世纪30年代末,云南滇红创始人冯绍裘先生初至滇西凤庆时为秋末冬初,在他的《滇红史略》里对凤庆冬茶这般记述:“沿长江南北一带地区不产冬茶,而云南迤西顺宁(凤庆)初冬尚能生产这样的高级红、绿茶叶,诚属可贵。”冬茶由于产量甚少,价格也较为高昂。然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冬茶的采摘是一种逆天行事、有悖于植物的调养生息,有点儿秋行春令,应该不足为训。

四季茶各有千秋,难分轩轾、瑕瑜互见。当然,春茶应略高一筹。从茶叶的色、香、形及开汤后来分辨四季茶之不同特点。

一、正皓品牌介绍

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坐落于被誉为“中国普洱第一县”——勐海县境内,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力求打造高品质、高品位普洱茶的专业企业。品牌依托勐海地区得天独厚的普洱茶树资源优势,坚持以名山名寨的乔木春茶为基础原料,融合传统古法和现代高标准的制茶工艺,赋予弓箭精神,缔造纯正滋味的高品质普洱茶;坚持以消费者为根本,秉着“正本清源,皓气明心”的品牌经营理念,发展绿色、自然、健康的现代茶饮,致力于让纯正皓茶香飘九州,助力茶文化传承。源远流长。

二、正皓傣家竹筒茶介绍

很多人都知道竹筒饭,但是应该很少人听过这个竹筒茶吧?虽然主要用来制作的很多都是用毛青,但是其实很多其他种类的茶,都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加工。其实我们国家很多地方很多民族都有竹筒茶,其中我们傣族同胞的竹筒茶文化尤为经典,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且非常热情的民族,这道世代相传的茶饮也就是他们很自豪的待客茶。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子、双江等30多个县区。

根据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口有114.21万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 "百夷"、 "伯夷"等。

傣族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属傣泐支系,讲傣泐方言;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傣族属傣那支系,讲傣那方言;居住在景谷、双江、耿马等地区的傣族,是傣泐与傣那两个支系的结合部,故通用两种方言。傣文属拼音文字,主要有西傣文和德傣文两种。西傣文又称傣泐文,主要通用于西双版纳地区;德傣文又称傣那文,主要通用于德宏地区。

傣族竹筒茶,傣语称为“腊踩”,选用不易生粉的云南玉竹,采摘细嫩的一芽二三叶,经杀青,揉捻等工序后,装入特制的嫩香竹筒内进行烤茶工序。竹筒内的茶软化后,茶人将会用木棒压实,再次填充茶叶,多次循环,使茶与竹更好的契合在一起。周而复始地填、烤、压。外层烤焦的竹皮削去,竹子的一侧开一个十多厘米的空,让竹筒内的茶后期转化,竹与茶的结合,香甜润滑。

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将竹筒茶制成菜来吃,基本的做法就是将煮熟的茶叶压入竹筒中,然后用特殊的方式保存一段时间后,茶叶发酵,最后再劈开竹筒将发酵后的茶叶取出来,加入香油或者其他调料,制成菜品。有点类似于腌制的咸菜。但是这样的美味,暂时没有找到很多相关的记载。

三、试饮

(一)外包装

 包装正面

包装正面 

包装正面

 竹筒正面

质检报告及合格证  
竹筒正面 
竹筒正面 
竹筒背面 

竹筒背面

竹筒背面

产品信息介绍

品牌:正皓

分类:普洱茶 - 生茶

厂家: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

规格:500克/筒,12筒/件

净重:500克

工艺:生茶

形状:礼品茶

年份:2019/8/28

原料:选用2017年布朗山的茶叶

标准:GB/T22111-2008

保质期:在标准规定的存储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

傣族竹筒茶,是傣族人世代相的一道待客的传统茶饮。竹筒茶又被叫做“女儿茶”,在很早以前,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就用这一筒筒的茶叶作为女儿陪嫁的嫁妆,茶如女儿,茶叶满竹,自有“喜乐满足”之寓意在其中。竹筒茶是竹与茶的完美结合,竹无俗韵,茗有奇香。以竹筒作为贮茶容器的好处有很多,一方面是竹子有不错的防虫除异味的效果,另一方面茶人可以在竹筒身上留下透气孔,加快茶叶的转化。另外,它便携又美观大方的特点,也让它成为送礼的佳品。外包装为土黄色硬纸盒,简约大方牢实,有效保障竹筒茶在运输期间不受挤压,同时有效阻隔外界空气进入竹筒,使得保存更长时间。内有质检报告及合格证,茶叶食用放心,不愧为大品牌。

(二)试茶

这是一道难题啊。好不容易拿到竹筒茶,拿到手后却不知从何下手,不知如何才能把竹筒里面的茶叶取出来。首先我想到的是从镂空出取出,其次是用菜刀把竹筒劈开。

用到茶刀、茶针,可惜太过费力,碎茶很多,放弃。 

用了两把菜刀才把竹筒顺下劈开。将茶从竹筒开后撬出,可清晰的看到条索盘结紧致色泽墨绿油润,茶毫外显,此时茶香、竹香交融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


取茶7g,120ml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矿泉水等开启试饮。  

第一泡 8秒出汤

第二泡 7秒出汤 

第三泡 7秒出汤

第四泡 8秒出汤

第五泡 10秒出汤

第六泡 12秒出汤

第七泡 15秒出汤

第八泡 20秒出汤

第九泡 25秒出汤

第十泡 30秒出汤  

洗茶时,有缕淡淡烟味,无其它杂味。一道出汤,茶汤略显清淡,洁净透亮,口感柔顺滑二道出汤,条索渐渐舒展,汤色深,金黄透亮,入口香气较显,茶汤细腻柔顺口感柔顺滑无涩感苦感三道往后,茶汤饱满度增强,水路细腻,汤中出现少许苦感,但毫无涩感,茶汤依然柔顺滑,苦感入口即化,回甘从舌底袭来,喉部很快出现清凉、甜润的感觉水含香,既有花香,又有竹香好不舒服!杯底花蜜香浓郁逐泡品饮,茶汤始终清澈金黄通透,入口轻柔、顺滑,不淡泊,无断层感,茶汤甜度越来越高,加上回甘不断,使人陶醉其中。


叶底肥厚匀整,舒展自然色泽黄绿,叶质柔韧。

浓厚的民族风味融合了竹和茶的气息可谓茶入竹中,自成天地。竹筒防虫隔水更好地存放普洱茶,同时丰富普洱茶的香气和韵味。在普洱茶每时每刻对竹香的吸纳下,普洱茶原有的越陈越香特质更令人值得期待收藏一筒竹筒茶,等待陈香显现、竹香完全融入普洱茶中,而后几友簇拥而坐,感受竹筒茶久经岁月的极致韵味。最后,感谢新茶网在疫情期间给予的试茶机会,愿一切早些恢复平静,中国加油!  
图文:一生清闲

论六堡茶的选购----基于认证对茶叶质量安全的保证作用

论六堡茶的选购----基于认证对茶叶质量安全的保证作用

吴 平
(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梧州 543002)
(本文发表于2015年第1期《茶叶》杂志,经原作者授权在黑茶网发布,本文仅供茶友交流使用,切勿用于商业用途,本稿略有修改。)

摘要目的:解决选购六堡茶只重视感官指标而忽视卫生、安全的问题。方法:通过介绍一般茶叶标准和六堡茶标准中对茶叶质量的要求,指出产品标准的规定是不全面的,而认证则是对其不足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比较强制性官方认证、自愿性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对茶叶质量保证作用的差异,分析影响认证有效性的内、外因素,阐述六堡茶保健功效及其质量的鉴别方法等。结果:茶叶的感官质量是建立在卫生、安全基础上的,在选购六堡茶时,若只关注感官指标而不重视其卫生、安全,是本末倒置。结论:选购六堡茶要从生产企业的认证情况、购买目的、品鉴水平、经济条件、贮藏条件、策略、技巧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选购到既卫生、安全,感官指标合适又经济的产品。
关键词 六堡茶;选购;质量;认证;卫生;安全
中图分类号:TS207.7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喝茶从来都是中国人健康、高雅、富有诗意的生活方式之一,而喝茶的目的无非是为身体健康和心灵愉悦;而心灵愉悦无疑要以身体健康为前提,否则毫无意义;而要身体健康无疑要选购到质量安全的茶品,
可见茶叶选购之重要。近年来,随着六堡茶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品牌价值、知名度的提高,关心和喜爱六堡茶的人士也越来越多,饮六堡茶、谈论六堡茶、收藏六堡茶、送六堡茶等逐渐形成为时尚[1-2]。笔者由于工作关系长期从事六堡茶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常应亲友和同事的要求介绍如何选购六堡茶,因为他们渴望了解的问题和需要我解答的内容都具有普遍性,因此写下此文。
2 购买目的和容易忽略的问题
纵观购买六堡茶的人群,购买目的主要有自己品饮、馈赠亲友、收藏、投资(机)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六堡茶颇有名气,作为礼品显得大方、高雅、有品味;二是六堡茶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属健康饮品,有益身心健康;三是地方特色鲜明,其它特产难以替代;四是六堡茶有越陈越好的特性等。
对许多购买者而言,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其购买的前提都隐含有产品必须符合卫生和安全的强制性要求的,而这一点恰恰被不少人所忽略,因而导致在选购六堡茶时出现了偏差,如只关注产品感官指标的好与差,而不注意产品的安全与生产厂的卫生条件[3-4],就如只注意外在美反而忽略了内在美一样;而要正确地选购,正确认识六堡茶产品的安全指标、感官指标、生产过程卫生条件及其相互联系,并掌握适当的鉴别方法等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不能不弄清楚的。
3 食品的质量构成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发布的《食品卫生通则》、我国《食品安全法》、相关食品标准等规定[5-7],食品质量的构成如下图所示:


显然,食品的感官指标是建立卫生、安全等基础上的。对六堡茶而言也是如此,因此不能孤立地谈论六堡茶的感官质量指标。
4 六堡茶的质量要求
4.1六堡茶的卫生条件
4.1.1 茶叶种植过程的必备条件
与食品相关的法规、标准规定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茶叶原料种植基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灌溉用水、茶园土壤等,应当分别符合GB3095、GB5084、GB15618、DB45/T435等标准的规定[8-11]。
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国家禁用的农药不能使用、允许使用的农药不能超范围超量使用、并确保足够的安全间隔时间[12]。
4.1.2 茶叶加工过程的必备条件
主要是指加工过程应当符合国家法定的卫生条件及国际公认的卫生规范要求[5-7,13-16],对茶叶类食品而言可归纳如下:
(1)防止区厂环境受到污染物的污染;
(2)与食品或食品表面接触的水的安全;
(3)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状况和清洁程度;
(4)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5)员工手的清洗和消毒设施,以及厕所设施的维护;
(6)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7)有毒化合物的标记贮存和使用;
(8)员工健康状况的控制;
(9)防虫害和灭鼠;
(10)卫生监控和纠偏。
4.2 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中的特别规定
六堡茶于2011年3月16日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批准公告中明确规定:六堡茶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现辖行政区域;六堡茶质量的保护范围规定为特级、一至四级。茶树品种采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叶种及其分离、选育出来的品种、品系[16]。
4.3 六堡茶产品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
4.3.1 六堡茶的定义
六堡茶的定义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进步的。在现行DB45/T581《六堡茶》标准中,六堡茶(Liu Pao Tea)是指:在适宜加工的特定区域内,选用适制茶树( Camellia sinensis L.O.Kunts)的芽叶和嫩茎为原料,采用六堡茶初制工艺和六堡茶精制工艺加工制成,具有“六堡香”及红、浓、陈、醇等品质特征的黑茶。而所谓六堡香( Liu Pao flavour)是指:以六堡茶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六堡茶所具有的以陈香、金花香、槟榔 (Areca catechu L.)香等为主要特征的香气[17]。
六堡茶完整、准确的定义应当是以上标准规定与公告规定的融合。因此,只有在梧州市范围内按规定要求生产的黑茶才能称之为六堡茶,才具有与众不同的质量特色[18]。
4.3.2 六堡茶的分类和分级
在DB45/T581标准中规定,按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和外观形态分类,分为六堡茶散茶、六堡茶紧压茶、袋泡六堡茶、陈年六堡茶等类别。其中,六堡茶紧压茶外形有圆饼形、砖形、沱形、圆柱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17]。
4.3.3 六堡茶的感官指标要求
根据《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及DB45/T581标准的规定,六堡茶散茶各等级感官品质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16-17]。

4.3.4 六堡茶的安全性要求
DB45/T581标准规定六堡茶应品质正常、无污染、无劣变、无异味,不得添加任何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此外,该标准中还规定了六堡茶常规理化指标和安全性指标,其中安全性指标应符合GB2762和GB2763规定[19-20],目前一般安全性应符合表2规定。


注:其他安全性指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对外贸易六堡茶按输入国或地区相关规定执行。

现行GB2763的有效版本是2014年版,其中对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指标已经由25项扩充至28项[20-21],如下表所示:

 

注:“*”表示临时限量[20-21]。
上表表明我国对茶叶安全的要求大为提高,但与日本(276项)、欧盟(454项)、香港(45项,2014年8月1日实施)等国家或地区相比仍然相当宽松[22-24]。
4.4 建立食品防护计划
对于六堡茶的安全问题,除了要符合4.3.4条的要求外,在出口食品及部分进口国家的法规中, 针对食品安全监控体系薄弱环节发生蓄意投放污染物的问题,还要求建立并实施“食品防护计划”,以确保食品的安全[14,25]。
4.5六堡茶的感官指标缺陷
品质正常的六堡茶有赖于生产过程的良好控制,一切生产工艺的控制不足或过度都会导致六堡质量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变成了一种缺陷。凡六堡茶感官指标不符合DB45/T581标准规定即为缺陷,具体有:
成品干茶中的烟味、条索松散、砂石杂质过多、轻漂杂质过多、活害虫;干茶和叶底中的花杂、花青;茶汤中的混浊、酸馊味、霉味、水气、水味、熟味(石灰味或碱味)、臭青味、烟气、烟味、焦苦味、泥土味;叶底中的发黑变硬等等[26]。
4.6 六堡茶质量合格的判定
可见,与所有食品一样,六堡茶的质量形成在生产全过程之中, 其生产过程的内涵远比最终产品标准规定要求丰富得多,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要求才有意义。因此,生产过程合格远比最终产品检验合格更加重要,而按产品标准对最终产品的检验,只是部分验证了生产过程是否合格;只有生产过程、最终产品检验都合格,才是全面的、完整的合格。
5认证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
由上可知,食品的产品标准中欠缺对生产厂卫生条件、控制措施及感官指标缺陷等方面的规定,也即产品标准是不全面的。因而仅靠最终产品检验结果符合产品标准规定,还不足以证明产品是全面符合质量要求的,其生产过程也必须符合公认的标准或规范才能更加令人信服。因此,产生了各种可以证明其生产过程符合规定要求的各种认证,这是对产品标准存在不足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5.1 认证的分类
与茶叶质量相关的认证,按强制程度分为自愿性认证和强制性认证两种,按认证对象分为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其分类及相互关系详见下图。
 

 

5.2 强制性认证对茶叶质量保证作用的比较

与茶叶质量安全相关的强制性认证有企业产品生产许可(QS)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认证等三种,从认证条件的宽严程度、获得认证企业数量的多寡等方面看,其关系如图3所示[27]:
至2014年7月,梧州市获得QS认证的六堡茶生产企业有35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企业有4家, 获得出口食品企业备案认证企业有3家。这是认证宽严条件在六堡茶生产企业中的具体体现。
5.3自愿性体系认证对茶叶质量保证作用的比较
目前,与茶叶类食品相关的自愿性体系认证有质量管理ISO9001体系认证、HACCP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三种;从认证普遍性、适用性及条件宽严程度等方面看,其相互关系如图4所示[28]:

 

5.4 自愿性产品认证对茶叶质量保证作用的比较
目前,与茶叶质量相关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分别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四种认证,而绿色食品认证又细分AA级和A级,从认证条件的宽严程度方面看,其关系如图5所示[29]。
目前,六堡茶生产企业中,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有7家企业,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有1家企业。
6 影响认证有效性的因素
笔者认为,企业的管理体系或产品获得了认证后,能否持续、有效、稳定地发挥应有作用,确保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持续符合认证要求,最根本的是要看认证的有效性,而判断认证的有效性既要考察企业内部影响因素,也要考察企业外部的监管约束力因素,两者缺一不可。
6.1生产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笔者认为茶叶等食品企业认证的有效性,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如图6所示[28-29]。

6.2外部监督约束力因素
6.2.1强制性官方认证的外部监督
强制性官方认证是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责任为依据,以政府财政支持为后盾,以属地主管机构为实施主体,其对企业的监督范围不仅涉及企业生产条件、管理体系运行、人员素质,还涉及企业产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安全指标;其对企业生产条件的监督详见图7;对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详见图8;对严重违规企业的处罚手段见图9。

6.2.2自愿性认证的外部监督
对于自愿性认证,纯属是一种商业行为。按法规规定认证机构要对获证企业认证的产品或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监督情况详见图10;对认证机构违规的处罚情况详见图11。
6.2.3外部监督对两类认证约束作用的比较
综上所述,强制性官方认证机构对企业约束的广度、深度、力度均远高于自愿性认证机构。但正如哲人所说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一家食品生产企业无论取得何种认证,认证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企业内部因素,特别是企业最高领导的社会责任、食品安全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
总体而言,各种认证都对企业产品质量有一定的保证作用,但强制性官方认证比自愿性认证有效、可靠;认证对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作用,要具体企业具体分析。对一般的食品生产企业如此,对六堡茶生产企业也不例外。
7 六堡茶的保健功效
多家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表明:六堡茶水提物具有降血脂、减肥、降血糖、降低血尿酸、保护肝脏、调理肠胃、美容抗衰老、防紫外线辐射、抗炎清火等保健养生功效。这使基于生活经验的六堡茶多种保健养生功效,首次得到科学实验数据的证实[30]。
据笔者深入调查,此报告的实验过程所用的六堡茶样品,其原料、初制加工工艺流程、精制加工工艺流程等均符合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定的要求[16],只有这样的六堡茶其保健功效才是得到现代科学实验证实的。
8 六堡茶质量的鉴别方法
8.1从生产厂所在的地域看市场认同程度
目前,虽然六堡茶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但在市面上仍然有极少数在保护范围外的企业在以前生产的也叫“六堡茶”的产品在销售。而在保护范围内的厂家产品无疑比其它地方的更有质量特色,也有更广泛的市场认同。
8.2从生产厂家获得的认证看产品质量保证水平
可从外包装标识、预包装标签及内飞等处的标识内容中查看,一看生产企业是否获得必须的强制性认证----生产许可证(QS)认证;若还取得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或出口企业备案认证,则其卫生、安全及质量特色将更有保证;二看企业是否取得自愿性管理体系认证,或其产品是否获得自愿性产品认证;三看自愿性认证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是否取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的批准或认可;四看认证范围是否包括所购六堡茶产品在内;五是看认证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六看认证证书、标志及其编号是否真实。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均可通过登录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网站、中国食品农产品(有机产品)认证信息系统(http:/food.cnca.cn)、中国绿色食品网站等专门渠道或互联网随时查询获得,必要时可以核实。
8.3从专用标志看产品是否具有质量特色
一是查看标签上标示的执行标准是否为现行有效的标准(目前为DB45/T581);二是查看企业是否获得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是否加贴有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
目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资格的有四家,分别是梧州茂圣公司、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均采用具有防伪功能的“专用标志”,分别在2012年9月、11月、11月及2014年8月以后出厂的预包装产品均加贴有“专用标志”。消费者在购买加贴有“专用标志”的产品后,只要揭开“专用标志”表层即可看到一个由16位数组成的唯一数码“身份证”,然后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等方式查询,即可自动地与系统数据库中的储存信息进行比对,即可鉴别该产品的真伪[31]。
8.4从预包装产品标签看企业是否合法正规
若是获得茶叶生产许可证厂家生产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预包装产品,其食品标签应当是符合食品标签法规规定要求的,一个规范的食品标签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32]。
由于六堡茶具有越陈越好的特性,六堡茶产品标准中还规定要标示六堡茶陈化起始时间[17]。目前,仅有少数厂家进行了标示,以示诚信经营。
8.5从产品外形和内质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一般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其出厂产品中都有出厂合格证,以示产品符合产品标准规定。若有条件,并认为必要时可以打包开包装并开汤试品尝。对于六堡茶散茶而言,其感官指标该当符合上述表1的规定,对于其它形态的六堡茶,其外形的色泽、净度及内质的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也应当符合上述表1的规定。
8.6从产品外形看是否有缺陷
查看成品干茶是否存在花杂、花青、条索松散、砂石杂质过多、轻漂、杂质过多、活或死害虫等缺陷[26]。
8.7从产品内质看是否有缺陷
开汤品尝,检查香气中是否存在水气、烟气、酸馊气、霉气、臭青、熟气(石灰味或碱味)等异杂气,检查茶汤中是否混浊以及是否有酸馊味、霉味、水味、熟味(石灰味或碱味)、烟味、臭青味、焦苦味、泥土味等异杂滋味;察看叶底中是否存在花杂、花青、发黑变硬等缺陷,并应当注意异杂气味与正常气味的区别[26]。
8.8 从产品档次看是否合适
总而言之,六堡茶的质量应当符合法规规定的卫生、安全、产品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而又无感官质量缺陷,这是最低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谈论其档次。
8.8.1 从质量等级看是否合适
就六堡茶的质量特性而言,这需要茶叶原料有一定的成熟度作保证,这犹如风味足的水果不能太生也不能过熟悉;因此,六堡茶并非等级越高越好,最能体现六堡茶质量特色的是二、三级茶。
8.8.2 从原料品种看是否合适
适制茶树品种应当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规定的品种范围。其中,苍梧县群体种按其芽叶色泽可细分为绿、淡绿、黄绿、紫绿、红绿等色。
按茶树生长状态可分为古树、野生、种植等类型。按生长环境的不同可细分为高山(多指在海拔800米以上种植)茶、台地茶等类型。
目前,以苍梧县群体种中的紫绿、红绿及古树、野生、高山等原料制成的六堡茶犹其受到高端消费者的欢迎。
8.8.3从原料茶采摘季节看是否合适
按规定,六堡茶原料鲜叶采摘一般从3月至11月[16],可细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其中春茶又可细分早春、晚春、(清)明前、明后、(谷)雨前、雨后等茶。由于季节不同,其气温、降雨、日照时间也不同,直接影响茶树生长,导致鲜叶理化成份不同,其成品茶在香气、滋味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
长久以来,春茶、早春茶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欢迎。
8.8.4从细分的香味香型看是否合适
在符合六堡茶产品标准基础上,市场上部分对香气、滋味特别敏感的人土将六堡茶的香味细分为菌花香、槟榔香、青香、木香、药香等类型,或者其混合香。这些所谓的香型,其特征极其微弱,在似与非似之间,没经有经验之人提示,恐怕分辨不出。究其原因多是某些原料茶树品种生长环境不同或采摘季节不同,或因加工工艺操作的微小差别,或因陈化环境不同所导致。除非极有品鉴经验之人,否则难以辨别,不必过分追求。
8.8.5从陈化时间看是否合适
六堡茶标准规定六堡茶在适宜条件下(以下同)至少要陈化6个月才能出厂,才是合格品[16-17],此时的茶是可以喝的,但陈香、陈味尚欠佳,略带涩味、刺激性;而合格品(以下同)陈化三年以上,则会有较明显的陈香、陈味,且较爽口;陈化五年以上则属中档品,可显槟榔香了,还有一定程度的润滑感;陈化十年以上,则属高档 (上)品茶了,槟榔香、润滑感较明显,回甘明显,齿唇颊留香明显;陈化十五年以上,则属极品茶了,槟榔香、润滑感、回甘较强,且优雅、细腻、丰满、回味悠长、齿唇颊留香持久[32]。由于市场规律的原因,六堡茶陈化时间越久,其存世量必然越少,其价格也越昂贵,其关系如图12所示。
总之,在适宜条件和一定时间范围内,六堡茶才会越陈越好[33];超过一定的时限,则其香气和滋味总体上会走下坡路。业内资深人士一般认为,对于发酵程度刚好合适的六堡茶,其陈化时间在15~20年为最佳品饮时间;对于发酵程度偏轻的茶,其最佳品饮时间会适当延后;而发酵程度偏深的茶,其则此最佳品饮时间则会适当提前。对于宣称十年以上的陈年六堡茶,若非有生产厂家的原始标示信息证明,或者自己有足够的鉴别经验,否则不可轻信。
8.8.6从包装材质看是否合适
由于历史和工艺的原因,六堡茶在出厂前的陈化阶段多以大竹箩装紧压茶的包装形式进行陈化,在出厂时则打散分成小包装形式出售,成了六堡茶散茶(散六堡茶)。对于预包装六堡茶产品,其包装有许多款式,不同时期采取的材质也差别甚大,与其它黑茶相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总体而言,六堡茶的包装材料及其印刷油墨要求无毒、无害、无异味,包装容器略具透气性而又能够防尘、防潮、防虫。据调查,在2007年前的包装材质不太讲究档次,多采用传统、生态、环保的材料;而近期的则比较讲究材料的档次,但其外表偶有过于偏重浓墨重彩地印刷的倾向,不太符合环保生态要求。
8.8.6.1从内包装容器在排序中的位置看是否合适
对于预包装的六堡茶散茶产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内包装容器很多,根据包装的容器种类及其成本、市场认同程度,内包装容器档次从高到低排序如下:
有工艺大师刻字的钦州坭兴陶容器、钦州坭兴陶容器、精制金属罐、精制陶瓷容器、普通陶瓷容器、普通金属罐、铝泊袋、复合材料袋、天然藤编容器、天然藤及竹蔑混编容器、竹蔑编容器、纸藤编容器、纸罐、软纸盒、纸袋、塑料袋等。部分透气性比较强的容器,一般会在容器内壁衬一层沙纸,以更好地防尘、防潮、防虫。
此外,有一些符合生态要求的材料编织的内包装容器,如竹蔑、竹筒、竹壳、天然藤编、杉树皮、香焦树皮及其叶、芦苇等材料编的容器,有时还有几种材料混编的容器。一般,编织的这些容器在装茶叶前,都会采用符合生态要求的方法进行特殊处理,以除去异杂味并防止其生虫,如常用六堡茶浓汤煮竹蔑容器。此类容器,除竹蔑外所占市场份额不太多,这是一个独特的序列,难以判定其相互间的次序,这类容器多数用来包装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或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的六堡茶。
对于预包装的砖茶、饼茶、沱茶、圆柱茶等六堡茶紧压茶, 其内包装容器非常简单,通常只有一张沙纸或牛皮纸,其上通常印有简化了的标签内容。
8.8.6.2从外包装容器在排序中的位置看是否合适
对于预包装的六堡茶散茶的外包装容器,其档次从高到低排序如下:
纸箱、环保纸袋包竹箩、塑料编织袋包竹箩、竹箩等,此类外包装多应用于每件净重大于1公斤的产品。
硬纸盒、天然藤编容器、天然藤及竹蔑混编容器、竹蔑编容器、纸藤编容器、软纸盒、纸袋等,此类外包装多应用于每件净重小于1公斤的产品。
对于预包装的砖茶、饼茶、沱茶、圆柱茶等六堡茶紧压茶, 其外包装容器档次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如下:
木盒、硬纸盒、纸盒、纸套、小竹笼等。
8.8.6.3从运输包装容器在排序中的位置看是否合适
对于预包装的六堡茶产品,其外包装之外还有一个运输包装容器,内盛装若干件预包装产品,其档次从高到低排序如下:
纸箱、环保纸袋包竹箩、塑料编织袋包竹箩、竹箩等。
8.8.6.4从茶叶内在质量与包装档次看是否匹配
无论是六堡茶散茶还是紧压茶,凡是正规的生产厂家,同一厂家、同一时期、同一类别,茶的内、外包装的档次与茶叶内在质量的档次是基本匹配的,一般是不会乱搭配的。
8.8.7 从价值看产品价格是否匹配
目前,六堡茶价格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正规生产厂家的同一时期的六堡茶产品,其产品的价格取决于产品内在质量、企业品牌价值、包装材质、合理的毛利等因素,价格的档次与其内在价值档次是基本匹配的,一般是不会乱叫价的。对于销售价格,网店、经销商、加盟店、一级经销商、总经销商、专营店、生产厂直销店等,有递升的趋势,但网店与实体店是一体化的除外。
8.9 从产品销售渠道看质量可信性
销售渠道主要有生产厂直销店、专营店、总经销商、一级经销商、经销商、加盟店、网店等,总体而言其可信性有下降的趋势;但网店与实体店是一体化的除外。
9 选购六堡茶的原则和策略
9.1 选购的原则
在符合8.1~8.9要求的前提下,选购的总原则是:一是按购买目的选择;二是最终饮茶者的品鉴水平选择。
9.1.1自己饮用的选购原则
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饮茶水平,若经常饮茶已经对茶叶有一些认识,但对六堡茶还知甚少,则可以先购买一些中档偏下的六堡茶,以积累一些感性认识,待品饮水平提高后,可以逐步选购中档和高档的六堡茶。
若平常经常品饮六堡茶,已有比较高的品鉴水平,也有比较好的经济条件,则可直接选购中高档六堡茶;若经济条件一般,但自己有适宜陈化的条件,则可以选购一些虽然属中低档水平,但适宜长期陈化(如原料好且发酵程度稍轻)的六堡茶,购买后自行陈化适当时间后再品饮,就会得到高档茶的享受。
9.1.2馈赠亲友的选购原则
对于作为普通朋友联络感情而送礼的,若对方对六堡茶还知之甚少,则可以先购买一些中档偏下的六堡茶;若对方对六堡茶有比较高的品鉴水平,可以选购中档和高档的六堡茶。对于为答谢朋友办事成功而送礼的,则不论对方是否熟知六堡茶,均宜选购中高档六堡茶。
9.1.3收藏和投资的选购原则
最根本的原则是茶叶内在质量好、价格合理、适合长期陈化、有明确的陈化起始时间和生产日期。选购次序如下:
一是原装大竹箩茶(净重有时达40~53公斤/箩),俗称一口料、原箩茶,最能体现厂家真实的工艺水平,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二是具有某些细微特色的茶,如槟榔香、金花、古树原料、野生原料、高山原料等类型;三是获得权威性评茶比赛大奖的特殊批号的茶;四是限量生产并有永久性序号编码的预包装茶;五是有生产厂领导签名证书的茶;六是在出厂时表现平常,但经适当陈化后呈现意想不到效果并获得市场较高程认可的茶。若是同时具备两种以上情形,则更佳。
总之,所有符合法定的安全卫生条件及产品标准规定的六堡茶都有收藏价值,但是若选购品牌影响力大的厂家产品,其市场认同程度高、升值快、出手容易,收益更好。
9.2 选购的策略
9.2.1从有质量保证的厂家购买
首选从质量保证能力靠前的厂家购买;其次从至少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购买。
9.2.2从可靠渠道购进
若有条件可直接从厂家批量购进;其次是从专营店或总经销商或一级经销商处批量购进,其它渠道次之。
9.2.3 在适宜时机购进
最好是在产品刚投放市场时购买,否则日后可能会有所升值升价,甚至买不到货。
无论何种情况,极品茶均为稀有之物,可遇不可求,其价格之昂贵非常人所能接受,若非品鉴水平足够高、经济条件足够充裕,否则不必刻意追求。
9.2.4 多买新茶少买老茶
新茶的质量和价格都很实在,适合大多数人;而老茶的价格太高、年份鉴别困难大,不适合大多数人。
10 结论
综上所述,在选购六堡茶时,若只关注感官指标而不关注其法定的卫生、安全要求,属本末倒置; 此外,还要从质量特色、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感官质量缺陷、品饮者水平、自身经济实力、购买目的、档次是否合适、销售渠道是否可靠、价格是否合适等方面综合考虑。因此,针对不同的人群,没有最好,只有是否合适。
11 讨论
对于目前存在的不按标准规定工艺生产、不符合六堡茶产品标准规定、也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一些产品,其生产过程的卫生、成品的安全都是没有保证的,也不是仅凭某一份检测报告就可以涵盖的、保证的;其感官特征五花八门,虽然被某些人士称之为XX六堡茶、六堡XX茶等,若作为好奇偶尔喝一点未尝不可,但若长期饮用则属不智。此类厂家的出路在于创造条件尽快办理生产许可证、按规定工艺生产,走合法经营的正道。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