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准备生孩子不喝茶叶

找到约32条结果 (用时 0.044 秒)

【大益生肖史(十二)】对韭当割,不割白不割

友情提示:

我的内容普遍很长,本文篇幅4500字,需要花点时间。

想看短小精悍茶内容的,我推荐:大师时代、涂涂说茶、八克茶资讯、大益行情网、东和茶叶服务号、芳村老茶骨、大益论坛、大益报价网、中国茶友会、茶友网、普洱杂志、找找茶,甚至是星茶汇。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优质的原创内容写手。也是我在搜集资料时重点拜读的渠道。

但想看沉下心来看点长内容,作为下饭文字。并且还能第一时间回复您留言和评论的,甚至心血来潮帮你查配货价的,可能只有我了。

十二年很长。

可以让一个纯洁的小处男,为人他父,被唤一声爸爸。

可以让郑爽,接连丢掉12个孩子。打都打不掉,™d烦死了!

可以让所有人重新经历一番寒窗苦读,再做一次北大清华梦。

2021年1月1日早上10点,大益牛年生肖纪念茶正式发布,为生肖系列画下了句号。回顾这个系列,很充实,却不见得圆满。

看完牛饼所谓的发布会,你有什么感受?没还看?那我给你准备好了——

已关注本人账号的朋友,可以在今天推送的第二篇内容中查看。没有关注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在公众号聊天窗口回复「牛年发布会」,便可收到相关的内容,茶不多先生贴心的为你准备了原视频与纯文字版,方便你的不同观看场景。

这下默认你看完了,来,有什么感受?

依稀记得2019年12月27日,大益茶公众号发布预告,大概内容是朋友们坐稳咯,4天后鼠年生肖茶发布,大益之夜陪你跨年。一场盛大的发布会,最好是在晚上,还需要提前几日公布时间,让大家做好充足的准备,买好瓜子,摆好小板凳,第一时间守在屏幕前与主创一同倒计时。为了不辜负大家的等待,主办方也需要在发布会填充足够多的内容,时不时抛出一点小恩小惠,吸引人们持续关注,直到最后的重磅揭晓,人们欢呼雀跃,朋友圈奔走相告。以上,算是一场发布会的常规流程。

最终,鼠饼的发布会数据也异常好看,450万人次收看,点赞216万,70万进店,5000提鼠饼秒空。

然后我们再看看牛饼,「发布会」的通知时间是12月31日早上11点。当发布时间定在1月1日早上10点的时候,我不由感觉菊花一紧,隐约有种不祥的预感。为什么不像去年那样提前几天做好宣传,即使本人元旦没有外出的计划,也打算睡到自然醒犒劳自己一年的辛苦。但联想到去年鼠饼的5000提抢购,算了算了,就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抢到了也算为今年开了个好头。

然后我如约打开手机看完整场“直播”,竟然只是17分钟的录播视频。而关于牛饼的信息,所占篇幅加起来不超过三分钟,没有价格,没有规格,没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慰藉。我不停刷新着直播间,以为是信号丢失。当我确认「发布会」已经结束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道理: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早起的鸟儿怕不是傻子?你们的怎么想我不知道,反正今年1月1号大清早,我感觉被喂了一坨奥利给一样的难受。嗯,好好干,大益不会亏待我的。

图片描述

最终,这场发布会的数据官方没好意思说,但我在淘宝找到了,累计观看人数为3.6万人,总计点赞数为29.44万,看来大家身体还是很诚实的。你以为这就是大益生肖系列交出的压轴答卷吗?不,你错了。大益以身作则,告诉了各位,什么叫“压轴”。

· 一个崭新的知识点

「发布会」简单提及了牛饼的用料,并且在最后几秒才将外观释出,来,让我们一起品一品。金牛的形象非常具有力量感,壮实的身躯,傲娇的表情,加上背景的浮石与急流,在圣光映衬下,宛如奔腾于天地之间。本来这是一个颇为得体的设计,即使不算出彩,也不至于不好看。然而力开天地四个字的呈现形式直接让我想起了20年前的国产电视剧。这种立体字的设计,是与时代严重脱节的,甚至可以说是坏掉一锅汤的老鼠屎。前段时间有人说产品的名字化作大地,是点睛之笔。笑笑,有被谢到,我认为这是一笔点瞎的操作。

我不能确定大益方面的美术是谁在负责审核,但我能确认的是每次的负责人应该都不一样,如果说猪狗两款产品的版面可以称得上生肖界的「卧龙凤雏」,那牛饼的设计师凭借最后的点睛之笔,成功晋级到「宝才」的水平,大益产品部捡到鬼了。

回看整整一个周期的生肖产品,大益设计出来的诸多版面都很难说出彩。甚至一度让我怀疑主美是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大益并非没有优秀的设计师,回顾其他的产品,我们不难发现诸多优秀的设计,唯独生肖这条系列,就好像后妈生的一样,时常翻车。而品牌文案也没有配合好美工去讲生肖故事,去凸显官方可能存在的一点点小巧思。

这时候有人说了,茶是用来喝的,版面无所谓,那tm炒茶的时候咋就忘了茶是用来喝的?一个好的版面,才能承载好的故事,更能吸引高端藏家下单,收藏。举个简单的栗子,大家都是去洗脚,谁不想技师好看点呢?

这样的团队配置,简直是在糟蹋生肖系列的定位,我说的。

如果生肖有第二轮。希望大益能够做出一组不难看,风格趋同的版面设计,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独特到即使没有自己的logo,市场都能一眼辨认出来,这就是大益生肖茶。当生肖第二轮结束时,如今的消费主力70、80都将老去(我尼玛,80后都开始“老去”了),他们是一群尚能用文化打动的人。但12年后,大益面对的将是冉冉升起的90、00后,一味的讲着牛头不对马嘴的故事,很难继续打动人了。但如果能保持12年的风格传承,做出自己的风格化,那么第二轮的生肖,无论是摆在家里还是店里,都宛如一支整齐的方阵一样,即使不作品饮,都是极具品位与档次的装饰,逼格直接拉满。

虽然发布会是敷衍的,后续公布的价格却一点都不敷衍,30000元一提,如果按照鼠饼的规格,一提可以跑到18万配货价,这样的「牛腱子」砸下来,开盘直奔30万绝不是天方夜谭。这是一个可以拳打千羽鸟,脚踢轩辕号的开盘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suprise motherfuck!

牛饼的用料精选布朗山名寨古树茶为原料,毕竟古树用了这么多年,以后应该也不会用大树了,算是常规操作。口感方面,因为还没喝过,这里直接上官方的描述,我们一起来云体验一下。

茶汤金黄莹亮,明澈如蜜,熠熠生辉;滋味浓烈饱满,入口强劲浓酽直达喉底,犹如山瀑冲石,直击灵魂深处,两颊生津涌动,舌底鸣泉激荡,回甘不绝,甜与香久久回旋于齿间,清爽舒畅之感席卷而来,喉韵深远。

干茶散发着醉人的果香与淡淡的甜香,嗅探之,香气涌动不断;初始高扬的清香、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而后伴随着氤氲的蜜香消散,粉甜香清润流淌,似涓涓流过心间,更加悠扬,自然舒爽。

结合现在的价格来看,你敢说不好喝吗?

这时候在回想一下鼠饼的发布,不免看出来,鼠饼有多隆重,牛饼就有多敷衍。

千言万语,可以汇成一句话:对韭当割,人生几何,不割白不割,割了也白割。

好了,现在再让我们回顾一下2020年的茶市,疫情是所有人都绕不开的一个元素,而关于疫情的诸多回忆,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而疫情对中国经济,对普洱行业的影响,不少大V小V都摆事实讲道理,拉数据唠家常的讲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单单聊聊疫情对大益的菊部,不是,局部影响。

2020是大益的80周年,距离大益成为百年企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一件值得歌功颂德的事情。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大益必然还有诸多布局与计划, 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或多或少选择了延后或者取消。

最终,2020年我们印象深刻的产品,大概是绿豆饼,金沧海,群峰之上,春秋大义,永恒之味(虽然没发布),查询大益去年的著作权申请,我们可以看到诸多尚未上市的产品,如峰座、南海壹号、国宝贡等(完整著作权表格可回复「著作权」查看)。这些产品也许会静静躺在大益的仓库中,伺机而动,也可能直接被砍掉,成为一段坊间传说。

不仅仅是产品的发布,诸多动作因为疫情的原因受到了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80周年喜悦中,被砍掉的不仅仅是产品,应该还有一系列动作。远了不说,至少发布会应该是被砍掉了一大头。打死我都不信一家80周年的老企业敢将一段17分钟的视频称为直播,这不是侮辱茶人的智商吗?

被砍掉的操作越多,那么留下来的就越珍贵,1月14日,赶在疫情爆发之前,勐海茶厂721名退休职工齐聚一堂,追忆80年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历程,分享80年发展壮大辉煌成就,共襄中国普洱茶产业发展大计,憧憬祖国强盛美好愿景。诸多爷爷奶奶辈的人物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故事,那颗80年前种下的大树,那一片曾经的砖瓦房,80年的风雨,数万人乃至十余万人共同奋斗过的峥嵘岁月,如今已不再是个人的回忆,而是整个茶厂的一段历史。

6月23日,大益与云南俊发达成战略合作,同为滇商代表,此举可以看做是大益向地产的一次学习与探索。俊发+大益,将作为一个新的中国文化+文旅康养IP,肩负与城市共荣共生的使命,为云南贡献一张辐射西南、影响全国、走向世界的旅游新名片,打造中国文化生态旅游与城市共生发展的时代样本。合作内容包含但不限于:

1.共同打造大益普洱茶体验馆;

2.定制俊发业主专属的茶品、茶具;

3.合作研发普洱茶衍生产品;

4.共同推出纪念收藏茶;

5.合作开发普洱茶特色文旅IP;

6.联合开展茶艺品茶斗茶等传播活动;

7.联合出版普洱茶相关书籍;

8.共建“大益爱心茶室”;

9.共同打造普洱茶博物馆;

10.合作开发大益茶庭品牌店。

以上内容不难看出,无论是体验馆,还是品牌店,都是大益进一步的完善自身线下布局,至于俊发会因此获得什么,他老板也没跟我说,所以我也不清楚。

9月,大益牵手CBA广东宏远,对于我而言,这次签约最大的作用,是把我带到了大益的圈子,成为一名内容生产者。其他的内容因篇幅受限 ,这里不赘述了,挂上一个图片,想说的还是那些。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可以关注之后点击专题内容阅读:

签约仪式结束,吴老板没有第一时间回云南,而是留在了东莞,宣布将在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设立大益集团湾区总部,建设大益生物发酵智造中心。未来,必将有更多有益人类健康的茶叶科研成果实现产业转化,让广大消费者受益。虽然有些话不好听,但是疫情的出现,人们越发在乎健康,也为益原素的突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连带的大益茶庭,也将在未来高举健康的大旗,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位。

早在2019年12月31日,,大益便预告了80年致敬微电影《永恒之味》将在2020年7月首映,当时并没有翻起多大的声浪。

直到今年11月,大益通过推文宣布《永恒之味》不仅仅是微电影的名字,更是一款茶品的名字,以此纪念勐海茶厂的80周年。不少人看了标题直接炸毛,身体又再一次的诚实了起来,永恒之味直接成为当天的市场热搜。不过很快,细心的朋友看到了推文的最后一句话:「永恒之味」数量稀缺,仅供品饮,不作公开销售。666,标题说好大益人共饮一杯「永恒之味」呢?

· 搜遍全网,连高清图都么有的概念产品

你看,相比猪饼来说,永恒之味是不是更像轩辕号呢?其实看到这个版面大家就可以释然了,我不认为短时间内还有轩辕号2.0。依稀记得电影《十二生肖》有个片段,有人竞拍买下了四张价值不菲的邮票,随即当众撕掉其中三张,拿着最后一张嚣张的说:现在是唯一的一张。轩辕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茶王,一个就好。如果轩辕号出到2.0,按照当下的趋势,开盘价破新高的同时,换成散提发售也不奇怪,加上一代的口碑,人们蜂拥而至,这个剧情是不是很眼熟?但我不认为,3年内,甚至是5年内,会有轩辕号2.0。至于那些像轩辕号的……再说一次,我像彭于晏。

· 搜遍全网,连高清图都么有的概念产品

你看,相比猪饼来说,永恒之味是不是更像轩辕号呢?其实看到这个版面大家就可以释然了,我不认为短时间内还有轩辕号2.0。依稀记得电影《十二生肖》有个片段,有人竞拍买下了四张价值不菲的邮票,随即当众撕掉其中三张,拿着最后一张嚣张的说:现在是唯一的一张。轩辕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茶王,一个就好。如果轩辕号出到2.0,按照当下的趋势,开盘价破新高的同时,换成散提发售也不奇怪,加上一代的口碑,人们蜂拥而至,这个剧情是不是很眼熟?但我不认为,3年内,甚至是5年内,会有轩辕号2.0。至于那些像轩辕号的……再说一次,我像彭于晏。

发酵食品,茶叶与人类生活——从茶叶传播的历史片段浅谈普洱茶对现代人的意义

1、浅谈发酵食品

2、茶的最初形态是什么样呢?

3、茶的功能性与传播

4、茶的杀菌作用与茶文化传播

5、茶的补充膳食纤维作用与茶文化传播

6、咖啡碱的刺激作用与茶文化传播

7、茶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8、普洱茶与当代人肠道菌群养护

9、普洱茶保健的部分机理浅谈

人类文明的兴起伴随着非常多的材料和技术。

茶是东亚祖先驯化出来的重要物产,它联合了中原和草原,汉地与藏地,通过茶马古道将中国文化带向世界。

发酵则是全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是文明的催化剂,帮助人类提高了生存优势。

1、浅谈发酵食品

所谓发酵食品就是人类利用微生物将食材进行再加工获得的食品。

一本书名为《食品微生物学》的教科书,其中前言说,在7000年前,已有人类在采食菌菇。

我觉得野生菌不能算作发酵食品,而且人类最早食用野生菌的时间应该远早于符号记载。

但发酵食品和野生菌还是有很多相同点的。

一些小麦粉,给它加点水,揉成个面团,放碗里忘了。不久之后一些真菌就会发生,这些真菌会把面粉里很多营养物质的微观结构改变。微生物不但改变了面团的物理结构,也增加了面团的风味。古巴比伦人把这个发酸的面团拿去烘烤,就做成了类似今天的面包。这个事件可能诞生在6000年前的一次偶然。

发酵现象更多时候与食物储存有关。

今天的城市人对于食物发酵与储存没有像古人那样的重视,这是因为今天不但有冰箱,还有超市,让我们每天都有新鲜的肉类和蔬菜可以食用。

虽然古人在某些特定时间和区域也有类似今天冰箱的设备,但却没有现代化农牧产品供应体系。如果不做好食物储备,是没法儿生存的。

食物储备,与发酵相辅相成。

比如葡萄没有办法长期储存,做成葡萄干就可以多存一阵子,要是做成葡萄酒就可以存十几年到上百年。新鲜的肉类也没办法储存,古人会在肉里添加一些盐,做成腊肉,火腿一类的发酵食物。

为什么要放盐?因为如果不放盐,微生物的生长不受控,很快肉会完全腐烂,全部营养都被微生物消耗殆尽。放盐会使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控制。所以想做出好吃的火腿就要掌握一个度,让微生物产生对人类有用的变化,而又不至于消耗掉过多的营养。

葡萄酒也是一样。葡萄里面有糖,但要是只有糖的话,微生物就会疯长。所以酿造葡萄酒还需要关注葡萄皮中的单宁,糖是微生物的养料,而单宁会把微生物控制在合理范围。

除了利用成分控制微生物,也可以利用环境控制微生物。

因纽特人的传统美食腌海雀,整个制作过程不用加盐,捕获的海雀也不去毛不去内脏,完整地塞进一只新鲜的去掉内脏的海豹皮囊中。然后把海豹挤除空气封好口,埋在石窖里发酵半年左右,就可以直接吃了。在北极圈内,寒冷的气候让微生物难以爆发,有一个外壳的保护足够了。

发酵技术的本质,一方面是给微生物提供营养,另一方面是给微生物一定控制。

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不同的文化传统,会产生不同的发酵技术。

在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当中,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人对发酵已经利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各种谷物各种肉类都可以变着花样发酵。

这时的发酵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储存食物,更是为了追求美味了。

对于游牧世界来说,牛羊奶十分重要。没有办法长期储存的新鲜牛羊奶,就可以通过发酵变成可储存的食物。世界上任何一个对牛奶有强需求的民族,都会产生出各自制作奶酪的方法。而雪域高原的藏民不单会做奶酪,还会先把牛奶当中的酥油提出来。酥油大概可以存一年左右,存放一段时间的酥油内质会被微生物部分改变,更利于消化,也属于一种冷门的发酵食品。

近年出版的一本讲发酵食品的书《不生不熟》,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人类在学会用火之前,就学会了发酵。

作者给出的理由是差不多19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直立人的臼齿就开始变小,这说明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吃的食物变得好咀嚼了。但人类学会用火的时间是大概50万年前。

什么让食物变软的呢?发酵。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路途中,发酵早已深度参与。

但人与微生物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17世纪,在显微镜发明之后,人们直接看到了微生物。到了19世纪,科学家又提出了“病菌”这种概念,由于片面的认识和宣传,当时的人们把微生物视为病源,尽力躲开。

这是胡适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片段,当时知识分子的观念可见一斑:

“你要记得下面几件事: (1)不要买摊头上的食物,微生物可怕。(2)不要喝生水冷水,微生物可怕。……”

发酵食品也在潮流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无菌食品成为了一种风尚。

远离微生物不是人体需要的生存方式,导致了今天人类的很多健康问题。

所幸,随着人体微生物组研究的大量实质性进展,越来越多的报道也在传播微生物的正面价值,发酵食品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

2、茶的最初形态是什么样呢?

茶叶作为一种被人类驯化的重要植物,深度参与了人类文明进程。是目前世界上流布范围最广的饮料。

对茶叶的最初利用,公认始于中国。我们熟悉的陆羽《茶经》中就有这样的文字:“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早期汉字中没有“茶”字,“荼”就被拿来暂代茶用。大学问家顾炎武在《日知录》说:“‘荼’字自中唐始变作‘茶’。”

“荼”的本字义是一种多余的草,应该除掉的苦草。用这个字来指代茶,可以想象汉文化早期对待茶的态度。

而“茶”这个文字要等到陆羽的时代之后才开始被广泛传播和确立,文字形成共识的同时也说明“茶”正式融入了的汉文化生活。

茶来自何方?

继续看《日知录》,顾炎武在大段的史料推导后,从字缝中读出结论:“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以下为引文:

《日知录校注》(清)顾炎武 著,陈垣(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18

秦国占领蜀地发生在战国期间。秦人取蜀意义很大,比如李冰父子被秦王派去蜀地,之后修都江堰等等故事。秦人取蜀的底层价值在于古华夏文明与古蜀文明的交融,二者共同塑造了后来的中华文明。

蜀地在中原的南方,茶来自南方。正所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除了文字学,还有语言学上的证据。

北京大学汪峰教授在文章《语义演变、语言接触与词汇传播——*la“茶”的起源与传播》中推导出,“茶”的最早源头就是彝缅语的*la,最可能的来源是在云南广为分布、且与傣语有接触的彝语支语言。

说得简单粗暴点:汉族语言中的“茶”,借自西南的彝语支民族。

还有一则材料。

五代·毛文锡《茶谱》:“泸州之茶树獠,常携瓢置,穴其侧。每登树采摘芽茶,必含于口,待其展,然后置于瓢中,旋塞其窍。归必置于暖处。其味极佳。又有粗者,其味辛而性熟。彼人云:饮之疗风。通呼为泸茶。”

泸州就是今天四川的泸州,这里的泸茶显然是一种发酵茶,与中原茶饮迥然不同。在汉语文献记载中,几乎为孤例。

这种不用火,单用发酵做出来的茶,在今天也有。比如德昂族就有一种酸茶做法,将新鲜的茶叶用芭蕉叶包裹,放入土坑内埋几天至几十天后取出,将茶叶放在阳光下揉搓,晾晒几天,然后又用芭蕉叶包裹放入深坑,再埋几天到几十天,最后取出晒干即成。

类似的东西在布朗族、景颇族中也有,不同地区对于酸茶发酵的时间掌握不同。从地理分布上说,在泰国、缅甸、老挝,甚至日本也有原理类似的存在。

联系起上个小节所谈的内容,人类对于发酵的利用要早于对火的利用,掌握发酵比掌握用火要容易。在此基础上,可以想象:酸茶(发酵茶)的出现,早于绿茶等(一切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火的茶)。

酸茶(腌茶)一般是当菜吃或者当小零食吃,跟现代汉地对茶的使用方式区别很大。

今天泰国缅甸地区做的酸茶Maing,可以拌着盐、糖浆、花生、炸猪皮等等一起吃。

东南亚酸茶Maing的发音非常接近“茗”,这或许不是偶然,“茗”字本身也暗含着品饮方式。早期汉语中的茗,常常以“茗粥”形式出现,比如王维《赠吴官》:“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苏轼《绝句》:“偶为老僧煎茗粥,自携脩綆汲清泉。”

《茶经》中也有摘记:“郭弘农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

早采的嫩茶,芽茶用来做“荼”,“荼”就是煮水喝的叶子,这种喝法,后来就变成今天的“茶”。晚采的粗叶,则用来做“茗”,做Maing(腌茶)这样的东西,用来做菜做粥。

在今天,日本的酸茶Awabancha(阿波番茶,在中国也叫阿波晚茶)就主要被用来做茶粥。Bancha有粗茶和晚茶的意思,意味着鲜叶采摘时间比较晚。(参考《茶叶微生物产品学》黄友谊 编著)

酸茶工艺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也有细微的差别。

人们使用火的成本逐渐降低后,有些酸茶的制作也开始加入火,先杀青后腌制出来的酸茶,叶形保留会更完整。

茶的这种用法也符合人类对于植物驯化的原始需求:满足食用。

这样的茶叶,在以烧烤为主食的民族中,对肠道健康的保护非常有意义。它的原理我们在本文最后一个章节讨论。

说到这里,茶叶的最早期形态开始有点模样了。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直接通过鲜叶干燥得到的白茶形态会不会更早?白茶确实有可能更早的零星出现。但是习惯性食用茶叶的话,白茶作为食用的利用率会比发酵茶低很多,这一点之后的篇章谈到发酵原理时会再做解释。

3、茶的功能性与传播

我们盘点一下茶的功能:

第一,它能够降低大量食用烧烤的燥热。

第二,它能够让人在炎热的环境下保持一份头脑的清醒。

第三,它是一种蔬菜,作为膳食纤维的补充。

第四,通过咀嚼茶叶,可以利用酚类的杀菌作用杀死口腔和肠胃里的有害细菌。

第五,解油腻。

还可以继续补充第六第七等等……这里暂不延展。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茶的用途越多,它就越容易与其它地区其它文化形态的发生嵌合。

4、茶的杀菌作用与茶文化传播

比如杀菌作用,在麦克法兰《绿色黄金》中提到“采食茶叶的猴子往往体格健康,生存能力强”,按照这种说法,茶叶在猴子文化中已经发挥作用,与猴子建立共生了。人类利用茶叶,开始也许是出于对猴子的模仿。这个观点有待更详尽的研究,但可以利用茶叶控制有害菌这一点,在今天也很有参考意义。

英国正是由于饮茶习惯的普及,间接解决了饮用水安全问题,从此人口素质提升,经济逐渐发达,成为一代帝国。

对于有意改善贫困的慈善组织来说,推广茶文化是个不错的选择。(本章叙述不再展开,相关案例可以参考《绿色黄金》)

5、茶的补充膳食纤维作用与茶文化传播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藏地谚语

茶叶能够补充膳食纤维,这一特点对缺乏蔬菜的牧区,尤其是雪域高原有重大意义。

清代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也有民间传说,藏区的茶叶是文成公主带去的。从汉语文献记载看,西藏从唐代初期(公元七世纪)开始用茶。

但从藏地自身出发,用茶时间其实更早。如果认为茶叶是伴随佛教传入的,在公元三世纪(按不同谱系也有说四世纪到五世纪),吐蕃赞普拉托托日就有好佛之名。而民间佛教传入时间更早。

藏语中有专门指代“茶”的语词,听起来更像“槚”,这比“茶”的发音更为古远。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藏语中的“茶”大概率与汉语无关。杨海潮老师在《茶文化初传藏区的时间与空间之语言学考证》一文中,得出结论:“推测古代藏族人民(或其先民)最先是从滇川交界区域(而不是四川)认识到茶的。”

2016年,《scientific reports》刊登了中英联合考古报告,用考古实物证明在1800年前西藏已经开始用茶。

考虑到西藏到滇蜀的距离比中原更近,藏地用茶的历史还有大量可供研究的空间。

在今天,传统的藏民每天都要喝大量酥油茶,践行着“茶是生命”的行动。

木霁宏、陈保亚、徐涌涛、王晓松、李林、李旭6人,在1990年和马帮走了一百多天,从云南德钦到西藏昌都,又转到四川康定,完成了“茶马古道”命名,出版了《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

这里我引用一段书中的话:

“记得我们在中甸归化寺调查的时候,喇嘛捧上的第一道礼物便是酥油茶。我们咂上两口,面有苦色,碍于情面,故意赞不绝口。3天以后,我们开始领悟到酥油茶的力度和纯香。5天以后,我们不喝酥油茶更觉四肢无力了。我们琢磨准是上瘾了,就像抽烟喝酒一样。后来有一位藏医告诉我们,高原寒冷,蔬菜少,酥油茶既可增加能量,又可维持体内维生素。从此酥油茶成了我们的主食,我们每人都怀揣木碗一只,调查累了,就在雪水溪旁盘腿打坐,打上一壶酥油茶提精神。我们不仅在考察茶马古道的文化,我们同时已经开始进入了这个文化。”

开始进入藏区不习惯酥油茶,随后发现离不开酥油茶,这是很多在藏区旅居客的共识。藏区人民喝酥油茶的重点其实不仅在于补充能量,而更在于补充膳食纤维。

藏区自然环境恶劣,食物相对欠丰富,但最缺乏的不是谷物和肉类,而是蔬菜。

膳食纤维能帮助大便成型,缺乏膳食纤维会导致便秘,所以就有了“一日无茶则滞”的说法。

“滞”还算是小问题。但肠道菌群如果长期得不到膳食纤维的滋养就会萎缩,进而导致免疫系统屏障能力下降,人就容易生病。这就是大问题了,所谓“三日无茶则病”。

在缺乏膳食纤维供应的雪域高原中,如果能引入一种可补充膳食纤维的食品,无疑将提高这个地区人们的生存状态。

所以,藏民与茶叶一接触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雪域高原的人们对于茶叶的需求量非常之大。

但需要注意,藏区对于茶叶的需求,侧重于膳食纤维的摄取。所以藏区需要的茶不是汉地人喜欢的细嫩芽茶,而主要是粗老的边茶(形态一般是砖茶)。

边茶是用成熟晚采,甚至是刀割下来的茶树粗老枝叶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制成。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

由于历史上往藏地运送茶叶困难,供应有限,所以边茶对于藏民极为珍贵。边茶的吃法也体现出了这种珍贵。

首先,边茶一定要“煮”。因为“泡”并不能保证膳食纤维的充分溶出,只有煮才能最大限度地榨出水浸出物。水温每高一点,能溶出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多糖)都会多一点。

第二,茶渣也富含宝贵的膳食纤维。这里摘录茶渣的三种用法:1、“茶渣如油,给孩子吃”。2、穷人买不起砖茶,就捡喇嘛扔掉的茶渣吃。3、进藏马帮中赶马人都把茶渣喂给骡马,这样骡马走路明显更有劲。(参考《藏茶》李朝贵 李耕冬)

由于藏区不产茶,藏民又对茶叶有强需求,所以历代汉地政权都通过直接干预边茶供给来制衡西藏。“茶马互市”“边茶专卖”都是其中内容。

英国人在十九世纪尝到了茶叶贸易的甜头,不久也发现了西藏市场对于茶叶有着巨大需求,并做出判断,印度茶在西藏大有可为。

英国人为此尝试了很久,结果是,“印茶不能以西藏人自己的方式来饮用。如果印度茶用水煮沸,相比西藏人饮用的茶叶而言,它会变得非常苦,难以消化......他们并不准备饮用印茶。以至于即使在完全由英国统治的大吉岭,也会发现这里的大多数西藏人正在费力地从中国西部获取价格高至两到四倍的边茶。”这段话来自英属印度政府中的“西藏通”查尔斯·贝尔(Charles Bell)。(参考《印茶侵藏?——基于中英档案数据之研究》冯翔,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年第6期)

至于中方记载中,虽然对印茶入藏极度警惕,但对印茶品质却颇为不屑,认为印茶性燥而热,而且由于机器压制,有机油味,难以入口。

也有更“权威”的观点,比如学医5年的孙中山先生对中国茶和外国茶就有如下对比:

“就茶言之,是为最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实产出之,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今则中国茶叶商业已为印度、日本所夺。惟中国茶叶之品质,仍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印度茶含有丹宁酸太多,日本茶无中国茶所具之香味,最良之茶,惟可自产茶之母国即中国得之。”(参考《建国方略》孙中山)

这些看法虽然主观情绪重,但不妨碍其中的关键问题。

为什么印度茶在占尽价格优势的情况下,最终退出了西藏市场?

秘密在于发酵。(这还真是个秘密,茶叶发酵技术一度被要求保密。)

藏地用茶主要都是发酵过的边茶(又叫“藏茶”)。

吃边茶(藏茶),吃的是膳食纤维,茶叶叶底虽然基本由纤维构成,但大部分不能为人体所吸收。只有通过发酵之后,微生物把本来不溶于水的纤维分解成小段,形成水溶性膳食纤维,才更适合人体。

同时发酵会大幅降低丹宁酸(酚类)含量,进而降低了茶叶的刺激性(性燥而热)。这正是印度茶的“问题”。从现在可找见的资料中来看,英国人在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发酵的意义,只是把发酵当做紧压前的软化准备。

也不是英国人笨,是当时人们对微生物的了解太少了。后来新中国自己主持边茶生产的时候,也在机械化进程中走过不少弯路。

在《茶叶全书》中,威廉·乌克斯如是写道:“砖茶多销往西藏,1917年以前,俄国是砖茶的一大市场。这些砖茶,都是中国生产。西藏地区的砖茶,是四川制造,制法非常简陋。制茶者采取细叶制成上等茶后,剩下的粗叶、茶梗、茶枝装入袋中发酵数日,然后用手挑选分为三级,再用蒸汽锅蒸。等到柔软后,与用米水粘过的茶末混合,再压成11×14英寸的砖块,每块重约6磅。”

跟雪域高原类似,西北和北方游牧民族同样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源,虽然没有像西藏缺乏得如此紧迫,但对于茶叶的需求也很大。

对于汉地中心而言,“以茶治边”的意义就在此基础上得以展开,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6、咖啡碱的刺激作用与茶文化传播

很多植物都会合成生物碱类的化学成分,植物进化出这个东西,是通过这些刺激性物质保护自己,让动物不去吃它。大部分时间,这个策略是成功的。很少有动物喜欢故意找刺激。但人类受到生物碱刺激后,会有兴奋感,接触多了还会成瘾。所以富含生物碱的植物往往被人做成嗜好品。茶叶就含有大量生物碱,茶叶生物碱中咖啡碱比例最高,通过喝茶可以保持头脑清醒,喝多了也会上瘾。

在需要静修的宗教体验中时常喜欢饮茶,茶叶生物碱在此时的功能,被描述为提神,或者被认为可以减少或控制性欲。

作为汉地茶文化的代表,陆羽就认为茶的功能重点在此。所谓“荡昏寐,饮之以茶。”(《茶经·六之饮》)

这一点对于汉族人民要分两层意义看待。保持清醒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可以增加劳作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对于士大夫阶层来说,只有脑子在活跃的状态,才可以充分创造和享受精神生活。

又由于草原文明和藏区文明对茶的强烈需求,这样的经济作物,必须大力发展。

士大夫们以身作则,努力拉高内需。这就是汉传茶文化发达的底色。

一代代文人不断发掘出茶的种种乐趣、德行、精神,呼唤出了汉民族对茶的爱,实实在在帮助汉族茶产业做大做强起来。从“秦人取蜀”到“五口通商”,两千年的文化积淀塑造了汉传茶文化无以伦比的自信。

古代的中原士大夫把茶生活拔高成了一件雅到不行的事。宋朝是“雅”的极致,日本人来了一看,喜欢得不行,就成套学回去了。日本人需要喝茶吗?不需要,但就是瘾大,这瘾一方面是身体上的瘾,另一方面是文化上向中国模仿的心瘾。

在日本江户时代,农夫只可以喝白开水,武士才可以喝茶。

茶对日本的影响不在喝茶本身,而在茶的周边。尤其那一套复杂的礼仪——日本茶道,这是日本贵族生活的基本要求。

千利休在大阪堺寺庙某墙壁上写了《饮茶七律》,就弥漫着浓重的宗教仪式感。

“客人先进入外间,即供客人等待的房间,所有意气相投的人在那里聚齐。一声木锣响过,表示主人要出来迎客了。

就洗手来说,重要的是由此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主人必须恭恭敬敬地接待客人,带他们进入饮茶室。如果主人是一个举止失措、缺乏想象力的人,如果茶和饮茶用具品位不高,如果茶园的自然格局和茶树规划不够美观,客人也可直接拂袖而去。

类似风吹过松林的声音一响起,就表示水烧开了。听到一声锣响,客人第二次进入饮茶室。没有及时听到水开或没有及时处理好炉火,都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

不论是在饮茶室里面还是外面,都不谈世俗的东西——这是一条颇有年头的戒律。

在正式的聚会上,客人和主人都不能咬文嚼字相互恭维,虚假客套。

聚会一般不会超过4个小时。但是,如果因为中间谈论佛教教义或美学问题而超过了这个时间,也无可非议。”(摘自《绿色黄金》)

茶除了“雅”的功能,也具世俗意义。藏区的人要是两个月不吃茶,那恐怕相当难受。但汉人两个月不喝茶,大概率没什么事。

这是因为藏人几乎必须靠吃茶来补充膳食纤维,而中原人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来源可选择。

因此,中原对茶的使用方式会与牧区有所差异,古代汉人喝茶其实是喝多酚和生物碱,至于膳食纤维则大可弃之不用。于是茶叶在中原演化出了泡饮的方式,只喝浸出物,而丢弃纤维质的叶底。

茶树中嫩芽叶的咖啡碱含量远高于粗老叶,所以汉人偏好用嫩芽叶做茶,对空有纤维质的粗老茶叶缺乏兴趣。

这种汉地与边地的用茶差异,使不同文化族群通过茶产生了有趣的关系。

比如汉族文人用这种差异来做文章,塑造文化优越感。

唐代樊绰《蛮书》有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陆羽在《茶经》里对这种喝法评价“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一个是边地老百姓当菜吃,一个是汉族士大夫的娱乐。这其实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站在藏族的角度,也会觉得饮茶丢弃叶底的汉人真是愚蠢至极。

更重要的关系是政治意义,明代的名臣严清曾上疏嘉靖皇帝,清楚指出:“汉地有茶,汉人离开茶也可以生存;藏区无茶,藏人却不可以没有藏茶”。(把这句话里的“藏人”换成任何一个北方游牧民族而言也是一样。)

茶是北方游牧民族和藏民的生活必需品,自己的领地上又不产茶,而且几乎没有其它渠道,只得从汉地买。

在这种经济结构下,汉人政权往往会选择将茶叶统购统销,严格管控边茶供应量,通过国家垄断经营,人为控制贸易顺差,进而实现对需茶民族的间接控制。

从中唐到鸦片战争前,汉地的统治阶级通过茶,获得了一种强大的权力。

茶叶的贸易顺差持续了一千年以上,赋予了汉地人相当的经济优势,另一方面也在持续加剧地区间的不平等,引发了相当多的冲突乃至战争。

中国这种“因为先进所以挨打”的战争最后一次发生在1840年,史称“中英鸦片战争”。

在那之前,中国的文化已经影响到欧洲,所产的茶叶、瓷器、丝绸都非常受欢迎。茶叶更是英国人最偏爱的嗜好品,英国人痴迷于这种可以提振精神的饮料。而中国对于欧洲的物产却几乎没有兴趣。恰如乾隆皇帝所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天朝需要的只是白银。

长期的贸易顺差让白银大量流向中国,英国有点坚持不住了。(因为当时用的是白银,不是纸,如果你愿意收纸,那要多少印给你就得了。)英国人必须找到“无所不有”的中国人喜欢的商品去平衡逆差,于是发现了鸦片......随后的一系列故事对中国是个悲剧,其中细节可参考周重林《茶叶战争》。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逐渐在印度,锡兰以及非洲也发展起了不亚于中国的茶叶经济规模,中国的茶叶优势从此丧失,世界茶叶格局不再一家独大。东方天朝的传说也随之落幕。

7、茶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人怎么用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方式。

地理空间上的差异会导致文化的多样,随着时间上的发展,同一空间内的文化也可能发生变化。

川滇东南亚地区的人,最早开始把茶当酸菜吃。人们通过发酵降低了刺激性,提高了可摄取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成为了烧烤生活中的必备配菜。

补充膳食纤维这一点激发了牧区人民的强烈共鸣,于是在商业接触中演化出边茶。边茶通过发酵制造而成,含有大量水溶性膳食纤维,并适宜长距离运输,长时间储存。边茶贸易增加了牧区大部分人民的生存质量,也增加了牧区的人口,也让牧区对产茶区形成依附。

中国人在茶生活里找到了“清凉”,茶让人在炎热气候下保持着清醒。“清凉”的茶文化影响了许多炎热区域的人民,他们对“清凉”高度渴望。北非的摩洛哥在“清凉”的基础上演绎出薄荷茶的形式——单单绿茶,嫌不够清凉,要再加冰糖和薄荷才能抵御撒哈拉沙漠的炎热。

由于长期的经济发达,中国茶文化越来越丰富厚重,有些时候甚至脱离了茶的基本用途,衍生出相当多纯精神性的外延。这些精神性外延被朝鲜和日本看到,并在其中找到与自身的封建礼教契合的重要仪式。

如果说古代中原士大夫喝茶主要看重酚类和咖啡碱的作用,茶的诸多功效发挥得有点不充分。那茶对英国的意义就更间接了。对18世纪的英国人而言,茶最大作用是能够让他们不再喝生水。茶文化的传播让英国人习惯于烧开水,于是在当时水污染严重的欧洲,英国用低成本解决了饮用水安全问题,为帝国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首个现代化帝国的文化影响下,加糖加奶还配上布丁的英式下午茶代表着现代性,卷席全球。

高油高盐高糖高脂的现代化美食也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让现代人普遍处在亚健康状态。

我们需要一个解决现代化健康问题的抓手。

2007年启动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提供了这样的抓手——人体微生物。

人体其实是人的细胞和一大群微生物共生在一起的超级生物体,其中,人的细胞占超级生物体总细胞量的10%,人的基因占超级生物体总基因量的1%。

可以这么说,人体健康状态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微生物参与。而人体微生物组中九成以上都在肠道。保证肠道菌群的合理结构,就保证了自身的健康。

2020年前后,科学界对于肠道菌群的认识频频获得突破。我们可以从肠道菌群的角度,重新解释很多问题。

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问题是什么?

现代人的身体细胞结构跟我们原始部落的祖先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现代人的身体状态和古人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超级生物体(广义人体)中的微生物,在现代化的环境中,时常面临危险。

比如,我们教科书上写正常人的体温应该是37摄氏度。但从2019年末至2022年末的疫情期间,全世界人民都经常需要测体温,得出了大数据,现代人的体温只有36.5摄氏度。

人的体温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人体自身代谢产生的热量,一个是人体微生物组代谢产生的热量。

为什么现代人的体温降低了呢?因为现代人的肠道菌群普遍萎缩了,产热不足了。

造成肠道菌群萎缩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杀菌剂。现代人滥用抗生素。在集群化模式生产的农牧业中,充满了杀菌剂。再加上现代医疗也依赖抗生素的使用,这些东西会导致肠道菌群萎缩。

2、有益菌种摄入不足。近代长久以来对“病菌”的恐惧,让发酵食品的摄入变少,有机会在人体定殖的有益菌也就相应变少了。

3、滋养不足。肠道菌群需要以膳食纤维为底物生存。通过对古人类粪便化石的分析,可以得知古人类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在200-400克,而今天美国医学科学院建议人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是30克,而实际上美国人平均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是15克。几百万年来我们的肠道菌群都是处在高膳食纤维的营养环境下,只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百年当中,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膳食纤维大量减少。(参考赵立平《大树细菌》)

肠道菌群不单影响体温,更与我们的内分泌,免疫系统息息相关。护好肠道菌群,是保健的关键。

喝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现代人如果养成有效喝茶的习惯,就能够解决相当多的健康问题。

8、普洱茶与当代人的肠道菌群养护

香港有个美食家叫蔡澜,1995年在香港《壹周刊》发表过一篇《普洱颂》,能看到香港茶生活的诸多细节,非常值得细读,其中有段这样:

“浓郁的铁观音当然是我最喜爱的。统道叔沏的,哥哥一早空肚喝了一小杯,即刻脸变青,呕得连胆汁都吐出來,我倒若无其事的一杯又一杯。

老人家教道,喝茶喝醉了,什么开水、牛乳、阿华田都解它不了。最好的解茶药,莫过于再喝茶,但是这次要喝的是武夷老岩茶,越老越醇以茶解茶,至高的境界。”

老茶可解茶醉,这个现象在饮茶人中算是共识。但也一直说不明白其中机理,只能用“暖胃”这样的大词完成大框架上的自洽。

其实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可以提供一种解释。新茶如果含有的刺激性物质过多,肠道菌群接受不了,就会造成肠胃负担。而类似原料的老茶上有可能生长着能够分解利用这些刺激性物质的菌群,虽然活菌很难穿过胃酸。但老茶中的一些发酵产物,可以对肠道菌群起到滋养,或者起到了靶向引导解决刺激物的作用。

茶叶通过不同的加工和喝法,对肠道菌群会形成截然不同的影响。

茶叶中最主要的水浸出物分两种:1、茶多酚类(杀菌剂);2、多糖类(水溶性膳食纤维)

好的肠道菌群结构,由两个条件组成:1、菌种要好;2、营养要够。(对肠道菌群而言,好营养就是充分的膳食纤维)

先说一种情况,有时候人体由于环境影响,自身病变等因素,肠道菌群中杂菌生长过多,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此时可以通过饮茶,摄入足量酚类,将杂菌杀死,重塑肠道菌群。

需要注意,高酚类含量的茶不可以长期频繁饮用,如果长时间保持大量酚类摄入,会导致肠道菌群萎缩。长期喝刺激性强的茶容易“体寒”就是这个原因。

在今日世界,更多有效的使用场景,还是通过多糖,给肠道菌群补充营养。

针对这个全世界人民都体温偏低,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肠道菌群普遍萎缩的现状,通过喝茶补充膳食纤维是个低成本高效率的保健方案。

低成本:茶的生产成本不贵,相对简陋原始的环境也可以做出很好的茶。

高效率:茶本身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料,传播成本低。

而把茶当做膳食纤维补充剂的话,需要选择多糖含量高的后发酵茶。

后发酵茶中,关于普洱茶的研究最多。中国知网上有关“普洱茶”词条的文献有11219篇,多于“黑茶”的4456篇,“茯砖”的833篇,“藏茶”的790篇,“六堡茶”的749篇。(2021年8月20日数据)

普洱茶为何研究价值大?最主要是商业原因,但这容易解释成循环论证,因为商业价值的本质是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本质又是健康价值等等。

我们着重看一个不是最主要,但一定不可忽略的点。普洱茶的水浸出物最多。最适合做科研样本。

造就普洱茶高水浸出物总量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品种,云南大叶种水浸出物天生多;

第二是海拔,云南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产茶区。能够在大温差和相对低气压的环境中生存的茶树,细胞液浓度更高;

第三是工艺,普洱茶原料晒青的工艺简单直接,不在加工过程中损失太多物质。在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参与度极高,产生的新物质多,在理想的后发酵节奏中,水浸出物是持续增长的。

比如在普洱茶熟茶的发酵过程中(老生茶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动作极度放缓的发酵),不同的微生物轮番上阵,将本来不溶于水的叶底纤维,分解成了大大小小的水溶性物质。这些物质的结构复杂多样。但其中基础单元必然有大量“多糖”类物质。这些物质,正是水溶性的“膳食纤维”。

9、普洱茶保健的部分机理浅谈

膳食纤维吃下去,人体消化酶没法儿消化它,人体吸收不了它,好像对我们没什么用。但是到了肠道以后,肠道菌群却可以分解利用这些东西,利用不完的部分就成了短链脂肪酸。

目前已经发现短链脂肪酸可以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减轻肠道的炎症,调节食欲中枢,饱腹感等等。其作用尚未发现完全,但猜测肥胖症、糖尿病、结肠癌等等都与之相关。

短链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食物里也没有,只能通过吃膳食纤维,再通过有益菌去产生。

除了目前相对清晰的膳食纤维作用,普洱茶中还有一类物质叫普洱茶茶褐素。它是茶多糖与酚类氧化物的混合物,结构组成极为复杂,目前还没办法说清楚。但关于它的功效研究已经不少。

黄凤杰老师在《普洱茶降低胆固醇作用机制研究》中清晰探讨了普洱茶茶褐素的作用,它可以调节肠道菌群,间接导致了胆汁酸合成增加,降低了胆固醇。

这个作用不严谨地表达就是消食解腻。

2015年以前中国人均食肉量最大的省份是广东,广东人选择普洱茶来消化油腻。

蔡澜在《普洱颂》中写出了相当大的信息量:“来到香港,才试到广东人爱喝的普洱茶......它是完全发酵的茶......普洱茶越泡越浓,但绝不伤胃。去油腻是此茶的特点,吃得太饱,灌入一二杯普洱,舒服到极点......纯正云南普洱,不分贵贱,都有一定水准......港币一百元一斤,已很不错。平均每一斤可以喝上一个月,每天只不过是三块多钱,比起可乐、七喜,便宜得多......普洱已成为了香港的文化,爱喝茶的人,到了欧美,数日不接触普洱,浑身不舒服。我每次出门,必备普洱。吃完饭来一杯,什么鬼佬垃圾餐都能接受。”

看来普洱茶的菌群,在历史上已经参与到了广东人的微生物组。随身带着普洱茶喝,就能保证自己的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健康稳定。

由于“肠道菌群”这个抓手,普洱茶的保健功能表述开始从经验性总结转向科学性解释。可以看到,普洱茶的研究在“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中会占据相当大的数据量。

随着普洱茶的功能被解释得越来越清晰,普洱茶产业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需要普洱茶。

来源:茶叶进化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谷雨茶会: 安徽 上海 银川

谷雨の安徽

归去来兮悟茶味

《法华经》偈云:诸法从本来,常示寂灭相。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春天之所以被人们盼望,留恋,欣赏,大概是在于她本来流逝的美好,谁能在天朗气清里不游目骋怀,谁又不是于惠风和畅中放浪形骸……



仿佛还沉浸在初春叶叶清明的喜悦里,转眼间已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农人道“清明见芽,谷雨见茶”,谷雨呢,是春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气,对于爱茶之人,都茶心满满,准备迎接春天最后一飨盛宴——谷雨茶。


而谷雨作为全民饮茶日,回归茶事,闹中取静,于高楼耸立间寻得一方黛瓦深院。事茶人清雅淡洁,品茗者净手净心,大家一方茶席,列作其次;七八好友,畅叙幽情,山野之香熏陶自己,一杯春味滋润他人。



谷雨饮茶由来已久,唐代陆希声的《茗坡》中写道“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唐人喝茶乃是采用煎茶法,诗人怜惜春芽鲜嫩,甫一摘下就要入锅熬煎,但又赞美这谷雨茶的清爽鲜醇,令人欲罢不能。


晚唐诗僧齐已亦写下《谢中上人寄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这山间灵芽轻盈律动,仿佛浸润在谷雨的云雾中,茶烟袅袅、落花迭迭,如此空远静雅、富有禅趣。


清朝以画竹留名青史的郑板桥在《七言诗》里这样描述谷雨春茶:“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在数节修竹之下,淡描山水、轻啜香茶,心境如斯,闲适悠然,真乃人生至趣。

一壶谷雨茶,连接起古人跨越历朝历代的饮茶史,辗转舌尖,至今余香袅袅。



春茶之所以备受期盼,不过于经过一个寒冬的蛰伏,茶树在雨水的滋润下冒出千头万芽,碧绿葱翠,鲜嫩欲滴。那馥郁的清香,穿越苦闷的冬日与单调的岁月,慰藉了无数颗心灵。此时沏一壶春茶,壶中有久违的云雾山川,有诗意的春暖月圆,更有超脱于浮华之外的真趣清欢……


微风细细柳枝斜,满城春色绿水华,趁着春光,燃一炉新火,烹煮那源于自然的灵芽,正所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相比古人清淡欢愉的日子,这个时代,我们似乎有太多无奈,日复一日地困在钢筋水泥的樊笼,很难感受到自然的云雾山川,草枯木荣,节气更迭间,那份最细致最微妙的变化。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效仿东坡居士,趁着春光正好,煮一壶鲜嫩的春茶,把每一个当下都活得饱满,把每一个日子都过得丰盈。漫漫问茶路,实则是问友问心,是满目空催,返观内照,是寻找曾经迷失在繁华都市里的清澈觉心。



在物质文明发展迅速的今天,当人们习惯于通过获取更多物来满足所需、彰显自我时,我们希望通过感动于万物还原每个人本质的光芒。毕竟,人,生来本是一无所有。



今天,用一杯茶的时间,感知自然,感知自己。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知历史,人类会知道从哪里来;

见茶心,我们才明白到哪里去……



谷雨の上海

魔都谷雨,果然下雨。众多茶客如约而来。


主持人温老师介绍了今日份茶品和朝气蓬勃吉普号。说到吉普号的创始人小黑物理满分,引发众人啧啧称奇。



俞女士第一次喝生普,非常喜欢。有次购买且爱上古树晒红,记得茶商随口说的“晒红是生普的妹妹”这句话。凭借着对晒红的好感,今天见识了晒红的姐姐——生普,爱屋及乌,发现生普茶汤这么好看,香气这么好闻,茶汤这么可口,每一道之间有些细微的变化。感觉细腻的她还一下子发现生普温柔的外面下非常有劲道的实质。主持人温老师及时补充了品饮生普的注意事项。



今年孩子准备中考的张女士则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校园开放日的“发现”。成绩不错的孩子在填报志愿时犹豫不定,A校全市排名更前,B校离家近。母女俩在校园开放日,惊喜地发现A校的学生社团在校门口着汉服,奉点茶,不仅样子好看,茶品也很好喝。母女都爱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双双都是古风迷妹。这下选择不再摇摆。张女士还说,学生社团的调饮茶也做得有模有样,他们为学校特色“传承传统文化”做了活广告。



张女士的分享点燃了大家发言的兴趣,对于现在孩子沉迷奶茶,过度饮用奶精、色素等添加剂,非常忧虑,担心影响了一代人。大家说还是让好喝的传统茶品自己说话,引导孩子们喝传统茶品,选用天然原料适度创新调饮茶,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资深茶客周先生是小黑的粉丝,对于生普NPS品鉴表有着自己的理解,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了生普品鉴的种种事项。在座的女茶客调侃说他“挽救”了茶会,一下子就提升了逼格。让千里之外的普通茶客对普洱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现场的气氛其乐融融。



最后,主持人茶艺师温老师介绍了生普选购和保存的基本知识。她用“存平常心,饮自在茶”作为结束语,感谢大家出席今日茶会。


所有茶友纷纷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参加类似的活动。在家庭,在社区,在学校宣传茶科技、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和家人邻居朋友一起识茶、懂茶,爱茶,让饮茶成为大众的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谷雨の银川


西北的春总是来得缓慢而沉静,天气才刚刚回暖,转眼,竟已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
”惜春的人,不由得再怜看几眼落花,怕这春去得太过匆匆。而银川的爱茶之士,已准备迎接春天的最后一飨盛宴——谷雨茶会。




4月20日,在esse咖啡店的三楼迎来了这样一群爱茶人,簇拥在茶艺老师周围,学习茶文化,探讨品茶知识。


茶艺老师首先和大家分享了与谷雨茶有关的诗:陆希声的《茗坡》、齐已亦的《谢中上人寄茶》……最后一首北宋诗人林和靖的《尝茶次寄越僧灵皎》中这样描写谷雨春茶:“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跟随诗人的文采,我们似乎看到,鲜嫩茶芽的新绿,化为点茶后湖上积雪般的静美,两相对比,谷雨茶的风韵与滋味跃然纸上。



一壶谷雨茶,道不尽历史沧桑。


茶艺老师又为大家介绍了谷雨茶的特点。
如果说清明茶鲜爽如二八年华的少女,那么谷雨茶就是丰韵馥郁的美妇人。


谷雨前后,倒春寒基本结束,气温回升,雨水增多。
经由暖阳雨露的滋润,茶叶内质增加,叶质肥厚柔软,汤水稠滑。


因此,谷雨制成的茶,亦是春。



品茶环节,茶艺老师为每位品茶者斟茶,第一泡为景迈,口感清甜,齿颊留香,可能还是太新的原因,不适宜有些畏寒的朋友。另一款藏巅,白瓷盖碗冲泡,比较上一种口感略淡,不过碗盖上留有浓郁的梅子香这两款茶都是典型的普洱,从叶底上判断,藏巅有焙火的痕迹,更适合畏寒的茶友品茗。

感谢茶业复兴和吉普号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茶业复兴

出品人:周重林

主编:杨静茜

编辑:杨春 赵娟 陈朦 罗安然 杨湘

美编:王天华 熊雄

运营:猫猫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