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有名的普洱茶

找到约344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产权时代的普洱茶营销

做大有方法——撒豆成兵,聚少成多。能整合海量小农经济与散户存茶的品牌与平台,方为英雄!

——题记

经营普洱茶需要知道两种主权——品牌主权与散户主权。其中散户主权有小农经济、小商家、投资型消费者三种形态。许多厂商与营销高手只重视品牌主权,而忽视了散户主权,造成品牌推广“空投”,渠道建设失效。只有建立品牌主权与散户主权联合政府,推行投资消费一体化进程,有远大抱负的品牌茶企才能整合巨量的小农经济、小B端商家与新中产散户存茶,从而建立品牌的中央集权与散户乡村自治二元治理结构。

自秦汉确立郡县制以来,中国两千年以降的社会,都是中上层高度集权,基层分权的二元治理结构。基于中华文明的治理传统,茶行业的品牌与平台也只有推行上合下分的治理结构,才能真正建立大一统的茶叶商业帝国。

为什么散户在当今时代拥有与品牌集权相对应的分权式主权?这是因为资本主义从1970年代以降,进入了金融+科技垄断新阶段,高科技霸权与资源货币化席卷全球。稀缺资源与新技术通过货币化,完成了产权化进程。产权有主,故拥有产权的小农、小商与新中产消费者获得了分权式的散户主权。这是营销史上的最大变数,我们进入了品牌集权与散户分权并立的全新时代。

产权时代的营销,我们不仅要注重消费市场,更要注重投资市场,尤其要明白消费市场的最大蛋糕,一定是投资消费一体化的。

我可以举新中产当前的消费大件,住房、教育、康养等无不是投资消费一体化的。比如,教育消费是投资未来的人力资本,康养是投资未来的身心革命本钱。普洱茶的小农经济,有名山茶的稀缺资源产权,普洱茶的小商家与新中产的散户存茶,有年份茶的产权及投资复利回报,故普洱茶的消费市场,跟住房、教育、康养等一样,是典型的投资消费一体化产物。普洱茶的品牌与平台要做大,不但要抓消费性收入,还要抓资产性收入,用投资消费一体化的理念,建立平台分布式聚合+品牌集权+散户分权之全新的普洱茶帝国三级治理结构才是正道。

我是散户,没有主权与知识产权收益的东东,我一般不参与。我做原创,不写跟风式的时文,是为了打造专业领域的知识产权。

“产权时代的普洱茶营销”的经典口号是,我们只喝自已的茶。普洱茶的“土豪消费”群体,可谓消费者主权意识觉醒的先知,其引领着普洱茶投资消费一体化进程,由土豪存茶向新中产存茶迈进。这意味着,主权觉醒与享受产权收益的群体,由千万级的富贵人群,向两三亿的新中产扩散,几何倍数的新市场由此开启!

仓储是对新出厂普洱茶这个半成品之再加工,通过时间醇化为中老期年份茶成品。土豪与新中产,通过仓储再加工,获得了普洱茶的主权与产权性收益,故他们可以自豪地在自己朋友圈中说,只喝自己的茶,只向朋友分享自己存放的茶。

自己的茶,可以亲自上山收料压饼存起来,也可以存放品牌的茶。

前者,催生茶农直销生意,散户上山竞价茶农稀缺的名山茶原料,让茶农主权意识彰显,稀缺资源迅速产权化,资源性产权价格暴涨,以至于让老班章寨子每一家门牌号,都变成茶农直销ip品牌号。后者,能促进品牌的海量散户存茶,并开启年份品牌茶的二级市场庞大生意——存新卖旧。

散户存茶,在二级市场交易,品牌背书远比茶农背书值钱。这是因为,山头茶放几年后,山头特征减弱,醇化特征彰显。中老期茶,很难喝出老班章味,当年找老班章村长背书,奈何时过境迁,旧味不对当年的新茶的版,村长的签名版很难构建证据链。还有一点也很关键,茶农的社会公信力远不及大品牌,当然茶农组织起来搞垄断性的山头茶诚信交易联盟除外。品牌掌握拼配茶、熟茶的最大话语权,可为散户出货背书。山头纯料,可搞茶农与品牌为散户收藏与出货联合背书。

由此可见,以新中产存茶为代表的消费者主权,与茶农主权、品牌主权,并不总是对立,而是可以融合共生——新中产存茶,推动茶农直销与品牌年份茶二级市场之培育,从而建立一种投资消费一体化大一统帝国治理结构……

过去讲厂商一体化,也就是厂家与经销商形成长期的利益捆绑关系,构建渠道建设的深度分销体系。在品牌主权一统天下的时代,经销渠道分为一批、二批与零售商,品牌只要抓住一批二批,渠道自然就能下沉到终端零售的大店与小店。在抓大放小的日子里,品牌只注重跟大中型商家的利益捆绑,而不重视小商,小商一般由总代(一批)下面的分销商(二批)去铺货促销整合。这就是典型的依靠经销商做市场,品牌的市场管理半径对小商家与消费者鞭长莫及,只能象征性的扫大街督导一下。

移动互联的出现,厂家可以很方便直接联系分散的天量茶农、小商家与消费者,并用数字化的工具集中深度管理与服务。这意味着,一批二批对厂家远没以前那么重要,直面终端的智慧社区店与数字化会员管理系统开始盛行,曾经强势的地方诸侯——一批二批,要不低下头转型为专业渠道服务商——干脏活累活,要不就出局。

在这方面,大益就做得很好,以前炒货靠大盘商、二盘商与芳村海量二手炒家。现在发行产品直接绕开芳村二手,数字化会员成为交易主力军。

品牌的一体化其实是,谁强势,我就跟谁联手,以前一批二批强势,我就跟渠道的地方诸侯联合起来搞厂商一体化。现在茶农主权、小商家主权与消费者主权在兴起,品牌就在推行茶企、茶农、茶商、消费者命运共同体,打造品牌家人文化与生态链战略。

为什么是生态链,因为大家都有主权,我不一定非要鸟你。你品牌是很大,但我小商家关起来门来也是一方天地,找我合作的品牌多得很,我也能利用移动互联工具与价值观输出很方便找到消费者。我足不出户,各种品牌的、小厂的、农民的供应链就纷纷主动上门找我,我也可以很方便地调天南海北的货,而且是精挑细选的调,并要求各种细致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品牌不能讲霸道,只能讲王道,打造大家都活得好的生态圈!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茶史: 古代十五位有名的“茶痴”

古代十五位有名的“茶痴”
自古古人做痴人,不乏情痴、路痴,当然茶界当中也有茶痴。在我国历史上对于茶叶的爱慕到痴的境界的历史名人便有很多,今日就为大家介绍古代十五位有名的茶痴。

古人饮茶

1  陆羽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陆羽被称为“考察茶事”,游历巴川蜀峡,一路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辨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经过长年的积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得以面世,陆羽也被世人尊为“茶圣”。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  卢仝

卢仝好茶成癖,诗风浪漫,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诗"之吟,最为脍炙人口: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的功效,和卢仝对茶饮的审美愉悦,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卢仝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至今的九里沟还有玉川泉、品茗延寿台、卢仝茶社等名胜。

3  白居易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1100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脍炙人口,也使浮梁茶声名大振。中国文人墨客都爱茶,茶里有智慧、有文泉、有思涌。读过《长恨歌》、《琵琶行》的人都会吟上几句,答谢好友李宣写的一首诗:
“不寄他人先寄我,因缘我是别茶人”。
表现茶人是位善于鉴茶识水的“别茶人”。他的另外一位好友元稹知他爱茶,特写了一收宝塔诗相赠。晚年的白居易更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茶”。
并开始以茶悟人生,洗涤热衷功名利禄的熏心,终博名“白乐天”,世称别茶人。

4  皮日休

皮日休,晚唐著名文学家,精通茶事,善写茶诗,他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写过《茶中杂咏·煮茶》: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为今人了解唐代茶园、茶舍、茶农、茶具以及茶业的种植、焙制、烹饮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苏轼
苏轼视茶境为仙境,并沉醉于茶,寄身于茶,苏轼爱茶也爱女人,故有: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他注重品茶的物外景意,把茶作为沟通自然,内省性情,品味人生的修炼手段,并主张:
“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典型的茶艺人生,以茶悟慧而入诗入画,他随缘自适,乐观豁达,圆融贯通,自由自在,在茶中品出人格精神,生命体悟和胸襟抱负,并为后人留下无数的精神食粮,不愧为茶仙。 

蔡襄

蔡襄(1012~1067),北宋兴化仙游(福建)人。字君谟,为北宋著名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闻名于世。

“色:茶色贵白,其中青白胜黄白......”

《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茶录》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赵佶

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却对书画有精湛的研究,并以撰写《茶论》和精通茶事而闻名后世。他与北宋大观年间写成的《茶论》一书,被后人称为《大观茶论》。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不一。谷粟之于饥,丝枲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岁时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澹间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大观茶论》是赵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中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

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都是茶道中人,他们旅居青州时常以茶为戏:

“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一边饮茶,一边记忆学习,此乃“饮茶助学”也。

朱熹
朱熹与茶有着前世今生的不解之缘。朱熹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博古通今,既是位严谨慎独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位充满生活情趣的文人雅仕,琴棋书画诗酒茶无所不涉,并能加以融会贯通。朱熹到武夷山后,便对武夷茶情有独钟。他不仅品茶、论茶,还曾亲自参与种茶、制茶、煮茶、宴茶、斗茶、咏茶,乐在其中,并从武夷茶中领悟与获取了许多理学思想与文学灵感。
据《朱文公全集》记载:朱子“年少时,曾戒酒,以茶修德”。朱熹早年崇佛,常与五夫开普寺住持圆悟大师一起品茶论禅,体验茶禅一味,建立了深厚感情,成为忘年之交。朱熹后来又以茶悟道,以茶悟儒:
“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天下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朱子语类.杂类》138条)。
朱子是理学家、教育家、借品茶喻求学之道。他认为在学的过程中,要狠下功夫,苦而后甘,始能乐在其中。朱子所谓“理而后和”,正是《中庸》所云:
“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大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庆元学案.晦翁学案.中和论》)
他又提到“礼本于天下之至严。礼成,则黎民各得其份,则至和”。所以“国治而后平天下。”这和饮茶先苦后甜的道理一样。

10 陆游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酷爱茶也爱诗,以茶悟诗而言志,著有一万多首诗,其中有300多首茶诗,诗人把茶当作一门悟的艺术和品的文化,茶气是悟的翅膀,茶色是悟的羽毛,茶水是悟的洗礼。诗人正是在品着清香氤氲的茶香,而悟着神秘美妙的世界。到83岁时还写下了:
“桑苎家风君勿实,他年犹得作茶神”。
诗人希望陆羽的茶道代代相传,自己下辈子还当茶神。

11 朱权

朱权(1378—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七子,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晚号仙。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宁王。谥献,故称宁献王。曾奉敕辑《通鉴博论》,撰有《家训》、《宁国仪范》、《汉唐秘史》、《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十种著作。

朱权晚年信奉道教,耽乐清虚,悉心茶道,将饮茶经验和体会写成了一卷对中国茶文化颇具贡献的《茶谱》。全书约2000字,除绪论外,下分十六则,即品茶、收茶、点茶、熏香茶法、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煎汤法、品水。其绪论中言:

“盖羽多尚奇古,制之为末,以膏为饼。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

12 张岱

张岱品茶鉴水之精到,《陶庵梦忆》中“闵老子茶”一节赢余得极为生动:

余曰:“香朴烈,味甚浑厚,此春茶耶!向瀹者的是秋采。”

汶水大笑曰:“予年七十,精赏鉴者无客比。”遂定交。张岱不愧为辨茶识水的行家。

张岱精于品茶,还悉心改制家乡的日铸茶,创制出一种“兰雪茶”。“日铸雪芽”在宋朝已列为贡品,有“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之誉。然而到了明代,由于安徽休宁松萝茶,制法精妙,名噪一时,盖过一时。张岱“遂募歙人入日铸”,一如松萝制法,采用法、掏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进而他又探究泉水,发现“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服,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雪芽得其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陶庵梦忆·兰雪茶》)

13 蒲松龄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他自制了菊桑茶,具有补肾、抗衰老的药效。他在家乡设了一个茅草茶寮,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饮茶者不需付茶钱,只需口传故事和传说。这些用茶换来的故事,后来成为《聊斋志异》中490多篇文言体小说的素材来源。

蒲松龄的诗词中有11首(阕)写道茶,有5首(阙)写道茗,其中七言律诗《遥和载酒堂唐太史韵》其二云:

“闲向石床扫落花,闭门书卷旧生涯。屋梁残月三更梦,枕簟清风七碗茶。浪迹浮生空蜡屐,良宵沉醉不知家。平明萧索闻疏雨,悔向风尘老岁华。”

上述诗中“七碗茶”这一典故出自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14 乾隆

 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同时也饮遍了江南的名茶。

对于泡茶所用的水,乾隆爷是相当严格的。他坚持以“水以轻者为上”为原则,并发明了一个鉴水的方式——用银制小方斗称量水的重量。所称的水中,北京香山的玉泉山水重一两,被定为天下第一泉。

从乾隆九年的《总管内务府奏销档》记载的贡茶来看,乾隆爷饮用的贡茶,包括龙井茶、碧螺春和普洱茶等30多种茶叶。但要说乾隆爷最喜欢的贡茶,当属龙井茶。他六下江南,有四次都到西湖茶区品尝龙井茶。他说:“火前嫩,火后老,唯有骑火品最好。”骑火茶指的就是清明当天的茶,早则嫩了,晚则老了。

热衷于茶事的乾隆爷,自然也在茶器上花工夫。他常常依照自已的审美标准,亲自设计茶器,再令人交给景德镇御窑厂、苏州织造安宁所等单位制作。他还把他自己写下的诗文刻在茶具上,比如《三清茶》、《荷露烹茶》、《烹雨前茶有作》等很多诗文。

乾隆一生嗜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欲退隐让位,有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

“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15 郑板桥

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活了七十三岁,有人以为和他喜欢喝茶有关,郑板桥一生中也做过许多茶联、茶诗。

白菜青盐粘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将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写得生动,这正是他的生活与人生观的写照。此外郑板桥所向往的生活也可从茶诗中窥出端倪,《题画》: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

又如: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对郑板桥而言,这种寒夜客来、书画相伴的生活,已是人生至乐。

鸣谢: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分享,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在此表示感谢!

周重林原创首发,普洱茶观念的战争

本文节选自「云南古茶树发展史」第二部分,主要从植物分类层面梳理普洱茶与茶的观念。

云南境内不断发现的大茶树,引来了植物学家的关注。1981年,中山大学教授张宏达率先完善了山茶属分类。在张宏达之前,植物学家对茶所知甚少,学名也是极其混乱不堪。

瑞典植物学分类大神林奈(Carl von Linne)在 1753年出版的《植物种志》中,最先完成茶树的分类,学名为Theasinensis.L,其后林奈修订为Thea bohea与Theaviridis,意为红茶种与绿茶种,前者有六个花瓣,后者有九个花瓣。sinensis是拉丁文中国的意思,中国有名的网站新浪,用的sina就出自这里,而L.就是林奈名字的缩写。西方人一直以为红茶是一种,绿茶是一种,直到罗伯特·福琼从中国产茶一线发回报道,他们才明白红茶、绿茶不过是工艺不同导致。

Camellia最初是用来指在日本发现的红山茶,名字来自德国传教士Georg Joseph Kamel,林奈纪念他从远东带回300多种植物标本。植物学之后有了茶属(Thea)与山茶属(Camellia)两个“属”。

之后植物学家吵来吵去,我们直接切入到与茶相关的部分。1844年,Masters将布鲁斯兄弟1823年以来在阿萨姆发现的大茶树命名为Thea Assamica Masters,意为阿萨姆茶树。拉丁文学名是终生的,尽管后来闵天禄多次强调Assamica 并不意味着原产地,只是发现地,但植物学外的许多人还是不知就里。

1881年,O.孔茨(O.Kuntze)主张合并茶属与山茶属,于是他把茶命名为:Camelliasinensis(L.)O.Kuntze。1950年,日本人北村四郎(Kitamura)经过研究后发现,阿萨姆茶树其实是中国茶树的变种,随即将阿萨姆茶树命名为CamelliaSinensis Var Assamica(Masters)Kitamura”即“中国变种阿萨姆茶树”。

植物学家改来改去,把自己的名字不断加进去,导致学名越来越长,Camellia只能简写成“C.”。

茶(C.sinensis(L.)O.Kuntze)

我们简要了解下植物学的分类知识,这是一门完全西式的学科。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茶树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被子植物是植物演化的最高级形态。被子植物下分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这是说开花植物的;传统上,开花植物被分成两个类别,一般称之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这些名称主要是来自观察双子叶植物大多有两个子叶,而单子叶植物大多只有一个而来。门后有纲,纲后有亚纲,有目,有科,有属,有种。既然是人为的分类,自然借鉴了人类社会学形态的一些法则,茶分类由大到小,之后有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山茶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1958年,英国皇家植物园Robert J.Sealy教授出版了《山茶属植物修订》一书,把山茶属植物分成12个组,共82个原种。其中茶组分为茶C. sinensis (L.) O. Kuntze (包括C. sinensis var. sinensis、阿萨姆茶C. sinensisvar. assamica (Masters) Kitamura 2个变种),滇缅茶C.irrawadiensis Barua,大理茶C. taliensis (W. W. Smith)Melchior,细柄茶C. gracilipes Merrill ex Sealy 和毛肋茶C. pubicosta Merrill 5种2变种。

Sealy之后,山茶属的分类完全由中国人完成,最著名的两位是张宏达与闵天禄。

1981年,张宏达(1914—2016年)在其所著的《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一书中,把山茶属分为4个亚属,19个组,198个原种。此后他又在1982年再次增加了一个种。1984年张宏达的分类英文版由美国Timber Press出版。随着中国许多原生山茶原种的发现,1996年张宏达再次调整了山茶亚属。1998年《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三分册出版,张宏达又一次修订了山茶属,列出4个亚属,18个组,238个原种。昆明植物研究所闵天禄研究员在1992年至1999年数次修订山茶属的基础上,2000年出版了《世界山茶属的研究》,他把山茶属订正为2个亚属,14个组,119个原种。

本文仅在C.sinensis O.ktze 模式下进行山茶属进行讨论。茶组定义的原种是,花多为白色,腋生,花柄长而粗壮,叶片可制茶叶。张宏达分类系统中本茶组共有32个原种,其中30个分布中国。闵天禄对这组改动非常大,只保留了12个原种。张宏达将普洱茶与茶视为两个并列的种,而闵天禄则认为茶种有四个变种,普洱茶、茶、德宏茶与白毛茶。在处理“大理茶”时,早在1992年闵天禄便把张宏达1981分类的五柱茶、五苞茶、昌宁茶以及滇缅茶都统归入大理茶,1998年张宏达强调说,本原种茶含有咖啡因,而滇缅茶不含咖啡因,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其他组的不同意见,闵天禄与张宏达从1992年开始还有数次交锋,战场分别是《云南植物研究》和《中山大学学报》,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山茶属有着极大的经济价值,而茶又是世界著名饮料,值得争一争。

随后大家发现,张宏达把中国变种阿萨姆茶CamelliaSinensis Var Assamica(Masters)Kitamura(1950)已经改名为Camellia Assamica(Mast)Chang,即我们现在通常说的“普洱茶树”,这个chang 就是张宏达本人。至此,大众能喝到的茶就被植物学家分为两种:CamelliaSinensis(L.)O.KTZE和Camellia Assamica(Mast)Chang。


杨建坤绘制

普洱茶大热的时候,许多人把张宏达此举当做爱国主义表现,普洱茶主要的消费地广州大报《广州日报》亲切地把张宏达称为“普洱茶之父”,张宏达的传记作者也认同此点。张宏达因为《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获得国家科委科学进步奖二等奖。而张宏达参编的《中国植物志》,则获得了中国国家最高荣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里面有一卷专门讲山茶属。

据张宏达的弟子叶创兴统计,在分类领域,张宏达对17个科进行过研究,但投入精力最多、研究最精到,产生最多成果的,还是山茶科。在这个科中,他建立了3个新属,命名了217个新种[1]

张宏达

现在的英汉辞典里,Assamica对应就是普洱茶。

张宏达说的普洱茶是什么?

大乔木,高达16米,胸径90厘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区形,长8—14厘米,宽3.5—7.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网脉在上下两面均能见,边缘有细锯齿,叶柄5—7毫米,被柔毛。花腋生直径2.5—3厘米,花柄长6—8毫米,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长3—4毫米,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长1—1.8厘米,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直径约2厘米,3爿开,果爿厚1—1.5毫米。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

那么,张宏达是否就是第一个把Assamica命名成普洱茶的人呢?并非如此。

据刘宏飞考证,植物学家陈嵘(1888—1971年)在其1937年出版的《中国树木分类学》一书的山茶属一章中就已经很明确的把阿萨姆茶(Var. assamica )撰名为 “普洱茶”:普洱茶(植物学名词审查本)T.sinensis,var.assamica,Pierre.(T.assamca,Mast.)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涧尖。花一至四朵;萼片内部平滑无毛;花瓣七至九片;花柱仅顶端分离。张天福(1910—2017年)也在1945年编著的《茶作学·上册》(油印本)中,亦有所记载。[2]

中国植物学的奠基人胡先骕(1894—1968年)在《种子植物分类学讲义》里,同样把assamica称为普洱茶,所以这可以说是植物学家的共识了。

我们可以把张宏达、闵天禄等学者的努力看作是进军世界学术话语权的一种努力,今天看来他们已经大获全胜。还有其他语种的人对山茶属提出过异议吗?没有!在茶领域就更是如此。张宏达教授发现的可可茶,已经被开发运用。

2018年、2019年这两年间我们数次去拜访闵天禄先生,本意是去寻找“古茶树”的观念史,可是他听我们说了古茶树与古树茶的现状后,也是大大地吃惊,我们的“古”也太新了些。太近了反而看不清,事实也是如此,我们经历了普洱茶的高歌猛进,可谁有能说自己了解一切是如何发生又如何覆灭与再生?

我在这里梳理茶的观念史,无非就是想从智者那里寻找到陆羽所说的那种“有助神思”的东西。

闵天禄

张宏达书里接受了闵天禄的一些批评,而闵天禄也是非常赞同张宏达许多观点。把assamica 命名成普洱茶这事,闵天禄也是赞同的。主要是理由是,他遍访英国各大标本馆的标本记录,并没有找到印度阿萨姆有发现野生普洱茶的记录,现在反而是云南大量发现野生茶。但闵天禄还是不赞同普洱茶独立成一个茶种,从大量的标本研究中,其营养体及花和果的特征与原变种相似,他还是主张普洱茶是茶的变种。

植物学家之间各有分类的标准与原则,尽管后来也有许多人也加入到这场植物学上分类运动,但创建体系何等难?大部分人不过是贡献了某些说法而已。就目前来说,完成体系构建并获得广为传播的,只有张宏达与闵天禄的两大系统。

1994年,湖南农业大学陈兴琰(1911—2001年)教授主编出版了《茶树原产地:云南》,除了对张宏达与闵天禄的山茶属分类做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外,还对茶树起源提出了很大胆的猜想。核心还是回到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里还专门开辟了章节来介绍云南特有的茶俗,从茶树到茶俗,是茶文化的重要飞跃。引述传统史料来讲茶,是一大传统。但大规模引入茶俗,还是第一次,这也在某种意义上开启了云南讲茶的传统。

这与参编者主要是云南人有关,《茶树原产地:云南》副主编有云南农业大学张芳赐教授,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王树文等人,在编写人的名单里,我还发现了现在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刘仲华教授

后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亮(1967—)等从茶树种间形态(主要是花器官)上的差异,又兼顾分类学和生物学种的特点,将茶组植物分为大厂茶C. tachangensis F.C. Zhang、厚轴茶C.crassicolumna Chang、大理茶C. taliensis (W. W. Smith)Melchior、秃房茶C. gymnogyna Chang 和茶C. sinensis (L.) O. Kuntze 5个种,其中茶又包含阿萨姆茶C.sinensis var. assamica (Masters)Kitamura和白毛茶C. sinensisvar. pubilimba Chang 2个变种。

野生大茶树主要属于大厂茶、厚轴茶、大理茶和秃房茶;栽培型茶树主要属于茶、阿萨姆茶、白毛茶等。

植物学家之间的战争,从来都没有停歇过,比的还是谁的话语权大。在新物种越来越少发现的前提下,植物分类学已然式微。当我们说普洱茶种的时候,大部分就是说生产层面上的品种(Variety),而不是C.sinensis O.ktze模式下的茶种。也许决定未来的,还是那些养在茶树圃的茶种。现在在云南获得广泛种植的云抗10号,就是其历经风寒的考验。

1981—1984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云南省61个县市考察收集410份各类资源。1990年,在浙江和云南分别建立了“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和“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用于保存中小叶茶和大叶茶资源,是世界上保存茶树资源类型最多、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平台。杭州茶树圃累计保存茶树种质资源2296份,包括山茶科山茶属茶组植物的5个种(厚轴茶、大厂茶、大理茶、秃房茶、茶)和2个变种(白毛茶、阿萨姆茶),此外还保存了24份山茶属近缘植物。勐海茶树分圃累计保存了1199份茶树资源,包括野生资源244份,栽培资源953份,过渡型资源2 份,此外还保存了27份山茶属近缘植物和4份远缘植物[3]

这些年出版的一些茶书,对茶树的命名已经泛滥到毫无节制的地步。

大体来说,植物人只注重茶树形态上的区分,这些年分类也引入了遗传学的一些知识。但总体来说不太讲口感,比如说到巴达大茶树,植物人会说到花果叶,但茶人必然会讲到口感如何。

在很长时间里,对茶树有研究兴趣的机构,也不外乎像中山大学这样有植物学或茶学背景的大学、利益密切的茶叶进出口公司、农科院旗下的茶叶研究所以及科学院旗下的植物研究所。

对茶的追寻,有些是学者的个人兴趣,有些出于教学任务,有些是承担寻找优质种质资源。然而有些人,是使命,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着茶的祖国。比如,吴觉农。

[1]李剑 . 张晓红.此生情怀寄树草:张宏达传.北京上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宏飞,陈嵘:命名普洱茶种第一人,https://mp.weixin.qq.com/s/7jnms3iPfUxGtqrTu6-qtQ
[3]陈杰丹,马春雷,陈亮.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40年.中国茶叶,2019,41(6):1-5
来源:茶业复兴
文:周重林
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李姝琳


找到约32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