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十位著名茶艺大师

找到约71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追忆茶艺大师常伯熊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数千年来一直有其传承的历史脉络;然在历史的狂流冲击下,有许许多多曾经煊赫璀璨的知名茶人或是他们的名声,却如昨日之梦,只留下了模糊苍寥的痕迹;岁月的流转,将那些声名远播、神采奕奕的身影,都荡涤如浮沤,乍现乍灭……。可谓是人生之短,注释之长。历史如是叹息!

然而,一位哲人说过,再匆忙的过客,也或多或少会留下一抹身影。如是,回味抑或回忆也就由此产生……。

——本文题记

常鲁,字伯熊(生卒年不详),安徽临淮人(今安徽泗县)。常鲁是中唐时期茶人,他与“茶圣”陆羽在唐时都享有盛名,尤其是他对陆羽的茶说颇有研究,并在发展陆羽茶学的同时,也写了有关茶叶功效方面的书,但遗憾的是未见传世。所以,常鲁在中国茶史的长卷中依然是名不经传,人们所知道的也只是在不多的古藉中记载有他与茶的故事:如唐代的封演,宋时的陈师道、欧阳修以及清时的程作舟等人,他们在相关的著述中记述有常鲁烹茶的趣闻轶事。

茶有很多的别称,如“甘侯”、“森伯”、“清友”、“馀甘氏”等等。而“涤烦子”这个茶的别称就出自常伯熊。据《唐中史补》记载:监察御史常鲁公(即常伯熊)于唐建中二年( 781 年),作为入蕃使判官奉诏入蕃商议结盟时,一日在帐蓬里煮茶。有一个叫赞普的人问他在烹什么,常伯熊说:“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因呼茶为“涤烦子。”对此,清人施肩吾有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即指此也。”而茶的另一个别称——“馀甘氏”的故事,则是出自宋人李郛的《纬文琐语》一文,李郛说:“世称橄榄为馀甘子,亦称茶为馀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馀甘氏,免含混故也。”……时有竹林逸士,木下樵夫,莲花歌者,清蓉之姝,皆海内名士也。四人者,士,是指陆羽;樵,是指常伯熊;莲,是指谢杼山;姝,是指李季兰。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陆羽和常伯熊在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气了,尤其是常伯熊和陆羽一同推广茶文化,“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然值得关注的是,唐代的封演却是给予了陆羽和常伯熊一贬一褒。据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记载: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为请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人。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封演讲述的是:御史大夫李季卿来到江南临淮,见到了常伯熊,惊为天人,看着常伯熊手口不停,说着茶名茶性,煎冲泡饮,李季卿非常满意。不久他又见到了陆羽,陆羽表演了几乎和常伯熊相同的一幕,李季卿却没有再一次感动,只是让奴子给了陆羽三十文赏钱。陆羽是日常交游名流,一直是清高自诩,而如此待遇,让他感到难堪,甚至认为是耻辱,回去后就写了一篇《毁茶论》。

封演是唐玄宗天宝末进士,撰定《封氏闻见记》应该是在德宗贞元以后。而陆羽是逝于贞元二十年(804)冬,享年72岁。封演和与陆羽是同时代人,所以,封演所记录的人和事应该是可信的。封演说常伯熊的茶道艺术表演,是阅读陆羽《茶经》后,模仿其中饮茶程式并加以艺术化,使之更适合表演,结果赢得了御史大夫李季卿的赞赏,一时传为美谈。这里所谓的“茶道艺术”和时今的“茶艺”概念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于“道”,即饮茶时的精神追求;后者偏重于“术”,即品茗技艺。

《唐书》是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刘晌在《唐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他说“李季卿,丞相适之子也。弱冠举明经,颇工文词。代宗时,拜御史大夫,奉使江淮宣慰,振拔幽滞,进用忠廉,时人称之。”这样,人们就有理由相信,陆羽在为御史大夫李季卿煎茶后,非但没能得到御史大夫的称赞,反而是遭到了不屑一顾的嘲讽,真是造化弄人。尽管当时陆羽还没有“茶圣”的荣耀,可那《茶经》也是字字珠玑,总不至于被贬为“煎茶博士”吧?那么,当时的“茶博士”是指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茶馆里沏茶跑堂的堂倌。唐人王敷撰写的《茶酒论》中,就已经已经说过“酒店发富,茶坊不穷”。其时,茶坊这个产业已经形成了。而茶坊、茶馆里沏茶跑堂的堂倌就是称“茶博士”。“博士”的名称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一种官职名。到了汉武帝时,“博士”渐渐由官职演变为教职,且逐渐向专业方向发展。至魏晋之后,博士已经成为专精一艺的职官;如任用精通天文、星历的人为历博士、卜博士等。延续到唐宋时期,就将精通某一种职业的人称为“博士”。而民间也借用这个称呼来借指一切专业人士。当时,煎茶、点茶都需要很高的专门技艺,因此对茶馆的主人或伙计就称呼为“茶博士”。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很多关于“茶博士”的描写,如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中有“自家茶博士,开了道茶坊着有甚么人来”的记载;而《水浒传》和《三言两拍》等也都有“茶博士”的描述和记载。想来,真是足有所长,目有所短,目之不及,纵是御史大夫也难免臆断啊。所以,陆羽只能是愤愤地写下了《毁茶论》,其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品尝了。

对于陆羽的《毁茶论》,后人是有褒有贬,看法不一。陆游《剑南诗稿》中有《试茶》诗曰:“难从陆羽毁茶论,宁和陶潜止酒诗”;特别是在《幽居》诗中还有“爱眠新著毁茶文”之诗句,着实是有些调侃陆羽的味道。当然,陆游还是很崇拜陆羽的。由于嗜茶,陆游曾仔细地研读陆羽的《茶经》,他以自己是陆羽的宗族为荣,并将陆羽“桑苎翁”的雅号移来借用。他在《安国院煎茶》一诗中写道:“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他甚至怀疑是陆羽托生了自己,以致在《戏书燕几》诗里写道:“水品‘茶经’常在手,前身疑是竟陵翁”。诗中的“竟陵翁”就是陆羽,因为陆羽是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故称之“竟陵翁”。

陆羽因茶艺表演受到羞辱之事,明代《花裹活》中也有类似记载:作者陈诗教说李御史自认为高雅,见陆羽是布衣,出身微贱且又矮又黑,且在煎茶时竟然是衣冠不整,故出言不谦且百般嘲讽,以至陆羽气得拂袖而去。陆羽潜心研究茶史,对于茶道也是十分精通,在江湖上亦是颇有影响,可他却没想到在自己声名大振之时遭此侮辱,所以他异常气愤地写下了《毁茶论》。这些描述和推测应该是有根据的。如有人说“季疵”是陆羽34岁时,受李季卿之辱后,取“季卿所疵”之意,这个说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这些记载都清清楚楚地表明:常伯熊是唐代临淮人,对茶艺茶道有颇深的研究。同时,常伯熊应与陆羽相识并有交往。当然,还有文章称常伯熊对陆羽的茶学不仅仅是研究,他还创造性地发展了陆羽的茶学理论,而唐时的茶艺茶道也因常伯熊的推动而更加盛行。

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早在唐代,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进行表演。所以,常伯熊在表演茶艺时就有了特定的服饰、程式和讲解,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使当时的茶艺成为了一项表演艺术形式。其时,茶艺的基本程式是陆羽制定的,但经过常伯熊“广润色之”后才“茶道大行”,经过常伯熊进行加工“润色”才在社会上流行起来。既然陆羽的表演效果不如常伯熊,所以“李公心鄙之”,而陆羽的表演又是“教摊如伯熊故事”,可见陆羽也是接受了常伯熊已经“广润色之”后的茶艺程式。所以,李季卿自然就将陆羽视为“茶博士”且“令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中国茶叶博物馆学者陈晖在《法门寺唐茶具文化内涵及渊源综考》一文中,对陆羽和常伯熊的茶道表演及特点作了比较,他说:“……很显然,常伯熊为‘富贵茶道’而陆羽是‘俭朴茶道’;前者浮华而赏心悦目,后者却朴实平淡,蕴含哲理。李公不识,足见浅薄之人也!《毁茶论》之说,显系后人编造,若陆羽如此不堪一击,焉得有茶道之道?!而且,也正是在陆羽不遗余力的推广下,才有常伯熊们的‘广润色之’以至‘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在《中国茶艺的几个问题》中,对唐时陆羽、常伯熊为李季卿表演茶艺一事予以了关注。陈文华先生认为,早在唐代,中国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为客人或贵宾进行表演。尤其是常伯熊将陆羽制定的茶艺形式予以“广润色之”,即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并有所提高,从而才导致了其时的“茶道大行”。另外,常伯熊在进行茶艺表演时,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程式,包括服饰、讲解和茶具等等。所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陈文华对陆羽写《毁茶论》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陆羽的茶艺表演不如常伯熊,所以才有了“李公心鄙之”的事件发生。而现今人们看到的《茶经》中有关煮茶的程式,完全有可能是陆羽参考常伯熊的茶艺程式后而“润色”修订的。更有茶学专家认为:常伯熊既非官员(注:常伯熊是唐建中年间监察御史),亦非平民百姓,从其著“黄被衫、乌纱帽”,亦即黄帔、玄冠,是为高道冠服来看,当是道士。而中国茶道是在道家思想的直接影响下而形成的,在中国茶道的形成过程中,以道家对其影响最大,儒家次之,佛教又次之。所以说,常伯熊精于茶艺,且对陆羽《茶论》(《茶经》的前身)进行了“广润色之”,以致促成了唐代“茶道大行”,而陆羽所著《茶论》则是奠定了茶道的基础。这种分析也是可信的有道理的。

历史上,第一个用诗来嘲讽陆羽的人是宋代的唐庚:北宋进士唐庚能诗文、通世务、性嗜茶,曾撰《斗茶记》,记述了自己与同好斗茶于寄傲斋之情景。唐庚的《嘲陆羽》一诗载于《全宋诗》中,诗曰:

陆子作茶经,竟被茶所困。其中无所主,复著毁茶论。

简览傲长者,彼自愚不逊。茶好固自若,于我有所恨。

便当脱野服,洗盏为一献。饮罢挈茶去,譬彼浇畦畹。

君看祢正平,意气真能健。达与不达人,何啻相千万。

诗中的祢正平是汉末文学家,恃才傲物,善言性刚。所以,唐庚用他与陆羽进行对照和比较。

唐庚嘲讽陆羽,这在中国茶史上也是尚属先例,尤其是他以诗所述且嘲之有三:一是认为著有《茶经》的陆羽不应该轻率地写什么《毁茶论》,这似乎有失他的身份;二是说陆羽太“简傲”,与茶人的“精、行、俭、德”的精神不符;三是说陆羽着野服实属不当。唐庚还说:陆羽不如祢正平之处就在于缺少一点“意气”,为人为学不应以“达与不达”为准绳。可以说,唐庚的批评是比较中肯的。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陆羽在《茶经》中有明显的体现:对于茶道的思想内涵,《茶经》也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提出了“精、行、俭、德”作为茶道思想内涵。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行为和俭朴、高尚的人。而唐庚批评陆羽太“简傲”也是基于这个道理。然而,也有人为陆羽鸣不平,更有人提出了怀疑和质疑,说历史上的这件事不实,认为它是一个孤证,不足为信。总之,是为“茶圣”陆羽鸣不平。如清代钱林在《冯明府宬赠须溪茶》中说:“季卿宣慰尔何物,敢以博士轻嘲讪?”

中国茶文化专家寇丹先生,在《塑造丰满可信的陆羽》(致影视片《大茶今》编导)一文中说:陆羽“为人才辨笃性”,“为性偏躁多自用意”,既便他写过《毁茶论》,来个正话反说,不更是他性格的一种表现吗?寇丹先生还指出:“性格往往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任何天才都离不开外界的不同刺激。我们不能仅凭一个‘毁’字就去猜度他究竟写了什么,当然,这也并不损害他作为‘茶圣’的形象”。从以上的史料可以看出:早在唐代,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进行表演。另外,常伯熊在表演茶艺时已经有了特定的服饰、程式和讲解,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项艺术形式。如果说茶艺的基本程式是陆羽制定的,但是经过常伯熊“广润色之”后才“茶道大行”,并在社会上流行起来,那么,时今人们看到的《茶经•五之煮》中有关煮茶的记载,应该是陆羽参考常伯熊的“润色”而修订的。

常伯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见之于文献的表演型茶道的代表,因此,应该承认他的茶道表演艺术家、茶艺大师或是现代茶艺祖师爷的地位和身份。而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江淮地区茶的产量就相当可观了,至唐代时,安徽茶叶产量名列全国第二,而按照当时的排列,安徽所产茶叶的品质(名茶)也位居全国第三……。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常伯熊对茶的研究以及他在茶艺茶道方面的出色表现无疑是合情合理、亦是理所当然的。李斌城撰著的《唐人与茶》是近年来研究唐代茶事、特别是唐代饮茶总体概况的杰作。他在文章中指出:“唐代嗜茶,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且不局限一般饮用,而升华为一种富有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其结晶就是茶道!”唐代的煎茶、奉茶程式是相当的严谨又是相当的隆重,流传于后世的“唐•宫乐图”所反映的就是古人煎茶、奉茶的一个场景。唐代又是禅宗发展的鼎盛时期,禅门与茶世结下了不解之缘,如达摩祖师面壁调心,以茶涤昏寐;如降魔大师叫人学禅,则皆许饮茶,以至“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使禅茶之风大兴。而佛门高僧百丈怀海禅师则亲自订《百丈清规》并专设茶头,详细规约,以备大众茶汤等等。这些都是茶艺的最初形成,可以称之为“煎茶技艺”。

然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唐代宫廷还是民间或禅门,都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煎茶技艺”以文字形成并流传下来,所见到的只是散落于各种典籍中的片纸只字,这样的境况,或许是和中国传统文化重道而不重艺的观念有直接的关系。而在以后的历史上也都是不以茶艺为然,无论是宋、元时期的“点茶技艺”,还是明、清时代的“撮泡茶艺”,均被摈弃于正史及艺术殿堂之外……。更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尽管“茶道”这一词语出现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而权威的汉语《辞海》、《辞源》以及《国语辞典》等辞书中,均没有收入“茶道”这一茶学中十分重要且不应忽略的词条,以至于在一些茶书刊上甚至出现了“茶道”这个词是外国人发明,或曰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贻笑大方之说。想来,这可谓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遗憾。而茶艺大师常伯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也应该是一个遗憾。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郑毅(安徽黄山),系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杭为茶都,茗响全球——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暨2019杭州品茶生活行业点评发布会在杭召开

2020年1月17日上午,在龙坞茶镇之江管理处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暨2019杭州品茶生活行业点评发布会。
这也是己亥年的杭州最后一场茶事活动。与杭州众多的茶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研究会等有所不同,这一个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由著名作家王旭烽发起成立并连续执掌两届理事长。11年,这是从文化的经纬度为“杭为茶都”寻找茶都品牌的亮点,以一个人召感更多的文化人和业界茶人共同来擦亮“杭为茶都”的这块金字招牌。王旭烽老师多年来坚持举办的如“二十四节气与茶”,连续三届发起并举办的“茶与爱”世界语微电影大赛以及“今天你喝茶了吗?”全民饮茶日活动,彰显出了文人情怀中的茶都魅力。一场“2019杭州品茶生活行业点评发布会”,亦可看作是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的十几年工作成就的集中展示:品质生活,茶美杭州,没有一个城市能像杭州这样茶靠得这么近,长在西子湖边的绿油油的茶园,是每一个杭州人心里的后花园。杭为茶都,茶是大家的自豪。“茶杭州,杭州茶,杭茶人,杭茶会,茶全球”,杭州的茶事,杭州围绕着茶的思考、研究、耕作、事茶;唱咏、品茗、教学、培训、茶修、茶旅甚至作秀,都代表了一种风向,不梳理不知道,我们一起去看王旭烽老师为这一幕盛典写的颁奖词:从现象到本质,皆是这座城市的惊艳!

第二届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岳飞主持2019杭州品茶生活行业点评发布会


生活品质总点评是杭州最具城市生活特质和品位的标志性和影响力活动之一,自2005年起已连续举办了14 届。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杭州“品茶生活”行业点评是根据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杭州生活品质研究与评价中心关于《2019杭州生活品质行业点评活动工作方案》的部署,由杭州文娱生活点评组、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共同举办,是杭州生活品质点评系列之一。


2019年,杭州“品茶生活”行业点评立足于具有杭州特色的生活文化、城市文化、行业文化、品牌文化,通过行业主导、专家引领、市民互动、媒体宣传,围绕“茶杭州、杭州茶、杭茶人、杭茶会、茶全球”五个方面持续开展品茶生活行业点评活动,结合专家评审以及大众点评产生了2019杭州市品茶行业年度“茶空间、现象、人物、区块、活动、产品”点评榜单。

第二届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理事长、2019品茶生活行业点评专家组组长王旭烽总结评选活动

第二届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顾问、2019品茶生活行业点评专家组特邀专家张士康先生点评致辞


今天发布的2019杭州“品茶生活”行业点评以五大方面为纲,分别从六大维度展示了杭州这一年来品茶生活涌现的诸多现象,正是这些区块、这些人物、这些品牌、这些空间和这些活动让杭州这座品茶之都的形象丰满和鲜活起来。


年度现象


【年度现象】

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茶叶学会成立于 1964 年,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支撑下,由我国茶叶科技、教学、推广、生产、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会员组成的国家一级学术性社会团体,是推进我国茶叶学科进步和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现拥有个人会员 9791 名,团体会员单位 663 家,在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中被评为 4A 级学会,曾两次获“全国科协先进集体”、中国科协“优秀科技社团”、科普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现为第十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院士、杨亚军研究员,理事长江用文研究员,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阮建云研究员常务副秘书长周智修研究员等


评语:中国茶叶学会是杭州的茶之权威,是中国的茶之权威,也是世界的茶之权威,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杭州,这全部的荣誉和责任,首先承担在自己身上。他们只能做好,并且排名必须第一。他们确实做好了,刚刚得到了陈院士领衔的国家科技二等奖。感谢你们,并预祝你们年年第一。

 

浙江大学童一家茶学培训中心

浙江大学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茶学重点学科,拥有全国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一流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丰富。为传播中华茶文化,推动社会各界健康饮茶、科学饮茶,提高茶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相关人才,浙江大学2002年经浙江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批准,开设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由浙江大学“童一家”茶艺开创者童启庆教授之学生、茶学专业教师王岳飞、龚淑英、屠幼英、顾志雷、陈萍和“童一家”茶艺传人朱晓玲、陈英、陈艺芳、徐懿、朱晓丽、毛丽丽等教授和老师授课,并邀请著名茶文化专家阮浩耕、徐南眉等老师授课。


评语:以中国当代茶艺的鼻祖童启庆先生为名建立的茶文化茶学培训机构,起点之高之正,为教学带来极好的平台。在此群贤毕至,老少咸宜,硕果累累,精英荟萃,是茶学与茶文化的权威培训机构。堪称,姜还是老的辣。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于1978年经国务院国科发字[1978]356号文批准成立,是直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国家级科研院所。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隶属关系的调整,单位先后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蚕茧加工科研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国内贸易部杭州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2000年3月正式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是集茶叶科学研究、质量监督检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技术信息服务和开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是ISO国际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中国的唯一技术归口单位。目前主要机构有: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省茶资源跨界重点实验室、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职业技能培训与信息中心、产业中心等。


评语:诚如西子湖有北高峰和南高峰,杭州城除了中茶所,还有中茶院。他们各领风骚,各有千秋。其中中茶院的职能偏于质量检验,是ISO国际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中国的唯一技术归口单位。就茶文化而言,茶奥会,茶食品都是中茶院的金名片,祝你们的金名片越来越多,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浙江农林大学非遗传承与茶疗研学

浙江农林大学相应国家文旅部号召与委托,选择绿茶手工炒制技艺(以国家级非遗西湖龙井、安吉白茶、碧螺春等为主要案例)传承人群作为培训对象,对于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可持续培训,以及为传承人群整体素质的提升积累有价值的经验。培训目的是提高普通传承人,尤其是传承人学徒的学习和领悟能力、提高普通传承人的理论水平和手工技艺能力,提高普通传承人文化与艺术素养,并得到实际应用水平。扩大传承人群、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与人类生活的融合为宗旨,深刻理解项目的核心价值,使学员建立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现代市场结合意识,让传统手工技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理念与经营模式融进传统手工技艺,提高学员的素养与非遗保护意识,推进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的扶持项目。


茶疗系列课程由浙江农林大学王旭烽教授携茶文化团队和扪心学院顾俊峰CKO携应用心理学团队共同打造。茶疗背景涉及广泛,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界,在医学、茶文化学,茶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有专业涉入。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多年来悉心关注、学习前辈及同行茶界专家、学者对茶疗的科研实践,在此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教授团队,进行跨界论证探讨,将重点放在茶疗体系中的茶与心理健康关系上,构建了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知觉在内的茶感官保健体系。


评语:对茶文化建设的呈现化和国际化,从来就是该学院一以贯之的宗旨,而对茶文化深度的研究和广度的开发,亦是他们的方向。故无论对茶文化非遗的传承培训与教学,还是对茶与生理和心理的关系探讨学习,都构成了他们近年来的努力方向。作为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面对全球一千多所孔子学院与课堂的茶文化培训工作,他们正在使命中。

 

爱习茶工作室

爱习茶工作室由浙江树人大学国际茶文化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茶艺与评茶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张星海教授创办,”秉承“泡好一杯茶,上好一门课,传承茶文化”的宗旨,近几年共组织了师资国培班15期,培训师资500多人,学员遍布我国所有产茶省份,涵盖高校教师、企业一线员工、中高层管理及茶行业创业者。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广大茶艺从业人员的文化知识与实践技能,并进一步规范国饮传承与产教融合。据统计,由张星海教授发起的“爱习茶”在5年内共组织各级茶艺赛事20余项,报名参与竞赛选手1000多人,培养竞赛裁判员300多人,承办全国茶艺与茶叶营销专指委大型会议10多次,共计参会人数600多人。


评语:这是一个培育老师的老师的地方,一个训练播撒种子的人的机构。仅仅传承茶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培育如何传承茶知识的技能。是一种关于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故事。世界那么大,人人该喝茶,教会他们,我们责无旁贷。

 

素业茶院

2013年,国家级茶艺大师陈燚芳女士于杭州创建素业茶院。是一家立足中国茶艺等相关文化资源研究开发和传播推广的综合性机构,秉承“素心清简,叶业传承”的理念,为茶行业培训专业技能人才4000余名,举办各类茶事活动120余场次。建院以来,成功承办了米兰世博会(2015年) 、杭州G20峰会(2016年) 、阿斯塔纳世博会(2017年)等重大活动,以及别克通用汽车、韩国化妆品等品牌传播活动中相关项目的策划与运管服务,取得的成绩获得政府及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2017年,为更高效地从事茶业学术研究、知识培训、文化普及、公益推广等非盈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组建了浙江素业茶叶研究院。2018年,为更专业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业务,组建了杭州素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素业茶院还在西安、南京等中心城市筹建了分院。至此,素业茶院基本完成了业务模块的科学化设计,和业务空间的专业化布局。素业茶院,立志打造茶行业培训与文化传播业态的"黄埔军校"。


评语:从来佳茗似佳人,佳人素业两相宜。素业茶院以培养美丽的茶和美丽的人而闻名茶之天下。茶之可观可赏可被迷恋,被这群佳人诠释得人茶不分。扎实的技能打造出美的象征,秀外慧中,一掬清流。

 

年度品牌


【年度品牌】

龙冠

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是联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合资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地方国营杭州龙井茶场,当今公认的“狮、龙、云、虎、梅”五大产制区就是由国营茶场在历代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划分而来,广为流传的龙井茶十大炒制手法也是源自国营茶场的总结与创新。1958年国营茶场合并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为其下属茶叶试验场;1996年在茶叶试验场基础上成立龙冠公司;2013年联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团与中茶所达成战略合作并控股龙冠公司。


龙冠公司在龙井茶核心优质产区建有5000多亩优质茶园基地和12000平方米高标准清洁化厂房。依托中茶所强大的科研实力、创新的技术手段,在品种选择、科学种植、安全管控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龙冠公司强化食品安全理念,建立了龙冠龙井产品安全检测室,挂靠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领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获得欧盟认可的茶叶农残检测机构)。


数十年如一日,用真心做好茶,秉承“好产品从种植开始,好工艺成就好产品”的理念,龙冠公司从种植端布局核心优质产区,从工艺端坚持传统制作技艺,建立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实施全产业链管控,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安全、高品质”的真正好茶。


评语:以高科技与茶文化双管齐下的高效方式,引领中国茶叶生产和品牌研发,将劳动资源、劳动过程、劳动空间和劳动成果完整串联,形成品牌,并将其以最契合的方式呈现,从而在杭州搭建起一座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权威性茶叶生产机构。

 

狮峰牌、狮牌

浙江狮峰茶业有限公司的狮峰牌,杭州狮峰茶叶有限公司的狮牌,双狮出龙,是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的龙头企业。他们将西湖龙井原产地一级保护区的茶农联合起来成立西湖龙井茶无公害基地,聘请农技专家对茶园的管理及茶树的施肥、实行无公害化生产。坚持对所有的茶按照统一加工场地、统一收购鲜叶、统一集中本村茶农、统一加工标准、统一手工炒制的原则,创造西湖龙井茶品质的最优化,保证消费者买到每一颗茶叶都产自原产地。


评语:以恒久的品牌形象作为内在精神支撑,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的劳作手段,不辜负龙井茶区的天时利人和,数十年如一日,成就龙井茶品质之荣誉堡垒。

 

茗酿

茗酿是运用高科技萃取技术,创造性地提取茶叶的草本健康活性因子和泸州老窖的优质基酒相融合的产物。茗酿,“萃茗入酿”之义,顾名思义,就是萃取茶中精华,融入酒中。茗酿创新酒体研发,以泸州老窖优质白酒做为基酒,运用现代生物酶解技术,萃取浓缩茶叶的有益成分,严格按照ISO9001及HACCP标准,以先进的融合工艺,在GMP标准车间环境中,将有益成分与基酒融合,不减老窖基酒的烈醇香醺,只增茶香氤氲的清净余甘,茶与酒的完美融合,成就茗酿的身心两悦。酒体入口柔和饱满,酒香悠悠而来,饮后舒适度高。茗酿在中国美酒的品牌定位下,从传统的“融合美、匠心美、品味美、自在美”中衍生出“中国大美”概念,以“遇鉴”为主题,结合各个落地城市的地域特色来展开品牌故事的延展,从而进一步丰满茗酿的产品辨识度以及消费者感知度。


评语:以茶的“跨界开发与全价利用”为宗旨,成功地将茶与酒进行科学与文化的勾兑,演化出新型的茶酒跨界新产品,并在市场运作中得以成功呈现。为茶的新型产品的到到来,吹响了又一支激动人心的进军号。

 

时光慢走

时光慢走系列产品,由浙江大学研究生创立,源自世界著名学府科研团队倾力打造。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学科始创于1952年。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为多学科交叉的特色学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本学科点于1986年被批准为全国茶学学科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2002年和2007年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现为园艺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单位”以及“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2017年浙大茶学学科也顺利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团队长期致力于茶有效成份的生物活性,茶叶保健功效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备受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成立至今,已经逐步形成了茶叶皮肤护理与眼部护理两大系列科研成果,坚持以严谨的现代科技精神,重新演绎古老的东方文明,开启茶叶的现代力量。

 

评语:以强大的科研团队为支撑和依托,将茶的生化功能从实验室成功活化,进入人体健康保护,开发新产品的过程更是培育茶文化新人的过程。寓教于学成为该内容茶学现象级形态,科研成果的开发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茶仕利

茶仕利品牌诞生于2006年,一直致力于推广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同时具备品质和科技内涵的茶生活方式。茶仕利依托浙江大学茶学系70余年科研成果累积,专注于茶叶深加工领域,把茶这一株古老植物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包括茶食品、茶日化用品、茶护肤品等等产品。


茶仕利品牌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点名表扬在茶叶深加工领域作出的贡献,引领茶衍生品发展趋势。让茶更加容易走进年轻人的世界,更好的传播弘扬茶文化。茶仕利品牌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日内瓦发明奖银奖、中华新锐茶企、韩国宝成世界茶叶博览会特别奖等国内外大奖。茶仕利品牌与张小泉、胡庆余堂、楼外楼、毛源昌等杭州知名品牌一起跻身“杭州品牌”,代表杭州本土的高生活品质。


茶仕利所属杭州英仕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成为副会长单位。公司联合浙江大学成立浙江大学国际茶学联合研究中心,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集茶文化宣传、人才培养、茶产品研发、国际茶标准制定、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发机构。引领国际茶文化发展,广大我国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茶产业迅速发展。


评语:具有时尚、现代和世界眼光的业界茶产业青春样板,成功打造关注身心的茶保健产品,吸收历史和现代茶界先辈的知识与精神,并拓展格局,以茶产品为主轴,将视野投射到全球,是一支茶界中的青年进卫军。

 

梅龙草堂

2015-2017年,梅龙草堂品牌创始人鲁华芳连续三年携梅龙茶文化团队在文博会上宣传展示九曲红梅茶文化。在浙江省第九届文博会上,接待中东欧十六国文化部长,让中东欧十六国文化部长品味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红梅”的茶香意蕴,为杭州西湖茶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此外,梅龙草堂品牌还以茶艺培训为传承传统文化途径,举办各类人群的茶艺培训班,茶文化研究会等活动,让更多的人学习茶文化,认识了解杭州西湖龙井,九曲红梅。


创始人鲁华芳2016年获得杭州市三八红旗手 ;2017年获九曲红梅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4月28日,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18年3月31日,担任“西湖开茶节”茶艺师的培训导师;2018年5月18日,受国际茶博览会组委会的邀请,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西湖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接待各国领导;2018年6月9日,受北京国家文化部邀请参加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展,宣传推广西湖龙井,九曲红梅非遗文化;2018年9月25日,赴法国巴黎参加“法国•浙江文化年”活动之一—“龙坞茶镇—浙江特色小镇海外推广展”进行茶艺展示展演;2019年获得杭州市百姓学习之星;2019年5月参加澳门回归20周年“根与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2019年6月在杭州国际日活动与浙大城市学院的学生传播查文化,接待38个国家地区各国大使馆领导,用茶的语言讲好杭州故事。


评语:在绿茶故里绽放出万绿丛中的红一点,是红梅从此具备了茶之品质,还是红茶从此绽放出梅之芬芳。一点一点地坚持,一寸一寸的耕耘,向全世界讲解中国故事,全世界也随着故事走进中国杭州西湖,你的那片茶园。

 

年度区块


【年度区块】

龙坞茶镇

西湖龙坞茶镇位于杭州市西南侧,绕城公路穿镇而过,离杭州市中心约15公里,四周群山环绕,茶园茶山连绵起伏,是西湖龙井最大产区,素有“万担茶乡”之称。龙坞茶镇初步规划用地面积217.26公顷,建筑面积78.59万平方米,水域面积0.08平方公里,山林面积0.72平方公里。龙坞茶镇以种植龙井茶为主,有茶园14000亩,耕地983亩,林地16592亩,近7成的西湖龙井茶产自于此地,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龙坞茶镇大力发展茶产业+旅游业。龙坞茶镇以“龙井茶文化产业”为主导,集乡村旅游与民俗体验、文创产业及文化商业、运动休闲产业、养生健身产业于一体,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湖龙井茶集散地和最具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依据产业项目,拟规划形成七大功能区块:文创艺术集聚区、养生健身度假区、茶园风光观赏区、茶叶交易集散区、茶文化体验区、茶乡民俗体验区、户外运动休闲区,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比如何家村的国际标准骑行赛道、画外桐坞的文化艺术气息、龙门坎村的金莲寺与白龙潭、叶埠桥的石雕一条街;推出以“茶园漫步.养生之旅”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把外桐坞的“艺术和民俗”,上城埭的“茶、森林、水库、民宿”,白龙潭的“水”、“氧吧”串珠成链;强化“茶源”保护理念,通过核心区打造,引进和茶有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从而影响周边茶叶种植、加工,形成规模经济和建立茶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龙坞茶镇的旅游茶业也进一步升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茶镇精选十种左右花期不同的樱花种植到各村社,形成追花观赏的循环美景。


评语:以站点为轴心,以视线为轴射点,划出目及所视之茶圈。作为全球第一所茶之小镇,构建起独一无二的茶之风景线,使茶的一切狂欢都有了空间,使全球茶人都有了自己可以落脚的精神家园。

 

年度茶空间


【年度茶空间】

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博物馆

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是西湖龙井茶产业的系统回顾 与展示,作为目前唯一一个呈现西湖龙井茶历史的民办 博物馆,该馆集中展示了杭州出土、传世的与龙井茶相 关的文物、文献藏品 1300 余件,如制茶工具、茶筹、 茶票、包装、公函、股票、贷款凭证等珍贵史料。从龙 井茶的源起、传承、发展等方面多方位、多层次、立体 地展示西湖龙井茶源远流长的韵味与魅力,彰显千年西 湖龙井茶的历史底蕴。它的兴办对弘扬茶文化,促进西 湖龙井茶产业、茶旅游融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评语:没有茶文化的呈现就没有茶文化,你们是茶圣陆羽有关“目击而存”的最有力的诠释者。西湖龙井的历史和现状,在你们手中缓缓打开,你们的茶空间,使有关茶的一切都变得秀色可餐。品饮龙井,品饮杭州,品饮中国。

 

年度活动


【年度活动】

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5月15日上午9点,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开展式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出席并宣布开展,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出席并致辞。国内外嘉宾和参展商、采购商代表参加了开展式。本届茶博会现场客流量累计达18.52万人次,现场交易额1.862亿元,均比上届大幅增长。本届茶博会以“茶和世界 共享发展”为主题,突出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持续创新展会形式、扩大展会规模、丰富展会内涵,创新展会模式,取得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更”上,即展销更旺、层次更高、影响更大、参与更广。


评语:在茶文化高地上建立新的平台,使茶叶的物质形态与精神事象在更新更现代的巨大茶空间得以融汇贯通,为中国同类行业的呈现构建了标杆业态,并通过这一建立了华茶与世界的有效关系。

 

中华茶奥会

第六届中华茶奥会于11月8日在龙坞茶镇开幕,主题为“科技茶奥、品质茶奥、人文茶奥、活力茶奥、时尚茶奥”。本届茶奥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华茶人联谊会共同主办。


2018年以来,杭州市把茶奥会作为重点经典主题茶事进行升级打造。第六届中华茶奥会在往届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共有五大亮点,围绕延续往届‘5+X’标准赛事的设置,设立涵盖茶技艺、茶科技、茶品质、茶文化、茶时尚等的11大赛项。其中包括赛事活动再开放,茶奥会进一步提高国际性,邀请部分世界主要产茶国和消费国选手参赛;赛事内容再丰富,重磅推出十大赛事,60余个项目。除了经典的8大赛事,也有根据新的消费需求设置的茶叶包装和抹茶产品的比赛。此外,茶奥会组织机构也更加规范、赛事保障更圆满、赛事成果更权威,并组织了“茶与健康”高层次论坛。


评语:将历史悠久的国际体育赛事嫁接到人文历史悠久的茶文化领域,使异想天开的梦想,成为生机勃勃的现实,为茶文化增添了新的竞技内容和形式,是近年来影响最为广泛的茶文化活动之一。

 

全民饮茶

4月20日谷雨节气,2019全民饮茶日暨第八届万人品茶大会在素有“万担茶乡”之称的杭州西湖区龙坞茶镇拉开帷幕,分主会场、社会窗口、茶文化进学校三大区块。


本次活动以“每天一杯茶,健康进万家”为主题,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主办;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教育局,西湖区人民政府,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灵隐寺,各区、县(市)茶文化研究会承办。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立江、于辉达,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姚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荣胜,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原厅长王建跃,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西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柴闻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助理汪一飞,在杭“国字号”茶叶机构,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级涉茶协会,各区、县(市)茶文化研究会的领导和专家以及茶企代表、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学校茶文化与健康联盟的师生等数百人参加启动仪式。


在西湖区龙坞茶镇主会场设置了31个杭州名茶展位和11家杭州茶科技跨界开发产品展示,向市民、游客朋友们提供各种优质名茶的品鉴和免费赠饮,150余位茶文化与健康联盟学校的同学体验了茶叶炒制加工过程,加深了对茶的了解。来自各地的茶企、茶楼(馆)以及灵隐寺的茶艺师们执壶赠饮,以茶会友,为活动平添了几分文人情怀。


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城站火车站、火车东站、地铁沿线站点、茶楼等也同步进行了茶叶赠饮活动,吸引了游客和市民的驻足品鉴。杭州各区、县(市)也结合本地特色,在谷雨日前后,举办了以茶文化展演、健康饮茶知识讲座及邀请民众亲自参与制茶等形式的活动,积极响应“全民饮茶”。


评语:历经十年,全民饮茶日关键性推动了联合国“世界茶日”的确定。以茶和茶人的大聚集方式,呈现我们的诗意愿景:将世界铺成一张茶席,让全人类在此和平共饮。

 

运河茶会

“运河茶会”是拱墅区茶文化研究会2019年创新推出的品牌活动,旨在通过“运河茶会”的载体,交流学习茶文化,普及传播茶知识,服务促进茶产业,展示推广茶产品,丰富茶与美好生活。


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何关新会长为“运河茶会”点赞。并作出批示:“运河茶会内涵丰富多彩,茶文化进街区丰富百姓生活,绿色现代服务业成为时尚消费,我们共同分享,为杭州东方品质生活之城点赞!”


2018年10月18日拱墅区茶文化研究会在香积寺广场举行《运河茶会》启动仪式。“一街一品”是区茶研会2019年提出具街道特色的“运河茶会”系列活动,湖墅街道、小河街道、拱宸桥街道、和睦街道”等四个常务理事单位,分别根据本街道的地域文化特色,先后策划组织“茶香进万家”、“茶香和睦、孝行家园”、“小河驿·茶汇”、“拱宸茶韵”等特色品牌活动,既宣传普及茶文化,也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评语:以大运河起始点的独特地缘为茶文化区域范畴,设计各种类型的中小型茶文化活动,将视野更多地关注在社区和家庭,为茶渗透在个体灵魂做出了落地式的贡献,呈现出茶文化接地气、可复制的文化样式。


年度人物


【年度人物】

倪晓英

倪晓英,国家一级茶艺师,国家一级评茶师。1982年毕业于浙大茶学系,学茶事茶40多年,曾任原诸暨茶厂技术科长,原浙江省第一出口茶厂技术科长、销售科长。于1997年创建“你我”品牌,现为杭州你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你我茶燕茶馆(五星级)总经理、你我茶院院长;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杭州工匠学院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校外指导教授;兼任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杭州茶楼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务,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倪晓英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出一支高素质团队,并创造了优秀业绩,出人才,出成果:工作室成员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茶艺大赛金奖,并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劳动模范、杭州工匠、浙江工匠等多项荣誉称号;创建了一家优秀品牌的茶叶公司、一所荣获国家级和各类别荣誉的五星级茶馆、一所推广传播茶文化的茶院教育机构。倪晓英茶艺技大师工作室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茶文化公益传播活动,并多次组织出访多国的茶文化传播与交流,多次承担政府接待外宾和港澳同胞任务,受到省市各类媒体及社会的关注与重视,社会影响广泛,为推动全省茶业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评语:出身于名牌大学,堪称资深学院派茶叶专家,没有选择象牙塔式的学究生涯,却一头扎进了茶文化实践的汪洋大海,根红苗正,亲力亲为,为国为家,起早摸黑,巩固了自己的阵地,带出了一群精英,是有坐标的定位,更是有传承的茶人。

 

毛立民

毛立民,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一届浙江省政协委员,高级商务师、高级评茶师。浙江大学茶学系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国际商会副会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茶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浙江省国际茶业商会会长、浙江省微茶楼文化发展协会会长、ISO/TC34/SC8(国际标准协会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会)联合秘书、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曾牵头开展有机茶国际认证,率先填补我国有机茶国际颁证出口企业空白而载入FAO调查年鉴;从事茶叶出口贸易近30年,为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做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2003年被授予省直属系统“十大创业新星”称号,2014年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2017年荣获“国际杰出贡献茶人”奖。


评语:多年来浸润于茶的国际营销和茶文化中外传播,在业界添列于制定茶业态规则的人群,可谓精英中的精英。作为国际茶贸易的突出代表,驾一叶茶之小舟,为一方土地和五洲四海的联系探险跋涉,功劳卓著,请继续领航杭州茶叶,环球世界,造福八方。

 

第二届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副理事长苏祝成主持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


盛会下半场,举行了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王岳飞当选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理事长,苏祝成为常务副理事长,白忠杰、朱红缨、刘志荣、孙状云、李晓军、邱仁明、张卫华、庞颖、胡晓云、姜爱芹为副理事长,张星海为秘书长,倪晓英为监事长,聘请王旭烽为荣誉理事长,何关新为总顾问,同时聘请毛立民、毛祖法、杨秀芳、吴晓力、张一民、张士康、张炳新、罗列万、周智修、曹增节、龚淑英、戴学林为顾问。


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致辞
第二届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理事长王旭烽作《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工作报告》
第二届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岳飞作《关于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章程修订的说明》、《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财务报告》
第二届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会员代表大会筹备组副组长张星海教授做《关于换届人事安排建议的说明》
杭州市民政局调研员曾欣华致辞
王岳飞理事长给王旭烽荣誉理事长颁发聘书
王岳飞理事长给何关新总顾问颁发聘书
顾问(部分)颁发聘书

新一届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领导班子(部分)


来自品牌办、品促会的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巡视员胡征宇,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增节,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杭州网总经理、19楼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华胜,杭州市社会治理研究与评价中心副研究员李勇;来自茶界的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原院长张士康,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一届浙江省政协委员毛立民,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办公室主任戴学林,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炳新,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一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秀芳,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培训中心主任、研究员周智修,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龚淑英,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杭州龙坞茶镇负责人、杭州之江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忠杰,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发展与促进部副部长梁国彪,浙江树人大学国际茶文化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茶艺与评茶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张星海,杭州市茶楼业协会、杭州和茶馆创始人庞颖,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晏昕,杭州市茶楼业协会会长邱仁明,蓝城集团龙坞茶镇公司总经理郭玲玲,“茗边头条”主编、《茶讯》主编孙状云等领导嘉宾参加本次活动。


听见好滋味:中国当代茶事活动中的多重感官体验

在中国当下的各类茶事中,人的感官体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在人们品茶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又是不同的。从感官符号学(sensori-semiotical)的角度观察,中国流行的茶事活动可划分为:仪式化的茶会、规范化的茶艺培训和辩论性的斗茶赛。人们根据场合和语境对不同的感官会选择性地抑制或凸显:茶会通常突出视觉效果而抑制声音表达与语言交流,茶艺培训课程既重视对香气、滋味的感觉训练,也重视通过规范化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斗茶赛中,味觉和嗅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同时也鼓励言语的创造性表达和声音的在场参与。在中国当代茶事活动中,多重感官的交感(inter-sensoriality)与通感(synaesthesia)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品饮体验中,“滋味”不仅被嗅觉和味觉所主导,同时听觉、视觉和触觉的参与也会综合人们对味道的感知。

作者简介

肖坤冰,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博士,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中心-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联合博士后(2017-2018),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民族志学院访问学者(2014-2015)、法国波尔多蒙田大学现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22-2023)。研究领域为历史人类学、饮食人类学、文化遗产研究等。已出版专著三部,在Journal of Material Culture,《民族研究》《民俗研究》等中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为三联生活周刊、澎湃新闻、Asia Global Online、Sixth Tone等媒体撰稿人。

大卫·帕金(David Parkin),牛津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民族志学院教授,牛津大学万灵学院荣誉教授,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英国学术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主要学术贡献在于非洲人类学研究、政治文化、跨文化语义学及土著哲学等方面。

引言

“味觉”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其他感官分离进行讨论?大卫·豪斯(David Howes)指出,亚里士多德认为味觉是五种感官之一,但却把它描述为“触觉的一种形式”,因此缺乏自主性。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随着人们对感官等级观念的阐释,味觉与“身体的”触觉和嗅觉一起被归属于“低级的”感官,与之相对的是“高级的”“智力的”视觉和听觉。在我国,传统的茶感官审评标准被称为“五项因子评茶法”,即对茶叶的外形,冲泡出的汤色、香气、滋味和(泡过以后的)叶底,经干、湿评审后得出结论。五项因子评茶法要求审评人员视觉、嗅觉、味觉,甚至是触觉并用,外形与内质审评兼重。但在进行茶叶专业审评时,嗅觉和味觉的评分比重比其他的触觉和视觉要大很多,而听觉则是“缺场”的。

当人们谈论茶的滋味的时候,实际上指涉的是一种整体的身体感官体验,而不仅仅是味觉的体验。这一套“体感”包括水的温度,茶汤的外观、滋味,甚至是假定的茶的某些保健功效等。同时,品茶的环境(嘈杂或安静)、社会语境所形成的一套茶叶消费话语也会为人们如何理解茶带来争论和讨论。尽管人们对“品味”这种高度个人化的判断难以达成共识,但人们还是尽力使自己的体验尽可能地可表达和交流。茶、人之间的交流不仅通过直接的语言表达,而且还通过触摸、声音/沉默、视觉、嗅味和姿态展演来体现,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运用多重感官对茶的全面理解。

本文从感官符号学(sensori-semiotical)的角度,将当代中国的茶事活动分为三类:第一,对声音/音乐的抑制和对视觉的渲染的美学鉴赏(茶会);第二,通过语言和身体姿态的规范性指导(茶艺课程)来开展;第三,通过语言交流和鼓励创造性词汇表达进行的竞赛性品评(斗茶赛)。这三种类型的茶事活动从对听觉的压抑,到声音的参与程度加强,茶会与斗茶赛成为对立的两个极端,分别代表着“无声”和“有声”。而第二类指导性的课程,则在从第一到第三种类型的转化中成为一种“过渡仪式”。

这三种茶事活动之间类型互补,但并不存在非常明显的界限。这样的划分只是源于本文作者之一肖坤冰的参与式田野观察,以及为了分析和行文的需要。本文的田野资料来自本文作者之一肖坤冰于2018至2020年在上海、成都、昆明、武夷山、潮州等地的多点田野调查。同时,肖坤冰曾分别在英国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2015)、上海纽约大学(NYU  Shanghai)(2017)和爱沙尼亚塔林大学(Tallinn University)(2018)主持过茶会,也通过这种方式,以观察者和践行者的双重身份与中外茶艺爱好者互动和交流。虽然听觉在茶事活动中经常被忽略,并被认为是五官中几乎与味觉感知无关的感观,但是本文将通过案例材料证明,在各类茶事活动中声音的“在场”或“缺场”、音量的强与弱与人们对茶味的感知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

一、从工夫茶到当代茶艺:中国茶道的演化过程

中国人对喝茶的精致化追求可追溯到唐代陆羽,陆羽在《茶经》中详细列出了茶具、煮茶之水对茶汤品质的影响,介绍了煮茶方法和饮茶方式,被后人视为中国传统茶道的起源。本文主要以中国当代茶艺为陈述对象。“道”和“艺”在汉语中意义所指不同。“茶道”被解释为“烹茶、饮茶的程式和技艺”,在英文中或可对应tea ceremony,有仪式、礼节、礼仪之意;茶艺则指的是“有关烹茶、饮茶及以茶款待客人的技艺”,或可对应英文中的teaart,但更多的是强调视觉上的美感。而今天盛行于中国各大城市的茶会、雅集或可视作茶道与茶艺的综合性呈现。

在对中国当代茶消费文化的研究中,张乐翔(Lawrence Zhang)重新审视了现在广泛流行于各地茶馆中的所谓传统“茶道”的起源问题。他认为,在最近30年,中国的茶道践行者越来越重视将工夫茶作为一种具有国族象征性的“茶道”来进行展演。但他指出,这种所谓“传统茶道”的冲泡法实际上迟至18世纪才出现在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袁枚在参观福建武夷山时描述了这种“小杯”“小壶”“先嗅其香后试其味”的品饮方法。尽管袁枚并没有直接用“工夫茶”这个名称,但却是关于这种品饮实践的最早记载。可见,这种传统茶道的雏形出现是非常晚近的事。但一些茶文化专家认为工夫茶是“传统的”和古老的,并与日本煎茶道(Chanoyu)和抹茶道(Matcha)相互影响,尤其跟煎茶道有直接关联。张静红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认为中国茶道的形成不仅是中日两国茶文化和仪式之间的互动结果,尤其不能忽略的是中国台湾的品茶文化对中国茶艺的影响,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当代茶艺的形成。尤其是中国台湾人对普洱茶“陈韵”的追求所带来的闽台工夫茶品饮方法促使中国大陆饮茶走向了精致化的实践。简而言之,学者们普遍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日本茶道和传统工夫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致化的优雅饮茶方式流行于中国台湾,后来被吸收成中国大陆新兴的茶艺运动的一部分。在全球化语境以及各国争相输出国家文化遗产符号的背景下,所谓的中国传统茶道,在政府、专家和消费者的同谋下,以一种“传统的发明”的姿态在全国各地的旅游点、茶馆和会所中应时代呼声而生。例如,陈志明(Chee-BengTan)的研究表明,福建泉州当今的饮茶实践其实是一种“传统的发明”,它是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茶农、茶商对当地茶业进行一系列改革和“促销”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在新的消费文化中复兴或重建饮茶传统的事实。

总而言之,当今风行于全国的工夫茶艺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古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工夫茶艺开始在中国各地的茶馆(茶艺馆)逐渐流行,并在当代的“茶空间”中持续泛滥。同时,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通过国家认可的专业性茶艺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为这种标准化的中华茶艺在国内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虽然一些学者认为工夫茶更多的是“展演”传统仪式,但另一些“内行”则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自有其功能性:很小的杯子有助于敛香,用小容量的茶壶多次冲泡茶叶,且茶水分离可以确保茶的最佳口感。因此工夫茶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a means to an end,not an end in itself),似乎也说不上是什么仪式(ceremony)。在工夫茶的发源地,Peterd’ Abbs(彼得·艾珀斯)基于田野考察将目前潮汕地区的工夫茶的形式分为三种,即工夫茶作为一种日常实践(everyday practice)、一种精致化的习俗(refined practice)以及茶馆的商业化休闲(commercialised leisure in tea-houses)。与日常实践中的工夫茶相比,工夫茶的文化展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在英文中更多地使用“茶道”(tea ceremony),但在当代中国,人们更多使用“茶艺”(chayi)一词,包括从日本茶道传统中的美学和哲学借鉴,以及本身源于唐代的中国茶道。中国的当代茶艺也经常作为一种国家的传统文化向(外国)游客展示,它使得过去和现在的文化要素和美学元素复杂地融合在一起。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以“工夫茶”为基础的茶艺课在全国的大规模推广,以及茶楼中的常规化、程式化的操作,使得工夫茶茶艺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流行,其他地区性的茶俗与之相比黯然失色。于是,在黏合了原本分散的各种传统“要素”的基础上,以及对高品质的茶叶和口感的不断追求的商业刺激下,所谓的中国茶艺应时代要求而生。这些在茶艺中不断发展的语言、身体动作、衣着、特定物体的摆设、特定空间设计和声音的使用等在产业链中,特别是在某些要求打坐冥想的“禅茶”实践活动中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美学部分。意大利学者韦尔切洛尼(Vercelloni)描述了欧洲历史上对“好品味”的判断是如何扩展到包括“对传统的饮食风味、行为和语言的掌握;服从于最初是为认可和赞美某一特定社会领域而建立的仪式”。由此可见,对品味的判断有时可能会偏离预期的模式,但根据布尔迪厄(Bourdieu)的理论,这些“区隔”(distinction)最终将反映和再现社会等级制度。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和巩固,以及可明显察觉到被精心提炼过的茶艺的出现,人们对茶叶品质的鉴赏力和对高档茶产品的购买能力将更微妙地反映出消费者的社会地位。

作者在潮州千庭茶舍进行田野调查,2019年11月,李经来拍摄

二、以视觉美感为主导的茶会

作者在上海纽约大学主持的一次茶会(茶艺展示),2017年12月,陈逸韵拍摄

一场严格禁止声音与语言交流的“止语茶会”,图片来自网络

总体而言,仪式性的茶会更多的体现出视觉上的美感,包括传统服饰之美、优雅的肢体仪态、精美的茶器与茶席设计的结合,伴以若有似无的音量极低的背景音乐——通常是古琴,或者完全没有音乐。在这种茶艺展演中,声音和听觉是被抑制的,茶艺师与参与者之间几乎没有言语上的交流。

约在2016年,中国大陆的饮茶圈中兴起的“止语茶会”是对声音抑制达到极端的案例。组织者旨在通过对听觉的控制从而使注意力更专注在嗅觉和味觉上。“止语茶会”强调了中国茶文化中“禅茶一味”的联系,组织者称:“‘止语’本来就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停止谈论,想象我们在一个私人化的空间中,与自己的内心交流,于一杯茶中感悟内心的宁静”,“品茶倒是次要的,重要是以茶调养身心”。笔者认识的一位茶艺师于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先后在成都组织了14场“百花止语茶会”。由于交谈在茶事活动中被严格禁止,为了确保茶事在无声的情况下也能有序地进行,因此每场仅设8个席位。茶艺师解释道:“我们在喝茶的时候如说得太多,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导致我们实际上不能专注于茶本身的味道。因此,我决定组织一系列的‘止语茶会’。目的是鼓励参与者更多地关注茶汤本身。在这种比较有仪式感的品茶过程中,您会产生一种对茶的敬畏之情。实践也证明,与普通的茶会相比,‘止语茶会’的参与者对茶的感受更深。”

在“止语茶会”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多重感官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品茶本就是以嗅觉和味觉为主导的对“香气”和“滋味”的判断,听觉通常作为一种辅助,或通过古琴营造一种古典的气氛。但在“止语茶会”中,参与者通过对听觉感官的闭合从而使整个身体官能更好地服务于嗅觉和味觉,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品茶”活动对多重感官符号的操纵中,无声的参与者与专注于备茶的茶艺师在言语上的“沉默”是一致的。在听觉感官闭合以后,参考者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视觉上,因此对茶艺师的服饰、肢体语言(手上的动作)的关注力实际上都相应加强了。因此,听觉的“退场”凸显了视觉的“在场”。水烧开的“咕噜咕噜”声、很低的注水声、茶具偶尔碰撞发出的响声、窗外风吹树叶沙沙声更反衬出了一种“蝉噪林愈静”的哲学悖论。同时,这些声音与“茶之味”一样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茶艺师认为,将自己全身心地放入这种自然之中,而不以人声去干扰和打破这种宁静,能更有利于参考者“沉浸”于茶道本身。因此,“止语茶会”虽然抑制了在场的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流,但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无声”建立起人们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人对茶本身的感官认知。

此外,为了进一步突出茶会传递的“传统”的视觉效果,近年来随着茶文化在中国的复兴,市面上出现了专门为茶人设计的服装——“茶人服”,或称“茶服”。这些茶服大多采用棉、麻或丝绸等天然面料,极少使用化纤面料,在设计上体现了传统风格与现代剪裁的结合,既能在茶道表演中作为专门的服饰,又可作平时着装。但这一着装也是“茶人”群体区别于其他人群的一种符号标记。同时,茶艺师大多还会佩戴各种手串、念珠等。一些正式的茶会邀请会明确规定着装要求,甚至会聘请专业的摄影师拍摄记录茶会。而对一些女性茶艺爱好者,穿着茶服拍摄出极具视觉美感的照片也成为参加茶会的驱动力之一。诸如此类的茶会,或可称为“雅集”的场所,有时会以中国传统乐器古琴、洞箫、琵琶等名曲作为背景音乐。但这些音乐的声音都非常轻柔,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服务于“茶”这一主角,共同营造出一种高雅宁静的氛围。而人声的交流通常是禁止的。比如,虽然“嘬茶”是行家品茶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小技巧(下文将具体分析),但卷起舌头发出的嘬吸之声却无疑会破坏茶会的优雅感,因此在凸显视觉美感的茶会中绝不会有人“嘬茶”。总而言之,“沉默”是这种仪式性茶会中的一大特色。语言交流和声响的缺席、主客之间的距离感和备茶过程的仪式化,使“饮茶”显得神秘化而非大众化、透明化。

售卖茶服的店。茶服可以提升茶会的视觉效果。图片来自网络

对声音及其产生的语言交流的排斥,不仅使茶艺本身显得神秘化,主持者(茶艺师)与参与者(茶艺爱好者)之间的关系也是这种神秘化茶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国外观众的茶艺展演时,茶艺师通常会穿上传统的中国服饰,通过优美的身体动作和着装而不是语言交流来吸引听众,传达出一种强烈的“东方主义”式审美。在这样的情形下,茶艺师即使不会外语也并不影响观者的审美。甚至还因为不会外语而使得这种“中华茶艺”更具正宗性。这种形式的感觉符号(sensory semiosis)有一些实验性的东西。它事先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目的是在构成整体茶艺呈现的各种行动和事件中,在商业吸引力与美学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在这类茶会中,主持人与参与者的地位并不平衡,主持人已然是茶艺界的专家,而参与者很多只是茶艺爱好者,也有可能是茶艺培训班的潜在“学员”。如果一个人希望从一个纯粹的茶会“看客”转变成为一名真正懂得泡茶、品茶的行家,通常会选择参加茶艺培训,系统地学习如何使用专门的器具泡茶和品茶。

三、言语指导性和动作示范性的茶艺培训

作者在爱沙尼亚塔林大学的一次茶艺示范课上指导“学生”的茶艺,2018年9月

兼具动作示范性和言语指导性的茶艺培训课程,作者在成都参与的一次茶艺培训课,2017年8月

我们可以把仪式化茶会的参与者假设为对茶艺感兴趣的“生手”,在斗茶赛中各抒己见的“评委”假定为一群已经掌握了专门知识的“行家”,那么,如何从“生手”过渡为“行家”则通常需要经过跟从专门的导师进行学习——这类培训课程类似一种从“生手”到“行家”的通过仪式。在传统社会中,由师父带徒弟的“拜师学艺”的形式仍然普遍存在于各行业中。在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茶艺培训机构提供此类专门培训,传统社会的师徒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仍存在于这样的培训中。导师和学员在课堂上的交流表现为口头指导交流和动作示范等。

以云南昆明的一所知名茶艺培训机构HY大学堂所开设的培训课程为例,其教学内容以茶艺为主但不局限于茶艺,还包括香道、花道和评茶等与茶艺密切相关的课程。对于学员而言,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知识积累,是从“生手”迈向“行家”的过渡仪式。茶艺课程共包括初级(6天课程)、中级(5天课程+1天示范演讲)和高级(5天课程+1天示范演讲)三个阶段,一共134个课时。学员们必须按照从初级到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而不允许越级报名学习。

“品茶”——就纯粹文化上的意义而言,是一种完全个性化和实时性的行为。人们对茶的感知(perception)存在于身体器官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中,不仅不同的主体对同一款茶会有不同的感受(sensation),即使同一主体在具体情景下对某一款茶的感官经验也是不可复制的。然而,当茶叶同时也是一种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时,泡茶的方式、质量评定必然要求规范化和标准化,而茶艺培训消除了地方性的各种泡茶方式的差异性,以所谓的感官审评训练消减个体对茶的理解,更建立起个体对这种茶类所谓“正确的”“规范的”认知体系。

中国各地的泡茶工具和泡茶方式都各不相同,各具地方特色。潮汕地区以紫砂壶、朱泥手拉壶或盖瓯为主;四川、贵州等绿茶产区以简单的玻璃杯直接投茶冲泡;云南和贵州很多地方流行以土陶罐煮“罐罐茶”;即使同样是盖碗,四川人对“盖碗”的使用方法在工夫茶艺中也大不相同——四川人既用盖碗泡茶,也直接从盖碗里喝茶······凡此种种,表明在中国其实并没有一套标准的“中华茶艺”,而是各地就地取材,形成了各种地方性茶俗。然而,目前遍布于各大城市的茶艺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内容却基本相同,都是按照“工夫茶艺”的一套流程培训。比如以盖碗、公道杯、品茗杯、“建水”等器具组成的一套标准茶具,讲师都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公式化的讲解,包括最主要的实操部分,教的手法、动作都相当一致。作为刚入门的“新手”,学员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是一些专业的“术语”。这些“术语”来自教材、国家颁发的茶叶感官审评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上,这一培训过程在于去除个体化、地方化的语言表达,使来自不同地方和背景的学员在经过培训后可以掌握运用基本的术语去描述茶的香气、滋味和外观等。在茶艺培训机构学习和培训实际上类似一种“通过仪式”,在这之前,学员基本属于“茶圈”的局外人,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类似于阈限期)后,新手最终通过一场茶艺展演作为培训结束的“答卷”,并从一名“圈外人”转变成为“圈内人”。

“嘬茶”——即茶水入口后,先不咽下去,让茶水包裹住舌头,随之吸入适量空气,让茶水在舌面和两侧翻滚流动,充分接触味蕾,以便更好地感受茶汤的滋味。在此过程中,伴随有较大的声音。在本文作者肖坤冰参与过的茶会中,有几次印象深刻的体验。2018年6月,在武夷山某一高端茶企为接待内部VIP客户组织的小型茶会中,该茶企的董事长亲自为这一群高端客人示范了品茶的技巧。他特别解释了“嘬茶”在品茶中的必要性:“首先,我们闻它的香味;其次,我们观察茶汤的颜色;第三,我们品茶的滋味。第三步至关重要,这需要一定的技巧。”他向这些VIP客人展示了如何大声地嘬茶,于是参与者也学着嘬出声音。2020年,当肖坤冰在潮州的田野调查中向潮州工夫茶艺的国家级传承人请教品茶时是否需要嘬茶时,对方很明确地回答“绝对不能嘬茶”,他认为在品茶时大声嘬饮是一种很不雅的行为,同时谈到了自己出访多国的经历,他认为尤其在外国人面前“嘬”出声音会显得非常粗鲁。但当另一位省级潮州工夫茶艺传承人被问及同一问题时,他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这位省级潮州工夫茶艺传承人认为工夫茶一定要“嘬”,否则完全不能领略到其中的乐趣和充分感受茶汤。这两位报道人都是潮州工夫茶的代表性传承人,在茶圈都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对同一问题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可见,在品茶过程中是否要“嘬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和个人经历,而并没有固定的程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当代茶圈中,其实有一种“不言而喻的”(tacit)性别差异,虽然它在所有的官方文本(茶艺宣传手册、培训教材)中都不会被提及。贝斯安·托马斯(BethanThomas)通过在成都的田野调查,发现了茶艺馆中明显的社会性别差异:男性经理“隐身”于后台进行指挥从事管理工作,而年轻优雅的女性则穿着旗袍和茶服在前台为顾客提供服务。在茶行业,男性通常是一些制茶大师和很懂品茶的行家,而女性与生俱来的“优雅”“温柔”等特征则被认为更适合教授茶道/茶艺。尽管(男性)大师会强调嘬茶的重要性,但在公共场合,女性一般不会嘬茶。在潮汕地区,男性嘬茶是非常普遍的行为,而女性可能会在家庭环境中嘬茶。因此,社会对女性的安静、温柔、优雅的期待与男性的喧闹和男性气概在嘬茶行为的对立上表现明显。

在茶艺培训中,学生也有可能学习到品茶中的民间礼节,比如在福建、广东地区,人们通常通过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表达对主人斟茶的感谢。这种地方性的礼节通常不会在培训教材中提及,但当学员们更多地参与茶事活动时,将会发现这种肢体语言流行在茶圈中。此类肢体语言可以解释为真实且经验丰富的茶艺培训师或学员们的非语言符号(non-verbal signs)。通过学习一些标准的“专业”语言词汇,以及潜移默化地实践一些肢体语言,学员们会逐渐地发展出他们自己的评茶词汇。也只有在充分掌握和运用标准化术语的基础上,这些鉴赏语言才会被茶圈内的“专家”充分认可。通过茶艺培训,学员们逐渐开始介入一些茶事活动,有机会向茶专家(通常是培训导师)请教,以及进一步接受一些更私人化的非正式指导。少数的茶类培训课程会颁发资格证书,但很多培训机构并不具备颁发相应证书的资质,因为取得这些证书需要通过国家层面的考试。然而,在田野访谈中,许多学员表示并不关心能否获得证书,他们更希望的是积累技能,以便以后自己可以独自主持茶艺活动。

四、斗茶赛:声音的在场与创造性的语言表达

武夷山天心岩茶村的斗茶赛,2019年11月,肖坤冰拍摄

武夷山天心岩茶村的斗茶赛,百家茶席展区,2019年11月

武夷山某茶叶公司组织的“盲品”活动,2020年11月,肖坤冰拍摄

斗茶赛与新兴的工夫茶茶艺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区分。斗茶赛通常有两种:一是在行业协会组织的评选茶叶等级的竞赛中,参赛的茶叶公司都希望通过获奖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二是在非正式的聚会中,茶人们通常会自带茶叶一起“斗茶”、评茶。这样的场合往往热闹非凡,争论激烈,人们会运用丰富的词语和比喻进行表达。在本文作者肖坤冰参与的几次公开的茶叶评比赛中,围观者——包括游客、外国人,以及不在茶圈里的中国人等,也被鼓励参与品茶和评茶。虽然这些外行人并不具备专业的品评技能,但他们的参与有助于传播该地区的茶文化。

在著名茶产区福建省武夷山,自2001年起,每年进入11月以后,当地各级行政机构和行业协会都会组织规模不同的斗茶赛。从影响力来看,最重要的当属“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以下简称“市赛”)与“天心村斗茶赛”(以下简称“村赛”):前者覆盖面广,且具有行业组织上的权威性;后者则具有正岩产区的优势和极高的市场认同度。斗茶赛采取编号盲评的形式,遵循中国茶叶感官审评中广泛应用的五项因子评茶法。以本文作者肖坤冰2019、2020年参加的武夷山天心岩茶村斗茶赛为例,五项因子在评比中所占的百分比如表1所示:

武夷山的斗茶赛一般分为初赛和复赛、大众评委席和专家评审组。最终的结果依据大众评委评分的20%,专家评分的80%进行综合折算。专家评审室不对外开放,因为专家们必须集中精力,在两天半时间内审评多达几百个茶样;而大众评审区则设在景区入口处的露天场地,且鼓励围观者的参与。每年斗茶赛的帷幕拉开,就有不少茶商和岩茶爱好者专门从外地赶来,参加这一年一度的岩茶狂欢节。在露天场地,会摆出数10张长桌作为泡台。每一张桌子上,都有10个茶样编码装在相同的斗茶赛专用泡袋中。每一桌都有一人专门负责泡茶,确保所有茶样同时冲泡并同时出汤。每张长桌都被人群围得密不透风,人们手里都拿着自己的品茗杯。每个茶样面前对应的评审杯里都有一个白瓷汤匙,大家可以将汤匙举起来闻汤匙背上的香气,也可以用汤匙将茶汤舀到自己杯里品饮。在这样的场合下,大众评审区无比嘈杂,人们嘬茶的声音、将茶汤快速吸进去又吐出来的声音、茶具和汤匙碰撞的声音、各种招呼和询问的声音,等等,充斥在一个有限的空间,让人难以专心去体味一杯茶汤。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兴奋地交流着,争论主要体现在占评分比重最高的香气和滋味方面,而对外形、叶底和汤色的评论较少。

在最新颁布的茶叶感官审评术语的国家标准中一共列出了近2000个中英文对照的词语,从不同的感官途径描述了茶的滋味、气味、颜色、触觉和外观等。就乌龙茶而言,形容茶叶外形的术语有蜻蜓头、壮直、细结、尖梭等;形容汤色的有蜜绿、蜜黄、茶油色、青浊等;形容香气的有栗香、奶香、酵香、硬火、热火等;形容滋味的有岩韵、酵味、粗浓等;形容叶底的有绸缎面、滑面、糟红等。这些国家颁发的茶叶审评标准术语通常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感受的基础,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在私人聚会的斗茶场合,人们的词语表达实际上跳出了这些国家标准的限制。几乎所有的茶商都声称,国家标准仅供参考,只适用于一些专家给出的书面审评意见。在非正式的茶事活动中,行家们会使用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词语来描述他们感受到的具体的、多重的感官体验。尤其岩茶是一种典型的地域特色产品,它的品质与周围环境——当地人称之为“山场”密切相关。正如葡萄酒的品评中对“风土”(terroir)的强调一样,“山场”与“岩韵”既是决定岩茶品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一种难以标准化的地方性知识。例如,当地人会用“豆浆”“牛奶”“泥土”“苔味”“骨感”等词来形容岩韵。在私人聚会时的斗茶中,跨感官的隐喻和语言的使用非常普遍。例如,茶人经常会用描述视觉的“厚”或“薄”,或者描述触觉的“顺滑”来形容对茶汤的味觉感受——这是一种明显的交感(inter-sensoriality)。

斗茶赛与茶会相比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是主客之间、专家和新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被邀请去喝茶的客人通常会带几泡自己的茶叶。通常情况下,主客双方都会冲泡自己的茶叶,从而成为一段短暂时光的临时主人。在这种情况下,竞赛被交流品评所掩盖。主客之间的谈话通常围绕着茶的来历、自己对茶的感受和几泡茶之间的比较而展开。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都很在乎在品茶这一过程中与他人的聊天与交流。与正式茶会相比,这类品评活动通常不会播放背景音乐。人们的着装随意,也不会有人在意泡茶时的姿势是否优美。参与者基本都会嘬茶——“会嘬茶”几乎是一种圈内人的“默会规则”。大声地嘬茶一方面表现了自己“懂”专业技巧,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一种非语言符号的声音在场向主人表达自己对茶汤的认真和谢意。

结语

一些人类学家,如大卫·豪斯(David Howes,2006)、杰克·古迪(Jack Goody,2002)、莎拉·平克(Sarah Pink,2010)都注意到了感官之间并非存在明显界限,跨感官的相互交叉影响是感官世界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中国的品茶过程中,对一种感官的过分关注可能会导致忽略其他感官。比如张静红(Jinghong Zhang)指出,在一次朋友邀请她喝茶时,由于她一边在拍摄泡茶(视觉),一边聆听一个中国台湾茶人关于一个“寻茶”的故事(听觉),从而导致她完全失去了对茶味的感知(味觉)。在本文呈现的三种茶事活动中,从相对沉默到开放谈话交流,声音和语言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各种品茶情景之中。听觉虽然是作为茶叶感官体验中的配角,但却并非不重要。在第一类茶事中,听觉的缺场会有助于强化参与者对滋味的身体感知(bodily perception),而在最后一类斗茶赛中,声音的加入和辩论会帮助人们更好地去理解(mak esense of)滋味。通过多感官之间的交感(inter-sensoriality)与通感(synaesthesia),以及跨感官的体验与表达,人们不仅可以感受通过鼻、口、舌感受到“香”和“味”,也可以通过耳朵“听见”滋味。品茶过程从而也成为一种综合性的对滋味的感知(sense of taste)。通过对三类茶事活动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交流是如何通过感官多模态(sensory multimodality)构成了具有无限创造性的元语言(meta-language),这些词语几乎具有无限延展性而缺乏稳定的参照对象。正如张静红(Jinghong Zhang)指出的,自古以来,中国人用于表达茶滋味的词语就具有深奥和晦涩(abstruseness and obscurity)的特点,并且这种抽象晦涩和难以理解的语言仍然继续存在于当代中国的茶事活动中。因此,当我们在谈论茶的感官体验时,有时很难就一个公认的“滋味”达成共识,但却几乎可以讨论任何东西。

原文载于《民族艺术》2022年第1期,请以纸质版为准。

来源:坤冰观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