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茶红天字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民族民俗】彝茶之乡 茶语欢歌——探寻马边彝茶历史

  作者:罗学锋 陈兴鑫 方方 

  彝家采茶女马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供图

  炒茶

  网红直播

  品茶

  古树葱茏,茶韵飘香,高山林深处,沉淀千年的时光,静谧地揉进涤荡而开的圈圈木纹。

  马蹄哒哒,铜铃清脆,茶马古道上,穿越千年的回响,声声延唱着茶马互市的鼎沸辉煌。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崇山峻岭间走过千年,历久弥新。

  变换的四季,不变的山川。一芽新绿,在岁月的长河中,与彝家人相伴相生,被唱进生活,唱进歌舞,唱进风俗与文化。

  额洛野茶,荞坝贡茶,樱花茶园;飞雪迎春,文彬绿雪,边河玉叶……与彝家共历千载的小小茶叶,托起彝乡大大民生;人均1亩的生态茶园,铸就马边人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茶,已成为山水彝乡秀美马边的响亮名片。

  2020年12月26日,在第七届中华茶奥会上,马边再次因茶被世人瞩目,“中国彝茶之乡”美名花落边城,茶语彝家写下浓墨一笔。

  彝茶之乡,与茶为邻,结缘千年,茗香悠长。


  自古 高山云雾出好茶

  “川边有佳茗,何逊瑞魁草。”

  “茶,是大自然赐予马边的珍宝之一。”马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朱玲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的马边,坐拥低纬度的璀璨阳光、高海拔的云雾雨露,这样的地理环境宜于茶树生长,是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名优绿茶最适宜区域之一。而茶在马边的生息历史悠久,千年未息,延续至今。

  朱玲介绍,据资料考证,两汉时期,长江中上游茶区主要有马边、宜宾、珙县、沐川等地。“宋乐史撰的《太平寰宇记》也称:‘彝人带携瓢攀登树上采茶。’指的就是彝族群众在乔木型野生茶树和未修剪的灌木型野生茶树采摘茶叶。”朱玲说,如今,在马边彝族自治县苏坝镇(原袁家溪乡)额洛村已发现上千亩的野生老茶树,有的树干直径达20厘米,高卓营乡大河坝村的峰洛溪(小地名)也发现了约5亩的野生老茶树。“这些老茶树不仅见证了马边的变迁成长,更是彝茶之乡最直接最生动的活证明。”

  茶叶,源于野生,兴于耕耘。彝茶之乡马边,不仅拥有大量野生老茶树,茶叶的人工栽培也时间较早。

  据《马边县供销合作社志》、清嘉庆版《马边厅志略》记载,马边茶叶人工栽培起源于佛家僧侣,和尚坐禅过久易困,需饮茶以解,谓之曰茶佛一味。明王寺、永丰寺、龙龄寺、万寿寺等在马边城四周10公里内规模较宏的寺庙,均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7年)。“这些庙宇所在地,现在都是马边茶叶的重点产地,如劳动镇柏香村有座楼厅庙,就有僧侣的茶楼遗址。马边茶叶的人工栽培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马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高级农艺师甘勇介绍说。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马边成为四川省茶叶重点产销地之一。《雷马屏之农业》中曾说,马边是“西南边区之中心,汉夷贸易之总枢”。据民国时期整理成册的《川康边政资料辑要》马边篇记载,“本县为产茶特区,如玛瑙、荞坝、观善、龙凤、赶场坝、靛兰坝、雪口山、下溪及荣丁等地皆盛产。尤以观善为著,又大竹堡,全区遍地山坡,皆有无主野生之茶树,品质精美,色香味俱佳。在民国十年间,全县每年曾出产至100万斤之谱。农民采得茶叶后,即用饭锅烘干,背挑上市,出售于茶贩。谷雨前出产者为毛尖茶,春分前出产者为上天字,再则为人字、和字,期于概属粗茶。细茶销售成都、乐山及宜宾一带,其销售量以成都为多。粗茶则多销于夷(藏)地也。”“这些记载都清楚表明了马边彝茶之乡的历史和地位。”朱玲说。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彝茶之乡马边的茶历史悠久,盛名在外,宋即为茶马互市之地,明清时期曾被列为贡品进贡。1959年,马边茶更是作为10年国庆献礼被送到北京。

  近年来,赞誉有加的马边茶更是拿奖拿到手软。马边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茶叶基地”和“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列入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荣获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等称号。出自马边的“森林雪”“文彬绿雪”茶叶产品获得第八届中国名优茶评选一等奖。


  至今 彝家欢歌茶相随

  彝茶之乡的马边,茶产业兴盛,茶文化也繁荣,与彝汉群众的生产生活、风俗文化相连。

  “茶树长彝区,茶香飘汉区。君饮茶执政,臣饮茶谋事,毕饮茶祭祖。饮用茶平安,饮用茶吉祥。”西南民族大学李文华教授曾谈道,彝文经书中此段文字真切描述了茶与彝族各群体日常活动活的“亲密度”。

  “不仅如此,彝族中还有一茶二酒三肉的讲究。”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宗局办公室主任吉胡武甲说,彝族文化中,毕摩(彝族祭司)在做相关宗教仪式活动中敬神灵时,第一步就是献茶,其次才是献酒献肉,茶在彝族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一席。“如今,马边还有不少茶园会延续习俗,举行开园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其实,毕摩口口相传的彝族文化中,有许多与茶有关的内容。比如,相传当年在与诸葛亮的对峙中,孟获方伤员无药医治,孟获母亲就带领彝族妇女满山找茶叶,捣烂,敷于伤员伤口消炎。后来孟获母亲发现天天进山找茶、采茶很不方便,便将野生茶树移栽到石丈空(地名),让野生的茶叶从此‘家养化’,也让茶与马边、与彝族群众的生活更紧密。”

  彝茶之乡的茶文化,存在于彝族的“大日子”里,也存在于群众的小日子里。

  “彝族对茶叶的认知是不仅能当药消炎,还能入水饮用。生活中,特别是彝历新年,大家端上泡水酒、吃起坨坨肉,跳舞、摔跤、跳锅庄,通宵达旦后往往会冲泡上茶水解除油腻和酒气。现在马边彝族群众除泡茶叶外,仍有很多还保留着煮茶树根水喝的习惯。”吉胡武甲向记者介绍说。

  在彝族的娱乐和劳作中,茶也是重要“嘉宾”。“‘阿若妞’在彝族文化中是情人的代称,也是情歌的代名词。马边的阿若妞以男子演唱为主,他们一般会在山上采茶或采笋、放牧时放声高唱,茶元素可是彝族儿女爱情的重要‘见证人’啊。”吉胡武甲笑着说道,“此外,以往在采茶闲暇时,彝族群众也常常背靠茶树,吹起彝族特有的簧乐器口弦,驱走劳作的疲惫。”

  时光荏苒,茶与彝的融汇在岁月的磨砺中不断延展。

  “黑红黄是彝族的代表色,与茶的种类不谋而合。我们计划在已有知名度的‘马边绿茶’基础上,结合县域内日趋成熟的黑茶、红茶等工艺及产品开发,着力打造彝黑、彝红、彝黄品牌,制定、完善彝茶系列相关技术标准,让彝茶之乡的内涵更加丰富。”朱玲说,未来,彝茶之乡将续写茶与彝乡的新辉煌。

  来源:乐山日报

  作者单位:乐山日报社

  责任编辑:闫英 高琴

  信息贵在分享,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红茶产业链如何发展?这里有一份“中国红”产区样本

“斗茶”是一场茗香盛宴,是一次制茶技艺的竞技与交流。同时,茶叶的品质升级、品种创新、茶产业进步的局面,也催生着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

正因如此,福建光泽乘着茶产业发展机遇,着力打造具有特色品质、标准的“光泽红,中国红”红茶产区,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奉上一杯光泽红茶。

8月19日,2022年红茶寻踪品鉴交流活动暨首届光泽红茶茶王赛将在光泽县城市客厅盛大开启。

△光泽县城市客厅

从源远流长的茶历史与茶文化的角度

认识扬名中外的红茶产区——光泽县

光泽县地处武夷山北段,武夷山国家公园超三分之一的核心区在光泽境内,是福建省重点产茶县之一,也是世界红茶的祖居地。

光泽县作为世界红茶的祖居地,红茶的悠久历史与茶文化底蕴早已深深地刻印在人们心中。早年间,光泽干坑小种红茶被誉为“天字一号”享誉欧洲,远销海外;曾是葡萄牙公主凯瑟琳的红茶嫁妆,并被指定为英国皇室贡茶;2015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干坑小种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

“一滩高一丈,光泽在天山。”光泽县终年云雾缭绕,山高水好的生态环境铸就了光泽县极具优良品质的红茶产区,也让光泽县在红茶全产业链发展上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光泽县结合茶园生态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三角戏、茶灯戏等民俗文化,建设民宿基地,融合红茶体验项目,开辟出一条独一无二的茶香路线。

△图片来源:光泽关注

技艺铸就红茶产业“高光时刻”

首届光泽红茶茶王赛即将开启

2018年,红茶制作技艺(光泽干坑)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21年12月,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公示名单......

“天字一号”是光泽县最响亮的名片之一,其红茶制作技艺也享有盛名。干坑红茶制作需历经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工序得以制成。

△图片来源:光泽关注

一直以来,制茶技艺都是衡量红茶品质的关键点之一,通过精湛的制作技艺与对茶品质的调整把控,使得光泽极具特色韵味的红茶在众多茶产品中独树一帜。为传承制茶技艺、提升制茶水平,光泽县举办2022年红茶寻踪品鉴交流活动暨首届光泽红茶茶王赛,通过制茶技艺的激烈竞逐、品质好茶的交锋对垒,为广大茶友带来一次难得的茶事盛会,为光泽茶人提供一个交流与提升的平台。

与此同时,会有多位茶行业权威专家齐聚光泽,共品优质好茶,共探制茶技艺,共话红茶产业未来发展。

8月19日,2022年红茶寻踪品鉴交流活动暨首届光泽红茶茶王赛期待您来品鉴光泽茗茶魅力。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皇室贡茶“天字一号”再启航,光泽干坑红茶进省城!

光泽印象

光泽有一座山,是武夷山国家公园、世界红茶的起源地,也是正山小种、老君眉的发源地;

光泽有“一只鸡”,获可正式对外销售种源鸡的审查牌照,攻克“卡脖子”技术;

光泽有“一片叶”,在18世纪就被誉为“天字号”,享誉欧美;

光泽有“一瓶水”,是采自武夷山保护核心区、光泽县乌君山底下266米的花岗岩裂隙处的天然矿泉水,零污染;

光泽有“一株草”,来自“中国厚朴之乡”,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医药宝库……

1月3日,“食享福州,品至光泽”南平好茶进福州·光泽生态食品专场推介会在福州宝龙广场隆重举行。

各级领导亲自上阵推介,来自光泽县的生态食品、茶叶等轮番上阵,给福州消费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生态食品名城”盛宴。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柯家耀

△中共光泽县委副书记、县长王贵

△中共光泽县委副书记黄水彪

△光泽县茶叶协会会长吕军

推介会上,中共光泽县委副书记、县长王贵介绍了光泽县的生态环境、“中国生态食品名城”的建设成果以及光泽的重点产业等。近年来,光泽县围绕建设“中国生态食品名城”战略目标,利用“一关一树、一瀑一园、一陶一街、一山一叶、一羽一水”等资源,以食品创新科技为重点,整合食品产业、茶产业、中药产业、水产业、优质稻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生态食品产业集群。

“一滩高一丈,光泽在天上”。地处闽江源头的光泽,森林覆盖率达81.77%,武夷山国家公园36%的核心区在光泽境内,被称为“武夷腹地”。优良的生态成就了光泽县禀赋的资源,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还成为全国唯一“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县、全国唯一“中国生态食品名城”。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光泽区域玲珑湾图片来源:光泽关注

光泽县茶叶协会会长吕军重点推介了“光泽红”“干坑红茶1662”等茶叶公共品牌。钟灵毓秀、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让光泽县成了天然的好茶种植场所。“老君眉”和“天字号”是光泽历史上的两大名茶,《红楼梦》中多次提及的“老君眉”便来自光泽县。

光泽产茶历史悠久,是福建省重点产茶县之一。作为世界红茶的起源地,以及正山小种、老君眉的发源地,其产茶、制茶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早在明末清初,干坑小种红茶曾被定为“天字一号”享誉欧洲,深受达官贵人喜爱。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的两箱红茶嫁妆即源自光泽干坑、武夷山桐木、建阳坳头、武夷山镇的古老茶产区并入选英国皇室贡茶。


此次光泽县组团参加“南平好茶进福州”活动,将光泽的优质食品、特色小吃、生态好茶、武夷山水等全都“搬”进了福州省城,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一座山,一瓶水,一只鸡,一片叶,一株草”,在多年的耕耘下,光泽县持续打造“中国生态食品名城”的城市名片,并已开始采撷“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的丰收果实,享受生态资源带来的红利。如今,这些生态产品更是从山区走进了省城,走向全国。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光泽美食和好茶,那么这场从1月1日持续至1月5日的“南平好茶进福州”大型展销会,一定不能错过!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