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制壶天赋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紫砂八大传奇人物,一套壶拍出9200万天价

  紫砂器始于宋代,但用紫砂茶壶冲泡茶叶是明代才开始流行的风尚。明清时期,是紫砂茶具兴盛时代,时人对紫砂壶的推崇,几乎可以用“狂热”来形容,当时,上等“阳羡名壶”,“与金玉同价”。明清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制壶高手,他们制作的紫砂壶因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被无数人追捧。来认识一下这些拥有一双妙手的制壶达人们吧~

  1.供春:紫砂壶第一人

  代表作品:树瘿壶

▲明·供春紫砂树瘿壶国家博物馆藏

  明正德年间,宜兴金沙寺内,住进来一位气质儒雅的书生,他非常勤奋,苦读诗书。

  他身边还有一位陪读的小书僮,主人埋头苦读,他却没闲着。小书僮无意间发现了一个会做紫砂壶的老僧,于是每天偷偷认真观察学习。

  寺里有一颗参天银杏,盘根错节,他朝夕观赏,模拟树瘤,捏制出树瘤壶,老僧见到后拍案叫绝,把平生手艺悉数相传。

  这位书生就是宜兴进士吴颐山,这位书僮则是紫砂壶界的名人供春。供春成名后,他的作品就被称为供春壶,他也被认为是紫砂壶制作的第一人。

  2.时大彬:宫中艳说大彬壶

  代表壶式:三足盖壶、六方壶、紫砂扁壶、天香阁壶、僧帽壶

▲故宫博物院藏时大彬早期大执壶

  时大彬,生于明万历年间,他是标准的“壶二代”。父亲是当时紫砂“四大家“之一的时朋。

  家学渊源的时大彬天资聪颖,还喜欢去研究、创新,他在制壶的泥料中掺入砂子,首创了调砂法制壶。在成壶技法上,他将打身筒成形法与镶身筒成形法结合起来,确定了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的基本方法,是紫砂壶制法的一大飞跃。

  他将壶型由大变小,做出来的壶高雅脱俗,更符合文人饮茶品茗的趣味,在当时倍受推崇,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的诗句。

  3.徐友泉:被迫营业的制壶大师

  作品壶型:汉方、扁觯、蕉叶、莲方、菱花、美人睡莲、六子等诸种款式。

▲明徐友泉仿古虎錞壶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品

  徐友泉是时大彬的徒弟。据说他当时学壶,是为了完成父亲追星的心愿。

  时大彬是当时的明星人物,徐友泉的父亲就是他的铁粉之一,他痴迷于时大彬的壶艺,但是明星不可能整天给自己做壶吧,他就想了个办法,把自己儿子送去跟时大彬学做壶。

  没想到徐友泉在造型艺术方面,非常有天赋,他对壶的形态、紫砂泥颜色的配置等方面有很大贡献。他的作品,手工精细,古拙庄重、质朴浑厚。

  4.李仲芳:呼唤老爹为“老兄”

  代表壶式:觚棱壶

▲李仲芳瓜棱壶藏于美国弗里尔艺术馆

  李仲芳也是“壶二代”,老爹是制壶名手李茂林,师傅是大名鼎鼎的时大彬。得老爹传承、师傅传授,李仲芳制作出的壶,也是相当棒,既有老爹的“妍巧有致”,又得师傅的“敦雅古穆”。

  少年成名,这孩子就傲娇起来了。一次,他刚做出来一把壶,就急忙拿去给老爹看,还对自己的老爹说“老兄,这个怎么样?”。于是他做的壶,人们又叫“老兄壶”,意为:狂妄自大。

  不过傲娇归傲娇,他做的壶,还是很得时大彬赏识的。凡被时大彬赏识的壶,时大彬都会亲自题上自己的名字,于是便有:“李大瓶,时大名”这样的民间说法。

  5.惠孟臣:茶艺师眼中的男神

  代表壶式:平肩、梨形、鼓腹、圆腹、扇形等

▲孟臣制朱泥梨形壶

  做茶艺表演的人,对惠孟臣应该都不会陌生。茶艺表演中,就有一段解说词:“孟臣沐霖:即洗壶温壶”。

  这里的孟臣,说的就是惠孟臣,明代宜兴的制壶名家。他制做的小壶似拳头大小,精美实用,后人称孟臣壶。

  他不仅壶做的好,而且,还写一首好书法。他壶上的题款,也都是他自己书写。孟臣壶以竹刀划款,以器盖内有“永林”篆书小印者为精品。

  6.陈鸣远:谦谦君子般的壶中隐士

  代表作品:南瓜壶

▲清陈鸣远制南瓜壶

  陈鸣远,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有名的艺人。他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并把它做成紫砂壶的形状。

  在陈鸣远的作品里,你会看到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比如栗子、核桃、花生、菱角、荸荠、荷花、青蛙等造型。他工艺精湛,精雕细刻,壶的造型生动、形象、活泼,艺术成就很高。

  陈鸣远还发明了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后来成为紫砂壶制作的固定工序。

  陈鸣远还是一个真正的才子。他酷爱文学,结交了很多文人雅士,一些文人将陈鸣远称之为“壶妖”,这大概类似李贺被称为“诗鬼”,他们都属于另辟蹊径的鬼才人物。

  7.杨彭年:将文艺与紫砂结合起来

  代表作:彭年壶▲清陈曼生铭杨彭年制紫砂石铫式提梁壶

  杨彭年,清嘉庆、道光年间人。杨彭年画的一手好画,写的一手好字,而且还很会雕刻。他是全手工制壶工艺的发扬者。

  当时钱塘人陈曼生,癖好茶壶,工于诗文、书画、篆刻,他找到杨彭年合作,两人一文一艺,由陈氏镌刻书画,杨彭年制作,配合默契。他们合作的壶,被称之为“曼生壶”,一直为鉴赏家收藏。

  8.顾景舟:近代紫砂泰斗

  代表作:牛盖莲子、鹧鸪壶获国家金质奖;僧帽、井栏壶获国家银质奖

▲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2015年拍出9200万元天价

  顾景舟是近代紫砂名人。他的壶,在收藏界掀起一阵阵浪潮。一些藏家、玩家,都以有一把顾景舟的壶而感到荣耀。

  顾景舟少时便跟着祖母邵氏学习制坯技艺,天资聪颖,少年成名。但他并没有恃才而骄,反而虚心学习,遇到一些传世大师之作,他都会细心研究琢磨,反复推敲,吸取古人的技法。

  他的一生,为紫砂界做出了很多贡献,培养出了现今多位高级工艺美术人才。在他垂暮之年,将自己一生几十年的创作经验总结,编著了《宜兴紫砂珍赏》巨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中国教育报:一壶茶里品江南


只有阳羡的泉声/才能唤醒群山/这簇拥在杯子里的/重峦叠嶂/ 一定有隐蔽的山径/留给那些/心里飘着云朵的人


一壶茶里品江南


    竹海金茗、岚峰丹凝、乾红早春。茶,一共喝了三道


    茶是佳人,也是魔术师。于初冬的细雨中,从西渚镇的江南雅居出发,至位于太华镇的乾元茶场,这里正在举行第十五次阳羡茶会。在茶会上,听茶家聊茶,随大师品茶,追寻宜兴茶的前世今生。在茶的“魔法”里,我们从宜兴回到了阳羡。


    江苏宜兴古称“阳羡”,素有“陶的古都”“茶的绿洲”“洞的世界”“竹的海洋”之美名。有人说,爱上茶,就等于爱上了阳羡。这话不错。北宋元丰年间,苏东坡曾四次来到宜兴,最长一次逗留了三个多月,对宜兴山水的眷恋,对阳羡茶的情有独钟,使他写下“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的佳句,并发“买一园,种桔300棵,以度晚年”之愿。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讲学的地方建造了东坡书院。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杜牧),“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欧阳修),“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梅尧臣)……宜兴的好茶、好壶吸引众多文人骚客留下千古诗文,宜兴的好水、好山孕育了徐悲鸿、吴大羽、吴冠中、钱松岩、尹瘦石等艺术名家。


    最初,我在吴冠中的“江南图”里想象着江南;现在,我在宜兴茶里品味着江南。


    杯中风景


    阳羡茶会始于1984年秋,由茶叶专家、时任宜兴市政协副主席的张志澄发起,至1987年,共举办茶会十三次。时隔三十年后,去年在无锡市茶叶研究所举办了第十四次阳羡茶会,紧接着,就有了今年的第十五次茶会。


    “阳羡茶在东汉时期已相当有名。三国孙吴时代,宜兴茶称为国山茶,国山即今天的离墨山。据《宜兴县志》记载:离墨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顶产佳茗,芳香冠他种。”说起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鲁成银便打开了话匣子,“阳羡茶之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描述了春天阳羡茶采摘与焙制的情景,由其中‘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一句,可知此时阳羡茶已被列为贡茶。”


    唐朝时,宜兴阳羡茶空前鼎盛,茶圣陆羽为撰写《茶经》,曾在阳羡南部山区长时间考察,认为阳羡茶“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唐朝中期,李栖筠任常州太守时,有山僧曾进阳羡茶,陆羽品为“芳香冠世,推为上品”。在唐朝的茶政制度中,朝廷设贡茶院生产贡茶。宜兴贡茶院“有房屋三十余间,役工三万人”“工匠千余人”“岁贡阳羡茶万两”。由于宫廷讲究茶事,地方十分重视,茶树由山岭野生成为栽种,并进而扩展到民间,饮茶之风由此逐渐推开。


    宋元时期,皇家官焙虽移师福建,宜兴却从未故步自封,除进贡的龙团凤饼茶之外,还涌现了“灉湖云膏”“金字末茶”“蝉翼茶”等宜兴名茶。


    明清两代,宜兴开创出散茶中的极品——岕茶,其“南岳岕”属帝王独享的御贡;“洞山岕”“庙前岕”“庙后岕”成为文人学士一撮难求的雅好之茶,引得文征明、唐寅等诗人诗兴大发,吟唱不绝,留下几十首咏阳羡茶的诗作。同时,“雀舌茶”“旗枪茶”“宜兴红茶”等名茶也随之涌现,带动了紫砂壶的应运而生,“金沙泉”“卓锡泉”等名泉也名盛一时。


    面对茶的文化史,宜兴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杨亚君不无自豪地说:“好茶好水好壶,唯宜兴独有矣。”


    从带着露珠的茶芽到被沸水拥在杯中的香茗,漫山遍野的茶树叶经过怎样的拣选、萃炼才成为一款独特的、有名有姓的茶?比如“宜兴金毫”,比如“百岁红”……今年3月21日春分这天,《阳羡茶》杂志编辑俏枝在兰山茶场,见证了“阳羡雪芽”的一天。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没有照进茶园的时候,采茶工们已经拿起袋子走上茶山。食指、拇指轻轻地捏住,借着巧劲儿一揪,茶芽便从茶工们的指尖轻盈地离开枝头。鲜叶下山,开始进行第一次挑拣,第一次摊晾,为保证每颗茶芽的匀齐度,在上杀青机前,摊晾好的茶芽被装在竹匾中进行第二次挑拣。“安静了一年的车间开始热闹起来,随着杀青机器的运转,整个车间里散发着青草香。从杀青机下来的茶芽由专人负责捧起抖动,以免落下的茶芽由于高温堆压而闷坏,然后薄薄地铺在事先准备好的竹匾中进行再次摊晾。紧接着是第三次挑拣,去掉杀青时造成的碎叶。”俏枝说,“忍不住,我也坐在了杀青机前,学着师傅们的一捧一抖,没一会儿,胳膊就酸了。”接下来是揉捻,再次摊晾、炒制。俏枝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炒好的阳羡雪芽色泽嫩绿显银毫,锋苗秀丽,淡淡的清香带着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远远看去,机床上像是铺了一层薄薄的雪。”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唐代诗人卢仝的饮茶体验入诗、入心、入骨,可谓淋漓尽致。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茶是简单的,也是丰富的;茶是平凡的,也是高贵的。江苏省作协原主席艾煊曾说:“茶之种,之制,之器,之藏,之饮,各有其术,各有其道,各有其情。”宜兴有近两千年的种茶、制茶史,有一千多年的贡茶史,为了挖掘丰厚的茶文化历史,以茶文化带动茶产业发展,以茶产业促进茶文化繁荣,2014年6月,宜兴市成立了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王敖盘把久负盛名的“阳羡茶”比作中国茶叶中的翡翠,同时,他认为,宜兴的红茶也很有特点,称得上茶叶中的一块玛瑙。今年6月,继“阳羡茶”后,“宜兴红”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杨亚君会长用“纤秀形、甘甜味、宫廷艺、文人情”概括“宜兴红”的文化内涵,既形象,又贴切。


    壶里乾坤


    “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说茶不能不说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在宜兴留下的千古名句。文火细烟、小鼎长泉,梅尧臣不仅在这里汲南岭活泉、烹北园之茶,更喜用紫砂器泡盛香茗。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诗人汪文柏赠给当时紫砂壶名家陈鸣远的《陶器行》中的一句。


    宜兴是陶都,但这只是笼统的说法,陶都的真正核心在丁蜀,所以,去宜兴,不能不去丁蜀镇。


    诗人黑陶的家就住在丁蜀镇上,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红焰闪闪的窑场和周边长满农作物的田野度过的。龙窑,以形似古代传说中的龙而得名。丁蜀地区的龙窑,已知的考古发现有唐代的涧众古龙窑、宋代的羊角山龙窑,明清以降,更是不计其数。五十多平方公里面积、数万烟灶的丁蜀小镇,在黑陶眼里是一个泥土与火焰交织的神奇之城。


    黑陶告诉我们,贯穿丁蜀镇的蠡河是为纪念春秋时楚人范蠡而命名的。相传范蠡助越王勾践覆灭吴国后,即带西施弃官潜行,出没于太湖之滨,最后来到宜兴定居。他看到丁蜀山区的泥土黏力甚强,宜做陶器,便发动当地百姓致力于制陶事业。故丁蜀陶业过去一直奉范蠡为祖师,并立庙塑像,奉他为“陶朱公”“造缸先师”。


    宜兴紫砂器烧制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明代供春模仿金沙寺僧制壶,开创了紫砂匠人制壶的先河。


    “白甀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在丁蜀,几乎家家做坯,处处皆窑。


    白天,我们流连于丁蜀镇上的顾景舟艺术馆,赞叹顾壶的古意禅心、高远意蕴,感喟一代紫砂大师的多舛人生、刚正品格。


    自称“为紫砂撑过篙,摇过橹”的紫砂大师顾景舟,少年勤勉,天赋入道;中年仗义执言,因“赶不上时代”被批“右倾”;老年失侣,晚景凄凉。他坚持认为,紫砂壶的命脉所在,除了材质肌理特点,就是独一无二的全手工拍打身筒的“泥片围筑”成型方法。69岁时,“为治老妻痼疾就医沪上,寄寓淮海中学”,他让弟子周桂珍带来泥料和工具,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创作了《鹧鸪提梁壶》,在壶底,记下感伤与无奈:“百无聊赖中抟作数壶,以纪命途坎坷也。”抟砂,成为紫砂大师一生排遣苦闷的最好方法。正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夜晚,我们徜徉于丁蜀镇的街道,街是静的,窑里的火是静的,还亮着灯的顺意居里,几十把等待烧制的紫砂壶也是静的。这是制壶师刘顺洪的工作室,一间十余平方米的临街简易房,除了一张简单的工作台和小茶桌,就是壶和制壶工具。


    五十多岁的刘顺洪已经做壶三十年。他还记得学壶的第一步是跟着师傅打泥片,“一张泥片10厘米宽,35厘米长,厚度也就0.3厘米左右,要做到所有地方厚薄均匀,然后一个人坐在一旁用‘泥搭子’敲”。他记得自己敲了近三个月,师傅才说了一声“还行”。


    做壶是苦的。冬天冷,泥也冷;夏天热,不敢开空调、吹风扇,因为做壶对泥的温度要求很高。问刘顺洪,做壶三十年有什么感受,他只是憨实地笑笑:“一个手艺人,想的就是让自己的壶做到自己满意,他人认可。”


    刘顺洪生在蜀山脚下,长在古南街巷,可以说是玩紫砂泥长大的。他对壶有自己的理解:模仿大师的作品并不难,但学到大师传统器型的“精气神”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比如“壶嘴、壶把的弧度”,是需要反复临摹、尝试才能理解掌握的。


    刘顺洪喜欢传统紫砂,痴迷于石瓢、乳鼎、汉铎。他考国家级工艺美术员的时候,被要求两天内做一把壶。凭着自己对传统光货器型的理解,他要做一把“素的、不花哨”的壶,他要通过最简单的壶型细节展示自己的基本功。做成之后,他为这把壶取名为“顺意”。


    “对于一个紫砂壶成型工作者来说,十年、三十年坐在泥凳上也许是寂寞的,但大师总是在泥凳上诞生,不可能在吹嘘中出来。”刘顺洪研习顾景舟大师的壶,也笃信大师的话。每天早上八点,坐上泥凳,他便开始抟砂,做壶。


    心间云朵


    白云白墙,小楼细雨,江南,在吴冠中的水墨里漫漫晕染,仿佛茶叶在水中云卷云舒。你若去过宜兴,就会懂得,一幅画里的乡愁也藏在一壶茶里。


    土生土长的宜兴人俏枝长大后去北方求学,她说:“每次带给朋友们的家乡特产里,茶叶总是少不了的,那时的茶于我来说带着一种乡情。”但那也是远离家乡后的普通情感,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真的从未觉得宜兴有多美、有多好,也从未觉得自己有多么热爱这片土地”。即使她离开工作、生活多年的北方海滨城市选择回到家乡,也依然时时有逃离的冲动。后来,她走进茶人圈,品茶、访茶、写茶,得了空闲就往山里走,离墨山、螺岩山、铜官山、太华山、龙池山、兰山、屺山……几乎把宜兴的山山水水走了个遍。她感叹,这里无论四季怎样更迭,草木怎样荣枯,总呈现着雨洗青山四季青的空灵毓秀之景。在她心里,家乡如茶,越品越有滋味。当外地的朋友陶醉于宜兴的山水佳茗流连忘返,她就说,不想走,就留下,学学苏东坡“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吧。


    “只有阳羡的泉声/才能唤醒群山/这簇拥在杯子里的/重峦叠嶂/一定有隐蔽的山径/留给那些/心里飘着云朵的人”,这是诗人傅荣生在宜兴写下的诗句。阳羡的泉声唤醒了诗人,也召唤着那些被乡情所吸引的人。


    “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我亲手摆上去的。”在宜兴市博物馆,年轻馆长朱轩林的这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问这位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的“90后”为什么不留在大城市发展,他说,还是回家好吧,这里的文化底蕴这么深厚。


    在宜兴茶圈,都知道无锡市茶叶研究所的许群峰所长是茶痴,甚至说他“做茶做得有些为难自己”。他耐得住性子,他研制的茶仿佛也耐得住性子。丹凝是茶研所2012年研制的,直到2015年才开始试销。除去树种的培育、种植和工艺上的改进,时间还“耗”在鲜叶采摘的严苛标准上:早晚不采、阴雨天不采……这使得阳光的味道,从鲜叶到干茶,一直留存其中。在一首诗里,黑陶这样写许群峰:“如一枚笔直的茶芽/在他的绿色王国/他是每一棵茶树、每一片茶叶诚挚的亲人”。


    再说说黑陶吧。《泥与焰》《夜晚灼烫》……他每本书的名字几乎都与火有关,因为从小所见就是陶瓷工厂熊熊燃烧火焰的窑与工厂周围一望无际的麦田、油菜花。他总是说:“这个环境给了我无穷无尽的想象和写作的宇宙,我特别感恩。”在他看来,宜兴的茶和紫砂壶是江南的两个重要文化符号,而故乡就是一本书,“甚至不用你写,当你跟所生活的地方有足够的契合时,也许这本书会跳出来馈赠给你。宜兴的风物、人文,是在这块土地上出生的我永远也写不完的”。



宜兴市茶文化促进会

电话:0510-87619009

传真:0510-81727111

邮箱:cwhcjh@126.com

地址:宜兴市环科园龙池路301号,中宜环保工程学院内2号楼(宜兴市武警医院东侧)

网址: http://www.cwhcjh.com


新年交牛运,认识这8把“牛”壶你就是资深玩家

牛有勤劳致富,风调雨顺之吉祥寓意,“喜迎牛年”突出了新年的喜庆氛围。“牛年送福”则寄予了好运连连、心想事成的美好祝愿。

牛元素器物是很多股市、房地产、金融、财经及银行等人士案头的必备旺财之宝。

牛年,给新年来点“牛”气,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拍场上的那些牛壶,看看制壶名家们做过的牛壶与雕塑有哪些。

01

牛盖莲子(裴石民)

裴石民牛盖莲子
拍卖预估价:450万

此壶直腹圈足、阔口出唇、短弯流、耳廓把。压盖式,盖面作拱桥状,犹如牛鼻,故取名『牛盖莲子壶』。此壶式为七老之一—裴石民先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遂成为砂壶款式中的经典之作。

整器清秀敦厚、胎质细腻、色泽典雅;每一根线的始终、每一接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极为用心,各处衔接一气贯通;比例协调、柔中寓刚,通器散发出一股扎实有劲的精神气。

02

牛盖洋桶(顾景舟)

顾景舟牛盖洋桶
2010年预估拍卖价150万

牛盖洋桶壶系顾景舟1945年的作品,壶身铭:“东坡陶壶,唐贡山茶,玉女潭水,足供清人高赏”,边自落款:“乙酉秋月,鸿法兄清玩,范顺琪赠”。

整器雕造精美,顾老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有新意,文化内涵尤厚,而且能自制自署,雕镂兼长,此壶出自名家顾景舟之手,传承有序,器形独特,当为方家所重。

03

卧牛壶(范大生)

盖款:大生

底款:中华民国江苏宜兴利用公司造巴拿马宝会出品

段泥胎,胎质细密坚致,弯流耳把,假圈足,平盖起唇线,塑一卧牛作纽,其线条明朗,造型生动,气韵内敛自然,敦厚朴拙,壶身作鼓状。

上铭刻楷书“外朴为珍中灵受益顾彼浮生鉴兹泡影甲寅夏利用公司潜陶刻”;另一面绘山水图。银钩铁画,笔法古意盎然。整器田园情怀浓厚,与中国茶道修身养性的精神不谋而合。

04

卧牛壶(清.邵友庭)

盖款:宜兴友廷底款:邵

铭文:茶意花互露水汲石中泉,泉石刻。

邵友廷,清咸丰年间紫砂大师,宜兴上袁村人,他精工壶艺,尤其善于制作鹅蛋壶和掇球壶。并传继子程寿珍,为其造就紫砂艺品的坚实基础,成为屡摘国际金奖的名手。

是近代制壶名家程寿珍的养父,他制作的紫砂壶大多工整、规矩,尤其擅长制作方圆器和加彩壶。邵友廷制作的器物,大多盖有“友廷”两字的椭圆形阳文篆印。

05

牛灯壶(吴云根)

底款:铁画轩制

盖款:芷莱

铭文:世间绝品甚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少廷书

刻绘:少廷刻

制作:吴云根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14岁拜汪升义(汪生义)为师。

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术员、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1954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1月开始为紫砂厂招收第一批学员传授紫砂制作技艺、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技术辅导员",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

06

金牛壶(俞国良)

壶底印:江苏全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状俞国良

壶盖印:民国念五年时年六十三

壶身铭:一壶香雪两腋清风,朝朝碧山下夜夜沧江

红泥橙色明快鲜亮,质感温润。平盖内嵌于壶口,盖顶圆雕一卧牛为钮,昂首呻鸣,四蹄偃卧,似为“吴牛喘月”。壶身仿青铜酒器罍形,敛口折肩,筒腹,腹下内收,平底。短曲流,环形柄。肩部泥塑诗,腹部亦用彩泥堆塑山水亭榭图,泥绘到家,色彩丰富,手法精湛,画工细腻。

俞国良,民国时期制壶名家,又名祖琳,常为苏州赏壶大家吴大澄造壶。制壶精而气度浑然,擅长传炉壶,其技艺精湛、气韵混成,方圆器均显力道,宛若天成,1915年曾获巴拿马国际赛会奖,为民国时代紫砂界享誉海内外的一代宗师。

07

文房水滴“牛”(蒋蓉)

紫泥/底印:蒋蓉/盖印:蒋蓉

牛的塑形结构尽求与实物相仿,手法朴质简洁,传达意象上的仿真情趣,生动有趣。

蒋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83年结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设计班。1955年进入蜀紫砂陶业合作社(宜兴紫砂厂前身)。1988年参加国务院轻工业部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者、艺术人员代表大会,被授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1993年由国务院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08

卧牛壶(汪寅仙)

底款:汪寅仙

铭文:昔年山中采,今滋竹里煎,云石刻

汪寅仙,江苏宜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14岁的汪寅仙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此和紫砂结缘。她先师从吴云根学艺,后转师花货大师朱可心门下。在名师的指导下,她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从1959年起,她和师傅朱可心共同临摹制作南京博物院的国家一级文物《圣思桃杯》获得成功,并作为国家艺术珍品送往苏联展出,艺术天赋在紫砂界崭露头角。随后,又先后临摹仿制紫砂历史上的名作,如时大彬的《印包》、陈鸣远的《梅桩》、邵大亨的《掇只》、冯桂林的《梅段》、杨氏的《风卷葵》、陈光明的《印包》、黄玉麟的《供春》等。

09

玉牛壶(何道洪)

款识:何道洪(盖款)道洪(底款)

此件玉牛壶做工细致,口盖接缝密合,浑然一体,嘴、把与壶体搭配得宜,传达出「形、神、气、力、势、韵」的和谐美感,全器于秀丽细致的基础上,撷神取形,呈现出浑厚古朴的意境。

在造型上,为契合「牛」意,将壶体和盖、钮采用截盖式制作技法使之联合象形,把则摒弃较常见的垂耳形,撷取枝干生长中折拐而上的神态,或似乎是一只强悍沉劲的牛角,使牛与力互相映射,连袂塑形。

以牛为元素的融入紫砂创作其中,同样寓意着勤劳致富,务实生活,方能交牛运,显牛气。把握好做人的心态,像牛一样踏实接地气,牛运随之而来。

以上几款牛壶,你有没有同款?

原创:砂海墨韵

来源:紫砂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